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3-08-03 11:31:08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大班数学教案优选【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大班数学教案优选【7篇】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发挥想像力、创造力,并能完整地表达。

  活动准备

  趣味练习:连接商店 职业和物品的连接

  活动过程

  一、感受连接

  1、音乐游戏:找朋友

  教师:我们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吧!看看谁能找到好朋友,好不好?

  2、游戏结束

  教师:我知道谁和谁是好朋友了,因为你们两个拉起手来了,连接在一起了。

  二、尝试连接

  1.课件:连接商店

  水果店 新鲜的`水果蔬菜

  海产店 青蛙玩具店

  玩具店 海产品鱼

  服装店 时尚鞋店

  鞋店 自选超市

  自选超市 儿童服饰专卖店

  2.教师:你们认识这些东西吗?它们都叫什么名字?

  它们也想找好朋友,你们能帮它们连一连吗?

  3.幼儿尝试用连接,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三、经验交流

  1.你是用什么方法把它们连接起来的?

  (让幼儿分别说说自己的连接方法。)

  2.出示两个纸环,请幼儿想办法连接。

  (让幼儿说说是用什么办法连接的。)

  3.生活中把两种物品连接在一起的方法很多,你们知道还有哪些

  (可以粘贴,串,钉,套,夹,挂等等。)

  四、探索操作

  1、让幼儿分别找两样物品。

  鼓励幼儿想出更多的连接方法。

  2、请幼儿发挥想像,将物品连接起来。

  教师观察指导,并给予提示和帮助。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复习巩固对人民币元、角的认识,进行点数并记录。

  2、知道人民币可以在市场上流通用于购买物品,学习简单的使用方法,练习50以内的加减。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及社会交往能力。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课件

  2、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活动过程

  一、观察画面,认识、区分人民币。

  1、取出钱币,请幼儿说一说画面上的钱币分别是多少。

  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各种钱币上的图片,比较这些钱币的不同。

  可根据钱币的明显特征,如数字、文字、图片色彩等加深记忆。

  二、进行“装钱包”游戏,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

  按照老师的指令将不同面值的钱币放到钱包里,

  三、换钱游戏“我们一样多”,学习钱币等值兑换。

  1、教师拿出一张五元钱,幼儿利用角币任意组合,与五元等值。

  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组合方法,最后教师帮助幼儿归纳五元钱的不同兑换方法,展示在黑板上。

  2、逐步引导幼儿进行10、20、50的兑换。

  四、情境游戏“买水果、买玩具”,练习购物。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幼儿在玩“羊肉串”的游戏活动中,练习数物对应。

  2.通过送“羊肉串”情节,幼儿进一步感知10以内的数量,并学会比较相邻两数之间的关系。

  3.在游戏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小棒每人每年10根,每根小棒上分别挂上数字1-10的数字牌。

  2.将泡塑纸剪成颜色、大小、形状不同的小块若干。(羊肉块)

  3.布偶小狗、小猫、小羊、小熊、小兔、小猴各一,电话机一台。

  活动过程:

  一、出示布偶小狗,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狗汪汪的羊肉馆生意可红火了。这不店里的羊肉串都卖光了。“(电话铃响)”瞧!电话铃又响了,小动物们又来订购羊肉串了。小狗的羊肉串来不及做,我们去帮帮它吧,好吗?

  二、幼儿制作羊肉串,教师巡回指导。

  1.老师提出制作要求

  A.每人做成10根羊肉串。

  B.每根羊肉串上的肉块数量和数字牌上的数目一样多。

  2.教师分层指导

  (1)操作水平较低的幼儿引导他们根据小棒上的数字牌串上相应数量的羊肉块,练习数物对应。

  (2) 操作水平较高的幼儿,在他们练习数物对应的基础上,启发幼儿练习间隔排列,如:方形、三角形间隔,或根据大小、颜色、间隔排列。

  A.幼儿将“羊肉串”按羊肉块数量的多少进行排列。

  引导幼儿尝试两种不同的排列方法。

  按羊肉块数量从少到多排列。

  按羊肉块数量从多到少排列。

  请个别幼儿幼儿讲讲:你是怎样排列的?

  B.情景游戏:送“羊肉串”

  师:“羊肉串都做好了,我们现在帮忙将羊肉串送到每只小动物家里去好吗?

  1. 小猫订购的羊肉串上的羊肉块的`数量是4,找一找,你有没有小猫订购的羊肉串?

  2.个别幼儿送羊肉串。集体送羊肉串。同样的方法让幼儿送羊肉块数量是1、2的羊肉串。

  3.小熊订购的羊肉串上的羊肉块数量比4少1。

  4.小兔订购的羊肉串上的羊肉块数量比4多1。

  5.小猴订购的羊肉串有两种,一种是羊肉块数量比7少1,一种是羊肉块数量比7多1。

  6.同样方法让幼儿集体送羊肉串,老师检查纠正。

  三、结束游戏——小朋友今天帮了小狗汪汪的大忙小狗非常感谢你们,它给我们也送来了一些羊肉块,我们先放在活动区,等游戏的时候我们再玩,好吗?

  四、活动延伸——在区角活动中继续让幼儿玩“羊肉串”的游戏。(如东县机关幼儿园 沈 辉)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正方体,知道正方体的一些基本特征。

  2.在操作活动中,努力学会独立完成制作正方体的任务。

  3.体验参与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具:正方体 正方形 学具:《幼儿用书》各种长方体及正方体的物品

  活动过程:

  一、初步认识正方体

  师:老师这有一个大魔方,请你看一看它是什么形状的.?

  幼:正方形(正方体)教师把正方形和正方体进行比较。

  (1)师:请你看一看这个魔方的面是什么形状的?(正方形), 所有的面都是正方形吗?

  (2)再来比一比,这么多面它们的大小都一样吗?

  (3)数一数,这个魔方有多少个面?(6个)

  师:像这样的形状就叫正方体。

  小结: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二、巩固学习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很多东西,请你去找一找,哪些东西是正方体(验证)

  三、操作练习

  制作正方体。

  四、抛骰子游戏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为了能更好地让孩子参与到活动中去,同时能体现活动的趣味性,在学习了《6的组成》时,我首先运用游戏《碰小铃》来引起儿童活动的兴趣。

  新《纲要》中关于数学领域的目标定义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在这个活动过程中,作为孩子的引导者,我始终积极主动地引导孩子在活动中自我探索意识,给孩子提供一个自我发挥的舞台。如:在活动的重点部分《学习6的组成》时,我就用实物请孩子上来分成两份,并进行记录(在分成时,我是请孩子在我画的两个圆内把实物分成两份)。但在集体操作时,我发现有一小部分的小朋友在操作时不清楚老师的要求,坐在座位上拿着操作材料看一旁的小朋友操作。在与孩子的个别交流后,我发现了自己的.错误,是自己一直以来为之困惑的地方(缺少了两个让孩子分成用的圆),因为缺少了两个圆作操作背景,所以他们不能理解老师所说的“分成两份”是什么意思。这个不成功的活动使我懂得,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一定要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设计问题,运用操作和游戏覆盖传统的记忆和训练。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目标:

  1.初步理解剪发的含义。

  2.掌握5的剪发,认识“-”

  3.体验数学游戏的快乐。

  准备:“-”卡片,1-5数字卡片,小动物头饰

  每人一份操作卡片及玩具卡片

  过程:

  1.通过拍手游戏,复习5的分解组成,理解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师:小朋友,我问你,5可以纷呈3和几?

  幼儿:于老师,告诉你,5可以分成3和2.

  2.创设情景,摆放数字卡片,利用数与量的对应,理解剪发的`意义。

  教师:今天天气真好,小熊请他的好朋友到家里来做客,小熊准备了好多好吃的,有5根骨头,5捆情操,5个胡萝卜、5条小虫子。他的好朋友小狗,小羊小兔子小鸡来了以后真高兴,他们吃的真香,我们来看看他们吃的多少。

  教师:小熊拿来了5个胡萝卜,用数字5表示,小兔子吃掉了2个用数字2表示,还剩下几个胡萝卜呢?剩下三个用数字3表示,5-2=3

  理解剪发就是减掉后数量变少了

  3.开展游戏,请幼儿扮演小动物,算一算面前盘子里的5个食物,吃掉几个,还剩几个?

  4.减法计算练习。幼儿两两自由结组,每组幼儿取5个玩具,开展猜拳活动,幼儿家在幼儿乙闭上眼睛后,拿走若干玩具,请幼儿乙用剪发算算幼儿甲拿走了几个玩具,并用数字卡标出算式。

  建议:为了巩固和熟练掌握5以内的剪发,教师在活动后可以在活动区为幼儿丰富多彩的玩具,调动幼儿操作的愿望和参与活动的兴趣。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能正确地认识正方体与长方体的名称及特征。

  2、能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的观察力以及初步的空间想象力。

  3、使在探索活动中提高对认识立体图体的兴趣。

  活动准备:

  正方体、长方体制作材料纸若干张,正方体、长方体积木若干块。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观察两张制作材料,讲述异同。“小朋友看老师带来了两张纸,请你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点:都有6个图形组成。不同点:一张纸上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组成。还有一张纸上有正方形和长方形组成。)

  2、幼儿操作活动。

  “今天老师就要请小朋友用这两张纸来变魔术,怎么做呢?”

  (1)介绍制作形体的方法。

  出示示意图,教师简单讲述制作方法。

  (2)制作后讲述异同,介绍形体名称。(正方体、长方体。)

  “你们做的两件东西像什么?“(积木、盒子)“它们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有的上面都是正方形,有的上面有正方形还有长方形。

  老师手指正方体的一面,这就叫面。我们一起数数它有几个面。(6个)“这6个面都是怎样的?”(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由6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围成的形体它的名字就叫正方体。“请你把你做的正方体找出来,说说它是什么样的?”现在请你们拿出 你制作的另一个形体,数数上面有几个面?每个面一样吗?(不一样。)怎么不一样?(6个面里有正方形和长方形。)它也有名字,叫长方体。

  归纳小结:正方体的6个面是一样大小的正方形。长方体的6个面,有的都是长方形(面对面的一样大);有的4个面是长方形(面对面的一样大),2 个面是正方形。

  3、按特征标记将正方体与长方体分类。

  出示贴有正方体与长方体标记的两个篮子。“这里有两个篮子,篮子上分别贴有什么样的标记?”(正方体、长方体。)请你们把桌子上的各种形体送进带有特征标记的篮子,并说说你送的是什么形体。

  4、搭积木游戏

  数一数我用了几块积木来搭,数的时候要考虑到看不到的积木,提高观察能力与空间知觉能力。

  大班计算活动:比较轻重

  幼儿园大班计算活动:比较轻重

  温州三幼得胜园区 潘雪如

  活动目标:

  1、感知轻重,知道要有两个或者几个物体才可以比较重量。

  2、学习用自然测量比较两个物体的轻重,用工具测量来比较三个物体的重量,并做好记录。

  3、体验合作带来的乐趣与成功感。

  活动准备:

  1、学具筐:面霜瓶、积木、天平8个。

  2、皮球、桶、纸盒、水瓶、铅笔盒、杯子、积木、瓶子各两个。

  活动过程:

  一、提出概念。

  1、请一名幼儿上来。

  (1) 今天老师想给XXX小朋友比重量,你们觉得一个人可以比重量么?那有什么办法呢?你们觉得谁重?

  (2) 今天老师带来了跷跷板,看看谁重一点?我给重一点那边贴上箭头向下的标记。

  (3) 小结:原来比重量要两个或者几个物品才可以比较,一个物体不能自己跟自己比重量。

  二、感知重量。

  1、幼儿探索。

  (1)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两样物品,老师请你们来给他们比一比轻重。

  (2)我请两个孩子一组,站在桌子旁边去找两样物品比轻重,给重的那样东西贴上朝下的箭头。

  2、小结:原来我们用我们的小手掂一掂可以比较出物体的轻重。

  三、工具测量。

  1、出示三样物品。(三个玩具)

  (1) 刚才我们给两样东西比了重量,我这里有三样东西,谁愿意上来给他们比较轻重。谁跟他有不一样的意见?

  (2) 那到底谁排的对呢?我也不知道。当我们用手也没办法分出轻重的时候,那我们就需要一个准确的测量工具。他就是天平。

  (3) 我们先将两个物品进行比较,把轻的那个拿下来,重的那个不动。然后再把第三个物品拿来进行比较。那这个比其他两个都重,所以他是最重的.,那C就是最轻的,中间这个叫什么呢?他叫不轻也不重。

  (4) 因为他最重的要轻,比最轻的要重,所以他叫不轻也不重。一起来说说看。(贴上箭头)

  (5) 教师示范记录表。

  2、幼儿操作。

  (1) 请小朋友两人一组不拿凳子到桌子旁边,合作一人记录,一人测量,给三样物品比轻重。

  (2) 教师检验:将幼儿的记录表贴在黑板上。

  (3) 找出不一样的检测一次。

  (4) 其实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东西可以比较轻重,我们一起去找找吧。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对称》

  幼儿园大班教案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能在对称图形身上找出对称轴。

  2.通过操作,创作表现对称美,在操作中探索发现。

  3.感受周围事物的对称美,提高审美意识、体验创造操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图片:蝴蝶24,剪刀。

  2.长方形,正方形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理解对称概念,初步感受对称美

  1.出示图片:蝴蝶,感知理解对称。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些图片给小朋友看,你们想看吗?

  你觉得这些图片好看吗?你发现这些图片奇妙的地方了吗?

  (幼儿互相议论。)

  2.教师小结:原来,这些图案的左边和右边都是一模一样的,像这种左右两边形状、大小、颜色

  都一样的,我们就叫它“对称”。

  3.教师出示一张图片,演示图形对折。

  (1)教师:那么把这些对称的图形对折,会怎么样呢?对折后一样齐的,我们叫做“重合”--出示字卡"重合

  (2)重合后,我们发现中间有一条折线,它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对称轴”

  4.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图片,感受对称美

  (1)出示蝴蝶风筝、、面具(脸谱)、飞机等感知对称,寻找对称轴。

  提问:它们对称吗?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们是对称的?对称轴在哪里?)

  (2)为什么人们要把这些东西造成是对称的呢?看起来对称的东西怎么样?

  (平衡感、整齐、美观)

  二、寻找身边的对称物品,巩固理解对称含义。

  1.出示实物若干(望远镜、梳子、衣服、镜子等)

  提要求:选一件对称的物品。

  2.幼儿介绍自己的物品,说说为什么自己觉得它是对称的?

  对称轴在哪里?

  (引导幼儿发现对折后能重合,即是对称)

  三、幼儿操作,创作表现对称美。

  1.出示作品(眼镜)

  教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它对称吗?

  你们知道还有什么是对称的吗?

  2.幼儿操作,探索用纸片折叠对称图形。

  四、结束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班里的小朋友都很能干,不但认识了解了对称,还能自己动手折叠对称的图形,

  在我们身边还有好多好多对称的物品,今天我们也回家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是对称的,

  明天来告诉老师好吗?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经典]07-22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07-28

大班数学教案03-22

大班数学教案10-30

有关大班的数学教案11-29

大班数学教案【精选】07-30

[热门]大班数学教案07-28

大班数学教案(精华)07-21

大班数学教案(优秀)07-23

大班数学教案【必备】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