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3-07-27 09:23:58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9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9篇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探索“三脚架”的稳定性。

  2.能在仔细观察中,发现问题并尝试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3.有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并乐于表达交流。

  活动准备:

  1.操作用具:橡皮泥团、游戏棒、筷子、水彩笔、PVC管、皮筋。

  2.表格类:记录表人手一份,闯关积分表。

  3.经验准备:见过生活中常见的“三脚架”。

  活动过程:

  一、介绍规则,萌发兴趣。

  师:今天我要和大家玩一个有意思的闯关游戏。

  游戏共分为4轮,大家已经分成了红、黄、蓝、绿四个小队,每一轮都需要你们

  小组内所有人共同努力,完成游戏,在规定时间内闯关成功人数多的小队可以获得

  更多的'勋章。最后累计获得勋章多的小队就是我们的胜利者,大家清楚规则了吗?那我们的游戏正式开始。

  二、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并操作验证。

  (一)第一关:用游戏棒将橡皮泥团撑起来。

  1.明确任务,进行猜想。

  2.幼儿自由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分享交流操作结果。

  (二)第二关:用最少的游戏棒将橡皮泥团撑起来。

  1.明确任务,猜想并记录。

  2.幼儿操作、探索,教师巡回指导。

  3.交流操作结果,进行现场演示。

  (三)第三关:说说生活中的三脚架。

  1.说一说生活中的三脚架。

  (1)明确任务,

  表达已有经验。

  2.拓展认识生活中有用的三脚架。

  (四)第四关:自制三脚架。

  1.明确任务。

  2.幼儿尝试制作三脚架,教师巡回指导。

  3.交流操作结果。

  (五)汇总闯关成绩。

  三、延伸活动:

  师:今天我们玩了一个科学闯关游戏“神奇的三脚架”,大家都学会了做三脚架。

  活动结束以后,我会把更多的材料投放到科学活动区,请你们想一想,你们觉得加上一些什么材料可以使制作的三脚架撑起更多的弹珠,大家可以去试一试。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各种萝卜的不同特征,指导萝卜的品种。

  2.初步尝试在表格上记录自己猜想的结果。

  3.愿意进行探索活动,感受发现的快乐。目标制定从情感、态度、知识技能三方面制定,全面、有效。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白萝卜、胡萝卜、一点红、绿萝卜的实物准备;小刀一把;

  再准备一块砧板。

  活动过程:

  一、萌发探索萝卜的兴趣,教师引导

  师:小朋友,小兔菜地里的萝卜成熟了,让我们一起去帮帮他们,拔萝卜吧!

  师幼随着音乐,拔萝卜。

  二、 感知萝卜的外部特征(颜色、形状、表面)

  师:你拔了一个什么颜色萝卜?

  师:白色的萝卜形状是怎么样的?(椭圆形)

  师:白色萝卜叫白萝卜。

  ——一点红

  师:萝卜上有白色、有红色,这叫一点红。

  ——胡萝卜

  师:这个萝卜是什么颜色?是什么形状的?

  ——绿萝卜

  师:绿萝卜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心灵美。

  绿萝卜摸起来,是什么感觉?

  这些萝卜是长在哪里呢?(泥土里、田里)

  ——出示PPT

  师小结:其实这些萝卜是一个大大的根,长在泥土里,我们需要用大大的力气把它们拔起来。

  三、 萝卜分类

  货架上四个框框,有红色、绿色、橘黄色、一点红的四种颜色的框框

  ——幼儿根据自己手中的萝卜的类型进行分类

  师小结:我们认识了萝卜的颜色,这些都是萝卜表皮的颜色,就像我们小朋友穿的衣服一样。

  四、观察、记录萝卜皮肉的.颜色

  如果把萝卜切开来,会是什么颜色呢?

  ——出示表格

  师:这张表上有什么呢?表格上的小问号是什么意思呢?眼睛是什么意思?

  ——教师根据幼儿的猜想,依次贴上不同的颜色标志

  ——切开相应颜色的萝卜,让幼儿进行验证。

  师小结:原来呀,白萝卜和胡萝卜表皮的颜色和肉肉的颜色是一样的。

  师:一点红、心里美的萝卜切开来是什么颜色呢?

  ——拿2张颜色图片,上来贴在表格上。

  师:请小朋友说说看,你选了哪几种颜色?为什么?

  ——女孩子、男孩子分组粘贴,进行猜想

  一点红——切开来(白色)

  心里美——切开来(枚红色)

  五、品尝萝卜

  师:那我们小朋友都喜欢吃萝卜吗?---喜欢、不喜欢。

  教师小结:其实,萝卜的营养非常的好,也很好吃,我们要多吃它。小兔为了感谢我们给我们送来了很多好吃的萝卜,你们想怎么烧呢?陈老师这里也有几种烧法,一起来看一看吧。有......

  师:“你们想不想吃啊?”-------想

  师:“我们樱桃班里的甬港饭店已经为我们准备了美味的萝卜宴,我们也一起来尝尝吧?------好(放音乐结束)

  活动反思:

  对于小班幼儿,创设情境的教学是有效的导入方式。

  有幼儿说“像小老鼠的脑袋”,教师可以抓住时机,以此来丰富幼儿的想象。

  对幼儿抓得比较紧,牵着幼儿走。应以对话的形式和幼儿进行交流,让活动更加生动、流畅,

  按萝卜的自然属性颜色进行分类。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

  形象生动的表格用猜想、验证的方式,帮助幼儿梳理经验。对小班幼儿,这种表格的记录方式也是可行的。

  打破思维定势。“眼见的才是真实的,不能想当然。”

  切萝卜的方式,应该多角度去切,让幼儿切实查证萝卜里面的颜色,这样才是科学的。

  小朋友知道了萝卜不仅有趣,它还有很多吃法,刺激幼儿的食欲。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复习3个物体按大小排序,并能按物体的大小进行分类。

  2、体会和妈妈一起过生日的温馨。

  活动准备:

  礼物、气球、糖果、彩泥蛋糕(大、中、小),每张桌子左端贴有小爱心标志(排序起始标志)大、中、小的分类盒

  活动过程:

  1、妈妈的生日。

  创设情景,请一名教师扮演妈妈:"今天是我的生日,我要去买好东西给孩子们吃!"(妈妈退场)

  教师:"原来今天是妈妈的生日,在妈妈回来之前,我们好好准备一下,给妈妈开一个生日庆祝会。"

  2、准备礼物。

  (1)摆礼物(幼儿每人一份大、中、小礼物)。

  教师:"每个人都有礼物送给妈妈,请把礼物从小到大排列整齐,要从爱心标志这里开始排。"

  (2)教师观察幼儿摆放,引导幼儿发现从大到小的特征(从爱心标志开始,最大的礼物排在前面,后面一个礼物稍小一点,最小的礼物排在最后)。

  (3)分糖果(幼儿每人一份大、中、小糖果)。

  教师:"生日庆祝会还要发糖,请你把糖果从小到大排整齐好吗?"

  (4)教师观察指导。

  (5)分蛋糕(幼儿每人一份大、中、小蛋糕)

  教师:"把生日蛋糕摆整齐好吗?"

  请幼儿按从小到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排好后说出自己是怎样排的。

  (6)插蜡烛。

  教师:"把蜡烛插在蛋糕上吧。"

  3、送礼物。

  准备大、中、小三个大小不同的箱子,请幼儿将送给妈妈的礼物大的.送到大箱子里、中的放在中箱子里、小的放在小箱子里。

  4、庆祝生日。

  扮妈妈的教师:"我回来啦!呀,宝宝们为我准备了那么多礼物,我好高兴呀!"妈妈为每个孩子分糖果,一边分一边点,同时唱数。

  5、大家一起唱《祝你生日快乐》。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 通过做做、玩玩的活动,初步感知面粉的特性。

  2、 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体验揉面团的乐趣。

  活动准备:面粉、水、盘子、抹布、小勺、一次性桌布。

  活动过程:

  一、 激发兴趣,初步感知面粉。“咦!这些是什么呀?我们一起看看、摸摸、闻闻,猜猜这是什么?”(幼儿通过看、摸、闻的方式感知面粉的特征)

  :面粉是白色,粉状的、有香味。

  二、 了解面粉的特性。

  1、 哪些好吃的东西是用面粉做出来的呢?(面包、馒头等面粉制品)

  2、 教师这些好吃的东西是用面团做成的。

  3、 怎样把面粉变成面团呢?(加水)

  介绍桌面材料:桌面上有水和面粉,请你们试一试将面粉变成面团。

  三、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1、 让幼儿感受面粉变成面团的过程。

  2、 通过对比幼儿知道面粉加适量的水可以作成面团。

  四、。

  中班科学活动:《趣识面粉》

  说课:幼儿喜欢吃各种面食,但对面粉的`特性一无所知。面粉的可塑性较大,探索性较强。中班幼儿喜欢探索、喜欢自己动手操作,并且做一些能吃的食品就更为愉快,所以我们设计了关于面粉的主题系列活动。活动前我们为幼儿准备了丰富的面食制品,为开展活动感性经验。本次活动中,幼儿大胆操作、探索,满足了他们极大的探索欲望,并且在操作的同时让幼儿进一步感知了面粉的特性,体验了揉面团的乐趣。本次活动分为两个环节。第一环节是通过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入手,直接引出活动的主题“面粉”,并给予幼儿一定的探索机会,让幼儿通过各种感官去初步感知面粉的外部特性。第二环节为活动的重点,也是难点,活动之前我们带领幼儿参观拉面馆、水饺店等等,感知面粉加水将面粉变成团的过程。设计中我注重激发幼儿的主动性,通过尝试活动发现问题,在动手操作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幼儿自主发现、相互讨论、学习经验并极大地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感知了面粉与水之间的关系,知道放适量的水才能使面粉变成面团。此环节探索性较大,幼儿兴趣极高,体验了揉面团的乐趣。在设计活动时考虑到幼儿在揉面团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水放的过多,造成面团过稀;二是水放的过少,使面团变形。本次活动幼儿的兴趣浓厚,基本完成目标要求。

  《纲要》组成员讨论与建议:

  1、幼儿语言词汇较丰富,语言能力强,教师指较好,第一次出示面团时可以出示老师自己的示范团。幼儿不大会搓,教师可以直接在桌面展示、教授方法。操作碗可以选择盘子,让幼儿看幼儿作品时也要出示盘子装的。时可以看看小手怎么样变干净,教师也要给孩子一些正确的技能。

  2、语言精练,环节过度自然,层次清楚,分享经验不够及时,要深入幼儿的提问。不要轻易否定幼儿的答案。不要说“好不好?对不对?”座位可围成圆,教师可成为一员参与,可以考虑增加做好的面食,让幼儿品尝会好一些。教师可以参与中去,进行隐性指导。

  3、科学活动生活化,满足幼儿动手操作的兴趣。教师的教态、语言很符合幼儿特点,教学要求清楚。座位可采用小组形式,让幼儿在讨论时能再细一些,进行对比。活动开始时可以从主题中来,结束时可以品尝,回到生活中去。

  4、幼儿手上的面团太多时,可以指导幼儿将手上弄干净的方法。

  评析:

  科学活动:孩子兴趣很高,活动时间三十一分钟。幼儿一点点加水做成面团是需要很大力气的。对于技能的问题,教师可随机地进行,爱惜粮食的教育可以渗透进去。教师可以出示做好的面食再说说哪些东西是用面粉做成的。此方面幼儿的经验少了一些,可以课后进行丰富。教师对于幼儿回答出来的问题反馈的少了一些,每个环节要强化一下,给幼儿一个反馈。可以课后在幼儿面前做成面片,让幼儿来吃,让幼儿来体验制作的成果,也是一种爱惜粮食的体现。教师研究值得学习,幼儿上来讲述的语言声音很大,挺好。幼儿在制作面团中兴趣很高,在体验失败与成功中获得发展,目标一可具体些,感知面粉的特征。面粉散的特征可以提升。前期准备中要加入知识经验准备。在探索活动中观察、指导是本节活动的弱点。幼儿的问题要观察、提出来。怎么解决问题方面要请幼儿多讲,让幼儿观察。有的幼儿做的团小,团大,要引导幼儿去观察,解决问题。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交通工具的不同类型及其功能。

  2、通过比较、讨论及分类活动,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并初步认识相应的汉字“水中、地面、天空”。

  3、通过模仿交通工具的活动,进一步产生对识字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人手一把剪刀。(故事:实物图片人手一套:汽车、快艇、自行车、飞机、火箭、木筏、轮船)汉字卡片(水中、地面、天空)。

  活动过程

  1、师生阅读幼儿用书,讲述故事《胡萝卜火箭》。

  2、引导幼儿观看幼儿用书上的实物图片,然后分小组讨论,了解交通工具的功能及其异同点。

  师:请小朋友看看图上有哪些交通工具?它们有什么用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鼓励幼儿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的观点,大方地讲给全班幼儿听。

  4、教师交通工具的功能及其异同点,并启发幼儿认读相应的汉字。

  5、游戏:“给图片找家”

  ◎教师在黑板上写上汉字:“水中、地面、天空”请个别和全体幼儿读一读。

  ◎请幼儿用剪刀将幼儿用书上的交通工具图片汉字,剪成一张张的小卡片。

  ◎引导幼儿按照交通工具行驶的地点对它们进行分类。启发幼儿将交通工具图分放在相应的汉字下面,帮助图片找到自己汉字的家,将汉字卡和实物图片卡进行分类摆放。在全班幼儿操作的同时,可请一幼儿在黑板上摆放。全班幼儿一起检查摆放的'结果。

  6、游戏活动:“我是××地方的交通工具。”

  教师请幼儿任意拿一张图片在手中,教师出示一张汉字卡片。幼儿根据汉字内容作出相应的反应。

  例如:教师出示“水中”汉字,就请手中拿水上交通工具的小朋友边模仿此项交通工具的动作边走到前面来,并大声的说:“我是轮船,我是水上交通工具。”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喜欢玩泥,能愉快地学做泥球。

  2.了解泥的显著特征,感受湿泥的粘性。 活动准备: 用细泥铺成一泥地,人手一瓶水,(上面开一小孔)一个小盆,围兜,各种泥制品等。

  活动过程:

  一.观察感受干泥

  1.带幼儿到泥地前,一起来玩泥巴。

  2.引导幼儿用手摸一摸,抓把泥吹一吹,用脚在泥里踩一踩,比较不同。(知道干泥是松松的,软软的。)

  二.尝试做泥球

  1.让幼儿自己尝试做泥球,发现做不成泥球,引出要加水。(将水放在一边,不做提醒。)

  2.幼儿加水继续尝试,观察幼儿是否加了适量的'水。(不做指导)允许个别幼儿尝试失败。

  3.请做成的幼儿来演示,讲解用什么办法,如何做成泥球。

  4.请幼儿用语言讲述如何做成泥球,教师根据幼儿的讲述做泥球。故意加过量的水引导幼儿观察。从而引导幼儿发现要加适量的水,才能做成泥球。

  5.幼儿再次尝试:教师引导幼儿感受泥湿了就会粘在手上,粘在一起。

  6.请幼儿将自己做好的泥球放在自己的小盆子里,比一比,看一看谁做的泥球最多,最圆。

  三.尝试讨论

  1.你还在哪里看见过泥?什么东西长在泥里的?

  2.泥可以做泥球,种树,花,西瓜等东西以外,还可以做什么?

  (让幼儿欣赏泥娃娃,泥做的花盆,砖等)

  四.延伸活动

  1.请小朋友回家去一起和爸爸妈妈妈找一找,还有什么别的东西是用泥做的, 带来给小朋友看。

  2.引导小朋友用泥做其他事物 。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进一步认识猫的外形特征,并了解猫的生活习性。

  2、喜欢说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3、愿意复述和表演儿歌的内容。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不同款式的猫粮。

  2、有关猫的图书或影片。

  3、有猫叫声的音乐。

  4、《小花猫洗澡》儿歌。

  活动过程

  1. 请家中养了猫的幼儿介绍猫的生活习性,例如:

  猫吃什么食物?(教师可向幼儿出示猫粮。)

  它最喜欢做什么?

  它怎样去厕所?

  它怎样清洁身体?

  你和家人会怎样照顾它?

  它生病时怎么办?

  2. 与幼儿一起欣赏有关猫的.图书或影片,引导幼儿观察猫的动作及外形特征。可强调猫脚有肉垫,因此在跳动时不会发出声音。

  3. 播放有猫叫声的音乐, 让幼儿想象自己是一只小猫,模仿猫叫、洗脸和清洁身体等动作。

  4. 出示《小花猫洗澡》儿歌,学儿歌:

  小花猫洗澡

  小花猫,爱干净,

  洗洗脸,洗洗脚,

  不用水,真方便,

  洗干净,去睡觉。

  5. 请幼儿想象自己是小花猫,边做动作边说儿歌。

  活动评价

  能说出猫的外形特征和主要生活习性。

  能模仿猫的叫声和形态。

  能说儿歌《小花猫洗澡》。

  活动建议

  活动前几天,教师可以请几位家里养猫的家长配合,让幼儿参与照顾小猫,观察猫的生活习性。最好能将过程以录像或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待到活动时用。增加幼儿的感性经验。

  活动后,还可以把图片放在展览区,在区域时间或过渡环节重复播放录像。

  活动反思

  小班幼儿有好奇心、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课程的开头以情景引题,肯定会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观察图片的同时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大胆回答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增长更多的知识。

科学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自制吹泡泡工具,了解吹泡泡与工具的关系。

  2、能创造性的自制吹泡泡工具,并积极参与吹泡泡活动,快乐学习相应诗歌。

  3、体验创造、成功的快乐,萌发爱探究的积极情感。

  活动准备:

  吸管、铅丝、牙刷、树叶等若干;每个幼儿一个杯子(盛有吹泡泡用的'水)。

  活动过程:

  1、组织谈话,调动幼儿已有经验,激发幼儿吹泡泡的兴趣。

  教师:“你们吹过泡泡吗?用什么来吹泡泡?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吹泡泡的工具,你们想不想来试一试?

  2、出示吸管,让幼儿自吹泡泡,温习“吹泡泡”技能。

  (1)教师观察幼儿吹泡泡,及时提醒幼儿吸管要离开杯子吹。

  (2)提问:“吸管为什么能吹出泡泡来?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启发幼儿说出有孔的工具可以吹泡泡。

  (3)有节奏的说:“我用吸管吹泡泡,泡泡一个一个往外跑。”

  3、出示铅丝,引导幼儿自制吹泡泡工具

  (1)铁丝能吹出泡泡来吗?为什么?我们能不能想个办法,让铁丝也变成吹泡泡的工具?

  (2)老师观察幼儿制作情况并给予提示:“绕啊绕,绕出许多小圈圈”。

  (3)教师小结幼儿制作工具情况:“为什么他制作的工具吹不出泡泡?(孔太大)孔小能不能吹出泡泡(能)要求幼儿重新制作工具。

  (4)比较幼儿制作的吹泡泡工具,引导幼儿观察,说出成功的秘密。教师小结。并且有节奏的说儿歌:“我绕铁丝吹泡泡,泡泡象个大气球

  (5)出示不同形状的工具,幼儿猜测,教师演示。

  小结:原来不同形状的铁丝都能吹出圆圆的泡泡,

  4、出示牙刷,进行吹泡泡活动,了解缝隙与泡泡的关系。

  (1)牙刷能吹出泡泡吗?

  (2)发给每个幼儿一个牙刷,引导幼儿自由探索吹泡泡。

  (3)老师边指导边说儿歌:“我用牙刷吹泡泡,泡泡象串紫葡萄,哈哈,泡泡乐的满天飘。”

  (4)学念儿歌:我用吸管吹泡泡,泡泡一个一个往外跑。我绕铅丝吹泡泡,泡泡象个大气球。我用牙刷吹泡泡,泡泡象串紫葡萄,哈哈,泡泡乐得满天飘。

  老师小结。

  5、出示树叶,进一步探索缝隙与泡泡的关系。

  (1)提问:“树叶能不能吹泡泡,为什么?用什么办法能用树叶吹出泡泡?(幼儿讨论)

  (2)教师示范并且小结。

  (3)讨论:“你还发现什么东西有缝隙?什么东西还能吹出泡泡?”

科学活动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喜欢与常见的树叶玩游戏,发现它们的特点。

  2、游戏中感知6以内数与量的对应关系。

  活动准备

  1、课件准备:柳树、梧桐、枫树、银杏、松树、鹅掌楸的树叶图片,1~6点卡,1~6数字卡片,6种动物图卡。

  2、纸面教具树叶图卡,1~6点卡,1~6数字卡片,6种动物图卡。

  3、经验准备:发动家长与幼儿一起收集不同种类的树叶,幼儿人手2~3种树叶,每种树叶6片。

  活动过程

  教师出示树叶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几种常见的树叶。

  ——小动物到森林里玩,捡了一些好看的树叶,可它们不认识。

  ——小朋友来说说,这些树叶的形状像什么?

  ——你认识它是什么树的树叶吗?

  小结:枫树叶子像鸡爪,柳树叶子像眉毛,松树叶子像尖刺,银杏树叶像小扇,桐树叶像手掌,鹅掌楸叶像衣。

  出示相关动态图片,引导幼儿形成6以内的数字概念。

  1、教师出示每个小动物的图片,再出示不同数量、不同品种的树叶,引导幼儿点数;

  ——每个小动物都捡了几片、什么叶子?

  2、教师再出示点卡和数字卡片,请个别幼儿匹配出相对应的点卡与数字卡。

  教师和幼儿玩“树叶商店”的买卖游戏,引导幼儿给自己收集来的树叶归类,进行点数。

  1、教师说出自己想买的树叶的名字和数量,鼓励幼儿拿出对应树叶;

  ——我想买4片银杏叶,你能帮我拿出来吗?

  2、熟悉玩法后,教师尝试不直接说出树叶名称,而是说树叶的主要特征,引导幼儿根据特征准确地找出树叶;

  ——我想买黄色的、像扇子一样的树叶,你能帮我拿吗?

  3、也可交换角色请幼儿来买。教师卖树叶时请幼儿检查卖得对不对。

  4、幼儿两两分组玩“买卖树叶”的游戏。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

  1、在角色游戏中开“树叶超市”:将树叶分别装在小盘子里,布置成超市。幼儿自由选择做营业员或顾客,进行“树叶超市”的角色游戏。“顾客”描述出树叶的特征与数量,“营业员”准确找出“顾客”需要的树叶。

  2、玩智力游戏:树叶躲猫猫。

  准备:幼儿常见的树叶若干,如银杏叶、柳叶、鹅掌楸叶、枫叶、梧桐叶等。

  玩法:

  1、教师出示树叶,请幼儿说说树叶的`名称。

  2、教师当魔法师,幼儿闭上眼睛后,教师迅速拿掉(或者增加)一片树叶,然后请幼儿睁开眼睛看看,说出什么树叶不见了(或者增添了什么树叶);也可以将其中的两片树叶交换位置,请幼儿说出什么和什么换了位置。说对的幼儿当魔法师。

  提示:此游戏可提高幼儿的感知辨别力、记忆力,可根据幼儿的能力增加或减少树叶的类型。

  活动提示

  此活动列举的六种树叶,可根据当地的树叶资源进行品种上的替换。

  张贴图卡点数环节,可根据需要反复进行,给更多幼儿操作的机会。也可以为每个幼儿准备1~6的点卡与数字,看图卡在自己的桌子上匹配相应的点卡与数字,以便教师了解每名幼儿的学习情况。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11-04

科学活动的教案11-15

科学的活动教案11-25

科学活动教案[经典]07-23

科学活动教案[精选]07-25

【集合】科学活动教案07-20

实用的科学活动教案07-20

科学活动教案(优秀)07-20

【荐】科学活动教案06-12

科学活动教案【精】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