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3-08-06 11:18:33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优选)实用的科学活动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优选)实用的科学活动教案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内容:

  来源于幼儿感兴趣的齿轮玩具。自从齿轮玩具“住进”我们班后,我班幼儿就对这个“新成员”特别关爱,每天活动区活动时,小朋友们总是爱不释手的摆弄它们,而在与孩子们一起游戏时,我发现他们不但对这种玩具有浓厚的兴趣,而且在拼插的时候不断地变化花样,不时地提出问题。我及时地抓住这一教育契机,和孩子们一起去探索、发现齿轮玩具的秘密。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积极探索与交流,以愉快的情绪与他人合作。

  2、感知力的存在,探索和发现力的传递,力的大小、方向与物体运动的关系,与同伴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体验发现的乐趣。

  3、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能正确的评价自己或他人。

  活动准备:

  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和玩具。如:口袋、皮球、齿轮玩具等。

  活动过程:

  (一)感知力的存在。

  1、幼儿操作:让物品离开原来位置。

  2、交流:你是怎样使物品离开原来位置的?

  (二)感知力的传递。

  1、教师操作:用手边的球碰中间球。

  2、幼儿思考:当我用力推手边的球,为什么中间的球会动?

  重点: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了解力的传递。

  3、游戏:拼插齿轮玩具

  重点: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与同伴合作、交流,在进一步探索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知识――力可以向不同的方向传递。

  (三)感知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1、游戏:拔河比赛。

  重点:使幼儿了解力的大小。

  2、个别幼儿操作:玩口袋。

  重点:使幼儿感知力的.大小、方向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3、室外活动

  (1)幼儿自由分散玩口袋。

  重点:通过幼儿动手操作,使他们进一步了解力的大小、方向与物体运动的关系。

  (2)比赛:谁的力气大。

  重点: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充分展现自我,鼓励幼儿与同伴分享成功的喜悦。

  (四)评价活动

  通过幼儿评价“今天谁最棒”,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学习正确地评价自己或他人。

  活动评价与反思:

  1、本节活动体现了“师生互动合作”的教育理念。教师能够及时捕捉教育契机,抓住幼儿的心理,从本班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幼儿为中心,利用各种手段调动幼儿积极主动地探索身边的事物和现象,鼓励幼儿与同伴合作、交流,共同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2、整个活动幼儿对力的存在,力的传递,力的大小、方向与物体运动的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我通过提问来活跃幼儿的思维,拓展思维空间,引发更多的问题,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幼儿通过操作、探索与同伴合作交流、合作去解决问题,在游戏中,我既是他们的引导者,又是他们的支持者;既是他们的同伴,又是他们的老师,从而灵活地起到了辅助、向导的作用。

  3、整个过程我采用了大量的操作活动。幼儿在动手操作时能引起他们思维的积极探索,使他们获得感性经验,促使思维升华。例如:活动的开始部分,当我问:“你是怎样让这些物品离开原来位置的?”幼儿一致回答“我是用手搬的”。显而易见幼儿的这一回答是表面的,当我也把手放在物品上又问:“我也用手搬了,它为什么没有离开呢?”我的不同结果使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在他们的小脑袋中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老师用手搬物品没有离开呢?”这时激起了幼儿再次探索的欲望,幼儿在第二次操作中发现了问题的答案“原来,手用力了。”

  4、在整个活动中,我坚持正面教育幼儿。从活动的开始至活动的结束部分,我以鼓励语“***,***。你真棒!”贯穿始终。目的是:在个别幼儿受到鼓励增强信心的同时,也为其他幼儿树立了榜样,使每名幼儿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程度地发展。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背景:

  洪泽县实验小学幼儿园座落于美丽的洪泽湖畔。洪泽湖边是家长、孩子们散步休闲的好地方。蜿蜒多姿的洪泽湖大堤、丰富的洪泽湖水产资源,是我们幼儿园宝贵的教育资源,洪泽湖文化已列入我园的园本课程。渔民们撒网捕鱼,洪泽湖上的围网养鱼,对生长在湖边的孩子来说十分熟悉。

  本活动是由园本课程中渔具—渔网引发出来的,由渔网,我想到了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无处不用的各种各样的网,因此,我决定带领孩子们走进“网的世界”,去探索网状物品的特点,了解网状物品在生活中的运用,从而激发孩子们探索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

  活动目标:

  1、通过收集网状物品,引导幼儿发现网状物品的特点, 了解各种各样的网状物品在生活中的应用。

  2、尝试用网状物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培养幼儿发散思维能力。

  3、激发幼儿探索身边科学现象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活动准备:

  1、请家长协助收集各种各样的网状物品或照片。

  2、渔民用渔网捕鱼课件,网状物品在生活中的运用录象片。

  3、混在一起的绿豆和面粉;豆浆和豆渣混合物,鱼缸、小金鱼若干,小渔网、豆浆机滤网、小筛子等。

  活动过程:

  一、 发兴趣,初步感知网。

  1、播放渔民拉网捕鱼课件,引出课题:

  ⑴你看到了谁?他们在做什么?

  幼:渔民在捕鱼。

  ⑵渔民用什么捕鱼?

  幼:渔网

  2、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网?是用来干什么的?

  幼:蜘蛛网 拎水果的网兜包在水果上的包装网……

  二、探究感知网的特点,了解网的用途。

  1、讨论交流我们日常生活中见过的网状物品

  (1)幼儿相互介绍自己收集到的网状物品,比较异同点。(注:幼儿带来的网状物品有小鱼网、羽毛球拍、拢头发用的发网、包装用的网、纱窗网、洗衣网袋等)

  (2)讨论交流:请幼儿说说在玩的时候发现了什么?这些网装物品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大人们经常用来干什么?

  幼:都有小洞

  有的洞大,有的洞小

  有的线是直的,有的线是斜的

  幼:妈妈用这个来弄头发

  幼:把它装在门上还有窗户上

  2、请幼儿带着问题探索、了解网状物品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师:为什么要设计各种各样的网状物品?网状物品有什么好处?

  ①出示蜘蛛织网图,引导幼儿观察。

  这是谁?在干什么?

  幼:蜘蛛在织网。

  蜘蛛网有什么用?

  幼:网苍蝇;捉小虫;逮蚊子。

  小结:小蜘蛛十分聪明,它会选择在虫多的地方织一张网,网织好后,自己躲到一边。小虫子飞来飞去的,一不小心就会碰到蜘蛛网,原来,蜘蛛吐出的丝带有粘性,小虫子碰到它就会被粘住,怎么也跑不掉,这时小蜘蛛就出来享受它的美餐了。

  ②出示套有包装网的苹果

  提问:苹果上为什么要套上这个网呢?这个网上的洞洞又有什么用呢?

  幼:保护苹果;苹果摔不坏;

  师:水果套上这个网,在运输的时候就可以防止水果皮碰坏了,上面的小洞还能让水果呼吸到新鲜的空气。

  ③示电风扇

  电风扇上也有个网,小朋友们知道在哪里吗?它有什么用?

  幼:手指防护罩,就不会打到我们的手

  师:是啊!有了这个网罩,电风扇用起来就很安全。

  ④出示纱窗

  这也是一种网,小朋友们在哪里见过?有什么用?

  幼:门上;窗户上;不让蚊子、苍蝇进来。

  小结:网的用处可真大呀!想亲自用一用吗?

  3、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操作材料分组活动,尝试用网状物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①将混在一起的面粉和大米分开;

  ②将小金鱼从鱼缸里捞到盆里;

  ③把豆浆和豆渣分开;

  [备注]操作活动刚开始时,孩子们为选择什么样的网状工具发生了分歧,经过简单的交流后,很快统一了意见。分“大米和面粉”的一组,由于小筛子现在家庭很少用,孩子们有点陌生,他们首先选了豆浆滤网,发现无发分离,后来又选了小筛子。总之,孩子很投入。

  三、观看录像,拓展幼儿思维,进一步了解网状物品的用途

  看录像:汽车尾部的散热网;马路旁边下水道的过滤网;建筑工地用的防护网;家庭用的防盗网;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幼儿有主动探究的欲望,体验成功的喜悦。

  2、通过游戏活动,使幼儿直观地感知到自然界中吸水现象。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的能力,并在实验中能主动与人合作。

  活动准备:

  一、游戏《帮水搬家》

  1、红绿塑料盆个5个(红塑料盆盛合适的水)

  2、塑料框5个:毛巾、海绵、毛线团、医用脱脂棉。

  二、游戏《纸树吸水》

  1、塑料小盆4个(盛合适的水)

  2、皱纹纸、餐巾纸、生宣纸、水粉纸等

  三、游戏《蔬菜、细线吸水》

  1、塑料筐5个,每一个筐中装有蔬菜

  2、红墨水

  活动过程:

  一、幼儿入场。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到游戏城去玩一玩,你们高兴吗?(高兴)那大家跟我一起来吧!我们开着火车出发咯!

  二、游戏《帮水宝宝搬家》

  1、介绍道具,玩法:帮水宝宝搬家游戏城到了,我们小朋友下来一起到游戏城里面去看看吧,哇!游戏城里这么多好玩的游戏啊!我们现来看看这边的一个游戏呢!小朋友看桌子上都有什么啊?

  幼:海绵、毛巾、棉花……师:那今天我们就来玩一个帮水宝宝搬家的游戏,就是用篓子里的材料把小盆子里的水搬到大盆子里去,在搬的时候要注意把袖子卷高一点不要把袖子弄湿了,还有在搬水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把水弄到地上啊,那样很容易摔倒噢,好了,现在我们卷起袖子开始行动吧。

  2、幼儿选择材料帮水搬家,教师观察并指导,提醒幼儿不要把袖子弄湿了。

  师:小朋友们,你们玩得高兴吗?有没有都帮水宝宝搬好家啦?

  幼:都搬好了师:搬好了就到老师这边来吧。我想请小朋友说说刚才你们是用什么材料怎样帮水宝宝搬家的?

  (请幼儿上来表演是怎样帮水宝宝搬家的?)刚才我们小朋友用了不同的材料但是都能帮水宝宝搬家这是为什么呢?

  幼:因为它们都可以吸水。

  (如回答不出来老师拿一块海绵放到水里然后拿出来让小朋友讲海绵发生了什么变化?)小结:海绵毛巾、棉花这些东西放到水里以后,它们都能把水吸上来,因为他们里面都有小细缝,这个水宝宝就会沿着棉花里面的小细缝爬到棉花上面,然后我们把这些工具搬到另外一个盆上拧一下就帮水宝宝搬了家。

  3、师:我们小朋友真聪明,刚才我们用了这些工具帮水宝宝搬了家,那我们再动动我们的小脑筋,想一想除了刚才我们玩过的这些工具外,你还知道有哪些东西也可以吸水呢?

  幼:还有纸、木头、粉笔……

  三、游戏《纸树吸水》

  师:小朋友真棒!刚才说了好多能吸水的东西,那现在我们就用纸来做一个小小的实验,看看纸到底能不能吸水呢?在做实验的时候看看纸发生了什么变化?

  幼儿操作做实验师:小朋友们你们的实验做好了吗?

  幼:做好了师:做好了就到老师这边来吧。

  刚才我们小朋友都用各种各样的纸做了实验,那你在做实验的时候发现了什么?

  小结:我们把纸巾放到水中,发现水沿着纸巾慢慢爬了上去。这说明这些纸里面也都有小细缝,这些水就是沿着它们里面的小细缝爬上去的,这种现象就叫做"毛细现象"。水沿着纸里面的小细缝慢慢的爬上来,这种现象叫什么现象啊?有的东西里面的小细缝,小细管很细很细,我们师看不见的,正因为有了这些小细管,才会发生"毛细现象"的。

  三、游戏《蔬菜吸水》

  师:刚才我们来蓝猫游戏城之前蔬菜宝宝们跟我说了一句悄悄话,你们想知道说的`是什么吗?(想)它们说它们也可以吸水的,小朋友们认为蔬菜宝宝们能吸水吗?要不我们现在来试试看,看蔬菜宝宝们到底有没有这个本领。为了能让我们小朋友看的清楚点,现在我不用刚才的自来水,现在用红墨水来做实验,我想请一个小朋友跟老师一起用不同的蔬菜来做实验,看看他们说的是不是真的?那我就用小白菜来做实验吧。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小白菜发生什么变化了呢?

  幼:下面变成红颜色了。

  师:小白菜为什么会变成红颜色的啊?

  幼:因为小白菜里面有小细管,红墨水沿着小细管慢慢的爬到小白菜上面这样小白菜就变成红颜色了。

  师:我们小朋友说的真棒,蔬菜里面也有小细管,说明蔬菜也能怎么样啊?

  幼:也能吸水师:那蔬菜吸水也是什么现象啊?

  幼:毛细想象小结:原来蔬菜里面也都有小细管,能够吸收水分和营养供自己生长。有了这些小细管蔬菜也发生了毛细现象。

  师:小朋友们看,蓝猫游戏城里还有好多的材料,你们去玩一玩看它们能不能吸水呢?

  师:我们小朋友来说说看你玩了哪些材料,他们能吸水吗?

  幼儿回答师:原来我们周围好多物品都有毛细现象,等我们回家后在找找看还有那些也有毛细现象的,好不好啊?

  四、教师总结,幼儿出活动室。

  1、师:那今天你们在游戏城玩得高兴吗?(高兴)今天呀!我们学到了好多好多的科学知识,知道了小细管可以吸水,小细管在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呢!

  2、师带领幼儿走出活动室。

  师:天不早了,我们该回去啦,下次我们再游戏城来玩好不好啊?小火车又要出发开回去了,坐好了吗?出发了。

  活动反思:

  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一.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石头是周围世界中常见的事物,在生活里运用广泛,如石桥、石桌等,我班幼儿对我园草地上的石头路就很感兴趣,会蹲着、围着仔细地看石头。为了使幼儿进一步了解石头的特性,结合小班幼儿以直观思维为主的特点,根据《纲要》中科学领域的要求:引导幼儿对身边常见事物和现象的特点、变化规律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我设计了这个科学活动。目的是通过提供丰富、可操作的石头、图片,让每名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探索势头的特性,从而体验科学活动的无限乐趣。

  二.活动目标:

  1、乐意参加玩石头的活动,体验玩石头的乐趣。

  2、能通过找、看、摸、闻等方式感知石头的基本特性。

  三.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大小不一、颜色不一、形状不一、品种不一)的石头若干、石头图片、照片

  四. 活动过程:

  一、猜石头。

  通过猜猜的游戏,激发兴趣

  二、找石头。

  通过找石头的游戏,了解石头在哪里,石头有很多品种和造型,生活中很多地方用到石头。

  1、游戏一:从很多图画中找出有石头的图片。

  讨论:石头是什么样的`?在哪里?

  3、游戏二:请幼儿从图片中找出石头变成的东西。(如:石头桥、石凳子等等)

  三、玩石头。

  通过玩石头游戏,充分的体验石头的特性

  1. 引导幼儿看看、闻闻、摸摸、敲敲石头,感知石头的特性(硬、冷、光滑、粗糙、有花纹等)。

  2. 给石头取名字,鼓励幼儿围绕石头的特性取名。

  3. 用石头铺路。引导幼儿用石头铺一条小路,并在石头路上走一走,进一步感知石头的特性。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说出梧桐树的名称,感知其外形特征,了解树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2、初步学习由上及下由远及近的观察。

  3、在“躲猫猫”的游戏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经常能看到梧桐树。

  物质准备:1、预先在户外选择一棵梧桐树。

  2、用梧桐树叶制作的小动物。

  活动过程

  1、出示树叶拼贴画,引发幼儿寻找树叶的愿望。

  教师:这是什么?它是用什么做的?这是什么树的树叶?

  2、观察梧桐树,感知梧桐树的特征,说出梧桐树的名称。

  ——教师:这是什么树?我们站在远处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抱一抱。分别观察梧桐树的树干、树皮、树叶是什么样的.。

  ——拾一片树叶,幼儿仔细观察,引导幼儿大胆想象树叶像什么?

  3、引导幼儿发现梧桐树的好处。

  ——教师带领幼儿站在太阳下和树阴下,感受温度的变化。

  ——教师:你喜欢梧桐树吗?为什么?

  4、教师带领幼儿玩“躲猫猫”游戏。

  请幼儿找一棵梧桐树站好,教师寻找躲藏起来的幼儿,找到幼儿后,请小朋友说出梧桐树的一个特征,教师可以这样提问:你怎么知道这是梧桐树的?

  活动反思

  活动的幼儿的积极性很高,收获也很多。只是幼儿在做实验中急于想动手操作,没听清老师的注意事项,活动纪律比较混乱。可见幼儿的探索和发现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幼儿是学习的主体,他们选择探索活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不可直接控制,而应以尊重和支持,引导幼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探究活动。所以,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一定的环境来鼓励幼儿积极探索。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玩具是孩子童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现如今,孩子手中会动、会唱、会亮的玩具应有尽有,大班的孩子已经不再满足于简单摆弄、重复操作,他们常常会冒出许多富有教育价值的问题:它为什么会动。它的肚子里有什么,怎么弄它才会跑得更快……甚至会产生拆开看看的欲望。顺应孩子的兴趣,为了引导他们积极探索、大胆思考,我们创设条件,让孩子在玩一玩、分一分、拆一拆的过程中。熟悉玩具的不同启动方式,初步感知惯性玩具汽车的运动原理,激发参与科学探究的热情。

  活动目标:

  1.熟悉常见玩具的多种启动方式,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初步感知惯性玩具汽车的运动原理,了解一些常见的民间惯性玩具。

  2.乐意参与科学探索活动,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

  3.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惯性、电动、回力、发条、拉线等多种玩具。

  2.画有电池、发条、回力、拖拉线等各种标志的篓子。

  3.玩民间惯性玩具的视频一段,包括竹蜻蜒、空竹、木质陀螺等。

  活动过程:

  初步分享玩具,感知不同启动方式并分类

  1.幼儿自由玩玩具,感知不同玩具的不同启动方式。

  师:小朋友们带了很多有趣的玩具,我们一起来玩一玩,等一会儿请你说一说:玩的'是什么玩具,用什么办法让它动起来的。

  (评析:开门见山式的导入方式是大班孩子乐于接受的。教师有意让孩子带着问题去探究,在自由玩玩具的同时,了解玩具的启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2.集体交流操作情况,教师随机出示相应标记。

  师:你玩的是什么玩具?它为什么会动?你还发现了什么?

  (评析:教师提出开放式的问题,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同时,随机出示的标记卡无形中将幼儿自主操作获得的信息进行了梳理、概括和分类。)

  3.引导幼儿按启动方式的不同将玩具分放至不同标志的篓子内,并请幼儿相互检验操作的正确与否。

  (评析:这一环节的操作对大班幼儿来说没有太大难度,是他们能直观感受到的较为熟悉的内容。教师有意识地"后退",让幼儿承担检验的任务,给予幼儿更大的自主思考、判断的空间。)

  探究惯性玩具的奥秘

  1.出示惯性玩具汽车,鼓励幼儿大胆猜想。

  师:这个玩具汽车,既没有用电池,也不用上发条,更没有拖拉的线,轻轻一推,它就能开出很远,它是靠什么启动的呢?你玩过这样的玩具汽车吗?

  (评析:这一环节中,教师突然提出的问题,激发了幼儿再次探究的欲望。)

  2.个别操作,集体观察,大胆猜想惯性玩具汽车的运动原理。

  师:请你们猜一猜,为什么它能一推就开出很远?秘密在哪儿呢?

  (评析:这一环节中,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充分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激发幼儿动手操作验证猜想的兴趣。)

  3.教师介绍分组拆卸的工具及要求。

  师:玩具汽车到底是靠什么开得这么远呢,光猜也不行,我们动手拆开看看吧!老师准备了螺丝刀、小盘子,知道怎么用吗?

  (评析:分组拆卸玩具汽车是幼儿很乐意参与的任务,但两人分工合作、螺丝逆时针拆卸、有序放置螺丝钉等,都是需要帮助幼儿明确的操作要点。)

  4.幼儿分组合作拆卸,观察惯性玩具汽车上独特的惯性轮装置。

  (评析:从猜想到验证,这一环节是整个活动的高潮。惯性玩具汽车后轮轴上带动着的惯性齿轮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教师不妨多留些时间,让幼儿充分观察和尝试。)

  5.集体交流发现,教师进行小结。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它和玩具汽车的什么部位连在一起?猜猜它的作用是什么?

  教师小结:这就是惯性玩具汽车上才有的惯性轮装置。它的作用就是把惯性力量放大,惯性轮越重,小汽车开出的距离就越远,明白了吗?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幼儿有充分的直观经验想表述出来。教师在鼓励幼儿大胆介绍自己的发现的同时,要给予幼儿正确的概念,帮助幼儿将所见所思整理成有效的经验。)

  观看视频,拓展经验,了解更多有趣的民间惯性玩具

  师:现在的小朋友玩的玩具很多很多,电动的、遥控的,还有声音控制的呢。可是,你们知道吗,在老师小的时候,玩的玩具很多都是不用电池、不用机械的惯性玩具,它们不但好玩,还能锻炼身体呢!你们想知道这些玩具是怎么玩的吗?

  播放玩竹蜻蜒、空竹、木质陀螺等民间惯性玩具的视频,让幼儿欣赏。

  (评析:民间惯性玩具丰富多彩,具有很好的教育价值。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是上一环节所获新经验的延伸,又帮助幼儿拓展了经验,激发了幼儿对惯性玩具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延伸活动:

  1.组织幼儿将拆卸后的惯性玩具汽车重新组装起来,培养幼儿做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提高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2.进一步创设条件,让幼儿尝试拆卸发条玩具,观察其中弹簧圈的构造和作用,培养幼儿大胆猜想、专心操作、细致观察的科学探究精神。

  活动反思:

  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在《有趣的陀螺》这节绘画和操作相结合的美术活动中,色彩缤纷的陀螺让孩子们眼花缭乱,充满了好奇……

  本次活动,主要让幼儿通过“玩陀螺、看陀螺、说陀螺、画陀螺、制作陀螺”来感受陀螺转时色彩的变化,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并在玩的过程中体验自制玩具的愉悦和成功感。

  说到“玩陀螺”,孩子们在情境游戏活动中都很感兴趣,他们都能各显神通的用自己的方法玩着陀螺。在玩的过程中,我让孩子们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去思考、观察:陀螺的形状和颜色是什么样的?再看一看陀螺发生了哪些变化?在“说陀螺”这一环节中,我运用集体讨论法,让孩子们大胆讨论,说出自己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秘密?(转之前,陀螺有齿轮,转的很快的时候,齿轮线变圆了)(颜色变了)等。“画陀螺”和“制作陀螺”是本次活动的重要环节,我运用讲解、示范法让孩子们了解陀螺的制作过程。(涂色、剪、做)

  在大家共同制作陀螺的过程中,部分孩子存在的问题是陀螺转不起来,经讨论原来是陀螺卡片中间的点被弄大了,所以小棒松了导致转不起来。如果改用火柴棒而不用牙签,效果会更好。这是一节比较有趣的美术活动,孩子们玩的很开心,制作得也很开心!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的教案11-15

科学活动教案11-04

科学活动教案(精选)08-02

科学活动教案(精选)07-29

(经典)科学活动教案07-29

科学活动教案[精选]07-25

【经典】科学活动教案08-05

科学活动教案[经典]07-23

科学活动教案(经典)07-31

科学的活动教案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