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08-04 09:00:31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语文教案范例[9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范例[9篇]

语文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在亲身经历中,感受童话带来的乐趣,激发学习童话的兴趣。

  2、在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过程中,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课前准备好自编故事、合作表演的童话及所写的童话故事。

  2、表演所需的道具、音乐。

  第一课时

  引言

  浓浓的童话情让我们经历了一段段美好的时光,重新拾起它,你会觉得它是那么美好。

  这节课让我们在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的过程中,再一次尽情体验童话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走进“大看台”

  1、过渡:上节课老师让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编童话、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走进今天的“大看台”,同学们一定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想一试身手。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开始吧!

  2、学生准备。(排练、讲童话、读自编童话等)

  3、一进“大看台”

  a、读自编故事,忠实的听众发表建议。要求: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b.讲童话,悉心的听众晶评哪个最好。要求:大胆、大方、大声;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听众要认真听,评价要说出理由。

  c.演童话,热情的观众谈谈观后感。要求:有合作意识,表演大方,抓住童话的主要情节。

  d、总结经验,听取建议,再次准备,教师指导。

  二进大看台

  a、创设情境:同学们,“童话大看台”现在开始了,请用你最热烈的掌声请出第一位表演者。

  b.有感情地读自编故事。

  c、用情地讲童话故事。

  d、出色地演童话故事。

  交流收获

  第二课时

  学生写童话故事,教师巡视。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诗文,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理解重点词句,理解全诗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古诗。

  5、继续练习把诗句补充完整。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理解古诗意思。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学过程:

  一、观看电脑画面,初步感受画面的意境。(让学生用自身的话说一说感受)

  揭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江雪》

  二、学习

  1、教师伴着音乐范读古诗,请学生进行评价。

  2、学生自学

  用投影列出学习的步骤:

  (1)借助汉语拼音读古诗。

  (2)借助工具书,查一查不认识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问题。(把问题在书中标写出来)

  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回答疑难,解决问题。

  3、相互交流学习情况

  (1)让学生出示生字卡片:绝径踪孤舟翁钓

  (2)指名让学生读生字,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和时提醒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

  舟:第一笔是撇,第三笔是横折钩。

  翁:部首是“羽”字底,第五笔是横折钩。

  孤: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右边是“瓜”不是“爪”。

  径:注意与“经”字的区分。

  钓:注意与“钩”字的区分。

  动手书空写一写。(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学生结合课外资料介绍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后世称他为"柳河东",他是中唐时期进步的思想家和政治改革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5)理解字意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用投影罗列出来)

  绝:尽。

  径:小路。

  踪:脚印,踪迹。

  孤:孤独,孤单。

  舟:小船。

  翁:指老头。

  寒:寒冷。

  蓑笠:身披蓑衣,头戴斗笠。

  (6)结合注释和投影中的解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身练习说说意思,教师和时进行协助指导)

  千山鸟飞绝,千山万岭鸟儿已经飞绝,

  万径人踪灭。条条小路不见一个行人。

  孤舟蓑笠翁,只有一叶小舟,上面坐着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人。

  独钓寒江雪。迎着风雪,在独自垂钓。

  让学生自身练习说说全诗的意思。(先自身说一说,遇到问题主动与同学交换意见,或者向教师请教。)

  (7)让学生说说全诗的意思,其他同学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和时补充,形成生生互动的'氛围)。

  4、指导朗读

  (1)结合电脑欣赏当时的意境,听配乐朗读。(听后让学生谈谈自身的体会。)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朗读提示:结合学生的发言教师小结:应用那种不怕困难,敢于同困难做斗争的语气读)

  (2)与小组成员一起进行练习,相互评议,推选一名同学参与班级展示。

  (3)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参与竞赛,而后评议出最佳选手。

  (4)全体同学伴着音乐进行朗读。

  三、练习巩固

  1、练习依照田字格书写汉字。

  孤:左窄右宽。

  踪:左窄右宽, 高低一样,最后一笔写成点。

  舟:第五笔横要长一些。

  径:左窄右宽。

  翁:上下结构,上短下长,上下宽窄一样。。

  2、填写诗句

  千山()()(),

  万径()()()。

  ()()蓑笠翁,

  ()()()()()。

  3、背诵古诗(自身先练习,而后汇报)

  四、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五、安排作业

  1、在生字本上誊写难字。

  2、找一找柳宗元的诗,读一读。

  和:板书设计:

  5 江雪(柳宗元)

  难字:舟:第一笔是(撇),第三笔是(横折钩)。

  翁:部首是(“羽”字底)。

  孤:右边是“瓜”不是“爪”。

  径:与“经”字的区分。

  钓:与“钩”字的区分。

语文教案 篇3

  1.初读课文,把握大意,划找中心句。

  2.结合第一段学习,讨论课后第1题(1)

  把握大意,划找中心句。

  投影片、小黑板、录音机

  1.揭题导入,简介背景。

  “我”是谁?课题中最重要的是哪两个字?

  (“别”——写作线索;“爱”——课文中心)

  我们离开故乡是什么感情?想想郑振铎被迫出国又会是一种什么心情?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放配乐录音,范读课文。

  听了朗渎,你觉得课文贯穿始终的是作者的什么感情?

  (2)模仿教师,自由读全文。

  哪个句子在课文中反复出现?起什么作用?

  (3)学习提示,划出中心句。

  (4)学生质疑,激发学习兴趣。

  3.学第一段,明惜别情。

  (1)自由读,思考并讨论:

  写发生在什么地方的事?这时作者心中涌起的是什么感情?哪些句子写出了依依惜别之情?

  出示句子比较灯片:

  A.我听着鞭炮啪啪地响着,我流泪了。

  B.我听着鞭炮啪啪地响着,我的`眼眶润湿了,我的眼泪已经滴在眼镜面上,镜面模糊了。

  两句都写流泪,书上为什么用B?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者说,他‘‘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其实他心中的感动已经说出来了,划出吐露“我”心声的那一句。

  (2)体会依依惜别之情,指导朗读。

  语调伤感,中速舒缓,第1句要强调。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4.学习字词,巩固作业。

  (1)比较组词:

  倚( ) 模( ) 贡( )

  依( ) 摸( ) 供( )

  (2)完成作业本1、2题,课后第5题。

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内容

  了解蒲松龄短篇小说的一般特点,指导学生联系《促织》的具体内容,抓住作者篇末的评论,来理解作品的主题和社会意义。掌握古汉语的学习规律,进行文言句译的训练。

  二、课时安排

  1.课时:三课时

  2.课型:教读训练型

  三、预习要求

  疏通词句,通读课文,熟悉内容情节,思考作品的主题和社会意义。对已掌握的文言词句知识再作一次较系统的整理。明确文言句译的基本要求。

  四、教学蓝图

  《促织》情节曲折,故事生动,可读性很强。教学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把握小说的特色。作为文言短篇小说,同时应通过训练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尤其是疏通文言词句和文言直译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

  这篇课文的教学主要可安排如下三个环节:

  1.教读——重点放在引领学生把握课文的特点上。

  从小说的角度来看,《促织》的最鲜明的特点是:

  ①题材的现实性

  借用狐鬼故事,生动而曲折地反映清初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蒲松龄短篇小说《聊斋志异》的独特之处。《促织》也不例外,它通过描写主人公成名因被迫交纳促织而备受摧残,几乎家破人亡的故事,反映了皇帝荒淫无道、官吏横征暴敛的罪恶现实,寄托了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下层群众的同情。由于清初文网严酷,蒲松龄出于全身远祸的考虑,故借用讲前朝故事的手法,显得隐晦曲折,小说反映的现实,在封建社会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谈狐说鬼曲折地敷演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自有它特殊的功能和艺术效果,《促织》从明清之际现实中撷取的题材直接为今天的读者提供了认识封建剥削制度罪恶的生动教材。至于小说所采用的借古喻今、以小见大的写法,也是值得我们认真体味的。

  ②主题的深刻性

  《促织》是《聊斋志异》中揭露封建统治阶级压榨人民的最典型的作品。值得注意的是它的主人公成名不是生活于社会最底层的穷苦农民,而是“为人迂讷”“操童子业,久不售”的穷书生。作品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成名在经济上、肉体上、精神上所受的摧残,一介穷书生尚且如此,劳动人民的遭遇就更可想而知了。文中写的成名由求神问卜而得佳虫和儿子魂化促织而轻捷善斗两个片断是作者所幻想的带有神话色彩的离奇情节,在它背后包含着人民辛酸的血泪。它向读者昭示,荒淫贪虐的封建统治者是造成成名一家悲剧的根源。小说的结局是成名由穷变富,这种“喜”,非但不能改变作品的基调,反而加浓了小说的悲剧气氛,激起人们对封建制度永恒的怀疑与否定。

  ③情节的曲折性

  《促织》的情节跌宕起伏,曲折多变,写尽了成名一家的不幸遭遇。波澜迭起,一波三折,这一特色在《促织》中体现得很充分。就以促织的觅而得、得而失、失而复得的全过程而论,情节就相当曲折。至于写成名一家由悲到喜,由喜转悲,悲极复喜,更是突出他被征促织弄得心力交瘁。《促织》富有艺术魅力的情节,吸引着读者关注主人公的命运,从而获得有益的启示。尤其值得我们赞赏的`是,《促织》的故事情节能紧紧围绕促织的得失展开,既曲折生动,又结构严谨;更是服务于人物的刻画和主题的突现。

  当然我们在肯定《促织》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同时,也要看到古代优秀作品的局限性。例如篇末的议论,就宣扬了佛家的因果报应思想,对此,我们应根据批判继承的原则,不要受作者观点的局限。

  2.疏通——重点放在指导学生对文言词句的疏通上

  ①古今异义。如“两股间脓血流离”中的“股”:古义大腿;今义屁股。“儿涕而去”中的“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中的“是”:古义这(代词);今义判断词。“信夫”中的“信”:古义确实;今义书信。

  ②一词多义。如“杖至百”与“乃强起扶杖”中的“杖”:前者为动词,解释“杖责”;后者为名词,解释“拐杖”。“举家庆贺”和“手裁举”中“举”:前者解释“全”;后者解释“举起”。“成顾蟋蟀笼虚”和“顾念蓄劣物终无所用”中的“顾”:前者解释“看”;后者解释“但是”。

  ③通假字。如:直—值;而—尔;被—披;裁—才;翼—翌。

  ④动词的特殊用法。属意动用法的如:“成然之”中的“然”;“成以其小, 劣之”中的“劣”。属使动用法的如:“昂其直”中的“昂”;“辄倾数家之产”中的“倾”。

  ⑤其他词类活用的现象。如名词作动词的有:“细疏其能”中的“疏”;“仙有鸡犬”中的“仙”。形容词作动词的有“欲媚上官”中的“媚”;“近抚之”中的“近”。名词用作状语的有“得佳者笼养之”中的“笼”。

  ⑥各类倒装句式。如谓语前置句(例:“问者爇香于鼎”;“覆之以掌”);宾语后置句(例:“村中少年好事者”)

  ⑦各类省略句。如“( )遽扑之,( )入( )石穴中。( )掭以尖草,( )不出;( )以筒水灌之,( )始出,( )极俊健。( )逐( )而得之”。(这一语段有主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于”省略等现象。)

  以上仅是举些大概,此外文中的文言虚词的用法、被动句式、各类文言固定句式都可找到大量实例,进行归类、疏通。

  3.训练——重点放在文言句译的训练上

  文言句译要求做到三点:①必须忠实于原文。即译文要能够准确地表达原文的内容,没有错误。因此要避免胖译(随便增加意思)、漏译、误译等毛病。②译文要明白通顺,这就要求在翻译过程中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所谓直译,就是直接按原文的词义和词序进行翻译,做到字字落实。但有的文言语句,如果直译,意思反而不明确,语句反而不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意译,也就是按照原文的意思译写,千万不要硬译。③译文要合乎现代汉语的规范。古今汉语有许多不同之处,翻译时词序排列往往要作调整,这样才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

  这里所讲的是文言句译的一般原则,而《促织》一文的文言句译则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①准确作好省略句的翻译。《促织》中的文言省略句较多,句译时应注意补上省略的成分,且要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和过渡。②准确作好前置或倒装句的翻译,译文应按照现代汉语的规范对词句顺序予以调整。③凡出现古地名、年号、职官、器物的词语,一般可予保留,不必翻译,但必须明了它的意思,必要时可用括号作解释。

语文教案 篇5

  课时1

  教学目标

  1、认识退、危等9个生字,积累几组意思相反的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3、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听说能力。

  4、能勇敢地承担口语交际中的导游角色,增强收集资料的兴趣。

  5、能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特长,如,自学生字、唱歌、跳舞,请大家一起欣赏自己收集的图片。

  6、培养探究意识。

  重点

  1、认识退、危等9个生字,积累几组意思相反的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3、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听说能力。

  4、能勇敢地承担口语交际中的导游角色,增强收集资料的兴趣。

  5、能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特长,如,自学生字、唱歌、跳舞,请大家一起欣赏自己收集的图片。

  6、培养探究意识。

  难点

  1、认识退、危等9个生字,积累几组意思相反的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

  3、通过口语交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听说能力。

  4、能勇敢地承担口语交际中的导游角色,增强收集资料的兴趣。

  5、能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特长,如,自学生字、唱歌、跳舞,请大家一起欣赏自己收集的图片。

  6、培养探究意识。

  教具投影、生字卡片、媒体

  教学过程

  一、用投影仪出示:

  进退快慢安全危险买卖

  正反复杂简单

  1、小声读,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

  2、请同学演一演,理解词语的意思,发现这几组词意思相反的特点。

  3、让学生认读退、危、险、买、卖、反、杂、简、单九个生字。

  二、日积月累

  1、选意思相近的词语。

  (1)选意思相近的词语。

  (2)做游戏:鸡妈妈找小鸡。

  第一排词语为鸡妈妈,第二、三排词语为小鸡,找对了,鸡妈妈就站在小鸡旁边,成了一队近义词:著名有名特别非常漂亮美丽

  2、读读说说。读例句,模仿例句把句子补充完整,注意从不同内容、不同角度说。

  3、读诗歌《我爱祖国》。

  先自己小声练习读,再同桌互读互听,最后进行展示读。

  三、口语交际

  1、情景谈话,引出话题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旅游吗?你们看过故宫,爬过万里长城吗?你们游览过杭州西湖,爬过泰山吗?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旅游,去领略祖国的壮丽山河,去欣赏各地的美丽风光。

  (2)演示祖国各地的风景名胜配乐课件。

  (3)小朋友们,刚才你们到各地去旅游,说说你们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

  2、进行口语交际

  (1)、让学生拿出课前收集到的风景名胜图片或资料。

  (2)自由组成旅游团,在小组里轮流当导游

  给大家介绍自己知道的风景名胜。游客可以随时向导游提问题,导游要耐心解答。

  (4)竞选最佳小导游。由班长主持,各小组派一名代表当评委,各旅游团选派代表参加竞选活动。

  4、小结

  小朋友们,这一节课我们跟随小导游到了许多地方,饱览了祖国各地的风光,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你们还想学到更多知识吗?我们可以到课外书中去畅游,可以到网上去旅游,有机会的话,还可以亲身去领略山河的美丽,风景的迷人。这样,你将会成为一名快乐的旅行家。

  备注

  作业布置回家给爸爸妈妈介绍一你熟悉的风景区。

  教学后记让学生互相交流,师抓住重点稍做辅导。能提高学生自学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热起来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2、加穿衣服会使人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过程与方法:

  1、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

  2、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并由此形成合乎逻辑的实验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对热现象产生探究的兴趣。

  2、尊重客观事实。

  【教学重点】

  自主设计实验探究衣服是否能为身体增加热量。

  【教学难点】

  设计、验证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的活动

  【教学准备】

  温度计、毛巾、实验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与学生握手感觉手凉手热。

  师:你有什么办法使我(或你)的手热起来吗?(板书课题:热起来了)

  师:大家思考过没有,为什么搓手能使我们的手热起来?(摩擦产生了热)

  二、讨论使我们身体热起来的原因

  1、冬天,我们觉得很冷时,有什么办法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

  2、小组讨论交流(老师板书时分四类板书1、外界物质直接给予热;2、外界物质吃进我们身体变成热;3、自身运动产生热的;4、保温的)

  3、分析使我们身体热的原因

  师:分析这些方法是怎么使我们的身体热起来的?

  板书:晒太阳、温泉、烤火(外界物质给予热量)

  吃食物 (外界物质吃进身体产生热量)

  跑步等运动 (血液循环加快)

  加穿衣服 、盖被子 ----- ?

  师:加穿衣服后,我们的身体为什么会感觉热起来呢?

  讨论汇报(加穿衣服使我们热起来的.原因-----衣服能生热;衣服不能生热,,衣服的作用是保温,阻止热量散发,同时阻挡冷气进入.....)

  三、研究衣服否生热的问题

  1、师:早上起床和晚上躺入被窝时,你的被子是凉还是热的呢?说明什么?

  2、学生交流。

  3、衣服到底能不能生热呢?我们怎么研究这个问题?

  4、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加穿衣服是不会给身体增加热量。(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

  5、交流研究方法。

  (通过讨论、验证衣服能不能自己产生热的活动,使学生经历问题解释思维论证实验验证的探究过程。在交流活动中学生的方案可能存在不严谨的地方,教师要和孩子们集体研讨,发现问题,提出调整建议)

  6、学生分组验证实验,根据实验现象进行交流。

语文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识本课生字5个,“酬、吠、歉、貌、舔”,理解“苗条、抱歉、报酬”等词语的意思。积累表示生气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读出毕加索和贵妇人的语气。尝试用毕加索的口吻叙述“巧取报酬”这件事。

  3、通过学习了解毕加索,用巧计从一位不愿付钱的贵妇人处获得画像报酬的事情,体会毕加索在尴尬的情况下,能控制住情绪,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问题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读出毕加索和贵夫人的语气。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用毕加索的口吻叙述他巧取报酬的经过。

  3、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毕加索,用巧计从一位不愿付钱的贵夫人处获得画像报酬的事情,体会毕加索在尴尬的情况下,能控制住情绪,用自己的聪明才智解决问题的品质。

  三、教学准备:

  教师方面的准备:多媒体课件,课外阅读资料。

  学生方面的准备:搜集一些有关毕加索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师: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已经认识了聪明的阿凡提,也去过镇定的女主人家做了客。今天我们又要一起来学一个聪明人的故事。他就是——“毕加索”。(板书:毕加索)

  学生简介毕加索

  说明:

  此环节从已经学过的课文内容入手,引起学生的兴趣,走近毕加索。同时也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了反馈,也为课文的学习和在课的最后对毕加索的正确评价做好了铺垫。

  师小结:毕加索,作为一名那么有名的画家,如果他帮别人画像,肯定能得到很高的报酬。(板书:报酬)

  指导读准“报酬”的字音,学习“酬”(部首是“酉”字旁),

  借助字典,理解“报酬”的意思。(字典中的意思是——因付出劳动应该取得的钱或物)

  出示课文第一节,理解课文中的“报酬”是指贵妇人请毕加索为自己画像,画完像后应该付给毕加索的钱。(板书:贵妇人 画像)

  补全课题:33.巧取报酬

  齐读课题,质疑。

  说明:

  “报酬”的“酬”是本课的生字,在解决读音的同时,也让学生认清字型。用查字典的方法让学生理解“报酬”这个词的本义,并联系上下文,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这个词在文中的意思,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自由读课文,出示自学提示:

  自由读课文,注意把这些词语读好。

  (出示:报酬 吠叫 抱歉 爱犬 拒绝 礼貌 亲热)

  小组交流:课文主要说了贵妇人和毕加索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用黑板上的词:“毕加索,报酬,贵妇人,画像”。简单说说)

  检查交流:

  读词语,重点学习“歉、貌、舔”的`字形。

  根据学生回答的课文主要内容,板书:巧取,拒付

  说明: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很强的识字能力,在课上虽然不用老师在逐字讲解,但还是需要有一定的时间进行生字教学,把课文中的生字各有侧重地学习,并当堂检查反馈。让学生运用板书上的词语来说说课文的内容,既是帮学生梳理了课文,又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

  精读课文,朗读体会:

  课文哪一节是写了贵妇人拒付报酬的?谁来为大家读一读?(指名读第二节)

  默读第二节,找找贵妇人拒付报酬的理由是什么?用直线划出有关的语句。

  交流划出的句子,理解“苗条”。

  贵妇人看到这幅画,觉得毕加索没有把自己画得苗条些,不想付钱,她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出示:

  贵妇人觉得毕加索没有把自己画得苗条些,心想:

  。

  出示贵妇人说的话,指导朗读,学习“吠”理解“吠叫不止”(板书:“吠”)

  理解“抱歉”,想想当时,贵妇人说这话时真的有歉意吗?

  过渡:面对这么一个不讲道理的贵妇人,毕加索是怎么巧取报酬的呢?默读3—9节看看毕加索取得报酬的过程究竟巧在哪里?划出有关的词语或句子。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根据学生回答进行随机教学

  预设:学生得出结论——毕加索想出“涂奶油的方法“很巧妙,就进入第三节的学习,引导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朗读体会。

  指导朗读,体会毕加索的聪明之处。

  体会毕加索当时的心情,积累其他表示生气的词语。

  预设:学生得出结论——毕加索的语言很巧妙。(出示毕加索的所有语言)

  指导朗读毕加索的语言(板书:舔)

  学生分角色读。

  此时,贵妇人只能惊讶地说“这,这……。”想想她究竟想说什么呢?(想象说话)

  补充阅读毕加索其他的小故事。

  学了课文,又读了刚才的故事,说说毕加索是个怎样的人。

  创设情景,语言实践。

  毕加索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巧妙地取到了报酬。此时,他心里一定很

  高兴,请你设想一下,他遇到自己的朋友,会怎样把这件事告诉他们呢?

  和同桌讨论讨论,再演一演。

语文教案 篇8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解读:《回旋舞》采用了欧美近代以来诗歌创作的一些代表性的表现手法,法国象征主义和美国的意象派。

  2、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懂得把握诗歌的意象;

  (2)把握写作背景,正确理解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3、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掌握借助意象来把握诗歌丰富、深刻的思想情感的方法

  4、 教学方式:

  比较阅读、拓展阅读

  5、 教学时数:

  1课时

  二、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上一课,我们领略了中国传统诗歌的魅力,今天我们再将艺术的轻舟驰向大洋那一边的欧美近代诗歌,让我们在中外不同风格的诗歌海洋中“荡起双桨”吧……

  (二)解读诗歌——《回旋舞》

  1、 作者简介:保尔福尔(1872—1960),法国诗人,被称为“象征派诗王”。他的诗集共有32卷之多,有名的《法兰西短歌集》,便是包含了他全部作品的总集。福尔数十年如一日始终不懈地写作“巴拉德(民歌形式的短歌)”,这是他毕生创作诗歌的固定形式。 保尔福尔被戴望舒称为“法国后期象征派中的最淳朴、最光耀、最富于诗情的诗人”。在这首诗中,保尔福尔用童话般的想像展示了“世界大同”的思想。 21cnjycom

  2、师范读后学生自由朗读。

  3、整体感知诗歌的主要内容

  明确:诗的前两节提出了两个假设“假如全世界的少女都肯携起手来”“假如全世界的男孩都肯做水手”,这两个“假如”排除了全世界所有男孩女孩之间的误解、隔阂、歧视,甚至冲突。如果这两个充满童话色彩的假设能够实现,“她们可以在大海周围跳一个回旋舞”“他们可以用他们的船在水上造成一座美丽的桥”,那么全世界的男孩女孩将有可能组织起盛况空前的全球人类大联欢。正如诗的最后一节强调的:“人们便可以绕着全世界跳一个回旋舞,/假如全世界的男女孩都肯携起手来。” www.21-cn-jy.com

  4、小组讨论下列问题:

  (1)、《回旋舞》中少男少女拉起手来围着大海跳舞是否有某种象征意义?

  明确:这首诗以“回旋舞”为主要意象,这是从法国民间舞蹈“回旋舞”的表演形式中摄取诗意,生发开来的。作为抒情诗人,保尔福尔特别歌唱爱情和人类的友爱。全世界的少男少女都携起手来,团结起来,没有肤色、种族、国别的差别,大家共跳一个回旋舞,世界不就充满了爱吗?诗人唱出的全世界人民和睦团结的颂歌,表达了诗人美好的理想和乐观的情调。这首诗是诗人在20世纪前期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用饱含深情的笔写下的向往和平安宁的愿望。 21教育网

  (2)如何理解前两节提出的两个假设“假如全世界的少女都肯携起手来”“假如全世界的男孩都肯做水手”?

  明确:这两个“假如”排除了全世界所有男孩女孩之间的误解、隔阂、歧视,甚至冲突。如果这两个充满童话色彩的假设能够实现,“她们可以在大海周围跳一个回旋舞”“他们可以用他们的船在水上造成一座美丽的桥”,那么全世界的男孩女孩将有可能组织起盛况空前的全球人类大联欢。正如诗的'最后一节强调的:“人们便可以绕着全世界跳一个回旋舞,/假如全世界的男女孩都肯携起手来。” 21cnjy.com

  (3)赏析本诗的艺术形式,请一至两个同学说说他们的分析

  明确:整首诗以三个假设的排比句铺排来,诗歌的主旨在重复的吟唱中不断地得到了强化。全人类不分男女、种族、肤色、国家差别,一起跳同一种舞蹈,借用法国常见的民间舞蹈,唱出全世界人民和睦团结的颂歌,表达诗人希望全人类破除一切隔阂、猜忌,共同创造“大同世界”的美好理想和乐观精神。末句“假如全世界的男女孩都肯携手起来”呼应首句:“假如全世界的少女都肯携手起来”,首尾相接、回环往复、浑然天成。

  (三)课后作业

  1、运用意象分析以下几首古诗: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教学总结】

  作为抒情诗人,保尔福尔特别歌唱爱情和人类的友爱。全世界的少男少女都携起手来,团结起来,没有肤色、种族、国别的差别,大家共跳一个回旋舞,世界不就充满了爱吗?诗人唱出的全世界人民和睦团结的颂歌,表达了诗人美好的理想和乐观的情调。这首诗是诗人在20世纪前期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用饱含深情的笔写下的向往和平安宁的愿望。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以“秋天的快乐”为主题,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教学重点:把自己快乐的事情说清楚,快乐的心情表达清楚。

  教学难点:自己快乐的心情能使听的人受到感染。

  教学准备:课前做一件自己觉得快乐的事情。

  教学过程设计:

  一、描述导入,激发兴趣

  1、你们喜欢秋天吗?说说理由,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画或挂图(可以是前面课文的挂图,也可以是学生平时画的)。

  2、明确交际话题:秋天真是个美丽的季节,是个丰收的季节。秋天给我们大家带来很多的快乐,让我们述说一番秋天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好吗?揭示:秋天的'快乐

  二、拓展思路,展开话题。

  1、请学生说说自己在金秋时节做过哪些事?你感到最快乐的事是什么?让学生先说说。

  2、提出交流要求,各自准备。要求:

  ⑴把做的事儿说清楚。

  ⑵说出自己的快乐。

  ⑶可以边说边演,可以请同桌一起说说演演。

  (达成目标:把自己快乐的事情说清楚,快乐的心情表达清楚,能使听的人受到感染。)

  三、讲评结合,促进交流。

  1、指名学生上台口述,师生结合要求评点。

  2、以示范为例,和同桌或在小组内互述,并推荐出让自己感受最快乐的同桌上台交流。

  3、师生评选最佳学生。

  (达成目标: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

  四、学习小结,指导实践。

  小结学生交际的情况(以肯定为主),同时也指出一些可能存在的不足,以指导学生生活实践。

  五、拓展活动

  画一画秋天的图画或所做的快乐的事。

  板书设计:秋天的快乐

  把做的事儿说清楚。

  说出自己的快乐。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3-31

语文的教案11-16

(精选)语文教案07-28

语文《绝招》教案06-02

语文教案07-21

语文教案(经典)07-24

语文识字教案02-22

《语文园地》教案02-21

语文《草原》教案03-01

有关语文的教案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