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3-08-01 10:29:25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精)小学数学教案8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精)小学数学教案8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一、复习准备。

  1、出示平行四边形图。

  2、提问:这是什么图形?知道底和高会求面积吗?如果剪去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一角,剩下的会得到什么图形呢?哪个图形的面积你会直接计算?梯形的面积该怎样计算呢?

  3、揭题。

  二、新授。

  1、出示梯形图。

  (1)提问:这是什么图形?说说梯形各部分的名称。提示:求梯形的面积能不能像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一样,把它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计算它的.面积?

  (2)操作实验。

  反馈:你拼成了什么图形?指名拼一拼。

  指导拼法。

  ①重合。

  ②旋转。哪个梯形旋转?一般可以怎样移动一个梯形?旋转到两下底成一条直线为止。

  ③平移。

  思考:通过重合、旋转、平移的方法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每个梯形的面积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反过来还可以怎么说?

  2、出示直角梯形图。

  (1)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又能拼成一个怎样的图形,动手拼一拼。

  (2)提问:拼成了什么图形?平行四边形与梯形有什么关系?

  (3)观察:每个直角梯形的面积与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小结: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经过重合、旋转、平移的方法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并且每个梯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的一半。

  3、观察拼成的平行四边形。

  思考:(1)比较梯形的上底下底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有什么关系?

  (2)比较梯形的高与拼成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第一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展开图,知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

  2、使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和对具体实例的观察,了解体积(容积)的意义及其常用的计量单位,初步具有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实际大小的观念,会进行相邻体积单位的换算。

  3、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操作、猜想、验证、讨论、归纳等数学活动过程,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以及体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与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相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4、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5、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图形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以及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能解决与表面积和体积计算相关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初步具有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实际大小的观念,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以及体积的计算方法。

  四、课时安排:

  14课时

  第1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

  教学内容:P1、2例1、例2和“练一练”,练习一第1-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来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点、线、面的特

  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及正方体的棱,理解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关系。

  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的能力及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长、宽、高(棱长)的含义。

  教学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课前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具和学具。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认识长方体的特征

  1.教学例1

  (1)我们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

  学生交流。

  (2)教师出示长方体教具

  长方体有几个面?分别是哪几个面?

  每个人在自己的座位上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学生交流自己所看到的结果。

  教师指出:因为我们最多只能看见它的三个面,所以在画长方体的时候一般画三个面。

  教师指导学生画长方体的立体图,并介绍它的棱与顶点,学生和教师一起操作。

  长方体有几条棱和几个顶点?它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

  每个学生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去认识一下,并在小组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及时板书。

  顶点:8个

  棱:12条,分三组,每组的长度相等。

  面:6个,相对面的形状完全一样。

  学生对照自己的教具再说说长方体的点、线、面的特征。

  教师进一步介绍学生认识长、宽、高并板在图中板书。

  2.完成相应的练一练

  3.完成练习三的第1题

  学生直接在小组里交流。

  二、认识正方体的特征

  1.教学例2

  (1)出示正方体的教具,问:正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和几个顶点它们的面和棱各有什么特征?

  让学生模仿例1的学习方法,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去研究一下正方体的特征。

  (2)交流学习的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3)比较长、正方体的特征的异同

  学生根据板书,结合立体图形,小组讨论交流。

  汇报讨论的结果,教师用集合图表示它们的关系。

  2.完成相应的练一练。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的第2题

  指名学生口答,集体评讲。

  2.完成练习一的第3题

  (1)学生观察后判断哪个是长方体?哪个是正方体?

  (2)学生直接口答。

  (3)重点说说其余的几个面是否完全相同?

  3.完成练习一的第4题

  让学生先分别指出它们的长、宽、高各是哪条线段,然后说

  说各是多少?

  四、课堂总结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一的第4题。

  教学反思

  第2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

  教学内容:P3例3、“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一第5-9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根据所给的长方形

  的特征判断它们能否组成长方体或正方体。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立体观念。

  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的侧面展开图。

  教学难点:认识长方体的侧面展开图。

  课前准备:剪刀。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谈话: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谁能对着模型再来介绍一下?

  指名说说,全班交流补充。

  二、探究新知

  (1)除了同学们说的这些,长方体和正方体还有什么特征呢,这节课我们就继续来进行学习。

  出示正方体纸盒:

  你能够沿着这个正方体的棱把这个正方体纸盒剪开吗?

  要求:剪的时候要沿着棱剪,并且各个面要互相联在一起。

  学生尝试操作。

  小组里交流。

  (2)这个长方体纸盒你也能够沿着棱把它剪开吗?

  学生独立操作。

  看看长方体的展开图,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观察交流。

  追问:你能从展开图中找到3组相对的面吗?

  (3)完成练一练第1题

  标注完后引导学生具体说说思考的过程。

  (4)完成练一练第2题

  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再动手操作进行验证。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6题

  学生小组交流,独立操作验证。

  2.完成练习一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指名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3.学有余力时可完成思考题

  启发学生思考:要围成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需要几张硬纸片,这几张硬纸片的形状、大小有什么联系?

  让学生通过操作逐步掌握其中的规律。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认为今天学习的内容什么是重点?

  五、作业

  1.练习一第5、8、9题。

  2.自己动手制作一个长方体纸盒。

  教学反思

  第3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

  教学内容:P6例4、“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1.理解表面积的含义,能正确计算6个面完整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2.培养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长方体教具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谈话:前两节课我们探索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基本特征,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知识。

  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

  提问:长方体有几个面?这几个面之际有什么关系?他们可以分为几组?正方体呢?

  二、探究新知

  1.探究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出示例6:如果告诉你这个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你能算出做这个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吗?

  追问:做这个长方体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与这个长方体各个面有什么关系?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

  在交流中明确:只要算出这个长方体六个面的面积之和就可以了。

  (2)启发:请你借助自己手中的长方体模型思考,根据长方体的特征,可以怎样计算这六个面的面积之和?

  (3)学生独立列式,指名汇报,师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4)比较小结:这两种方法都反映了长方体的什么特征?你认为计算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时,最关键的环节是什么?(要根据长宽高正确找出3组面中相关的长和宽)

  (5)提出要求:用这两种方法计算长方体6个面的面积之和,都是可以的,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出结果。

  2.探究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谈话:根据长方体的特征,我们解决了做一个长方体纸盒至少需要多少硬纸板的问题,如果纸盒是正方形的你还会解决同样的问题吗?

  (2)学生独立尝试解答。

  (3)组织交流反馈,提醒学生根据正方体的特征进行思考。

  3.揭示表面积的含义

  我们刚才在求长方体或正方体纸盒至少各要用多少硬纸板的问题时,都算出了它们6个面的面积之和,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三、应用拓展

  1.做“练一练”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列式和题中的直观图具体说明思考的过程。

  2.做练习二第1题

  让学生看图填空,再要求同桌互相说说每个面的长和宽,并核对相应的面积计算是否正确。

  3.做练习二第2题

  让学生独立依次完成两个问题,适当提醒学生运用第(1)题的结果来解答第(2)题。

  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什么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可以怎样计算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与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有什么联系?

  五、作业

  练习二第3、4题。

  教学反思

  第4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2)

  教学内容:P7例5和“练一练”,练习二第5-10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学会运用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求物体的4

  个或5个面的面积之和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增强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教学重点:根据所求问题的具体特点选择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所求问题的具体特点选择计算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长方体教具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谁能说说什么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

  指名回答。

  提问:长方体的表面积怎样求?正方体呢?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5:

  指名读题。

  启发思考:要求制作这个鱼缸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玻璃,实际上就是求什么?可以怎样计算呢?

  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并选择一种想法算出结果。

  集体交流订正。

  2.出示练一练

  读题后启发学生思考:

  这两个纸盒各用多少平方厘米纸板是那几个面的面积之和?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练习二第5题

  直接在书上填写。完成后集体核对。

  2.完成练习二第6题

  学生自己读题。

  启发思考:解答这个问题是求那几个面的面积之和?

  根据给出的条件,这几个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

  学生先在小组里交流,然后独立解答。

  3.完成练习二第8题

  先画出昆虫箱的示意图。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需要木板和纱网各多少平方厘米分别求的是几个面的面积?哪几个面?

  4.完成练习二第9题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说说如果要给教室进行粉刷,需要刷哪些面的面积?再结合题目进行解答。

  学生列式,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你觉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五、作业

  练习二第5、7题

  思考题先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

  教学反思

  第5课时:体积和体积单位(1)

  教学内容:P10-11例6、例7,“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三第1-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猜测、验证等活动过程,体会物体是占有空间

  的,而且占有的空间是有大小的,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能直观比较物体体积或容器容积的大小。

  2.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发展观察、操作和想象能力,增强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通过操作活动,初步认识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教学难点:通过操作活动,初步认识体积和容积的意义。

  课前准备:直尺,木条。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6

  1.通过实验,让学生体会到物体是占有空间的。

  教师按书中过程操作。问:为什么会剩一些水?引导学生认识到桃子占有一定的空间。

  如果改用其它的物体呢?再实验。

  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物体是占有空间的。

  2.通过实验使学生体会到物体所占的空间是有大小的。

  出示两个完全一样的玻璃杯,边操作边讲述:一个里边放荔枝,一个里边放桃。想一想:哪个里面放的水会多些?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想一想,两个杯里都装了物体,为什么倒进去的水有多有少呢?

  学生交流。

  小结:物体不仅占有空间,而且占有的空间是有大有小的。

  3.揭示体积的含义

  出示3个大小不同的水果,问:哪个占的空间大?把它们放在同样大的杯中,再倒满水,哪个杯里水占的空间大?

  学生独立思考后让同组的同学交流。

  通过刚才的三次活动,你有什么感受?

  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揭示体积的含义,并让学生举例。

  二、教学例7

  1.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书盒子,拿出书盒里的书,问:你能看出哪个盒子里的书的体积大一些吗?

  教师讲述容积的含义,并问:这两个盒子,哪个的容积大,为什么?

  2.完成“试一试”。

  同桌交流,指名回答。

  三、巩固提高

  1.完成“练一练”第1、2题.

  先做第1题:直接判断,并让学生从体积、容积的含义上说明原因。再做第2题,让学生从容积的含义上进行解释。

  2.完成练习三第1-4题

  四、全课小结: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这节课所学到的知识。

  教学反思

  第6课时:体积和体积单位(2)

  教学内容:P12-13例8和“练一练”,练习三第5-10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初步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实际大

  小的表象,能正确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

  2.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经历观察、思考、探究等学习活动过程,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认识体积单位。

  教学难点:初步具有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实际大小的观念。

  课前准备:棱长1厘米和1分米的正方体各一个。1立方米演示模型架,棱长1分米和1厘米的正方体容器各一个,1升和5毫升的量杯各一个,学生每人准备6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谈话: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体积和容积,谁能说一说什么是体积,什么是容积?

  指名说说,全班交流。

  二、探究新知

  (1)出示如例8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纸盒:

  你能说说什么是它们的体积吗?

  指名回答。

  观察这两个图形,你知道他们哪个的体积大吗?

  学生猜测。

  当学生有争议时,引导:

  想一想,我们学习平面图形时,是怎样比较的?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突出:可以想把它们分割成同样大小的正方体,再进行比较。

  小结:为了准确测量或计量体积的大小,要用同样大的正方体作为体积单位。

  (2)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

  我们已经知道了常用的长度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你能根据这些推想出有哪些常用的体积单位吗?

  根据学生发言,逐次板书:常用体积单位──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随板书出示相应的模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立方米)

  认识立方厘米、立方分米.

  请同学们取出自己带的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的模型,观察它们的形状、大小,量一量它们的棱长各是多少。

  板书: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

  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

  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1立方厘米的体积有多大,1立方分米的体积有多大,身边什么物体的体积接近1立方厘米或1立方分米。

  认识立方米.

  先让学生根据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的概念,猜想一个怎样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想象1立方米有多大.

  教师用棱长1米的架子演示1立方米的大小,感受1立方米的空间有多大。

  (3)说明:升和毫升也是体积单位。不过它是用来计量液体的体积的。

  直观演示:1立方分米就等于1升。

  由此得出;1立方厘米等于1毫升。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

  同桌互相说一说,集体交流。

  2.完成练习三第6题

  指名说说三个图形分别表示什么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3.完成练习三第7题

  学生自己数一数,集体交流。

  4.成练习三第8、9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5.完成练习三第10题。

  学生观察,根据不同方向看到的图形,判断这些木块摆放的情况,瑞得出体积是多少。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练习三第5题和思考题

  教学反思

  第7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1)

  教学内容:P16-17例9、例10,“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四第1-3题。

  教学目标:

  1.在数学活动中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能运用公式正确

  计算它们的体积,并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进一步积累探索数学问题的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教学难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

  课前准备:学生每人准备30个左右的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可分割的长方体模型,问:你能告诉大家它的体积是多少?

  说说是怎样想的。

  教师分割演示后设疑,并揭示课题。

  二、操作探究,发现规律

  1.出示例9,要求学生四人一组,用准备好的正方体搭出四个不同的长方体,并编号。

  2.让学生观察并交流。

  (1)这些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2)用了几个小正方体,怎样很快知道所用的小正方体的个数?

  (3)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3.在小组里根据拼搭的长方体的数据填表。

  长/厘米

  宽/厘米

  高/厘米

  正方体的个数

  体积/立方厘米

  长方体1

  长方体2

  长方体3

  长方体4

  根据表格,引导分析,发现规律。

  拼搭出的长方体的体积跟小正方体的个数有什么关系?

  4.引导学生猜想: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

  三、再次探索,验证猜想。

  1.出示例10,让学生摆出例10中的三个长方体,并提问:各需要多少个小正方体?

  2.让学生动手操作,先想一想,再数一数,看看一共用多少个正方体。

  3.课件演示。

  4.如果让你摆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高3厘米的长方体,你能说出要用多少个小正方体吗?

  四、引导概括,得出公式

  1.你发现长方体的体积与它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如何求长方体的体积。

  交流得出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并板书文字公式和字母公式

  2.启发引导

  正方体是长方体的特殊形式,你能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写出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吗?

  让学生尝试,再交流得出,并阅读26的说明。

  五、应用拓展,巩固练习

  1.做“试一试”

  学生独立计算,交流时先说说公式,再说说是怎样列式的。

  做“练一练”第1题。

  先观察,后独立计算。

  2.做“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选择几个式子说说其表示的意思,再口算。

  3.做练习四第1题

  学生独立解决后由学生逐一评讲。

  六、课堂作业

  练习四第2、3题。

  教学反思

  第8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2)

  教学内容:P18例11和“练一练”,练习四第4-8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进一步沟通正方体和长方体体积公式,并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

  得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这一公式,会用次公式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并能用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应用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统一计算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应用长方体、正方体体积的统一计算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小黑板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1)长5米、宽4米、高4米

  (2)棱长5厘米

  2.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它是如何推导出来的?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呢?

  二、探究长方体和正方体通用的体积计算公式

  1.出示例11长方体和正方体图,对照公式,问:这里的长×宽和棱长×棱长分别求的是什么?

  你能指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底面吗?怎样求它们的底面积?

  2.小组讨论;如果已知长方体的底面积和高,能求出长方体的体积吗?怎样求?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如果已知正方体的底面积和高,是否也能求出正方体的体积呢?怎样求?教师板书完整。并用字母公式表示。

  3.完成“练一练”

  第1题,让学生先计算底面积再计算体积。

  第2题,问:这道题的条件是什么?利用哪个公式来计算体积?

  学生各自计算,指名板演,共同评议。

  三、巩固提高

  1.做练习四第5题

  学生分析后独立计算,集体评讲。

  2.做练习四第6题

  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全班交流。

  3.做练习四第7题

  读题理解题意,用方程独立解答,交流订正。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练习四第4、8题。

  教学反思

  第9课时:体积单位间的进率(1)

  教学内容:P19例12和“练一练”,练习四第9-1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的推导

  过程,明白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的道理,会正确运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变换。

  2.让学生用对比的方法,记忆并区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掌

  握它们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重点:根据进率进行相邻体积单位的换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合理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课前准备: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以及棱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挂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提问: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3)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相邻的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问:你能猜出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吗?

  二、自主探索,验证猜测

  1.教学例12

  (1)挂图出示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以及棱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

  (2)这两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否相等?你是怎样想的?

  (3)用图中给出的数据分别计算它们的体积。

  学生分别算一算,然后在班内交流。

  (4)根据它们的体积相等,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5)谁来说一说:为什么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2.用同样的方法,你能推算出1立方米等于多少立方分米吗?

  学生小组讨论,班内交流

  3.小结:你能说每相邻两个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4.你能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解释为什么1升=1000毫升呢?

  三、巩固深化

  1.出示练一练的习题

  学生独立完成

  班内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2.出示练习四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班内交流。

  出示练习四第10-12题

  学生独立完成,班内交流你是怎样想的?

  3.出示练习四第13题。

  学生读题,思考:两个容器各能盛水多少毫升是求什么?也就是两个长方体的什么?独立完成,说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总结

  五、课堂作业

  练习四第14题

  教学反思

  第10课时: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2)

  教学内容:P21-22练习四第15-19题。

  教学目标:

  1.在学生掌握体积及容积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白相邻的两个体积(容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0的道理,会正确运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变换。

  2.提高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应用体积单位间的进率进行名数的变换。

  教学难点: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以及棱长为10厘米的正方体挂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复习

  1.我们已经学过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我们已经学过的容积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3.容积和体积单位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二、课堂练习

  1.做练习四的第15题。

  让学生先分别说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各是怎样计算的,再让学生分别算出它们的体积和表面积。

  集体评讲。

  2.做练习四的第16、17题。

  求“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硬纸板”就是求什么?需要哪些条件?

  求“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就是求它的什么?需要哪些条件?

  学生分析后逐题解答。

  3.做练习四的第18题

  求第1个问题就是求它的什么?需要哪些条件?

  求“需要多少泥土”就是求什么?需要哪些条件?

  求“需要多少平方米的木条”就是求它的什么?需要哪些条件?

  学生再分析的基础上逐题解答。

  三、本节课总结

  四、课堂作业

  做练习四的第19题。

  五、指导解答思考题。

  读题后讨论:“表面积比原来增加56平方厘米”是哪部分的面积?这部分面积是怎样得到的?

  学生尝试解答。

  六、阅读“你知道吗”内容。

  教学反思

  第11课时:整理与练习(1)

  教学内容:P23“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第1-6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熟练进行体积和容积单位间的换算,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及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运用公式

  解决实际问题。

  2.提高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对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梳理,进一步完善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知结构。

  教学难点:对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梳理,进一步完善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知结构。

  课前准备:小黑板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知识整理

  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哪些特征?有什么联系?

  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分别指什么?常用的体积和容积的单位有哪些?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解决有关表面积的实际问题要注意什么?

  你是怎样发现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正方体体积公式和她有什么联系?

  学生逐题分小组讨论,并在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板书。

  二、练习与应用

  1.做练习与应用的第1题

  先判断是什么立体图形,并说说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估计哪个立体图形的体积最大,再计算它们的体积。验证自己的判断。

  分别计算它们的表面积。

  2.做练习与应用的第2题

  读题,仔细观察,让学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两次的读数分别是多少?这能说明什么?增加的实际上是什么体积?

  3.做练习与应用的第3题

  让学生先说说名数互化的方法,再观察每题是把什么名数改写成什么名数。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讲。

  4.做一个长8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至少需要铁丝多少厘米?(接头忽略不计)。如果做一个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呢?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评讲。

  5.用一根长48厘米的铁丝做一个正方体的框架,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最大是多少?如果改做一个长5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体,高应该是多少?

  学生自己解答,求高时可提示用方程去解答。

  6.小结

  三、课堂练习

  1.0.23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3820立方分米=()立方米

  3200立方厘米=()毫升=()升

  5.14升=()毫升=()立方厘米

  2.用72厘米长的铁丝做一个正方体框架,框架的棱长是多少?所有

  的面贴上纸,要贴多大的面积?所占的空间是多大?

  四、课堂作业

  “练习与应用”第4-6题。

  教学反思

  第12课时:整理与练习(2)

  教学内容:P24-25“练习与应用”第7-10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及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运用公式解决生活中求表面积和体积的实际问题。

  2.提高学生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小黑板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练习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长方体和正方体,我们来说说它们的实际应用,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时要用到这些知识?下面这几道题中哪些知识的应用?

  1.做练习与应用的第7题

  (1)学生读题,讨论:这两个问题分别求的什么?

  (2)学生回答后独立计算。

  集体评讲。

  2.做练习与应用的第8题

  (1)学生读题,获取题中已知信息。

  (2)说说问题实际上是求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评价。

  3.补充练习

  (1)一个无盖的正方体硬纸盒,棱长4.5厘米,做这个纸盒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它的容积是多少?

  (2)一个长方体汽油桶,高0.5分米,底面是边长4分米的正方形,做这个汽油桶至少需要多少铁皮?如果每升油2.5元,这桶汽油价值多少元?(桶的厚度忽略不计)

  (3)把一个棱长60厘米的正方体钢材,锻造成横截面面积是16平方厘米的长方体钢材,锻成的长方体钢材长多少米?

  以上各题,学生读题后各自练习,集体评讲。

  4.完成思考题

  先让学生思考:哪个地方的小正方体三面涂色?哪个地方的小正方体二面涂色?哪个地方的小正方体一面涂色?

  然后再根据它们所在的位置去数一数,算一算。

  二、课堂练习小结

  三、课堂作业

  做练习与应用的第9、10题

  教学反思

  第13课时:整理与练习(3)

  教学内容:P25“探索与实践”第11-13题。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操作中再次感受长方体和正方体顶点和棱的特点。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

  3.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探究新知识过程中的表现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教学重点: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难点: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

  课前准备:小黑板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练习与应用第11题

  可以先出示一个长方体框架,让学生观察它的特征

  引导学生思考做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框架时,应该怎样选料。

  做好后组织相应的展示和交流,让学生介绍自己选料时的思考过程

  二、练习与应用第12题

  出示学生在课前收集的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和交流。

  三、评价与反思

  先让学生阅读表中的评价项目,然后回忆学习每部分内容时的表现,对自己作出客观,合理的评价。

  引导学生对自己在探究新知识的过程中的表现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

  四、作业

  练习与应用第13题及思考题。

  教学反思

  第14课时:表面涂色的正方体

  教学内容:P26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积累由特殊到一般寻找数学规律的数学经验。

  2.进一步培养用分类计数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空间想象力。

  教学重点:找出小正方体涂色以及它所在的位置的规律。

  教学难点:一面、两面、三面涂色小正方体个数以及它所在位置的规律。

  课前准备:27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谈话:课前,我们通过魔方认识了三面涂色、两面涂色、一面涂色的相关情况,谁能说说在魔方中三面涂色、两面涂色、一面涂色的部件分别处在魔方的什么位置?能不能通过旋转把魔方中三面涂色的部分移到两面涂色或只有一面涂色的位置?

  看来三面涂色、两面涂色、一面涂色的位置是确定的。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跟表面涂色有关的正方体的计数问题。

  板书:分类计数。

  课件出示问题:

  把一个表面都涂上颜色的正方体木块,切成64块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

  (1)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块?

  (2)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块?

  (3)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块?

  二、探究正方体中表面涂色的小正方体

  (一)棱长为4的正方体

  提问: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处在什么位置上的小正方体才会是三面涂色的?(课件显示)闭上眼睛想一想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什么位置。

  提问: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处在什么位置?(课件显示)

  这个数据可以通过怎样的计算获得?

  提问:一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处在什么位置?(课件显示)这个数据该通过怎样的计算获得?

  追问:六面都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多少个?这样的小正方体处在什么位置?它的个数该如何计算?

  引导:将大正方体剥去“表皮”,剩下的是什么样子?

  指出:六面都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大正方体的中间。

  两种算法:64—8—24—24=8(个),2×2X2=8(个)。

  操作教具,验证学生的发现:

  (1)将处在顶层的4个顶点上的4个小正方体从教具中取下,让学生见证“三面涂色”。

  (2)将处在非底层的8条棱上的16个小正方体取下,让学生明确计算方法、见证“两面涂色”。同时追问:还有的两面涂色的小正方体在哪里?

  (3)取出其中一面涂色的小正厅体,让学生明确计算方法,见证“一面涂色”。(4)呈现“六面都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由8个小正方体组成的棱长为2的正方体)。

  (5)将最底层的小正方体按类归位,验证计数的结果及计算方法。

  要求:将正方体的棱长各种正方体的个数及计算方法填在活动记录表。

  引导:计算所需的数据与原正方体的棱长有什么关系?

  (二)棱长为3的正方体

  学生自主完成,将探究结果填在活动记录表。完成后指名汇报交流。

  (三)棱长分别为5、6的正方体

  学生自主完成,将探究结果填在活动记录表,并在小组内交流。

  投影呈现学生的活动记录结果,通过课件呈现实物加以验证。引导学生初步发现正方体表面涂色问题的一般规律。

  (四)棱长为a的正方体

  提问:如果棱长为n,三面涂色的小正方体有几个?两面涂色、一面涂色和六面都没有涂色的小正方体个数分别怎样表示?

  (五)延伸思考

  课件出示问题:将一个长7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的长方体木块表面涂色后,切成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木块,三面涂色、两面涂色和一面涂色的木块各有几个?

  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 在分苹果的过程中体会除法竖式的实际含义,掌握除法的竖式书写格式和试商方法,能正确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2.体会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分析、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除法的含义、掌握表内除法计算(包括竖式计算和试商)的基础上,安排有余数的除法。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可以加深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知道什么是余数及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同时又可以巩固表内除法计算,还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教材从学生已知的表内除法引入,通过分苹果活动使学生体会到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并主动探索试商的方法,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抽象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要引导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逐步达到熟练。在运用有余数除法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平均分后还有余数的情况,认识到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市级重点实验校,师资力量强,学生的素质也比较高。部分学生以前就接触过除法竖式,但是对于竖式的含义、书写格式及应用还并不明确。教学时可以根据班级学生情况分成一课时或两课时完成。我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除法竖式和有余数除法的竖式安排在一课时内进行教学。

  〖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妈妈昨天买了20个苹果,要把这些苹果放在一些盘子里面,你愿意帮妈妈分一分吗?

  (揭示课题:“分苹果”并板书)

  师:如果把这些苹果平均放在这些盘子里,你准备怎样分?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的分法主要有:平均每盘放4个、5个、6个、7个。个别学生说每盘放2个、10个,其他同学都说出了这样分的不合理性。学生还提出如果是每4,5个放一盘就正好分完,如果是每6,7个放一盘就会出现剩余。)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 活动一:每盘放5个苹果,20个可以放几盘

  (1)解决问题,抽象出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①学生独立思考

  ②小组内交流

  ③集中交流(说出结果并说一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生1:通过乘法口诀“四五二十”得出结论,可以放4盘。

  生2:5+5+5+5=20,可以放4盘。

  生3:20-5-5-5-5=0,可以放4盘。

  生4:20÷5=4,可以放4盘。

  生5:除法还可以用另一种形式――竖式来计算。

  (2)体会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正确掌握除法竖式的写法

  ①理解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A学生介绍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B尝试理解竖式的每一步含义。

  C教师提示

  D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及有疑问的地方。

  (学生小结:20是被除数,表示有20个苹果;5是除数,表示每盘分5个苹果;4是商,表示分4盘。)

  ②教学写法,学生试写

  A学生介绍,师在黑板上边板书写法边讲解。

  B学生观察,并说一说需要注意什么。

  (注意:先写被除数20,然后写除式;4要与0对齐,然后写积20;最后写0,0也要与20的0对齐。)

  C剩何?什么4和0都要与20后面的0对齐?

  D学生用竖式计算,进行练习。

  2.活动二:每盘放6个苹果,20个可以放几盘

  (1)解决问题,抽象出有余数除法竖式计算方法

  ①请学生用20个圆片摆一摆,并列出算式。列式:20÷6=3(盘)……2(个)

  (这是学生上学期学习过的内容,学生应该能很快完成。)

  ②学生先试着自己写竖式,然后在小组内交流,并说明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

  ③班内交流。

  (展示不同学生的'竖式并让学生说明竖式中各部分的含义,同时其他学生可以质疑。)

  (学生小结:20表示有20个苹果需要去分,6表示每盘放6个苹果,3表示可以放3盘,3盘6个个苹果是18个苹果,还有2个苹果不能继续再分了,还余2。)

  (2)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因为有前面的摆一摆的活动,大多数学生没有出现余数大于除数现象,但是,恰好有几名学生没带学具,在计算的时候,一个学生出现了余数比除数大的情况。)

  师:观察这位同学的计算过程及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如果学生有困难,提示学生观察每道题目的余数和除数。)

  生1:20÷6应该商3,而不是商2。

  生2:如果余数比除数大,那就能够继续再分。

  生3:余数8里还包括一个6,还可以再放一盘,还剩2个。

  师:比较每道题里余数和除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请同学们思考,在有余数的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呢?

  生:余数一定比除数小,不然就没有除完。

  (3)试一试

  20÷7=?用竖式计算,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写。

  (三)巩固练习,拓展运用

  1. “试一试”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在班内交流。)

  2.学生用竖式计算

  (“练一练”的第1题完成后同桌两人互相检查,并选一道喜欢的题目互相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组织数学活动,目的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使学生体验除法竖式抽象的过程;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发现生活中有很多经过平均分后还有剩余的现象,体会学习有余数除法的必要性,了解有余数除法竖式每步的含义;通过自主探索,发现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理解余数的含义。

  1. 引导学生体验抽象除法竖式的过程

  学生在学习表内乘除法时,利用乘法口诀已经能够在算式上直接写出得数。教材安排了“20个苹果可以放几盘”的“分苹果”活动,列举了四种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我创造性地改编了教材,引导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分这些苹果,结果自然出现了整除和有余数除法这两种情况,进而再由对除法竖式有一定了解的学生介绍竖式计算,并且把竖式中的每一步所表示的含义和分苹果的活动紧密联系起来。

  2.在操作活动中抽象出有余数的除法

  在第一次“每盘放5个”的分苹果活动的基础上,我组织了第二次活动“每盘放6个”,通过学生自己的操作活动,感知、体会有余数除法,发现可以放3盘,还余下2个,而这2个不能再继续往下分,不然每盘就放得不一样多了;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有余数的情况,认识有余数除法。

  3.在探究中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不断发现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比较,对余数和除数的关系有了明确的认识,这个“余数为什么要比除数小”的探索过程,其实也是培养质疑、批判和创新精神,学会学习、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练习中,教材还安排了分数目比较大的物品,引导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积累试商的经验。

  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把能够整除和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的内容都在一课时内教学稍显紧张,有一部分学生接受起来存在一定困难,特别是我校正在尝试小课时教学的研究活动,所以我认为这一课的教学分成两课时更为妥当。

  〖案例点评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在这节课中,教师能本着这样的理念进行教学,把一节传统的除法课上得生动、活泼。这节课中有几点设想很有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够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能够注意把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无论是认识有余数除法还是学习有余数除法的计算都注意从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结合具体实例体会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能够引导学生在体验中获取知识

  (1)帮助学生在现实活动中建立“剩下”的表象,为形成“余数”的概念打下基础

  平均分东西,有时正好全部分完,有时会剩下一些不能够再平均分。“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分苹果”是一个很开放的活动,对每盘分得的数量以及分的盘数都没有做规定,完全由学生自主选择。因此操作的结果,既出现了刚好分完的情况,也出现了有剩余的情况,体现教学设计的巧妙之处。

  (2)引导学生研究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

  计算有余数除法关键的一步是求商。教材没有把求商的方法直接告诉学生,通过“每盘分6个,需要几个盘子”这样的实际问题,激活学生已有经验――用分实物(分学具)的方法求答案,把动手操作和抽象思考联系起来,为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机会。(3)引导学生比较除法算式中的除数和余数,发现并理解规律

  要求学生“比较每道题里余数和除数的大小”,一方面引导学生联想平均分东西,最后剩下的都不够再分的表象;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观察几道除法算式,发现相同的现象,从而理解所发现的规律,归纳出“余数比除数小”的结论。

  像“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这样的教学内容实际上是比较传统也比较死板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全新的教学方式,当然就能够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复习的内容是有关简易方程的知识,通过复习要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优点,会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方程,会列方程解应用题。

  二、复习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公式,运算定律

  1、 出示表: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名称 用字母表示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2、请学生说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和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

  3、用字母还可以表示数量关系,a表示单价,b表示数量,c表示总价,说出分别求总价、单价及数量的字母公式。

  4、练习:期末复习第16题。

  5、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做期末复习第17题。

  (1)原来每月烧的煤用30c表示;现在每月烧的煤用30×(x-15)表示。

  (2)学生计算现在每月烧煤的千克数。

  三、复习方程的意义和解方程

  1、什么是方程?什么是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方程和等式关系是怎样的?

  2、练习:做期末复习第18题。

  学生练习。讲解第(3)题,在方程3x=y中y=21,先把y=21代人原方程成为3x=21再解方程。

  3、做期末复习第19题。

  请学生说一说解方程的方法。

  4、做期末复习第20题。

  学生列方程并解方程。

  四、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

  1、(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特征是什么?解题时关键是找什么?

  (2)请学生说一说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2、做期末复习第21—23题。

  第21题:

  学生说数量关系式,列方程并解答,根据已列方程写出另外两个不同的方程。

  第22题:

  师画线段图表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学生列方程解答。

  第23题:

  学生说数量关系式、列方程解答。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

  六、布置作业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课本第三册p37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可以用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计算的过程,认识乘号,能正确读、写乘法算式。

  2.体验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3.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

  能根据求几个几相加写出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

  每四人小组20个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揭示课题

  师:(出示课件)听说今天是小猴的生日,我们一起祝小猴生日快乐,(拍手4下)

  刚才你们都拍了几下手?2个人拍了几下?你是怎么算的?

  3个人呢? 板书:4+4+4=12 5个人呢? 板书:4+4+4+4+4=20

  100个人呢?写完了吗?(这么长的算式怎么写得完呢?)要几个4相加?

  板书:100个4相加

  看来用加法算有麻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方法,它专门能解决刚才这样的问题,比一比看谁认识的最好。

  板书:乘法的认识

  二、联系实际 探究新知

  (课件显示35排列的蛋糕图)

  小候把蛋糕切成了这么多,一共有几块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1.看图列式,初知意义。

  预计设想:生1:我是一块一块数出来的。

  生2:我是横的数一行有5块,(显示一行红色)有3行(不同的颜色显示),就是3个5(显示3个5) 所以5+5+5=15 。 板书:5+5+5=15

  师:你真有眼力,能横的看,看出了3个5 。大家看出来了吗?

  谁能说3个5的和是多少? 板书:3个5的和是15 。

  谁还有不一样的想法?

  生3:我是竖的数一列有3块,(显示一列红色)共有5列(不同的颜色显示)就是5个3(显示5个3)所以3+3+3+3+3=15 。 板书:3+3+3+3+3=15

  师:嗯,你的眼力也不错,能竖的看,看出了5个3。你们看出了吗?

  谁能说5个3的和是多少? 板书:5个3的和是15

  谁还想再来说说。

  2.改写算式,理解意义。

  师:那么从这两个算式里,你能发现什么呢?

  预计设想:生1:我发现左边的算式加数都是5; 右边的算式加数都是3。

  生2:我发现他们的和都是15。

  师:你们的发现太重要了。

  像这样每个加数都相同的加法算式还可以用乘法来表示。板书:相同加数 乘法计算

  3个5相加可以写成 板书: 5 3 或 35

  (1)认识乘号

  这个符号叫乘号 板书:乘号 它像什么?一般这样写,先写/ ,再写。

  每个小朋友在纸上写2个试试看,叫2人上台写。(巡视评价)

  看,黑板上两位同学写得怎样?(生评价)

  (2)学习读法

  谁会读这个算式35? 板书 读做:3乘5 (一起读)

  指53它读做什么?

  (3)理解意义

  他们都表示3个5相加。

  因为3个5的和是12,所以53也等于12 。 35呢?为什么?

  现在谁知道5个3相加用乘法怎样表示?

  35 或 53

  它们都表示什么?都等于几呢?为什么?一起来读一读。

  小结:小朋友真能干,会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想一想,不管是3个5相加还是5个3相加,都能列出怎样的乘法算式?也就是把5和3相乘。

  3.尝试练习,理解消化。

  师:(课件显示26排列的苹果图)下面请大家试一试。

  这里26和62都能表示什么?

  三、运用知识 综合实践

  1.摆一摆,列算式。

  接下来请小朋友4人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小圆片先摆出几个几,再写出乘法算式。

  (要求一人摆,4人写,然后读一读。每人摆一次。)

  2.看算式,写乘法。

  你们的本领可真大!写出了各种各样的乘法算式,下面看谁能最快的把这两道加法算式改成乘法算式。(指刚开始的2道连加算式)

  你还能举几个例子吗?

  6+6+6+6+6+6=56

  8+8+8+8+8=48

  3+3+3几个3 ?(10个3) 板书: 10个3相加=103

  6个8相加=68

  那么刚才遇到的麻烦100个4相加现在你有办法了吗? 板书:1004或4100

  学了乘法之后你觉得怎样?是在求什么样的算式时简便多了?

  板书: 求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刚才大家举了那么多例子,现在让老师也来说两道好吗?

  第一道,板书:3+3+3+3+6+3+3 这题能直接改成乘法算式吗?为什么?谁能想个办法使它能够改成乘法算式?

  四、归纳总结 延伸发展

  第二道,请小朋友谈谈这节课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最后,请小朋友猜一猜,这里面是怎么放的?

  (实物投影)

  胃动力及止吐药规格:56

  预想: ( 生1:有5行,每行6片生2:有6行,每行5片 )

  师打开盒子验证。

  (再实投):

  小柴胡冲剂 10克 6袋 餐巾纸610 水彩笔 102

  猜猜里面是怎么放的?

  你们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课后再去找找。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8~99页的内容。

  【活动目的】

  1.通过调查每天锻炼身体的时间,让学生认识到我们每天的活动都与时间有关系,增强学生的时间观念。

  2.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各种活动的时间,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养成遵守作息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课前把学生分成4个小组,每个小组完成一张时间统计表格,设小组长一名。(每个小组统计一个方面的内容)

  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活动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公园里人们进行晨练的情境。

  教师:同学们都看到了什么?

  学生1:有人在打太极拳。

  学生2:有人在舞剑。

  学生3:有人在跑步。

  教师:这些人每天早晨都做这些活动,你知道为什么吗?

  学生:为了锻炼身体。

  教师:对,人首先要有一个强健的身体,每天锻炼身体是非常重要的,同学们每天也锻炼身体吗?

  教师:你们是怎样锻炼的?

  学生1:我喜欢上体育课,在体育课上锻炼身体。

  学生2:我喜欢跳绳、打乒乓球来锻炼身体。

  学生3:我喜欢早晨跟爸爸跑步锻炼身体。

  教师:同学们的锻炼方法都不错。其实锻炼身体的方法还有很多。例如:课外活动、课间操、做家务等,也可以锻炼身体。锻炼身体需要一定的时间,我想知道同学们每天锻炼多长时间,有什么办法吗?学生积极为老师想办法。

  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同学们每天锻炼的时间好吗?

  板书课题:每天锻炼的时间。

  二、小组合作,统计结果

  教师:刚才同学们想的方法都很好。既然每个同学都想帮助老师,就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全体进行活动吧。

  教师:我把任务已经分给了你们小组,想知道是什么吗?请小组长宣布每个小组统计的内容。

  教师:怎样才能完成你们小组的任务呢?

  教师讲解统计方法:让每一名学生都说出自己活动的项目和时间,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然后小组整理数据,完成表格。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教师参与每个小组的活动,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三、课内交流,展示成果

  教师展示每个小组统计的结果。

  教师:同学们仔细观察,都有什么发现?

  学生1:我发现每个同学每天锻炼的时间大约有60分,也就是1时左右。

  学生2:我发现同学们比较喜欢的项目有跳绳、跑步、打乒乓球等。

  学生3:我发现同学们写作业的时间多,做家务的时间少。

  学生4:我发现同学们大部分喜欢在早晨和晚上锻炼身体。

  四、提出建议,统一认识

  教师:我们每天的时间是一定的,要想做好每项活动,要求怎样安排时间?

  学生1:要合理地安排时间。

  学生2:我们每天至少要安排1时的时间锻炼身体,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学生3:我们要抓紧时间学习和锻炼,不浪费1分、1秒的时间。

  教师小结: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我们每天要安排好各项活动的时间。国家十分重视我们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还专门下发了积极锻炼身体的通知,要求我们每天锻炼身体的时间不能少于1时,这样我们才能有一个好身体,才能做好建设祖国现代化事业的接班人。

  五、活动总结

  今天我们研究了每天锻炼的时间有多长,可以看出我们每天所做的各项活动都离不开时间,只有合理安排时间,我们的生活才会丰富多彩。下课后,同学们都要安排好自己学习和生活的时间,养成遵守作息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测量的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

  2.使学生通过观察,明确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使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

  1分硬币、电话卡、医疗保险卡、学生尺及文具;例1的情景图、制作的量课本长、宽、厚的课件(可以用图或直接演示替代)。

  教学过程:

  一、学习毫米产生的意义

  1.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

  (1)出示例1情境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学生观察后,教师提出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愿意参与他们的讨论吗?

  (2)采用小组(建议4人小组为宜)合作的形式,分别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为了确保人人参与,可选专人将估计的结果填在记录表(教师事先准备好,每组发一张)的估计一栏中(见下表)。

  姓名长宽厚

  估计测量估计测量估计测量

  测量毫米的认识

  (3)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

  反馈时,学生选择性的估计课本长、宽、厚,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进行补充。将学生估计的结果板书在黑板上,提出问题:谁估计的结果比较准确呢?怎样来验证?

  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

  (1)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互相讨论如何表述课本的长、宽、厚,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2)组织全班学生交流测量的结果,并由此引出毫米。各小组分别汇报本小组测量的结果,在汇报时,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叙述测量的结果,由于课本的宽和厚不是整厘米,学生在表述时,会涉及到厘米的刻度之间的小格,也有的学生可能说到毫米,比如,我量出的宽不到15厘米,还差两小格。数学书的厚不到1厘米,只有6小格。教师用课件(可以用图或直接演示替代)边演示测量课本长、宽和厚的方法边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议,并引出毫米产生的意义──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可以用毫米表示。并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二、学习毫米与厘米的关系

  教师提出问题:从学生尺中,你能发现毫米与其他长度单位间的.关系吗?。在学生认真观察学生尺并独立思考后,让学生回答问题。从而引出1厘米=10毫米的关系,让学生多说说发现这个关系的过程,如可以从尺子上的刻度0到刻度1说明,也可以从尺子上的刻度2到刻度3来说明随后教师将学生总结的厘米与毫米之间的关系板书在黑板上。

  三、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1.让学生在尺子上观察1毫米的长度,在组内互相比划一下1毫米的长度。

  2.教师提出问题:请大家说出生活中长或宽或厚大约是1毫米的东西。先在组内说,再在全班交流。教师分别出示1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说明:这些东西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

  3.要求学生合作完成:先从课本中数出几页(捏紧后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再用尺子验证一下是不是1毫米,然后调整到厚度是1毫米,最后数一数看有多少张。

  4.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做一做中的题,再在小组内说出填写的结果。

  5.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作单位。(自动笔的笔芯、降雨量等等)。

  四、师生共同小结

  当测量长度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可以用毫米来表示;1厘米=10毫米;1分硬币、电话卡、储蓄卡、医疗保险卡等的厚度大约都是1毫米。

  五、课堂练习

  1.练习一第1题。安排学生在书上完成,练习时要求学生先估测,后判断,再用尺子进行测量验证。

  2.练习一第2题。要求学生完成在作业本上。

  3.练习一第3题。先让学生估计实物的长(或宽),再用尺子进行测量。完成后,让学生对估计和测量的结果进行对比。

小学数学教案 篇8

  新课程强调数学课堂教学应关注学生经历和获取知识的过程,再现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因此,不少教师都借助多媒体将教材中静态的内容动态呈现。然而农村大部分学校教学条件还比较落后,许多学校连幻灯都没有,更别说多媒体了。可以说,多媒体教学尚属贵族消费,许多农村小学教师只能是望洋兴叹。为此,在这偏僻、落后的农村小学,要用好新教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立足实际,根据具体的学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笔者最近参加了一些学校的教学研讨活动,听了不少老师的探讨课,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是:没有多媒体的课也同样精彩。现将长方体的认识一例整理描述如下,与大家一同分享。

  一、生活入手引出课题

  师:(手中拿着纸牌)这张纸牌是什么形状?这一副纸牌呢?(生:一张是长方形、一副是长方体)。

  师: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的?

  生:牙膏盒、化装品盒、粉笔盒、冰箱

  师:你们觉得长方体有什么特点?

  生:(略)

  看来同学们对长方体的特征还是有所了解的。这节课我们来进一步研究长方体。

  [评析:教师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即纸牌入手,从平面到立体,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从直观上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不同,建立了长方体的表象,为学习新知作好铺垫。]

  二、实物感知形成表象

  让学生初步感知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等。

  师:请同学们拿出长方体模型(事先准备好),先摸一摸,再想一想你们摸的平平的部分叫什么?

  生:面。

  师:再用手摸摸长方体相邻的.两个面相交的这一条共有的边,它叫什么呢?

  生:有的说叫边;有的说叫线段)。

  师:我们给它一个名称,叫做棱。同学们用手再摸一摸自己带来的长方体的棱。再用手摸摸长方体三条棱相交的地方有什么?

  生:有一个点。

  师:我们把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

  [评析:借助教具、学具,通过教师的引领,让学生触摸长方体实物,从整体上观察长方体,直接感知长方体有面、棱和顶点等三个要素,为进一步探究长方体的特征做准备。]

  三、动手实践加深理解

  1.探究长方体面的特征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各部分名称,接下来我们来研究长方体的面有哪些特点。先请每组同学选择1~2个想研究的长方体物体,采用量一量、剪一剪、拼一拼等方法,当然也可以用信封里的长方形纸片做一个长方体,看同学们能否发现长方体的面有哪些特征?待会儿每组派代表汇报你们的探究成果。

  师:哪组愿意先派代表来说说?

  学生分组汇报讨论结果。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想了这么多的办法来验证长方体相对的 2个面是相等的。

  师:现在,你们拿起自己的长方体进一步观察,看一看长方体的6个面各是什么形状的?

  通过学生观察得出两种情况:一种是6个面都是长方形:(板书:6个面都是长方形)另一种情况是有4个面是长方形,另外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板书: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2.探究长方体棱、顶点等特点

  师:请同学们数一数长方体共有多少条棱?你是怎样数的?(引导学生数时,要有序、不重复、不遗漏)

  学生讨论后,分组汇报。

  师:怎么证明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学生分组汇报证明方法。

  师:大家用了不同的方法证明相对的棱长度相等。再请同学们拿起自己的长方体数一数,一个长方体共有多少个顶点?

  3.抽象概括总结特征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探究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等特征,谁能较完整地说一下长方体有什么特征?

  [评析:改变以往教师包办的做法,教学中充分相信学生,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思维活动空间,使其在看、数、量、剪、拼、比、想等实践活动中,有充分的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并凸显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进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学及探究能力。]

  4.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小组合作,做长方体的框架。

  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小棒、塑料拐角,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并讨论汇报回答以下2个问题:

  (1)它的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怎样分?

  (2)相交于同一顶点的三条棱长度相等吗?

  学生分组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再将长方体横放、竖放、侧放,让学生分别说出长方体的长、宽、高。同时教师指出:长方体的长、宽、高根据长方体所放的位置的不同而改变,相交于每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都可以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评析:通过让学生用小棒和塑料拐角,自己做一个长方体框架这一实践活动,是让学生再现了长方体的表象,有效培养了学生相互合作和动手操作的能力,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教学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时,注重在变式中理解,通过把长方体的横放、竖放、侧放,使学生真正理解了长、宽、高的含义。]

  四、巩固应用深化认知

  1.基本练习:P23第1、2题。

  2.综合练习:P23第3题。

  3.拓展练习:(填一填)

  (1)把一块长、宽、高分别是16厘米、11厘米;7厘米的长方体,平均锯成两块小长方体。

  其中每块小长方体都有( )个面、( )条棱、( )个顶点。

  (2)面积增加了( )平方厘米。

  [评析: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既深化了知识,又激发了学习兴趣,同时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空间观念又得到了培养。尤其是第3题的变式拓展练习,让学生在加深所学知识的理解的同时,又培养了灵活应变能力。]

  五、全课小结总结升华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略)

  [总评:本节课求新存异,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教师仅利用一根粉笔,一块黑板,几件必须的教具、学具,没有多媒体的辅助,同样为大家呈现了一节较为精彩的课。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干。很多抽象的数学知识如能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集体讨论,学习效果会更好。本节课在新知探究中,教师能立足实际、因陋就简,利用好现有的教具、学具,引领学生在认识长方体面、棱、顶点的三个要素中,理解了长方体三要素的基本概念。再通过让学生看、摸、数、量、剪、比,甚至。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制作长方体等丰富的实践活动,促使学生亲历、感悟长方体的特征,使其在真正的意义上理解了长方体的含义。]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7-22

小学数学教案[经典]07-24

小学数学教案03-27

小学数学教案08-31

小学趣味数学教案02-24

实用的小学数学教案07-23

小学数学教案(推荐)07-24

小学数学教案(热)07-29

小学数学教案(优秀)07-28

小学数学教案[集合]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