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3-06-06 08:03:37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精华】大班教案范文集合八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华】大班教案范文集合八篇

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一)欣赏图片,感受城市、乡村各具特色的美景和生活。

  (二)通过辩论,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积极性。

  (三)了解城市生活与乡村生活的差异,懂得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二、活动准备

  城市图片与乡村图片各一;活动教具城市老鼠和乡村老鼠各一。

  三、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请来了两位客人,看看是谁?(两只老鼠)一只老鼠住在城市里,所以我们叫它城市老鼠,一只老鼠住在乡村里,所以我们叫它乡村老鼠。它们是一对好朋友。今天,他们要请我们到他们住的城市和乡村去看看呢!

  (二)欣赏城市与乡村的图片

  逐一出示城市的图片和乡村的图片:

  你看到了什么?这两张画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二)分段讲述故事,在辩论的形式中理解故事内容

  1、用开放式的问题激发幼儿想象故事内容

  一天城市老鼠和乡下老鼠住腻了现在的生活,它们想交换一下:城市老鼠到乡村去生活,乡村老鼠到城市去生活。你们觉得会发生什么有意思的事情?

  2、讲述故事第一段,幼儿讨论

  城市老鼠喜欢乡村的生活吗?为什么?(乡村虽然美丽,但它吃得住得都不习惯)

  3、讲述故事第二段,幼儿再次进行辩论

  (1)乡村老鼠喜欢哪里的生活吗?为什么?(城市里虽然住得舒服,但太不安全了)

  引导:乡下老鼠为什么紧紧拽着城里老鼠的胳膊?它怕什么?

  4、讨论:为什么城市老鼠和乡村老鼠都想回到自己原来生活的地方?(引导幼儿说出:他们在一个地方住的时间长了,已经习惯了。)

  (三)通过分组辩论的形式进行讨论,鼓励幼儿大胆阐述自己的意见

  你喜欢城市的生活还是乡村的生活?为什么?(请幼儿自己作选择,喜欢城市的小朋友为“城市队”,喜欢乡村的小朋友为“乡村队”)

  师小结:其实城市和乡村各有各的优点,也各有各的不足之处,每个人在一个地方生活的时间长了,就会有他自己的生活方式了,就习惯了这个地方的生活了,这就要看我们自己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只要我们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那就能过得开心、舒服了,你们说对吗?

  (三)结束

  我们都住在**这个地方,我们也已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了,但是到底这里有什么好的地方吸引我们呢?

  逛逛我们的乡村,找找我们乡村美丽的地方吧!

  故事《城市老鼠和乡下老鼠》

  城市老鼠和乡村老鼠是好朋友。有一天,它们过腻了现在的生活,想交换一下:城市老鼠到乡村去生活;乡村老鼠到城市去生活。

  城市老鼠来到乡村,立即被眼前的美景看呆了:太阳公公正对着它咪咪笑!小鸟对着它喳喳叫,好象在说:“欢迎,欢迎!”果园里长着大大的果子;草地上开着美丽的鲜花;稻田里长着绿油油的麦苗。一阵风吹来,新鲜的空气让城市老鼠觉得全身都舒畅:“啊!真舒服呀!”来到乡下老鼠的家,乡下老鼠非常高兴。它搬出了稻谷、玉米、土豆、、、、、、好多好吃的,对城市老鼠说:“兄弟快请坐,放开肚皮吃吧,这里有的是食粮。”城市老鼠捧起玉米啃了啃,皱者眉头说:“兄弟,太硬了!我都吃不习惯呀!还是让我带你到城市里去走走看看吧!”

  乡村老鼠跟着城市老鼠来到了城里。呀!城市真漂亮:高高的'楼房、宽宽的马路;城市真热闹啊:来来往往的汽车和人们、滴滴答答的喇叭声和人们嘻嘻哈哈的吵闹声。乡下老鼠心想:真厉害呀!它们竟然能建起这么高、这么多、这么漂亮的高楼大厦,真了不起!乡下老鼠正准备大摇大摆地往马路上走,城市老鼠一把抓住它说:“小心,有车!”这时,车子“唿”地一声从它们眼前开过。乡下老鼠吓得直发抖,紧紧地拽住城市老鼠的胳膊。城市老鼠拍拍它的肩膀说:“别怕,别怕,跟我走!”不一会儿,它们来到城市老鼠的家。乡下老鼠看得眼睛都发直了:“哇!好气派呀,还铺着地毯呢!”城市老鼠说:“走,咱们到餐厅里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好吃的。”走进餐厅,只件餐桌上摆满了山珍海味,谗得乡下老鼠直流口水。它正要咬一口红苹果,突然主人走了进来。城市老鼠一下子躲进洞里,对着吓呆了的乡下老鼠直叫:“快,快,快躲起来!”乡下老鼠急得团团转,连滚带爬地躲进了洞里。

  乡下老鼠吓得忘记了饥饿,它用发抖的声音说:“我还是回去吧,我不吃了。乡下平静的生活比较适合我。这里虽然有豪华的房子和美味的食物,但每天都紧张兮兮的,倒不如回去过的快乐!”说完,乡下老鼠便离开城市回乡下去了。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多种方式进行创造。

  2、能相互帮助,有合作意识。

  3、喜欢参与活动,能初步感受美。

  活动准备:

  纸杯、纸盘、糖纸、各种颜色的纸若干、剪刀、胶水、彩色笔、毛巾等、成品三个。

  活动过程:

  1、以教师的“梦”引入

  昨天晚上,谭老师做了一个奇怪梦,我梦见了许多的“纸杯”娃娃跑到我的家里面,其中一个“娃娃”很着急的说:“我们马上要去参加重庆市幼儿风采杯‘创意’大赛了。可是给我们化装、打扮的叔叔、阿姨们事情太多了,忙不过来,所以我们是来请您和大班的.小朋友帮忙的。帮我们打扮打扮,赶去参加比赛。”“哦!原来是这么回事。那我去问问小朋友愿不愿意帮忙。”

  “你们愿意吗?”

  2、启发想象、大胆创造。

  1、出示成品,2、引导观察。

  (1)提示语:“它们还托我带了几个以前去参加过比赛的娃娃,(2)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3)它们是怎么打扮的?”

  (4)幼儿边看边说

  3、引导幼儿想象。

  提示语:你打算怎样打扮它?

  4、鼓励幼儿大胆创造。

  (1)引导幼儿自由组合,选材料。

  (2)提出操作要求,鼓励幼儿大胆操作。

  (3)重点指导“无所事事,左顾右盼”的儿童。

  5、评价、小结。

  (1)引导互评。

  (2)教师总评。

  3、结束。

  以照相留影,结束活动。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通过观察、实验及有趣的游戏,使幼儿了解光的直线传播性质。

  2、 培养幼儿动手进行科学小实验的兴趣与习惯,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及各种科学现象的探索兴趣。

  活动准备:手电筒、中粗软管、暗室。

  活动过程

  1、 通过开展户外游戏“踩影子”和室内游戏“有趣的手影”,引导幼儿思考:

  1) 为什么在阳光下我们会有影子?

  2) 还有哪些发光的物体会使我们出现影子?

  2、将孩子们带入暗室,利用手电筒和中粗软管做小实验“光不会转弯”,教师适时帮助幼儿确立“直线传播”这一科学概念。

  实验方法:幼儿两人一组,分别拉住软管的两端,一名幼儿用手电筒从管口向内照,另一名幼儿观察软管在拉直和弯曲时,看到的光有何不同,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观察结果。

  3、说一说光的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区域活动

  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自制“阳光时钟”。

  家长参与

  1、在室外、向阳的窗台、室内分别种植菜苗,幼儿观察菜苗的生长情况并做记录,通过比较使幼儿感知植物的向光性。

  2、教师利用铝箔纸、塑料水管自制太阳能热水器模型,请幼儿做“冷水变热水”实验,以此了解光能转化为热能的用途。

  3、创编儿歌“光的用处大”。

  五、体会与思考:

  作为孩子学习科学的支持者和引导者,考虑到孩子由于年龄、经验和认识水平的特点,常常用独特的、不同于成人的眼光和思维方式去思考,因此要允许孩子出错,耐心倾听孩子的.每一句话,要接纳每一个孩子的观点,面向每一个孩子,力求真正了解到孩子的真实想法。

  在 本次活动中,教师鼓励学生按自己的想法进行验证,并真实地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如果只让学生猜想,学生的认识最终只能一无所知,或者一知半解。本课教师给 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带着疑问,按自己的想法去选择材料做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教师放手让孩子大胆地动手做,鼓励孩子把看到的都记(画)下 来。教师只是随机地指导。根据孩子好动的特点,在记录过程中安排了“玩影子”等的游戏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更好探究物体和影子奥秘的兴趣。

  孩子以自己探究过程的发现做记录,在此基础上进行交流和分享,能培养孩子对物体的客观描述,对事实的尊重,使结论和观点建筑在事实之上。本次活动也让孩子逐渐地懂得科学的一条基本法则――尊重事实,以事实为依据,而做人也一样,凡是都要实事求是,要尊重事实,用事实说话。

  有人说《科学》是做出来的,而不是说出来的,是通过探究活动来学习的。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引导孩子进行实践、观察、交流,并尝试着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通过自身的经历去理解事物,把握真实具体的东西,从而让孩子发现世界的奥秘。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尝试探索塑料袋的一物多玩。

  2、发展发散型思维能力,培养幼儿动脑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塑料袋人手一个

  2、宽阔的活动场地

  3、欢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1、教师出示塑料袋,告诉幼儿塑料袋不但可以用来装东西,还可以用来做游戏,激发幼儿参与兴趣(语言导入)

  2、教师与幼儿共同利用塑料袋做准备活动(动作导入)。

  (二)游戏活动

  1、幼儿尝试探索新玩法,看谁想的办法最多最好玩,教师巡回观察。

  2、幼儿介绍新玩法。

  3、请幼儿表演新玩法,教师引导幼儿记录这些新玩法。

  4、分组练习,教师鼓励幼儿互相学习。

  5、师幼共同总结塑料袋游戏的玩法,并记录在班级户外游戏档案中。

  (三)结束部分

  教师与幼儿共同回顾玩法,收拾器材回教室。

  延伸活动:鼓励幼儿利用塑料袋与其它材料组合,玩出新花样。

  附塑料袋的部分玩法:

  1、吹塑料袋

  2、向上扔塑料袋

  3、放在胸前跑

  4、系上小石块做降落伞

  5、系上绳子放风筝

  6、在里面装水,提水向前走

  7、装水用针扎洞做喷壶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大胆地表述自己的梦想。

  2、尝试用自己的表现方式来记录、表达自己的梦想。

  活动准备:

  1、在日常生活中,与幼儿广泛地交谈有关梦想的话题。

  彩色笔、图画纸。

  活动过程:

  1、谈谈梦想。

  ——梦想就是自己非常想做的.事,梦想有大有小(不易实现和容易实现),有远有近(以后实现和近期实现)。

  ——你有哪些梦想?

  2、画出梦想。

  ——选出你最想实现的梦想,把它画出来,要让别人看得明白。

  ——幼儿作画,教师巡回了解幼儿的想法,并用简短的语言记录在画面旁。

  3、展示作品。

  ——向同伴介绍自己的梦想,说说自己准备怎样实现梦想。

  ——请幼儿回家继续画出自己的其他梦想,并把梦想贴在醒目的地方,时刻激励自己。

大班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故事是人皆喜欢的,是幼儿接触最多而又非常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故事教学是幼儿园教育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开展故事教学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是幼儿园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以活生生的形象来反映思想情感的艺术形式。通过故事让幼儿逐渐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什么行为是对的或是不对的。

  教学目的:

  1.能根据故事的开头和结尾大胆想象,编出故事的主要情节。

  2.能用较清楚。连贯的语句大胆发言。

  3.懂得关心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

  教学准备:

  1、故事图片一幅。

  2、录音磁带。

  教学过程:

  1.故事导入

  师:“美丽的小树林里,住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你们看,这是谁的家?(小兔的家)今天是兔妈妈的生日,邀请了许多朋友到家里来做客。她对小兔说:‘孩子,帮妈妈去买生日蛋糕,好吗?’小兔子高兴地说:‘好的。’说着,拿过钱飞快地跑出了家门。

  一会儿,兔妈妈请的客人都到齐了,大家一块等着小兔回家。可是大家左等右等,还是没见小兔回来。呀,小兔在路上会发生什么事呢?兔妈妈可着急了。”

  2、讨论、构思故事的中间部分

  请小朋友帮兔妈妈想一想,小兔在路上发生什么事?

  提示:想一想,小兔在路上会遇到谁?发生什么事?(可能是危险的事,也可能是有趣的事)

  小兔是怎么做的?(谁帮助了小兔子或小兔子帮助了谁?……)幼儿讨论。

  3、幼儿讲述。

  让幼儿四个人为一组进行讲述,在小组讲的基础上推一名代表进行在集体面前的讲述。

  4、教师讲述故事部分。

  “刚才,小朋友帮兔妈妈想出了许多小兔在路上发生的事情,过了很久,小兔子终于拎着蛋糕气川吁吁地回家了。兔妈妈又生气又心疼地问:“你到哪儿去了?为什么那么晚才回来?”小兔子难为情地低下了头,你们想知道小兔在路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我们听小兔自己是怎么说的。”听录音。

  5、对幼儿进行情感教育。“兔妈妈听了小兔子的话,她会责怪小兔子吗?

  兔妈妈和客人都夸奖小兔子能为别人着想,是个好孩子。”

  6、请幼儿给故事取题目。简单评价。

  活动反思

  爱听美妙的故事是孩子的天性,故事是幼儿最易接受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的活动意义是多方面的。故事教学是幼儿园教育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开展故事教学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要真正发挥这些作用必须采取恰当的方法、遵循正确的原则。

  看图讲述具有培养观察、思维、语言表达三种能力的综合作用,但最终表现形式为讲述——语言。如何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呢?教育过程是师生交互作用的过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幼儿的主动学习,指出幼儿的教育作用更为明显,它需要幼儿主动地去观察图片,然后,积极地思考,再主动用语言进行讲述。

  一、开放式提问的运用,激发幼儿的多向思维

  故事是幼儿接触最多而又非常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爱听故事是幼儿的天性,在枯燥无味的看图讲述中渗入故事情节,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讲述的兴趣。依照《纲要》精神,运用教育新理念,打破传统看图讲述的教育方法,使幼儿在以自己为主体的和谐、宽松的环境中,大胆自主地投入活动,得到发展。故事“小兔为什么迟到”的内容比较简单。在活动过程中,就多处运用了开放式的提问,如:猜猜小兔为什么来晚了?它的蛋糕又到哪去了?一个接一个的开放式提问紧扣主题,激发幼儿的'多向思维,逐步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大胆猜想,能很快融入故事情节中,这样,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为幼儿提供了宽松的语言活动氛围,实现了良好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幼儿在回答问题时能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使幼儿真正成为了语言的主动建构者,促进了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二、幼儿的积极参与,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

  从活动效果看,本次活动幼儿注意力集中,语言讲述流畅,层次分明而又衔接自然,孩子们在兴奋中开始,在全身心投入中进行,兴致勃勃中结束。不过由于一个课时的时间短暂,个别幼儿单独讲述的机会少,这就需要课后加以延伸,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单独讲述,还可以考虑创新式拓展,引导幼儿根据图片线索,创编一定的故事情节,并且进行表演。

  本次活动孩子们通过自主地学习,不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锻炼了语言的发展力,孩子的兴趣也经历了萌芽到高长的过程。但是最大的缺憾是自身的语言不够简练,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去揣摩、去锤炼自己的语言。

  在丰富知识的同时,故事教学还可以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幼儿在听故事时,会在感性认识和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和评价。虽然这样的思考是初步的,结论甚至是幼稚的,但对于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却是有意义的。此外,幼儿的知识越广泛,想像也就越丰富。可见,故事教学是激发幼儿大胆想像、启迪幼儿智慧的有效方式。组织儿童故事教学,可以将情景游戏、课堂表演、口语交际、环境沉浸等多种形式贯穿于教学中。

大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探索活动,发现物体扔到空中会自由下落,速度有快有慢。

  2、提高动手实验和观察的能力。

  3、对科学活动产生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背景图,积木,瓶盖,纸球,沙包,飞盘,报纸,羽毛等等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小朋友,今天智慧宫殿的智慧老人请我们去智慧宫去游戏,小朋友想去吗?

  那么在智慧宫里呢,有许多好玩,有趣的东西,但是需要小朋友来动脑筋,才能发现其中的秘密。我们现在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探索物体向下落的秘密。

  1、了解物体都会下落。

  教师带领幼儿来到1号智慧室,请幼儿玩物体抛向空中的游戏,看看发现了什么秘密?

  幼儿探索后再相互讲述。

  个别幼儿回答后教师小结:任何东西扔到空中都会落下,有的快有的慢。

  2、了解物体轻重不同,落下的速度也不相同。

  教师带领幼儿来到2号智慧室,请幼儿在游戏的时候,同时选择2个物体,先放在手里掂一下轻重,然后再一起向上抛起,看看它们落下的时候有什么区别?

  如果玩好了还可以和同伴交换材料进行游戏。

  幼儿操作后进行交流,然后个别讲述。

  教师进行小结:轻的物体抛上去落下来慢,重的物体抛上去落下来快。

  3、尝试改变物体形状,发现物体下落的秘密。

  小朋友看,那边还有一间里放的是什么啊?

  这么多的报纸,往上扔会有什么发现呢?

  如果你把其中一张报纸改变了形状,又会有什么变化呢?

  幼儿进行探索操作,教师进行指导,帮助个别能力差的幼儿完成探索活动。

  幼儿讲述后教师小结:改变报纸形状后,你会发现报纸扔得更高更远了。

  三、结束活动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制作降落伞活动,进一步感知物体向下落的特点。

  活动反思

  尝试教育理论研究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在杭州举行了"尝试教学活动研讨观摩比赛"。经过幼儿园的推荐,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也由此认识了对幼教工作一丝不苟的徐子煜老师,以及杭州东苑婴幼教育中心的那些天真活泼的孩子们。

  在这次活动中,我带去了大班科学活动《向下落的物体》。我准备的活动材料有:塑料袋、酸奶瓶、沙包、积木、丝带、棉花、气球等孩子们生活中熟悉的物品。虽已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可心中还是有些忐忑不安。提前十分钟来到班内,与孩子们作了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后,就带着紧张的心情,和孩子们一起走上了小舞台。"小朋友们,老师知道你们最喜欢做扔东西的游戏了,老师今天准备了许多东西,请你动手试一试,用里扔到空中,看看你会发现些什么?"在我的启发和引导下,孩子们开始了活动中的第一次尝试:探索发现物体自由下落的现象。在这一环节中,我没有给幼儿提过多的要求,只是给幼儿提供一个比较自由和宽松的探索氛围,便于幼儿能自由的尝试。很快孩子们来到桌子旁边拿起各种物品开始了尝试活动,有的孩子有些放不开,得到我的鼓励后,才开始大胆的进行尝试。简单的尝试后,我和孩子们进行了讨论:你刚才扔了什么东西?它是怎样落下来的?你还扔了什么东西?这些东西落的一样快吗?孩子们的回答很干脆,也很准确,有的幼儿还提到了:物体扔到空中后会落下来,是因为地球有引力。由此教师进行了第一次小结:物体扔到空中后都会落下来,而且不同的物体落下来的速度不一样,有的落的快,有的落的慢。

  对孩子们的发现,我紧接着提出了第二个问题:"到底是什么东西落得慢?什么东西落得快呢?请小朋友动手试一试,将落得快的东西和落的慢的东西分开。"于是孩子们开始了活动中的第二次探索活动:将桌子上的东西,按下落速度的快慢进行分类。这一次尝试,孩子们都很兴奋,一扫刚才的拘谨,每个人都很投入,一遍一遍地把东西扔到空中,认真地进行尝试。我紧张的心情也稍稍放松了许多。就在这时,一个意外情况出现了:我准备的活动材料中有气球,一个气球在小朋友进行尝试探索的时候,突然爆炸,而另一个则被两个男孩子抢在手中玩了起来,有的小朋友看他们在玩气球,也要争着去玩。眼看着良好的活动秩序要被打乱,如果我强硬制止他们,不但会破坏了活动的气氛,孩子们的探索兴趣也会荡然无存。面对这一情况,我灵机一动,走上前去接住了空中飘落的气球,摸摸他们的头问:"你们说这个气球是落得快?还是落的慢呢?"两个孩子望着我手中的气球,迟疑的回答:"落的慢"。"那我们就把它放在落的慢的这一边,好吗?"得到孩子的肯定后,我把气球放到了标有"慢"的篮子里。"你们再试一试其他东西,把它们分开来好吗?"经过我的引导,两个孩子很快去尝试别的东西去了,气球则安稳的放到了标有"慢"的篮子里。很快孩子们就完成了我的任务,重新回到了座位上。和幼儿进行了集体验证后,我又提出了一个发散思维的问题:"除了老师给你准备的东西以外,你还知道生活中那样东西,扔到空中后落的慢?哪些东西落的快呢?"孩子们的回答很丰富,有的说"羽毛落的慢""树叶落的慢"有的小朋友说:"石头落的快"、"彩笔落得快"还有的小朋友提到了锁和锤头……面对孩子们的回答,我又提出了另一个问题:"为什么不同的东西扔到空中会下落的速度会不一样呢?"孩子们有的'说:"轻的东西落的慢","重的东西落的快"。在这一环节中,幼儿通过分类活动,对落得快和落得慢的物体有了一个新认识,我提出的发散性思维的问题,不但发挥了幼儿的想象力,更进一步丰富了幼儿的感性经验,但在这里有一个知识难点:幼儿可能会认为物体的轻重决定了它下落的速度。这是幼儿探索的结果,也是幼儿感性经验的反应,对幼儿的回答,我没有急于下结论,而是给幼儿提出了一个新问题。从而使他们在下一环节的尝试活动中,探索物体下落速度的快慢除了与自身的重量有关外,还与他的形状、体积有关。

  面对孩子们的感性经验,我给孩子们提供了第三次尝试机会:"小朋友们看,老师手中拿着一些东西,他们都落的很慢。你们有没有办法让他们快一点落下来呢?"对我的问题,孩子们很兴奋,都积极的投入到活动中,有个男孩子把棉花塞到了酸奶瓶中,棉花落得快了,他兴奋的告诉我时,我肯定的夸赞了他:"你做得真棒,再试一试别的东西好吗?"有个女孩则把丝带缠在沙包上,落下的速度变快了,还有个女孩子……。我在孩子们中间不停的走动,观察着孩子们的表现,及时给他们必要的引导和帮助。小结的时候孩子们都说得很热烈,有个女孩子说:"我把报纸折叠以后,落下的速度变快了。"我抓住这一点重点向幼儿讲解,由此孩子们知道了:同样的纸,把它折叠、揉成纸团、折成纸飞机落下的速度变快了。物体下落的速度除了与自身的重量有关外,还与他的形状、体积有关。这次探索是孩子们在本次活动中最为精彩的一次探索,教师启发性的语言给幼儿的探索提供了方向,幼儿的兴趣、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这一环节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得到了迁移,教师的肯定和鼓励,使每个幼儿获得了成功感,把幼儿的探索活动推向了高潮。

  面对孩子们积极的表现,由于室内场地有限,于是我把延伸活动放到了室外:"孩子们,关于物体落下来的秘密可多了,刚才小朋友还没有发现更好的方法,现在我们到院子里试一试还有没有新的方法,看有没有办法让落得快的东西慢一点落下来,好不好?"收拾好活动材料,我带着孩子们走下了小舞台,来到了院子里。这时,徐子煜老师紧跟着我们走了出来:"一定要让孩子们试一试啊,千万不要欺骗孩子。"面对徐老师的直言,我认真的点点头,也为徐老师对幼教工作严谨、认真的态度所感动。孩子们在我的带动下,又开始了新的尝试。活动结束后,许多老师见到我纷纷和我打招呼:"老师,你是哪里的?你带的教学活动真不错……"许多老师只看到了活动成功的一面,可我自己却感受到了其中的不足。由于那几天孩子活动安排得紧,情绪很容易兴奋,所以在活动中的几次探索,他们的探索结果不是让人很满意,有的幼儿干脆把老师提出的探索目的抛在了脑后,在活动中玩了起来,教师的教育机智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有的幼儿在活动中的探索中缺乏自己的独创性,没有真正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去。

  向下落的物体是孩子们喜欢探索的问题,让孩子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进一步探索物体自由下落的现象,是我设计本活动的最初意图。关于物体自由落下的知识点很多,孩子们理解起来有困难,所以在整节活动中,我把发展幼儿的探索精神、创造性思维放到了首位,在几次层层深入的探索后,幼儿对已有的知识经验,有了新的认识,并能把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迁移,尝试教学的课程模式以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幼儿活动的自主性,在活动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活动结束后,徐老师给我们讲了在尝试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以及尝试教学的特征。他告诉我们在尝试教学中一定不要忘记要先尝试后教,一定要让幼儿有尝试的机会,而且一定要让幼儿带着问题、目的去尝试,不在幼儿是否能尝试成功,重在过程,尝试以后要让孩子有交流的机会,让幼儿与幼儿之间相互学习。如今,尝试教学在我园已广泛展开,老师们对尝试教学的模式和尝试教学的精神都有了比较全面地了解,已经运用得比较得心应手。在尝试教学中,老师们感受到了新的挑战,孩子们则拥有了自由想象和探索创造的空间,个性和创造性思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在尝试教学活动中,孩子们已经展开了想象的翅膀,飞向了广阔的自由空间。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了解冷暖色调,探究不同颜色融合的秘密,感受色彩变化的乐趣。

  2.大胆想象魔法汤的故事,尝试用油画棒和水粉结合的表达。

  3.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水粉颜料、调色盒、水粉笔、水、油画棒、幼儿用水粉纸;

  剪成各种瓶子的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魔法学校招聘魔法学员:(提出要求:复习冷暖色调)

  1.我是魔法学校的魔法师,今天到我们班招聘魔法师,学习配制神奇的魔法汤。

  2.了解冷色调、暖色调。

  二、魔法学校面试。

  1.示范调出暖暖的魔法汤。

  2.凉凉的或者冷冷的魔法汤是怎么配制出来的呢?个别幼儿尝试:蓝+黄=绿

  3.你的魔法汤要帮助谁?怎么帮助?

  4.体验油画棒和水粉颜料结合的特点(油水分离)。

  三、我的神奇的魔法汤(入学后学习配置魔法汤)。

  1.你想配置一款怎样的魔法汤帮助谁?

  2.根据你要配置的魔法汤,你选择怎样的魔法汤瓶子。

  3.制作魔法汤(提作画要求)

  ①将魔法瓶子粘贴在纸的一角做倾倒状,其余空白处用油画棒画魔法汤帮助的对象或内容。

  ②选择运用合适的色调,用水粉颜料涂刷,创作出自己喜欢的色彩感觉,表现施了魔法的画面。

  四、我的魔法故事。

  你的魔法汤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幼儿结伴相互介绍魔法汤的神奇故事。

  活动延伸:

  制作“我的魔法故事”连环画。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的教案12-30

大班教案01-21

《睡觉》大班教案05-23

大班谈话教案05-06

安全大班教案05-07

大班乘车教案04-02

大班教案:自救04-02

《风筝》大班教案04-01

大班挑食教案03-31

大班《微笑》教案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