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3-08-08 09:25:48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大班教案7篇(集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教案7篇(集合)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有趣的故事情节,大胆猜测人物的不同想法,用完整连贯的语言表达,发展多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2、比较人物的不同心态,知道要用乐观的心态面对问题,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强化体验。

  活动准备:

  磁性操作教具一套 遇到困难、挫折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认识人物,导入

  1、出示图片,观察两人物的表情不同

  2、想象讲述人物高兴(或生气)的原因小结:东东和西西多不一样啊。一个爱笑,一个爱生气。

  二、边讲边问,调动原有经验想象讲述

  (一)倾听第一段,分析两人的不同心理,学说对话

  (二)猜测人物不同想法,讲述

  1、……钻出小鸟,xx会怎么想,怎么说?(先讨论,后交流)评价引导的切入点:

  ①完整连贯性;

  ②想象力;

  ③其它:语言:词汇语气等;社会:关心小鸟,有朋友开心。

  xx会怎么想,怎么说?直接交流,评价同上。

  2、……小鸟飞走他们俩会有怎么样的`想法?连起来说说。

  评价的切入点:基本同上。

  三、完整编讲,感受故事的趣味性,体验、评价人物的不同心态

  1、要求:把刚才想的编进去,可以跟别人不一样。把他们的语气也要表现出来。

  2、讨论:

  同样一件事,东东和西西却有不同的想法,你愿意和谁做朋友,为什么?

  3、小结:东东遇到什么事,总往好的方面想,这样可以让我们快乐起来。

  四、拓展游戏,尝试用积极心态来讲讲自己的想法

  1、生活经验拓展:生活中,你遇到过什么遭糕的事吗?

  2、新经验运用那么我们试着用今天学的新本领从好的方面想一想。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想,怎么说?

  3、游戏巩固《快乐口袋》

  "太糟太糟太糟糕,经常生气可不妙,太好太好可真好,经常快乐没烦恼"

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大山深处神秘的俐侎人,是彝族的一个支系,整个族群延续到现在也不过26000多人,被人称为把历史藏在黑色里的民族,大部分聚居在永德县乌木龙、亚练、大雪山等地, 是云南省独有的一个神秘族群。长期居住在高山深处的俐侎人,纯朴善良、热情好客、勤劳勇敢,他们至今仍然传承着完整的俐侎独有的歌舞、祭祀、服饰、饮食等民风、民俗。是云南独有的一个族群。俐侎文化是我县的五大文化之一。为了让幼儿认识家乡的文化!并萌发出热爱家乡的情感我特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俐侎文化;

  2、采用不同的材料装饰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头巾;

  3、通过活动萌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准备:

  1、俐侎族服饰、头巾若干;

  2、俐侎族“桑沼哩”的图片

  3、俐侎族音乐;

  4、装饰头巾的各种饰品。

  活动重难点:

  让幼儿展开想象装饰出各式各样的俐侎头巾。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教师扮演导游:“今天呀老师就要带咱们小朋友到神秘的俐侎山寨走一走!”

  二、认识俐侎族

  1、走进俐侎人家

  ①、通过观看图片听教师解说,(大山深处神秘的俐侎人,是彝族的一个支系,整个族群延续到现在也不过26000多人,大部分聚居在永德县乌木龙、亚练、大雪山等地, 是云南省独有的一个神秘族群。长期居住在高山深处的俐侎人,纯朴善良、热情好客、勤劳勇敢,他们至今仍然传承着完整的俐侎独有的歌舞、祭祀、服饰、饮食等民风、民俗。是云南独有的'一个族群。)让幼儿初步了解俐侎人的生活及一些风俗习惯。

  ②、介绍俐侎服饰(他们的服饰都是自己纺线,织布、染布,自己动手缝制成的。被人称为把历史藏在黑色里的民族)小朋友见过穿这样衣服的人吗?(幼儿回答)

  2、参观俐侎人的节日—桑沼哩播放PPT

  来到俐侎山寨,就得说说俐侎人最重要的节日,每年的农历的2月15是俐侎人最隆重的节日—桑沼哩,俐侎阿朵和俐侎阿塔都会穿上非常漂亮的衣服带上美丽的头巾去参加这个盛大的节日。好吃的烤全羊,热闹的打歌篝火晚会。

  教师接电话俐侎人邀请小朋友参加打歌活动,但是有个要求,要请小朋友设计出漂亮的俐侎头巾才能参加。

  教师播放俐侎头巾让幼儿观赏,鼓励幼儿设计出不一样的漂亮的头巾。

  三、幼儿动手操作

  1、介绍头巾。提示幼儿门要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作品。

  2、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装饰头巾,教师巡视指导。(播放俐侎歌曲)。教师鼓励幼儿装饰出各具特色的头巾。

  四、分享劳动的喜悦

  对幼儿的作品给与肯定

  小朋友做的头巾真是太漂亮了,我们每个组选出一个啊朵戴上头巾,邀请在座的老师和我们在这里一起来过桑沼哩吧!

大班教案 篇3

  一、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二、活动主题

  跳圈比赛

  三、活动目的

  1、锻炼动作的协调性和腿、踝关节的灵活性。

  2、产生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的.意识。

  3、喜欢参加体育锻炼和集体活动。

  四、活动时间

  五、活动对象

  小班全体幼儿

  六、活动流程

  (1) 各班选拔小运动员和拉拉队员

  依据平时晨间锻炼时幼儿的表现,各班选拔6名幼儿参加比赛,其余幼儿为拉拉队员。

  (2) 各班老师带小运动员和拉拉队员入场

  (3) 主持人讲解比赛规则,比赛开始

  玩法:共分成六组,每组各班派出一名幼儿参加,站在各班的赛道前,听到主持人开始的口令后,双脚并拢从圈中跳过,跳回起点与第二名小运动员击掌后排到最后,第二名小运动员出发,依此类推,直至每班六名幼儿全部跳回来,先到者为胜。

  规则:1、双脚起跳,双脚落地。

  2、跳圈时不得踩到圈。

  3、前一名小运动员与后一名小运动员击掌后,后一名小运动员才能起跳。

  (4)发奖品

  给获胜班级发奖状,给获胜的小运动员发奖品。

  (5)活动结束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会用冷暖色调表现自己看过的火的性状及颜色。

  2、通过绘画的方式,幼儿讨论理解火给人们带来的好处,了解火的作用。

  活动重点:幼儿通过经验的积累,交流讨论火的作用。

  活动难点:运用水粉的.冷暖色调把火的作用表现出来。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水粉画用具。

  活动过程:

  一、1、谈话导入

  经验交流

  在医用白托盘上烧纸,引出火的基本形状,火是什么颜色的。

  2、你见到过的火是什么颜色的,和纸烧出来的颜色不一样的。(煤气上的,蓝和绿)

  二、1、幼儿讨论进行操作

  运用多媒体列出幼儿所说的各种各样的火,并让幼儿明白蓝、绿是冷色调的火,红、黄是暖色掉的火。

  2、我们能不能先把火画出来,火的基本造型,最边远很烫的,也是很亮的。

  3、那火有哪些作用呢。幼儿可以边讨论边画(可以烧饭:火上画锅。可以烧烤、发信号、驱赶野兽、炼铁炼钢)

  4、不要求画的完整,基本形状出来后,把没有完成的画可以放在区域活动中,逐步完成。让幼儿了解水粉特性:可以不断覆盖。

  三、1、教师讲评活动引申

  教师讲评幼儿画的内容。

  2、我们知道了火带给人们的好处,那火有哪些不好的地方,请幼儿讨论。

  3、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着火了怎么办,烫伤了怎么办。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福建民歌的特点,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活泼、愉快的情绪。

  2、了解舞蹈轻柔的动作、欢快的风格,尝试用动作表现采茶的劳动情景。

  3、培养对舞蹈的兴趣及积极参与活动的愿望。

  活动准备:

  准备扇子、篮子、围裙等小道具。准备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教师讲一段简短的故事,引导幼儿借助故事清洁完整欣赏乐曲,感受乐曲的`旋律、节奏和情绪。

  2、幼儿跟随教师练习采茶的各种动作。

  3、引导幼儿根据后半段音乐渐轻的特点,想一想:采茶姑娘最后有没有扑到蝴蝶?

  4、启发幼儿围绕故事清洁想象采茶姑娘扑蝶的动作并进行创编,如:看见蝴蝶时高兴的情绪、神情、扑蝶时轻柔的动作,蝴蝶飞走时焦急的神态,追逐蝴蝶时活泼地跳来跳去的情景。

  5、启发幼儿分角色创编动作结伴表演,如:有的幼儿当蝴蝶,有的当采茶姑娘,两两相对表演,也可几个幼儿共同围成圈,先采茶后再扑蝶。

  6、引导幼儿将创编的动作进行组合,并尝试表演出来。

  7、教师帮助幼儿练习,重点突出手腕的动作。

  8、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动作、方式、道具,边听乐曲边做动作,把想象的内容用动作表现出来,并随时提醒幼儿注意体验美感。

  活动反思:

  民间音乐活动《采茶扑蝶》,乐曲是一首民间有代表性的乐曲,节奏欢快富有表现性适合大班的年龄特点,把它设计成采茶人和蝴蝶的游戏很符合乐曲的情境。心得体会:

  1、分段欣赏乐曲,幼儿感知、探索乐曲中乐段的不同。教师引导幼儿发现乐曲中“叮”的声音,探索如何扑蝴蝶,扑了几次,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2、熟悉乐曲旋律,尝试分角色玩游戏。游戏有一定的难度,其中有两个不同的角色,为了便于幼儿学习,教师先分别让幼儿熟悉采茶人和蝴蝶的动作,然后由教师做采茶人和幼儿一起游戏。当幼儿熟悉游戏时,教师再退位,由幼儿两两合作玩游戏。

  3、难点细化,注重细节。教师用清唱乐谱的方式重点练习难点乐段,同时借助手腕花,让幼儿清楚了解角色动作,便于更快的学习游戏玩法。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彩带的运动轨迹,尝试绘制彩带舞图谱;

  2.在感受音乐和认识竖排队形图示的基础上,进行集体表演。

  3.体验同伴间合作舞蹈的愉悦。

  活动过程:

  一、教师跳彩带舞:我让彩带跟我跳了一个怎样的舞?

  1.刚才我做了哪些动作?

  2.根据幼儿回答逐个示范动作。

  3.出示相应图片,请幼儿尝试。

  4.请幼儿跟着老师做动作。

  二、请幼儿创编绸带舞。

  1.幼儿分组制作舞谱,自己分配任务。

  2.幼儿制作图谱,教师巡回指导。

  3.张贴幼儿完成的舞谱,教师带领幼儿跳彩带舞。

  三、变化队形跳绸带舞。

  1.除了动作在变化,还有什么在变化?

  2.播放教师跳的绸带舞视屏。(有队形变化)

  3.出示队形图(脸的朝向图),解决竖排、横排。

  四、出示新图示,尝试看图谱跳绸带舞。

  1.教师带领幼儿看图示跳。

  2.教师带领幼儿跳。

  3.面朝客人老师跳。

  4.教师带领幼儿围成大圆,面向中间,在教师带领下跳绸带舞。

  活动评析:

  首先,我觉得在公开课中开展舞蹈活动,精神可嘉,一般老师都不太敢尝试舞蹈活动,一怕乱,二怕自身舞蹈素养不够,但是周老师给我们的第一感觉就是舞蹈素养好,上课精气神十足,教态亲切。

  其次,教师选用的教学策略也比较好,通过让幼儿绘制图谱来创编动作,完善彩带舞;运用视屏及图谱让幼儿知道如何变换队形,这些,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但是活动也存在一些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整个活动的关键词是“舞”,应该让幼儿舞起来,从表达到表现,要让幼儿感受音乐与彩带的关系;舞姿与彩带的.关系;幼儿的动作与彩带飘逸的关系;幼儿所有动作与彩带的关系。除了舞动彩带,身体也应该随着彩带舞动起来,最后的整套动作应该与音乐进行匹配,幼儿应该可以看着图谱,随着音乐,完整地演示彩带舞,音乐与动作应该配套。

  建议摒弃“教”的痕迹,可以先让幼儿听着音乐自由舞动,然后动作与图片匹配,然后与音乐配合,完整表演。同时可以研究上下左右的空间关系,让彩带在上下左右都飘动起来。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发准平舌音"s"和翘舌音"sh",区分"。u"与"u。"的音,克服方言的影响。

  2、感受学习绕口令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1)学习过绕口令。

  2、物质准备:(1)4和10的数字卡片。(2)狗和猴的头饰。(3)根据两首绕口令内容绘制简单的图谱。

  3、材料配套:亲子手册《领域活动·绕口令》。

  活动指导:

  1、数字卡片引入,学习绕口令《四和十》。

  (1)出示4和10的数字卡片,让幼儿大声念出来。教师直接用绕口令当中的.句子"要想说4,舌头碰牙齿。要想说对十"舌头别伸直",纠正幼儿的发音,感受平翘舌音的特点。(注意:教师的示范必须准确、清晰。)

  (2)单音字练习:发准字音"四"和"十"。

  (3)双音节和三个音节的练习(四十、十四、四十四)。

  (4)以图文并茂的图谱帮助幼儿学习整首绕口令。(注意:练习"四"和"十,,时,要同时注意发好其他的翘舌音"是""说""舌""伸"。)

  2、多种形式练习,感受绕口令的有趣。

  (1)练习整首绕口令,由慢到快,由轻声到高声,再由高声到轻声;连说两三遍,变换朗诵的速度,越来越快。

  (2)先分小组练习,后集体练习(也可请个别起来读),速度由慢到快。在练习的过程中让幼儿进一步感受绕口令的有趣。

  3、出示狗和猴的头饰,引出另一首绕口令《狗和猴》。

  (1)情境表演"狗和猴":请两位幼儿戴狗和猴的头饰,表演绕口令中的内容。幼儿表演,教师用绕口令中的句子解说。

  (2)再次以图谱形式,帮助幼儿学习整首绕口令。(注意:练习"狗"和"猴"时,要同时发好"走""头"等音。)

  4、绕口令表演大比拼。

  (1)请幼儿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在集体面前表演绕口令。

  (2)表演大比拼:教师和幼儿一起表演学过的绕口令,进一步体验绕口令发音的诙谐、幽默。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在语言区投放两首绕口令的图谱及其他一些学过的绕口令图片,让幼儿进一步巩固练习。

  2、家园共育:请家长参考亲子手册《绕口令》,与幼儿一起学习绕口令《墙上挂面鼓》《盆和瓶》,还可与幼儿一起收集更多的绕口令,一起朗诵。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大班教案07-26

大班的教案12-30

大班教案01-21

大班美术教案06-22

【优秀】大班教案08-02

大班教案(精品)08-02

大班教案【推荐】08-02

大班教案(优)08-04

大班教案[通用]07-21

[推荐]大班教案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