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优选)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学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科学教案 篇1
“请你们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
教师播放动物的叫声、汽车的鸣笛声、电话铃声、孩子们的笑声,让孩子一一说出这是什么声音。
“我们在生活中听到过这么多的声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发现声音里的秘密。”
活动目标:
1、能辨别生活中各种常见物体发出的声音。
2、探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知道不同材料的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3、学习制作传声电话,感知声音的传播。
3、能大胆表述自己探究的过程和结果,体验与同伴分享的快乐。
活动重点:探索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活动难点:知道不同材料的物体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
活动准备:
1、录有动物的叫声、汽车的鸣笛声、电话铃声、孩子们的笑声等声音的录音。
2、铁制的月饼盒子、冰淇淋盒子、纸盒、纸杯、矿泉水瓶子等废旧材料。
3、鼓、小珠子。
4、录有乐音和噪音声音的磁带
5、酸奶杯(或纸杯),棉线。
活动过程
1、引发兴趣,感知声音。
“请你们听一听,这是什么声音?”
教师播放动物的叫声、汽车的鸣笛声、电话铃声、孩子们的笑声,让孩子一一说出这是什么声音。
“我们在生活中听到过这么多的声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发现声音里的秘密。”
2、操作体验,探索声音。
(1)、幼儿第一次操作,在玩中知道当物体发生碰撞时就会发出声音。
老师这里有铁制的月饼盒子、冰淇淋盒子、纸盒、纸杯、矿泉水瓶子等废旧材料,请你们去玩一玩,怎样让这些材料发出声音?
幼儿自由实验、交流,教师观察指导。
自由探索结束后,引导幼儿共同交流:“你用了什么方法,使什么材料发出了声音?”
“那声音到底是怎么产生的?”
教师鼓励孩子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
(2)、教师实验操作,让幼儿了解声音产生的.原因。
教师用鼓棍敲击鼓面,可以看到鼓面上的小珠子在跳动。
提问:小朋友们,小珠子是真个奇怪舞蹈家,她跳舞要用大鼓做舞台,还要有用大鼓为她伴奏她才肯跳。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3)、幼儿第二次操作,尝试让所有的物品发出声音。
小朋友,想一想除了这些材料能发出声音,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东西能发出声音?请你去找一找,试一试,让这些东西也能发出声音。
自主探索结束后,引导幼儿交流自己的操作及发现,教师小结。
3、回归生活,听辨声音。
(1)、教师播放两段录音,请幼儿听一听,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2)、教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好听的声音,也有不好听的声音,要是多听了不好的声音,有害人的健康,所以我们在游戏活动中要说悄悄话,要懂得保护好自己的嗓子,避免产生噪音,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3)、我们一起用刚刚找到的会发出声音的物品配上这段好听的音乐一起来表演一下吧。
延伸活动:制作小电话
(1)介绍制作材料:“桌子上的材料你都认识吗?今天我们要用它们来做电话机。”
(2)讨论制作方法。
(3)教师示范制作方法:“在纸杯下端挖两个小洞,用线穿过,再打一个结。”
(4)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5)想想玩玩:
用自制电话通话——教师引导幼儿用手握住线:“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
小结:声音是通过线来传播的,如果把线握住,声音就传不出去了。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教师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的兴趣设计的尝试性,操作性和探索性比较强的科学学习活动。整个活动内容新颖,有创意,组织的形式灵活,能随机应变。而且,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与组织者,没有过多的示范讲解,使幼儿在活动中成为真正的主人。这次活动提高了幼儿的思维灵活性,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幼儿大胆探索,积极尝试的学习态度。
大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尝试搭建出下面的积木少,上面的积木多的建筑物。
2、感知立体图形的空间存在形式,有一定的空间想像力。
3、 在探究中享受建构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孩子已在区域活动中自由拼搭过各种不同的造型;各种颜色正方体小积木若干;“积木房”图片若干;记录表和笔
活动过程:
一、自由拼搭造型
1、老师引导语:小朋友们好,今天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样非常好玩的玩具:彩色方块积木。
你们能用这些积木摆出不同的造型吗?想一想,你准备摆什么造型?(3-4名幼儿自由讲述)
2、师:听好要求:每张桌子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取5块积木摆一个造型,你摆的造型一定要能稳稳地立在桌上吆!提个小要求:取放积木的时候要轻拿轻放。不要搬椅子,轻轻地走到桌边吧。(幼儿自由摆造型)摆好后,回到座位,和你的好朋友说说你摆的是什么造型?
3、师: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摆的是什么造型?
现在小朋友摆的造型都稳稳地立在桌上,我们看一看这个造型下面的积木多,上面的积木怎样?(越来越少)那这个造型呢?(下面的积木和上面的积木一样多)摆出来的造型也很稳。4、师:现在我请小朋友想一想,如果下面的`积木少,上面的积木多,那摆出来的造型会不会也很稳呢?(幼儿猜测)
二、第一次探索操作(下面的积木少,上面的积木多,怎样让它立得稳)
1、师:请你们用原来的5块积木摆出两层的造型,听清楚:五块积木,摆两层,下面的积木少,上面的积木多,还要让你的造型稳稳的立着。去试一试吧!(幼儿自由摆造型)
2、师:你们尝试成功了吗?谁能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样摆的?下面是几块积木?上面是几块积木?(将下面的两块分开,下面是两块积木,上面是三块积木)
小结:将下面的积木分开来摆放,上面的积木不会掉下来。
三、第二次探索操作(下面两块积木,上面四块积木,怎样让它立得稳)
1、师:现在加大难度,下面两块积木,上面能不能放四块积木呢?(幼儿自由探索操作)
2、师:先请没能尝试成功的小朋友告诉大家你遇到什么困难了?(刚才小朋友遇到的困难是旁边的积木总是掉下来?它是往哪边掉的?它为什么会掉下来呢?有什么办法不让它掉下来呢?谁能来帮帮他的?
幼儿:将下面的积木分的距离大一些。
师:除了这个办法,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也能让上面的积木不掉下来呢?(能不能请其他的积木帮帮忙呢?)
四、第三次探索操作
1、幼儿自由探索操作
2、谁能来介绍一下,你是用什么办法让旁边的积木不掉下来的?
五、欣赏有特色的建筑物
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些很有特色的建筑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都哪些特别的地方?
六、我们也来学做小小建筑师,建出别致的有特色的建筑物。一定要注意:下面用的积木少,想办法让上面的积木不掉下来。
大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按多种特征给动物进行正逆排序。
2、积极参与操作活动,感受排序活动的乐趣。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活动准备:
桃子和小动物图片。
活动过程:
一、初步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
1、引出话题。
提问:看这是一个又大又甜的桃子,你们喜欢吃吗?
森林里的小动物也想吃。看看是哪些小动物,请你们来说一说。
2、了解动物的'主要特征。
引导提问:你们看这是长耳朵的小兔,还有什么样的小动物呢?
数一数,一共有几位朋友?
二、按动物的某一特征排序
1、按动物的高矮、长短排序。
师:五个小动物都想先吃到桃子,让谁先吃好呢?。他们决定比一比。
(1)按个子的高矮排序。
引导提问:长颈鹿把脖子挺得高高的。你们猜,他会说比什么才能让自己先吃到桃子?
(2)按耳朵的长短排序。
长颈鹿正要去吃桃子,可猴子说:"这样不行"。
引导提问:猜猜看,兔子会说比什么才能让自己先吃到桃子?
小兔子吃到桃子了吗?有没有小动物反对呢?
(3)按尾巴的长短排序。
"这样也不对"猴子大喊了一声。
引导提问:猜猜看猴子会说比什么才能让 自己先吃到桃子?
2、按动物的轻重排序。
提问:猴子有没有吃到桃子呢?
"不行!"河马使劲地跺着脚说。
引导提问:刚才长颈鹿要比个子的高矮,兔子和猴子分别要求比耳朵和尾巴的长短,猜猜看这一次大肚皮的河马会要求比什么呢?它会怎么说?
3、按动物的高矮、长短、轻重进行新一轮排序。
"不行!"这时一点不起眼的毛毛虫大喊了一声。
引导提问:毛毛虫那么小,猜猜看,他会想比什么才能让自己得第一呢?
毛毛虫得了几个第一?是怎么比的?
教师小结。
三、品尝桃子
四、拓展活动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大班科学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在听听、说说、想想、看看的过程中了解耳朵的基本功能,能够安静有耐心的倾听声音,听辨声音的来源。
2、喜欢用耳朵听声音,能够关注周围事物发出的声音,体验收获的乐趣。
3、能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和结果。
4,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二、活动准备
绘本PPT各种声音片段
三、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耳朵
1、小朋友,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比比谁的反应快。请闭上你们的眼睛。我说到什么名称,你就用手快速的去摸一摸。
2、请睁开双眼,你们的小耳朵本领可真大,听的真仔细,动作也很快。
3、多亏了耳朵我们才能听到这么多的声音,今天,我们就是要来认识一下耳朵的本领。
(二)我们的耳朵本领大A细微的声音和嘈杂的声音
1、我们都知道,耳朵最大的作用是什么呀?
2、各种各样的声音通过耳朵进入大脑,大脑会根据声音判断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
3、我们现在教室很安静,安静的时候,可以听见很细微的声音,闭上小眼睛,请你听听这是什么声音。教师模仿,如:翻书,呼吸等让幼儿倾听。
4、在嘈杂的环境中,我们可以听见很多声音混在一起,我们来听一听,你听见什么声音了。(播放一段嘈杂声音)B,喜欢的声音和不喜欢的声音
1、你平时也会听见各种不同的声音,你还听见过什么声音?
2、你喜欢听什么样子的声音?为什么喜欢?
3、那你觉得什么声音是你不喜欢的?为什么不喜欢呢?
小结:有的声音听起来让人心情舒畅,如:音乐的声音,小鸟的叫声,美妙的歌声等等。也有的声音听起来不舒服,如:汽车的喇叭声,造房子时候机器的撞击声,飞机的轰鸣声等。
C、听辨声音1、接下来,我们来听一些声音,有的是你听过的,有的`可能平时听的不多,有的声音很大,有的声音很轻,我们一起来听听都有些什么声音。
2、老师播放声音,请幼儿说说是什么声音。(闹钟滴答声、风声、雨声、飞机飞过、汽车开过、门铃,音乐、讲话、笑声、鸟叫、木头燃烧、小老鼠、树叶落下来、雷声、大象、汽车喇叭、笛子、大提琴。
D、耳朵的功能
1、刚才这些声音是我录下来的,原来录音机和电脑是可以录音的,这些声音我们以后一直可以听,它们被保留了下来。
2、耳朵的本领大吗?它还有很多本领呢,我们来看一下。
3、播放PPT。一边播放图片,教师一边说。听到爸爸妈妈反复的说一些词语之后,我们才学会说话,如:爸爸爸爸。我们的耳朵听了这么多的声音,大脑会记住这些声音,如:汽车喇叭的声音是什么样子的?滴滴叭叭。你的耳朵还能预报危险,我们听见身后传来的汽车声音,我们就要把自行车骑到路边,让汽车过去。
4、我们的耳朵这么重要,如果耳朵听不见了会怎么样?那我们要好好保护我们的耳朵,我们怎么样来保护我们的耳朵呢?
(三)认识动物的耳朵
1、除了我们的耳朵本领很大,小动物的耳朵本领也很大呢。
2、你见过什么小动物的耳朵呀?它的耳朵是什么形状的?你知道它有什么特别的本领吗?
3、播放PPT认识动物的耳朵。
4、小结:大象的耳朵是最大的,小老鼠的耳朵是圆形的,驴和兔子的耳朵是长长的,还能动。鱼和鸟的耳朵我们平常看不见,藏起来了。小猫为了听的更清楚,它的耳朵也会转动,耳朵的不同位置代表了它不同的心情。有些动物可以听到我们听不见的声音,蝙蝠发出超声波,他们能听见,我们就听不见。毛毛虫也会发出声音,可是我们也听不见。
5、还有一些小昆虫没有耳朵,他们用身体的其他部位来感受,如蟋蟀用脚来感受声音。
(四)自主阅读耳朵的本领可真大,我这里有一本书,请小朋友去看一看,里面有很多关于耳朵的事情。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中,幼儿都在积极地参与活动,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从活动效果来看,教学难度适宜,教学准备充分,视频资料、课件的运用有效帮助幼儿对动物耳朵功能的认识,引导幼儿不断探索耳朵的秘密。学会如何保护好自己的耳朵。
大班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班级:大班
活动时间:10月
设计意图:秋天的到来使得周围的树木发生了一些变化,大班幼儿对周围事物的观察能力也较中班有了较大地提高。班上幼儿近些天来总在谈论幼儿园大门外一颗大树的变化,他们已经观察到树叶和树枝被大风吹下时状态的不同,因此,抓住这个机会我设计了该次活动,通过引导幼儿对其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探索,从而推动幼儿科学概念的获得以及对周围世界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目的:
1、通过幼儿动手实验发现物体抛向空中后会下落,激发幼儿主动探索自由落体现象的兴趣;2、幼儿能使用至少两种不同的物体进行自由落体实验,并能观察、记录这两种物体的下落的方式和快慢;3、绝大部分幼儿能用语言正确表述自由落体现象,在活动中能表现出合作的意向和能力。
科学原理:
1、自由落体--自由落体运动源于地心引力,物体在只受重力作用下从相对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它有三层基本含义:物体开始下落时是静止的即初速度V=0;物体下落过程中,除受重力作用外,不再受其他任何外界的作用力(包括空气阻力)或外力的合力为0;任何物体在相同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时,下落时间相同。
2、空气阻力--指空气对运动物体的阻碍力,是运动物体受到空气的弹力而产生的。在现实生活中,自由落体也受空气阻力的影响,其速度,接触面积,空气密度等都会影响空气阻力的大小。
活动准备:
人手一份操作材料:树叶、报纸、沙袋、橡皮擦、记录单、笔。
活动形式:集体教学和个别探索结合活动过程:
环节教学
活动内容
一、引发幼儿兴趣,调动幼儿已有经验
1、幼儿自由表达已有经验,引发幼儿兴趣。
"说说你们见到树叶落下的情形。"2分钟集体
2、教师引导幼儿用语言准确表达观察到的树叶下落现象。
"树叶从空中轻轻的飘落。"2分钟探索活动开展部分
二、探索活动一教师出示材料,引导幼儿探索自由落体现象
1、教师活动材料,引导幼儿选用1种材料,将它抛向空中,观察下落时的情形;注意:给幼儿活动较大空间,以保证幼儿的安全。3分钟个别
2、请幼儿分享活动体会。
"抛上去后都会掉下来。"2分钟集体三、探索活动二教师材料,引导幼儿比较不同物体落下时不同的状况1、引导幼儿观察2~3种物体落下时的情形,并记录下来。5分钟个别2、引导幼儿分享和讨论:你选用了什么材料?它是怎样落下的?
:不同物体因其形状、重量不同,在空中受到的阻力不同,所以落下的情形不同。3分钟集体
三、探索活动三引导幼儿实验:哪个掉得快?
1、在前面活动基础上,新的材料,要求幼儿两两进行比较,比较之前让幼儿猜想一下:哪个物体掉得快?
2、教师记录表,引导幼儿做实验,验证哪个落得快。
要求:幼儿选择两两比较时,要求同一高度并同一时间放下物体。7分钟个别3、引导幼儿交流实验结果,分享经验,启发幼儿探索:为什么有些物体掉得快,有些掉得慢?3分钟集体结束部分四、教师引导幼儿自由落体现象五、活动延伸1、启发幼儿探索同样重量的物体,不同速度的落下。
2、探讨什么物体不会落下?3分钟集体
大班科学教案 篇6
设计背景:在一次区角活动中,我无意中听到了班上几个孩子这样的对话,其中一个孩子正把另一个孩子的手拉到自己面前仔细的研究,一边还对那个被研究的孩子说:你的右手一个螺旋纹都没有,你看我,我有三个螺旋纹呢!我奶奶说,手指上有螺旋纹的孩子可聪明了。这时候,他们周围已经围了好几个人,都兴致勃勃的要求要他帮忙看指纹,有的孩子问什么形状才是螺旋纹,有的孩子则迫不及待的把手举到半空中对着光研究起了自己的手指……看到孩子们这么有兴趣,我突然灵机一动,为何不借此机会设计一个活动,让孩子们更加全面的了解指纹的知识呢?
设计意图:幼儿科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育幼儿的探索欲望和精神,对幼儿来说,科学是一个过程--是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验证问题的过程。我们班的幼儿年龄偏小,我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他们对事物的观察不够专心和仔细,也不太爱提问题,因此我设计了这个活动,旨在引导幼儿通过仔细的观察和比较发现指纹的秘密,并培养幼儿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指纹的秘密,了解指纹的基本特征;
2.从各个方面了解指纹的作用,树立科学的观点。
3.激发幼儿动手动脑的`积极性,体验发现的快乐;
4.培养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活动内容:
1.在纸上印指纹,观察指纹;
2.听老师讲故事;
3.比较父母亲、小朋友的指纹和自己的不同之处;
4.介绍指纹的几种特有形状和特征;
5.展示图片,互相讨论,列举指纹的作用;
6.游戏;
7.总结。
活动准备:
1.(幼儿)父母和自己的指纹图各自一张;
2.(教师)各种指纹放大图;
3.(教师)放大镜每人一个;
4.(教师)从各种渠道(网络、书籍、报刊)收集的相关图片一组。
活动过程:
印指纹:
幼儿分组玩印指纹的游戏;
把放大镜发给孩子,让幼儿观察,印完指纹后在纸上发现了什么、胶泥上又留下了什么?
【大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1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6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8-05
大班科学教案(精选)07-27
大班科学教案(经典)07-27
大班优秀科学教案03-24
大班蜗牛科学教案09-30
大班科学教案11-09
大班科学教案05-14
大班《地球》科学教案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