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理论

时间:2023-07-20 16:22:31 职场 我要投稿

就业理论15篇[通用]

就业理论1

  一、 马克思主义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的基本内容

就业理论15篇[通用]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十三章“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中通过分析和研究伴随着资本积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影响,深刻阐述了相对过剩人口产生的根本原因、相对过剩人口的形式和作用。

  (一)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基本概述

  在马克思看来,相对过剩人口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伴随着资本积累过程以及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一种经济现象。“对劳动的需求,同总资本量相比相对地减少,并且随着总资本量的增长以递增的速度减少。”[1]这进一步说明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不仅受制于资本积累的总体规模,还与资本结构的变化有关,而这一切都与资本的本质——追求利润最大化相关。因此,马克思得出结论:“工人人口本身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时,也以日益扩大的规律生产出使他们自身成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手段。”[1]资本集中是加剧资本积累的重要因素,资本集中同样产生着相对过剩人口。“集中在这样加强和加速积累作用的同时,又扩大和加速资本技术构成的变革,即减少资本的可变部分来增加它的不变部分,从而减少对劳动的相对需求”。[1]不仅如此,马克思还指出了就业工人人数的减少比可变资本的减少还要快的事实。

  “相对过剩人口的生产或工人的游离,比生产过程随着积累的增进本身而加速的技术变革,比与此相适应的资本可变部分比不变部分的相对减少,更为迅速。”[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积累的增进,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速度要快于社会总资本的增长速度,因此,失业问题也就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常态。“在正常的积累进程中形成的追加资本主义是充当利用新发明和新发现的手段,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旧资本总有一天也要从头到尾地更新,要脱皮,并且同样会以技术上更加完善的形成在生产出来,在这种形式下,用较少量的劳动就足以推动较多量的机器和原料。”[1]“可见,一方面,在积累进程中形成的追加资本,同它自己的量比较起来,会越来越少地吸引工人,另一方面,周期地按新的构成再生产出来的旧资本,会越来越多的排斥它以前所雇佣的工人。”[1]这里的相对过剩人口或产业后备军就是指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失业人口,因此,相对过剩人口理论也被看作是马克思的失业理论。

  (二)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的作用

  关于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的作用,马克思说道:“过剩的工人人口是积累或资本主义基础上的财富的必然产物,但是这种过剩人口反过来又成为资本主义积累的杠杆,甚至成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存在的一个条件。”[2]“过剩的工人人口形成了一支可供支配的产业后备军,它绝对地隶属于资本,过剩的工人人口不受人口实际增长的限制,为不断变化的资本增殖而要创造出随时可供剥削的人身材料。”[2]

  第一、为一定时期内生产职能部门的扩张提供充足的劳动力支援。由于生产的发展是不平衡性、不确定性,在某个时期,由于各种原因会导致某些部门生产规模的突然扩张,需要吸收大批劳动力,而这些突然需要的大批量劳动力,就要由过剩人口转化而来。如果没有过剩人口的存在,这些部门的生产要得到突然扩张是不可能的。“这种周期性一经固定下来,那么,就连政治经济学也会把相对的即超过资本增殖的平均需要的过剩人口的生产,看作是现代工业的生活条件。”[2]

  第二、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所形成的巨大就业压力,有助于督促劳动者提高其自身素质和劳动积极性,大量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更有助于降低工业生产中的劳动成本。在相对过剩人口存在的条件下,“决定工资的一般变动是工人阶级分为现役军和后备军的比例的变动,是过剩人口相对量的增减。”[2]同时,相对过剩人口的存在是强化劳动纪律,提高劳动积极性和劳动者素质的重要手段。

  二、从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看当今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现状

  20xx年,中国有749万名研究生、大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外加去年待就业的毕业生,20xx年的高校就业人数多达840万。[3]20xx年已经接近尾声,自20xx年逐渐成为接纳高校毕业生主力的民营企业在今年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寒流,"融资难、招工难、管理创新难、技术创新难"等问题影响和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各行各业都面临着由经济下行压力带来的重重困境。

  (二)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成因

  (1)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产生的就业矛盾

  东部沿海及其他经济发达地区成为毕业生首选就业地。根据相关调查,选择以“北上广”为代表的沿海地区就业者高达65%以上,而经济欠发达、条件较艰苦的中西部地区则人才缺失严重,同时大城市的一些边远郊区、县、乡镇一级的民营企业、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也无法满足。虽然国家出台很多的优惠措施鼓励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去,支援祖国边疆建设,但很多政策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变成了空头支票,福利的缺失使毕业生对西部、农村、落后地区望而却步。

  (2)用人制度的弊端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

  从就业环境来看,用人制度的弊端使就业渠道严重不畅。由于我国目前的就业原则是户口属地原则,一些地区(特别是一些大中城市)设置就业户口门槛,导致来自偏远地区、小城镇、农村籍的毕业生在找工作时四处碰壁,这实际上妨碍了人才资源的流动,大大限制了高校毕业生的择业选择面。[4]

  2、高校方面的原因

  (1)与扩招规模不相适应的培养模式

  高校扩招造成教学资源分配不均、教学质量下降,直接影响到高校毕业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扩招后各类学校纷纷升格,中专升大专,大专升本科,学院升大学,普通高校争着往综合型、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迈进。这种扩招的进程中凸现出师资力量短缺和人均师资占有率下降,特别是生源良莠不齐,导致了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高,从而直接导致高校毕业生信誉度的降低和就业压力的增大。[5]

  (2)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与高校学科建设不合理之间的矛盾

  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与市场需求脱节是导致高校毕业生结构失调的主要原因。在当前,高校学科设置不合理的程度较为严重,热门专业一哄而上,即使市场上一些热门专业的毕业生早已人满为患,但很多学校的相关专业还在继续扩招。现在人才培养的观念与机制以及高校相关学科建设远远落后于社会、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3、高校毕业生自身的原因

  (1)高校毕业生盲目乐观的择业心态

  许多学生不能正确客观地认识自我和分析自我,择业时一味强调“我想干什么”,而不考虑“我能干什么”;不从自身的能力和社会需求出发,给自己恰当的职业定位,而是盲目地把目光盯在中心城市、沿海地区、国有单位和热门行业,对就业抱有过高的期望值。这种不顾客观的就业形势和自己的竞争实力,盲目乐观的择业心态,无异于为自己的就业设置障碍。

  (2)当代高校毕业生的职业认知能力较差

  职业认知是指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职业个性、职业偏好以及面临的就业信息等方面的认识。良好的职业认知有助于激发求职者的工作搜寻动机,提高工作搜寻的努力程度,从而使求职者取得良好的求职结果。调查表明,大学毕业生缺乏对自己的目标、性格、情绪特征、意志水平、职业兴趣、职业价值观等方面的准确认知,大多数毕业生缺乏对特定职业的职业能力特征、职业人格特征、技术技能、职业环境、职业报酬等方面的必要了解,不知道自己适合从事什么职业。

  4、用人单位的原因

  在实行“双向选择”就业办法后,用人单位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不应忽视的是,部分招聘方的用人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毕业生在一个公平、公正的环境下竞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工作经验的要求。许多用人单位,尤其是企业,在招聘大学毕业生时明确要求学生有相关工作经验,从相关调查报告来看,64.1%的毕业生认为相关经验不足将成为找工作时最大的限制因素;

  (2)对学校的要求。一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会将应聘人员的毕业院校作为首要的衡量标准而忽视对应聘人员个人能力的判定,这种择校招聘也是导致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三)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所带来的积极影响

  如何看待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学术界与理论界强调其严峻性和负面影响较多,实际上,随着我国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并轨和各项改革措施向纵深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定数量高校失业、待业人口的存在,不仅对劳动力市场的合理优化、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校人才培养机制转变、国有企业转机改制及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对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都产生了深刻的积极作用。

  第一、适度失业、待业人口的存在,有助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市场优化配置。[6]规范、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是建立在劳动力供给与需求、价格决定及竞争上岗等一系列机制市场化运作基础之上的,而所有这些又都是以一支适度数量的失业人口为前提的,所以失业人口的存在有利于加强市场竞争意识、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流动、提高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效率。

  第二、高校毕业生中失业、待业人口的存在,增加了就业压力,有助于提高择业者素质和工作积极性。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企事业单位实行就业终身制,择业者一旦进入国有制企事业单位就业,就没有了就业压力,再加上平均主义的劳动工资制度,严重损害了相关从业者的工作积极性,由此引发了国有企业的一系列问题,不仅造成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导致从业人员缺乏和丧失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的动力,导致相关行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低下,与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失业、待业人口带来的就业压力无疑可以转化为激发劳动者积极性和提高自身素质的强大动力。

  第三、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的增大有助于我国教育界合理配置教育、教学资源,各类高校优化课程设置,加强与社会、市场、用人单位的联系,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就业难度的增大,会加强高校学生危机意识,督促他们努力学好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合理做好自身职业生涯规划。

  三、总结

  通过对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和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现状、原因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相对过剩人口是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产物。

  其本身不应被简简单单地贴上资本主义的标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亦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但是我们也应该区别对待社会主义条件下相对人口过剩和资本主义条件下相对人口过剩的原因、性质、特点以及解决方案的不同。对马克思相对过剩人口理论的正确态度应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失业人口的存在这一实际问题进行新的理论探讨,而不应盲目局限于争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着力寻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对人口过剩的问题。

  二、相对人口过剩在给社会带来一定就业压力、对社会稳定带来一定影响的同时,其对社会的发展也有一定积极作用:保持适度的相对过剩人口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需求。

  所谓适度相对过剩人口,是指采取各种手段把社会失业人口控制在一个既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需求,又不影响社会和谐、政治稳定、人民生活安定幸福的适当范畴内,从而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市场经济的内在驱动力、刺激相对过剩人口发挥出其对经济发展的最大积极促进作用,降低其消极影响。

  三、大学生失业、就业难问题是一个时代发展的新产物。

  有关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在表面上超出马克思相对过剩理论范畴的一个新命题,但是其实质仍是符合马克思经典理论概述的基本要求。要解决好当代大学生就业难、失业问题,仍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结合中国当代市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结合当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现状的情况下加以解决。

  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所折射出的当代中国教育体系混乱、课程设置不合理、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教育资源浪费、高校扩招所带来的生源质量下降等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社会需要关注的大事。

  合理规划教育资源布局、整顿教育体系、严格把控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依据市场、用人单位实际需求制定培养方案、开设为相关专业与课程,从而创建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一体的教育机制。

  五、尽管大学生就业难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定数量的人才储备,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

  但是大量社会待就业人口尤其是高级知识分子的存在,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失业、待就业就意味着收入的中断,噪声失业人口及其家庭的生活负担加重,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从而引发各种社会问题,进而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不利于中国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所以必须加快建立和完善失业保障制度,尽可能的提供社会就业、创业平台,避免社会震荡,巩固社会主义改革的成果。

就业理论2

  艺术学理论介绍

  艺术学理论是对艺术进行综合研究,探讨其规律的学科。艺术的门类很多,形式、样式和题材、体裁的纷繁决定了它的多样性,并不断地推陈出新。在音乐,美术、舞蹈,戏剧与戏曲、电影与电视以及曲艺与杂技等艺术门类中,如何对创作,设计、表演、演奏的纷繁现象作整体性的观照,区别其个性与共性,将其共性归纳和构建完整的体系,解释艺术的性质与特点,艺术的发生与发展,艺术的功能和社会作用,艺术在文化中的定位,以及艺术自身的种种问题,使之纳入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轨道,是艺术学科的主要任务。本学科与相邻的二级学科,诸如音乐学,美术学、艺术设计学、舞蹈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戏剧戏曲学等都有广泛、密切的联系。

  课程设置

  基础理论课:艺术心理学,艺术文化学及相关技法和理论课。

  专业课:艺术原理,艺术史,艺术美学等;研究方向主于课。

  主要相关学科:哲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民族学,教育学,历史学以及音乐学,美术学,艺术设计学,舞蹈学,电影学,广播电视艺术学,戏剧戏曲学等。

  艺术学理论专业就业方向

  目前艺术类可以大致分为应用艺术类和纯艺术类,前者包括各种设计和制作类专业,后者则指传统意义上的声乐、舞蹈、美术类专业。从市场需求上来看,应用艺术类人才的市场需求在增长,特别是动漫制作、产品包装这类新兴行业需求很大;而传统艺术类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比较狭窄,很多学生在培养方向上就是出来当老师,但是目前市场上的这类师资需求比较有限。

  其次,艺术学实践性强、操作性强,学生的.适应性强,可以拓宽就业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环境、形象这些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像服装设计工程、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等相关专业的就业前景都特别好。

  此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高校、党政机关、行政事业单位及国有、私有企业从事与艺术相关的工作;还可以选择自主创业、灵活就业。

  艺术学专业考研学校排名

  1. 北京大学

  2. 东南大学

  3. 清华大学

  4. 中央美术学院

  5. 四川大学

  6. 北京师范大学

  7. 中国传媒大学

  8. 上海音乐学院

  9. 中国美术学院

  10. 南京艺术学院

  11. 中央戏剧学院

  12. 福建师范大学

  13. 上海大学

  14. 东华大学

  15. 杭州师范大学

  16. 厦门大学

  17. 湖北美术学院

  18. 沈阳音乐学院

  19. 鲁迅美术学院

  20. 苏州大学

就业理论3

  论文关健词:就业导向 改革创新 职业教育

  论文摘要:以就业为导向的改革创新是由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的。以就业为导向,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的思路,是在社会学、经济学、教育学的理论基拙上提出来的。以就业为导向,在职业教育中就应该充分考虑社会分层对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正确定位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充分认识职业教育是获取人力资本投资效益、寻求人才供需平衡的有效手段;充分认识职业教育是实现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重要途径。

  据报道,20xx年以来,全国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毕业生每年都在110万人以上,然而就业率仅为55%,这就意味着有将近一半的高职毕业生找不到工作。人才市场反馈的信息是很多企业招不到实用型高级技工,出现了“高级技工荒”。劳动和社会保障机构最近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城镇企业共有1.4亿名职工,其中技术工人7,000万名,而高级技工仅占5%,与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40%的水平相差甚远。高级技工的缺口高达数百万人,充分暴露出我国职业技术教育与实践岗位需求不相匹配的严重弊端。针对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教育部明确提出了“以就业为导向,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要求。“以就业为导向”,不是简单地用就业率作为导向,而是以促进就业作为整个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运用就业导向这一主线,连接政府、企业、学校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并贯穿于高等职业院校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在办学目标上,要以社会需求为指向;在办学定位上,要以就业为导向。其根本宗旨就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需求的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

  一、社会分层与就业: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创新职业教育的社会学思考

  社会分层是社会学研究的范畴,概括地讲,它是依据一定的标准,把社会成员划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等级、层次的过程。近年来,在我国社会结构变迁和社会分层的研究中,一些学者提出了“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用状况为标准来划分社会阶层”的理论框架。以职业作为划分标准,是因为任何职业都具有一定的职业声望,通过职业,社会成员可以获得与职业相对应的职业权利,职业还可以为社会成员带来收人。所以,职业是多元社会分层的契合点,一个人一旦获得了某种职业,也就获得了相应的社会地位。

  根据以职业为标准的分层原则,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认为,中国社会是由10个社会阶层和5个社会等级所组成,这是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基本形态。10个社会阶层是:国家与社会管理者阶层、经理人员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员工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乡无业失业半失业者阶层。5个社会等级是:社会上层,包括高层领导干部、大企业经理人员、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大私营企业主;社会中上层,包括中低层领导干部、大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中小企业经理人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中等企业主;社会中层,包括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小企业的企业主、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社会中下层,包括个体劳动者、一般商业服务业人员、工人、农民;社会底层,包括生活处于贫困状态并缺乏就业保障的工人、农民等。

  针对我国目前的社会分层状况,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为:在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培养对象应该定位于中下阶层社会人员及其子女;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于在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级人才,培养对象应该定位于中层以及中层以上的社会人员及其子女。

  职业教育应该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实施动态的以人为本的发展定位。然而我国职业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尤其是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就业时定位不清,不少学生和家长的思想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就业观念上,在择业过程中紧紧盯住机关、事业单位、国企等“正规部门”,而对民营企业、私企、中小型企业少有问津。另外,职业教育文凭在就业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劣势,这也是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情况不理想的重要原因。因而,我们应该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充分考虑社会分层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强化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要了解就业市场信息,加强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为学生就业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引导学生从职业角度了解社会,了解自己,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增强学生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引导学生步人对应的社会阶层,做好适应社会、融人社会的准备。

  二、市场摇求与就业: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创新职业教育的经济学思考

  经济学是关于投人一收益的科学,其研究核心是如何以最小的投人获得最大的收益。从经济学意义上说,以就业为导向发展职业教育既可以满足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也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根本要求。因为就业不仅能为国家带来经济的增长,也能对职业院校毕业生及家长带来人力资本投资的目标收益。 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人力资本知识存量和技能存量的主要途径,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作为一种与社会联系最紧密的教育投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收益。在未来劳动者身上进行人力资本的智力投资,必将提升人力资本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从而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

  职业教育投资对国家来说,是提高生产力、经济效益和增加国民收人的来源;对个人来说,是获得理想职位的重要条件。职业教育促进经济发展,主要是通过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来实现的,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的中心任务和基本方向。如果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地就业,不能满足社会生产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求,职业教育就没有实现自身的经济功能。从另一角度看,家长花钱送子女到职业院校读书,这本身是一种人力资本的投资行为,是为了实现未来收益的“积累”而并非“消费”。任何投资行为均是为了一定的目标利益,家长和学生的智力投资行为是为实现就业,通过就业、创业获得收人来补偿投资成本并获利。职业院校承担着为人力资本增加附加值的责任,只有让学生如期实现就业和通过创业致富,其附加值才能成为交换价值,才能真正实现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功能。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在人力资源的配置过程中,市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使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职业教育当然必须充分考虑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劳动力市场供需理论认为,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供给和需求,给经济发展以极大的影响。若劳动力供给不足,会导致生产不足,从而限制经济规模的扩大;若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则导致就业不足,失业人口增多。劳动力供需调整,就是解决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职业教育只有不断满足市场需求,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各类技术性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其毕业生才能充分就业。因为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其“产品”(接受职业教育而提高了劳动技能的毕业生)进人劳动力市场,通过交换,完成资源“优化配置和组合”的过程,进而最大限度地发挥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发挥得越充分,社会的物质财富增长得越快,相应地职业教育得到的回报率也就越高,就会增强个人对职业教育的需求,而个人对职业教育需求的增强又能推进整个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壮大。可见,职业院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是职业教育发展形成良性循环的一个重要保证,以就业为导向发展职业教育恰恰是实现这一良性循环的必要条件。

  三、社会人与就业:以就业为导向改革创新职业教育的教育学思考

  与其他类型教育相比而存在的职业教育类型,是实现人的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所谓社会化,是社会通过各种方式,使自然人逐渐学习社会知识、劳动技能与规范,从而自觉遵守与维护社会秩序、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并成为社会人的过程。对于社会而言,这是社会文化得以延续的手段;对于个人而言,是个体被社会认可、参与正常社会生活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主要满足的是人们从业准备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讲,职业教育一个重要的功能是使教育个体由自然人进化为社会人。促进人的社会化的一个核心内容是职业化。一个社会成员要真正实现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是需要走上工作岗位的。因为职业是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所必须从事的,在人的生存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们通常认为工作单位是个人进行职业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每一个人都要在工作单位的职业活动中学习职业技能,遵守职业规范,学会扮演职业角色。每一个人在工作单位中通过自己的职业活动和职业成就来确立自己的社会地位,实现个人的人生理想和价值,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个人能力、品格、气质、性格等心理特征。以就业为导向发展职业教育,是充分考虑人的社会化的基本要求而作出的理性选择。它担负着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能够满足各种社会需要的现实职业者的任务,是名副其实的职业引路人,能够真正促进个体的职业社会化。我们应该以这一基本思想来指导职业教育的教学改革,把学校的职业教育和教学改革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联系起来,与劳动就业的需要结合起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把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动力,把提高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作为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

就业理论4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为美术史论、美术教育领域培养教学和科研,美术评论和编辑、艺术管理和博物馆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从事美术教育、美术研究、文博艺术管理、新闻出版等方面的工作。

  培养要求

  本专业教学以马克思主义史学与文艺学原理作为指导思想,学生主要学习美术史论、美术教育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文史哲知识,培养学生史与论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良好学风。

  艺术学专业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很好和比较好的比例为23%,30%的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为“不太好”或“很不好”。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发展前景指数为5.96,与其他专业相比,发展前景指数为中等。

  72%的艺术学专业学生毕业1年后的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8%艺术学专业就业前景艺术学专业就业前景。按照十分制计算,艺术学专业毕业1年后的薪酬指数为3.32,与其他专业相比,薪酬属于中等。

  66%的艺术学专业学生毕业2年后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11%。按照十分制计算。

  53%的艺术学专业学生毕业3年后的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22%。按照十分制计算,艺术学专业毕业3年后的薪酬指数为3.31,与其他专业相比,薪酬属于中等偏下艺术学专业全球化指数艺术学专业毕业生认为“完全能够”或“比较能够”适应全球化竞争的需要,认为“不太能够”和“完全不能”

  适应全球化竞争需要的毕业生为26%。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全球化指数为5.88,与其他专业相比,全球化指数为中等艺术学专业就业前景职业规划。艺术学专业培养具备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设计、生产和管理单位从事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工作的专门人才。艺术学专业应届就业率指数艺术学专业毕业生中,80%的学生在毕业之前或刚刚毕业时找到工作,20%的学生在毕业1年以后实现就业。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应届就业率指数为8.00,与其他专业相比,应届就业率指数属于中等。

就业理论5

  西方的就业理论奠定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之上。以萨伊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将劳动力视为市场经济中生产资料的一个组成部分,由“看不见的手”自发调节,认为劳动力市场上的自由调节必然会实现充分就业,失业只是局部和暂时的现象。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严重经济危机和大规模失业的现实,打破了古典学说市场万能的神话,凯恩斯的非充分就业理论应运而生。他认为经济和就业的周期性波动来自于“有效需求不足”和“工资的刚性”,因此主张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以扩张性货币和财政政策来扩大内需,解决经济波动带来的就业问题。凯恩斯认识到了市场规律的不足,但对就业的本质认识没有发生变化,依然把劳动力看成市场经济下的生产资料和条件,为了避免经济波动,才加上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来调节,并且只考虑需求总量的变化对就业量的影响,忽视就业的结构性变化。 [1]

  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和国家干预思想在很长时间内都是西方治理失业问题的良方,但对上世纪中后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滞胀”却显得束手无策,其理论受到了货币主义、供给学派以及理性预期学派的挑战。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提出了“自然失业率”和“适应性预期”的概念,以反对凯恩斯的非充分就业理论;以阿瑟·拉弗为代表的供给学派否定了凯恩斯“有效需求不足”的基本论点,转而从供给面寻求实现充分就业的途径;以卢卡斯、穆斯等为代表的理性预期学派将理性预期和自然失业率概念引入经济变量之中,认为劳动力的供给依赖于人们对工资水平的理性预期。这些学者认为,周期性波动不过是调节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经济绝不会出现严重且持续的购买力短缺,政府的扩张性政策只会引起通货膨胀而无法改变就业。

  新凯恩斯主义以隐含合同、搜寻-匹配和效率工资对传统凯恩斯主义的假设做了修改,成为现代西方就业理论的主流思想。该理论的关键在于工资粘性,即工资不能随需求变动而迅速调整,当有效需求减少时,社会不能用降低工资的办法来减少失业。因此,新凯恩斯主义也主张国家干预,但不同于传统凯恩斯主义,其干预政策更侧重于供给方面,比如,政府应采取措施降低劳动市场的进入门槛、干预工资合同以使工资富有弹性、向公众提供有效的劳动力市场信息以降低工作搜寻成本等,并且考虑到工资价格粘性的形成原因,认为政策的干预力度应该适中。

  在信息不完备的市场环境下,就业理论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寻找满足劳动力供求双方个体理性和利益相容的交易模式,因此,莫滕森(Mortensen)和皮萨里德斯(Pissarides)的搜寻匹配模型成为均衡失业的标准理论,其他学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拓展,使工作搜寻理论取得了迅速发展。现有的均衡搜寻理论文献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劳动力市场动态属性和信息流动不完全性为基础解释摩擦性失业。其基本思想是,劳动力供求双方为完成匹配,不得不为市场摩擦付出搜寻、雇佣、培训等成本,这些成本决定了均衡失业水平。此类研究一方面集中于对匹配函数作理论探讨,讨论其微观基础及其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并以经验数据估计匹配函数的具体形式和参数值;另一方面集中于探讨工资的决定机制,对集体谈判、双层工资、内部人-外部人、效率工资等进行了拓展研究。另一类模型以劳动力市场的非合作博弈为前提,致力于解释与劳动者可观测的技能水平无关的工资差别现象。如波思泰尔-维内(Postel-Vinay)、罗宾(Robin)的工资公告模型,认为引起工资差异的原因包括劳动者异质性、生产率异质性和市场摩擦。其实证研究表明,市场摩擦是工资分散的显著影响因素,技能差异可以很好地解释高技能劳动者的工资差异,但对低技能劳动者的工资差异没有解释力。这两类模型各有侧重,对两类模型的综合成为新趋势,莫滕森在匹配模型的框架下融入了工资公告的工资决定机制,认为高工资企业为避免工人流失,愿意为特定的匹配提供更高的成本,因此工资分散可使劳动者的生产率差异内生化。

  对工资和就业差别的'另一种解释是将社会偏好、阶级、性别、种族、人权、利益集团等非经济因素引入分析过程。最早是贝克尔(Becker)依据歧视行为假设建立了分析模型,之后费尔普斯(Phelps)、伯格曼(Bergman)、桑纳托斯(Tzannatos)等对此理论进行了丰富。对歧视行为的一种解释是因信息不完全,企业难以精确判断工人劳动力水平,而性别、婚姻、人种、伦理及其他外在特征容易判别,因而成为企业决策的主要因素;另一种解释是,歧视是一种社会习俗,与经济结构关系具有相容性,当歧视行为居主流地位时,非歧视性行为会因违背社会规则而招致惩罚,因此歧视是有利可图的。随着反歧视法的问世,这些学者探讨了相关法案对就业和工资的影响。

  上述不同经济学派是基于西方资本主义就业问题而生,没有考虑不同国家、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经济结构等因素对就业的影响,不考虑“世界经济一体化”对各国(即便制度不同)就业数量、种类、方式、效果等的“不一体化”影响,更不考虑就业的社会性质。

  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马克思的观点进行了发展,认为失业现象存在的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阶级性需要用失业和不安全感鞭策工人、提高生产效率,因此企业所有者会制造“政治的商业周期”或“资本罢工”引发经济衰退,以达到提高失业率的目的。

  发展经济学的就业理论主要围绕发展中国家和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就业问题,其“分割理论”将劳动力市场划分为内部市场和外部市场,内部市场工资高且工作条件好,工资水平多受最低工资法、工会等制度因素影响;外部市场工资低且工作条件差,工资水平由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决定。由于劳动力在两个劳动力市场间的流动困难,内部市场的劳动者失业后宁愿等待也不愿将就到工资水平低的外部市场寻找工作,属于自愿失业;外部市场的劳动者如果失业,由于缺乏必要技能而不可能在内部市场就业,属于非自愿失业。劳动市场分割可由种族、性别、教育背景、产业差异及地理限制造成,而经济学家更关注内部劳动市场与外部劳动市场的结构差别与工资差异的决定机理。现今劳动力市场分隔理论又发展为许多分支,如专用性人力资本理论、隐含合同理论、筛选模型、劳资谈判模型等,但都显示内部劳动力市场具有稳定的雇佣关系和工资刚性,外部人进入十分困难,因此劳动市场并非完全竞争的,工资杠杆调节失效又会影响劳动市场出清。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近年来随着部分国企工人下岗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我国的就业问题受到极大关注,理论研究也围绕不同问题从不同角度展开。

  第一类是从劳动力市场的角度出发,如戴园晨、辜胜阻等论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劳动力也是商品,也存在失业;胡鞍钢、杨宜勇、李培林等对劳动力市场的供给、需求及市场结构进行了研究,对发展经济学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进行了补充;赵履宽、姚裕群等从劳动力主体行为特点、供给状况等的变化来研究我国就业问题。

  第二类强调制度对就业的影响,对我国新旧就业制度的背景、条件、结果进行比较,提出以新的就业制度解决就业。如龚玉泉、袁志刚等从企业在利润最大化约束下以劳动力边际产值等于其工资成本时的劳动力使用量出发,认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导致企业有效劳动的实际增加对就业弹性变化有一定作用。莫荣强调完善就业促进法对建立就业长效机制、保障就业公平的积极作用,主张以完善统筹城乡就业的相关制度促进城乡劳动者向充分就业目标推进。冯煜认为国企改革和就业体制转变对就业弹性影响大,上世纪90年代就业弹性系数下降主要由体制性失业导致。

  第三类从人口学角度,即劳动力的健康、教育、性别、劳动参与率等方面差异对我国就业的影响做出分析。蔡昉认为,根据人口结构判断,我国已面临“刘易斯拐点”,劳动力由无限供给开始转向短缺,此时正是提高劳动者工资、保障劳动者权益的好时机,宏观经济不景气下的失业问题会随经济的恢复得以解决,并不意味着劳动力过剩。

  第四类观点从劳动力属性出发,将马克思主义就业理论中国化。例如朱殊洋在马克思再生产模型中引入就业规律模型,在劳动就业增长率方程中引入劳动密度、劳动资本弹性等,说明了这些参数与就业的关系。徐宪认为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创造公平有效的就业机制和环境,将对促进就业起到巨大推动作用。还有些学者关注劳动力的就业效益、就业权利的保障等问题,例如龙斧等人指出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非线性关系,提出与劳动力社会属性相关的法律、舆论、工会、政府等诸多因素影响着劳动契约的公平和平等性,造成对就业者权益保护的乏力。

  此外还有大量文献研究了国际因素如实际汇率和贸易协定与国内劳动力市场之间的联系。一些文献侧重于国际因素对净就业创造(总就业创造减去总就业破坏)或特定进口竞争行业就业的影响。从长期看,国际因素基本不影响净就业创造,而无论短期或长期,这些因素对劳动力在行业内和行业间具有重要的分配效应。因此,衡量国际因素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时应研究净就业的构成。还有一些研究将重点放在国际贸易和外包对就业、工资率和工资分散的影响,结果表明,国际贸易和外包往往增加了不平等,降低了对低技能工人的需求。

  从以上回顾可看出中外就业理论研究的几个发展趋势:

  1、传统就业理论侧重宏观层面,即就业总量的探讨,当代就业理论多考虑劳动力市场的微观不完善,如信息不完全、工会垄断、劳动力雇佣的交易成本等。

  2、就业的周期性波动问题是研究的主要内容,近两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必将引发新的关于周期性失业的讨论。

  3、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问题受得到重视,包括技术进步带来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劳动力市场二元分割和劳动力流动问题等。

  4、就业问题的国别差异、产业差异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如国际贸易对不同国家、行业的就业带来的影响,或专门针对贫困国家的就业进行的研究。

  5、运用了许多新的研究方法,包括非均衡分析、动态均衡分析、策略分析等。

  6、体现出经济学与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交叉发展的趋势。

就业理论6

  一、问卷调查及描述性分析

  为研究本课题,向20xx—20xx年毕业的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04份,有效回收率68%。并且选择3家用人单位及5名毕业后大学生进行了访谈。

  (一)问卷调查基本分析

  1.专业的选择。麦可思《20xx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考生填报志愿的热门专业第一是金融学,其次是电气工程,法学、电子信息、会计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作为选择热门的法学、会计学是20xx—20xx连续三届毕业生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20xx年较低本科就业率排前2位的专业是动画、法学,高职高专为临床医学、法律文秘;高就业率排名前2位对应的是地质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以上排名对今后选择专业有较大指导意义,大学生应理性看待热门与冷门专业,不要盲目追风。

  2.用人单位注重的大学生就业力。据调查数据,用人单位对各种就业力重视度如表1所示。从表1可以看出,用人单位认为的重要就业力前三位是责任感、人际沟通力、团队合作力,其次是专业知识,最后是谈判力。但是从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相关能力评价结果中发现,市场认为大学生在实践能力、责任意识、心理承受能力方面亟待提升。因此,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力无法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

  (二)不同学历大学生就业力描述性分析

  调查数据显示,本科毕业生读研的动机中认为就业前景好的占33.5%,职业发展需要占26.5%,就业难暂时读研占11%,做学术占16%,其余因素占13%。这表明绝大多数毕业生读研是为了就业,做学术的仅为大学毕业生的1%。高学历对就业能力的提高有显着帮助吗?表2是毕业时毕业生对自身的评价,其中1分最低,10分最高。表2是描述统计量表,反映不同学历的大学生责任意识均值、标准差、标准误差、极大值和极小值等;三个均值数值由大到小排列分别是研究生>本科>专科;三者中研究生的标准差、极值差最小,说明其数据差异小,较稳定,代表性好。表3反映不同学历的大学生人际沟通力均值、标准差、标准误差、极大值和极小值等;三个均值数值由大到小排列分别是研究生>专科>本科;本科生的标准差、极值差最大,说明其数据的差异大,代表性较差,所以不能得出在人际沟通上,本科生最弱的结论。表4反映不同学历的大学生专业知识均值、标准差、标准误差、最大值和最小值等;三个均值数值由大到小排列分别是研究生>专科>本科,三者的标准差由小到大研究生<专科><本科,极值差由小到大也是研究生><专科><本科,所以均值的减小可能是由于差异大造成的,并不能得出在专业知识方面研究生最强,本科生最弱的结论。表5反映不同学历的大学生团队合作力均值、标准差、标准误差、极大值和极小值等;三个均值数值由大到小排列分别是专科>本科>研究生,再结合标准差、极大值、极小值分析,研究生的标准差最大,而且极大值与极小值的差值也最大,也就是说研究生的团队合作力差异悬殊可能是使其均值偏小的.原因之一。专科的标准差、极值差均大于本科生的情况下,其均值大于本科生可能是由于差异悬殊造成的,所以在团队合作力方面,专科强于本科并不一定合理。表6反映不同学历的大学生谈判力均值、标准差、标准误差、极大值和极小值等;三个均值数值由大到小排列分别是专科>本科>研究生,研究生的标准差以及极大值与极小值之差是三者中最小的,也就是说研究生在谈判力上的差异小、较稳定,数据有较好的代表性,在此情况下其均值仍是最小的,所以可以得出研究生的谈判力相对最弱的结论。通过以上分析初步得出结论,高学历并非对所有的就业力提高有显着性帮助。

  二、实证研究

  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别从有无实习经历和不同学历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

  (一)就业力大小与实习实践经历的有无是否有显着关系

  对实习经历是否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分析,进行了独立样本的T检验,通过分析SPSS输出结果来判断实习实践经历是否对就业力存在显着性影响,分析结果如表7所示。从中可以看出,人际沟通力和团队合作力t检验的P值均小于显着性水平0.01,表明是否有实习经历对大学生的人际沟通力和团队合作力具有显着性影响;而谈判力t检验的P值为0.2,大于显着性水平0.05,表明实习经历对大学生就业无显着性影响。

  (二)不同学历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

  运用方差分析,研究了不同学历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分析结果如表8所示。这是单因素(学历)方差分析结果表,第三列给出了组间离差平方和、组内离差平方和及总离差平方和;第四列给出了它们对应的自由度,第五列是对应的均方差;第六列和第七列分别给出了F统计量和它对应的p值。由于以上p值均小于0.05,表明不同学历的大学生在责任意识、人际沟通力、专业知识、团队合作力及谈判力方面具有显着性差异。拒绝单因素方差分析原假设并不能得出不同学历的大学生的分别在责任意识、人际沟通力、专业知识、团队合作力及谈判力这几个方面的均值完全不等的结论。不同的学历下,就业力各方面均值的两相比较参见表4所示的多重比较检验结果。表9给出了不同学历的大学生分别在责任意识、人际沟通力、专业知识、团队合作力及谈判力个方面的平均值之差的LSD检验结果,其中后面带“*”号的表示有显着差异,没有带“*”号的表示没有显着差异。在责任意识上,研究生显着高于专科生;在人际沟通力上,专科生和研究生均显着高于本科生;在专业知识上,研究生显着高于本科生和专科生,而本科生和专科生之间的差异不显着;在团队合作力上,专科生最高,其次是本科生,研究生最低;在谈判力上,专科生高于本科生和研究生,而本科生和研究生之间的差异不显着。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力的几点建议

  (一)大学生自身的角度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切忌眼高手低。就业不是毕业之际的事情,而是开始于志愿填报,贯穿于整个大学期间。大学生应尽快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明确自身目标,做好人生规划,并在求职过程中放低姿态,不盲目追求高薪、高职位,从普通、基层开始寻找并抓住机会,锻炼自己。同时,不仅要扎实掌握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学会在实践中运用理论知识。根据市场实际需求提升相应的就业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力争满足人才市场需求。

  (二)高校的角度

  充分利用政府的资源与支持,集中精力办好优势学科、专业。了解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专业,重视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匹配。寻求社会资源,与企业建立紧密联系,实现实习与就业相结合,建立“一体化”机制,使学生能将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及时运用到实际岗位中。对用人单位来讲,不仅可以在学生实习期间有目的的培养学生,使其在参加工作后可以直接上岗,节省了培训费用及时间成本,而且从某种程度上以低成本获得劳力,扩大本单位的影响力;对高校及学生来说,可以及时获得对今后就业有直接价值的真实市场信息,并据此及时自我调整、适应及提升,实现身份转换,更好地适应社会化环境,增强自身就业力。建立健全本校就业指导机制,将毕业之际的就业指导逐渐转变成教育过程,将短期的就业指导变成长期就业教育,聘请专业人士对大学生进行细致、针对性强的教育和就业指导,努力实现就业指导全程化、专业化、综合化。

  (三)社会、政府的角度

  社会应营造正确的价值导向———务实、奉献、吃苦耐劳,而非金钱、权位与名望。政府应降低全国各地资源分布的差异,由于存在户籍歧视、学校歧视等现象,许多大学生为下一代有更好发展,就业时不得不选择那些教育资源优质的大城市及东部沿海地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人才供需矛盾。

就业理论7

  论文摘要: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制度的顺利运行,需要就业指导的配合。由于历史和观念等方面的原因,当前我国高 校的就业指导工作难以满足青年学生成才和发展的需要。就职业院校来说,必须依据自己的办学特色,转变观念,准确定位,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专业化和全程化。

  论文关键词:市场就业机制;就业率;就业指导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供需矛盾的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逐渐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和关心毕业生工作,明确提出了“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指导思想。因此,必须客观认识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努力探索高职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努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一、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一)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现阶段我国就业实行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和政府促进就业的基本方针。高等院校由此也改革了“统包统配”和“包当干部”的就业制度,实行少数毕业生由国家安排就业,多数由学生“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这就从根本上确立了我国高校毕业生资源配置机制从计划配置转向市场配置。大学生就业分配制度的重大变革,顺应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市场化趋势,为大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和工作的机会,得到了大学生的普遍欢迎。然而成功的选择不仅需要个人的勇气和意志,同时还必须有把握实际的技术与能力,由于缺乏对职业和自我的合理认识和定位,加之职业决策和选择能力不足,信息搜集渠道不畅,一些毕业生往往难以找到理想的工作大学生迫切希望得到有效的就业指导。特别是对于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由于我国的教育观念落后于先进国家,在社会上的认同还达不到应有的程度,高职毕业生作为高校毕业生从业大军中的弱势力量,在就业中往往处于劣势。因而有效的就业指导,对于解决职业院校学生就业难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已经成为高校得到社会认可程度的考察维度之一。社会大众对高等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在家庭对高等教育投资不断增大的同时,人们普遍关心高等教育能否有合理的投资回报和投资效益。因而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已成为检验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指标,也成为衡量一个学校办学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志。如今年湖北省教育厅为切实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出决定:“凡毕业生就业率低于70%的高校,其专业办学水平不得评为合格,年度招生计划要适当减少,相应专业布局也将适当调整。”

  由此可见,学校乃至专业的就业排行榜成为高校招生时的无形招牌。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好坏、就业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一个学校的招生形势和生源质量,从长远来看,也关系到一个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形象和地位,关系到社会大众投资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对于学生个体而言,如果大学毕业不能顺利就业,那么温饱尚成问题,发展就无从谈起。此情此境之下,实现就业成为学生个体与学校双方乃至社会大众关注的焦点。因而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三)高校开展就业指导工作,除了具有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进而实现“充分就业”的功能之外,还应具有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等作用。理想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也是衡量一个人生命价值的重要标尺。由于职业理想的不同,使得各类学校毕业生的职业选择各有不同。职业技术学院不同于普通高校,多数学生是升学考试的失败者,进入职业院校是他们无可奈何的选择,不得不进入职业院校的他们,感到前途无望。必须积极引导学生从自己所学专业对应职业群的角度了解社会,了解自己即将从事的职业为从业者提供的发展前景,既看到自己职业生涯的美好未来,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又找到自身素质与即将从事的职业对从业者素质要求之间的相符与不符之处,形成按职业要求提升自身素质的动力机制。引导学生形成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是职业院校推进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提高德育实效的重要途径。

  二、几点思考

  高等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对于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满足社会需要等方面,起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此,客观认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在借鉴国外先进理论的基础上,探索符合我国国情、适合我市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和高职大学生特点的就业指导理论体系。

  (一)坚持高职教育职业技能性原则,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专业化

  1.树立职业理念,明确就业指导工作的任务。开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第一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职业教育比较明显的特色主要体现在地方性、技术技能性、市场导向性等三个方面。”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从个人的角度讲,是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诸方面;从社会的角度讲,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合格的劳动者这一概念意味着个人不仅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专门的知识与技能,以及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且要具备基本的“职业角色技能”,用发展论的观点来看,就是“职业自我概念”。因而个人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包含着职业角色技能的发展,这方面恰恰是我国以往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基于以上认识,学院就业指导的基本任务在于:引导学生理性认识自我,认识职业世界;帮助学生认识职业技能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性,促进学生职业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教育学生正确处理国家、社会需要和个人志愿之间的关系,增强职业意识和对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能够正确地选择符合社会需要的职业或专业方向。总之,切实加强职业技能培养,使学生所学专业能够适应他所对应的职业岗位的需要,这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

  2.准确定位,培养职业兴趣,变高职大学生就业的劣势为优势。当今我国高级技术应用人才严重短缺,无疑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体制,在短时间内不能满足社会迅速膨胀对高级职业人才的需求,这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经济体制逐步深化的过程中兴起的重要原因。首先要认识自己的优势,各类教育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需要扬长避短,发展优势。其次,在坚持专业化、职业化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结合的整体教育观的前提下,突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突出对人才的技术和技能的培养。再次是发挥优势,把握机遇,依据实际,实现办学的准确定位,跟上“人世”和知识经济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应用人才培养的要求。目前我国“第一线劳动者素质不高,严重影响了我国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已经产生令人担忧的后果。据劳动保障部负责人分析,我国企业产品的平均合格率只有70%不良产品的经济损失每年近20xx亿元。我国正在成为世界的“制造工厂”,发挥我国的比较优势,当务之急是加强对高级技工的培养力度,提高技工的素质技能,切实解决技能型人才供不应求的问题。职业教育作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培养具有动手能力的实用性人才,才能受到社会的重视和认可。

  职业兴趣是可以培养的,这是职业院校就业指导的重要理念。如今,在我国实用人才的紧缺已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国外,对高级工的重视和培养力度并不小于对高学历者的培养。"

  在社会劳动力的总量中,日本的高级工是25%,美国高达35%,而我国的比例实在太低。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将工厂设在中国,而技术工人作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科技转化效果、产品质量高低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不了解、不喜欢自己即将从事的职业的学生,在接受职业道德、创业意识、创业精神教育时能有什么实效。如果学生对即将从事的职业缺乏向往和追求,就不可能珍惜在校的学习生活,不可能为了胜任即将从事的职业而自觉提高自身素质,这就很难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发展。要帮助学生转变观念,随着技术和技术应用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显重要,现代社会对技术型人才的需求日趋广泛,技术型人才的重要性不断提升。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级蓝领”的概念应运而生。据报道“在山东省青岛市劳动保障局举办的20xx年招聘洽谈会上,一家塑料制品公司在招聘高级塑料模具技工时,竟然开出了年薪16万元的‘天价’。

  (二)坚持把就业指导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全程化

  根据职业选择的发展理论,职业选择不是个人面临就业时的某个单独事件,而是贯穿于个体生命的全过程。为此,职业指导应作为发展个体健全的职业自我观念而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形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对职业和社会的了解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具有教育过程的长效性的特点,应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教育之中。 2.运用先进的方法,变学生的消极心态为积极心态,促进就业指导工作的科学化。职业院校必须十分重视调整新生入学时的“失败者”心态,以“人无全才人人有才、扬长避短、个个成才”的理念,调动学生潜在的积极心态。积极与消极相互对立的矛盾心态,存在于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内心。教育者的职责在于创造条件,积极引导。引导学生将矛盾心态的积极方面提升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引导学生形成“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之所以优秀,关键在于他们善于挖掘学生内心深处的积极心态,并引导学生的积极心态发挥主导作用。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真谛,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三百六十行”,行行都需要高素质的从业者,不但行行都需要精英,而且行行都能产生自己的“状元”。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的,正是由各行各业众多高素质的从业者和精英的分工合作,才使社会得以存在发展。通过心理指导,帮助学生以成功者的心态走上社会,明确具体的努力方向,成为高素质劳动者。

  (三)把毕业生就业指导作为一门学科加以建设在把就业指导纳入教学计划的同时,加强两个层面的教育。一是开设专门的就业指导课程;二是将就业指导渗透入各门专业课程教学之中,两者互为补充。

  1.就业指导课程是通过正规教学的形式,针对在职业选择方面个人心理准备不足的学生;针对一些学生在择业和就业观念上期望值过高,与现实有差距等方面的问题,充分发挥就业政策与职业咨询、择业技术、技巧指导等功能作用。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由专职教师或就业指导专家担任教学工作,全面系统地向学生传授职业知识,以学生与职业结合为基础,帮助学生合理地设计自己接受教育的计划和选定未来的职业。其教学方式多种多样,除课堂教学之外,还可采取其他方式,提供职业信息。如进行信息咨询指导,指导者应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说明与分析,使学生对有关职业的知识与自我进行对比性评价;利用补充读物实施就业指导或利用声像资料实施就业指导,此外还有参观与访问、劳动实习等,促使学生自己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有能力主动适应岗位。

  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应突出自主创业教育,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鼓励树立创业精神。自主创业是指大学生毕业后不通过传统的就业渠道谋取职业发展,而是依靠自身的学识智慧、科技发明、专利成果,在社会风险投资的支持下,开办自己的企业。自主创业是对传统就业观念的一种挑战,是一种全新的就业方式,这一就业模式将对人才的成长、社会的贡献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带来好处。随着社会的进步,创业环境已有了较大的改善。当然,自主创业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社会活动,是对创业者自身素质、勇气和韧性的全方位考验。它对创业者的个人素质和能力有特定的要求,需要大学生转变观念,不断进取,努力进行知识和技术的储备。教育的目的是积极引导学生自觉培养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并在各方面做好充分准备。

  另外,还应对女大学生进行特殊指导,女大学生就业难是目前女性就业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一些女大学生甚至是研究生在面临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和性别不平等的双重压力下,不得不以降低就业质量换取就业机会。用人单位往往不愿聘用女生,人为提高条件,设置障碍。一些单位宁愿招收能力差的男生也不要能力强的女生。针对社会上的性别歧视对女大学生形成特殊阻力的现实,针对当前对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的现实,引导女大学生转变观念,增强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注重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竞争力,积极自主择业和创业。

  2.将就业指导渗透于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任课老师结合专业课程教学不仅传授具体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而且阐明这些知识与技能在职业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应用中所应遵循的各种规则。这样,学生不仅学到了专门的知识和技能,而且知道这些知识与技能的运用价值,以及如何在职业领域中运用这些知识。部分刚入学的新生不喜欢所学专业,往往是社会上鄙薄职业教育的影响,是对即将从事的职业没有真正了解。职业院校应通过专业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对应的职业群,看到各行各业都有自己行业的成功者;通过就业指导,让学生了解社会人才不仅分层次而且分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具有不同的知识、能力深度,不同类型的人才具有不同的知识、能力结构。因此,培养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人才需要有不同的教育层次和教育类型。理解最适合自己的职业就是最好的职业,形成对即将从事的职业的兴趣,并在此基础上确立实事求是的职业理想。最终能够成为有较强适应能力、有专门职业特长的实用型人才,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就业理论8

  近十几年来,我国高等院校本科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特别是当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迈向大众教育之后,教育理念、社会对人才需求等诸多方面的变化对高校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促使高校教育教学在观念、内容、方法等各个方面不断深化改革,向前发展,以适应经济、社会变化的新需要。

  20xx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教育部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当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人。20xx年之后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刷新纪录,20xx年达到700万人,20xx年达到749万人,未来五年高校毕业生保持在年均700万左右。大学毕业生数量的持续增长,加上海外留学归来的毕业生和往届毕业生也进人再就业市场,就业逐渐演变成竞争激烈的战场。虽然环境科学不在20xx年教育部公布的十五个低就业率专业名单中,但就业形势仍不乐观。

  东北林业大学环境科学就业资料显示,目前近一半毕业生在从事与其所学专业无关的工作。面对新的就业环境,为摒弃落后的教育弊端,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20xx年环境科学专业开始教学改革,经过几年的实践,环境科学专业在专业与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与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实践,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成绩。

  1环境科学专业教学改革

  近年,大学毕业生质量年饱受垢病,一些专业的教学与市场需求脱节。教育部20xx年落实“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并于20xx年批准实施。基于当时的就业形势,环境科学专业提出了以强化专业基础教育,拓宽专业方向,重视专业技能为基本原则的教学改革方案的。以重实践、高素质的课程改革为指导思想,主要是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中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1.1教学内容改革1.1.1强化专业基础教育

  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促进了环境污染治理新理论和新技术的涌现,为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热点,环境科学的专业课程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删减,重组更新,使教学内容既能反映环境科学领域最基本核心的知识,又能反映学科的最新进展和动态,同时又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以便毕业生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东北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在教学改革中打破旧的教学体制,适时改变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对环境科学专业提出具体的学分要求,以环境工程的理论和实践课为必修基础课,不再对专业选修课的选择进行限制,使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的整体专业知识水平得到提高。

  1.1.2拓宽专业知识方向

  我国高校的学科过度分化,造成环境科学课程设置单一,部分课程重复内容较多。由于环境科学多学科交叉的特点,要求环境类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多元化,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3]。为培养基础扎实、一专多能,髙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环境科学拓宽专业课程方向,新增加了一批专业课程,如环境生物学、经济学、专业英语等。为缩小文理科学生课程设置的差别,学生可以跨专业选择感兴趣的课程,而且学生在毕业设计时可以跨学科选择导师。

  1.1.3重视专业实践技能

  实践教笼是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高素廣人才的重要途径。原有的培养方案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为提髙学生专业实验技能,环境科学专业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突出并优化实践教学环节,制订出实验教学大纲。目前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专业实验、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3个方面。同时学校统筹安排实践教学资源,加大实践教学投入,加快环境科学实验室建设,陆续购置了一批大气和水处理实验模拟仪器,使原来十人一组的实验课变为4?5人一组。

  毕业实习是检验大学生四年所学知识的主要途径,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是实现学生就业的关键[6]。毕业实习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学到在专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本科生在第四学期进行为期四周的环境工程专业毕业实习,包括组织学生到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厂,净水厂参观实习。此外,还进行了专业岗位全过程实习,即学生和检测站、污水厂的工程师一起采样,检测分析和撰写检测报告。

  1.2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法,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由于环境科学的专业课比较枯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比较差[7]。为使学生变为课堂的主体,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环境科学专业教学方法改革主要增加了多媒体教学,演示法教学和交互式教学。

  1.2.1多媒体教学

  目前环境科学所有老师均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并与传统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并有二门课程获得了东北林业大学重点建设课程资助。专业课课件提供了大量实际工程资料。课件内容尽量减少文字描述,通过图片,数据表格,动画视频,声音的演示,加上教师的讲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取知识。如环境工程学的所有工艺流程以前在教学中均采用静态图片对概念和过程进行讲解,学生对工艺的流程死记硬背,增加工艺流程动画和视频演示后,有效的突破了这一教学难点。

  1.2.2演示教学

  将抽象的教学内容通过实物讲解传递给学生,并将实物演示与启发讨论有机结合,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获得知识。如厌氧和好氧污水处理章节,讲解到活性污泥处理污水部分,学生们感到很枯燥,通过在课堂上向同学传递展示研究实验室的微生物实体,加深了同学们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

  1.2.3交互式教学

  交互式教学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提出,是一种旨在改善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自我监控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由教师在讨论中提出问题,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回答问题,教师和学生在讨论中不断变换角色,进而引导讨论进行下去[8]。

  例如,环境工程学教学增加了一些污水处理方案设计内容,采用了通过教师引导,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学会思考,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合作选择最佳的工艺,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通过辩论,使每个学生有机会进行清晰的表述,学生通过对比自己和老师、同学解决问题的不同点进行反思,调整原有思维,获取知识。

  2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自恢复高考以来,我国高校办学学科分隔,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人文教育薄弱的问题。形成了重理轻文,专业先行、技术至上的办学理念,过分强调专才教育的办学思想[9]。培养的学生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部分学生高分低能,知识面窄,人文素养差,有的学生甚至出现了严重的心理偏差。为了促进大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实践,培养出即具备专业基础知识又具备良好素养大学生,环境科学专业实时调整培养方案,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由学生通过学习实践,独立地去获取课外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以及培养创新能力。

  2.1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

  20xx年始,东北林业大学开始资助大学生创新和创业实践活动,分别建立国家级,校级和院级科研创新和创业基金,并把学生的科研创新、创业活动列人教学计划,在学分制教学改革中占有一定的比例。环境科学学科利用重点学科建设的契机,设置十组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并为每组项目提供创新基金。同时,环境科学实验室全方位向本科生开放,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条件,建立共享实验仪器及技术平台,为本科生的创新实践教学创造条件,培养出具有创新思维和能力、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高素质人才。

  2.2培养大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毕业大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已经成为社会就业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为此,东北林业大学检索教研室面向所有本科生增开检索选修课,这门课已变成大学生们所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为配合实现素质教育目的,图书馆还定期举办数据库应用和应用程序讲座,这使得本科生特别是准备有意于进一步考取研究生的本科生受益匪浅,掌握的计算机技能使他们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占有优势。

  2.3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重要的目的在于提高师生的文化素养,包括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和良好的为人治学做事的态度,最终使大学的文化品位和格调得到提高,并由此影响整个社会[1°]。东北林业大学采取了多种形式与途径深人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活动,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其中,学校各学院部门开展了一系列专题讲座就是非常有益的活动。如,东北林业大学图书馆定期举办“书林拾英”,“佳片赏析”等读书活动;校学生会定期举办“成功在路上”,邀请成功人士做讲座,和大学生互动交流,激发大学生树立健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班主任,辅导员及专业教师会定期在班级发布信息,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种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学术活动,参加社会实践,参加演讲、歌咏、科技、书画等竞赛活动,学生收获了课本外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和思想。

  2.4培养大学生的健康性格特性

  现代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理论知识型的人才,更看重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修养,尤其是大学生的沟通交际和管理能力,为此学校实行了本科导师制并重新建立了班级管理制度。

  20xx年开始,东北林业大学实行四年制的一对一的本科生导师制度。环境科学学科每年在新生入学时召开老师与新生座谈会,首先专业负责人从本专业的发展沿革,国内外环境专业发展动向,以及本专业的就业方向等几方面做全面介绍,然后环境科学专业的每位老师介绍自己的教学内容和科研方向,然后通过双向选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本科生导师。本科生导师负责到学生毕业,他们不仅对学生在专业学习上提出建议,也为大学生未来发展就业进行指导,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班级作为一个小集体,管理的好坏,在学校管理工作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环境科学专业的每班不超过50人,每班设班主任、辅导员,通过建立能够独立开展工作的班委会,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体。班主任和辅导员通过定期的班会,了解每一名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状况。从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和就业等多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指导。

  3构建大学生综合素质科学评价的体系

  环境科学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在连续多年就业难的情况下,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适应社会需求,已成为环境科学专业亟待解决和思考的首要问题。东北林业大学为全面深人推进素质教育,建立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在目前学校的各项评比中打破了过去只注重考试成绩的做法,注重学生素质形成的过程性评价,突出对大学生情感、价值观的考察。创造多种途径将只注重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转变为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评价。这种综合素质评价也被用于对毕业生的考核,从而起到了积极推进学生素质整体提高的导向作用。

  总之,环境科学专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它的培养模式,就是给予学生实现自我,融人社会和充分就业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生存技能,这些关键能力的培养,也必将使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业理论9

  一、理论物理专业就业方向

  毕业生适合到各种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研究院所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到国防部门、高技术企业单位(如信息、材料、能源等)从事有关物理方面的科研、技术、科技开发和管理工作,也可以到新技术开发与应用部门从事基础和应用研究、技术开发推广、教学及相关管理工作。另有大部分毕业生考取博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二、理论物理专业研究方向

  各大院校的研究方向有所不同,以北京大学为例,该专业研究方向主要有:01.粒子物理及量子规范理论02.场论与弦理论03.宇宙学04.中高能核物理理论05.原子核结构理论06.核天体物理07.计算物理08.凝聚态理论

  三、理论物理专业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的研究生应具备系统的理论物理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及较强的'数学功底,了解本学科的前沿领域和国际上的发展动向,掌握研究物质的微观及宏观现象所用的模型和方法等专业理论以及相关的数学及计算方法,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备从事前沿课题研究的能力。还应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地阅读本学科的外文文献,并具有初步撰写外文科研论文的能力。毕业后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高科技企业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等工作。

就业理论10

  政治学理论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在中央和地方各级党政机关作公务员,到企事业单位和公司从事管理工作,到学校、科研机构、军队系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中外政治制度

  就业方向:

  本专业就业方向为党政机关、新闻出版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和社会团体等单位,从事政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教学科研、公共关系、专业咨询,以及在学校担任政治老师。

  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就业方向:

  毕业生就业出路相对较窄。但由于学科性质的特殊性毕业生可到党政部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新闻单位、事业单位从事公务员,讲师,科研或者编辑等工作。此外还可以在学校担任政治老师。

  中 共党史

  就业方向:

  主要在教育局,政策研究室,党史研究室,党政机关,政府部门等机构从事党务工作,可以到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进行教学和研究。

  国际政治

  就业方向:

  1.国家公务员,在各级党政机关、外事部门工作,负责行政与外事协商以及政策研究。

  2.高校教师,在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工作,负责国际政治及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科研。

  3.记者、编辑,在中央和地方新闻媒体机构工作,负责创意策划、理论编辑和新闻采编。

  4.研究人员,在科研机构工作,负责相关理论研究和对国家相关政策的分析。

  国际关系

  就业方向:

  1.外交外事系统;

  2.各种教学、研究机构;

  3.各种新闻出版单位负责国际版的编辑、记者、评论员;

  外交学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各级党政机关、外事部门、新闻单位和教学科研机构从事外事外交、政策研究、对外宣传、国际新闻采编、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等工作。也有部分进入非公有制民营企业从事需要外语能力相关的职业。

  社会学

  就业方向:

  1.进企业,企业的市场部需要的是会市场调查、懂得社会心理学常识的人。

  2.进入政府部门,政府决策、调研、管理部门公务员。

  3.报刊、杂志、出版社等有关企事业单位。

  人口学

  就业方向:

  1.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师

  2.人口研究机构研究人员

  3.政府决策、调研、管理部门公务员

  4.报刊、杂志、出版社、保险公司、市场调查等有关企事业单位。

  人类学

  就业方向:

  毕业生适应工作领域分别为各级党、政机关中的民族、宗教、统战、民政、侨务、外事、旅游、文物、博物馆等部门和相关的政策研究机构、事业单位、群众团体和各类公司、企业、外国在华机构及基金会等非盈利组织,以及企业中的公关、策划、管理和文秘部门。

  民俗学

  就业方向:

  1.各种博物馆从事研究工作。

  2. 高校和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

  3. 各种民俗文化宣传公司。

  民族学

  就业方向:

  1.各级党政机关中的民族、宗教、统战、民政、侨务、旅游、文物、博物馆等部门。

  2.政策研究机构、事业单位、群众团体。

  3.各类 公司、企业、外国在华机构及基金会等非盈利组织以及工厂中的公关、策划、管理和文秘部门。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就业方向:

  此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是在高等院校从事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教学、科研工作,能够在党和政府的民族、宗教、统战、宣传等部门从事管理、研究和咨询及相关工作。

  中国少数民族经济

  就业方向:

  1.在高校教学和研究机构;

  2.在金融系统就业;

  3.在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就业。

  中国少数民族史

  就业方向:

  该专业毕业生可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社会团体和各类企、事业部门从事实际工作,可以留校任教或者到科研单位进行学术研究,还可以考博继续深造。

  中国少数民族艺术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到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从事少数民族艺术史和艺术理论教学科研;文化艺术事业管理部门从事相关工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就业方向:

  此专业毕业的学生主要是在党政机关、新闻出版机构、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宣传教育、政策研究工作,以及在学校、科研单位从事政治学、行政学等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可以参加公务员考试考取功名或者考博继续深造。相关职位:考研政治教师,专职辅导员,出版社网站编辑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就业去向:

  专业就业前景一般,主要是在党政机关、新闻出版机构、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宣传教育、政策研究工作,以及在学校、科研单位从事政治学、行政学等相关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相关职位:党务工作专员,考研政治教师,出版社网站编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就业方向:

  该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进行教学科科研,还有部分毕业生进入到国家机关、文教事业、党政部门、科研机构和各类企事业部门从事实际工作的专门人才。再就是从事理论宣传工作;在报社、出版等部门从事理论工作。相关职位:党务工作专员,考研政治教师,出版社网站编辑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就业方向:

  本专业的就业面比较窄,因为其是理论的`学科,所以毕业后最好的去向是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或者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科研、组织和管理机构从事相关研究性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能胜任中学教学工作和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思想政治工作、党群工作及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工作。毕业生也可根据自己的职业兴趣、特长、职业气质等方面在新闻机构从事政治、时事方面的报导与关注,也可在企业的政工科、工会、宣传部等部门就职。相关职位:专职辅导员,党务工作专员,政治教师,出版社网站编辑,教育管理人员,党群干事,招生办主任,党群工作部组织专员。

就业理论11

  关于浅析基于职业发展理论的高职大学生就业指导探索

  本文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主要理论做了阐述,依据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分析了高职院校大学生在校期间不同阶段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对全程就业指导的内容和方法予以探索,并提倡在指导过程中加强对媒介和信息的获取、利用和更新。

  就业是学校与社会的接口,能否实现顺利对接达到较高的就业率和较好的就业质量,是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头等大事,也是为各行业输送合格建设人才的实事。1987年,国家教委将“职业指导理论研究与实验”列为重点课题,高职院校也把就业指导和毕业工作作为学院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深入开展,就业指导不仅仅是单纯追求就业率的问题,更多的是考虑学生的人生规划和职业发展。

  一、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主要理论

  在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和改革的进程中,职业指导的理论逐渐发展趋于成熟,形成了有代表性的职业指导理论,主要有:

  1.人职匹配理论。由美国“职业指导之父”之称的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斯首次提出,后经威廉姆逊发展成型。该理论与中国的“人尽其用,物尽其才”有相似之处,侧重于就业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三个主要因素:对自我爱好和能力的认识、对工作性质和环境的了解、以及两者之间的协调与匹配,即“职业指导的三大原则” [1]。

  2.职业决策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伽勒特和乔普生,他们认为传统的职业指导只解决人们就业,而忽视教会人们如何学会就业,就像中国古训所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更重要的培养高职学生进行职业决策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时代的来临和职业观念的更新,衡量一个人职业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他是否拥有一份稳定的职业,而是取决于他对纷繁复杂的世界的决策能力。

  3.职业发展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金斯伯格和萨帕,金斯伯格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人的职业发展,认为职业在个人生命历程中是一个连续、长期的发展过程,而不是某一个时期短暂的需求行为,具有阶段性的特征。萨伯在继承了金斯伯格的基础上,综合了差异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职业社会学以及人格发展理论等相关原理,更为系统地提出了职业发展的观点。他把职业发展分为五个阶段[2]。

  (1)成长阶段(出生—14岁),在该阶段个体通过在游戏、想像和模仿中发展自我概念,认识社会。

  (2)建立阶段(25-44岁),这一阶段的早期(25-30岁),还有一些人对自己的职业不太满意,可能会变换一两次工作,到了(31-44岁),择进入了职业稳定期。

  (3)维持阶段(45-60岁),这一阶段个体一般不再寻求新的工作领域,而是维持既有的成就与地位。

  (4)衰退阶段(60岁以上),这一阶段个体生理与心理机能日渐衰退,职业活动范围开始缩小,直到最终退出职业岗位。

  二、基于职业发展理论的全程就业指导探索

  进入职业探索阶段,高职院校的学生有了自己的专业。如何开展好高职院校能突出实践性、互动性的专业化、个性化、信息化就业指导,我们需要遵照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和本质要求,要努力实现现实的、具体的、活生生高职大学生的自由和全面发展[3]。

  (一)适应时代发展,加大对媒介和信息的获取、利用和更新,创新就业指导的方法和途径

  随着时代发展和个体职业探索阶段的到来,对高职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更多的是指导者和被指导者对信息的获取和更新,更重要的是双方之间信息的交流和利用。作为从事就业指导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实现对心理学、职业社会学等专业知识的沉淀,及时完成对就业指导信息的更新,抽出更多精力和时间专门从事教育的调查研究、预测研究和理论研究,及时对社会现象中的敏感问题、热门问题从理论上给学生予以解答。另外一方面,要开展人性化的就业指导,必须对学生的个体情况要有很好的了解,比如说学生的兴趣爱好、人格类型、当前心理状态及生理状态等。掌握了知识和信息,还要有有效的媒介对学生进行指导;可以采取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方式、更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通过网络等媒介对学生开展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指导的手段形式多种多样,除了课堂,可以利用书信、电话、多媒体、网络让学生自由提问、说出困惑、发表自己的看法,还可以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开展职业指导工作,以激起学生的共鸣。

  (二)转变观念,实施职业“全程指导”

  高职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是三年(2年校内学习+1年校外实习),是学生职业发展的探索阶段。依据职业发展的理论和教育部所提倡的“全程指导”的广义的就业指导制度,对学生的指导要从学生入学报到之日就开始实施全面、系统的职业指导,建立伴随学生职业发展的校内由低年级到高年级、校外就业跟踪的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并在不同的阶段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状态与特点开展连贯的就业指导工作,为学生的就业与创业铺路。

  第一阶段

  经历了高考的洗礼,高职大学生未能进入自己心仪的名牌学府,其入学后的心理状态很不稳定,同时对自己就读的专业、以及今后的就业去向和职业生涯都是模糊的,因此一年级就成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起点。

  这一阶段职业指导主要的形式和内容: "

  1、做好入学教育工作:通过迎新专刊、座谈会等介绍学校的历史、优良传统、专业发展方向、杰出校友发展史等,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

  2、主办学习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激发其学习的自觉性,合理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

  3、开展心理学知识讲座,帮助新生了解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试方法和途径,使新生尽快渡过“断奶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大学的学习生活。

  第二阶段

  进入二年级,高职大学生初步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逐步趋于成熟,学习目的明确,自我意识增强,开始规划发展方向,渴望了解本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发展情况,关心毕业去向等现实问题。本阶段就业指导主要是通过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学业指导,使高职大学生切实了解社会的要求,全面协调发展,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初步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并为之努力。

  1、介绍职业生涯的规划与设计,指导高职生成才道路的自我设计,使学生正确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练就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综合素质,并有意识的向着自己的目标对学习生活做合理的安排,并根据需要参加各种技能培训。

  2、加强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通过学生活动、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等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形式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包括“就业观念”、“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在内的“就业素质”。

  3、帮助学生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和职业技能教育,通过对各种职业资格认证的介绍,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正确认识职业资格认证对就业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按社会的需求来准备自己,并了解各行业职业资格认证的概况,知道相关职业资格的考务信息。

  4、通过讲座、形势政策课等,向广大学生介绍高职大学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用人单位最看重高职毕业生什么,怎样准备好迈向成功的通行证等;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和创新能力,完成就业前的知识准备、能力准备以及心理准备。

  第三阶段

  结合当前高职学校普遍采取的“2+1”模式,三年级学生的主要特点是关心毕业去向,积极努力,期望值偏高,渴望得到求职方式技巧指导,但部分学生心理调节不足,压力大,就业准备简单,对社会认识不足,甚至极少数学生对社会,尤其是对就业竞争充满恐惧感。这一阶段就业指导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宣传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和就业工作流程,讲解获取信息的渠道、利用信息的方法,进一步强化就业心理指导、择业观指导和求职技巧指导及诚信教育、就业安全教育,使学生了解就业政策、认清就业形势,树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值,积极参与就业竞争,诚信履约;引导毕业生尽快完成从学生到劳动者的角色转变。

  这一阶段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

  1、指导学生合理评价自我,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讲座、进行职业兴趣测评、职业性格测评、职业能力测评等,分析性格、素质、能力与择业的关系,使学生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评价自我。

  2、毕业生常见就业心理及调试。通过讲座和咨询等形式对毕业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介绍就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及如何才能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对就业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及早克服就业心理上的问题和障碍,帮助学生树立进取、务实、竞争的就业心态。

  3、开展就业咨询:通过团体辅导和一对一个的别咨询等形式相结合,为毕业生提供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细致化、专业化的训练与辅导,为学生答疑释惑。

  4、通过报告、毕业联欢、毕业生晚会、学位授予仪式、毕业离校欢送等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母校、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情感;对毕业生进行毕业教育和事业观教育、以及初入职场的职业适应性教育。

  第四阶段

  做好“人才售后”的服务工作,学生完成了三年的学习生涯,并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个工作岗位,但高职教育工作者所承担的职业指导工作还需要延续:首先是要指导学生适应社会,立足基层,脚踏实地,服务人民,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二是对学生的职业发展进行全程跟踪调查,了解学生的社会适应情况,并在需要时提供帮助。三是对用人单位进行跟踪回访,与用人单位保持良好的校企关系,结合行业和专业建立建立学生与雇主动态信息库,深入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反映和对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使就业指导工作和人才培养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反馈系统,从而能够从各方面预测未来几年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三、结束语

  本文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主要理论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核心,以职业发展的理论,对当前国内所提倡的“全程就业指导”的内容和方法做了的探索,对于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有指导意义。

就业理论12

  控制理论就业方向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研究生)毕业出来后可以从事这些行业:自动化类的软件、硬件开发。嵌入式开发。也可在高校搞理论研究。但一般得是博士。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内容很丰富,可发很多高水平论文,当然也得看个人能力。

  主要研究方向

  1.控制理论与智能控制

  从事混沌预测控制、神经网络控制、非线性系统辨识、鲁棒控制理论及应用的研究。在理论研究的'同时注重与实践的结合,结合控制算法研究开展了智能仪表、智能设备等的智能控制研究。

  2.计算机控制以及系统工程和控制网络技术

  从事铁路运输自动化、容错控制技术、虚拟现实、模式识别、检测技术、人工智能、运动控制以及系统工程和控制网络技术等方向的研究工作。该方向以应用为主,注重系统集成和工程应用。

  三、从业领域

  主要从业领域为:控制理论、控制技术和控制系统工程的研究;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从事控制理论教学研究、控制系统应用开发和工程设计。

  四、主要相关学科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系统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应用数学等学科。

  控制理论简介

  控制理论是讲述系统控制科学中具有新观念、新思想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特别是高科技领域中的应用研究成果,但是在民用领域即实际生活中有很严重的脱节。

  飞行器控制技术的进步是与自动控制理论的发展密切相关的。控制理论在飞行器控制技术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

就业理论13

  论文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就业导向 专业课 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专业课教学是职业教育教学的核心,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必须进行专业课教学改革。体现以就业为导向要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教师等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也对劳动者的素质、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对人才规格的需求给职业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问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根据市场和社会需求,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专业课教学是职业教育教学的核心,是职业教育的特色所在,专业课教学如何适应基于就业导向的教学改革,如何适应当今社会对中等职业教育人才规格的需求,是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学改革巫待解决的问题。

  一、就业是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学改革观念更新的目标取向

  多年来,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和职教工作者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中职培养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学生就业的多种途径。但是,随着工业化社会建设步伐的加快、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及社会对人才规格需求的不断变化,中职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当中职生结构性供给不足、就业能力不强时,专业课教学改革就成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专业课教学改革首要的就是更新观念。当前,不少中等职业学校、中职生及家长把中等职业教育看成是以升学为导向的教育,基于这种错误观念,不少学校尤其是农村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学沿用了普通教育的教学模式,没有突出职校专业课的教学特色。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是应试性人才而不是体现中职特点的技能型人才,这样的人才就无法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就业问题就会越突出。

  中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从培养目标上看,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升学不是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环节教学……”教育部也提出明确要求,对口招生计划不得超过中等职业教育应届毕业生的5%,也就是说,对口升学只是极少一部分学生的出路,大部分学生还是要就业。如果中等职业学校完全走升学的路子,完全按照升学的模式进行专业课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根本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为达到培养目标的需求,满足社会对职业教育人才规格的需求,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从传统的不适应改革发展的思想禁锢中解脱出来,把就业作为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学改革观念更新的目标取向。专业课在教学中要实现以下几个转变:一是实现从重知识向重能力方面转变;二是实现从重理论向重操作方面转变;三是实现由重视课堂教学向重视实践活动转变。努力促进职业教育与生产服务、社会服务紧密结合,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二、适应“双证书”制和就业岗位需求的教学内容是专业课教学改革的根本

  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的依据,是联结学生和教师的媒介物。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学内容不能很好地适应就业岗位的实际需要,偏深、偏难,没有突出专业课教学特色。中等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学生的就业能力主要是靠专业课教学培养出来的,因此,基于就业导向的专业课教学内容应是专业课教学改革的根本。专业课教学应组建适应“双证书”制和就业岗位需求的教学内容。一是组织适应“双证书”需求的教学内容。我国《职业教育法》明确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职业教育不但要与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的职业教育的课程(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还必须与就业准人制度所确定的职业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的要求相互融通。因此,专业课教学内容应与职业资格证书接轨。二是组织适应职业岗位需求的模块化课程内容。社会劳动力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实际上是岗位的需求。建立适应职业岗位需求的课程内容,是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职业教育应打破传统学科系统化的知识,按照能力本位,以技能为核心整合课程,使之与职业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对于专业课程内容,可按照专业的核心技能,将专业知识课、专业实践课进行整合,形成相应的职业方向模块。理论教学方面不求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以必须、够用为度。要突出实践操作,在实践教学方面,按照职业岗位和工作能力的需求,要综合多门技术和能力,强化综合运用,最重要的内容还是传授实际岗位需要的一些实际经验,同时要注意引人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为适应专业课教学内容的改革,在开发专业课教材时,要突出以能力为本位,开发适应教学实际的专业课教材。建立健全课程开发和教材编写机制,实行国家和省(部)两级规划、两级审定制度。允许地方、行业根据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组织开发和编写具有地方和行业特色的课程和教材。学校也可结合实际开发校本教材。在教材内容上要克服理论偏深、偏难的弊端,适当压缩理论比重,降低理论难度。教材体系结构要适应教学内容改革的需要,采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等的编排方式,并根据职业岗位对专业技能的要求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加强技能训练,重视技能操作,充分体现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应用。 三、基于行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专业课教学改革的关键

  教学方法是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综合。是教师、学生实现教学任务的凭借,是一个教学的技术系统。职业学校的教学方法是由培养目标的定向性、课程内容的使用性和教学过程的实践性来决定的。教学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处于一种动态之中,随着教学实践内、外部条件的变化以及教育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教学方法的改革是专业课教学改革的关键。长期以来,中等职业教育没有摆脱两种教育模式的影响:一是传统模式。职业教育习惯于沿用传统的教育形式,如“重教、轻学”、“重理论、轻实践”等。二是普通教育模式。职业教育大多脱胎于普通教育,目前职业教育沿用普通教育模式很普遍,在专业课教学方法上,没有突出职教特色。采用上述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既缺乏就业能力,更缺乏创新能力。

  职业教育是以专业教育为主,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的,以主要获取综合职业能力为教学目标,强调操作行为,突出实践环节。因此,专业课教学方法的改革,要摆脱传统模式和普教模式,突出对职教专业课教学特殊规律的认识,突出专业课教学的实践性、操作性特色,要把适应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改革作为专业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在探究专业课教学方法改革时,要注意运用“行为导向”理论。行为导向,实质上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学与教、学生与教师互动的社会交往的情景,从而产生一种行为理论的假设。行为导向的教学论一方面呈现出师生之间互动的形式,另一方面还是一种传递现代教学内容的新手段,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最佳途径之一。行为导向是以行为或工作任务为导向的一种职业教育教学思想,是由一系列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所构成的、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专业课教学的特色是实践性,因此,行为导向教学论非常适合专业课教学的特点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项目教学方法是基于行为导向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教学方法,它是一种以“项目驱动”为主要形式,将实践项目贯穿于教学的始终,用实践项目进行新知识的引人,传授知识时紧密结合实践项目,让学生亲自进行项目制作,最终通过项目制作的成功,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中等职业学校在进行专业课教学中可结合本专业课实际,进行项目设想,制订行动计划,进行项目实施。基于行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是专业课教学改革的关键。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学应加强基于行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方法的研究。

  四、就业能力评价是专业课教学改革的指南

  考试评价方式在教学工作中起着指挥棒作用,是教学工作的指南,考试评价过程是保障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环节之一。中等职业学校传统的专业课教学评价方式是:在内容上以理论知识为主,在形式上采用闭卷,在衡量尺度上采用分数。这种评价方式过于注重学生的知识,忽视学生的技能;过分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忽视学生的发展和个性差异。这种评价方式无法评价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就业能力。在这种指挥棒的作用下,学校的专业课教学就无法满足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需要,更不利于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应加强专业课考试评价方式改革,充分发挥考试评价的指挥棒作用,把就业能力评价作为专业课教学改革的指南。基于就业导向的专业课考试评价要结合专业课教学特点,体现专业课特色,要注重学生的就业能力评价。要实现评价者由教师评价向教师、用人单位、家长共同参与评价转变;评价内容从重知识考试、重学科标准转向实践操作能力的评价转变;衡量尺度从重分数向重就业能力的评价转变。逐步实现多元化评价方式,积极推行能力评价社会化。

  五、“双师型”教师是促进专业课教学改革的支撑

  在探讨基于就业导向的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学改革时,专业课教师的师资水平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要使学生具有适应工作岗位需要的动手操作能力,满足就业需要,专业课教师仅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过硬的实际操作技能。结构合理、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专业课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因此,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基于就业导向的专业课教学改革的一个支撑。目前,不少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学大都存在着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技能欠缺、“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等问题,这已经成为制约技能型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的瓶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要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专业实践和考察,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这给如何加强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应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提高专业课教师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双师型”教师。一是要走出去。中等职业学校要选派专业课教师到去企业进行见习和实践活动,或与企业合作开发科研项目,以提高专业教师的技能;二是学校可选派骨干专业教师到高等院校进修学习,以提高学历层次;三是要请进来。根据专业需要聘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或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到学校指导,共同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四是学校要认真组织各项专业教师技能竞赛活动,积极开展技能大比武活动,正确引导专业课教师努力钻研业务,以促进专业技能的提高。

就业理论14

  在以前的文章中,我着重强调了劳动力商品的吉芬性质,明确指出:劳动力的价格越高,单个劳动力为资本家创造的利润越少,那么,资本家为了获得同样多的利润,就要雇佣更多的劳动力。因此,只要增加工资,就会扩大总需求,就会扩大就业。反之,不发工资、少发工资,总需求萎缩,资本家怎么可能会多雇人呢?

  遗憾的是,上面这些极为浅显的道理,很多人接受不了——甚至从来也没有听说过。突然听到了,还会觉得恐怖、震撼。

  无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还是西方的主流经济学家,几乎一致认为,工资和利润的关系是此消彼长的对立关系。在这样的认识下,那些站在广大劳动者立场上的经济学家主张必须从资本家那里“割”一块下来给劳动者,而那些为资本家说话的经济学家,以效率为借口,始终不愿忍痛“割”爱。

  出现上面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其根源在于假定可分配的产品在总量上受到生产力的约束,已经达到一个极限,不能继续增加。

  但是,随着资本积累和科技进步,生产力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产能过剩的经济危机。在这样的情况下,总量约束的假设前提已经不复存在。因此,资本家和工人、利润和工资的对立关系趋于弱化。因此,增加工人的工资,扩大需求,扩大产出——只要不突破生产力的极限,就不会损害资本家的利润。资本家和工人的矛盾、利润和工资的矛盾,可以调和,和谐社会,可以建成。这就是理论创新,符合科学发展观。

  下面,我们举例来说明:

  假设有2亿富人享受资本利润,每人每年的有效需求(等于有效欲望)是4万元,合计自主需求是8万亿元。如果假定每生产1件商品,资本家可以获得80%(“低工资优势”使然),那么,资本家就要生产10万亿元的产品(8万亿÷80%=10万亿)。10万亿就是全社会的总需求,其中资本家靠利润获得8万亿,劳动者靠工资获得2万亿——叫作被动需求。

  如果单个劳动者每年的产值为5万元,其中4万元变成资本家的利润,1万元变成自己的工资,那么,资本家就必须雇佣2亿人为他打工(8万亿÷4万=2亿)。

  以上就是总需求和总就业的简单算术题。尽管是极其简单的算术题,但没有几个人会做,右派不会做,左派也不会做。

  如果社会生产力的极限就是10万亿,那没话可说,左右两派都是正确的,工资和利润,就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没有调和的余地。但是,现在明显地出现了产能过剩、大量资源闲置的浪费的状况。这样一来,我们完全有办法解决问题。

  比方说,我们把资本家的分配比例由原来的80%降低到60%,那么资本家为了维持它原来的消费水平,就要增加生产,总需求就会扩大为(8万亿÷60%=13.33万亿)。这道算术题成立的前提是,生产力的极限大于或等于13.33万亿。只要这个大前提成立,这道算术题就是正确的,就是具有理论指导意义的。

  在这道算术题里,尽管资本家的所得份额降低了,但由于“蛋糕”做大了,资源利用率提高了,资本家的那一份一点也没有减少——仍然是8万亿,但是,工人的那一份却增加了——由2万亿增加到5.33万亿。

  再看就业人数的变化。如果技术条件不变,每个人的产出仍然维持在每年5万元,那么,每个人为资本家创造的利润就会降低到3万元,就业人数就会增加到2.67亿人(8万亿÷3万=2.67亿)。

  资本家的生产不是为了社会,不是为了穷人,而是为了他自己,资本家雇用工人绝不是学雷锋,绝不是出于菩萨心肠,而是迫不得已——他的机器要人开动,他的豪宅要人打扫。因此,要解决失业问题,必须加强国际间的协调,加强国内的协调,集体要求增加工资,让资本家别无选择,让资本无处可逃。比方说,美国的工资就很高,到处都一样,无处可逃,别无选择。有一些逃到了中国,逃到了发展中国家,但不可能全逃走。如果不加强合作,而是相互拆台——在国内互相拆台,在国际间互相拆台,和越南竞争低工资——其结果必然是万劫不复。

  关于国际合作的问题,好年华网友提供了一条令人振奋的消息:就是欧美国家要进行验厂。验厂的内容大致就是我说的对违反法令、搞低工资竞赛的厂商取消供应商资格。这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良好契机,要积极配合。

  尽管我们要让资本家别无选择,好像要“割”资本家的命。其实,并不是这样。只要大家看一下前面的算术题,就会明白,资本家的利润没有受到任何损害。

  但是,如果广大劳动者不团结,相互拆台,搞低工资竞赛,资本家肯定会优先雇佣那些要价低的`人——这是毫无疑问的。如果不团结,受害的是集体中的其他人,而自己,反过来也会被别人所害。这就是非合作博弈的恶果。

  事实上,工资提高后,总需求增加,需求旺盛,资本家的固定资产会得到升值,资本家还会添置更多的机器,致力于技术革新,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总需求提高后,市场活跃,经营风险降低,投资环境改善,对资本家也是有百利而无一害。那些以压低工资为资本家谋利益的人,是极其短视的。

  题外话:

  有的人可能还会问,为什么资本家老是8万亿,为什么不能增加?我的回答是,只要资本家愿意,只要他的肚皮足够大,他只须多雇几个人,就可以增加,没有任何问题——前提是不要突破生产力的极限。作为资本家集体,他们的利润永远等于他们的消费和投资。这就是凯恩斯的“寡妇的坛子”的利润原理,也就是波兰经济学家卡莱茨基说的“资本家得到他们花费的,工人花费他们得到的”。在资本主义的产能过剩阶段,资本家的主要精力在于追求货币资产(而不是消费)。但是,作为一个集体,资本家一分钱的利润也得不到——因为工人是生产不出钱来的。

就业理论15

  理论经济学就业方向

  就业方向一

  经济预测、分析人员

  职业概况:此职位分布在各行业中,但一般只有在比较大的公司和**中的经济决策部门才会设置。主要负责各种市场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随着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市场调查和分析的`重要性也将越来越明显。

  就业方向二

  对外贸易人员

  职业概况:将“世界工厂”生产的产品,销售给国外客户;寻找国外货源为国内客户。

  就业方向三

  市场营销人员

  职业概况:只要有产品和服务在出售,就会有销售的职位在招聘。对于以技术为背景的行业里面,例如电讯、软件等,销售的需求仍然会持续走高。即使在非技术领域,销售职位也一直是市场需求最旺盛的职位类别之一。

  就业方向四

  管理类职位

  职业概况:刚出校门的大学生首先谋得的管理职位大都是一线管理人员,例如生产管理、行政管理、人事管理、金融管理等等。

  就业方向五

  银行从业人员

  职业概况: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进入银行业工作,比如开发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四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村镇银行、外资行分支机构等,也可以进入中国人民银行或银监局等监管机构。

  就业方向六

  证券、信托、基金等从业人员

  职业概况:进入证券、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最好考些资格证书。如:CFA、证券从业资格证书等。

  就业方向七

  其他(教师、公务员等)。

【就业理论】相关文章:

就业理论05-21

就业理论15篇[热]07-20

就业理论汇编【15篇】07-20

就业理论14篇(优秀)07-20

面试理论与技巧04-18

自我功效理论03-25

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03-27

员工管理相关理论04-19

理论考核半年总结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