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科学活动教案范文合集9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探索让物体"站起来"的方法,体验探索带来的乐趣
2、通过幼儿动手探索,学会积累经验,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达、交流自己的发现。
3、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获得物体支撑的经验。
4、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5、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活动准备:
1、媒体准备:游戏音乐《郊游》mp3。
2、材料准备:扭扭棒、木质积木、塑料积木、雪花片、塑料圆环、泡沫板、游戏棒、拱形纸片、卷筒纸芯、书、吸管、花、卡纸、路灯若干、玩具车若干辆、八幅图片(东方明珠塔、花瓶、帐篷、屋顶、相机三脚架、路牌、支撑大树的三脚木桩、相架)。
活动过程:
一、游戏:站起来师:孩子们,让我们跟着轻松的音乐去郊游吧!
师(放一阵刮风的音乐):噢?孩子们,一阵大风把我们家园里的东西都刮倒了,请大家快帮忙把东西都站起来吧!
二、尝试使物体"站起来"
(一)幼儿第一次操作
1、探索让各种材料"站起来"的方法。
师:想一想、试一试怎样帮助我们家园里的东西"站起来"。
鼓励幼儿在帮助一种材料"站起来"后,在幼儿能用一种方法帮助某种材料"站起来"。
2、交流与小结。
师:你帮什么东西"站起来"了?你是怎么让它"站起来"的?
根据幼儿叙述的方法,将基本方法概括为三类(有的物体可独立站起来;有的物体可找与它一样的物体帮忙站起来;有的物体可找与它不一样的物体帮忙站起来)。例如:
师(小结):有的物体是可以自己站起来的;有的物体找来了和自己一样的朋友帮忙,站了起来;还有的物体找来了和自己不一样的朋友帮忙,站了起来。
(二)幼儿第二次操作,提供不同辅助材料,让幼儿再去尝试帮助其他更多材料"站起来",使幼儿在有限的操作时间里操作更多种类的材料。
师:通过大家刚才的努力,我们的.家园已经基本重建了,真好啊!为了做好预防再次刮风的措施,美化我们的家园,我决定要举行一次"亲亲家园大行动",再次请大家想想办法使我们的家园更加坚固,更加完善,更加美观。请大伙儿使用其他更多的建筑材料,行动起来吧!
三、发现生活中"站起来"的物体师:生活中也有很多站起来的物体。看看你的作品和哪张照片像。
师(小结):其实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站起来"的方法和我们想出来的办法差不多,说明我们很会动脑筋。那就让我们用善于发现的眼睛到生活中再去找一找、看一看更多用各种方法"站起来"的物体吧。
活动反思:
中班科学活动《站起来》,目标是探索纸站起来的多种方法,知道借助外力能让纸站起来并分享站起来的方法,在前两个环节使用夹子和橡皮泥探究让纸宝宝站起来的方法,在这两个探究环节中我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探索空间,积极激发孩子探究兴趣,在探究多种纸宝宝站起来的方式,从夹子到橡皮泥难处层层递进,整个活动的难点是:在没有任何事物的帮助下探究纸宝宝自己站起来的方法,孩子惯性思维定势纸宝宝两个环节下来有东西帮助,所以在没有任何帮助下孩子就觉得没有办法让纸宝宝站起来,这和第一环节探究纸宝宝的特性相呼应,纸是可折、可揉、可卷的。从这个方向看到孩子的思维一下得到解放,不受任何的束缚,有广阔的想象空间,孩子也找到纸宝宝站起来的方法。活动的重点是激发孩子探究的兴趣,我们也看到动手操作探究中孩子的兴趣及其浓厚。因此,在这两次活动中可以看出孩子的积极投入、享受探究的过程,并乐于分享自己的探究结果。整个活动实现了“玩中学、”“做中学”以幼儿自由发现、自主探索为活动核心,基本做到孩子在前,教师在后;尝试在前,指导在后;操作在前,结论在后。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使幼儿认识各种形状、质地、大小不同的带盖的瓶子、 盒子。
2、尝试用各种方法打开盖子,并用语言简单的表述出来。
3、培养幼儿了与参加游戏、体验成功的快乐。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各种形状、质地、大小不同的带盖的瓶子、盒子若干。
2、糖果若干。(装入不同的瓶中)旺仔牛奶、汽水、洗洁精、海飞丝洗头液、午餐肉各一瓶。
3、自备套盒一组。(大纸箱―电脑纸箱―小盒子―巧克力盒――小玩具)
活动过程:
一、游戏“送礼物”,引入主题。
1、 出示一个用胶带封好的大纸箱,请幼儿想办法打开它。
“小朋友,你们好!今天吴老师要给你们送个礼物,我们来看看是什么吧。”(大纸箱)“谁来帮老师想个办法打开它?”(撕开、用剪刀剪开、用钥匙戳开——————)选一种方法打开。
2、 从中取出一个电脑纸箱,请幼儿打开。
3、 从中取出一个小盒子,请幼儿打开。
4、 从中取出一个巧克力盒子,请幼儿打开。
5、 从中取出一个小玩具熊。
二、请幼儿观察布置好的场地中各种各样的瓶子、盒子。
“今天老师给你们还准备了许多东西,你们看看大门都是什么?你都看到里什麽瓶子?”“它是什么形状的?什么东西做的?”请个别幼儿回答,教室可引导幼儿选择性地讲述。
三、请幼儿尝试用各种办法打开盒子,并用语言简单表述。
“吴老师给你们每个小朋友准备了礼物,它们都藏在盒子里,你们要想一些办法打开它就能得到礼物了。你们去挑一个你喜欢的瓶子或盒子打开它,看里面是什么?拿到里礼物后,请把盖子再盖好放到桌子上。”“打开里面有什么?你是怎么打开的?”教师巡回观察引导幼儿讲述。
四、请幼儿回座位休息一会儿,提问:
1、 你们找到宝贝了吗?拿出来看看?是什么?
2、 你找到了几颗糖?数数看?(幼儿个别提问回答)
3、 出示一个粘胶带纸的透明盒、化妆品的瓶子,请幼儿尝试打开,说说你是怎么打开的?
4、 请幼儿讲讲你是用什么方法打开瓶子、盒子的?
五、教师依次再出示旺仔牛奶、汽水、午餐肉罐头、八宝粥。
“我这还藏着宝贝呢,小朋友看看是什么?他们是怎么开的?”逐个讲解演示。
1、 你还见过那种瓶子的开法不一样,请幼儿讲述。
2、 还有什么东西跟汽水一样的开法?
六、教师小结。
七、活动延伸:将瓶子进行分类。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基本掌握了多种盖子的开法,但活动中实物刺激太多,幼儿的注意力被美食转移了,忽略了自己是怎么打开盖子的,致使语言表达不够。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一定吸取本次活动的经验,让幼儿更好的吸取知识!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目标:
1.观察并快速记忆正方体积木的数量及其颜色序列,提高有意注意和记忆能力。
2.体验对垒游戏的快乐。
准备:
1.废旧纸筒(也可用PVC圆管替代)若干个,纸筒高约30厘米、直径约6厘米,外面分别包上红纸和金纸。
2.正方体积木24块,边长为3.5~4厘米,其大小要恰好能放到纸筒内使之竖立。每个正方体积木的六个面贴上相同颜色的纸。
玩法:
1.幼儿三人结伴游戏,游戏前先协商,一名幼儿做裁判员,两名幼儿做对垒赛手。裁判员取一红色纸筒,将各色正方体积木放置在桌子中央。两名赛手各取一个金色纸筒,准备游戏。
2.游戏开始,裁判员先报出一个数字(比如"4",根据纸筒高度,筒内最多放不超过8块的积木,所以所报数字要控制在8以内),然后取相应数量的积木(颜色可任选)投入红色纸筒内。
3.裁判员在桌子上摇动已放入积木的红色纸筒,使积木在纸筒内堆叠成柱,接着轻轻提起纸筒,呈现堆叠的彩色积木柱。两名幼儿迅速记忆积木的数量及其颜色序列,稍后,裁判员重新用红色纸筒套住这个彩色积木柱。
4.裁判员发出"开始"口令,两位赛手根据自己的记忆,按裁判员堆叠的积木数量及其颜色序列迅速在各自的金色纸筒内有序放置积木,然后三人各自同时在桌子上轻轻摇动纸筒。
5.三人同时提起纸筒,看看两位赛手各自的金色纸筒内的积木数量及其颜色序列是否与红色纸筒内的一致。
规则:
1.游戏也可有多名幼儿同时参与,红色纸简内的积木既可由裁判员放入,也可由赛手放入,以增加趣味性和挑战性。
2.金色纸筒内的积木数量及其颜色序列与红色纸简内的相同者为胜,否则为输。
3.提纸筒时要注意控制手腕的.力量,注意不要让纸筒碰倒彩色积木柱,若积木倒塌则重新游戏。
4.该游戏也可变换花样,比如,在积木的六个面贴上不同的几何图形、数字,让幼儿玩"图形记忆""数字记忆"等游戏。
评析:
"摇摇筒"游戏设计的亮点有二:一是取材简便,教师巧妙利用了纸筒封闭的特点,让幼儿观察和记忆正方体积木的数量及其颜色序列,从而训练了幼儿的有意记忆能力。二是玩法和规则独特,游戏既可以双人对垒,也可以多人参与。游戏中,幼儿需自主商议分配角色。本游戏虽然以发展幼儿有意记忆为主要目的,但在游戏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幼儿之间的积极互动。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有水的瓶子中加入石子和沙子可以使水位升高。
2、通过积极探索,发现乌鸦能否喝到水与水量的多少和加入的材料有一定的关系。
3、积极参与探索活动,体验学习的乐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同形状的瓶子、石子、细沙、勺子、筷子、盆子、漏斗、记录纸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小朋友,我们都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对吧。那谁来告诉我:乌鸦是怎样喝到水的?(请几个幼儿交流,注意语言的完整性:乌鸦在有水的瓶子里放了石子就喝到了水)
过渡:对呀,故事里的乌鸦真聪明,在有水的瓶子里放了石子就喝到了水,那是不是在有水的'瓶子里放了石子都能喝到水呢?
二、幼儿实验探索,并记录
(一)用石子进行第一次实验
1、(出示有水的瓶子)老师这里就有两个装了水的瓶子,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水位线、水的颜色不同、水不一样多)
2、猜猜我把石子放进去,乌鸦能喝到水吗?(幼儿猜测)
3、有的小朋友说都能喝到,有的小朋友说都不能喝到,还有的小朋友说一个能喝到,一个不能喝到,那到底是怎样的呢?请我们小朋友呆会自己去试一下。试了以后要把结果写在记录纸上。
4、(出示记录纸)那我们怎样来记录呢?(幼儿讨论)
5、四个小朋友一桌,每人拿一个瓶子,操作完把结果记录下来,拿到红水瓶的记录纸贴到这边,蓝水瓶的记录纸贴到那边上,并把瓶子放到前面的桌子,明白了吗?开始行动吧。
6、幼儿操作
7、交流:你在什么瓶子里加了石子,发现了什么?
8、你们都发现了:在蓝水里加了石子,水到达了水位线,而在红水里加了石子,水没能到达水位线。同样是加了石子,为什么结果不同呢?
9、小结:原来乌鸦能否喝到水与原来瓶子里水的多少是有关系的。
过渡:那乌鸦到底能不能喝到红水呢?是吗?老师在那边给你们每人准备了一个瓶子,和刚才是一样多的红水,我们换一种材料——沙子再来试一下,乌鸦到底能不能喝到水?
(二)用沙子进行第二次实验
1、我们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来进行,同样也要把它记录下来,好吗?
2、幼儿操作
3、交流:你在红水瓶子里加了沙子,发现了什么?
4、哇,乌鸦终于喝到了红水。咦,为什么一样多的红水,加了石子没喝到,加了沙子能喝到呢?(两瓶比较)
5、哦,我明白了:石子比较大,它们之间的缝隙也大,而水很调皮就喜欢钻到下面的缝隙里去,不跑到上面去;而沙子比较细,它们的缝隙很小,
水不能再调皮了,只能跑到上面去了。
三、活动结束
1、总结:今天通过我们小朋友自己实验,知道了乌鸦能喝到水,除了与原来瓶子里水的多少有关系,还和加入的材料有一定的关系。
2、延伸:其实这里面还有很多的秘密,譬如水的多少还和加入材料的多少有关系,我们小朋友下课后再去试一下。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描述自己喜欢的玩具,知道玩具不同的玩法。
2、乐意探索各种玩具的玩法,了解他们的不同性能和作用。
活动准备:
玩具,图片
重点难点:
用较完整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意思。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导入主题
1、观察各种玩具,说一说玩具的材质和名称。
问:
(1)你有哪些玩具?它们都是什么材料做的?
(2)怎么样能把玩具放得整整齐齐?哪些玩具可以放在一起呢?
2、尝试将电动玩具、发条玩具、木质玩具、塑料玩具、毛绒玩具等区别分类。
3、每人挑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玩一玩,找出不同的玩法。
二、经验交流,寻找玩法
1、介绍:你刚才玩的是什么玩具?是怎么玩的?
2、共同寻找一种玩具的多种玩法。
小结:不同的玩具有不同的玩法,同一种玩具也可以有不同的玩法。
三、幼儿操作,安装电池
1、讨论:电动玩具为什么不能动起来了?
(1)找出电池的相同之处:电池的两头,分别表示两极:一正,一负。
(2)比较各种电池的不同:颜色、大小、高低、粗细。
2、告诉幼儿装电池的方法:“胖胖小屁股,坐在弹簧上,圆圆小脑袋,戴顶小帽子”。
3、快乐体验:
(1)交流各自是怎么装电池的?
(2)尝试用轮换、猜拳等方法,使大家都能有机会玩到玩具。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和动物相互依存,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才能更好的去保护动物。因此我设计并组织了本次活动。重在培养幼儿的保护动物意识。激发幼儿关心、爱护动物的情感。通过此次活动让幼儿了解动物的睡眠方式,知道不同的动物才取不同的睡眠方式是为了适应环境,保护自己。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动物的睡眠方式,知道不同的动物采用不同的睡眠方式是为了适应环境,保护自己。
2.乐意与同伴交流经验,并用肢体动作表现,萌发探究动物奥秘的兴趣。
3.知道人睡觉的一些卫生常识,懂得养成良好睡眠习惯的重要性。
活动重点:了解动物的睡眠姿势。
活动难点:了解动物的睡眠姿势与环境的关系,知道不同的动物睡眠姿势不同。
活动准备:物质条件准备(教学图片课件)
幼儿的经验准备(在平时让幼儿看一些动物世界之类的影片或书籍)
活动过程:一、观看课件,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通过看课件让幼儿了解人需要睡觉,引发幼儿思考动物是怎样睡觉的呢?让幼儿带着问题去看下面的课件。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学习积极性。)
小朋友你们看,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躺着睡觉)那你们知道小动物是怎样睡觉的吗?
二、观看课件,引入主题。
(教师通过播放课件动物的睡觉姿势,引发幼儿的`回答欲望以及表演的兴趣。幼儿在看完课件表演的时候积极性很高。)
1、马是怎样睡觉的呢?(站着睡觉)。教师组织幼儿个别回答。哪位小朋友来模仿马的睡觉姿势(幼儿个别模仿,集体模仿)
2、看这是谁来了?(刺猬)它是怎样睡觉的?(全身缩成一团睡觉)这是为什么呢?(为了保护自己)
3、以下所有动物都以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说出小动物的名称、睡觉姿势、并让幼儿模仿。
猫头鹰: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睡觉
丹顶鹤:用一只脚站着睡觉
蝙蝠:倒挂在树上睡觉
三、为什么小动物的睡觉方式个不相同。
(教师通过提问,引发幼儿探究动物奥密的兴趣。幼儿在回答的过程中锻炼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大部分幼儿能够说出动物睡觉的方式为什么不同。个别幼儿需要在教师的提示下回答)
四、介绍一些正确的睡觉姿势(ppt)
如何正确的睡觉,以及良好睡眠方式的重要性。
五、活动延伸:回家找找资料,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的睡觉方式。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感知海绵的轻软、能变形、吸水的特性。
2、乐意参加探索活动,愿意大胆猜想并实验。
活动准备
1、海绵、纽纽棒若干,海绵做成的毛毛虫一只。
2、活中的海绵制品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海绵宝宝,引起探究兴趣。
师:老师带来了一个朋友,看看是谁?(海绵宝宝)
二、玩海绵,感知海绵的特性。
1、和海绵宝宝握握手,抱一抱,初步感知海绵的轻、软的特性。
2、第一次探索。(玩海绵)
(1)幼儿自由探索,教师观察指导。
(2)集体交流。
师:刚才你用什么方法和海绵玩的?你玩的时候有什么发现?
3、第二次探索。(海绵变形)
(1)幼儿自由探索。
(2)集体交流。
师:你把海绵变成了什么?用什么方法变的?
:我们能把海绵变成各种形状,但只要一松手,它就又变回原来的样子,真神奇。
4、变毛毛虫。
(1)出示海绵变的毛毛虫(辅助材料:纽纽棒),引起幼儿兴趣。
(2)幼儿动手操作,把海绵变成毛毛虫。
(3)和毛毛虫玩一玩。
三、参观海绵展览馆,了解海绵在生活中的用处。
教学反思
一、从兴趣出发,联系生活进行选材。
海绵在我们生活中是常见、常用的材料,孩子们对此既熟悉又陌生,虽常见常用,但是对于海绵的特性却不了解,因此,本次活动我们选择了“海绵”作为活动题材。活动一开始以动画片《海绵宝宝》中“海绵宝宝”作为导入,带领孩子们走进海绵世界。由于这个动画片是幼儿感兴趣的,它的出现使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很自然地进入下一环节。
二、以“幼儿探索操作”贯穿始终。
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始终以幼儿为主体,自己作为一个引导者,引导孩子们与海绵宝宝“玩一玩”、“变一变”,让他们用完整的'简单句表述自己的发现,符合《纲要》中指出的“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同时,我还为幼儿观察、操作的机会,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地去探索并发现海绵的特性。
三、结合并运用于实际生活。
活动的最后环节,通过参观“海绵展览馆”,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还将知识真正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
科学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观察并了解紫藤花目前开放的状态,能简单记录下来。
2、能运用观察、触摸、讨论交流、经验迁移、猜想等方式,发现并初步概括出紫藤花的花型,并尝试想象出紫藤开放后的状态,简单记录下来。
3、对紫藤花的开放过程和变化感兴趣,知道爱护紫藤花。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对紫藤的花芽花苞有前期持续性观察。
2、物质准备:记录纸,画笔。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观察讨论,发现紫藤花目前开放的状态。
提问:你发现紫藤花的花苞了么?在哪里?是什么样子的?像什么?
小结:现在的紫藤花的花苞就像一个个大草莓,外边还包裹着一层厚厚的白色的皮。
二、请幼儿自由分组观察、讨论,记录紫藤花目前开放的状态,并大胆猜想出紫藤开放的样子,简单记录。
1、以小组自由观察的方式,通过观察、触摸、讨论交流等方式,发现紫藤现在的花型,共同记录紫藤目前的状态。
提问:花苞是什么颜色?是什么形状?花苞长在哪里?
2、以小组自由讨论的方式,大胆猜想紫藤开放后的样子,并简单记录自己的想法。
提问:紫藤现在是这样的,那么它开放之后会是什么样子呢?为什么? 三、请幼儿小组讨论自己的猜想,并说明这样猜想的原因。
请幼儿分组讨论自己的猜想,互相介绍并说一说猜想的依据,请每一小组出一位代表做简单介绍。
四、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想法回家说给爸爸妈妈听,请爸爸妈妈和自己一起期待花开,验证猜想。
活动反思:
幼儿在分组观察紫藤花的.过程中较为随意,难以带着问题有目的性的进行观察交流。在表达自己的发现时,语言不够丰富,对细节的观察不够。在记录的时候,运用的线条符号较为单一。在组织类似活动时,应当在集体要求时更为明确和简练,节奏再紧凑一些,避免幼儿注意力分散。
科学活动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观察、了解牙齿的分类与作用。
2、学习保护牙齿的方法
活动准备:幼儿的笑脸照片、小镜子
活动过程:
1.播放幼儿的笑脸照片。
每当我们笑起来的时候露出白白的牙齿真好看,牙齿是我们重要的器官之一,你有认真观察过你的牙齿吗?
2.请幼儿用小镜子自主观察自己的牙齿,引导幼儿在观察时使用的不同观察方法。
(1)你能看到牙齿的几个面?你看到的每个面是怎样的?
(2)用手摸摸有什么感觉?
(3)你的牙齿有几种牙齿呢?每种牙齿有几颗?都长什么样?长在什么位置?
3.出示牙齿图片,了解牙齿的分类与作用。
(1)门牙切牙 又扁又平 好像一把铲子 专门负责把食物咬断。
(2)门牙旁边的几颗尖锐的牙齿叫犬牙, 又称为尖牙,它好像又短又尖的小刀,当你吃肉的`时候用它来撕裂食物。
(3)口腔后面有很多大牙,叫磨牙,好像一副小磨子的上下两片,这种牙齿最适合磨碎和嚼烂食物。
牙齿不仅能咀嚼食物、帮助发音,当人们讲话和微笑时,整齐而洁白的牙齿,更能显现人的健康和美丽。
4.学习怎样保护牙齿。
(1)学习正确的刷牙方法,配合牙齿模型,教师讲解正确的刷牙方法。
(2)知道碳酸饮料会对牙齿造成损害,少喝碳酸饮料。
(3)换牙时及时拔掉乳牙让恒牙有足够的生长空间。
活动延伸
坚持每天口腔牙齿保健,注意用牙卫生。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的活动教案11-25
科学活动的教案11-15
科学活动教案11-04
有关科学活动教案11-13
关于科学活动教案11-27
科学活动教案【推荐】02-11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六篇06-03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3篇04-30
大班有趣科学活动教案03-31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