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语文教案汇编10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的要求:
1.提高学生识字的兴趣。
2.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主动认字。
3.巩固复习学过的形近字,并力求书写美观,工整。
教学重点:
主动认字,有兴趣识字。
教学难点:
字在田字格中摆放美观、工整。如:少、无、手、毛、电。
教学用具:
电脑、。课件、实物投影、图片、标牌。
课前准备:
1.把“我会认”这个环节的字,制成转盘,内设音、形、义。
2.把“我会读”这个环节中的标牌,制作成小型标牌,并配以适当的图片。
3.制作生字软件。
教学步骤:
一、讲清要求,引出“我会认”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些星星多漂亮呀!今天,孙老师要把它送给会听、会说、会认、会读还会写的学习小组。大家可要努力哟!来!咱们一块儿学习《语文园地(四)》。
二、我会认
1.小女孩会认什么字?(生答)
2.对,她不光会认字,她还会认好多字呢!你瞧!(点出转盘。)
3.你们会认吗?谁会认?(引导学生自由认读:杏、林、休、森、松、桃、桥、机。)
4.请3位同学当众大声认。
5.6个学习小组开火车认。
6.小朋友们认的对,读的准。可是,你们知道吗?这8个字里藏着秘密呢?聪明的小朋友一看就知道。(引导学生观察转盘上的8个字与“木”字的关系。)
7.为什么这些字里都有个“木”字呢?请小朋友们在小组里商量商量。(学习小组讨论。)
8.玩游戏“玩转盘,猜字谜”(教师操纵转盘转动。引导学生在玩中发现每个字里有“木”的原因)。
9.全班再认读一遍。
三、我会读
小朋友们认得真好,咱们接着往下学。(点出“我会读”。)
1.小男孩读什么?(出儿童电影院)
2.你会读吗?你是怎样会读的?(引导学生说。)
3.告诉你们,儿童电影院就是这个地方的标牌。标牌大都挂在一个地方大门边或大门上,你们见过吗?(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
4.标牌该怎样读呢?谁会读?(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标牌上的短语。)
5.出示8个标牌,让学生自由朗读。
6.再出6幅图,让学生在小组中选出合适的标牌贴在图上。(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讨论交流完成一项任务。)
7.每个学习小组向全班同学汇报小组贴的是什么标牌,为什么这样贴,该怎样读?(教师相机指导,引导学生正确读出语句。)
四律动
五比比写写
1.出生字。请小朋友们仔细看大屏幕,比一比,这些挨着的字有哪些地方不同?你想说哪一组,就说哪组。(小朋友在小组内自由说。)
2.大家说得好,还能不能写好呢?请小朋友们翻开书第100页,在书上写写这些字,注意摆好写字姿势。(生书写,师巡视。)
3.请3位同学,把自己写好的字,摆在实物投影下,让全班同学欣赏,评一评哪些字写得美,美在什么地方;哪些字,写得不够工整,问题在什么地方?(教师相机指导“少、手、毛、电、几”字在田字格中的关键笔画。)
4.全班同学在田字格本上再写几个“少、手、毛、电”字巩固巩固,要求写得美观、工整。(生写,师巡视。)
点评
语文园地的编排,完全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激励学生进行各种语文实践活动,体现了课程理念上的更新。孙静老师完全领会了编者的意图,把握了语文园地的特点,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主动”“兴趣”上。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流程,都始终抓住了具有自信心,具有激励性,具有亲切感的“我会……”,不停的用“小女孩会认,你会认吗?”“小男孩会读,你会读吗?”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去认、去读、去比、去写。
孙静老师的教学,还注意了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来改进自主的教学。虽然面对的是六、七岁的小朋友,但是孙静老师还是采用了分组讨论,学生自己观察分析交流汇报等合作学习的方式。小朋友通过小组讨论会认字与“木”的关系,通过玩转盘,猜字谜的游戏,通过观察、认读图画和生活中的牌匾,通过交流汇报识字体会等多种方式把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没有什么课内外,校内外的鸿沟。这样做,能够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关注身边的汉字,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在生活中主动识字。有利于促进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结合,有利于贯彻生活处处皆语文的理念。
孙静老师的教学写字指导比较具体、实在,学生书写落实。指导写字时,孙老师充分发挥了田字格和范写的作用,对难写字易错字的关键笔画、起笔进行了具体指导、范写。当学生练写后,又请几位同学把自己写好的字,摆在实物投影下,让全班同学欣赏、评议,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不过,本课教学如果能更加注重课型特点(侧重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巩固以及拓展、运用)就会更好地突现本教材的特点。在训练过程中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真正的实践活动,教师的“牵引”不要太多。例如:“我会认”这一环节,还可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说出不同的构字理由。因为孩子识字、认字的思维活动是多维的,在相互思维碰撞中启发出更多的求异“火花”。此外,在“我会读”的引导中,如果能对学生读牌匾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语感训练,效果会更明显些。因为“会读”不仅是能读出牌匾上的字音,而且应从大体上知道牌匾所示的处所是干什么的,它与别处有什么不同。通过读,就能帮助学生初步感悟出如何说话才能更明白地表达意思,以达到“会读”的真正目的。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生字4个;理解并积累本课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品味感悟伟人对待错误的态度,明白遇事要保持冷静的道理。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错误 。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如何面对错误。
教学方法:
指导法
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讨论
教具准备:
小黑板
课时计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说说自己所了解的成吉思汗。
2、师强调鹰与蒙古勇士间的关系。
3、出示课题并质疑。
二、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自读课文,解决生字障碍。
2、同桌互读,检查自读情况。
3、指名分自然段读,正音。
4、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理清结构。
1、自读课文,将课文分为五部分。
2、小组讨论分段情况。
3、全班交流。
第一段(1):简述成吉思汗时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国王和勇士。
第二段(2—8):讲成吉思汗在狩猎归途中找到一个滴水的泉眼。
第三段(9—18):写成吉思汗四次接水都被鹰撞翻的情景。
第四段(19—22):写成吉思汗知道了鹰打翻杯子的原因。
第五段(23):写成吉思汗的懊悔与顿悟。
四、作业布置
熟读课文,识记生字。
板书设计:
成吉思汗和鹰
简述 起因 发展 ** 结局
第二课时
一、复述故事导入。
二、精读课文,品读感悟。
1、指名概述故事。
2、当成吉思汗明白真相后,除过懊悔,还明白了什么?
3、他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认识?
4、从哪里可以看出成吉思汗“盛怒”?
5、他是不是一开始就盛怒?
6、自读课文,找出反映成吉思汗情感变化的句子,读一读。
7、小组合作交流。
8、第一次打翻杯子时为什么没有写情感?(宠爱)
9、再读课文,归纳一下成吉思汗“盛怒”的所有原因。(狩猎收获不多;口渴得厉害;三番五次打翻杯子)
三、拓展延伸,哲理感悟。
1、成吉思汗的后悔能使一切回复原状吗?
2、人生最大的惩罚是后悔,从此以后成吉思汗怎样告诫他的子孙?
(A我们遇到事情时,常因自己生气的情绪而失去了理性的判断,常会作出事后让自己后悔的决定,故事中的成吉思汗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他不但杀了救命恩人,还失去了他的爱鸟,而后悔一辈子。
B人生最大的惩罚是后悔,与其事后后悔,不如在事情的当下忍住自己生气的情绪,想清楚,用理性和平的方式来解决,以避免作出伤人害己的事情。)
3、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谈一谈。
四、作业布置
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成吉思汗和鹰
有点生气了 真的生气了 气急败坏
打到的猎物少 心情差 射死鹰
口渴得厉害
永远不要在发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例
《蒲公英》是苏教版小语三年级上册教材中的一篇童话故事,倾听 接纳 唤醒。讲了两颗蒲公英种子不听太阳公公的嘱咐,各自去了金光闪闪的沙漠和波光粼粼的湖泊,结果一颗枯干,一颗淹死。而其他种子听从太阳公公的话,投向黑黝黝的泥土茁壮成长起来。课文蕴涵了要听从正确教导,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这样一个道理:在学生读懂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后,为了巩固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
师:假如你是一颗蒲公英种子,听了大阳公公的话,会怎么做?
生1:我想落进黑黝黝的泥土里,也茁壮成长起来。
师:好的,你能为自己选择最适合生长的环境。
生2:我想去沙漠,到那儿去探险,锻炼一下自己。
师:(略作思考)可以,你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有冒险精神。
生3:我想去湖泊,在闪闪点点的湖面上漂流多么舒服呀。
师:(满意地点点头)你敢于尝试。不错!
生4:老师,你说得不对。
师:(愣了一下,微笑着)是吗?为什么?
生4:因为蒲公英种子不是想到哪儿就能到哪儿,风把它吹到哪儿它只能落在哪儿,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倾听 接纳 唤醒》。
师:说得太好了。你的想法令老师耳目一新。
(老师带头为学生鼓掌)
……
二、评析
这一教例的成功之处在于老师在课堂上能耐心倾听,民主接纳,巧妙唤醒。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课上,当学生说想去沙漠,对于这个背离了标准答案的发言,老师没有立即打断,而是耐心倾听。这无疑给了学生求异的勇气,批判的锐气。于是,又有了想去湖泊亲自尝试,这时老师没有把自己预设的答案强加给学生,而是民主地接纳了,肯定学生独到的见解。在老师的`鼓励之下,唤醒了更多学生潜在的心智,产生了“老师.你错了”的独创的灵气。生生、师生相互启发:凡事并非随心所欲!有时不能选择,无法改变,那就要学会适应。这里面蕴涵了一个多么深刻的生活哲理。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使教学内容得到不断丰富,不断完善,不断增值。
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学时机,在学生做出了有悖于“标准”的回答之后,老师给予恰当的评价,友善的尊重,学生就会有截然不同的反应,会得到迥然各异的收获。学生畅所欲言,感悟了更多的东西:不被假象迷惑,不盲从,敢于尝试,追求快乐,向往美好……
的确,教师要善于倾听学生另一种声音,民主地接纳学生的标新立异,从中发现创新的苗头,点燃创新的火花,唤醒创新的潜能。这一教学设计让我真切地感受到:学生的创新精神根植于教师尊重学生的差异,鼓励学生求异,角度可以是多向的,理解可以是多维的,答案可以是多样的,价值取向更是多元的。
倾听 接纳 唤醒
语文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朗读过程中,联系上下文和查阅的资料理解关键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小萝卜头盼望解放、渴望自由的情感,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二、教学准备。
1、教师:词语卡片,教学挂图,有关《红岩》、白公馆、小萝卜头等的录像。
2、学生:搜集有关《红岩》、白公馆、小萝卜头等的资料。
三、教学时间。
2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激趣引入。
1、课前组织学生阅读小说《红岩》或观看电影《红岩》,搜集有关白公馆、渣滓洞、小萝卜头的资料,相互交流。
2、引出小萝卜头的故事,唤起学习欲望。
(二)初读课文,检查识字。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加字,不减字,做到正确、流利。
2、从语境中抽象出字、词,检查认读情况。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四)以图激情,朗读理解课文。
1、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学生自由朗读第1——5段。
提问: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有哪些主要人物,他们是什么身份?
出示重点句:他把书放在楼栏杆旁,双手抓住比他还高半头的楼栏杆,踮起脚,看白公馆墙外的群山。读了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2、教师出示小飞虫插图,学生仔细观察画面。
教师读第8段的第一句,相机出示小飞虫。
提问:孩子们认识它吗?你觉得小飞虫对你来说是“新事物”吗?小组里说说你平时捉到小飞虫是怎样对待它的?
过渡语:为什么小萝卜头觉得小飞虫是“新事物”呢?他又会怎样对待小飞虫呢?请同学们自读第6~12段。
3、教师让学生联系图画,朗读第6——12段。
提问:小萝卜头觉得小飞虫是“新事物”,从这里你发现了什么?小萝卜头看到小飞虫后是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说的?请把相关的词语、句子勾画出来。
出示重点词句,学生动作辅助,教师引导感悟小萝卜头的心情。
(1)他追着,跑着,直跑到刘思扬靠近的铁窗附近,不住地挥着小手,叫着。
(2)“哟,多好看的小虫!”小萝卜头尖叫了起来,伸手捉住了它。
(3)小萝卜头两手轻轻捧着那只小虫子,唯恐伤害了它。
(4)他把盒子重新打开,轻声说道:“飞吧,你飞呀!”
(5)小萝卜头高兴地拍手叫道:“飞了,飞了,它坐飞机回家去了!”
指导朗读。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出小萝卜头的内心感受。可比赛读,可齐读。
4、比较你和小萝卜头对待小飞虫的态度,在小组里谈谈自己的体会。
(五)拓展升华,启发教育。
1、小飞虫飞了,小萝卜头为什么那么高兴?联系上下文和自己查阅的资料,理解“飞了,飞了,它坐飞机回家了”“解放了,我们也坐飞机回去”,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发言,从中点拨,把学生的思路引向深处。
板书:向往自由。
2、小萝卜头的愿望实现了吗?他为什么没能像小飞虫那样飞出去?结合你搜集的资料谈谈自己的感受。
3、想想小萝卜头对自由美好的向往,再想想我们今天幸福美好的生活,你有什么感受?又有什么打算呢?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小萝卜头对自由的向往。
(六)课后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同学间互相交流了解到的“红岩”故事,并谈谈自己的体会。
3、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我与小萝卜头比童年”的演讲比赛。
板书设计:
小萝卜头
向往自由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川端康成以及他的相关作
2、体味作者从自身感受起笔,从而引申开去的写作手法
3、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借助文本进一步提高散文的认识鉴赏能力
4、通过学习,了解一些美学知识,理解美与审美问题
教学重点
1、理解本文的主题,把握作者写作的目的
2、鉴赏文本的语言,重点体会文章精彩句子的内在意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资料、文字资料、朗读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美”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话题。我们不是常常深感生活平淡乏味而赞叹作家、艺术家笔下的美景吗?我们不是常常神往于迷人的如情似梦的桂林山水、神奇雄壮的黄果树瀑布吗?究其根源,不是生活本身平淡乏味,而是我们缺少一颗感受美的心灵,缺少一副感受美的五官。若打开“五官”,用我们鲜活的心灵、审美的眼睛感受我们生活的环境,你就会发现,你终年生活的山乡村野、天然生态的花鸟虫鱼,都是那样的令你耳目一新!川端康成从“花未眠”这一自然现象引发了对自然美的一系列值得玩味思考。
二、作家简介
日本现代文学大师。1968年因《雪国》一书“以敏锐的感受及高超的叙事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内心精华”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该书还被誉为“日本近代文学史抒情文学的顶峰”。川端康成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和散文,其中尤以《伊豆的舞女》、《千只鹤》、《睡美人》、《雪国》、《古都》等最富盛誉。他的作品在虚幻、哀愁和颓废的基调上,以病态、诗意、孤独、衰老、死亡来反映空虚的心理、细腻的感情和忧郁的生活,追求一种颓废的至美,达到一种空灵虚无的艺术至境。1972年4月16日,这位追寻东方美的文学大师,在公寓用煤气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快速阅读,同时注意以下问题:
1、字词读音和写法
绽放(zhàn)壁龛(kān)邂逅(xièhu)相似(sì)似的(shì)
渗透(shèn) 盛放(shèng)盛饭(chéng) 陶冶(yě)拙劣(liè)
模样(mú)翌日(yì) 拜谒(yè)不可思议(yì)凌晨(líng)
毋庸置疑(zhì)迥然不同(jiǒng)坂上走丸(bǎn)
2、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
邂逅:偶然遇见。
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辨别它的滋味。
拜谒:拜见,瞻仰。
迥然:形容差的很远。
开光:佛家语,谓佛像开眼之光明。
众所周知:大家都知道。
微不足道:微小的不值一提。
3、在课文中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四、阅读思考,回答问题。
朗读过程中教师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来帮助理解课文。
⑴第二段中“我”为什么“大吃一惊”?第八段中“我”又为什么“吓了一跳”?
⑵作者在第四段引述了雷诺阿、米开朗基罗的例子,其意图是什么?
⑶在文章第五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一朵花也是好的”?
明确:
⑴因为发现花未眠,发现盛放的未眠之花格外的美。发现小狗的样子与艺术作品中的形象十分相似。(提示:先从上下文中找出相关句子,再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转换和表述。)
⑵以这两个优秀的艺术家为代表,说明人对美的.感受能力是有限的。(提示:结合上下文,应从对美的感受能力的角度来理解,并注意两人引言中的“死亡”及上文中的“无限”两词。“死亡”意味着终结,意味着“进步”的停止,它有前文中的“有限”是同样的意思。至此,作者引述两例的意图显而易见。)
⑶“一朵花”也可以发展人感受美的能力,引发人发现自然之美,所以说“一朵花也是好的”。(提示:注意第三段中“花未眠这众所周知的事,“忽然成了新发现花的机缘”句和本段中“一件古美术作品,成了美的启迪,成了美的开关”句,结合分析可知,这句话是从自然之物对于美的启迪的角度而说的。)
五、引导提高,讨论研究
教师:作者通过一朵没有睡觉的花引发开来,一直写到了“美”这个问题,正如同学们所理解的,作者在文章中写了很多优美的句子,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会觉得它写得很好呢?现在开始,你们可以四人一组分组讨论,先看看你们的认为美的句子是否相同,再看看你们的原因,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写?
明确:在最后的交流中教师对以下的句子稍做说明引申。
⑴我常常不可思议地思考一些微不足道的问题。
作者说的是很微小的事情,其实谈的确实很高深的美学问题,这就可以引导学生得出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⑵它盛放,含有一种哀伤的美。根据对下文的理解,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生命也是有限的,而自然的美是无限的。“哀伤”是作者悟出这个结论后感受到心情的遗憾。
⑶只要有点进步,那就是进一步接近死亡,这是多么凄惨啊。这并不说明画家就是害怕死亡,他只是为无法进一步去认识美而感叹。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写了很多的句子,可以看成是他对美学得出的结论。
六、课文分析,结论总结
教师:根据上面同学们的理解,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川端康成在这篇文章里得出了很多的美学结论,请大家来归纳。
明确:文章中间得出的结论主要有以下的内容
⑴自然总是美的,而且是无限的
⑵自然物可以启迪人,可以发展人感受美的能力
⑶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
⑷艺术品是对自然美的反映,好的艺术品也可以提高人感受美的能力
⑸艺术美和自然美和谐统一
⑹美是邂逅所得,是亲近所得
[总评]今天这堂课我们从川端康成的作品中学到了许多哲理。美是无处不在的,用作者的话说就是要“发现存在的美,感受已经发现的美,创造有所感受的美。”
而体味散文的美,首先要透过“散”的外表,理出内在的经纬。请同学们记住抓关键语句法,并反复实践,这同样是一种审美能力。
七、知识检测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作者川端康成是日本小说家,1968年因为长篇小说《雪国》、《千只鹤》、《古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B、罗丹是法国雕塑家,代表作有《青铜时代》、《思想者》。
C、米开朗基罗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擅长绘画和雕刻。
D、文章的7、8、9三段共列举了十位画家,他们均是日本和法国的画家。
D、李迪,钱舜举是中国南宋画家
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安详声名狼藉磬竹难书扣人心弦
B、沧桑苦思冥想绰有余裕推陈翻新
C、诅咒卒然仙逝断井颓墙毕恭毕敬
D、真谛杉杉有礼意味隽永逆来顺受
B(A、磬—罄C、卒—猝D、杉杉—彬彬)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她从小学到高一功课都很好,学琴也是一天没耽误,还正式师从陈浩学习。
(2)听爸爸说那个瓷花瓶是祖上下来的,是我们家的传家宝,日子再艰难,也不能卖。
(3)这种应试教育是封建社会科举取士的承袭,它源于隋唐,于两宋,登峰造极于明清。
A、期间留传滥觞B、其间留传泛滥
C、期间流传泛滥D、期间流传滥觞
B
(附录)板书设计
花未眠
(触发点)
↓
以小见大
↓ ①自然的美是无限的,人感受到的美是有限的
关于审美的思考
②美是邂逅所得、亲近所得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 简介作者;
2, 了解课文中采用的先总说后分说的说明顺序及分类别,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3, 初步学会分析说明文的一般结构;
4, 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5, 掌握新的生字及基本词语,如竺,逞,肆虐,
6,感受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加快了改造自然环境的步伐。
一、 导入
:同学们,平常大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后都有气象预报,那么你知道我国现代气象事业的创始人是谁吗?竺可桢。他是我们浙江绍兴人,竺可桢不仅是气象学家,而且还是地理学家,今天我们学习竺可桢老人写的一篇事理说明文《向沙漠进军》。
二、 题目
大家首先来看一下这个题目:进军,本意是军队出发向目的地前进。如红军渡过乌江,向川滇边境进军。今天竺可桢老人却响亮地提出了向沙漠进军的口号。昨天已经布置大家预习了,你在读了课文后,觉得这个题目中用进军,包括了哪几方面意思呢,或者说说明了什么呢?
回答后归纳:
1、标题表明治理沙漠难度很大,因为如果是轻而易举的事,就无需进军了。
2、表明治理沙漠行动规模很大,因为进军指的是众多军事人员的行动。
3、这个标题表明沙漠对人类的危害很大,就像是我们的敌人一样。因为进军是去攻击敌人。
4、标题表明治理沙漠的行动是有计划的。因为进军都是有计划的行动。
5、还表明治理沙漠的目的是征服沙漠,使它为人类服务。这就像进军的目的是征服敌人一样。
三、 学习课文第一部分:沙漠对人类的危害(由第3点引入课文学习。)
刚才有同学说了 这个标题表明沙漠对人类的危害很大,就像是我们的敌人一样。因为进军是去攻击敌人。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98,看看沙漠对人 类到底有多大的危害,又是怎样危害人类的,人类该如何治理沙漠,向沙漠进军呢?
我们课文一开头就说: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大家划一 下主干会发现是沙漠是敌人。因为沙漠是敌人,所以我们要向沙漠进军。一开头就点题。
1) 问:去掉之一行不?有何作用?(你能否举个例子?)说明除了沙漠是我们的自然敌人外,还有其他的自然敌人。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如地震,桑美台风。
2) 问:这个自然敌人作者用了什么词语加以修饰?最顽强为什么说 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范读第一自然段,请同学们思考从哪些词语可看出最顽强的敌人。(有史以来)不断地斗争没有能征服,(反而)并吞(将别人并入自己)
小结:这段总说了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敌人之一。这段中心句就是这一句。
3) 为了说明沙漠是人类的敌人,作者还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来增强说服力?举例子。举了哪几个例子来说明沙漠的危害?请一个同学朗读2,3两段,其他同学用简要的语言来概括一下所举的事例。
明确:A,曾是西方文明摇篮的地中海沿岸两三千年来不断受到风沙的侵占,有些部分逐渐变成荒漠了。(西方文明摇篮--荒漠)B,曾是天然草原区的我国陕西榆林地区由于风沙侵入,关外三十公里变成沙漠。(由天然草原区--沙漠)
小结:为了具体说明沙漠对人类的危害,作者举了地中海沿岸和我国榆林地区两个例子。这两个例子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个是两三年前古代西方的事例,一个是几百年前中国的例子,时间久远,地域跨度大,充分说明沙漠对人类危害由来已久,处处存在。从而突出了它最顽强的特征,唤起人们征服沙漠的紧迫感。
第一部分其实告诉人们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
四、学习课文第二部分:如何征服沙漠
沙漠既然有如此的危害,那么我们怎样才能防御沙漠侵袭,征服沙漠,向沙漠进军呢?我们要征服沙漠,向沙漠进军,首先必须了解沙漠进行危害的特点,所谓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只有了解敌人,才能征服敌人,只有了解了沙漠这个敌人的特点,才能采取针对性的科学方法,征服沙漠,向沙漠进军。
(1) 听课文录音(第4,5,6段),思考沙漠侵袭进攻有什么特点,采用何种武器和方式,作者采用什么样说明方法作具体介绍,人类如何防御风沙侵袭?思考完成下列表格。
沙漠侵袭人类防御
说明方法: 方 法
武器 进攻方式 特点
明确: 1,沙漠逞强施威所用的武器是风和沙。
2,风沙进攻方式主要有两种:游击战和阵地战。
( 这里的武器游击战阵地战都用了引号,起什么作用?表示特殊含义。)
3,按风沙不同的进攻形式和造成危害程度定义:
游击战:风沙飞扬袭击禾苗。
特点:沙粒随风飞扬,风愈大,沙的打击力愈强。
阵地战:狂风移动沙丘埋葬田园。
特点:风推行动沙丘,缓缓前进,造成危害。
问:课文中提到:沙丘的`前进并不是整体移动的。如何理解?它是怎样移动的呢?我们用文字结合图示说出狂风推动沙丘前进的过程。 提示:沙丘的移动
1、 客观条件:风速达到每秒5米以上,
2、 沙丘移动部位:迎风面的沙粒
3、 移动的沙粒数量:成批
4、 移动方向:随风移动
5、 移动过程:从底部到顶部,过了顶部,由于风速减弱,在背风面的坡上落下。
小结:沙丘向前移动过程一起来叙述一下。可见这篇说明文语言非常简洁,明晰。沙丘前进不是整体移动,而是波浪式前进。几个沙丘常常联在一起,成为沙丘链。速度虽然不快,但所造成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表现在哪里?森林全被摧毁,田园全被埋葬,城郭变成丘墟。 这段文字是怎样安排说明顺序的?先总说后分说。
说明方法:分类别,举例子, 列数字
(2)针对风沙袭击和沙丘进攻这两种沙漠侵袭方式,人们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防御。
问:防御风沙袭击可采用什么方法?培植防护林。它的作用是什么,效果怎样?针对风的。那么防护林培植中有什么要求吗?并行排列,两列距离有要求。 除此之外,还可采用什么方法?培植草皮, 它的作用是什么?针对沙的,减少沙的来源。 问:抵御沙丘进攻的方法是什么?植树种草。
课文中有两句话中的固定充当什么成分大家必须先理解:
1,这种固定的沙丘,只要能妥善保护草皮和灌木,防止过度砍伐和任意放牧,就可以固定下来。(偏正短语)
2,湿水层的水分足够供应固定沙丘的植物的需要。(动宾短语) 由于沙丘可分为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根据不同特点,区别对待。哪位同学来说一下。 对一部分(已长了草皮和灌木,不再转移阵地的)固定沙丘:妥善保护草皮和灌木,防止过度砍伐和任意放牧。(过度和任意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对流动沙丘:植树种草。(湿水层的水分足够供应固定沙丘的植物需要) 上述方法的确能防御风沙袭击,固定沙丘阵地。但是用课文中的话来说,还只是采取守势,是被动地防御风沙袭击。我们应该是主动向沙漠进军。那么如何才能真正主动地向沙漠进军,并且使沙漠为我们所用,在向沙漠进军中取得彻底的胜利呢?这是我们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同学们回去后可以思考一下。 如有时间,先朗读课文,后课后练习二中3小题分析。
五、 布置作业:课后练习二三四。
附板书:
向沙漠进军(事理说明文)
竺可桢
一、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
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
最顽强:有史以来,不断斗争,没有能征服,反而并吞
举事例:1,西方文明摇篮变成荒漠。
2,天然草原区变成沙漠。
二、怎样向沙漠进军?
沙 漠 侵 袭 人 类 防 御
说明方法:分类别,列数字,举例子 方 法
武器 进攻方式 特点
1, 培植防护林(减少风的力量)
2, 培植草皮(减少沙粒来源)
语文教案 篇7
一、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长大成才的桃花心木的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种树吗?谁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教师及时补充介绍:桃花心木,一种常绿乔木,树形优美,高大而笔直,树高可达20多米;它的木材是世界名贵木材之一,色泽美丽,能抗虫咬,适合制作车、船、家具,用作绿化环境也非常好,它的种子榨出的油还能供工业使用。
2.出示“仅及膝盖”的`桃花心木树苗。这株小树苗你们认识吗?谁也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3.将两幅图片放在一起,你们会产生怎样的疑问呢?(学生可能会问:这么幼小的树苗,看似弱不禁风,是怎样长成如此高大、优美、笔直的参天大树的呢?)
4.是啊,仅及膝盖的树苗是怎样长成参天大树的呢?这节课,我们跟随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一起走进《桃花心木》,去寻找答案。教师板书:桃花心木、仅及膝盖、高大笔直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书,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含义深刻的句子标画下来,多读几遍。
2.检查字词读音,及时正音,适时理解“莫名其妙、无缘无故、勃勃生机”等词语的意思。书写生字。3.指生逐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指生朗读自己标画下来的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悟
1.引导学生用比较简洁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默读思考: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文中的桃花心木苗长成大树了吗?
语文教案 篇8
教材分析:
这次“口语交际·习作”是本组教材的专题“我爱阅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综合性学习的继续。是对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访问周围爱读书的人,请他们谈读书的体会;去图书馆或书店了解图书的种类;给自己的图书归类,做书目;做读书摘抄或填写阅读记录卡等项活动的一次综合展示与交流。也是学生在学习本组课文所获得的读写知识和能力的一次迁移,与此同时,提高学生的口语、书面表达能力。
交流平台要求学生结合本单元的专题学习内容,就课内和课外的学习与活动进行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受到方法的启示。在交流和对比中,初步学习理性地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并进行改进。
“日积月累”安排的是一些古代关于读书的名句,展现了古人关于读书的体验和方法。这些句子千百年来历久不衰,一直被人们传诵着,作为劝学的名句引用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展示台展示、交流的主要是学生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成果,学生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展示,汇报自己这一阶段的学习收获。
学习目标
1、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多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2、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3、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体会读书的乐趣,并学习一些读书的方法。
4、读背古诗句,积累古诗句,品味读书的好处及方法。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激发兴趣,明确目标
同学们,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阅读一本好书,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同睿智而高尚的人对话,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在这次“我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大家一定有不少收获吧?
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二、组内讨论,人人参与
1、你们小组开展了哪些活动,有什么收获呢?请同学们在组内交流。
2、学生在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检查、督促,要求人人发言。对个别表达、交流有困难的学生,可采用个别辅导或同学互助的方法,让其发言。
3、互听互评,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4、推荐代表参加全班交流。为了使代表的发言能取得好的效果,小组成员可集体出主意、想办法,使发言的内容更全面、更精彩。
三、全班互动,交流评价
1、提示互动内容:
《窃读记》中的小女孩,在书店里品味了“窃读”的快乐,在你的读书经历中,有什么样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呢?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的小女孩,在对长辈的访谈中获得了读书的启示。如果你采访了身边爱读书的人,你可以和同学交流采访的经过,谈谈采访的心得体会。
2、全班互动。
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介绍,小组成员互相补充。
你对谁说的话有同感?学生自由交流评价,感受阅读的快乐。
四、开展辩论,启迪思维
1、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书反而有害。”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请同学们摆事实、说道理,咱们可以展开一次辩论。
2、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展开辩论,教师及时指导、点拨。
3、师总结:好书会像营养品一样滋润我们的心灵,像朋友一样陪伴我们的人生,像窗户一样打开我们的世界,给我们力量、勇气和智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和好书交朋友呢?让我们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一生都与好书相伴吧!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体会到读书带给我们的乐趣。大家的发言都各有见地。把你们交流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大家选择一个角度,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学生默读提示,划出习作内容。
2、投影出示习作内容:读书故事;采访记录;记一次辩论活动。
三、试写初稿,反复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请同学们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
3、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4、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朗读佳作,共同赏评
每小组推荐一至二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五、誊写作文,制作小报
1、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直到满意后抄写在作文本上。
2、整理习作和资料,小组合作办一期“读书乐”为主题的手抄报。
第四课时
一、回顾“词语盘点”
1、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组织一分钟记忆竞赛、一分钟抄写竞赛。
二、交流平台
1、“温故而知新。”学完一单元后, 我们应当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小结, 看看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如:喜欢本组的哪篇课文?积累了哪些好词佳句?习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有没有提高?围绕本专题,在课外又阅读了哪些文章或书籍?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 你对读书带来的乐趣是否有了更深的体会?你是否学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我们可以围绕某一方面的收获展开讨论, 也可以多方面交流各自的体会。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赏析佳句。
赏读美文。
研讨读书方法。
交流收获、体会。
三、 日积月累
1、激情导入。
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素以乐学好读为高尚美德,古代许多贤人学士写了许多这方面的警句,激励我们做个热爱读书的人。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
学生自由诵读,注意读准字音。
尝试理解:学生交流对这些名言警句的大致理解。
学生质疑,组织解疑。
3、背诵名言。
4、出示课外有关读书的名言, 拓展积累。请同学们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英)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苏联)高尔基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无限广阔的海洋。──(瑞士)凯勒
至乐无如读书。──郑成功
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用书不难,能记为难。──张潮
5、请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共同进行赏评。
6、鼓励学生课后将自己最喜欢的读书名言制作成书签。
课后反思:
语文园地部分,以学生自主、合作活动、总结为主。主要教给学生活动的方法,引导学生打开口语交际和习作的思路。虽然学生的合作还不够协调,语言表达还不到位,但是其兴趣却是盎然的,课型还是喜欢的。希望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经验,让学生有更大的进步。
语文教案 篇9
【学习目标】
1.阅读浅显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学习重难点】
1、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到底有何评价?
2、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
【学习过程】
(由 于文言文的特殊性,步骤可由老师灵活调配,时间暂不做明确规定。)
第一步:自学环节 (解决目标1)
1、学生听读课文:注意重点词语的字音和字形以及朗读时的语气,语调和节奏。
2、学生诵读课文,初步感知内容。
3、检查预习,读准字音
雪骤 ( ) 差可拟( ) 柳絮( )
尊君在不( )
第二步:合作环节 (解决目标1、2,)
1、小组长检查“自学环节”完成情况,并通过讨论得出正确答案。
2、译读课文:结合课文下方的`注释,疏通文意。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 )内集( ),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 )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 )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 )可拟( )。”兄女曰:“未若( )柳絮因( )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 )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 ),太丘舍去( )。去后乃( )至。 元方时年七岁, 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 )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 )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 ),下车引( )之( )。元方入门不顾( )。
3、翻译重点句子: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4)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5)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4、小组讨论:(解决重难点1、2)
①“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么样的气氛?
②为什么“公大笑乐”? 我们可以从哪里看出作者的倾向?
③七岁的陈纪“入门不顾”是否无礼?
第三步:展示环节,学生展示自学及合作学习成果。
第四步:拓展延伸(解决难点1)
“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你认为哪一个更好?为什么?
译文:
《咏雪》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 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在正午时分。过了正午,友人还没有到,陈太丘就离开了。太丘走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只有七岁,正在门外玩耍。友人就问元方:“您父亲在家吗?” (元方)回答道:“他等您很久您也没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约好一起出行,却把别人丢下自己离开了。”元方答道:“您跟我父亲约好正午见。正午时您还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 ,就是没有礼貌。”友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想拉元方的手以示友好。 元方却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家门。
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
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
教学重点 :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
教学准备
1.多媒体:据陶潜《饮酒》(其五)作的诗意画,《行路难》配图。
2.范读带:有关五首诗的录音。
3.投影卡片:介绍作者及其诗的卡片。
教法:介绍背景,反复诵读法;联想想像,比较阅读法。
学法:诵读、讨论、自主探究。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不少流派 ,“田园诗派”就是其中之一。旧时代的一些诗人,对现实不满,退居山野,避入乡村,通过对自然景物尤其是田园风光的歌咏以抒发情怀。这类诗被称为田园诗,写这类诗的诗人也就被称为田园诗人了。陶渊明就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听人说美味,总不如自己亲口尝一尝来得真切。今天我们就来品陶渊明《饮酒》诗之美味吧!
二、解题
1.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他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他三次出仕,三次退隐,最后下决心走上归田之路。在东晋末年,玄学盛行的背景中,他的诗表现出一种新的人生观与自然观,反对用对立的态度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一体性,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他共写《饮酒》诗20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
2.据说,《饮酒》诗都是陶渊明在饮酒以后写的,但所写诗的内容不一定与饮酒的事情有关,抒写的是自己的志趣。此诗写作时间大约是作者归田的第20年(417年)。此诗写他在农村里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心远地自偏”的哲理,表达了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找到乐趣的恬适心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听五首诗词录音一遍;接着听《饮酒》一遍,听清字的读音、诗句的节拍及重音之处等等,然后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自读一遍,再听第二遍录音,学生默默地跟读。
(2)补充《饮酒》的注释。
①喧:吵闹的声音。
②君:指陶渊明。这句是假设有人问陶渊明。
③心远地自偏:自己的心灵已经远离了尘俗的牵缠,所住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显得清静起来了。
④辨:说明。
⑤忘言:想不到用什么语言来表达。
(3)教师根据自己的体会范读《饮酒》两遍。
(4)打出课件,同时让学生诵读课文多遍。
(5)指导背诵。
在熟读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全诗有两个层次:开头四句为一层。是说作者虽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里,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声,如何能做到这样呢?原来是心灵远离了尘俗的牵缠,那么所居的地方自然也就好像清静起来了。
“采菊东篱下”以下六句为第二层次,承接“心远地自偏”而写下来。是说对美好的自然景物的欣赏,能获得无限的意趣。沿着这样的理解去读背,就能比较容易地背出。
2.课文研讨。
(1)对一些重要词语及句子的理解。
①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明确:这里的“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看淡了权力、地位、财富、荣誉之类了。
②“悠然见南山”的“见”有的版本作“望”,能说说两种版本的优劣吗?
明确:“见”是漫不经心地看一下,而“望”却是眼睛有意盯住看。这就是说“望”是有意识的注视,“见”是无意识的瞥见。用“见”正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用“望”就缺乏“悠然”之情味了。所以苏东坡也说:如果是“望”,这诗就变得兴味索然了。
③如何理解“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两句的诗意?
明确:这两句显然是全诗的总结:在这当中,可以领悟到大自然和生活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采,却又不知该怎么说了。实际是说,此种真谛用抽象概括的逻辑语言是不足以体现的。
(2)说说这首诗表达上的特色。
明确:总体上说,这首诗语言是较为浅显的,结构上是精妙的,意境是高远的,所含的哲理也是深刻的。
明确:此诗的最后两句在全诗的结构上显得非常重要。它既提示了整首诗的形象所要表达的深层意义,同时又把读者的思路引回到形象,值得体会、咀嚼。
4.学生质疑讨论,教师小结。
从《饮酒》诗的开头四句可以看出陶渊明当时怎样的心情?
探究学习:
诗的开头四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住在众人居住的地方,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这在当时确实是不易做到的。从封建社会直至今天,权力、地位、财富、荣誉,常常是人们所追求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已成了普遍现象。惟独作者却是个例外。因而生出第三句的设问:“问君何能尔?”这实在是个令人惊奇而关注的问题。作为自答结果的第四句更妙:“心远地自偏。”我的 心灵思想远离了那争名夺利的社 会官场,超脱了世俗,疏远了奔波于世俗的车马客,因而我的所居之处也变得僻静了。
作者刚从官场中退隐,一种脱离污浊的由衷之喜溢于言表,他为自己的正确选择而自我欣慰,其心情当然是舒畅愉快的。
5.课堂训练。
(1)当堂背诵《饮酒》。(让学生再次整体感悟这首诗。)
(2)逐步把握欣赏诗词的'方法。
明确:欣赏,先要弄懂诗词字面上的意思;其次运用联想和想像再现诗句所要描述的画面或形象;接着把握诗所创造出的意境。同时从内容、表达方式、写作技巧等方面加以欣赏,以获得自己的感悟。
6.课堂小结。
(打出投影片。)
这首诗主要写陶渊明自己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他离开了污浊的官场,心里觉得十分清静,因为心中远离了尘俗的牵缠了。他自由地种种花采采菊,偶尔抬头看到南山的美景,感到生活过得非常悠闲和舒适,充分表达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
四、自读《行路难》
1.解题。
《行路难》是乐府 《杂曲歌辞》旧题。这首诗是李白在天宝三载(744)离开长安时所作。诗中写世路艰难,反映了政治上遭遇挫折后,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抑郁和不平;同时,又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2.齐读诗歌,探究学习。
(1)《行路难(其一)》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
能充分反映作者内心情感的动作,主要在诗的前四句。第一、二两句写的是美酒佳肴。这样的美酒佳肴谁见了都会产生食欲,更何况是以饮酒出名的作者呢!但
是作者却是端起酒杯又推开,拿起筷子又放下,拔出佩剑,举目四顾,使他感到一片茫然。这“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2)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的?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在诗中不是写实。这两句诗是承上句而来的。当时作者的心情非常苦闷抑郁,自己受诏入京,有幸接近了皇帝,仕途渐现生机 之时,却不能被皇帝继续任用,被“赐金还山”,遭受打击之大,无以复加。他感到这处境犹如想渡黄河却被冰塞满,无法可渡;想登太行山而大雪封山无路可登。因而“冰塞川”“雪满山”有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令作者痛苦万分。
五、布置作业
背诵这两首诗。默写《饮酒》。
第二课时
一、研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解题。
此诗作于上元二年(761)八月。茅屋,即成都草堂,是杜甫入蜀后,在成都浣花溪边盖的一座茅屋。诗中描绘了秋风破屋,长夜沾湿的情景,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
2.朗读诗歌,注意正音,读出七言诗的节奏、重音,读出诗歌所表达的感情。
‘3.质疑字词。
(1)虚词。
俄顷:时间副词,一会儿。
向:副词,渐渐。
安:疑问代词,怎么。
呜呼:感叹词,哎。
(2)实词(活用)。
向昏黑:变暗变黑(形容词作动词)。
风雨:刮风下雨(名词作动词)。
4.全诗段意。
(1)秋风破屋——惨
(2)群童抱茅——悲
(3)长夜难眠——哀
(4)广厦庇寒—一愿
5.思想内容。
描写自己饱经离乱、困苦凄凉的生活,体现自己要让天下寒士得到安乐的情怀,由己及人,感人至深。
6.赏析。
这首诗可分为四节。第一节五句,写秋风破屋的情景。“怒号”写风势之大,“卷”“三重”写受害之重。“三重”不是确数,是“多重”的意思。下面“飞”“洒”“挂胃”“飘转”“沉”等动词细致地写出了风吹茅草的情状,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焦灼、苦痛的心情。
第二节五句,写对“群童抱茅”的感叹。“南村群童欺侮我年老体衰,竟然忍心在我面前做盗贼!公开地抱着茅草钻进竹林离开,直至喊得唇焦口燥仍不奏效,只好归来倚仗自叹息”。‘‘倚仗自叹息”不仅可以想像出诗 人气喘吁吁的情形 ,也可窥视到诗人悲叹群童抱草,屋破难修的无可奈何的心情。此五句写儿童由心理到行动,写自己又从行动到心理,寥寥数语,使人物形象形神俱备。
第四节六句,直抒感慨,表达了诗人美好的愿望和高尚的情操。诗人在屋破漏雨的困苦情境中,由已及人、由近及远、由小及大,一想到饱经丧乱、颠沛流离的“天下寒士,,在此风雨如磐的困苦中煎熬,他便泯灭了“小我”,为天下受苦受难的人们振臂高呼,发出了黄钟大吕般的强音。“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何等粗犷有力的笔锋,何等壮阔深达的形象,何等铿锵雄壮的声音。三句蝉联而下,形成奔腾汹涌的气势,恰切地表现了诗人奔放的激情和殷切的渴望以及博大的胸怀。诗人至此意犹未尽,又于回环往复中递进一层,把由己及人升华到舍己救人:“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多么深切的期望!它把诗人舍己为人,至死无悔的高尚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全诗主旨所在,也是最动人,感召力最强之处。
7.艺术特色。
全篇重在揭露现实,结尾闪耀理想之光芒,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名篇。
8.归纳总结。
全诗作者根据切身的生活现实,如实写来,使读者真切地感到诗人的痛苦。组织
材料时,层层深入,情不自禁地说出自己的愿望,画龙点睛,水到渠成。
第三课时
鉴赏: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一、导入
有人说,朋友是冬日里温暖的火炉;是疲惫时可以倚靠的肩膀;是一口可以给你甘甜的深井……有了朋友,我们心灵的天空更高远;有了朋友,我们人生路上的步伐更坚定;有了朋友,我们生命中的某些时刻显得更刻骨铭心。不是吗?我们与朋友分别的那一瞬至今仍历历在目。今天我们就来和身在西北边塞的岑参一道送送他的朋友,重温那难忘的一幕。
二、初读感知
1.正字音。
折散裘衾角着羌掣
2.明内容。
课题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说说送别的环境。
明确:在西北边塞瑰奇壮丽的冰雪沙海背景下,岑参送朋友武判官回到京城长安去。这是戍边将士之别。
三、品析学读
1.自由读,将写景与送别的过渡句用“——”标示出来。
明确:在“愁云惨淡万里凝”处标示。
2.请同学们任选角度,将前面咏雪的句子和后面的送别联系起来。比如说:雪是冷的,可朋友的心是热的。
雪是洁白的,朋友情是纯真的;雪景美丽得令人温暖,朋友情真挚动人;雪中生活是寒冷的,朋友的归途令人担忧;雪中生活是艰苦的,它令人思念家乡和亲人,盼望归去;纷纷大雪,是不是上天为朋友归京而献上的贺礼?奇丽的边塞雪景,是不是为离情别意抹上了军人的豪迈?
3.想像诗句所呈现的画面,自己试读。
4.教师指名读,边点评边示范。
第1、2句陡促,重读“卷”、“八月”、“即”,突出风狂雪早;3、4句轻柔舒缓,重读“春风”、“千树万树”,表现“春暖花开”的美景所带给人的春天般的温暖;然后低沉滞涩,寒气仿佛侵入骨髓。“中军置酒饮归客”及以下三句应读得热烈急促,一气呵成,营造出一种喜庆的气氛;“轮台”四句渐渐舒缓,渐渐低下去,使声音恰如那渐行渐远的马蹄印,营造出低回不已余音袅袅的意境。这一刻,画面定格,时间停止,情感激荡。
5.听读,揣摩:在送别的酒宴上,在挥手的那一刻,“我”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想些什么?
四、品味鉴赏。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为什么说这两句诗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忽如”两句写雪后美景,飞雪奇大,一夜之间,雪压枝头。“忽”字显出边塞气象变幻的神奇,传出诗人赏雪时惊喜的心声。以春花喻冬雪,贴切动人。雪压枝头,犹如雪白的梨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的,压枝欲低。一片银白的世界,在作者眼里,幻化为一片明丽的春光,给人的感受不是雪后奇寒而是春意盎然。人称“妙手回春”,正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②“风掣红旗冻不翻”写出了边塞怎样的情景? ’
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看到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经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了天气奇寒。而那白雪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清白,更寒冷。可见一切都显示这里是冰天雪地的边塞。
③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讨论明确:这首诗气势飞动、描写逼真、气魄宏大,描写了唐代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难忍,愁云惨淡,令人怨怅。
3.学生朗读全诗,并背诵。
五、自读己亥杂诗》
1.赏析。
此诗前两句写景: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往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后两句抒情运用比喻,把落红比作辞官,春泥比作平民百姓,花比作朝廷,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2.小结。
朗读古诗要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合理,读出作品的感情和气势。背诵古诗应当从整体上把握作品,应当在明确作品的 内容、理清作品结构及作者思路的基础上,反复地诵读,仔细地体会作者的精妙之处。要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和背诵的过程中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六、布置作业:背诵这两首诗。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03-31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绝招》教案06-02
语文高效教案04-21
语文《影子》教案12-09
语文《江南》教案12-10
语文园地教案04-17
语文下册教案12-29
语文配套教案01-15
语文绿教案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