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理论

时间:2023-07-20 17:30:24 职场 我要投稿

(经典)就业理论15篇

就业理论1

  论文摘要:根据管理学的供应链管理模型,提出了就业导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理论框架,主要包括概念、模型以及该模式重要节点的主要内容,有助于整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建设与就业管理的关系,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水平。

(经典)就业理论15篇

  论文关键词:就业导向;供应链管理模型;应用型本科培养模式

  一、就业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重要价值导向

  高等教育的价值被定义为“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三大功能。应用型本科教育作为一种相对较新的高等教育形式,由于其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发展演变历史和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决定了就业是其重要的价值取向,本文提出就业导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概念。何谓“就业导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笔者认为,就是在现有的相对成熟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以就业为龙头,重新组合、定位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所涉及到的诸多要素,使之服从、服务于学生就业这一总体目标,并由此形成一套具有系统性、整体性、范型性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

  “系统性”是指该培养模式包括了从专业设置、人才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构成、学制安排、实践教学、师资特征、就业管理等一系列影响就业的要素集合,这些要素间既存在着教学上的前后时序关系,又包含了教学上的逻辑关联,仅仅依靠其中任何一个要素而非发挥全部要素的合力,不足以解决学生的就业难题,这强调了“整体性”。所谓“范型性”是指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固定,在就业导向的背景下,前述每种要素、要素包含的具体内容、在学生就业中发挥的作用基本上保持稳定,不会发生太大的本质性变化,能够被称为一种相对稳定的模式。

  由于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高专教育领域中的一个热门话题,因此其往往被蒙上一层“低层次”色彩,对此本文不敢苟同,本文认为就业是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应用型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面临的共同任务,这些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大学、学院在就业方面的区别仅仅体现于其毕业生的就业层次和岗位的不同,但真实的、较高的就业率仍是它们共同追求的教育价值,因此,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大学、学院在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原理上是相通的,只不过具体内容不同而已。

  再者,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就业适应性,而“就业适应性”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概念,它完全超出了高职高专院校为提高学生就业率所追求的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层面,同时,“就业适应性”的内涵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等较高层次的智能并不矛盾。

  应用型本科院校提出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有其客观必然性,这种客观必然性与现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历史渊源、人才培养规格、学科设置、区域性影响力、办学特色等属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般来说,一种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来自于3个方面的因素,即专家意见、社会需要和学科自身特点,如果我们把这3点因素置于应用型本科属性的背景进行考量,也不难得出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选择之一的结论。

  二、就业导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本文借鉴管理学上的供应链管理模型,将就业导向应用型本科培养模式的系统性、整体性、范型性特征融为一体,提出就业导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在供应链管理模型中,所有影响企业利润的要素被分解为主体性活动和支持性活动两大类,并且主体性活动包含的要素是按照企业经营活动的时间顺序进行组织;支持性活动是指使企业主体活动得以顺利展开的关键性、职能性企业经营活动,如企业组织架构与人力资源、生产与技术开发、市场营销、企业财务会计等(图1)。

  与此类似,就业导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主体性活动包括了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组织、就业管理等环节;支持性活动包括了实践性教学、师资特征、实习就业基地建设等内容(图2)。

  这种模式的提出,一方面简化、固化了由诸多要素构成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使得各要素各得其所、各尽其用;另一方面向我们昭示,就业导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既强调对一般性教学规律的遵循——表现为主体性活动,同时又强调要采用一些特殊性的手段——主要表现为支持性活动,有意识地强化、突出一般性人才培养模式的就业功能。

  根据笔者掌握的文献资料,像这种将管理学上供应链模型迁移到教育领域并提出就业导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尚属首次,因此各种争议在所难免,尽管如此,本文认为这种就业导向培养模式的提出有以下积极意义:第一,打通了就业与日常学科建设、专业建设间关系,使得日常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工作更具有指向性和针对性,有利于提高学科建设效率;第二,将就业压力化解在日常工作之中,使得就业工作不再是学生毕业时的临时抱佛脚之举,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就做好了该培养模式所言的主体性和支持性活动,那么较高的就业率将成为一种必然;第三,有利于以就业为起点,回溯、逆推至整个学生培养方案的各个层面,进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师资等方面的教育教学改革,形成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特色。

  三、就业导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

  (一)专业设置应该具有应用型本科的特色

  本文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设置的专业应有以下特征:该专业以传统学科为背景,但同时以培养学生某种技能、使之具备某种能力为己任。以传统学科为背景保证了该专业的本科层次,培养学生的某种技能凸显了该专业的应用型特色;该专业应该具有明确的行业指向性或针对明确的职业岗位,只有如此才能容纳大量学生就业。例如,旅游管理专业就是以传统的一级学科工商管理为学科背景,培养学生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如外语应用能力、导游、酒店管理等能力,其针对的行业又恰恰是号称劳动密集型的旅游业,因此旅游管理专业是比较典型的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设置的专业。

  应用型本科院校如此特征的专业设置,自然而然地使得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人才大多具有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的特点,而具有这种特征的人才恰恰是社会经济发展大量需要的人才类型。 (二)构建“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方向课”的课程体系。体现就业导向特色

  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多遵循“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多方向”的课程体系组合思路,因而表现出一种“平台+模块”式的课程体系。从就业角度看,公共基础课平台和学科基础课平台保证了学生的本科生培养质量,提高了其综合素质和专业适应面;专业方向课课程由多个模块构成,模块集合根据社会需求、学生就业意愿、专业依托行业的内在结构等进行组合,既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又具有弹性,使得学生的培养规格始终与社会需求、产业结构保持良性互动,为学生就业打下基础。

  为了真正体现这种“平台十模块”式的课程体系的含义,在学制上宜采用“2+2或3+1”式的“两阶段”教学进度安排。如,前2年或3年为基础教育阶段,该阶段中大专业(通常指一级学科)的教学实施统一课程、统一教材、统一教学要求,使同一大专业基础教学具有统一性、普适性、扎实性。后2年或1年为专门化教育,根据人才需求预测、学生兴趣、就业意愿按专业方向分流培养。

  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教学强调本科层次的通识教育和学科基础教育,在专业模块的构成上,根据旅游业的产业构成、产业热点及其就业容纳能力、学生就业意愿、该专业方向本身成熟度的不同设立了导游与旅行社管理方向、酒店管理方向、旅游文化与规划3个模块。

  (三)优化教学组织,突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优势

  首先,要加强实践性教学,进行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双重考核。实践性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之更快地适应未来工作,更重要的是从心理上、行动上改变部分大学生眼高手低的不利于就业的心理定势,提高其职业精神和对未来职业岗位的认同度;应用型本科院校都注重实践教学,理论和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大都规定为6:4或7:3,但必须要像管理传统上的理论教学那样,正规地、系统地管理实践教学。其次,实施“双证教育”,即毕业生不仅要获得毕业文凭,还要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缩短学校教育与实际工作间的距离。最后,加强授课教师资格审核,以具有“双师双高型”特征的教师为最佳。

  在实践教学方面,旅游管理专业制定了并行于理论教学的实践教学大纲,并将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如职业岗位认识性实习、课程实践、综合性实习、毕业实习等形式贯穿于四年制教学始终,除了基础的实践教学考核外,还将学生获得英语导游职业资格、酒店职业经理人职业资格等证书通过率作为衡量实践教学效果的又一标准;专业方向课程的授课教师全部是具有英语导游证书或高级经济师职称的“双师双高型”教师,保证了实践教学质量。

  (四)加强与产业联系,建立一大批实习、就业基地

  从就业角度加强与产业联系,应用型本科院校应主要追求以下目标:通过院校师资和企业经营管理、技术人员的相互交流,优化教学内容,使之贴近实践,塑造学生易于就业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提升学生培养质量;以学生不同类型的实习为纽带,加强与产业界的相互理解,不断提升合作水平,引导校企合作由以往设立的低层次、松散型的实习基地向建设高层次、稳定型的就业基地转化。

  根据笔者经验,如果应用型本科院校能够在每年毕业生数量与就业基地数量问建立5:1的关系,协议就业率基本上不成问题;笔者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作访问学者时,就注意到该学院有一产业关系办公室(industrialrelation),其职责在于常年吸收、固化、优化与全国旅游业企业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负责每年举办两届校园招聘会(careerfair)。这种常设机构不但可以避免国内院校常见的实习、就业基地单位的流失,而且因为有专人负责,工作常态化,使得校企关系越来越紧密。

  (五)就业管理

  广义的就业管理起始于专业设立之时,此处指狭义的就业管理工作,时间上是指本科毕业生的最后一个学期。在此阶段要注意以下工作节点:召开毕业生实习、就业动员会,进行就业辅导,说明就业形势、面试技巧、就业优惠政策等;举办针对性强、专业性强的小型校园招聘会,让毕业生和专业所掌握的实习就业基地单位直接见面,先实习再双向选择就业,促进学生就业效果明显。我校旅游管理专业已连续举办两届校园招聘会,毕业生协议就业率连续两年达到100%;分解就业压力,平时就要注重组织文化建设,在教师与专业间形成一种“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共同价值观,使得此时教师关心学生就业成为一项顺理成章的工作要求;加强进度管理,分为初期动员,中期检查、落实,末期收官3个阶段,通过进度管理促进就业工作的阶段性落实。

  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了就业导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义、模型和主要内容,但还存在以下问题需进一步研究:其一,本文提出的应用性本科院校的专业设置标准是否有功利之嫌;其二,学科建设中的最重要因素——科研工作与培养学生就业适应性,提高其就业层次的关系;其三,尽管本文提出了就业导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包含的各种要素,但还没有对其进行量化处理以明确主要影响因素,这将影响到该模式的实施效率和效果。

就业理论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剑阁最近说:“我们确实要关心低收入者,但是也要考虑到企业的承受能力,如果工资提得太高,投资者把产业都转移到工资更低的越南去了,这样的话,我们打工者连工作的机会都没有了。” 其实,在李剑阁发表这番高论之前,香港的张五常早就有相同的说法,说会转移到越南或印度去。对于这种说法,我早就作过批判,今天再批一下。

  中国是个大国,有好几亿的劳动力,如果仅仅把眼光放在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争夺国际就业机会的地步,是绝对行不通的。

  以低工资竞争国际就业机会,会导致各种恶果,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导致内需长期不振,人民福利长期得不到提高,不能享受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的成果。抓了外需的芝麻,却丢了内需的西瓜。长期低工资不能实现共同富裕的理想。

  二、工资低导致货币政策效率低下,从而派生出大量银行坏账,制造金融风险。这个问题估计现在的经济学家根本就没有意识到。14万亿的坏账,就是“低工资优势”的恶果。

  三、低工资竞争导致全球总需求萎缩,从而导致总的就业机会减少。我们工资低,越南比我们更低,于是反过来,我们要比越南再低,形成恶性循环。每一次的竞争,都导致国际总需求的减少,从而导致国际就业机会的减少。这样一来,势必有造成更加严峻的国际就业环境,问题会越来越严重,陷入万劫不复的地步。

  四、低工资导致低需求,造成产能过剩。产能过剩反过来制约生产力的发展。这是资本主义制度致命的缺陷。

  马克思曾经讲过,无产阶级没有祖国,还讲过,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什么意思呢,就是讲无产阶级不能相互拆台,在一国内部不能相互拆台,在国际间也不能相互拆台,要团结起来,集体提高工资,在全世界范围提高工资,让资本家无处可逃,让资本无处可转移,让资本家别无选择、找不到更便宜的替代品。大家一起来提高工资,他还“转移”到哪里去?这样一来,工资的提高,导致总需求的提高,总需求的提高,带来就业机会的增加。总需求的提高必将刺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从而克服产能过剩的经济危机。这才是在全世界范围内解决就业问题,促进生产力向前发展的根本办法。在理论上,我早已提出了完全不同于传统失业理论的“现代失业理论”,指出“劳动力商品是典型的吉芬商品”,工资越高,对劳动力的需求越多。这些理论为彻底解决就业问题指明了方向。

  我认为,对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低工资竞赛,可以通过国际协调来解决。具体可以制定一个全球适用的工资标准,各国可以签订一个合约,如果谁违犯这个标准,就抵制它的'产品,抵制进口这种产品,起码签约国要做到这一点。中国作为少数几个硕果仅存的社会主义国家,又是一个大国,要带头办这件事。这一点我们是办得到的。其实,可以在国内率先行动起来。哪家企业的工资低于法定标准,就抵制它的产品,不让它上市。甚至,资本家之间也完全可以相互监督,政府也可以监督起来。

  或许,有的人会问:如果美国不抵制越南的低工资产品,结果越南代替我们给美国生产,那怎么办?其实,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强国论坛的数学曾说过,如果美国从地球上消失了,难道我们就不活了吗?!如果我们今天仍然大量依赖进口美国的某些关键产品来发展,突然丧失了美元收入,那的确是个问题。但是,我们对于美国,已经没有任何可以依赖的东西,有些技术虽然我们没有,但你的美元再多,人家也不给。我们和美国的贸易,除了获得美元花花纸,其余一无所获。我们自己的产能就过剩,还怕没钱进口吗?通过增加工资、增加社会福利的办法,完全可以通过内需的扩大,来弥补外需的减少,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不能老是盯着外需那点小芝麻,而丢了内需这个大西瓜。内需才是根本。

  至于钱的问题,也很好办。如果政府不能履行供应货币的任务,就应当尽早把印钞权归还给人民,实行货币配额制——按人发钱,以人民印钞代替政府印钞,以人民赤字代替政府赤字,以全社会的生产力作为货币发行的基础。

就业理论3

  一、问卷调查及描述性分析

  为研究本课题,向20xx—20xx年毕业的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04份,有效回收率68%。并且选择3家用人单位及5名毕业后大学生进行了访谈。

  (一)问卷调查基本分析

  1.专业的选择。麦可思《20xx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考生填报志愿的热门专业第一是金融学,其次是电气工程,法学、电子信息、会计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作为选择热门的法学、会计学是20xx—20xx连续三届毕业生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20xx年较低本科就业率排前2位的专业是动画、法学,高职高专为临床医学、法律文秘;高就业率排名前2位对应的是地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以上排名对今后选择专业有较大指导意义,大学生应理性看待热门与冷门专业,不要盲目追风。

  2.用人单位注重的大学生就业力。据调查数据,用人单位对各种就业力重视度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用人单位认为的重要就业力前三位是责任感、人际沟通力、团队合作力,其次是专业知识,最后是谈判力。但是从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相关能力评价结果中发现,市场认为大学生在实践能力、责任意识、心理承受能力方面亟待提升。因此,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力无法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

  (二)不同学历大学生就业力描述性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本科毕业生读研的动机中认为就业前景好的占33.5%,职业发展需要占26.5%,就业难暂时读研占11%,做学术占16%,其余因素占13%。这表明绝大多数毕业生读研是为了就业,做学术的仅为大学毕业生的1%。高学历对就业能力的提高有显着帮助吗?表2是毕业时毕业生对自身的评价,其中1分最低,10分最高。表2是描述统计量表,反映不同学历的大学生责任意识均值、标准差、标准误差、极大值和极小值等;三个均值数值由大到小排列分别是研究生>本科>专科;三者中研究生的标准差、极值差最小,说明其数据差异小,较稳定,代表性好。表3反映不同学历的大学生人际沟通力均值、标准差、标准误差、极大值和极小值等;三个均值数值由大到小排列分别是研究生>专科>本科;本科生的标准差、极值差最大,说明其数据的差异大,代表性较差,所以不能得出在人际沟通上,本科生最弱的`结论。表4反映不同学历的大学生专业知识均值、标准差、标准误差、最大值和最小值等;三个均值数值由大到小排列分别是研究生>专科>本科,三者的标准差由小到大研究生<专科><本科,极值差由小到大也是研究生><专科><本科,所以均值的减小可能是由于差异大造成的,并不能得出在专业知识方面研究生最强,本科生最弱的结论。表5反映不同学历的大学生团队合作力均值、标准差、标准误差、极大值和极小值等;三个均值数值由大到小排列分别是专科>本科>研究生,再结合标准差、极大值、极小值分析,研究生的标准差最大,而且极大值与极小值的差值也最大,也就是说研究生的团队合作力差异悬殊可能是使其均值偏小的原因之一。专科的标准差、极值差均大于本科生的情况下,其均值大于本科生可能是由于差异悬殊造成的,所以在团队合作力方面,专科强于本科并不一定合理。表6反映不同学历的大学生谈判力均值、标准差、标准误差、极大值和极小值等;三个均值数值由大到小排列分别是专科>本科>研究生,研究生的标准差以及极大值与极小值之差是三者中最小的,也就是说研究生在谈判力上的差异小、较稳定,数据有较好的代表性,在此情况下其均值仍是最小的,所以可以得出研究生的谈判力相对最弱的结论。通过以上分析初步得出结论,高学历并非对所有的就业力提高有显着性帮助。

  二、实证研究

  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别从有无实习经历和不同学历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

  (一)就业力大小与实习实践经历的有无是否有显着关系

  对实习经历是否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分析,进行了独立样本的T检验,通过分析SPSS输出结果来判断实习实践经历是否对就业力存在显着性影响,分析结果如表7所示。从中可以看出,人际沟通力和团队合作力t检验的P值均小于显着性水平0.01,表明是否有实习经历对大学生的人际沟通力和团队合作力具有显着性影响;而谈判力t检验的P值为0.2,大于显着性水平0.05,表明实习经历对大学生就业无显着性影响。

  (二)不同学历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

  运用方差分析,研究了不同学历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结果如表8所示。这是单因素(学历)方差分析结果表,第三列给出了组间离差平方和、组内离差平方和及总离差平方和;第四列给出了它们对应的自由度,第五列是对应的均方差;第六列和第七列分别给出了F统计量和它对应的p值。由于以上p值均小于0.05,表明不同学历的大学生在责任意识、人际沟通力、专业知识、团队合作力及谈判力方面具有显着性差异。拒绝单因素方差分析原假设并不能得出不同学历的大学生的分别在责任意识、人际沟通力、专业知识、团队合作力及谈判力这几个方面的均值完全不等的结论。不同的学历下,就业力各方面均值的两相比较参见表4所示的多重比较检验结果。表9给出了不同学历的大学生分别在责任意识、人际沟通力、专业知识、团队合作力及谈判力个方面的平均值之差的LSD检验结果,其中后面带“*”号的表示有显着差异,没有带“*”号的表示没有显着差异。在责任意识上,研究生显着高于专科生;在人际沟通力上,专科生和研究生均显着高于本科生;在专业知识上,研究生显着高于本科生和专科生,而本科生和专科生之间的差异不显着;在团队合作力上,专科生最高,其次是本科生,研究生最低;在谈判力上,专科生高于本科生和研究生,而本科生和研究生之间的差异不显着。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力的几点建议

  (一)大学生自身的角度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切忌眼高手低。就业不是毕业之际的事情,而是开始于志愿填报,贯穿于整个大学期间。大学生应尽快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明确自身目标,做好人生规划,并在求职过程中放低姿态,不盲目追求高薪、高职位,从普通、基层开始寻找并抓住机会,锻炼自己。同时,不仅要扎实掌握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学会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根据市场实际需求提升相应的就业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力争满足人才市场需求。

  (二)高校的角度

  充分利用政府的资源与支持,集中精力办好优势学科、专业。了解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专业,重视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匹配。寻求社会资源,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实现实习与就业相结合,建立“一体化”机制,使学生能将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及时运用到实际岗位中。对用人单位来讲,不仅可以在学生实习期间有目的的培养学生,使其在参加工作后可以直接上岗,节省了培训费用及时间成本,而且从某种程度上以低成本获得劳力,扩大本单位的影响力;对高校及学生来说,可以及时获得对今后就业有直接价值的真实市场信息,并据此及时自我调整、适应及提升,实现身份转换,更好地适应社会化环境,增强自身就业力。建立健全本校就业指导机制,将毕业之际的就业指导逐渐转变成教育过程,将短期的就业指导变成长期就业教育,聘请专业人士对大学生进行细致、针对性强的教育和就业指导,努力实现就业指导全程化、专业化、综合化。

  (三)社会、政府的角度

  社会应营造正确的价值导向———务实、奉献、吃苦耐劳,而非金钱、权位与名望。政府应降低全国各地资源分布的差异,由于存在户籍歧视、学校歧视等现象,许多大学生为下一代有更好发展,就业时不得不选择那些教育资源优质的大城市及东部沿海地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人才供需矛盾。

就业理论4

  1 政治学理论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政治学、行政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在党政机关、新闻出版机构、企事业和社会团体等单位从事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政治学和行政学高级专门人才。

  76%的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学生毕业1年后的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10%。按照十分制计算,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毕业1年后的薪酬指数为3.24,与其他专业相比,薪酬属于中等偏下。该专业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很好和比较好的比例为23%,38%的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为“不太好”或“很不好”。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发展前景指数为5.68,与其他专业相比,发展前景指数为中等。

  2政治学理论的'就业方向

  政治学与行政学毕业生可以在各级各类党政机关、政府、人大、政协、民主党派、司法、新闻出版机构、工会等部门的政务活动、行政管理、办公室工作,或理论宣传和政治教育;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政策法规部门、研究部门、人事与教育培训部门、行政监察部门、综合办公部门、宣传与公共关系部门等的政策分析、组织人事、行政管理、外事交流、文秘、宣传等方面的工作;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中的管理岗位;高等教育单位与科研机构的政治学教育研究等。

  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毕业生可以到党政机关、社会团体、新闻出版机构、教育及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科研、教学、行政管理以及其他有关专门业务工作。最为适合的TOP5岗位分别是“行政/后勤”、“市场/公关”、“咨询/顾问”、“采购/贸易”、“销售”。分布最为集中的TOP5去向分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国有小型企业”、“民营大中型企业”、“民营小型企业”、“外资小型企业”。

  3.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政治学、行政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能在党政机关、新闻出版机构、企事业和社会团体等单位从事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政治学和行政学高级专门人才。

  4.主要课程:

  政治学原理、行政学概论、中国政治制度史、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比较政治制度、中国政治思想史、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中国社会政治分析等。

就业理论5

  近十几年来,我国高等院校本科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特别是当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迈向大众教育之后,教育理念、社会对人才需求等诸多方面的变化对高校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高校教育教学在观念、内容、方法等各个方面不断深化改革,向前发展,以适应经济、社会变化的新需要。

  20xx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教育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当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人。20xx年之后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刷新纪录,20xx年达到700万人,20xx年达到749万人,未来五年高校毕业生保持在年均700万左右。大学毕业生数量的持续增长,加上海外留学归来的毕业生和往届毕业生也进人再就业市场,就业逐渐演变成竞争激烈的战场。虽然环境科学不在20xx年教育部公布的十五个低就业率专业名单中,但就业形势仍不乐观。

  东北林业大学环境科学就业资料显示,目前近一半毕业生在从事与其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面对新的就业环境,为摒弃落后的教育弊端,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20xx年环境科学专业开始教学改革,经过几年的实践,环境科学专业在专业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与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实践,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1环境科学专业教学改革

  近年,大学毕业生质量年饱受垢病,一些专业的教学与市场需求脱节。教育部20xx年落实“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并于20xx年批准实施。基于当时的就业形势,环境科学专业提出了以强化专业基础教育,拓宽专业方向,重视专业技能为基本原则的教学改革方案的。以重实践、高素质的课程改革为指导思想,主要是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中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1.1教学内容改革1.1.1强化专业基础教育

  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环境污染治理新理论和新技术的涌现,为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热点,环境科学的专业课程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删减,重组更新,使教学内容既能反映环境科学领域最基本核心的知识,又能反映学科的最新进展和动态,同时又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以便毕业生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东北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在教学改革中打破旧的教学体制,适时改变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对环境科学专业提出具体的学分要求,以环境工程的理论和实践课为必修基础课,不再对专业选修课的选择进行限制,使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的整体专业知识水平得到提高。

  1.1.2拓宽专业知识方向

  我国高校的学科过度分化,造成环境科学课程设置单一,部分课程重复内容较多。由于环境科学多学科交叉的特点,要求环境类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多元化,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3]。为培养基础扎实、一专多能,髙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环境科学拓宽专业课程方向,新增加了一批专业课程,如环境生物学、经济学、专业英语等。为缩小文理科学生课程设置的差别,学生可以跨专业选择感兴趣的课程,而且学生在毕业设计时可以跨学科选择导师。

  1.1.3重视专业实践技能

  实践教笼是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高素廣人才的重要途径。原有的培养方案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为提髙学生专业实验技能,环境科学专业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突出并优化实践教学环节,制订出实验教学大纲。目前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专业实验、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3个方面。同时学校统筹安排实践教学资源,加大实践教学投入,加快环境科学实验室建设,陆续购置了一批大气和水处理实验模拟仪器,使原来十人一组的实验课变为4?5人一组。

  毕业实习是检验大学生四年所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是实现学生就业的关键[6]。毕业实习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学到在专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本科生在第四学期进行为期四周的环境工程专业毕业实习,包括组织学生到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厂,净水厂参观实习。此外,还进行了专业岗位全过程实习,即学生和检测站、污水厂的工程师一起采样,检测分析和撰写检测报告。

  1.2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法,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由于环境科学的`专业课比较枯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比较差[7]。为使学生变为课堂的主体,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环境科学专业教学方法改革主要增加了多媒体教学,演示法教学和交互式教学。

  1.2.1多媒体教学

  目前环境科学所有老师均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并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并有二门课程获得了东北林业大学重点建设课程资助。专业课课件提供了大量实际工程资料。课件内容尽量减少文字描述,通过图片,数据表格,动画视频,声音的演示,加上教师的讲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取知识。如环境工程学的所有工艺流程以前在教学中均采用静态图片对概念和过程进行讲解,学生对工艺的流程死记硬背,增加工艺流程动画和视频演示后,有效的突破了这一教学难点。

  1.2.2演示教学

  将抽象的教学内容通过实物讲解传递给学生,并将实物演示与启发讨论有机结合,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获得知识。如厌氧和好氧污水处理章节,讲解到活性污泥处理污水部分,学生们感到很枯燥,通过在课堂上向同学传递展示研究实验室的微生物实体,加深了同学们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

  1.2.3交互式教学

  交互式教学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提出,是一种旨在改善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自我监控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由教师在讨论中提出问题,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回答问题,教师和学生在讨论中不断变换角色,进而引导讨论进行下去[8]。

  例如,环境工程学教学增加了一些污水处理方案设计内容,采用了通过教师引导,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学会思考,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合作选择最佳的工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通过辩论,使每个学生有机会进行清晰的表述,学生通过对比自己和老师、同学解决问题的不同点进行反思,调整原有思维,获取知识。

  2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自恢复高考以来,我国高校办学学科分隔,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人文教育薄弱的问题。形成了重理轻文,专业先行、技术至上的办学理念,过分强调专才教育的办学思想[9]。培养的学生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部分学生高分低能,知识面窄,人文素养差,有的学生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心理偏差。为了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实践,培养出即具备专业基础知识又具备良好素养大学生,环境科学专业实时调整培养方案,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由学生通过学习实践,独立地去获取课外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以及培养创新能力。

  2.1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

  20xx年始,东北林业大学开始资助大学生创新和创业实践活动,分别建立国家级,校级和院级科研创新和创业基金,并把学生的科研创新、创业活动列人教学计划,在学分制教学改革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环境科学学科利用重点学科建设的契机,设置十组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并为每组项目提供创新基金。同时,环境科学实验室全方位向本科生开放,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条件,建立共享实验仪器及技术平台,为本科生的创新实践教学创造条件,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高素质人才。

  2.2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毕业大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已经成为社会就业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为此,东北林业大学检索教研室面向所有本科生增开检索选修课,这门课已变成大学生们所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为配合实现素质教育目的,图书馆还定期举办数据库应用和应用程序讲座,这使得本科生特别是准备有意于进一步考取研究生的本科生受益匪浅,掌握的计算机技能使他们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占有优势。

  2.3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重要的目的在于提高师生的文化素养,包括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和良好的为人治学做事的态度,最终使大学的文化品位和格调得到提高,并由此影响整个社会[1°]。东北林业大学采取了多种形式与途径深人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其中,学校各学院部门开展了一系列专题讲座就是非常有益的活动。如,东北林业大学图书馆定期举办“书林拾英”,“佳片赏析”等读书活动;校学生会定期举办“成功在路上”,邀请成功人士做讲座,和大学生互动交流,激发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班主任,辅导员及专业教师会定期在班级发布信息,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种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学术活动,参加社会实践,参加演讲、歌咏、科技、书画等竞赛活动,学生收获了课本外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和思想。

  2.4培养大学生的健康性格特性

  现代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型的人才,更看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修养,尤其是大学生的沟通交际和管理能力,为此学校实行了本科导师制并重新建立了班级管理制度。

  20xx年开始,东北林业大学实行四年制的一对一的本科生导师制度。环境科学学科每年在新生入学时召开老师与新生座谈会,首先专业负责人从本专业的发展沿革,国内外环境专业发展动向,以及本专业的就业方向等几方面做全面介绍,然后环境科学专业的每位老师介绍自己的教学内容和科研方向,然后通过双向选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本科生导师。本科生导师负责到学生毕业,他们不仅对学生在专业学习上提出建议,也为大学生未来发展就业进行指导,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班级作为一个小集体,管理的好坏,在学校管理工作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环境科学专业的每班不超过50人,每班设班主任、辅导员,通过建立能够独立开展工作的班委会,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体。班主任和辅导员通过定期的班会,了解每一名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状况。从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和就业等多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指导。

  3构建大学生综合素质科学评价的体系

  环境科学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在连续多年就业难的情况下,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适应社会需求,已成为环境科学专业亟待解决和思考的首要问题。东北林业大学为全面深人推进素质教育,建立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在目前学校的各项评比中打破了过去只注重考试成绩的做法,注重学生素质形成的过程性评价,突出对大学生情感、价值观的考察。创造多种途径将只注重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转变为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评价。这种综合素质评价也被用于对毕业生的考核,从而起到了积极推进学生素质整体提高的导向作用。

  总之,环境科学专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它的培养模式,就是给予学生实现自我,融人社会和充分就业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生存技能,这些关键能力的培养,也必将使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业理论6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介绍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制造的基础理论、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机构设计、制造及生产管理、控制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机械设计、制造的基础理论、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机构设计、制造及生产管理、控制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与能力: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及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就业方向可以简单地分为五大类,这五大类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知识水平来进行划分。

  第一类:科究研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之后,能够从事这类工作的人不多。这是需要那些头脑聪明,有天赋的人都可能办得到。大学四年时间能够把这个专业学得精通是很不容易的,毕竟这是一个交叉的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很广,而且还需要一定的实践能力。如果无法抛去恋爱、搞人际关系、争当班长、学生会主席等等外界东西而专心致志又略带点疯狂地研究,就像国外的很多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等等,痴迷起来,那是无法做到的。别幻想着像偶像电视剧里面那些帅哥主角,一天到晚谈恋爱,结局的时候竟然还事业有成。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这是不争的事实,而我们要面对现实。

  第二类:绘图设计。就是到机械制造公司里面利用电脑设计图纸,办公室的活,靠你的思维和创新能力了。如果混得好,可以成为高级白领,年薪百万是不成问题的。

  第三类:机械操作。毫无疑问了,就是一线工人的活,就是所谓的蓝领啦。要是你在学校的时候,选择的是如何去操作各种机床或者其他机器设备,那么工厂就很需要你了。要知道,现在懂得各类机械操作的人才是相当缺乏的。哎,没办法,绝大多数的人都奔着本科上的大学,学了一大堆理论,到头来啥技术都没掌握,最终落个“高不成低不就”的可悲下场。而这边找不到工作,工厂那些却急着招聘人,中国的就业难就是这么来的。

  第四类:维修维护。曾经听老师说过一个故事,说一个工厂一个大机器坏了,操作人员摆弄半天,检查来检查去,硬是什么毛病都弄不清楚。无奈之下,老板请来一位机械工程师,帮忙解决。这机械师有一手,仔细检查了一下,发现症结所在,于是对着图纸划了一条线,问题就解决了。然后向厂长开口要价几万。看看,就这么一天线价值几万,我们要是画一条线,不说是一条,就是一百万条也没值这个价啊。由此可知,对机械进行维修维护这工作其实挺重要啊。这类工种就像路面修车店的工人一样,虽然苦点累点,但是薪酬高。为啥?很简单,懂开车的人多,懂修车的人少。

  第五类:机械销售。看到这个,你可能有点疑惑,怎么这专业还有销售这一行咧。你别看那些什么市场营销专业的,看起来都挺牛的,其实这些专业的人出来之后没几个真正懂得搞营销的。如果你让这些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来干机械先关的销售,他们还干不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为啥?光机械那些参数、规格之类的东西就够他们喝一壶的了,哪还来的`闲情逸致搞营销啊。不懂这些专业的东西,在机械这行业就干不了的。现在的技术都要求很严格,一个螺母不对都可能损失惨重。人家与你商谈,说出的一大堆要求,你半天愣是一句没听懂,全都是专业术语,这活还怎么继续。所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出来搞这方面的销售那是很自然,很有必要的事情。也只有这专业的学生出来才能够干的起这活。根据一些数据统计结果表明:该专业女生比较倾向于从事这类工作。

  好了,研究了一整宿了,总算是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就业方向弄个明白。当然,以上仅是这个专业出来可以选择的行业的一小部分,还有其他更多的行业存在。这里就不多说,大家可以自己寻找或者是与已经从这个专业毕业出来的学长学姐们多多交流,对于你们以后的就业方面是有很大帮助的。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一、招聘要求

  针对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招聘企业给出的工资面议最多,占比100%;0-2年工作经验要求的最多,占比50%;大专学历要求的最多,占比50%。

  二、薪资待遇

  截止到 20xx年12月01 日,62623位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4068元,其中应届毕业生工资3174元,0-2年工资3761元,10年以上工资4761元,3-5年工资4984元,6-7年工资5869元,8-10年工资7616元。

  三、相关职位

  机械工程师,高级机械工程师,销售代表,电气工程师,机械设计工程师,销售经理,销售工程师,自动化机械工程师,资深机械工程师,助理机械工程师,灶具助理工程师,电子工程师。

  四、就业地区排名

  就业岗位比较多的城市有: 上海 [235个], 深圳 [181个], 北京 [148个], 东莞 [108个], 广州 [101个], 苏州 [80个], 武汉 [74个], 杭州 [61个], 天津 [44个], 南京 [38个]。

  五、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就业方向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毕业生可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加工工艺规程的编制与实施工作;从事机械、电气、液压、气压等控制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从事工艺工装的设计、制造工作;从事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高智能设备的编程及操作工作;从事机械CAD/CAM技术的应用工作;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的现场技术管理工作;从事机电产品的销售和服务工作。在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国家机关从事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工作;从事机械模具设计生产及制造相关工作。

  以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就业方向及就业前景分析由小编网络收集整理,数据有限,仅供参考。

就业理论7

  西方的就业理论奠定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之上。以萨伊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将劳动力视为市场经济中生产资料的一个组成部分,由“看不见的手”自发调节,认为劳动力市场上的自由调节必然会实现充分就业,失业只是局部和暂时的现象。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严重经济危机和大规模失业的现实,打破了古典学说市场万能的神话,凯恩斯的非充分就业理论应运而生。他认为经济和就业的周期性波动来自于“有效需求不足”和“工资的刚性”,因此主张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以扩张性货币和财政政策来扩大内需,解决经济波动带来的就业问题。凯恩斯认识到了市场规律的不足,但对就业的本质认识没有发生变化,依然把劳动力看成市场经济下的生产资料和条件,为了避免经济波动,才加上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调节,并且只考虑需求总量的变化对就业量的影响,忽视就业的结构性变化。 [1]

  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和国家干预思想在很长时间内都是西方治理失业问题的良方,但对上世纪中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滞胀”却显得束手无策,其理论受到了货币主义、供给学派以及理性预期学派的挑战。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提出了“自然失业率”和“适应性预期”的概念,以反对凯恩斯的非充分就业理论;以阿瑟·拉弗为代表的供给学派否定了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的基本论点,转而从供给面寻求实现充分就业的途径;以卢卡斯、穆斯等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将理性预期和自然失业率概念引入经济变量之中,认为劳动力的供给依赖于人们对工资水平的理性预期。这些学者认为,周期性波动不过是调节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经济绝不会出现严重且持续的购买力短缺,政府的扩张性政策只会引起通货膨胀而无法改变就业。

  新凯恩斯主义以隐含合同、搜寻-匹配和效率工资对传统凯恩斯主义的假设做了修改,成为现代西方就业理论的主流思想。该理论的关键在于工资粘性,即工资不能随需求变动而迅速调整,当有效需求减少时,社会不能用降低工资的办法来减少失业。因此,新凯恩斯主义也主张国家干预,但不同于传统凯恩斯主义,其干预政策更侧重于供给方面,比如,政府应采取措施降低劳动市场的进入门槛、干预工资合同以使工资富有弹性、向公众提供有效的劳动力市场信息以降低工作搜寻成本等,并且考虑到工资价格粘性的形成原因,认为政策的干预力度应该适中。

  在信息不完备的市场环境下,就业理论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寻找满足劳动力供求双方个体理性和利益相容的交易模式,因此,莫滕森(Mortensen)和皮萨里德斯(Pissarides)的搜寻匹配模型成为均衡失业的标准理论,其他学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拓展,使工作搜寻理论取得了迅速发展。现有的均衡搜寻理论文献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劳动力市场动态属性和信息流动不完全性为基础解释摩擦性失业。其基本思想是,劳动力供求双方为完成匹配,不得不为市场摩擦付出搜寻、雇佣、培训等成本,这些成本决定了均衡失业水平。此类研究一方面集中于对匹配函数作理论探讨,讨论其微观基础及其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并以经验数据估计匹配函数的具体形式和参数值;另一方面集中于探讨工资的决定机制,对集体谈判、双层工资、内部人-外部人、效率工资等进行了拓展研究。另一类模型以劳动力市场的非合作博弈为前提,致力于解释与劳动者可观测的技能水平无关的工资差别现象。如波思泰尔-维内(Postel-Vinay)、罗宾(Robin)的工资公告模型,认为引起工资差异的原因包括劳动者异质性、生产率异质性和市场摩擦。其实证研究表明,市场摩擦是工资分散的显著影响因素,技能差异可以很好地解释高技能劳动者的工资差异,但对低技能劳动者的工资差异没有解释力。这两类模型各有侧重,对两类模型的综合成为新趋势,莫滕森在匹配模型的框架下融入了工资公告的工资决定机制,认为高工资企业为避免工人流失,愿意为特定的匹配提供更高的成本,因此工资分散可使劳动者的生产率差异内生化。

  对工资和就业差别的另一种解释是将社会偏好、阶级、性别、种族、人权、利益集团等非经济因素引入分析过程。最早是贝克尔(Becker)依据歧视行为假设建立了分析模型,之后费尔普斯(Phelps)、伯格曼(Bergman)、桑纳托斯(Tzannatos)等对此理论进行了丰富。对歧视行为的一种解释是因信息不完全,企业难以精确判断工人劳动力水平,而性别、婚姻、人种、伦理及其他外在特征容易判别,因而成为企业决策的主要因素;另一种解释是,歧视是一种社会习俗,与经济结构关系具有相容性,当歧视行为居主流地位时,非歧视性行为会因违背社会规则而招致惩罚,因此歧视是有利可图的。随着反歧视法的问世,这些学者探讨了相关法案对就业和工资的影响。

  上述不同经济学派是基于西方资本主义就业问题而生,没有考虑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经济结构等因素对就业的影响,不考虑“世界经济一体化”对各国(即便制度不同)就业数量、种类、方式、效果等的“不一体化”影响,更不考虑就业的社会性质。

  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马克思的观点进行了发展,认为失业现象存在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阶级性需要用失业和不安全感鞭策工人、提高生产效率,因此企业所有者会制造“政治的商业周期”或“资本罢工”引发经济衰退,以达到提高失业率的目的。

  发展经济学的就业理论主要围绕发展中国家和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就业问题,其“分割理论”将劳动力市场划分为内部市场和外部市场,内部市场工资高且工作条件好,工资水平多受最低工资法、工会等制度因素影响;外部市场工资低且工作条件差,工资水平由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决定。由于劳动力在两个劳动力市场间的流动困难,内部市场的劳动者失业后宁愿等待也不愿将就到工资水平低的外部市场寻找工作,属于自愿失业;外部市场的.劳动者如果失业,由于缺乏必要技能而不可能在内部市场就业,属于非自愿失业。劳动市场分割可由种族、性别、教育背景、产业差异及地理限制造成,而经济学家更关注内部劳动市场与外部劳动市场的结构差别与工资差异的决定机理。现今劳动力市场分隔理论又发展为许多分支,如专用性人力资本理论、隐含合同理论、筛选模型、劳资谈判模型等,但都显示内部劳动力市场具有稳定的雇佣关系和工资刚性,外部人进入十分困难,因此劳动市场并非完全竞争的,工资杠杆调节失效又会影响劳动市场出清。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近年来随着部分国企工人下岗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我国的就业问题受到极大关注,理论研究也围绕不同问题从不同角度展开。

  第一类是从劳动力市场的角度出发,如戴园晨、辜胜阻等论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劳动力也是商品,也存在失业;胡鞍钢、杨宜勇、李培林等对劳动力市场的供给、需求及市场结构进行了研究,对发展经济学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进行了补充;赵履宽、姚裕群等从劳动力主体行为特点、供给状况等的变化来研究我国就业问题。

  第二类强调制度对就业的影响,对我国新旧就业制度的背景、条件、结果进行比较,提出以新的就业制度解决就业。如龚玉泉、袁志刚等从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约束下以劳动力边际产值等于其工资成本时的劳动力使用量出发,认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导致企业有效劳动的实际增加对就业弹性变化有一定作用。莫荣强调完善就业促进法对建立就业长效机制、保障就业公平的积极作用,主张以完善统筹城乡就业的相关制度促进城乡劳动者向充分就业目标推进。冯煜认为国企改革和就业体制转变对就业弹性影响大,上世纪90年代就业弹性系数下降主要由体制性失业导致。

  第三类从人口学角度,即劳动力的健康、教育、性别、劳动参与率等方面差异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做出分析。蔡昉认为,根据人口结构判断,我国已面临“刘易斯拐点”,劳动力由无限供给开始转向短缺,此时正是提高劳动者工资、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好时机,宏观经济不景气下的失业问题会随经济的恢复得以解决,并不意味着劳动力过剩。

  第四类观点从劳动力属性出发,将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中国化。例如朱殊洋在马克思再生产模型中引入就业规律模型,在劳动就业增长率方程中引入劳动密度、劳动资本弹性等,说明了这些参数与就业的关系。徐宪认为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公平有效的就业机制和环境,将对促进就业起到巨大推动作用。还有些学者关注劳动力的就业效益、就业权利的保障等问题,例如龙斧等人指出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非线性关系,提出与劳动力社会属性相关的法律、舆论、工会、政府等诸多因素影响着劳动契约的公平和平等性,造成对就业者权益保护的乏力。

  此外还有大量文献研究了国际因素如实际汇率和贸易协定与国内劳动力市场之间的联系。一些文献侧重于国际因素对净就业创造(总就业创造减去总就业破坏)或特定进口竞争行业就业的影响。从长期看,国际因素基本不影响净就业创造,而无论短期或长期,这些因素对劳动力在行业内和行业间具有重要的分配效应。因此,衡量国际因素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时应研究净就业的构成。还有一些研究将重点放在国际贸易和外包对就业、工资率和工资分散的影响,结果表明,国际贸易和外包往往增加了不平等,降低了对低技能工人的需求。

  从以上回顾可看出中外就业理论研究的几个发展趋势:

  1、传统就业理论侧重宏观层面,即就业总量的探讨,当代就业理论多考虑劳动力市场的微观不完善,如信息不完全、工会垄断、劳动力雇佣的交易成本等。

  2、就业的周期性波动问题是研究的主要内容,近两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必将引发新的关于周期性失业的讨论。

  3、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问题受得到重视,包括技术进步带来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和劳动力流动问题等。

  4、就业问题的国别差异、产业差异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如国际贸易对不同国家、行业的就业带来的影响,或专门针对贫困国家的就业进行的研究。

  5、运用了许多新的研究方法,包括非均衡分析、动态均衡分析、策略分析等。

  6、体现出经济学与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交叉发展的趋势。

就业理论8

  控制理论就业方向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研究生)毕业出来后可以从事这些行业:自动化类的软件、硬件开发。嵌入式开发。也可在高校搞理论研究。但一般得是博士。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内容很丰富,可发很多高水平论文,当然也得看个人能力。

  主要研究方向

  1.控制理论与智能控制

  从事混沌预测控制、神经网络控制、非线性系统辨识、鲁棒控制理论及应用的'研究。在理论研究的同时注重与实践的结合,结合控制算法研究开展了智能仪表、智能设备等的智能控制研究。

  2.计算机控制以及系统工程和控制网络技术

  从事铁路运输自动化、容错控制技术、虚拟现实、模式识别、检测技术、人工智能、运动控制以及系统工程和控制网络技术等方向的研究工作。该方向以应用为主,注重系统集成和工程应用。

  三、从业领域

  主要从业领域为:控制理论、控制技术和控制系统工程的研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从事控制理论教学研究、控制系统应用开发和工程设计。

  四、主要相关学科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应用数学等学科。

  控制理论简介

  控制理论是讲述系统控制科学中具有新观念、新思想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特别是高科技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成果,但是在民用领域即实际生活中有很严重的脱节。

  飞行器控制技术的进步是与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密切相关的。控制理论在飞行器控制技术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就业理论9

  【摘 要】随着中国高校教育的发展,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凸显,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社会热点之一。文章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运用粗糙集理论对所收集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两个重要因素,并基于这两个因素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开展进行了新的思考。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因素;粗糙集

  一、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大学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水平,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知识经济的冲击,青年初次与持续就业所需的能力门坎逐年提高,大学生必须具备能够满足新经济要求的核心就业能力才能成功发展,但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结构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一些脱节,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综观以往对大学生就业因素的分析和研究,作者将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总结为:就业者的个人素质,就业者对职业选择的预期,就业者的个人能力,外力因素等。目前,已有大量文献分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成因以及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但很少有研究者使用粗糙集的定量研究方法,将大学生就业的想法及一些实际情况量化分析,本文试图将粗集理论运用到这一研究当中,将平时思政研究中定性的分析更多的采用数学工具进行定量分析,以期得到更精准的结果。

  二、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分析

  (一)粗糙集理论

  (二)可辨识矩阵

  可辨识矩阵(也称分明矩阵)是由斯科龙(Skowron)教授提出的。

  其中i,j=1,…,n。

  显然,可辨识矩阵是一个依主对角线对称的矩阵,在考虑可辨识矩阵的时候,只需要考虑其上三角(或下三角)部分就可以了。

  (三)基于可辨识矩阵的属性频度的启发式约简算法

  定义1:设可辨识矩阵CD中的不含相对核Core的矩阵元素构成的集合为,属性的重要性为:C′D={Cij|∩Core=,Cij∈CD},属性ak,ak∈C^akCore的重要性为:

  sig(ak)=P(ak)

  其中,P(ak)为属性ak在C′D中出现的频率。

  Pawlak指出,一个属性约简必须满足条件独立性,即一个非空约简RC,当信息系统无决策属性时,如果r∈R,ER-{r}≠ER,则是R独立的;当信息系统有决策属性时,如果r∈R,POSR-{r}(D)≠POSR(D),则R是独立的.。其中,POSR(D)表示D的R正域;ER={(x,y)∈U2|a∈R,f(x,a)=f(y,a)}是U上的可辨识关系。Pawlak给出了如下的Pawlak约简定义:

  定义2:给定决策表S=(U,C∪D,V, f ),对RC,如果R满足如下2个条件:

  (1)POSR(D)=POSC(D);

  (2)r∈R,POSR-{r}(D)≠POSR(D)。

  则R是一个Pawlak约简。

  Pawlak约简的另一种等价定义为:

  定义3:给定决策表S=(U,C∪D,V, f ),≠RC,其对应的可辨识矩阵为CD,如果{α|α∩R=,≠α∈CD}=,并且R是独立的,则R是S的一个Pawlak约简。

  由Pawlak约简的定义,可以得出如下命题:

  (1)对任意非空元素m∈CD,有m∩R≠;

  (2)对r∈R,m∈CD,使得m∩R-{r}=。

  算法1:

  Step1:首先计算出决策表的可辨识矩阵CD,求出核属性并赋给Core;

  Step2:找出可辨识矩阵CD中含有核属性的属性组合项Cij∩Core≠,Cij∈CD,将Cij置为0;

  Step3:计算新可辨识矩阵中所有剩余属性项中各条件属性出现的频率P(ak),选出出现频率最高的属性ak,将该属性作为重要的属性添加到Reduction中,找出可辨识矩阵中包含有该条件属性的属性组合项Cij,Cij∩ak≠,Cij∈CD,将Cij置为0;

  Step4:检查可辨识矩阵是否为空,不为空则转到Step3继续约简,为空则结束。将Core中的属性赋给Reduction,则Reduction就是最后得到的约简结果。

  但该算法得出的属性约简结果不是一个Pawlak约简,而是Pawlak约简的一个超集。

  分析基于可辨识矩阵的属性频度算法的出来过程,可以看出,该算法仅仅满足以上命题的第一条,因为在选取出现频率最高的属性时,会出现有多个属性出现的频率最高且相同,则最后选取的属性是根据算法实现的方式决定的,从而人为地认为选出的属性相对其他出现频率相同的属性更重要。为了获得较优的约简,在改进算法中增加了反向删除策略,直到不能删除为止。它使用的计算简单,提高了算法效率。 改进的算法思想如下:

  算法2:

  Step1:由原算法求得决策表的核属性集Core和一个约简Reduction;

  Step2:从Reduction-Core中任意选取一个属性r,将可辨识矩阵中含有属性集Reduction-r中任意一个属性的属性组合项置为0。

  Step3:检查可辨识矩阵是否为空,若不为空,则返回Step2;若为空,则Reduction=Reduction-{r}。

  三、应用分析

  问卷调查所收集的数据涵盖个人背景、就业状况、个人能力等共计二十八项数据,根据粗糙集相关特性,本文对问卷数据进行了预处理,将个人背景中涉及父母、家庭的调查项目合并后离散为家庭状况优秀、良好和一般三种情况,将就业状况离散为就业情况优秀、良好、一般和差四种情况,将个人的能力分为:个人知识能力、社会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就业心态四个属性,并将各个属性分别离散为四个等级。

  将上述离散化后的数据代入到本文提到的基于可辨识矩阵的属性频度的启发式约简算法中,将就业状况作为决策属性,将上述提到的其他属性作为条件属性,经过约简,得到该知识系统的核及管件属性为家庭状况和就业心态两个属性。从粗糙集的定量分析来看,应届毕业生的家庭状况及就业心态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的两个最重要因素。因此,高校在积极做好大学生就业服务指导的同时,应与毕业生父母沟通,将教师,学生,父母连成一线共同努力以帮助学生就业,此外,高校在进行就业工作时,也应思考如何对学生就业进行心理指导,帮助大学生调整就业心态,培养他们成为社会需要的人,而不是让他们在就业时迷茫不知所措而错过就业机会。

就业理论10

  一、引言

  我国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增长,近几年经济增长率都在10%左右,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但是,经济的高增长没有带来高就业。进一步讲,就业形势的好坏,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有着密切关系。一般而言,一定的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就业增长也是一定的,然而我国的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贡献却不是很明显。

  最近十多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就业增长却相对缓慢,中国目前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存在大量的大学、大专毕业生面临就业选择,甚至毕业就失业的境况。可以说,中国的就业压力很大,劳动力总量供过于求,局部就业供给不足,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

  因而面对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我们应将视野放宽,在立足国情的基础上,充分借鉴西方经济学中有关就业理论研究的成果,解决就业问题,对于中国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西方就业理论演进剖析

  就业这一重大的社会经济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受到西方经济学家的关注,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就业理论。西方经济学家对就业问题的长期研究和探索,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需求的多角度、多层次的就业理论。如古典经济学派的就业理论,凯恩斯的充分就业理论,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就业理论,新凯恩斯主义的工资粘性就业理论等。

  (一)古典学派的就业理论

  萨伊定律是古典经济学派就业理论的基石,其基本内涵是供给创造需求。该学派经济学家代表人物有马歇尔、庇古等,他们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出发,认为市场上产品价格和货币工资可以根据市场供求状况自发调整。劳动供给和劳动需求相互作用决定实际工资和就业水平,供求平衡时的就业量就是充分就业水平。进而认为,只要不存在工资刚性,工资率可以自由伸缩,市场机制能自由的发挥调节作用,可使一切可供使用的劳动力资源都被用于生产,劳动力市场总能达到就业均衡,长期持续的非自然失业不可能存在,存在的只是自愿失业和短期性摩擦性失业。

  他们认为,解决失业问题的办法是消除货币工资的刚性,使货币工资能够随市场的需求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古典学派将自由竞争作为前提条件,主张市场调节平衡就业,否定了失业问题的普遍性。但换个角度理解失业的产生仍然是有可能的,失业问题正是竞争不充分所导致的结果,要解决失业问题首先就应该解决劳动力市场竞争的不充分问题。

  (二)凯恩斯的就业理论

  凯恩斯就业理论是以有效需求原则为核心,认为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失业之所以持续不断,是由于资本主义社会一般情况均存在“有效需求不足”。即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均衡时的总需求不足,由此造成较多的社会失业,即不充分就业。凯恩斯主义的促进就业理论实际上主张降低工资,即在不降低名义工资的情况下,降低实际工资。但前提是扩大总需求,因为总需求的扩大,必然会导致通货膨胀,工人名义工资不变,但实际工资相对减少。为实现充分就业,凯恩斯认为,必须摒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依靠国家干预,提出需求管理政策,从而达到促进生产,增加就业的目的。

  (三)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就业理论

  20世纪60年代末,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相继陷入“滞胀”的困境,凯恩斯理论失灵了。因而以托宾、杜生贝等为代表的新古典综合学派经济学家提出“结构性失业问题”,力图用市场结构的变化来解释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发症,认为是微观市场的不完全性和结构变化引起滞胀。得出结构性失业是因经济结构的变化而引起的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结构失调,结构性失业的存在必然引起失业与工作空位并存。由于强大的工会力量使工资易涨不易跌,所以尽管社会上存在着失业,但货币工资却不下降,而只要存在工作空位,货币工资就会迅速上升。于是,失业与工作空位并存就转化为失业与货币工资上涨并存,进而转化为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并发症。该理论主张从就业内容或就业结构角度来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如政府要指导收入政策,即政府要采取措施限制工资和物价的上升,以缓和通胀;注重完善劳动力市场,缓和因劳工市场技术结构变化造成的失业;适当修改完善失业补助金制度,激励失业者就业。

  (四)新凯恩斯主义的工资粘性就业理论

  新凯恩斯主义的劳动市场理论主要包括名义工资粘性和实际工资粘性两方面。名义工资粘性是由于长期劳动合同的存在和交错调整工资所致,工资通常是由于工会与企业通过谈判订立的合同而固定下来的。在合同有效期限内工资不能随市场供求行情而调整。即使没有工会组织未签订劳动合同的企业,因受有合同的企业粘性工资的影响,工资也不会轻易变动。隐性合同理论认为,雇员与雇主之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之间会形成某种稳定收入的非正式契约,从而使工资具有粘性。隐性合同导致失业的原因是由于在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厂商和工人因信息有限,决定了均衡合同出现无效率的非充分就业,因而通常会解除工人。效率工资论则说明了雇主会主动付给员工高工资,以提高雇员的生产积极性,提高跳槽和偷懒的机会成本同时吸引有能力及高技术人才。内部人——外部人理论则指出,内部人由于受到劳动转换成本的保护,在工资决定上有着重要的讨价还价能力,具有较强的就业优势和地位。致使工资调整主要取决于在职人员而不是失业者,于是,便可能出现非自愿性失业。因而解决失业问题政府就要干预工资合同,要减少工资粘性,增加工资弹性,使工资能够适时适度灵活调整。

  (五)反古典经济学的就业理论

  “反古典”学派主张放弃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借鉴日本的经济模式及行政主导性的市场经济模式。在就业问题上,强调在保证企业自由用人和求职者自主择业的前提下,在保持企业活力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国家对市场活动进行宏观调控和政策指导。同时建立稳定就业,劳动力流动平缓、劳资合同和工资差距较小的劳动力模式。

  三、西方就业理论对我国的启示及借鉴

  (一)古典学派就业理论的启示及借鉴

  首先要解决劳动力市场的分割问题和就业歧视问题,完善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实现劳动力市场的充分竞争。我国目前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不充分表现得很突出,市场存在严重的城乡分割和地区分割,就业歧视随处可见。就业招聘中存在严重的歧视性条款,如户籍歧视、地域与方言歧视、学历歧视、性别和年龄歧视乃至身高、相貌等身体歧视、婚姻状况歧视、犯罪经历歧视、姓氏歧视等等已经成为我国劳动力招聘中的一个正常现象。这些现象严重阻碍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正常发展,破坏了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导致了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因而必须加强透明化、公平化、法制化和市场化。

  其次,为了规范我国的劳动力市场,运用市场价格机制调节的同时要严格落实劳动用工合同制度,同时要鼓励企业履行现在流行的SA8000社会责任认证标准的相关规定,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

  (二)凯恩斯就业理论的启示及借鉴

  凯恩斯就业理论强调宏观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政府对对外贸易的干预和实行税收政策等来调节就业,是一种总量就业理论。它只考察资本主义社会的`总就业量的变化、就业水平的高低,而不分析就业的结构。由于它只强调从增加有效需求来解决失业问题,忽视对劳动力供给方面的管理与改善;只强调投资总量的增加而忽视投资的就业效率和投资结构的优化。因此,中国在通过政府扩大投资规模解决就业问题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提高投资的就业效率,要尽可能投向吸纳劳动力较多的行业和领域。另外,政府应注意经济增长模式的选择,制定有利于增加就业的经济增长计划和产业政策,把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增长方式结合起来。因而当前应当实行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选择“以就业为中心”的经济增长模式,实施以就业为基础的经济政策,优化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三)新古典综合派的就业理论启示及借鉴

  新古典综合派认为,政府应主要从劳动力市场和人力政策来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第一,采取全方位人力资源开发措施,对劳动力进行多层次、多领域、多种形式的继续培训,使劳动者及时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第二,大力发展职业介绍机构,负责信息咨询、指导服务、就业介绍等方面工作,使企业和求职者实现信息对称;第三,减少户籍制度对劳动力的限制,增加劳动力的区际流动,帮助解决劳动力和企业进行地区迁移。

  结合我国目前的情况,应建立完善就业教育制度,积极开发人力资源,全面提高职业技术教育水平。对于农村学龄儿童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同时对劳动力加强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以及在岗培训指导等,从而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及时有效配置,消除结构性失业。鼓励引导劳动力在地区、行业间的流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再则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借助网络信息资源平台加强对职业指导、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特殊群体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等相关信息的发布,达到信息资源共享。

  (四)新凯恩斯主义的粘性工资论启示及借鉴

  新凯恩斯主义所提出的工资粘性实际上是劳动力市场自身运行不可避免的现象,仅靠劳动力市场调节是不可能解决的。政府可就全社会工资水平定期进行全国性的调查,并结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基本生活水平为基础,制定出基准工资水平以供各地区的企业参考,使得企业工资在合理区间浮动。另外,政府应控制非工资性人工成本的过快上升,以增强工资弹性,例如,股份制企业股利的发放等要按照企业所处的成长阶段采取适当的股利发放政策,以及企业在年终发给职工的年终奖金等都要在合理的预算范围内。因为股利和奖金都是企业非工资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发放过多,有损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无论从短期看,还是从长期看,都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及就业。

  (五)反古典经济学的就业理论启示及借鉴

  可以说反古典经济学的就业理论对现实更具有指导意义。关于就业保证企业具有灵活的用人机制,加强人力资源部的建设,保证企业能够在第一时间招聘到合适的、合格的劳动力,同时求职者也能够自由灵活地选择适应自己的满意的工作岗位,从而充分地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政府要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宏观调控,制定人口政策,一方面调整教育结构等来控制和影响劳动力的供给,另一方面,国家给与市场活动进行宏观引导,建立稳定的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来建立新型的劳动就业体制服务。

  四、结语

  总之,西方的就业理论对我国寻求解决就业矛盾的途径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我国还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不仅依赖市场机制来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社会经济总量增长,扩大劳动力的有效需求,还要有市场调控体制改善的制度保证,两者面相辅相成,不可偏颇。

  参考文献:

  [1]肖静.西方失业理论与中国的就业问题[J].法制与社会,20xx,(11).

  [2]刘加强.缓解西部地区城乡就业矛盾对策研究[M].重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xx.

  [3]罗恩立,孙定东.西方就业理论的演变进程剖析与借鉴[J].经济学与经济管理,20xx,(2).

  [4]谭运进.西方就业理论对我国的借鉴意义[J].商业时代,20xx,(12).

  [5]韩志萍.西方经济学家对失业问题的理论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xx,(11).

  [6]伍希.借鉴西方经济学失业理论解决我国就业问题[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xx,(4).

  [7]杨宜勇.劳动就业体制改革攻坚[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xx.

  [8]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xx.

就业理论11

  关于浅析基于职业发展理论的高职大学生就业指导探索

  本文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要理论做了阐述,依据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分析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在校期间不同阶段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对全程就业指导的内容和方法予以探索,并提倡在指导过程中加强对媒介和信息的获取、利用和更新。

  就业是学校与社会的接口,能否实现顺利对接达到较高的就业率和较好的就业质量,是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头等大事,也是为各行业输送合格建设人才的实事。1987年,国家教委将“职业指导理论研究与实验”列为重点课题,高职院校也把就业指导和毕业工作作为学院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深入开展,就业指导不仅仅是单纯追求就业率的问题,更多的是考虑学生的人生规划和职业发展。

  一、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主要理论

  在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和改革的进程中,职业指导的理论逐渐发展趋于成熟,形成了有代表性的职业指导理论,主要有:

  1.人职匹配理论。由美国“职业指导之父”之称的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斯首次提出,后经威廉姆逊发展成型。该理论与中国的“人尽其用,物尽其才”有相似之处,侧重于就业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三个主要因素:对自我爱好和能力的认识、对工作性质和环境的了解、以及两者之间的协调与匹配,即“职业指导的三大原则” [1]。

  2.职业决策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伽勒特和乔普生,他们认为传统的职业指导只解决人们就业,而忽视教会人们如何学会就业,就像中国古训所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更重要的培养高职学生进行职业决策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时代的来临和职业观念的更新,衡量一个人职业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他是否拥有一份稳定的职业,而是取决于他对纷繁复杂的世界的决策能力。

  3.职业发展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金斯伯格和萨帕,金斯伯格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人的职业发展,认为职业在个人生命历程中是一个连续、长期的发展过程,而不是某一个时期短暂的需求行为,具有阶段性的特征。萨伯在继承了金斯伯格的基础上,综合了差异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职业社会学以及人格发展理论等相关原理,更为系统地提出了职业发展的观点。他把职业发展分为五个阶段[2]。

  (1)成长阶段(出生—14岁),在该阶段个体通过在游戏、想像和模仿中发展自我概念,认识社会。

  (2)建立阶段(25-44岁),这一阶段的早期(25-30岁),还有一些人对自己的职业不太满意,可能会变换一两次工作,到了(31-44岁),择进入了职业稳定期。

  (3)维持阶段(45-60岁),这一阶段个体一般不再寻求新的工作领域,而是维持既有的成就与地位。

  (4)衰退阶段(60岁以上),这一阶段个体生理与心理机能日渐衰退,职业活动范围开始缩小,直到最终退出职业岗位。

  二、基于职业发展理论的全程就业指导探索

  进入职业探索阶段,高职院校的`学生有了自己的专业。如何开展好高职院校能突出实践性、互动性的专业化、个性化、信息化就业指导,我们需要遵照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和本质要求,要努力实现现实的、具体的、活生生高职大学生的自由和全面发展[3]。

  (一)适应时代发展,加大对媒介和信息的获取、利用和更新,创新就业指导的方法和途径

  随着时代发展和个体职业探索阶段的到来,对高职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更多的是指导者和被指导者对信息的获取和更新,更重要的是双方之间信息的交流和利用。作为从事就业指导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实现对心理学、职业社会学等专业知识的沉淀,及时完成对就业指导信息的更新,抽出更多精力和时间专门从事教育的调查研究、预测研究和理论研究,及时对社会现象中的敏感问题、热门问题从理论上给学生予以解答。另外一方面,要开展人性化的就业指导,必须对学生的个体情况要有很好的了解,比如说学生的兴趣爱好、人格类型、当前心理状态及生理状态等。掌握了知识和信息,还要有有效的媒介对学生进行指导;可以采取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方式、更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通过网络等媒介对学生开展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指导的手段形式多种多样,除了课堂,可以利用书信、电话、多媒体、网络让学生自由提问、说出困惑、发表自己的看法,还可以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开展职业指导工作,以激起学生的共鸣。

  (二)转变观念,实施职业“全程指导”

  高职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是三年(2年校内学习+1年校外实习),是学生职业发展的探索阶段。依据职业发展的理论和教育部所提倡的“全程指导”的广义的就业指导制度,对学生的指导要从学生入学报到之日就开始实施全面、系统的职业指导,建立伴随学生职业发展的校内由低年级到高年级、校外就业跟踪的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并在不同的阶段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状态与特点开展连贯的就业指导工作,为学生的就业与创业铺路。

  第一阶段

  经历了高考的洗礼,高职大学生未能进入自己心仪的名牌学府,其入学后的心理状态很不稳定,同时对自己就读的专业、以及今后的就业去向和职业生涯都是模糊的,因此一年级就成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起点。

  这一阶段职业指导主要的形式和内容: "

  1、做好入学教育工作:通过迎新专刊、座谈会等介绍学校的历史、优良传统、专业发展方向、杰出校友发展史等,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

  2、主办学习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激发其学习的自觉性,合理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

  3、开展心理学知识讲座,帮助新生了解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试方法和途径,使新生尽快渡过“断奶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大学的学习生活。

  第二阶段

  进入二年级,高职大学生初步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逐步趋于成熟,学习目的明确,自我意识增强,开始规划发展方向,渴望了解本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发展情况,关心毕业去向等现实问题。本阶段就业指导主要是通过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学业指导,使高职大学生切实了解社会的要求,全面协调发展,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初步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并为之努力。

  1、介绍职业生涯的规划与设计,指导高职生成才道路的自我设计,使学生正确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练就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综合素质,并有意识的向着自己的目标对学习生活做合理的安排,并根据需要参加各种技能培训。

  2、加强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通过学生活动、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等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形式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包括“就业观念”、“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在内的“就业素质”。

  3、帮助学生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和职业技能教育,通过对各种职业资格认证的介绍,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正确认识职业资格认证对就业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按社会的需求来准备自己,并了解各行业职业资格认证的概况,知道相关职业资格的考务信息。

  4、通过讲座、形势政策课等,向广大学生介绍高职大学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用人单位最看重高职毕业生什么,怎样准备好迈向成功的通行证等;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和创新能力,完成就业前的知识准备、能力准备以及心理准备。

  第三阶段

  结合当前高职学校普遍采取的“2+1”模式,三年级学生的主要特点是关心毕业去向,积极努力,期望值偏高,渴望得到求职方式技巧指导,但部分学生心理调节不足,压力大,就业准备简单,对社会认识不足,甚至极少数学生对社会,尤其是对就业竞争充满恐惧感。这一阶段就业指导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宣传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和就业工作流程,讲解获取信息的渠道、利用信息的方法,进一步强化就业心理指导、择业观指导和求职技巧指导及诚信教育、就业安全教育,使学生了解就业政策、认清就业形势,树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值,积极参与就业竞争,诚信履约;引导毕业生尽快完成从学生到劳动者的角色转变。

  这一阶段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

  1、指导学生合理评价自我,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讲座、进行职业兴趣测评、职业性格测评、职业能力测评等,分析性格、素质、能力与择业的关系,使学生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评价自我。

  2、毕业生常见就业心理及调试。通过讲座和咨询等形式对毕业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介绍就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及如何才能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对就业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及早克服就业心理上的问题和障碍,帮助学生树立进取、务实、竞争的就业心态。

  3、开展就业咨询:通过团体辅导和一对一个的别咨询等形式相结合,为毕业生提供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细致化、专业化的训练与辅导,为学生答疑释惑。

  4、通过报告、毕业联欢、毕业生晚会、学位授予仪式、毕业离校欢送等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母校、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情感;对毕业生进行毕业教育和事业观教育、以及初入职场的职业适应性教育。

  第四阶段

  做好“人才售后”的服务工作,学生完成了三年的学习生涯,并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个工作岗位,但高职教育工作者所承担的职业指导工作还需要延续:首先是要指导学生适应社会,立足基层,脚踏实地,服务人民,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二是对学生的职业发展进行全程跟踪调查,了解学生的社会适应情况,并在需要时提供帮助。三是对用人单位进行跟踪回访,与用人单位保持良好的校企关系,结合行业和专业建立建立学生与雇主动态信息库,深入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反映和对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使就业指导工作和人才培养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反馈系统,从而能够从各方面预测未来几年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三、结束语

  本文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主要理论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核心,以职业发展的理论,对当前国内所提倡的“全程就业指导”的内容和方法做了的探索,对于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有指导意义。

就业理论12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竞争策略的引入及分配制度的取消,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通常施行双向选择模式。与此同时,随着高等院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生的数量迅速增加,就业压力也随之显著增大。据统计,20xx年的高校毕业生增至749万人次,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较20xx年增加22万,且截至当年7月1日,就业率仅为72.2%,仍有大批学生无法就业,其中女大学生所占比例较大。本文以大学生就业现状为切入点展开分析,探讨了影响大学生就业取向的主要原因,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优化高校教育管理的相关思路,以期为改善大学生就业现状,进一步完善高校教育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随着我国就业制度的变革,如何准确地把握当代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及其发展新变化、新问题,分析其内、外在因素等相关“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研究应运而生,由此,探索相应就业教育对策,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不仅对大学生个人而言裨益良多,对改善高校教育管理效率,推动社会发展等都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概述

  21世纪是知识与人才激烈竞争的时代,为了促进我国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各大高校纷纷扩大招生范围,不断提高教育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然而,当前国内人才市场需求与高校大学生供给形成巨大反差,大学生群体的就业形势颇为严峻,就业状况不容乐观。

  据统计显示,我国高等院校大学生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且增长率显著增加,但就业现状却并不尽如人意,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象已引起公众广泛关注。这一问题不仅加剧了我国就业难的形势,也一定程度阻碍了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进程。20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749万人,比20xx年增加22万人,创下历史新高。以“北上广”高校为例,三个城市各自于20xx年度的在校生数量已突破170万人,跻身全国高校在校生前列。但是,与大规模的毕业生数量相反,“北上广”三个城市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与此同时,不仅大学生整体就业形势严峻,在就业群体中的男女学生就业差距也在逐渐增大。以H大学为例,20xx年,H大学的女大学生群体的就业率为71%,男大学生群体的就业率为87%;20xx年,H大学女大学生群体就业率仅为63%,而男大学生就业率则高达84%。由此看出,女大学生就业率明显低于男大学生的就业率,呈现较大的就业差距。而且,从就业质量、就业层次、就业理想以及薪资待遇等多个方面来看,女大学生都处于明显劣势。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取向的主要原因

  (一)多元文化与社会舆论的引导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社会文化与思潮更为多元化,再加上社会经济体制对于个人利益的认同,以及社会舆论导向的全面指引下,大学生个人观念已不再由仅有社会价值观组成,而是逐渐融入了如个人利益获得、自我价值实现等不同因素,使得大学生在择业就业的选择问题上,开始偏向于自我价值的实现,更多地追逐个人利益的获得,即逐渐转向了“个人主义”。就这个问题,社会价值观的淡化于长远来看,将导致大学生偏离正常的择业轨迹,失衡的个人价值实现与物质利益得失在很大程度上会助长学生塑成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有悖于对国家与社会应予承担与履行的责任和义务。所以,高校在教育管理实践中,应当坚持加强引导与教育,督促大学生协调好个人追求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关系,培养其形成与自身实际择业取向、社会需求等相契合的观念,并要强调择业应以对社会有所贡献为先,继而再以追求自我价值的满足、实现人生价值等为目标。

  (二)就业市场化用人机制的推行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大学生仍处于国家计划经济分配体制之中,无需忧虑就业问题,然而,自八十年代末期开始推行的双向选择与自主择业的双轨制,一部分毕业生由学校推荐就业,另一部分自行选择就业道路,我国大学生就业开始逐步由被动接受转向自主求职发展。时下,不少经济学家认为就业市场化即劳动力的市场化,就业市场的实质本就是劳动力市场,基于这一背景下市场化用人机制的出现,很大程度上对大学生就业取向与观念带来了冲击。究其主因,笔者认为主要可归纳成如下两点:

  1.源自客体层面的矛盾

  决定大学生就业取向的成因,关键取决于大学生个人需求与社会的'需求差异性,以及大学生对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追求度。然而,在市场化引导下,大学生择业标准开始转向为“以发展前景”为先,其次才是以“自身才干发挥机会”的多与寡,以及“薪资待遇”等方面既得福利为衡量标准。由此可以看出,这类客体上的矛盾一方面体现出大学生对物质利益追求的注重,另一方面也凸显出大学生对自身精神层面满足的重视,不过当两者冲撞无法平衡之时,多数大学生还是普遍选择对物质的追求,以既得利益作为取向终点。

  2.源自主体层面的认知差异

  从社会心理学上看,人作为价值的创造者的同时也是价值的得益者,市场化不断深入带来的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之间的差异日趋扩大,由此促使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对于自我价值的追求与社会价值的追究之间矛盾也同步攀升,亟待采用平衡点加以控制。

  (三)家庭教育与价值观念的导向

  大学生活都是需要离家住校的,学校与家庭的距离让学生与家长联系日渐稀疏,基本上都依靠电话来保持联系。而现实中,部分家长片面地认为,只要将子女交给学校,此后教育就应该由学校负责,从而疏于对子女的管教与关爱,而这类家庭教育的缺失现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须知道,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价值观念、修养素质的形成,有着基础性与关键性的影响作用,漠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必然会引发一系列价值观念偏离正轨等问题。除上述外,现实中还有部分家庭虽有对大学生进行职业教育引导,但过度强调智力培养,为子女树立过高的发展目标,而忽视了对其个人责任感、道德素质的强化,存在明显的功利性,这也将严重影响大学生择业标准的端正客观。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学校教育又作为家庭教育的深化,两者应当共促互生,缺一不可,合二为一、有机结合,才能发挥最大效能,为大学生营造健康、端正的择业环境,使之得以树立端正、良好的就业取向与观念。

  三、高校教育管理的优化思路

  (一)以人为本——打造和谐民主的教育特色

  以人为本理念投放在高校教育管理中,即“以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这一理念的践行,不仅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还能够提高高校“软”实力。教学的中心本就应该以学生为主,教育的目的也应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根本。对此,高校教育管理在实践改革与创新的道路中,必须坚持从学生出发,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育人目标,确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管理体制,开展“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文化建设,着眼于学生的成长,站在人生发展的制高点,创造条件挖掘学生的潜能,拓展他们的发展空间,对学生的每一个“可能素质”做出有效指导,使之转化为“现实素质”,以促其整体素质向更高现实转化,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和完善,在激烈的就业竞争力崭露头角,收获欣喜。

  (二)打破僵局——借兼职丰富社会实践经验

  一定的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由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具有积极作用,兼职是其中一种重要的补充形式。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参加兼职,据分析,我国大学生兼职的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多数人是为了增加社会阅历;第二,部分人志在更好地掌握相关专业知识;第三,部分人目的只是为了获取报酬。针对这一现象,笔者认为兼职固然值得提倡,但也要注意量力而行,适可而止。具体地说,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各行业对人才的要求逐渐提高,企业在招聘后都需要对员工进行一定期限的专业培训,以确保员工符合岗位专业能力的要求。而现实中,大多数学生兼职的工作与其专业知识相关程度较小,技术含量很低,并不能起到提高专业能力的作用。相反,部分大学生的兼职经历对其毕业后的就业有所负面影响,部分用人单位认为兼职经历过多会导致学生在校期间有效学习时间较少,故而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不深,后期培养难度更大,而更倾向选择在校期间专业成绩优秀的学生。所以,高校在开展就业指导课程,或是进行教育管理工作实践中,应强调大学教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尤为重要,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到学校学习的重要性,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确保大学生明确兼职的利弊,把握适度原则,尽量选择与专业相关的兼职,切忌“贪多嚼不烂”;并以不耽误学习为前提,找好学习与兼职的平衡点,正确处理学习与兼职之间的关系,以学习为主,兼职为辅,相辅相成,切勿本末倒置。

  (三)反对歧视——加强大学生就业价值教育

  国家近年来对就业教育的重视度日趋明显,大批改善就业环境的改革措施陆续出台,有如相关就业指引的地方性政策、就业信息交流平台以及各大人力资源市场的构建等。即便如此,从根本上来看,大学生的就业观教育及其教育环境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相关教育的内容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差距还是相当明显的。由此,优化就业价值教育的效果,必须继续加强外部建设。具体地说,首先,各地政府除积极出台相关鼓励就业的原则性规定外,还要极力为大学生构建公平、公正、公开的就业平台,给大学生提供更多、更广泛的就业选择,让其就业思路更加的开阔,就业观念更加的合理。其次,各高校要引导大学生学会自我调整,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与职业心态,设定与自身相符的就业定位,秉持大众化的就业观,转变过去“精英身份观”,保持与社会经济结构、市场走向相一致的观念;同时,还要指导大学生学会自我分析,学会观察市场经济规律,明确择业应基于自身长远发展的视角下出发,关注个人发展空间的大小与个人能力的培养指数,抛弃不切实际的虚高理想,深刻理解“过分追求高经济利益往往会适得其反”的现实后果。第三,要进一步完善当前人力资源市场环境,使得市场机制能够在社会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严厉管控垄断市场行径与部门,消除地方保护主义,打破就业地域歧视、性别歧视,构建面向全国的人才市场,全面拓宽大学生就业空间,促进劳动力永续流动。除上述外,笔者认为同步完善就业法制建设,规范劳动力市场也是极其重要的,社会和政府应当从法律层面给予大学生强大支撑,最大限度保障初到社会的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免受侵害。

  (四)灵活就业——有针对性地开展创业培训

  当代大学生主观创业意愿受制于各项因素,真正走出大学校门、依靠自身对于职业、对于社会的理解展开创业行为的毕业生并不多,更多的毕业生宁愿在家长的安排下选择长线、稳定的工作,或按部就班按照社会职业发展形势的普遍规律选择到人才市场去应聘,作为一个普通职业者,为其他企业和机构贡献价值。基于这种现状,笔者认为大学教育工作者以及院系辅导工作人员,更要深刻分析影响大学生创业激情的众多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推动和鼓励符合要求的大学生自主创业。具体地说,首先,高校应当加大宣传力度,形成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通过校园广播、网站或其它自媒体形式的宣传,在校内形成广泛而充实的氛围。同时通过将创业教育纳入到高校内部教学体系当中,不断增加对其资金以及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上的投入,让更多大学生学习到有关创业的基本技能,达到创业素质要求;其次,各地政府也应作出相应政策支持,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大学生创业,鉴于当今社会以及产业市场的激烈竞争,政府可以适当从税收以及政策方面予以大学生创业一定的优惠,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为其营造出轻松的创业氛围。此外,就大学生自身来说,更需要依托良好的学习氛围,树立正确的创业意识,并不断积累和学习正确的创业技能,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与必要的道德素养,等待外在条件成熟时,即可投身到有关创业的实践活动当中。进一步说,对于大学生个体而言,创业成功与否虽然存在一定的偶然因素,但是从根本上说还需要基于个人的思维、工作以及组织和创新能力。所以,当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专业院系、学习成绩、政治面貌以及学术研究和计算机外语应用能力已成为左右其创业意愿的重要因素时,高校层面更应当基于这些因素,积极开展有针对性地教育和培训工作,带动更多有此意愿的大学生走上创业之路。例如,针对拥有一定学习能力,却在毕业实习阶段没有接触到适合自身的企业或单位的一类学生,高校应当在他们大学即将结束学业的阶段,组织开展有关创业的基础教育,教授他们有关经济、法律和管理方面的知识,使其萌生创业意识,燃烧创业热情,从而在创业过程中更加充分地发挥自身所学,将个人能力和价值发挥至极致。

  四、总结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培养模式较为单一,与市场发展规律严重偏离,不符合新时期时代发展的特点。因此,高等院校应该积极调整教育模式,转变教育培养观念,根据本学校的实际情况与市场需求,及时掌控市场发展风向,为学生挑选适合的教学内容和评价体系,制定正确的培养方向和教学目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课堂教学与管理模式,为培养众多市场应用型人才而努力;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校园文化资源,将其纳入到校本课程中,形成具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教学课程,充分展现出学校文化的育人功能,为学生今后的就业方向和就业可能提供坚实保障。

  除上述外,笔者还认为高等院校的培养模式应该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基础,遵循学生的就业理想,为其建立切实可行的教育培养机制和课程体系,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促其在未来更好地就业;而对于有创业兴趣与能力的学生,高校应围绕多角度展开考量,鼓励大学生进行合理创业,并依托教育提供必要的学习氛围,在培训层面,有针对性地破解各类影响因素对其恐惧和压迫心理所造成的负面效果,让大学生拥有足够的自信开展创业、实现自身的理想与价值。此外,家长也应当理性对待子女就业问题,对于子女非常规下的职业选择予以理解和支持,帮助其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切勿盲目灌输高要求、高收入等就业标准,使之能够选择与个人特点、专业技能相匹配的岗位,实现自身发展与职业本身的发展相结合。

就业理论13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就业方向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毕业生具备较全面的音乐创作知识、能力和专业化水平,能在有关文艺单位、艺术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出版、广播影视部门从事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的创作、教学、研究、编辑等方面工作。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就业排名

  学科:

  文学-艺术学类

  排名:

  艺术学类共27个专业,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在艺术学类专业中排名第22。

  在整个文学类96个本科专业中,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就业排名第65。

就业理论14

  摘要:在全球经济未见明显好转的形势下,独立学院要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要通过教育教学改革、树立全员就业理念等六个方面来努力。

  关键词:金融危机;独立学院;就业

  众所周知,浙江省是全国非公有制经济最发达的省份,同时,浙江省也是外贸依存度极高的省份。然而,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有蔓延局势,波及我省实体经济,致使我省大批外贸中小企业局势趋紧。在此经济形势之下,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却是年年攀升,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作为社会认可度尚待进一步提高,部分用人单位尚存在就业歧视的独立学院毕业生来说,当前形势对他们的就业无异于雪上加霜,独立学院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引导,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对独立学院的进一步发展和体制完善有着重要意义,也是家长、学校以及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一、独立学院就业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独立学院作为一种依托普通高等学校(母体学校)教育资源,采用民办机制运作的本科高等学校,其毕业生就业工作对于学院的发展而言,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从浙江省现有的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毕业生不能满足用人单位日趋完善的用人标准;

  二是独立学院社会认知度不高;

  三是独立学院就业队伍年轻,缺乏实战经验;

  四是学生就业心理存在误区,缺乏就业紧迫感。

  二、独立学院就业工作探索

  针对独立学院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本人认为高校可从以下几点出发加以解决:

  (一)转变观念,明确思想,办出特色

  将大学生的就业和教学改革相结合,独立学院应利用办学机制灵活的特点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招生计划及培养目标,减少毕业生的就业困难。独立学院的特色在于人才培养目标是介于学科性和职业技术型(技能型)之间的“本科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学生与普通的本科学生比,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与高职学生比,有较系统的'学科基础理论和一定技术革新能力,综合了二本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的优势,使毕业生能够在本已供大于需的经济危机情况下的人才市场上“适销对路”。

  (二)树立“全员、全方位和全过程”的就业工作理念

  “全员、全方位和全过程”的就业工作理念是指以学校就业职能部门为主体开展工作,充分利用教师、家长等社会资源,多方位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让人人都来关心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让人人都明白当前经济形势下独立学院就业工作形势严峻,从而形成“上下互动、专兼结合、内外并举”的就业工作体系。

  (三)加强教育和引导,促进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

  当前,在金融危机背景下大中城市人才竞争更显激烈,而广大基层却仍然没有满足经济建设所需的人才需要,大学生仍然有广阔的空间施展用武之地,我们应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支持毕业生志愿服务西部、服务省内欠发达地区、服务社区农村。

  (四)主动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与合作,广辟就业信息渠道

  针对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独立学院应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相关领导率领科技人员走进企事业单位,发挥高校科研优势,帮助企业解决科技难关、渡过危机时刻,从而反哺学生就业。

  (五)加强创业教育、创造就业品牌

  加强毕业生创业教育,努力创建就业工作新品牌。当前经济形势下,学生创业是学校就业工作的一大亮点,至今为止,已有很多高校设立了自己的大学生创业园区,其中大多数运营情况良好。“择业不如创业”已经成为现在大学毕业生中最为流传的一句话。为此,学院应多管齐下,积极支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孕育出一批带有自己学院标签的企业家,以创业带动独立学院学生就业。

  (六)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为就业工作注入动力

  学校应针对从事就业工作的人员或班主任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就业工作奖励机制。如毕业生就业率以一个基数为标准,学生就业人数每增加一个点,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或对于学生离校之前就业率达90%以上的单位或班级给予一定程度的奖励;还可以在评选先进时,优先考虑在就业工作中表现出色的相关工作人员。这种机制能够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就业氛围。

  在当前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之下,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已经成为独立学院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独立学院的发展时间较短,不可能像其他普通高校一样形成有影响的教育品牌。学生在选择独立学院时,就业率越来越成为他们考虑的第一因素。独立学院只有保持较高的就业率,才能在招生中占据主动,体现优势,提高生源质量,实现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做好当前经济形势下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xx]4号).

  [2]教育部.关于当前形势下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学[20xx]21号).

就业理论15

  摘要:在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农民工是一支不可或缺的新型劳动大军。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农民工就业问题关系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社会缺乏温情、政府主导力量发挥不足以及农民工个体技能难以满足岗位需求等使农民工的就业受到严重的现实冲击。在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同时完善社会支持网络,加强企业、社区和社会组织的支持,能有效提高农民工的社会地位,拓宽农民工就业途径。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农民工;就业;途径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家和社会安定的根本。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形成一股“民工潮”。作为城市快速发展中的重要人力资源,农民工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就业是民生之本”,对农民工就业途径进行深入探析不仅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全民素质的提升,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基于此,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如何拓宽农民工就业途径成为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引入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以人为本的新视野

  新公共管理理论是当代西方行政改革的理论概括,在一些发达国家已取得巨大成就。作为一门独立的研究领域,新公共管理理论是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逐渐发展起来的。新公共管理理论以现代经济学及私营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作为理论基础,并以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为依托。它主张在社会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以市场或顾客为导向来改善行政绩效[1];在公共管理中注重转变政府的职能,以授权和分权的管理方式来提高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新公共管理的着眼点是人,必须从根本上树立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只有在充分尊重人和满足人各项合理需求的前提下,公共管理活动才能取得成效,全新的管理观和发展观才能形成。

  (一)引入竞争机制,促进合作管理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作为特殊的经济行为主体参与经济活动。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在公共管理中效率较低的原因主要在于缺乏积极的竞争机制。因此,它主张用市场的力量来施加积极影响进而来改造政府,让更多的私营部门参与公共服务的供给,将竞争机制引入政府公共服务领域,以缩小政府规模,提高政府工作效率[2]。换言之,政府在加强公共服务宏观管理的同时,可以放开一些公共服务市场,充分借助市场力量和社会力量,让用人单位、社会组织、社区等各方共同参与,可以有力地推动合作管理,从而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与效率,以弥补自己财力和服务能力的不足。

  (二)以顾客为导向,促进人本管理

  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倡以顾客为导向,奉行顾客至上的价值理念。它认为政府是以人为本的服务提供者,政府应该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关注顾客的需要,提供回应性服务,这就对政府职能及其与社会的关系重新进行了定位。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政府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新公共管理理论要求政府在制定政策和制度、协调利益关系时,要围绕服务这个中心来开展工作,把服务理念贯彻到正确对待顾客的每一项工作中去。在实际的工作中,政府的各项措施和改革都应紧紧围绕顾客来开展,重视公众的需求,以提供全面优质的公共产品、公平公正的公共服务为其第一要务,将公众的高满意度作为政府追求的目标。

  (三)转变政府职能,促进民主化管理

  新公共管理理论认为,政府的工作重心在于制定政策,而不是监督整个政策的执行。政府应致力于创造平台,建立与公众沟通的对话机制和公众民主参与的决策机制,确保公民的广泛参与,注重公共服务供给过程的公民参与性,实现政府与民主的互动与公平。也就是说,政府可以通过平等的对话、沟通和协商,制定出能代表广大群众利益的政策,通过组织各种活动鼓励公众参与,形成政府与公众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的氛围,以便使政策得到最有效的贯彻执行。政府职能的转变,有利于缩小政府规模,减少开支,有利于政府专注于公共政策的制定、监控和评估,进而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的效率。

  二、当前农民工就业遭遇的现实冲击

  据统计,20xx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8,171万人,比上年增长1.5%。其中,外出农民工16,934万人,增长0.3%;本地农民工11,237万人,增长3.4%。[3]而每个农民工都期望凭借自己的能力实现温饱,获得升迁。现实却远非如此。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农民工经常会遭遇到种种不公和不幸。

  (一)农民工就业遭遇的.现实冲击

  1.农民工就业岗位层次较低

  由于农民工自身文化素质较低,缺少相应的技术以及法制观念,因此在劳动市场缺乏竞争力。大部分农民工只能在报酬较低的产业部门就业。他们从事的多是低技能和体力型的“脏、累、苦、险”的职业,如泥瓦匠、搬运工等。

  2.农民工工资待遇差

  据报道,农民工月平均收入由20xx年1690元增加到20xx年3072元,年平均增长12.7%。[4]但是这个数字是平均水平,还有一部分农民工收入要明显低于统计数字。农民工的工资多数是由老板与用工单位自行决定的,并无制度性保障。

  3.农民工非正规就业较普遍

  由于被排斥于城市的保障体系之外,部分企业欠缺社会责任感,长期沿袭“需要就招工、不需要就解雇走人”的用工模式。[5]农民工很难进入到正规的职业体系中来。他们是一种临时工性质的就业,是从劳动力的市场交换中获得劳动收益,基本上享受不到实质性的福利保障待遇[6],让农民工没有安全感和稳定感。

  (二)导致现实冲击的原因

  1.政府主导力量发挥不足

  政府的宏观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滞后,直接制约着农民进城就业。目前,农民工进城就业能力普遍偏低,虽然农业、教育和工会等部门都在开展农民职业培训工作,但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管理。另外,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民工群体的排斥也成为农民工就业无法保障的机制障碍。

  2.社会缺乏温情

  尽管农民工已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城乡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形态之间的反差,以及企业和社会对农民工的歧视和偏见,严重影响了各项涉及农民工的劳动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落实。

  3.个体知识技能难以满足岗位需要

  目前我国农民工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普遍较低,与岗位需求形成明显差异。在产业结构升级调整过程中,农民工较低的知识技能无法适应新的劳动市场的需要,这已经成为农民工增收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极大障碍。

  三、新公共管理理论指导下的农民工就业选择

  农民工就业问题关系到经济的持续增长、城市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李总理曾多次指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通过信息咨询、技能培训等手段逐步把农民工引向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加大服务业吸纳农民工就业能力,加快农民工就近就地创业就业。”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应“以人为本”,充分考虑中国国情,提高农民工就业竞争力,增强农民工的就业稳定性。

  (一)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

  1.政府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保障农民工顺利就业

  一方面,政府应以农民工为导向,完善法律法规,提高执法水平。政府要在法律上明确其基本权利与社会地位,取消对农民工就业、创业的限制性规定,保障他们与城镇居民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为农民工就业、创业提供宽松政策支持。同时逐步放宽户籍限制,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农民工在城市也能拥有购房、医保等公民权利。另一方面,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对吸纳农民工就业较多的行业、企业实行税费减免和财政补贴,为企业营造宽松、良好的发展环境,提高企业的积极性。

  2.构建政府主导、多方协作的农民工教育培训体系[6]

  重视农民工培训是坚持以顾客为导向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政府应该转变职能,构建农民工教育培训的信息服务平台。政府应及时公布对农民工的培训政策和培训安排,帮助他们有效地参与培训,并为他们提供法律法规上的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另一方面,引入市场机制,改革农民工培训模式。政府要积极鼓励各类市场主体竞争参与服务和培训,调动一切可利用的教育资源,建立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农民工培训机制。培训要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开展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加强校际、校企及城乡间的联合办学,强化产学研结合。

  3.政府要立足国情,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农民工多渠道就业

  首先,发展农村经济是解决农民工就业的根本举措。政府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积极努力地培育农村市场,发展农村经济,不断提高农村城镇化水平,让农村更多的剩余劳动力就地消化。其次,以农民工为导向,鼓励农民工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政府应以农民工的需要为导向,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参与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出台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提供小额贷款等资金支持,在创业审批上给予简化和帮助,为其提供良好的创业平台。再次,完善农民工就业信息服务,健全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政府应该以市场为导向,多方收集就业信息,通过互联网等各种渠道及时发布供求信息。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把剩余劳动力安置到位,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建立起劳动力市场需求与用工单位顺利对接的沟通平台[7]。

  (二)构建社会支持网络,进一步促进农民工就业选择

  社会各界的共同支持和援助能促进农民工有序就业。构建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能够为农民工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平台,促进他们形成健康的职业意识,确保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

  1.企业的支持

  企业是解决我国农民工就业的主渠道。一方面,企业可以实行人性化管理,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关心关爱农民工,通过提高其就业能力来提高农民工的就业机率,从而有力地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另一方面,企业应转变思维方式,营造良好的用工环境。企业要重视劳动者,重视劳动者的素质,加强对劳动者的人性关怀,为农民工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同时逐步改善和提高农民工待遇,积极解决劳动关系中不和谐的问题,保证农民工就业的持久有序。

  2.社区的支持

  社区应营造让农民工融入当地社会的软环境,保障农民工就业。目前,社区已经成为社会支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在城市,社区可定期开展各种有益的社区互动活动,增进城乡居民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开展城市文明生活和农民工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自身就业能力,从而提高社区成员的整体素质;建立农民工就业服务网站,定期发布就业信息,并提供职业介绍、政策法律咨询等服务;建立农民工结构、技能等信息登记,建立就业状况档案,作好就业推荐和劳务服务工作等。

  3.组织的支持

  当今社会,社会组织化程度的提高为农民工的就业及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社会组织(指我国正式登记的社会组织,涵盖教育、文化、劳动、民政、法律、慈善等领域)不仅可以为我国农民工的就业提供物质支持,还可以引导农民工积极参与经济建设,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社会组织可以联合企业定期组织举办招聘会,积极促进农民工就业和再就业。媒体组织也可以以优惠价格,刊登农民工就业信息,同时广泛宣传农民工就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农民工就业再就业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以新公共管理理论为视角对农民工就业进行探析,目的在于促进农民工自身全面发展的同时,促进全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进步。只有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到农民工就业这一工程中,才能形成一个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营造保护、关爱农民工的社会环境,促进农民工多渠道就业,也才能让农民工对城市建设注入更多热情。

  参考文献:

  [1]王凤秋,等.“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教育行政改革的适用性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xx,(6):83-86.

  [2]王海娟,孔春梅.“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的适用性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xx,(2):38-43.

  [3]中华人民共和国20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4]人社部.20xx年农民工平均工资3072元[EB/OL].

  [5]20xx年就业形势分析[EB/OL].

  [6]李强.城市农民工的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J].新视野,20xx,(5):46-48.

  [7]肖称萍.工业化与城镇化双重视野下的农民工培训[J].成人教育,20xx,(4):8-10.

【就业理论】相关文章:

就业理论05-21

就业理论15篇[热]07-20

就业理论汇编【15篇】07-20

就业理论14篇(优秀)07-20

就业理论15篇[通用]07-20

面试理论与技巧04-18

自我功效理论03-25

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03-27

员工管理相关理论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