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3-07-17 09:17:42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精品】科学活动教案集合8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品】科学活动教案集合8篇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领域

  科学

  活动类型

  数学

  活动内容

  藏蘑菇

  活动目标

  1、 在游戏中了解方向上、下、左、右。

  2、能够正确根据箭头指向,找到相应的位置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出示箭头

  提问:这是什么?(箭头)

  箭头有什么用?(指明方向)

  我的箭头指向哪边?(上面、下面)

  现在呢?(教师的右边,就是向朋友的左边)

  下面请你举起你的左手,老师给每给下朋友贴一下贴纸,请你贴到自己的手臂上。

  2、 游戏“上下左右”

  幼儿根据教师的箭头做“上下左右”的游戏

  上(立正抬头)下(蹲下、低头)

  左(伸出左臂)右(伸出右臂)

  速度从慢到快

  二、 游戏 猜猜我买了什么水果

  1、 出示“水果”教师说幼儿猜

  提出:你看到了什么?(水果、各种颜色的格子)

  下面我要请小朋友来猜一下我买了什么水果。

  幼儿根据上下左右的箭头所表示的颜色,找到相应的水果

  2、幼儿说幼儿猜

  请个别幼儿说上下左右的箭头所表示的颜色,然给下面的小朋友猜他找买了什么水果。

  三、 小蜗牛爬呀爬

  让幼儿结合各种箭头指示方向,给小蜗牛找家

  个别幼儿上来操作

  四、 幼儿“藏蘑菇”

  幼儿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教学反思

  藏蘑菇这个教学活动,主要是让孩子们以自身为中心,认识上下左右。在整个活动中,老师通过游戏,动手操作等方式,让孩子们在观察箭头所指示的方向进行操作。从孩子们的.表现来看总体还是不错的,孩子们能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由于是家长开放活动,老师尽量让每个孩子有发言的机会,但毕竟受到时间的限制,还有问题的多少的缘故,基本每个孩子都有一次的发言机会。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自己在教学中有的孩子不能一下子猜出我所要买的“水果”,这其中,我中途缺了一个环节——让孩子们先说说这个水果的上下左右分别是什么颜色,有这样一个缓冲,可能孩子们掌握的会更好些。在作业的情况来看,大都数孩子能根据箭头进行移动蘑菇。有的孩子居然一个一个蘑菇画下来,结束的位置还是正确的,无论怎样,他还是理解题意的。整个作业情况非常的好,可见孩子们对这个教学活动,还是掌握了,达到老师所预期的效果。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随着在区域内投放有关鱼的书籍后,孩子们对鱼的兴趣越来越浓,特别是对美丽的热带鱼很感兴趣,看到各色各样不同颜色花纹的鱼,很是好奇,在动手给热带鱼穿上美丽衣服的同时,有孩子提出为什么热带鱼要穿这么漂亮衣服呢?针对孩子们的好奇心,在可以挖掘其教育价值的同时,我们开展这次活动。在满足幼儿好奇心,让幼儿获得有关简单知识的同时,了解保护自己的重要性,激发幼儿关心自己的愿望。

  活动目标:

  1、通过看看说说,初步了解热带鱼花纹美丽的简单原因。

  2、初步知道保护自己的重要性,激发幼儿关心自己的愿望。

  3、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

  1、幼儿热带鱼涂色作品若干。

  2、网上下载热带鱼图片。

  3、介绍有关知识的录音。

  活动过程:

  1. 观看欣赏:

  (1)展示幼儿涂色作品,让幼儿讲讲有关热带鱼的故事。

  (2)观看电视:了解各种各样的热带鱼。

  2. 问题讨论:热带鱼为什么要穿那么漂亮的`衣服呢?

  引导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3. 了解答案:幼儿观看电视,知道有关的简单原因。

  4. 活动延伸:热带鱼会穿上漂亮的衣服保护自己,那我们小朋友怎样保护自己呢?

  引导幼儿讨论保护自己的方法。

  活动反思:

  在这两次活动中可以看出孩子的积极投入、享受探究的过程,并乐于分享自己的探究结果。整个活动实现了“玩中学、”“做中学”以幼儿自由发现、自主探索为活动核心,基本做到孩子在前,教师在后;尝试在前,指导在后;操作在前,结论在后。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背景:

  中班下学期主题中,有一个科学活动《我的树朋友》,需要幼儿认识周边环境中的树朋友,与树建立亲近感。为了让幼儿有一个直观的教学情境,我带着孩子们走出课堂,走进学校旁边的老干部局里,因为在那里有一大片的树林子,各种各样真实存在的树肯定比简单的看几张图片,更能激发起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活动目标:

  1. 认识各种树木,能用各种方法观察和比较各类树的不同特征。

  2. 与同伴交流、探讨中,加深对树朋友的亲近感和喜爱之情。

  3. 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 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5. 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活动准备:

  事先选择便于幼儿观察的老干部局树林子,测量粗细的标尺。

  活动过程:

  一、认识树朋友,感知各类树的不同特征。

  1.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树,你能向我们介绍认识的树朋友吗?(引导幼儿运用已有经验描述自己知道的树朋友)

  2.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隔壁的老干部局,去那里的树林子认识下各种各样的树朋友,让我们出发吧。

  3.带领幼儿来到树朋友身边,认识树林子里的树朋友。(说说树的名字,对于幼儿不认识的树木,教师给予介绍。)

  二、我的树朋友

  1.引导幼儿用直接接触的方法,集体观察树朋友的特征。(如用脸颊贴一贴树皮,用手摸一摸树皮,看看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闻一闻树和树叶的气味,等等。)

  2.重点选取两颗树进行粗细的比较,先引导幼儿进行目测,后教师用标尺进行测量验证。

  3.树会呼吸吗?有心跳吗?爱吃什么?

  4.你还想了解树朋友的什么?

  三、夸夸树朋友

  1.这里还有许多树朋友,它们都很可爱,请你们每个组找一棵树朋友。

  2.幼儿分组寻找自己的树朋友,用各种感官感知树的.特征。

  3.引导幼儿边观察边和同伴交流树朋友的特征。

  4.个别小组比一比,你们的树朋友有什么地方一样,什么地方不一样?

  5.引导幼儿以夸赞的口吻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树朋友。(教师小结,树是人类的好朋友,有净化空气,防风固沙,减弱噪音等功效)

  6.我们怎样和树交朋友?(带领幼儿用茶杯接水,给树朋友浇水。)

  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与老干部局的护林员结对,开展“护林小卫士”活动,每组认领一棵树进行养护,经常带领孩子们给树浇水,清理树林子里的垃圾等。

  活动反思:

  树是最熟悉、最常见的自然现象中提取教学内容,以“树”为题材进行欣赏,每个幼儿对待同一个主题有各自不同的想法,他们都有创造的欲望。作为教师的我们要给孩子想象的空间,并且引导和鼓励他们想象、创造,尊重孩子个性的发展。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运用各种感官感知泡泡的特性,了解不同的工具吹出的泡泡都是圆的'。

  2、让孩子正确使用吹泡泡的方式。

  3、在探究活动过程中体验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教师收集的各种形状的吹泡泡工具,一次性杯子若干。

  2、视频课件

  活动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出示课件。(出示“吹泡泡”工具,并提问)

  师:昨天,老师出去玩的时候发现了一件很好玩的事情,就把他照下来了,小朋友想看看吗?

  师: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呢?

  师:他们吹出的泡泡都是怎么样的呢?你们想不想吹泡泡?

  二、在“玩”中体验泡泡的特性。

  让幼儿利用教师准备的吹泡泡工具(主要是圆形工具)边玩边探索。

  师:小朋友看看老师手里的这个是什么呢?(出示吸管)

  师:那吸管可以用来做什么呢?(喝水、吹泡泡……)

  师:小朋友有没有发现这些吸管有什么不一样?

  师:那现在我们就用这些不同形状的吸管来吹泡泡看,会发现一些什么秘密?

  (教师启发、引导、扶持幼儿,将幼儿的探索推向深入,激起幼儿探究的欲望。)

  三、带领幼儿讨论

  师:刚才吹泡泡好玩吗?

  师:那玩的时候发现什么秘密了没有?

  小结:泡泡是圆形的,对着太阳是五颜六色的、有大有小、掉在地上有时是半圆的、吹泡泡的工具是圆形的等等)

  师:吹泡泡的时候,你们发现的共同特点?

  小结:吹泡泡的工具是圆形的,吹出的泡泡是圆形的'。但是,用不同形状的工具吹得泡泡也是圆形的。

  师:咦,刚才我们吹出的泡泡怎么现在都不见了?

  小结:原来泡泡容易破呀!小结:今天玩得开心吗?吹泡泡的时候我们发现了那么多的秘密,回去的时候记得告诉我们其他小朋友哦。

  四、结束。

  还想玩吗?看看我们还能不能发现其他的秘密。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目标

  1、 1、对探索顶起纸板感兴趣,体验顶起纸板的成功喜悦。

  2、知道任何物体都有重心,并且只有一个重心。

  3、提高手眼协调的能力、乐于表达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顶碟子的视频、幼儿人手两套图形纸板、吸管、记号笔,展示板、书、泡沫地垫、牛奶箱等

  活动过程

  (一)、观看视频杂技表演引入,激起幼儿尝试的欲望。

  师:今天我们请来了几个小杂技演员,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表演吧!

  (二)、以学习杂技表演的口吻让幼儿初次操作探索:铅笔顶纸板,寻找物体的重心。 师:我为你们准备了铅笔和纸板,你能用铅笔将纸板顶起来吗?我们来学学杂技表演,试一试,顶一顶,把顶起来的那个地方做个记号。

  1、幼儿用铅笔顶各种不同形状的图形,并做好记号,贴在展示板上。

  2、师幼共同交流:“你将纸板顶起来了吗?你是顶什么图形的?是怎样顶起来的?还有其它地方能将纸板顶起来吗?”

  3、教师小结:标记出来的这一点叫做物体的“重心”,物体只有一个重心。

  4、出示另一组材料,提出要求。教师:刚才我们通过自己试验,知道了“物体只有一个重心”。这里又有一些图案,试一试能不能用铅笔把图案顶起来。

  5、师幼共同交流:“你是顶什么?是怎样顶起来的?”还有其它地方能顶起来吗?”

  6、教师小结:任何一个物体都有重心,而且只有一个重心”

  (三)、以“杂技表演”的形式,让幼儿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

  1、结合自由讨论、个别提问的形式,引导幼儿说说,可以用身体的哪些部位顶东西?

  2、师介绍“杂技表演”的辅助材料。书、垫板、牛奶箱和泡沫地垫。

  3、在音乐声中,幼儿尝试顶物体进行表演,体验成功的喜悦,活动自然结束。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目标:

  1.通过撕纸、抛纸、团纸、扔纸球等活动锻炼小肌肉和大肌肉的动作。

  2.乐意参加集体活动,体验游戏的快乐。

  准备:

  1.各种质地、大小的纸张。

  2.大纸箱一个,质量较好的大塑料袋两只。

  3.在活动室上空吊挂纸盘(内盛满碎纸,一拉就会飘下许多碎纸);地上撒一些撕碎的小纸片。

  过程:

  一、撕纸

  1.教师边撕广告纸边说:“大纸变小喽,又变小喽,变得很小很小喽,真好玩!快来,快来,我们一起来把大纸变成小小纸吧!”

  2.孩子们自由撕纸,教师巡回观察,帮助力气小的'孩子撕纸,鼓励孩子合作撕纸。

  二、抛纸

  1.教师把地上的碎纸用力向上抛,吸引孩子们玩碎纸。

  2.教师与孩子们一起抛纸。

  3.引导孩子把纸抛向悬挂着的纸盘,鼓励个别孩子去拉绳子,使碎纸飘落下来,启发孩子想象这一情景与生活中的哪些情景相似。(放鞭炮、下雪等。)

  三、团纸

  1.教师将碎纸片团捏成小纸球,扔向孩子的小屁股,以吸引孩子参与。

  2.孩子们自由地团纸球,扔纸球,教师巡回观察,并适当帮助不会团捏的孩子。

  3.这里还有一个大纸箱呢!让我们把球扔进去吧!

  4.我们把大筐里的小球变成两个大球,好不好?来,让我们一起装。(教师与孩子们一起把筐里的纸球装进两只塑料袋并扎紧袋口。)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了解猪的身体结构和特点。

  2、了解猪与人们的关系,初步形成“家畜”的概念。

  活动准备:养猪场视频,猪的图片,猪的用途的各种图片。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

  耳朵大,眼睛小

  身子胖,鼻子翘

  一天到晚睡大觉

  它的身体都是宝。

  答案:猪

  二.观看视频,交流关于猪的知识。

  1、你见过大肥猪吗?在哪里见过?老师今天就带大家看看养猪场里的大肥猪。(播放视频)

  2、猪长什么样子呀?

  3、教师带领幼儿边讲述边学猪的动作(从上到下):猪有大大的耳朵,小小的眼睛,翘翘的'鼻子,鼻子上还有两个鼻孔,一张大嘴巴,肥肥的身体,壮壮的四只腿,全身长满毛。

  三.初步形成“家畜”的概念。

  1、刚才视频里的猪都在干什么呀?(自由讨论后,老师出示图片:有的在睡觉,有的在喝奶,有的在吃草),他们住在猪圈里可开心咯,都养的胖胖的。

  2、那还有哪些动物也是住在家里,不住在动物园呀?(鸡,鸭……)

  3、这些养在家里的小动物还有一个名字,叫“家畜”。

  四、探讨猪与人们的关系

  1、你知道家里养的这些猪有什么用?

  2、我们来个知识大比拼,看谁知道的多:

  猪肉有什么用?(做猪肉脯,火腿肠,香肠)

  猪皮有什么用?(做皮包,皮夹,皮衣,皮鞋等)

  猪毛有什么用?(做猪毛刷子)

  猪粪有什么用?(做肥料)幼儿要是答不出,教师传授知识,猪粪可以让庄稼蔬菜长的更好)。

  五、小结

  原来猪有这么多用途,那么小朋友还讨厌猪吗?虽然猪脏脏的臭臭的,可它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都要喜欢他。等中午散步的时候,老师带你们去看看我们幼儿园饲养的大肥猪,去和它做好朋友!

科学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感知不同形状的铁丝圈吹出的泡泡。

  2.运用多种方法玩肥皂膜,尝试不同形状。

  3.能积极探究,大胆表达。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每组多个个不同形状的铁丝圈(有圆形、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和铁丝一段

  2.老师调制好的肥皂水,两个同样大的玻璃瓶,两盆冷热不同的水

  3.集体记录纸、肥皂膜的视频资料

  活动过程:

  一、猜一猜老师的神奇水

  1.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神奇的水,和一些形状各异的铁丝圈,要和我们小朋友做游戏。看看有些什么形状呀?

  2. 老师将方形的'铁丝圈放入肥皂水,举起,请幼儿观察上面的膜——学习名称“肥皂膜”观察肥皂膜的颜色、形状。

  老师小结:方型的圈取出方型的肥皂膜,那么三角形、圆形、长方形呢?

  二、用肥皂膜变泡泡

  1. 师:猜一猜各种形状的肥皂膜吹出来的泡泡会是什么形状?

  2. 老师出示记录表,幼儿根据自己的猜想,个别幼儿进行记录。

  3. 幼儿操作,尝试用不同形状的肥皂膜吹泡泡,观察吹出的泡泡形状。

  4. 集体交流幼儿自己的实验结果,老师进行记录。

  三、感知肥皂膜的张力

  1.师:肥皂膜除了能吹出泡泡,还会变魔术呢!

  看老师演示:出示一根铁丝,架在方型圈上,然后蘸上肥皂水,变成两个肥皂膜。

  师:看,现在老师手上有两个长方形的肥皂膜,如果老师用牙签把其中的一边戳破,那么另一边会怎样呢?(幼儿猜测)然后老师请一名幼儿演示戳破一边的膜。

  2.师:如果移动中间的铁丝,看看会有什么变化?

  3.集中交流幼儿的发现,老师小结

  4.教师实验:出示两个同样大小的圆形铁丝圈,同时蘸肥皂水后上下拉开,请幼儿观察呈现的圆柱型肥皂膜。

  四、观察肥皂膜遇冷遇热的不同变化 教师实验,将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瓶上蘸上膜,然后放在两个水盆里,观察膜的变化。

  教师小结:遇冷膜会凹陷,遇热膜会往外凸起。

  五、神奇的肥皂膜

  组织幼儿观看视频资料,有各种漂亮的,超大的肥皂膜

  活动反思:

  在整个教学中,我采用实物先激起幼儿的兴趣,再动手动脑,最后以游戏结束为线条展开。让游戏活动贯穿于整个课堂,所以幼儿在整个课堂上的表现都相当的积极,整节课始终是在一种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开展。对幼儿在活动中的种种行为,我都会给予积极的引导和评价。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11-04

科学的活动教案11-25

科学活动的教案11-15

科学活动教案【推荐】02-11

有关科学活动教案11-13

关于科学活动教案11-27

【荐】科学活动教案06-12

科学活动教案【精】06-12

科学活动教案10篇03-09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