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措施>《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时间:2023-07-30 12:43:11 措施 我要投稿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4篇[优]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人们运用到措施的场合不断增多,措施是针对情况采取的处理办法。我们应当如何写措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

  xx地块是由河南xx置业有限公司开发的高档住宅小区,由上海xx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上海xx建设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监理,由于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是住宅工程中极易出现的质量问题,通病的防治工作又牵涉设计、业主、监理、施工等有关各方及各施工阶段,解决好质量通病的防治成了各方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为保证在施工中有效的进行质量控制,克服质量通病,我方制定了以下措施及制度:

  一、组织措施

  成立质量通病防治小组,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xx副组长:xx

  组员:xx

  防治小组的权限、责任、范围

  1、质量通病防治小组的权限:防治小组发现未按监理方及建设方批准的质量通病防治方案施工的,有责令施工队限期整改的权力;如没有整改或整改不到位,有权进行经济处罚甚至要求返工、整改。

  2、质量通病防治小组的责任:尽量消除因施工原因造成的质量通病。

  3、质量通病防治小组的负责范围:本方案中所涉及的属我方承包范围的施工质量通病。

  二、管理措施

  1、工程开工前,编制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对所有管理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增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

  2、装饰装修工程必须做到"方案指路,样板先行",样板间(样板墙)必须经监理、业主认可后方可大面积施工。

  3、建立工序的交接与会签制度;

  4、建立成品保护制度,发至各参建方。

  三、合同管理措施

  为了做好防治工程质量通病工作,本方案经贵方批准后,力争在不增加造价的基础上,按施工规范及质量保证措施施工;在增加造价很少的基础上,按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的要求,以确保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的认真落实。

  四、技术措施

  1、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

  混凝土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有:麻面、蜂窝、烂根、露筋、缝隙与夹渣层、楼面裂缝、构件几何尺寸偏差、标高偏差。

  原因及防治措施:

  a、蜂窝:原因是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有缝隙使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柱、墙根部模板有缝隙,以致混凝土中的砂浆从下部涌出而造成。

  混凝土施工时,保持合适的坍落度(16~18cm),下料高度超过3m时使用串筒或溜槽,模板拼缝处用双面胶条挤紧,振捣人员挂牌上岗、规范操作,增强责任心与质量意识。

  b、露筋:原因是钢筋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造成露筋,或梁、板底部振捣不实,也可能出现露筋。

  墙柱侧面,板底部使用带凹槽的成品垫块,间距符合方案要求,双层板板筋之间马凳支撑高度应正确,绑扎应牢固。

  c、麻面:拆模过早或模板表面漏刷隔离剂或模板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易粘附在模板上造成麻面脱皮。

  混凝土浇筑前模板应浇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立面模板应在混凝土终凝后且有一定强度时再拆除,拆除时不得生拉硬撬,注意对混凝土构件棱角的保护。

  d、缝隙与夹渣层:施工缝处杂物清理不净或未浇底浆等原因,易造成缝隙、夹渣层。

  梁板上垃圾应用吹风机吹净,墙柱应留清扫孔,混凝土浇筑前先浇50mm厚净浆,以确保与原混凝土面有机结合。

  e、梁、柱连接处断面尺寸偏差过大,主要原因是柱接头模板刚度差或支此部位模板时未认真控制断面尺寸。

  梁、柱接头处支模方法严格按模板方案施工,质检员认真检查与复核。

  f、现浇楼板面和楼梯踏步上表面平整度偏差太大或踩踏严重,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不用抹子认真抹平,踩踏严重属浇筑后上人过早。

  混凝土浇筑时,认真做好收面工作,终凝后,强度未过到1.2Mpa前不准上人。

  g、楼板厚度不够或板厚超标

  混凝土浇筑前,对楼板模板顶标高进行复核,做好现浇板板厚的控制标识,浇筑过程中质检员对每块板板顶标高均应认真拉线检查。

  当有预留洞时可利用预留洞辅助检查。

  混凝土缺陷的修复在拆模后24h之内完成,区分不同缺陷,采取如下措施:

  (1)表面抹浆。对于麻面、露筋和蜂窝可进行表面抹浆修复。修复时首先将缺陷部分清洗干净,将松动的石子剔除,保持表面湿润而不能积水,然后将通过试验室配方而拌好的比原设计高一个标号的水泥砂浆抹上,补好的表面应与结构表面平齐光洁,不能出现突变。

  (2)混凝土回填。对于部分空洞,需立模进行混凝土回填。修复时首先清除缺陷直至密实的混凝土并保证表面不能有尖角,然后将表面清洗干净并保持湿润而不能积水,再用高与原设计标号一个等级的专用修补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回填,回填部分必须与老混凝土结合好并保证密实,对突出于结构外表面的部分应在混凝土初凝后凿掉和磨平,并加强养护。

  (3)混凝土涨模,先用粗錾子将涨模处大致凿好,再用细錾子轻轻将其表面剔痕剔平,磨光机进行局部打磨。

  2、内墙常见的'质量通病

  砌体墙裂缝防治措施:

  a、砌筑砂浆采用中粗砂。

  b、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出釜停放期不应小于28d,砌体结构砌筑完成后应30d后再抹灰,注意在不同的基体间挂钢板网。

  c、填充墙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时,应留有150㎜~200㎜的空隙,填充墙砌筑完并间隔7d后,方可用斜砖顶紧砌实,砂浆饱满。

  d、砌体墙与竖向混凝土构件相连时应灰隙饱满;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外墙时,不得留脚手眼。

  e、锚拉筋位置要正确,与砖模数要相匹配,不能弯折压入砖缝。

  f、墙体中不应设水平暗管,无法避免时,应将暗管居中埋于局部现浇的混凝土构件中,竖向敷设当暗管直径累计不大于30mm时可直接暗敷于砌体中间,多管可用扎丝分段将管加以绑扎,管周围用砂浆填实。

  g、在宽度小于500㎜的承重小墙段及壁柱内不应埋设竖向管线;无法避免时,应将其置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本条如有发生,应与设计人协商出设计变更或现场办理签证。

  h、按设计要求在加气混凝土砌块墙上开凿沟槽、孔洞时,严禁冲击荷载扰动墙体。

  i、砌体工程的顶层和底层的外窗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窗台梁,高度不小于100mm,且与砖的模数一致,混凝土强度不小于C20.

  轻质隔墙裂缝主要发生在与其它墙体相接处或门窗洞口上方,防治措施有以下几点:

  a、应注意在不同的基体间挂钢板网。

  b、门窗洞口等处加强严格按泰柏板行业标准及专业分包方提出的处理方案进行施工。

  c、墙体走线管的地方应加设钢板网加强。

  内抹灰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a、抹灰打底前基层必须清理干净,提前一天浇水湿润;抹罩面灰前必须将表面灰尘清理干净。

  b、基层必须甩毛,甩毛厚度应均匀一致,基层甩毛后应浇水养护,强度达到手掰不动为合格。

  c、在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电线导管设槽处,应采用钢丝网抹灰做加强处理,加强带与各基体的搭设宽度不应小于150mm.

  d、烟道抹灰、凹进墙体的消防箱背面抹灰均必须全墙满挂钢板网。

  e、内墙面抹罩面灰应从上向下进行。不得逆向施工。

  f、移动里操作架时应注意不要损伤墙面,对工人加强教育,不得在已抹完灰的墙面上乱涂乱画。

  g、墙、柱阳角处应抹成圆弧形,按要求做1:2水泥砂浆护角,其高度不应低于2m,每侧宽度不应小于50mm.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2

  【摘要】论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明确工程管理角度下,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改革的重要性,进而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创新发展。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改革应从科学的工程设计、严抓施工质量、完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几方面入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工程;质量;管理

  1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行业进入到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随着无数建筑拔地而起,其普遍存在质量通病,一直如顽疾一般,除之不去。各类工程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的利益以及人身安全。因此,本文此次研究的内容和提出的策略对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改革的内容具有理论性意义,对指导当前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2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发展现状

  我国目前的建筑行业,从设计、施工到管理人员都已经偏年轻化,理论知识丰厚,实际工作经验较少,缺乏经验丰富的老员工的指导带领。而基层人员的综合素质相对不高,员工流动性较大,导致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升缓慢。在这种情况下,施工单位对基层工作人员没有统一性质的管理与培训,这也导致建筑工程会存在一些细节上的问题[1]。施工材料也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劣质的施工材料会导致建筑工程质量存在巨大的瑕疵。随着近些年的房屋建筑开发,开发商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资金回笼与周转,在与施工单位磋商的时候,会将工期设立的十分紧凑,导致施工质量一降再降。经济环境也是影响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之一。我国目前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现状,还存在着各种常见的质量通病,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人身安全。工程质量单位要从每一个环节上做好防护措施,要在根本思想上意识到质量第一的观念,要严格遵守施工标准和操作规范,坚持质量标准,从管理制度上,实现监督验收的工作,采用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定会取得良好的成效。

  3房屋建筑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

  3.1工程设计问题

  工程设计工作是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之一,由于设计单位质量体系不健全、设计员工缺乏责任心与设计员工消极怠工等原因,会导致工程设计阶段留下建筑工程隐患。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过低、设计不合理以及没有根据实际场地来规划设计,也是导致房屋建筑工程质量过低的原因之一。在以往许多工程实例当中,设计人员没有针对建筑实际情况的计算,导致了建筑墙体出现发霉、长毛、泛霜的质量通病[2]。例如,有些设计人员在选用窗户材质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认真考虑,将标准图集强硬运用进来,造成了窗户材质不能满足实际建筑要求,尺寸大小不符合规格等形成了质量通病。

  3.2工程施工问题

  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好坏直接影响到工程建筑的质量,其涉及建筑工程各个环节,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也非常多,例如,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质等问题。材料的微小差异、机械操作的微小失误、地形的微小波动等都可能产生工程质量的变化。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搅拌的时间不够,混凝土搅拌不够均匀或者采用比例不对的粉尘配制等,会导致板柱出现蜂窝、裂口、麻面等现象。诸如此类的施工问题,会导致房屋工程质量通病。

  3.3工程质量问题

  我国目前施工单位业务量较多,一线施工操作人员分身乏术,往往一人担几人的工作量,工程施工过程中操作的专业工程多样,使用的建筑材料与结构规划复杂。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和较强的职业责任心,而且还需要考虑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是否满足现在经济社会的要求。例如,在有些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由于管理制度不健全、技术不达标、施工验收标准不规范、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等因素都会引起工程质量通病。在施工中,由于施工单位管理不合理,造成员工之间配合失误,各自为政,影响工程质量。

  4工程管理角度的质量问题防治措施

  4.1科学的工程设计

  设计单位必须完善各项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要严格对图纸进行审核,各工作单位要相互协调配合。工程设计要满足其设计深度,避免由于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问题,使工期延误。在选用结构的标准图集时,要结合施工的实际场地来进行筛选,避免选择不当而出现的质量问题。要严格执行工程设计的技术标准,对开发商违反工程设计的问题,要予以反对。施工图纸要经过有关部门严格审查后予以使用,结合施工地点在图纸上标明各地区施工容易发生的事故,做好提前准备,提高工程建筑的质量。

  4.2严抓施工质量

  施工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房屋建筑工程质量技术操作的有关规定。例如,工作人员在为高墙提高防渗性能时,应该将外墙的竖向头缝列为首要质量验收项目,高墙的防渗性能必须达到以上,墙面不应具有透光点。外墙的所有施工孔洞,应该使用砂浆填补,在外墙整体粉刷之前,应用水泥将外墙勾缝。砖混结构施工时,必须利用相关器材控制其水平,每层楼面都要严格把控水平角度。在窗台施工时,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来给予水、电、装修等后续工作的方便。建筑物四周的排水沟、台阶要与主体建筑断开,其基层填土要严格铺实。例如此种施工对顶必须要严格执行,使其符合相关标准。另外,在施工团队建设上也有选择一些技术过硬、协调能力强、技术水平高的施工人员。有些施工团队属于临时组队,一些零散的民工互相拼凑,这样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4.3完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

  首先,应完善过程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和质量保证体系。根据国家的验收标准,严格进行施工质量验收,施工单位要制定三检测:①在分项工程施工过程中每完成一道工序班组必须自检;②自检合格后与下一道工序班组进行交接检;③交接检完成后,由专职质检员进行专职检。并严格按着验收程序进行签字验收,对于不达标的工程,坚决拒绝下一步施工[3]。然后,要加强施工技术与器具的管理,加强对原材料、建筑结构的认真选择,加强对混凝土的制作与养护的管理。在员工质量管理制度上,要组织培训,提高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者的专业技术水平,加强思想道德的教育,提高员工的职业责任心,要根据科学的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在施工管理人员心中,树立“质量第一、防治为主”的工作意识,要树立“科学用数据说话、企业与社会利益共存”的工作态度,要严抓材料采购的基础工作、实际施工的材料选择工作、施工质量的检测工作、施工质量的监督工作、施工质量的验收工作。最后,工程质量监督人员,要认真巡视,及时督导,把问题消灭在萌芽之中,保证监督的有效性和公平性,确保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

  5结论

  通过文章的分析和研究得知,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改革是推动建筑质量提升的需要,同时也是促进建筑行业全面发展的需要。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几点建议:科学的工程设计、严抓施工质量、完善工程质量管理制度。本文研究中提出的几点建议,主要围绕工程设计问题、工程施工问题、工程质量问题,这对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改革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发展下,将会出现多样化的施工技术和更为有效的管理模式,作为建筑行业的工作人员,应重视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进而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3

  基坑超挖

  1、原因分析

  (1)采用机械开挖,没有留下30cm由人工开挖整平,而是一挖到底,操作又控制不严,局部多挖。基底原状土受到机械开挖而扰动。

  (2)没有专人指挥,盲目操作。

  (3)测量未经复核出现差错。

  (4)边坡上存在松软土层,受外界因素影响自行滑塌,造成坡面凹洼不平。

  基底标高不符合要求

  现象:(1)基槽(坑)底标高不符合设计规定值,造成浅基础埋置深度不足或超挖。(2)基底持力层土质不符合设计要求,或被人工扰动,造成持力层承载能力降低。

  1、原因分析:

  (1)测量放线错误,造成基底标高不足或过深。

  (2)地质勘察资料与实际情况不符,虽已挖至设计规定深度,但土质仍不符合设计要求。

  (3)选用的施工机械和施工方法不当,造成超挖。

  2、预防措施:

  (1)当发现控制桩或标志板有被碰撞和移动迹象时,应复查校正,防止标高出现过大误差。

  (2)防止超挖。采用机械开挖基槽(坑)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一层土用人工清理,其厚度应根据施工机械确定。

  (3)基槽(坑)挖至基底标高后,应会同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检查基底土质是否符合要求,并作出隐蔽工程记录。

  3、治理方法:

  (1)当开挖深度达到设计规定,而土质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会同设计单位协商处理。

  (2)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应用与基土相同的土料填补,并夯实至要求的密实度,或用碎石类土填补并夯实。在重要部位超挖时,可用低强度等级混凝土填补,并应取得设计单位同意。

  基坑(槽)浸水

  1、原因分析

  基坑(槽)开挖时被水淹没,或直接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土壤浸水,经过扰动,由固体变成流体,既造成施工困难,也影响地基质量。

  2、预防措施

  (1)开挖基坑(槽)前,场地周围应设置排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坑(槽)内。挖土放坡时,坡顶和坡脚至排水沟均应保持一定距离,一般为0.5~1m;永久性挖土边坡上缘至山坡截水应保持5m距离。

  (2)基坑(槽)开挖时应逐层开挖逐层收坡,并随时检查边坡坡度,坡度不允许偏陡或挖成神仙土,边坡上缘堆土或堆置材料时,至边坡应保持一定距离,一般在0.8m以上,堆土高度不超过1.5m。

  (3)在潜水层内开挖基坑(槽)时,根据水位高度、潜水层厚度和水量,可在潜水层标高最低点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

  (4)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可采用明排水和三级深度挖土法挖土,即第一级挖土深度和排水沟、集水井,始终保持三级深差,一般为0.2m和0.5m。开挖时先从标高最低处开始,并在最低处设集水井。除明排水外,也可以采用各种井点降水方法,将地下水位降至基坑(槽)最低标高以下再开挖。

  3、治理方法

  已被水浸的基坑(槽),要立即检查排水(或降水)设施,并采取措施消除故障,将水排净。对已设置截水沟而仍有小股水冲刷边坡时,可将边坡挖成阶梯形。已被扰动的土壤可根据具体情况,可采取晾晒、换土(或灰土)夯实或加深基础等措施处理。

  基坑(槽)坍塌

  1、原因分析

  (1)基坑(槽)开挖较深,经过不同土壤时,没有根据土壤特性分别放成不同坡度,致使个别土层边坡不稳定,造成塌方。

  (2)在地表水、地下水活跃地区开挖基坑(槽)时,缺乏降、排水措施,由于水(雨水、生产水、生活废水等)的影响,使土壤湿化,湿化程度增高使土壤凝聚力降低,失去稳定而塌方。

  (3)边坡顶部附加荷重过大或外力振动影响,边坡失去稳定而塌方。

  (4)土质疏松,开挖土方施工方法不当,造成塌方。

  2、预防措施

  (1)施工中必须按规定放坡。当土具有天然湿度、构造均匀、水文地质条件良好且无地下水时,深度在5m以内,不加支撑的基坑(槽)和管沟,必须控制其边坡的最大允许坡度。

  (2)当无地下水时,在天然湿度土中开挖基坑(槽)和管沟,可作直立壁而不加支撑。此时砌筑基础和设置其他地下结构或地下设备的工作,应在管沟挖好后立即进行。施工时间较长时,深度大于1.5m的基坑(槽)或管沟直立壁,宜用工具式支撑加固。

  (3)基坑和管沟的支撑方法有断续式水平支撑、连续式水平支撑、连续垂直支撑、锚固支撑、斜柱支撑、短桩横隔支撑、临时挡土墙支撑等。

  (4)如简易支撑无法消除边坡滑动及土方坍塌,可采用打板桩防护。

  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

  1、原因分析:

  (1)填方土料不符合要求,土颗粒过大,含石块等硬质填料;采用了碎块草皮、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土、淤泥质土或杂填土作填料。

  (2)土的含水量过大或过小,因而达不到最优含水量下的密实度要求。 (3)填土厚度过大或压实遍数不够;或碾压机械行驶速度过快。

  (4)碾压或夯实机具能量不够,影响深度较小,使密实度达不到要求。

  2、 预防措施:

  (1)选择符合要求的土料回填,土料过筛;按所选用的压实机械性能,通过试验确定含水量,控制每层铺土厚度、压实遍数、机械行驶速度;严格进行水平分层回填、压(夯)实;加强现场检验,使其达到要求的密实度。

  (2)如土料不合要求,可采取换土或掺入石灰、碎石等措施压实加固;土料含水量过大,可采取翻松、晾晒、风干或掺入干土重新压、夯实;含水量过小时,在回填压实前适当洒水增湿;如碾压机具能量过小,可采取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大功率压实机械碾压等措施。

  基坑(槽)回填土沉陷

  1、原因分析

  (1)基础墙体施工时,槽边土流入基槽,夯填之前未认真处理。该部分回填土受到水的浸湿出现沉陷。

  (2)一般墙基基槽宽度较窄,多采用手夯回填,回填质量不易控制。

  (3)回填土干土颗粒较大较多,受水浸湿出现沉陷。

  (4)采用水夯法回填达不到密实度要求。

  2、预防措施

  (1)回填土前必须将槽中杂物、松土清理干净。

  (2)人工回填土要严格分层夯实。每层虚土厚度不得超过30cm。土壤含湿量应符合规定。回填质量要抽样检查,达到规定要求。

  (3)填土不得有大于50mm直径的土块,不应有较多的干土块。外槽宜用2:8或3:7灰土回填。

  (4)严禁水夯。

  3、治理方法

  (1)基槽回填土深陷造成的散水空鼓,如果面层尚未破坏,可采用高压泵压入水泥砂浆填充;若面层已有沉陷裂缝,则应根据面积大小决定局部或全部返工。局部返工可用小型电动砂轮锯沿空鼓边缘切割开,填灰土夯实,再做面层。

  (2)引起结构下沉时应同设计部门针对情况采用加固措施。

  桩顶不平、锚入承台高度不够

  1、 原因分析:

  (1)不重视桩头质量。

  (2)人工修整高度预留过少,对破桩分包队管理不力。

  2、防治措施:

  (1)在桩上弹标高控制线。先破至设计标高(考虑外防水层厚度)以上100mm,再由人工修至设计标高。

  (2)桩头偏低处理须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可将桩周降低做成凹槽加深承台。

  桩顶位移

  现象:在沉桩过程中,相邻的桩产生横向位移或桩身上下升降。

  1、原因分析:

  (1) 桩人土后,遇到大块坚硬障碍物,把桩尖挤向一侧。

  (2)采用“植桩法”时,钻孔垂直偏差过大。桩虽然是垂直立稳放入子L中,但在沉桩过程中,桩又慢慢顺钻孔倾斜沉下而产生弯曲。

  (3)两节桩或多节桩施工时,相接的'两节桩不在同一轴线上,产生了曲折,或接桩方法不当(一般多为焊接,个别地区使用硫磺胶泥法接桩)。

  2、防治措施:

  (1) 施工前应将地下障碍物碍物,如旧墙基、条石、大块混凝土清理干净,尤其是桩位下的障碍物,必要时可对每个桩位用钎探了解。对桩身质量要进行检查,发生桩身弯曲超过规定,或桩尖不在桩纵轴线上时,不宜使用。一节桩的细长比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30;在初沉桩过程中,如发现桩不垂直应及时纠正,如有可能,应把桩拔出,清理完障碍物并回填素土后重新沉桩。桩打入一定深度发生严重倾斜时,不宜采用移动桩架来校正e接桩时要保证上下两节桩在同一轴线上,接头处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及操作要求执行。

  (2)采用点井降水、砂井或盲沟等降水或排水措施。

  (3)沉桩期间不得同时开挖基坑,需待沉桩完毕后相隔适当时间方可开挖,相隔时间应视具体地质条件、基坑开挖深度、面积、桩的密集程度及孔隙压力消散情况来确定,一般宜二周左右。

  (4)采用“植桩法”可减少土的挤密及孔隙水压力的上升。

  (5)认真按设计图纸放好桩位,做好明显标志,并做好复查工作。施工时要按图核对桩位,发现丢失桩位或桩位标志,以及轴线桩标志不清时,应由有关人员查清补上。轴线桩标志应按规范要求设置,并选择合理的行车路线。

  断桩

  现象→在沉桩过程中,桩身突然倾斜错位,贯入度突然增大。

  1、原因分析 :

  (1)桩身混凝土强度低于设计要求,或原材料不符合要求,使桩身局部强度不够。

  (2)桩在堆放(搁置)、起吊、运输过程中,不符合规定要求,产生裂缝,再经锤击而出现断桩。

  (3)接桩时,上下节相接的两节桩不在同一轴线而产生弯曲,或焊缝不足,在焊接质量差的部位脱开。

  (4)桩制作时,桩身弯曲超过规定值,沉桩时桩身发生倾斜。

  (5)桩的细长比过大。沉桩遇到障碍物,垂直度不符合要求,采用桩架校正桩垂直度,使桩身产生弯曲。

  2、防治措施:

  (1)桩的混凝土强度不宜低于C30,制桩时各分项工程应符合有关验评标准的规定,同时,必须要有足够的养护期和正确的养护方法。

  (2)堆放、起吊、运输中,应按照有关规定或操作规程,当发现桩开裂超过有关验收规定时,严禁使用。

  (3)接桩时,要保持相接的两节桩在同一轴线上,接头构造及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4)沉桩前,应对桩构件进行全面检查,若桩身弯曲大于1%桩长,且大于20mm的桩,不得使用。

  (5)沉桩前,应将桩位下的障碍物清理干净,在初步沉桩过程中,若桩发生倾斜、偏位,应将桩拔出重新沉桩;若桩打入一定深度,发生倾斜、偏位,不得采用移动桩架的方法来纠正,以免造成桩身弯曲;一节桩的细长比一般不超过40,软土中可适当放宽。

  (6)在施工中出现断桩时,应会同设计人员共同处理。

  沉桩指标达不到设计要求

  现象→沉桩结束时,桩端入土深度、贯入度等指标不符合设计要求。

  1、原因分析:

  (1)勘探资料不准,设计选择的持力层和桩尖标高不当,或设计错误。

  (2)桩锤选择不当。

  (3)沉桩顺序不当(错误),如采用四周往中间打,中间土被挤密后,导致沉桩困难。

  (4)桩头破碎或桩身断裂,致使沉桩不能正常进行。

  2、防治措施:

  (1)核查地质报告,必要时应补勘。

  (2)正式施工前,先打2根试桩,以检验设备和工艺是否符合要求。根据工程地质资料,结合桩断面尺寸、形状,合理选择沉桩设备和沉桩顺序。

  (3)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桩顶击碎和桩身断裂。

  (4)遇硬夹层时,可采用钻孔法钻透硬夹层,把桩插进孔内,以达到设计要求。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4

一、工程概况:

  我公司承建的垫江县桂北二区统建安臵房A、B、C、D、E、G、E、H栋主体工程于20xx年4月4日中间结构转序检查验收时提出的工程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我单位针对所提出的.问题,制定了专项整改方案:

  二、承在现象:

  B栋二层1/M轴交2轴墙体阴角处裂缝。

  三、原因分析:

  在砖砌筑时末按规范要求留马牙槎、和安装拉墙筋导至在浇二层砼被拉裂。

  四、制定处理方案:

  1、首先将拉裂的灰缝清理干净后在用水冲洗干净后,提前1d用水充分湿润墙面,在用1:2水泥砂浆补缝压实。

  2、在1轴砖墙后面每间距50公分高部位、用钻孔机孔径Φ200MM的向1/M轴垂直钻孔长度大于600CM、清理干净后形成马牙槎、用水冲洗干净、将砖墙浇水饱和、用2根直径8mm的钢筋做拉结筋、长度不得小于500mm,钢筋未端应做90度弯钩,放入马牙槎内做拉结筋、用C30膨胀细石凝土灌注振捣密实、并浇水养护。

  4、在粉水前必须双面满挂钢丝网、钢丝网材质为(抹墙专用低碳钢丝电焊网、平纹编织孔径50*50MM、丝径40丝)。

  五、承在现象:

  现浇砼个别部位有报模、蜂窝、麻面、露筋等缺陷。

  六、原因分析:

  因为砖混结构工期紧、工人的操着技术不平等、造成现浇砼构件在浇筑砼时模板松动、报模,造成现浇砼构件个别部位出现报模、蜂窝、麻面、露筋等缺陷。

  七、制定处理方案:

  1、砼报模弹线打平、打直、凹、凸、垂直度不能超出±15MM。

  2、剔除不密实的砼、有蜂窝、麻面、露筋砼部位;用水冲洗干净,刷素水泥浆一道;用C30膨胀细石混凝土填补并振捣密实;

  3、按要求及时养护。

  八、承在现象:阳光窗板表面出现不规则较浅裂缝,其走向纵横交错,无规律性,裂缝不均,长短不一,互不连贯。

  九、原因分析:现浇钢筋混凝土阳光窗板裂缝,主要是由于混凝土温度变形和收缩变形引起的。当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变化时,混凝土相应都会产生温度变形和收缩变形。

  十、处理方案:

  1、较小的或较浅的龟裂可不做处理。

  2、非贯穿裂缝:

  沿裂缝长度将裂缝表面水泥砂浆剔凿、冲洗干净。剔凿宽度为裂缝两边各15mm,采用环氧树脂胶泥填补。

  3、贯穿裂缝:

  沿缝凿成V字形凹槽,缝宽30mm,表面冲洗干净,将AE111改性环氧树脂液或植筋结构胶用压力灌入缝内,再用碳纤维布对阳光窗板进行加固。使用碳纤维布时,对单条裂缝,除了沿缝粘贴外还要在垂直于缝方向间距布宽粘贴;对相互交叉的多余缝要井字形粘贴,间距同布宽。

  十一、承在现象:

  砖砌体灰浆不饱满、接槎不密实、砖砌体垂直平整度差、部分墙体有移位现象。

  十二、原因分析:

  1、砖砌体灰浆不饱满、接槎不密实;主要原因时工期紧、工人的技术水不等、管理不到位。

  2、砖砌体垂直平整度差;主要是多家砖厂供货砖尺寸不一致、未分厂堆码。

  3、部分墙体有移位现象主要原因时工期紧、砖砌体砂泵强度未达到标准强度时木工就去执模、对砖砌体结构造成影响、在浇筑砼时造成部分墙体移位。

  十三、处理方案:

  1、砖砌体灰浆不饱满和接槎不密实的首先清理松动缝隙、用水冲洗干净、提前1d用水充分湿润墙面、能填灰浆的在用1:2水泥砂浆填补缝密实。

  2、砖砌体灰浆不饱满、接槎不密实的墙体在粉水前必须双面满挂钢丝网(钢丝网材质抹墙专用低碳钢丝电焊网、规格:平纹编织孔径50x50MM丝径40丝)。

  3、砖砌体垂直平整度差、和有移位的墙体在粉水前打吧、立柱、调平、对粉水厚度超除2.5公分的墙面应挂钢丝网施工。

  以上质量问题必须严格按施工规范逐条落实整改,整改合格后报项部、监理部进行二次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相关文章: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0-15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5篇06-16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实用3篇)07-10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精品2篇]07-30

防治质量通病的技术措施03-21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汇报材料03-20

砌体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03-19

钢筋工程质量通病的预防措施03-19

路面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