大班教案【集锦10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欢快、流畅的音乐风格,用图谱来感受、了解ABA的曲子结构。
2、运用肢体感应A段的渐强渐快,分辨B段乐句的音乐元素。
3、借助故事情境来想象,体验倾听、辨析、互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的矿泉水瓶、水、盖子里有颜料、魔法布、约翰斯特劳斯《加速度圆舞曲》选段1:27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趣引题。
1、师:在森林里,有一间小木屋,里面住着,她可神奇了,会变魔法呢。
2、提问:什么叫变魔法?(幼:变魔术……)
会变出什么异想不到的东西呢?(幼:好吃、好玩……)
3、小结:变魔法就是会出其不意变出你想不到的东西。
二、情境贯穿,感受旋律。
1、承接:会变很神奇的“魔汤”,变魔汤时,要用到瓶子和布。(遮挡)
2、师出示瓶子和魔法布,开始神秘的变魔法。
3、播放音乐——一边听音乐,一边变魔法。(师故作神秘的.肢体动作和着音乐节奏魔法)
4、音乐结束后,水瓶里的水变色了。
提问:在变魔法时,老师做了哪些动作?
(幼:点一点、摇一摇、手指收拢放开的动作……)
三、绘画记录,引出乐谱。
1、承接:把魔法配方放在音乐里,我们尝试着把音乐记下来。
2、边完整听音乐旋律,边用记号笔在黑板上描绘乐谱。
3、梳理经验,提问:谁能看明白这个魔法秘诀要做些什么事情?
(搅拌——用力转圆圈;追问:一共要搅拌几次?3次。在什么时候要搅拌?)
(手晃动——谁能看出来用有什么不一样?回应:反正看上去下边要比下边要长一点,大一点)
(追问:还有两个很小的点点。在哪里?幼儿在乐谱上指认。回应:点住它,不让魔法逃掉噢。)
(??——这是问号。回应:等到我们上了小学就知道它的用处了)
4、幼儿通过图谱,聆听音乐。(教师带动幼儿做动作)
细节提问:每一次搅拌好后,要加几次魔法?(4次)
四、动作感知,深入乐段。
1、老师带动幼儿共同听音乐做动作。(提出拿瓶子的要求)
常规要求:瓶子拿好后,放前边,不要乱动噢,不然魔法可要逃走了。
道具准备:这一次没有在瓶盖上涂上颜料。
提问:怎么了?——幼:没有变出来。
2、讨论为什么没有变出彩色水的原因。
细节回顾:先轻一点搅拌,后再变快速度。
小结:力气不一样,速度不一样。
4、再次尝试听音乐变魔法。(节选到搅拌动作)
5、接着讨论摇晃的动作,轻的几次?重的几次?
6、收回瓶子后,用音乐把魔法传递给大家。(闭上眼睛)
五、展现成果,升华活动。
1、师:请小朋友们随意站在一个瓶子前面,用神秘的口吻告诉幼儿:“魔法师变魔术可要用到魔法布噢。”请幼儿将布盖在瓶子上。
2、师幼和着音乐做动作。
3、音乐停止,师:现在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许个愿,就能美梦成真。
4、揭开布,孩子们发现了瓶子水色的变化。
六、延伸活动:
师:这首好听的音乐名叫《加速度圆舞曲》,可以叫爸爸妈妈到网上搜索一下,也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欣赏这首好听的乐曲。
大班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础上尝试用乐器合奏歌曲,并能用自己喜欢的节奏进行指挥。
2、喜欢和同伴共同游戏,感受小乐器合奏带来的快乐。
教学准备:
(认知准备)幼儿已熟悉歌曲旋律、接触过碰铃和沙球、对基础节奏型有所了解
(材料准备)PPT、乐器(碰铃、沙球)
重点: 用自己喜欢的节奏进行指挥
难点:尝试根据指挥用乐器合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小指挥》(指导:转音部分、开心的表情)
二、演奏:小指挥
1、提问:歌曲里的小指挥指挥了哪些乐器?(笛子、二胡、钢琴)除了指挥乐器还指挥了什么?(小朋友唱歌)
小结:原来小指挥指挥了整个乐队,里面有演奏各种乐器的人,还有唱歌的人。
2、说说挑挑小乐器
提问:我们教室里现在有碰铃和沙球,你们觉得分别用什么小乐器表演吹笛子、拉二胡、弹钢琴比较好?
小结:笛子和钢琴的.声音比较清脆,就像是碰铃发出来的声音;二胡的声音比较粗犷,就像是沙球发出的声音。
提问:那么有什么好方法来表现唱歌呢?
幼儿自主小结:我们可以一起演唱,也可以是几种乐器一起表演,或者一边演奏乐器一边演唱。(如幼儿无答案,教师协助小结)
3、 听听选选节奏来(重点)
提问:还记得我们有哪些比较常见的节奏吗?(可请幼儿拍手表示小结)
教师可提供较为简单的节奏型让幼儿来共同熟悉一下。(视情况而定)
提问:如果你是小指挥,你喜欢用什么样的节奏来指挥小乐器演奏《小指挥》,和好朋友们一起讨论一下,四到五人一组,大家轮流做做小指挥,一会儿请每一组上来表演表演。
幼儿讨论演奏,教师巡回指导。
4、 看看我的小指挥(难点)
我们先请几名小指挥来试一试好吗?(根据幼儿所出现的的问题或优点来小结)
小结:小指挥的手势要简单要让人看得明白,既要让其他人知道你在指挥谁,还要让人家知道你在指挥什么节奏。
过渡:现在老师先来做做小指挥,请三个小组的宝贝们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小乐器,然后按照自己想表演的部分站好,仔细看看老师的指挥,根据老师的指挥来一起演奏小乐器。(三组轮流)
三、延伸活动
过渡:相信你们看了王老师怎么做的小指挥,你一定也学到了一些指挥的本领是不是?那我们赶紧回到教室里再和好朋友们一起到音乐区角里、还有表演性游戏里玩玩小指挥的游戏好吗?
个别幼儿做小指挥,自主选择节奏型进行指挥。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运用多媒体)观察海底各种形态的鱼,能大胆地运用各种线条表现自己想象中的鱼。
2、能与伙伴合作创作五彩缤纷的海底世界,并感知线描装饰画的艺术效果。
3、对大自然有浓厚的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
1、 知识经验准备:
师生与家长共同收集关于海底鱼类的资料,了解其外形特征和生活环境。
2、 材料准备:
电脑、屏幕、水彩笔、画纸、剪刀、大头针、纸篓、小皮线。
3、 教具准备:
(1)、线描组合图案(1—8)幅。大海背景图一幅。。
(2)、课件:海底鱼类录象;鱼的外形结构分解图例
(3)、范例:写生、想象欣赏。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
(小皮线变魔术)师:这是什么?(小皮线)今天小皮线要给大家来一个魔术表演,想看吗?(------)
小皮线变:直线、弧线、圆线、螺旋线、波浪线、曲直线------(教师变幼儿猜说其名称。
小皮线再变:(出示线描组合图例)幼儿欣赏说出组合。
师:今天,我们就要用小皮线变的图案来画一幅画,画什么呢?请看:
2、展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海底不同形态的鱼的外形特征。
(1)、(大海背景图)这是什么?(大海洋)见过这蓝蓝的大海下面的世界吗?今天,老师就带你们到这蓝蓝的大海下面去走一走、看一看。
(2)、(播放课件一)幼儿欣赏观察,同时定格一些不同特征的鱼,让幼儿细细观察。
幼儿观察讨论鱼有那些部分组成?
(3)、(播放课件二)鱼的外形分解图例(头、躯干、鱼尾、划水的鳍)不同的鱼它的头、躯干、鱼尾、划水的鳍一样吗?(幼儿根据观察到的鱼的形像讨论)
(4)、(继续播放课件二)幼儿再次欣赏形状奇特、怪异的海底鱼类。
3、(定格深海背景图)看,再往海底深处走,光线越来越暗,越来越看不清了,那深海里是不是还有更怪的鱼呢?怎么怪,身上是不是挂着海草、背着贝壳、身上长满小虫呢?(幼儿讨论)好,今天就由我们小朋友来大胆想象,并用刚才皮线宝宝变的'线条来表现它们,看谁的鱼最怪,最奇特。画好后,把它们剪下来贴到“深海里”(背景图),组成深海“怪鱼大世界”也可以独立组画。
4、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不干预幼儿的创作,帮助、引导有困难的小朋友完成任务。
5、幼儿根据自身需要,可以画独立的鱼剪下与小朋友合作完成一大幅海底世界;也可以独立创作一幅完整的海底世界。
6、展示幼儿的作品。(组织幼儿互相欣赏交流自己的创作、幼儿点评、自评相结合。
大班教案 篇4
小班语言:
儿歌“拉大锯”
设计思路:
源远流长的民间游戏,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支瑰丽奇葩,具有简便、易行、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等特点,对开发幼儿智力、丰富幼儿生活具有良好的作用。幼儿民间游戏本身就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它符合了幼儿好奇、好动、好模仿、好表现的特点,而民间游戏中加入儿歌后,更显民间游戏的魅力,幼儿易接受,且随时随地、自由结合,不用任何道具就玩得很开心,使幼儿的表演能力得以发挥,是一把开启幼儿“说话”的“金钥匙”。儿歌“拉大锯”选自小班“一起玩”这一主题,对于我们班的幼儿,我是首次尝试民间游戏儿歌素材,算是给孩子缤纷的游戏世界里增添精彩的栏目,经过我细腻的斟酌,设计,“拉大锯”这一语言活动出炉了,希望能带给孩子们智慧、无穷无尽的快乐和满足!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有表情的朗诵儿歌。
2、感受与同伴、老师一起玩的`快乐。
活动准备:
背景音乐、姥姥形象(指偶)、情境表演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通过游戏情境,熟悉儿歌内容。
⑴出示指偶“姥姥”。
师:瞧!今天谁来我们班做客?
师:我们有礼貌的向姥姥问好!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过“大戏”吗?今天,姥姥带你们去看大戏,你们想去吗?
师:好的!姥姥家,看大戏,你也去,我也去,我们大家一起去!(播放背景音乐,丰富后半段儿歌歌词,开火车,绕教室一圈)
⑵观看情境表演“拉大锯”
师:大戏好看吗?
师:刚才哥哥、姐姐手上拿的是什么?
师:他们是怎么表演的?(丰富“拉大锯,扯大锯”儿歌歌词)
2、完整欣赏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师:在姥姥家看了大戏,又学了拉大锯,还真有点累,休息会儿,竖起耳朵来听首好听的儿歌“拉大锯”,听——
3、学习儿歌。
师:“拉大锯”真好玩,我们一起来玩好吗?现在每人手上都有一把大锯子,我们来拉大锯了哦!(集体跟念、表演2——3次,鼓励启发幼儿配上相应的表情和动作)
4、游戏“拉大锯”,在游戏中理解、表演儿歌。
师:刚才我们是一个人玩“拉大锯”,现在我请一个小朋友两个人也可以玩“拉大锯”游戏,谁愿意和我玩?(请一位幼儿上来与老师合作示范)
师:我与好朋友面对面,五个手指头张开,举起来,与好朋友的小手交叉,两只脚一前一后站的稳稳的,边念儿歌边玩游戏!(游戏2——3次)
[page_break]
5、结束
师:“拉大锯”的游戏真好玩,我请你们当小老师,去教教弟弟妹妹玩好吗?(开火车出活动室)
大班教案 篇5
一、活动目的:
1、提高幼儿跳跃、平衡、投掷等技能
2、培养幼儿"一物多玩"的兴趣
3、培养幼儿遵守游戏规则的习惯
二、活动准备:
废旧报纸每人一张,报纸团若干、猴子头饰若干、动感音乐
三、活动过程:
(一)准备部分(5分钟):小猴子下山了。
1、幼儿随教师一起头戴头饰,手持用报纸卷成的小棒,扛在肩上,随着音乐步入操场,教师指导语:"今天猴王妈妈(教师)要带她的小猴子们到很远的地方去搬运桃子,路上要经过许多小沟和木桥,路很不好走。猴儿们,我们先来个热身吧"。幼儿跟老师一起分散站在场地上随音乐做热身活动。
(二)基本部分(23分钟):
小猴练武(10分钟)。教师指导说:"在运桃之前我们要练练武艺,练好了本领才能把桃子运回来。"
1、练习跳跃、平衡(5分钟)。四人一组,练习跳小沟走小桥,两名幼儿用纸棒摆成小沟,另两名幼儿用纸棒摆成小桥,然后练习跳小沟,走小桥,请配合好的组示范。
2、练习投掷(5分钟)。四人一组,练习把桃子投入山洞,一个将报纸揉成团当桃子,另外三人的'纸棒放在地上,拼成△形,当山洞,轮流练习投掷,请4名幼儿示范后,其他幼儿组合练习。
猴子运桃(13分钟)。
1、做游戏"猴子运桃"。
游戏规则:
(1)4人一组,各组第一个幼儿将纸棒横放在地上,跳过纸卷,到前面筐内取一个"桃"(纸团)往回跑,排在队伍后面;第二个幼儿跳过一根纸棒后,把自己的纸棒横放在地上,再跳过去,到前面筐内取一个"桃"后跑回;第三个幼儿跳过一、二根纸棒后,把自己的纸棒竖放在地上,从棒上走过,取一个"桃"跑回;第四个幼儿同第三个幼儿一样。
(2)各组幼儿依次手拿"桃子"跳过小沟,走过小桥,将桃子投入前面的山洞即为完成任务。最后看哪组用的时间最少,最少时间的组赢。
四、总结部分(2分钟):猴子们,今天大家玩得开心吗?辛不辛苦啊?好了,天黑了,我们回家吧。猴王妈妈带领小猴子,抬上桃子,扛上小棒,踏着步子回家了。
活动反思:
活动的整体感觉是从选材上来看符合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孩子对于小猴子很感兴趣,他们在活动中能探索纸棒的各种玩法,能积极地学习跳跃、平衡、投掷等动作,孩子们一直兴趣盎然,达到预期的目标。
在活动中,我采用了示范和比赛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两种方法非常适合中班的幼儿,因为,示范可以让幼儿看到正确的动作姿势,以便幼儿更好地学习;比赛可以巩固幼儿已学的动作,让幼儿产生竞争意识。
通过本次活动,我觉得更多的看到了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我觉得他们每个人都是很棒的,他们都愿意积极地开动脑筋想办法,当我请个别幼儿上前示范纸棒的各种玩法的时候,孩子们都能积极地踊跃举手,想上来示范;本次活动还促进了幼儿大肌肉的发展。
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参与性还比较强,比较遗憾之处就是,有些幼儿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有时候很想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他们都没能说出自己的想法,对于这类的孩子,在今后的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多多关注,多给他们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一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风,体验与风游戏的乐趣。
2.运用图象表征的手段表达对风的认识。
活动准备:
彩笔、纸(大小不同);事先了解幼儿对风的认识程度。
活动过程:
1.风在哪里。
——带领幼儿摸摸、抓抓,体会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2.画风。
——欣赏诗歌《风来过了》,知道风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从其他事物的变化上发现风的存在。
——组织幼儿讨论怎样画风。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幼儿分组画风。
——回忆风对物体的影响。
——引导幼儿互相欣赏作品。
1.讨论:现在是什么季节?吹的什么风?还有哪些风和春风不同。(引导从服装、植物的变化、人们的感受等说出夏风、秋风、冬风)。自己喜欢什么风?为什么?
2.幼儿绘画活动:
-选择自己喜欢的风进行绘画。
-能表现出风吹来后事物发生的变化。
-愿意讲述自己喜欢的风。
活动二
活动目标:
1.体验风对不同物体的影响。
2.结合生活经验表现有风天气的生活情景。
活动准备:
1.羽毛、树叶、纸、石头、磁块、小木棒、金属勺、记录纸、笔。
2.扇子、吹风机、电风扇等。
活动过程:
1.哪些物体会移动?
——有时,风儿不知躲到哪里去了,让我们在想想,还有什么办法能使风儿快出现。
——提供给每组一份操作材料,请幼儿猜朝它们吹气时它们是否会移动。
——引导幼儿向不同的物体吹风,一次只能一个孩子吹。
2.表演“风来了”时的情景。
——启发幼儿假设自己是风,教师鼓励他们想风一样地行动。
——引导幼儿思考怎样表现人们在大风中艰难行走的样子。
活动三
活动名称:制作风标
活动目标:观察不同材料的物品在风中飘动的状态。 借助风标测定风向和风力大小。
活动准备:
风标范例、布条、绉纸条、铅画纸条若干幼儿人手一只小纸盒、一根小木棒、透明胶带、
活动过程:
――出示风标制作范例,幼儿了解制作内容。
――引导幼儿观察风标是用什么制作的。
-请幼儿用硬纸朝一个方向扇,观察风标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师变化方向挥动硬纸,观察风标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风标就像一个信使,能告诉我们风来了,是从那个方向吹来的。
――引导幼儿讨论风标中最关键的是什么部位。
――请幼儿选用桌上的材料,并用合适的方法固定在纸盒上。
――请一幼儿将小木棒与盒身内部相连,教师适当帮助。
――手持自制的风标,自然走动,感受风的方向及风力大小。
-手持风标跑动,比较风力大小的变化。
-鼓励幼儿记录风向和风力的大小。
活动四
活动名称:风娃娃的心愿
活动目标:
1.知道风对人们既有好处又有害处。
2.体验“心愿”的含义。
活动准备:
幼儿已认识了风是由于空气流动而产生的。
活动过程:
1.风娃娃想做好事。
——倾听故事至“大家都不喜欢你了”。
——风娃娃到了哪些地方?它做了些什么?
——大家为什么都感谢它?
——讨论:风娃娃做的这些事是不是好事呢?
——请幼儿为风娃娃出出点子,怎样做才能实现他想为朋友做好事的愿望?
2.风娃娃做好事。
——继续倾听故事至最后。
——小朋友为什么西画风娃娃?
——完整倾听故事。
——你喜欢风娃娃帮你做什么事?
1.关注天气预报,感受、了解风级,初步了解风与我们的关系。
2.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分辨风力的大小。
活动准备:
1. 录下天气预报的声音和画面,引导幼儿发现有关风的信息。
2. 户外活动时,有意识地引导幼儿根据天气预报感受不同的风级。
3. 提供风级图。
活动过程:
-观察天气记录表中有关风级的记录,说说前几天的天气记录中是几级风?
-风级说明了什么?
-观察风级图。
-一级二级风,能看到、听到或感受到什么?(同上到五级六级风。)
-讨论:怎样在天气记录中记录风级?
-设计风级标志,(重点能在三级、四级、五级、六级)
1. 刮风时怎样保护自己。
2. 熟悉歌曲旋律,学会演唱歌曲。
3. 在感受风的基础上,大胆表现歌曲。
活动过程:
1. 感受风。
——幼儿到户外感受风。
——提问:你感受到风是怎样的?
2. 学习歌曲。
——熟悉歌曲旋律,知道歌曲名称。
——学习演唱歌曲。
3. 大胆表现歌曲。
本主题以“小水滴旅行”为开端,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幼儿关注自然现象,让他们与可爱顽皮的小水滴结伴,与祥和温暖的太阳交谈,与神秘莫测的雾捉迷藏,与变化多端的云彩舞蹈,与来去无踪的风儿赛跑,赋予直观的自然现象以生命。我们带着幼儿一起去感触大自然的神奇,倾听大自然的'语言,分享大自然的美妙,体验大自然的魅力,激发他们热爱和探索大自然的兴趣,使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埋下智慧的种子。
我们在为幼儿提供体验和想像空间的同时,还为幼儿创设更为广阔的自由表现和表达的空间,鼓励幼儿运用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从而让幼儿了解这些自然现象与人类的关系。
通过主题活动,幼儿知道了“天上怎么会下雨?”“风是从哪里来的?”“为什么云会有各种形状?”幼儿体验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大自然的美妙。
大班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能尝试用京剧里的表情、动作、声音来表现歌曲中的人物形象。
2、知道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培养幼儿对京剧艺术的`喜爱。
重点难点:
学唱歌曲
教学准备:
1、熟悉音乐。
2、窦尔敦、关公、孙悟空、曹操、张飞的脸谱各一张。幼儿自制脸谱。
3、音乐录音带。
教学过程:
一、欣赏脸谱,理解歌词。
1、教师出示脸谱,请幼儿说一说在哪里见过这些脸谱。
2、教师简单介绍这些人物:蓝脸的窦尔敦在深夜悄悄盗走了皇帝的御马;红脸的关公在战场上杀敌英雄无比;花脸的孙悟空很神气;白脸的曹操很精明;黑脸的张飞脾气暴躁,生气时喳喳乱叫,很远的地方都能听的见。
二、欣赏脸谱,学歌曲。
1、教师范唱歌曲,在范唱的过程中唱到哪个人物就出示哪个脸谱。
2、结合歌曲中人物的特点,教师引导幼儿一起创编相应动作,并试着边唱边表演。
3、引导幼儿尝试用京剧的唱腔演唱。
三、佩带脸谱,学表演。
幼儿戴上自制脸谱,随歌曲音乐边唱边表演。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不同糖果的特征(软硬、形状、颜色、味道),初步建立护牙意识,体验认识糖的乐趣。
2、学习将糖果有规律地排序,并愿意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各种糖果、操作纸。
活动过程:
一、看糖果
1、参观糖果。幼儿参观各种各样的糖果,教师:“请你看一看有哪些糖果?”
2、选糖果。请每个小朋友找一颗自己最喜欢的糖果做朋友。
二、说糖果
1、幼儿自由地感知、初步探索糖果的特征(软硬、形状、颜色、味道),并与同伴交流。
2、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感知糖果的特征,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三、吃糖果
1、品尝与交流,了解糖果有各种各样的味道。
教师:“现在请你把糖果的衣服脱掉,放在老师的篓子里,糖宝宝放在手心里面,看看糖宝宝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的?
2、幼儿边品尝边相互交流。
3、集体交流:我吃的是什么糖,是什么味道的。
4、小结:每个糖宝宝都有自己的'漂亮衣服。糖宝宝有的很软,有的很硬。糖宝宝的颜色、形状也不同,有的圆圆的,有的方方的,有的扁扁的,颜色有红色、黄色、绿色等。闻一闻还有不同的气味,吃到嘴里甜甜的,有许多种味道。
5、教师:“我们吃完糖以后应该怎么样啊?”“对了吃完糖以后一定要刷牙漱口。”
四、糖果排队
1、不仅好吃,还会做游戏。教师出示:排序范例。“除了这样排,还可以怎么排?”
2、幼儿自由给糖果排序。
3、集体评价。(朱海燕)
大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的含义,感受友好、快乐的情绪。2、学唱歌曲,尝试唱准附点和休止附。
活动准备:
1、带幼儿参观水果店,重点观察水果颜色的丰富多彩。
2、各种色彩并面带笑容的纸制果娃娃。
3、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一、理解歌曲内容
1、完整欣赏一遍歌曲,说说听到了什么,与哪个故事有关。
2、带领幼儿有节奏地朗诵歌词,说说有哪些果娃娃。
3、按歌词顺序出示“果娃娃”,帮助幼儿念白歌词。
4、重点学念歌曲念白部分。
5、再次欣赏歌曲一遍,感受其节奏感和趣味性。
二、学唱歌曲
1、师幼一同演唱歌曲,感受乐句中的附点和休止附。
2、教师演唱歌曲,其中念白处让幼儿插入,提高幼儿的兴趣。
3、启发幼儿用友好、欢快的声音演唱。
4、请幼儿用其他水果名替换念白处的.内容,引导其余幼儿学念。
5、采用个别幼儿创编的念白,演唱歌曲。
音乐活动――七彩光和果娃娃(谭燕)
大班教案 篇10
设计意图:
桂花是桂林是的市花,桂林市一到秋天,整个城市都飘洒着清香。真可谓“桂林秋天到,桂花香味飘。”我们铁西幼儿园的桂花今年迟迟没有开,真是让人等得着急------
昨天它终于盛开了!本班的幼儿早上一到幼儿园就兴奋地叫个不停,有的小朋友问我:“桂花怎么这么小呢?”“桂花和其他的花有点不一样。” 不少小朋友跳着去摘,还有个小朋友搬来椅子踩在上面一边用手去拨弄着桂花,一边自言自语地说:“桂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看到这一切我没有直接去回答他们的问题,而是确定设计这一活动,让幼儿自己去观察“桂花到底长样子?有什么用?”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闻闻、摸摸、尝尝等活动让幼儿了解桂花的特征和用途。
2、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
3、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重点:让幼儿了解桂花的特征和用途。
活动难点:引导幼儿深入细致地观察。
活动准备:
1、桂花及桂花制品(糖、饼、香水、茶、酒等)
2、制作特产的材料和工具(纸、笔、胶泥、桂花香包等)
活动流程:
“郊游”引出课题→幼儿观察了解桂花的特征→了解桂花的用途→品尝使用桂花制品→动手制作特产送客人.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郊游”进入课题。
教师向幼儿提出问题:“这儿和我们教室有什么不一样?”是什么东西这么香?(桂花)它长在哪里?
二、幼儿观察,了解桂花的特征。
1看一看。
教师提问:你看到的桂花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
2、闻一闻。
教师提问: 闻起来有什么感觉?
3、比一比。
教师:我请小朋友看桂花和有什么不一样。
2教师引导幼儿归纳:“我看见的`桂花——它的花瓣很小,而且一支有很多朵小花”教师适当补充。
三、了解桂花的用途。
1、引导幼儿说出桂花的用途。(观赏、制作吃的、用的、还可以当药材等)
2、教师小结(强调桂花是桂林的特色,是值得大家、骄傲的)。
四、品尝试用桂花制品。
1、幼儿自由选择物品尝一尝、用一用。
2、引导幼儿说一说味道和感受。
五。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制作“特产”送客人。
1、幼儿自由选择工作车间,要求仔细听技术员介绍制作方法,安静地工作。可分成三个车间:制作明信片、桂花糖、桂花香包。
2、幼儿动手教师巡回指导。
六、幼儿给客人送特产,结束活动。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01-21
[经典]大班教案07-26
大班的教案12-30
大班《沙包》教案01-19
大班教案《区域》01-19
大班团圆教案01-19
大班礼仪教案01-26
大班常识教案01-25
大班手工教案(精选)07-10
[精选]大班手工教案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