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教案大全>《老师的手中班教案

老师的手中班教案

时间:2023-08-04 06:56:59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老师的手中班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老师的手中班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老师的手中班教案

老师的手中班教案1

  活动目标:

  1、学念儿歌,理解动词:“折、捏、画、剪”,练习发音:老师、手。

  2、感受教师的心灵手巧,激发心中对教师的`喜爱和敬佩之情。

  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的手工作品:折纸青蛙、泥塑小猴、剪纸小羊、手工纸飞机各一个。

  2、幼儿用书、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出示手工作品,引导幼儿欣赏。

  2、你们知道这些好玩的手工作品是谁做的吗?是怎么做的呢?

  3、引导幼儿学习动词“折、捏、剪”。

  二、欣赏儿歌

  1、教师边朗诵儿歌,幼儿跟念。

  2、幼儿学念儿歌,教师用手工作品提示相关内容。(重点提醒幼儿发清楚“老师、手”的字音。)

  三、师幼合做游戏

  1、幼儿念儿歌,教师在“呱呱呱、蹦蹦跳、咩咩叫、飞得高”处做模仿动作。结尾一句大家一起念。

  2、教师念儿歌,幼儿模仿动作。

老师的手中班教案2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饭前便后要洗手和经常修剪指甲可以预防疾病,维护身体健康。

  2、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洗手的方法以和如何使用指甲剪来剪指甲。

  3、 德育目标:在教学生洗手的过程中教育学生要节约用水;教学生剪指甲时渗透平安教育。

  教学重点

  教育学生如何除去手上的病菌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内容。

  教学难点

  教会学生洗手的步骤以和如何使用指甲剪修剪指甲是本课教学时的难点。

  教学方法

  启发式、直观式、愉快式、实践式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水壶、脸盆、肥皂、纸巾、指甲剪、电子琴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谜语引入

  1、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上一节健康教育课——《手的卫生》。(师板书课题)

  2、 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一个小兄弟,长短各不一,团结是力量,永远不分离。(师边念边用手做动作)(谜底:手)

  3、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双灵巧能干的手。(师边说边在黑板上画“手”的图形)

  4、 同学们,你们用手来干什么?——引导学生知道手对我们的学生、生活、工作协助大。

  5、 看来手的身手还真大,全班齐读儿歌。(运用多媒体出示儿歌)。

  即:我有一双小小手,它的身手可真大,

  什么事情都能做,学习生活全靠它。

  二、 观察病菌,了解其危害。

  1、 由于我们的手什么事情都可以做,每天我们都要用手接触很多东西,所以我们的手上容易沾上细菌。

  2、 打开课本,全班齐读第二句话(即:据调查,每只脏手约带有4—40万个细菌,指甲缝的泥垢里可以窝藏30多种细菌。)

  3、 利用多媒体显示细菌图:

  这此细菌是我们肉眼看不见的,其中有很多细菌对我们^***是有害的,我们称它们为病菌。(板书:病菌)病菌对我们^***窨有哪些危害呢?谁知道?——激发学生平时多读课外书,多收集资料。

  4、 运用多媒体逐步显示三种病菌对^***的危害,激发学生想方法除去。

  ① 大肠杆菌:过多的大肠杆菌容易拉痢疾,有生命危险。

  ② 曲菌:有裂口的皮肤一旦感染上曲菌,就容易化脓,严重的会导致破伤风,有生命危险。

  ③ 霍乱弧菌:引起烈性胃肠道污染病,传达迅速,受感染者剧烈吐泻、拉米汤样便、严重失水和昏迷,导致生命垂危。

  三、 学习除去手上病菌的一种简单方法——洗手

  1、 看不一些病菌对我们^***的危害,你有什么感想吗?(板书:?)

  2、 小结学生的感想。(板书:危害大 饭前便后洗手)

  3、 你们会洗手吗?请一位学生上台洗手。(师在旁指导)(和:讲台上已摆放好不事先脸盆、水壶(内有清水)、肥皂、纸巾)。

  4、 分步骤指导学生的洗手。(运用多媒体一边演示一名学生洗手的过程,一边出示洗手步骤文字归纳)即:

  ① 用水将手浸湿;

  ② 将手指、手掌、手背打上肥皂;

  ③ 来回搓手指、手掌、手背;

  ④ 用流动的清水将手上的肥皂液冲洗掉;

  ⑤ 用纸巾或干净的手帕将手擦干。

  (指导按上述步骤洗手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的教育)

  5、 请学生上讲台按洗手步骤洗手。要求:边洗手边说出步骤。

  6、 为什么要用流动的清水洗?(答案:更容易将手上的病菌冲掉)

  7、 师小结:要是我们平时注意饭前便后洗手,而且依照步骤洗,那么我们的手上所沾染的病菌将会大大减少。

  四、 学习除去手上病菌的别一种简单方法——剪指甲

  1、 我们的手指上有病菌,那么我们手指上的什么地方最容易藏

  病菌?请看屏幕——运用多媒体显示,使学生知道指甲越长,所藏的泥垢越多,病菌也就越多。

  2、 用什么简单方法可以除去指甲里的'病菌?(板书:剪指甲)

  3、 学生们用各自桌面上已放置好的指甲剪剪指甲,师巡视。

  4、 请一能干的学生上台教大家剪指甲。

  5、 师教剪指甲,并进行平安教育。

  6、 刚才没剪干净指甲的学生请再剪(若遇到还未学会使用指甲剪剪指甲的学生可请已学会、已剪干净指甲的学生帮一帮他)。

  7、 齐读课文第三句话。(即:所以,饭前便后要洗手,指甲要经常修剪,手帕要随身带。)

  五、 小结本节课的知识,齐读儿歌

  这节课我们学习不除去手上病菌的两种最简单的方法,那就是洗手和剪指甲,相信大家今后一定会注意手的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板书:勤)下面我们一起来唱一唱这首儿歌(运用多媒体出示儿歌2)即:饭前便后要洗手,病菌才干不入口,指甲长了藏病菌,勤剪指甲不生病。

  六、 培养能力,扩展知识面

  洗手和剪指甲是除去我们手上病菌的两种最简单的方法,你还知道哪些方法可以除去手上的病菌?(先请学生说,褒扬知识面广广学生;然后教师运用多媒体显示其他一些除去手上病菌的好方法。)

  七、 课堂练习

  下面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讲卫生吗?为什么?(运用多媒体显示)

  1、 把洗干净的手用裤子擦干。(不卫生)

  (同学们洗干净手后都习惯性地将手往裤子上擦,这样裤子上的细菌就会沾到手上,手还是脏的)

  2、 咬手指甲。(不卫生)

  (有好多小朋友都喜欢用牙齿咬指甲,这样很不卫生,更容易把病菌吃到肚子里,会生病)

  3、 洗手帕。(讲卫生)

  (应该向她学习勤洗手帕,做一个讲卫生的好小朋友)

  八、 与学生合演小品《吃晚饭》,大家观后谈感想。

  九、师用电子琴教学生唱课后专为课文设置的歌曲《一双小手》。

  十、 齐读课文,提问:学了这一课,你懂得了什么?打算以后

  怎么做?

  十一、 总结全文,提出希望

  我们学了《手的卫生》这一课,希望大家今后要注意手的卫生,

  做一个讲卫生、健康生长的小朋友。

  板书设计:

  6、 手的卫生

  病菌危害大

老师的手中班教案3

  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一小组都排成一列,站在统一的起跑线后。排头小朋友跑到篮球架处(距离幼儿队伍1015米),然后跳起来投篮。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运动水平,提高幼儿的肌体协调能力。

  2、激发幼儿积极参与竞争的意识,并能遵守游戏规则。

  3、学习简单的投篮、传球动作,初步了解篮球比赛知识。

  活动准备:

  一些小型的篮球架和小篮球(幼儿分成几组,数量就为几)。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带领幼儿听音乐跳篮球操,模仿篮球明星的动作。

  二、学习投篮与传球。

  1、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

  2、每一小组都排成一列,站在统一的起跑线后。

  3、排头小朋友跑到篮球架处(距离幼儿队伍1015米),然后跳起来投篮。

  4、要求捡起投进篮筐的球,抱着球跑回出发地,把球交给后面的幼儿。

  5、第二名幼儿接到球后,重复第一名幼儿的'动作。

  6、以此类推,直至排尾幼儿抱着球回到队伍中,才算结束任务。

  7、比较哪组幼儿投进的最多则赢得比赛。

  三、给优胜队颁奖庆祝,结束活动。

  在雄壮有力的进行曲音乐声中,颁发各个项目的金、银、铜牌。

  注意事项:

  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幼儿的安全,特别是队伍中幼儿会出现推搡的动作,尤其要当心。应多做提醒!

老师的手中班教案4

  活动目标:

  1.能配上动作有表情的朗诵儿歌。

  2.知道老师的手很能干,愿意跟老师学习各种本领。

  3.激发幼儿热爱、尊敬老师的情感。

  4.引导幼儿在儿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老师事先做各种各样的手工作品,如:折纸小鸭、泥工等。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学会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活动难点:能配上动作有表情的朗诵儿歌。

  活动过程:

  一、看作品导入课题,激发幼儿的积极情感。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些作品好看吗?那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吗?

  它们又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二、帮助幼儿熟悉诗歌内容

  教师朗诵诗歌,边朗诵边拿出相应的作品,用声调手势强调突出诗歌中的动词。

  (1)展示纸工“小鸭”,老师的手,真巧!折只小鸭“嘎嘎嘎”—身子直摇。(强调动词“折”与“摇”,下同。)

  (2)展示泥工“小狗”:老师的手,真巧!捏只小狗“汪汪汪”—冲我直叫。

  (3)展示绘画“小羊”:老师的手,真巧!画只小羊“咩咩咩”—要吃青草。

  (4)展示自制的飞机:老师的手,真巧!做架飞机“嗖嗖嗖”—飞得高高。

  三、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朗诵诗歌。

  四、幼儿尝试连贯朗诵。

  五、针对诗歌内容提问,引导幼儿讨论。

  师:诗歌里说的是什么?

  师:老师的手真巧,你们知道老师还会做什么?鼓励幼儿大胆创编。

  鼓励幼儿认真和老师一起学本领,让自己变得更能干。

  六、幼儿仿编诗歌。

  教师出示其他通过“折、画、捏”的作品,请幼儿创编诗歌。

  附诗歌:老师的手

  老师的手,真巧!折只小鸭“嘎嘎嘎”——身子直摇。

  老师的手,真巧!捏只小狗“汪汪汪”——冲我直叫。

  老师的手,真巧!画只小羊“咩咩咩”——要吃青草。

  老师的手,真巧!做架飞机“嗖嗖嗖”——飞得高高。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和图画的作用下,都能跟着一直完整地朗诵诗歌了,但其中我也发现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虽然看似我给孩子创设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让幼儿自己看图说一说,并引导幼儿用较完整地语言来表达,在活动中我并没有真正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表现在幼儿对整个图画有了自己的解读后,我并没有按照幼儿的意愿进行适当调整,还是回到了预设的活动设计中,导致孩子的学习兴趣开始有了下降,不但浪费了时间,还分散了孩子的学习注意力,这使我感悟到教学的任何一个细节,都需要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时刻关注孩子的发展。

老师的手中班教案5

  设计思路:

  老师在幼儿心目中是神圣的,老师的手很巧,孩子们喜欢模仿老师做事。时值教师节来临之际,选用这首琅琅上口的诗歌来赞扬老师,并在教学中让幼儿掌握诗歌的结构,为仿编作准备,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诗歌的内容结构,初步学会朗诵诗歌的技巧。

  2、尝试迁移句式,在自己制作的过程中仿编一段诗歌。

  3、激发幼儿热爱自己的老师。

  4、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已有折纸、涅泥、绘画和搭积木等经验,美工角展示老师的作品。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诗歌的内容结构

  难点:尝试迁移句式仿编一段诗歌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展示老师的各种作品,大家一同欣赏。

  2、老师引导幼儿讨论这些作品都是老师的手变出来的`,老师的手很能干,很灵巧。

  (二)学习朗诵

  1、老师朗诵诗歌,幼儿倾听。

  2、分段学习诗歌,了解每一段的句式。

  3、幼儿学习完整地朗诵诗歌。

  (三)仿编诗歌

  1、出示操作材料,提出仿编要求:老师能干的手还会叫什么呢?

  2、幼儿边操作边模仿,老师观察指导。

  3、把幼儿编的诗歌用录音机录下来。

  活动反思:

  《纲要》中明确指出:“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文学作品的体验和理解。”这一要求淡化了文学教育的工具色彩,而突出了艺术欣赏要求。儿童文学作品形象性强,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浅显,非常适合幼儿的欣赏水平。其突出的功能就是培养儿童的美感和审美能力,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老师的手中班教案6

  设计思路:

  老师在幼儿心目中是神圣的,老师的手很巧,孩子们喜欢模仿老师做事。时值教师节来临之际,选用这首琅琅上口的诗歌来赞扬老师,并在教学中让幼儿掌握诗歌的结构,为仿编作准备,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诗歌的内容结构,初步学会朗诵诗歌的技巧。

  2、尝试迁移句式,在自己制作的过程中仿编一段诗歌。

  3、激发幼儿热爱自己的老师。

  4、培养细致观察和较完整表述能力。

  5、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活动准备:

  幼儿已有折纸、涅泥、绘画和搭积木等经验,美工角展示老师的作品。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了解诗歌的内容结构

  活动难点:尝试迁移句式仿编一段诗歌

  活动流程:

  活动导入——学习朗诵——仿编诗歌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展示老师的.各种作品,大家一同欣赏。

  2、老师引导幼儿讨论这些作品都是老师的手变出来的,老师的手很能干,很灵巧。

  (二)学习朗诵

  1、老师朗诵诗歌,幼儿倾听。

  2、分段学习诗歌,了解每一段的句式。

  3、幼儿学习完整地朗诵诗歌。

  (三)仿编诗歌

  1、出示操作材料,提出仿编要求:老师能干的手还会叫什么呢?

  2、幼儿边操作边模仿,老师观察指导。

  3、把幼儿编的诗歌用录音机录下来。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和图画的作用下,都能跟着一直完整地朗诵诗歌了,但其中我也发现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虽然看似我给孩子创设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让幼儿自己看图说一说,并引导幼儿用较完整地语言来表达,在活动中我并没有真正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表现在幼儿对整个图画有了自己的解读后,我并没有按照幼儿的意愿进行适当调整,还是回到了预设的活动设计中,导致孩子的学习兴趣开始有了下降,不但浪费了时间,还分散了孩子的学习注意力,这使我感悟到教学的任何一个细节,都需要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时刻关注孩子的发展。

  不能只注重教学的步骤,而没有真正体会为什么要这样安排?……通过反思,使我充分认识到,每一个教学活动安排,都要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和心理准备,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的教学,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求,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通过对整个活动过程的实践整理,我感知到了活动的成功和失败之处,为了能使自己的课堂更加理想,我更要有勇气面对我的失败,努力去改正自己的教学失误,切实自己的教学能力,以达到追求有效教学的目的。

老师的手中班教案7

  活动目标:

  1、认识图形组合的简单关系,发展观察辨别的能力。

  2、能用各种图形进行拼画,并能进行简单的添画。

  3、体验拼贴画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4、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5、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活动准备:大小不同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半圆若干,蜡笔、纸、浆糊、抹布

  活动过程:

  一、导入:图形机器人

  1、小朋友们,今天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是谁呢?

  2、那么你们知道它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呢?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后举手回答。(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半圆)

  3、那你知道三角形是在机器人身体的哪边呢?一共有几个三角形呢?

  那圆形、半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呢?它们在机器人身体的哪边呢?各有几个呢?

  4、小朋友说得真棒,机器人是由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半圆组成的。

  二、新授

  1、请个别幼儿尝试,教师给予指导帮助

  ①各种各样的图形可以组成机器人,那这些图形还可以拼成什么呢?请朋友先想一想,然后再来说一说。

  ②小朋友们说得真好!你们想要自己动手来试一试吗?(想)那么待会儿顾老师就请每个小朋友都来制作一幅拼画。

  2、教师讲解操作要求

  在做之前顾老师有几点要求希望小朋友都能做到

  ①请小朋友有秩序地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图形,先在白纸上拼搭,拼好后用胶水粘在纸上。

  ②图形拼好后,我们可以用蜡笔画一些装饰性的图案,让画面变得更美观。

  3、幼儿集体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作品展示

  今天呀,我们的小朋友发挥了自己的奇思妙想,有的拼了什么,有的拼了什么,拼出了一幅幅美丽的作品。课后你可以把它插到你自己的作品袋中,让自己的好朋友、爸爸妈妈、叔叔阿姨一起去看一看,好吗?

  活动反思:

  幼儿的兴趣点是他们主动学习的'起点,由幼儿的兴趣点引发的教育才能成为幼儿主动学习的内部动机。秋天的树叶来自幼儿的生活,为幼儿所喜欢。拼拼、贴贴、画画又是中班小朋友喜欢的活动,因此树叶拼贴画就是根据幼儿的兴趣、内在需求组织的。《纲要》中强调:“在活动中要突出幼儿自主性、创造性”,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了许多树叶,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任意选择,为他们精心营造了一种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充分体现了开放性的特点。

  以此同时我能细心地观察、倾听幼儿的言行,及时抓住他们的兴趣点,贴近幼儿自身的经验进行自然而然的引发,由浅入深地鼓励他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在满足幼儿动手、动口的同时,更能注重让他们思维参与其中。如:我将树叶拼贴成小鸡的样子,问,你们看它象什么?接着又出示其他形状的叶子,“还可以做什么”这种给幼儿思维“搭手脚”的方法,不仅能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参与学习,而且有效地促进幼儿发散思维能力的发展,也为后续的创作活动做了有效的铺垫。

  在摆摆说说的活动中,才能真正体现幼儿的主体性,促进他们智能的发展。幼儿在探索活动中,愉快地、独立地获得学习经验,使他们的独创精神和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活动中也感到存在一些不足,如:如何让每一位幼儿在活动中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获得进取的力量,分享合作的和谐。

老师的手中班教案8

  活动目标

  1、能够运用绘画的形式表现自己的外部特征。

  2、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经验准备:在日常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说说自己的长相。

  材料准备:

  大班幼儿自画像的作品、八开画纸、彩色水笔、蜡笔

  活动过程:

  1、欣赏大班哥哥姐姐的自画像作品,感受作品的美感、激发幼儿创作兴趣。

  (1)今天老师请你们欣赏大班哥哥姐姐们的画,你们看一看,这些画美不美,哪里美。

  (重点引导幼儿从作品的构图、色彩、背景的表现上来欣赏。)

  (2)请幼儿猜一猜小朋友手中的画画的是谁?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引导幼儿理解自画像就是给自己画像,符合自己的特征。)

  2、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外部特征

  (1)发给每个幼儿一面小镜子,看一看镜中的自己的特征。(引导幼儿从面部五官他特点、衣着等来观察。)

  (2)说一说自己的特点,帮助幼儿梳理绘画经验。

  3、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重点观察幼儿是否能够大胆进行表现以及是否有意识的表现自己的外部特点。多有困难的幼儿给予帮助。

  4、展示评价

  (1)请幼儿猜一猜作品中画的是哪一个小朋友?说说是怎样猜来的。

  (2)针对幼儿作品中表现突出的地方给予评价,提升全体的绘画水平

  活动反思:

  成功之处:

  1、从全体幼儿的绘画作品上看,今天参加活动的孩子在绘画的.过程中都能够尽力的通过绘画来表现自己的外部特征,说明活动过程的设计对于目标的实现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2、另外从孩子们作品的构图、背景的表现形式也较以往有了进步,这说明欣赏环节对于幼儿来说起到了开拓视野、提升绘画技能的作用。

  不足之处:

  1、活动开始的谈话时间过长,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欣赏环节有些不太适宜。这个环节对于幼儿来说又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我考虑这个环节可以放在活动之前,开展一个欣赏活动,来达到提升幼儿绘画表现经验、理解自画像的作用。

  2、由于欣赏时间的拖拉,因此我感觉引导幼儿观察自己的五官特点、帮助幼儿梳理自己外貌特点的环节有些不充分,因此在绘画过程中有的孩子还需要老师的提醒才会留意自己的特点,也有的孩子有偏离主题的想象。

老师的手中班教案9

  设计意图:

  幼儿对玩色活动的兴趣日趋增浓,已喜欢用各种颜色在作品上涂抹,在前几次的活动中,幼儿对宣纸的吸水性强和易破的特性也有所了解。通过“帮熊猫伯伯做格子布”的宣纸玩色活动,让幼儿体会不同的工具表现出不同的效果,既可让幼儿学习有目的地控制动作的方向和力度,又可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使幼儿玩色的兴趣更浓。

  观察重点:

  1、幼儿调换工具所表现的积极性程度。

  2、幼儿选择颜色的情况。

  活动流程:

  情景导入——示范讨论——创作绘画——活动评价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故事《熊猫百货店》。

  2、材料准备:格子布、底纹笔、棉鉴、各色颜料若干盆、废宣纸。

  3、环境布置:四周摆放了许多小动物(河马、长颈鹿、熊、猴子……)

  活动过程:

  一、引导观察,激发兴趣:

  1、以故事的情节引发幼儿的兴趣:

  1)谁在森林里开了一个布店?(熊猫伯伯)

  2)(出示格子布)昨天熊猫伯伯刚从城里买来一些漂亮的格子布。

  2、观察格子布

  1)这块格子布是用什么线织成的?(平平线和直直线)

  2)你看到了什么颜色的?线是粗粗的还是细细的?

  小结:它们有的是红的,有的.是黄的;有的是粗粗的,有的是细细的,真漂亮!

  二、示范讨论,共同参与:

  1、激发幼儿帮助动物的情感:布卖完了怎么办呢?大家帮它想想办法。(幼儿讨论,激发关爱情感)

  2、观察示范格子布的线条,共同参与示范:

  1)按意愿选择棉签或底纹笔。(引导语:粗粗线用什么织?细细线用什么织?)

  2)示范画横线和竖线

  3)请个别幼儿到黑板上尝试画,大家一同提醒起始的位置。

  三、创作绘画,培养习惯:

  1、引发创作绘画

  大家一起来帮帮熊猫伯伯的忙,做许多漂亮的格子布,好吗?

  教师观察指导:

  1)鼓励幼儿大胆地调换颜色进行创作。

  2)选用不同的工具材料。

  2、绘画习惯的培养:

  1)选不同的工具织粗细不同的直线和竖线。

  2)笔和棉签宝宝按颜色送回家。

  3)轻轻地织,颜料蘸得少一点。

  四、活动评价,引发下次活动的兴趣:

  1、展示格子布:把幼儿的作品全部展示出来,布置成熊猫伯伯的布店。

  请幼儿说说你喜欢那一块格子布?

  2、引发下次作画的兴趣

  格子布上没有漂亮的花纹,下次我们再来织一些花纹,好吗?

老师的手中班教案10

  一、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及其所表达的情感,并能配上动作有表情的朗诵诗歌。

  2、能用替换的方式进行仿编儿歌。

  3、激发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事先做好折纸鸭、泥塑狗、绘画羊、自制玩具飞机各一个,其他作品若干、PPT课件。

  2、折纸、油泥、笔等。

  三、活动过程

  活动导入:

  (一)教师展示自己制作的各种手工、绘画作品,激发幼儿的积极情绪。

  1、教师将幼儿带到展示台前,请幼儿观看各种手工、绘画作品。

  2、请幼儿说出展览作品的名称及其所用的材料。

  3、教师:你们知道这些好看的玩具和图画都是谁做的吗?(老师)有一首好听的诗歌讲的也是老师会做很多东西,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二)教师朗诵诗歌,引导幼儿初步学习诗歌。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读一遍诗歌。

  2、教师:诗歌里讲到老师的手会做哪些东西呢?

  3、教师根据幼儿回答任意指出教具(鸭、狗、羊、飞机)

  (三)教师借助教具再次朗诵诗歌,帮助幼儿记忆诗歌。

  1、展示折纸“小鸭”:老师的手,真巧!折只小鸭“嘎嘎嘎”————身子直摇。(强调动词“折”与“摇”)

  2、展示泥塑的“小狗”:老师的手,真巧!捏只小狗“汪汪汪”————冲我直叫。(强调动词“捏”与“叫”)

  3、展示绘画的“小羊”:老师的.手,真巧!画只小羊“咩咩咩”————要吃青草。(强调动词“画”与“吃”)

  4、展示自制的飞机:老师的手,真巧!做架飞机“嗖嗖嗖”————飞得高高。(强调动词“做”与“飞”)

  5、幼儿在教师演示教具时可以轻轻跟念。

  (四)教师针对诗歌提问,引导幼儿讨论,进一步理解诗歌内容。

  1、教师:诗歌里为什么说老师的手真巧?

  2、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回答。

  3、教师:老师的手真巧,除了诗歌里说的,你们平时还看到、知道老师会做什么?4、请几名幼儿说一说老师还会做什么。(引导幼儿从班上每一位老师说起)

  5、鼓励幼儿认真和教师一起学本领,让自己变得能干。

  (五)引导幼儿用替换的方法仿编诗歌。

  1、启发幼儿仿编诗歌。如可以替换为:“老师的手,真巧!剪只青蛙呱呱呱————保护庄稼。”

  2、鼓励幼儿将刚才讨论的关于老师会做的事编进诗歌里。

  (六)教师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幼儿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1、师幼合作念。如老师念“老师的手,真巧!”,幼儿念“折只小鸭嘎嘎嘎————身子直摇。”

  2、男孩、女孩合作朗诵诗歌。

  3、集体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在日常活动中阅读幼儿用书,继续仿编诗歌。

  附儿歌《老师的手》

  老师的手,真巧!

  折只鸭子“嘎嘎嘎”身子直摇

  老师的手,真巧!

  捏只小狗“汪汪汪”冲我直叫

  老师的手,真巧!

  画只小羊“咩咩咩”爱吃青草

  老师的手,真巧!做艘飞船“嗖嗖嗖”飞得高高。

老师的手中班教案11

  活动目标:

  1.借助图片,知道老师的手很能干,学习诗歌,并理解折、捏、画、做等动词的含义。

  2.愿意跟老师学习各种本领,萌发爱老师的情感。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4.引导幼儿在诗歌中学习,感悟生活。

  5.萌发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能够较流畅地朗诵诗歌,并理解诗歌内容。

  活动难点:理解折、捏、画、做等动词的含义。

  活动准备:

  1.纸、橡皮泥、笔等物品

  2.事先做好的自制作品若干

  3.《老师的手》课件

  活动过程:

  一、展示教师制作的各种手工作品

  提问:小朋友,你们看看这些都是什么呢?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是谁做的呢?

  二、欣赏图片,了解诗歌内容

  三、学习诗歌《老师的'手》,并理解诗歌内容

  师:你们看到的这些作品都是老师亲手做的,你们觉得老师的手灵巧吗?老师的手还能做什么呢?大家都说的都对,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诗歌里是怎么说的。

  1.完整欣赏诗歌,初步熟悉内容

  提问:诗歌里说老师的手会做什么?

  2.逐一制作儿歌中的作品,帮助幼儿理解折、捏、画、做等动词的含义,并用肢体动作表示。

  教师现场制作一只折纸蛙,(学习动词:折)青蛙是怎样跳的,谁来学学看?(学习词语:蹦蹦跳跳,并做蹦蹦跳跳的动作)依次学习动词:捏、画、做。

  3.幼儿学念儿歌,可以个人或小组表演并朗诵

  师:让我们用好听的声音来一起学一学这首诗歌吧。谁愿意上来响亮的念给大家听一听?

  四、鼓励幼儿认真地和老师一起学本领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和老师一样能干呢?只要认真地和老师一起学本领,你就能变得更能干哦。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和图画的作用下,都能跟着一直完整地朗诵诗歌了,但其中我也发现了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虽然看似我给孩子创设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让幼儿自己看图说一说,并引导幼儿用较完整地语言来表达,在活动中我并没有真正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表现在幼儿对整个图画有了自己的解读后,我并没有按照幼儿的意愿进行适当调整,还是回到了预设的活动设计中,导致孩子的学习兴趣开始有了下降,不但浪费了时间,还分散了孩子的学习注意力,这使我感悟到教学的任何一个细节,都需要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时刻关注孩子的发展。

老师的手中班教案12

  活动目标:

  1.感受城市中高楼的形态,了解城市中楼房的外形特征、结构、种类,喜爱我们生活的城市。

  2.学习用各种几何图形和线条组合。

  3.能大胆运用各种线条表现高楼外墙的图案。

  活动准备:

  ppt课件、楼房图片、范图、油画棒、白纸人手一份

  活动重点:感受城市中高楼的形态,了解城市中楼房的外形特征、结构、种类,喜爱我们生活的城市。

  活动难点:能用绘画形式对高楼的形态进行表现。

  活动过程:

  一、美丽的楼房

  1.欣赏美丽的楼房。--运用了观察法,了解楼房的不同构造。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楼房的图片,老师觉得这些楼房很漂亮,你想看看嘛

  2.观察图片,了解楼房的不同构造。

  这幢楼房是怎么样的?

  二、畅言美丽的楼房。--运用了讨论法,让幼儿自己设计心中美丽的楼房。

  1.寻找自己觉得美丽的.楼房。

  你觉得哪幢楼房最漂亮?为什么?

  2.楼房的美丽所在。

  三、我设计美丽的楼房

  1.引导幼儿设计自己心中美丽的楼房。

  你想设计一幢怎样美丽的楼房?怎么设计呢?

  2.增添楼房周围的环境设施。

  你觉得楼房周围还可以有什么?

  活动建议:

  通过观察各种楼房图片让幼儿感受城市中高楼的形态,了解城市中楼房的外形特征、结构、种类。利用几何图形和线条组合对高楼的形态进行表现。

  大部分幼儿能掌握几种几何图形,自由组合成各种各样的楼房。因为课前没有特别强调要把楼房画得多高大,小部分幼儿画得楼房偏小了,没有充分利用纸张,以后的教学中须要鼓励幼儿大胆作画,根据纸张的比例把东西画出来,这样才会更美观。幼儿的涂色有了很大的进步,大部分幼儿的涂色色彩鲜艳、均匀美观。

【老师的手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勤劳的手》中班教案04-29

老师的手教案12-20

《老师的手》教案08-31

《老师的手》教案12篇02-20

中班健康活动教案《勤劳的手》含反思05-06

中班《老师》教案03-11

中班教师的教案01-14

小班手教案12-14

认识手的教案12-16

《认识手》教案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