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中班教案集锦六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班教案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班教案 篇1
(一)内容简介
鸭妈妈有六只可爱的小宝贝。一天,鸭妈妈带着小鸭子到水边去玩,小鸭子们游得可快活了。可是,天生残疾的小小鸭在水里老是兜着圈子,朋友们都嘲笑它,它伤心极了。
一天,河边来了一只狐狸,其他小鸭子都迅速地游上了岸,只留下小小鸭还在河里兜圈圈,可怜的它能逃脱狡滑的狐狸吗?
(二)主题分析
故事主要描述了一只天生残疾的小鸭,因为游泳只会在原地打转,受到了大家的歧歧视。没想到正因为这个缺陷,使它帮助兄弟姐妹逃脱了狐狸的伤害。众人眼里的“弱点”却给大家带来了“好运”。这样的故事,正符合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通过故事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评价周围的同伴,在学着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渐渐明白要接受朋友的优点,同时也要宽容别人的弱点。
(三)情节分析
故事的开始温馨而又让人充满期待,但事情却没有人们所期望的那么完美。鸭妈妈三了一只天生残疾的小小鸭,正当大家为之沮丧的时候,小小鸭的残缺却给我们带来了意外的.惊喜。最后,每个人都接受并且欣赏起小小鸭,故事有了一个让人感动的完美结局。孩子们的情感也随着故事情节的曲折而跌宕起伏,并感受到彼此宽容、彼此欣赏的温暖。
(四)角色分析
故事的主角——小小鸭,虽然天生残缺,但它心地善良,对快乐充满着渴望。其实每个人都像这只小小鸭一样,有无法改变的弱势,面对这样的情形,有人逃避,有人自卑。可是小小鸭的经历却告诉我们:即使是弱势,有时也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坦然去面对自己的不完美。
故事中的鸭妈妈、众小鸭、小动物们似乎就象征着现实生活,人们总是更容易接受美好的事物,而对于那些“缺陷”、“不足”时而不屑、时而嘲讽。同样,生动的故事让孩子们懂得要同情“弱者”,也要宽容别人的“不足”。
(五)图画分析
1.画面构图、色彩
故事画面简单,而故事的情节性比较强,逐幅图片较连贯完整地讲述着故事,更容易将孩子的情绪带入到故事情节中来,心情也会随着故事中小小鸭的经历而有所起伏。
小小鸭战胜狐狸,是整个故事的转折点,也是故事的高潮。可以先让孩子们看小鸭们获救的结果,再来猜测小小鸭是怎么战胜狐狸的,这样或许能更好地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
2.图画中蕴藏的细节
故事画面简洁,没有太多与故事情节相关的细节供孩子细致观察。但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激发孩子对页码的关注,从而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能力,观察页码对孩子记忆故事发生的先后顺序同样也是有所帮助的。
(六)语言分析
故事中有不少对话,可引导孩子观察画面,大胆猜测人物间的对话和心理活动,对孩子们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的感受是很有帮助的。
教师讲述故事时的语言要和故事情节的意境相吻合,要表现出小小鸭的伤感、自卑,动物朋友的冷漠,狐狸的愚蠢和故事结局时的幸福,这样会有助于幼儿理解作品的内涵。
(一)活动设计1
1、设计思路
中班孩子的社会性不断在发展,他们已经能开始与同伴友好地交往。虽然他们能接受同伴的优点,却很难容忍朋友的缺点。当别人有了错误或者过失,他们经常会嘲笑、指责对方,少了一份同情和宽容。
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对孩子有很强的吸引力。因此,将此内容设计为两个活动方案,一方面可以引导孩子充分地观察画面,想象人物的对话,讲述故事的内容;另一方面,在故事情节的高潮处,可以给孩子们留下悬念,进一步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大胆猜测故事的结局。同时,孩子们在体验小小鸭“奇特经历”的过程中,又能懂得对同伴的缺陷要接受和宽容,而不能嘲笑,进而帮助他们学会与人交往。
整个活动以故事情节贯穿始终。在第一次活动中,首先让孩子们观察讲述图片,感受鸭妈妈的幸福期待,在孩子们的心中也萌发对故事的期望。接着,让孩子们仔细观察小小鸭的表情,感受小小鸭受人嘲笑时的伤心难过。最后,在“小小鸭会不会被狐狸吃掉”、“它会战胜狐狸吗”的悬念中结束活动,也让孩子们对下一次的阅读充满期待。
2、活动目标
(1)自主阅读图画书,并讲述自己喜欢的情节,感知故事内容。
(2)大胆想象故事的结尾,并尝试模仿用符号记录。
3、活动准备
图画书《划圈儿的小小鸭》和PPT课件
4、活动过程
(1)观察画面,引发兴趣
①出示第1、2页:
一你看到了谁?它在干什么?
一猜猜鸭妈妈会有几个小宝宝?它的宝贝们会是什么样的?
一鸭妈妈和你们一样,希望能孵出六只可爱、漂亮、健康的小鸭。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听听鸭妈妈和它的孩子们的故事吧。
(2)欣赏故事,理解内容
①欣赏故事第7~1 0页:
一你听到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
一小小鸭和其他5只小鸭子有什么不一样?
一为什么小小鸭游泳的时候只会划圈圈? ②欣赏故事第11~1 3页:
一谁来看小小鸭游泳了?
一你猜它们会对小小鸭说什么?
一你怎么知道他们都在嘲笑小小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小鸭伤心的表情。)
一小动物们的话让小小鸭很伤心、很难过,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鸭子,你会对它说些什么?(引发幼儿对力、小鸭的同情。)
③欣赏故事第1 7、1 8页:
一一天,小鸭子们去河里游泳。瞧,谁来了?
一猜猜狐狸想什么?
④欣赏故事第1 9页:
一几只小鸭子游上岸躲起来了?谁没有游上来,为什么?
(3)自由讨论,大胆想象
一小小鸭会被狐狸吃掉吗?
一和好朋友一起猜猜,后来会发生什么事情?(重点:如果小小鸭没有被狐狸吃掉,那它是用什么办法战胜狐狸的?)
(集体交流,教师用符号或绘画方式记录幼儿的想象,并将幼儿的作品布置成专栏供同伴间互相欣赏。)
中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1、通过活动,使幼儿在了解了什么样的垃圾是可以重新利用的,来建立和巩固初步的环保意识。
2、能在讨论中理解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是不对的。
3、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加深环保是需要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的。
活动目标:
1、懂得什么是生活垃圾,它会污染环境,不利人们的健康。
2、知道不要乱扔垃圾,保持环境的清洁,感受清洁环境的`美。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不做“禁止”的事。
活动准备:
1、寻找小区内清洁和肮脏的不同环境。
2、装垃圾的塑料带若干只。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讨论,引出话题。
1、说说有哪些生活垃圾。(厨房里的蛋壳、菜叶,瓜皮果壳,吃下来的肉骨头、鱼刺,纸屑、糖纸等。)
2、引导幼儿谈自己的感受。
二、讨论:不乱扔垃圾。
1、你家里把垃圾丢在哪里?
2、你在马路上看见有香蕉皮之类的垃圾会怎么做?
3、你和爸爸妈妈出去玩,要是有垃圾了怎么做的?
4、要是在轮船、公交车上有垃圾了,你是怎么处理垃圾的?
5、幼儿讨论后请个别幼儿回答,并请别的幼儿补充。
三、组织幼儿实践活动。
一起去找找哪里有垃圾,将垃圾捡到塑料带子里,然后扔到垃圾桶里。
四、回活动室,洗手。教师简单评价,加深环保意识。
中班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如排排队,每天的做操要排队,班级里的物品我们要归放,游戏中我们无意识的比高矮等等,今天我设计的这个排排对,用一个绘本故事《蜈蚣叔叔的袜子》来引导,让幼儿在有趣的绘本故事中,感知、发现和创造多种排列规律,同时感受绘本中蜈蚣叔叔穿袜子的特别和有趣,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第一环节让幼儿用两种颜色的夹子给蜈蚣叔叔穿袜子,让他们动手实践操作。第二环节综合幼儿给蜈蚣叔叔穿的袜子颜色我们再次讨论还可以怎么穿,我用图片的方式展示。第三环节,又添加一种颜色的袜子,让幼儿去探索。
活动目标:
1、在有趣的绘本故事情节中,感知、发现和创造多种排列规律。
2、感受绘本中蜈蚣叔叔袜子的特别和有趣,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蜈蚣叔叔的袜子》课件,蜈蚣图片若干,蓝色红色夹子若干,袜子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小脚运动小脚穿上鞋子真舒服,我们来动一动小脚。
提问:每个人有几只脚啊?可是,有位朋友长着许多的脚,它是谁呢?播放画面一,引导幼儿猜测是谁的脚。
二、播放绘本PPT,学习有规律地排序
1、播放画面二,提问:蜈蚣叔叔是个有名的帅哥,你觉得它哪里帅啊?看看它的脚,好奇怪。你们见过穿袜子的蜈蚣么?它穿了什么颜色的袜子?(发现有"红绿蓝红绿蓝"的规律)嘟嘟是蜈蚣叔叔的邻居,他好久没看到蜈蚣叔叔了。
2、播放PPT,提问:蜈蚣叔叔怎么了?你从哪儿看出它生病了?
3、放画面四、五、,提问蜈蚣叔叔为什么要穿这么多袜子?有哪些颜色的袜子?嘟嘟的`妈妈准备了很多礼物让嘟嘟带给蜈蚣叔叔,嘟嘟来到蜈蚣叔叔家正准备离开,蜈蚣叔叔说:"一会又客人要来,我必须穿袜子,你能帮我么?我的袜子挂院子里。"好啊"嘟嘟来到了院子里,看到了好多颜色的袜子。
蜈蚣叔叔可奇怪了,他是按照心情穿袜子的,心情不好的时候他只穿两种颜色的袜子,今天它病了,只想穿绿色和蓝色的袜子,两种的袜子可以怎么穿呢?你们愿意帮助蜈蚣叔叔么?
4、尝试用两种颜色的袜子有规律的排序。
(1)幼儿第一次操作,教师帮助幼儿比较发现两种颜色的排列规律。
(选出正确和不正确)和幼儿一起观察。
提问:你觉得蜈蚣叔叔更喜欢哪种穿法,为什么?
(选出正确和不正确的)和幼儿一起观察提问:这几个小朋友用了几种方法啊?
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一样?(交换位置……)两种颜色的袜子还有别的穿法么?(幼儿讨论)
(2)幼儿第二次操作,探索发现新的规律。教师把幼儿探索新的规律用图片进行展示。
5、延伸活动:初步感知三种颜色袜子的排列规律。
提问:蜈蚣叔叔得到你们的帮助很开心,你们呢?
现在蜈蚣叔叔它又想穿三种颜色袜子了,哪三种颜色啊?你们还愿意帮助它么?那我们把夹子放在益智区,等区域活动的时候再帮助它吧。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多种多样的冰激凌,感受其味道的不同。
2、知道好吃的冷饮不能多吃,认识到贪吃冷饮对身体的伤害。
活动准备
1、冰箱、各种冰激凌、模拟“冷饮店”。
2、《冰激凌小姑娘》故事挂图。
活动过程实录
第一阶段
1、教师启发幼儿围绕“天气热了,你想吃什么?”展开自由讨论。
幼儿小结:喝饮料、吃冰激凌、吃新鲜的水果、喝白开水......。
2、引导幼儿道“冷饮店”去购买冰激凌。
购物浅谈话,提出要求。
幼儿分组逛“冷饮店”。可先引导幼儿观察各种冰激凌,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请营业员(教师模仿)重点地介绍几种有代表性的冰激凌。鼓励幼儿购买自己喜欢的冰激凌。
第二阶段
1、请幼儿品尝冰激凌
你吃的`冰激凌叫什么名字?味道g什么样的?
幼儿回答:小布丁、老冰棍、雪莲、水果喳喳.......,是奶油味的、草莓味的、菠萝味的......。
2、引导幼儿说说平时自己还吃过那些冰激凌?是什么味道的?还看见过那些冰激凌?
幼儿小结:
3、边出示挂图边讲故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知道贪吃冷饮对身的伤害。
提问:这个小姑娘为什么叫冰激凌小姑娘?最后为什么小姑娘感到肚子疼了?吃冰激凌应注意什么?
引导幼儿讨论:夏天应吃什么感到凉爽而且不伤害身体?知道炎热的夏天应多喝白开水,多吃新鲜的水果。
中班教案 篇5
一、活动前思考
1、教材分析
小班幼儿对于汽车等的玩具很感兴趣,建立在我们班幼儿的活动基础上,此教材让幼儿通过游戏,结合已有的经验扮演“司机”的角色,在规则游戏中,幼儿在听听、说说的同时明确的了解人称代词“你、我”。因此,我把《开汽车》这个活动定位为小班的听说游戏活动。
2、重点难点
重点:幼儿对人称代词“你、我”的正确使用。
难点:幼儿能在游戏倾听规则合作、友好地游戏。
二、过程实录
(一)活动目标
1、要求幼儿正确使用人称代词:“你、我”。
2、帮助幼儿理解并遵守简单的游戏规则,提高他们在游戏中把握语言信息的倾听能力。
3、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游戏的习惯,以及在集体中大胆表达的能力。
(二)活动准备
玩具汽车方向盘8-10个,幼儿坐成半圆形。
(三)活动过程
1、设置游戏情景。
提问引导幼儿,并让幼儿来学一学小司机。
“老师来考考你们,小汽车在开的时候发出什么声音啊?开汽车的那个人我们叫他什么?那我们也来做一做小司机开一开汽车好不好?”
评析:教师从主题直接切入,引导幼儿、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注意跟随幼儿的回答及时地改变,并用各种语态激发幼儿的热情。
2、交代游戏规则。
幼儿看老师和保育员的情境表演。幼儿倾听对话及理解角色。
“阿姨演得是谁啊?你们看出来了吗?他说了什么话?老师演得是谁?说了什么话?”
全体来学一学“司机”“乘客”的话。
评析:教师在提问的时候应把问题简洁,明了化,让幼儿在观看时提出倾听的要求,了解直接的对话方式,能及时对教师的问题给予回应。也能让幼儿直接进入状态。同时给予多的机会让幼儿来说说对话。掌握好了对话后为后面的游戏奠定基础。
3、教师引导游戏。
教师扮演司机与幼儿游戏。同时发现能力强的幼儿替代游戏。
请几个“司机”“乘客”表演。
评析:教师在示范游戏和请幼儿游戏过程中,不用生硬地讲规则就可以让幼儿知道游戏该如何进行。同时对幼儿提出倾听的要求,培养良好的习惯。在幼儿表演的过程中,逐一对幼儿的游戏提出改进要求,让其他幼儿在无意识中模仿改进。
4、幼儿自主游戏。
“还有很多的小司机也要来做开汽车的游戏呢!请能干的小司机也来开一开小汽车。”
评价:教师从主导地位隐退,但不是完全的放任幼儿游戏,有部分的幼儿还不是很理解游戏的规则,需要老师从旁协助指导。老师也可以扮演司机,同时让幼儿观察学习,更好地游戏。
5、教师小结、评价。
“小司机下班回小椅子上休息了。”
表扬在游戏中会友好、合作地幼儿,并会完整地说对话的幼儿。
评价:给予幼儿游戏活动的肯定和相应地指出不足的地方。适时地结束游戏让幼儿休息。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特点,掌握故事中描述声音的象声词。
2、做事要细心,学习小乌龟宽容待人。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描述声音的象声词。
难点:做事要细心,懂得宽容待人。
活动准备
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设疑激趣,导入活动
1、小朋友们都见过房子,你见过什么样的房子?
2、你们见过会动的房子吗?小松鼠就盖了一座会动的房子,会动的房子还带小松鼠去了很多好玩的地方,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引导提问,理解故事的线索和主要情节
1、运用PPT课件,分段讲述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出示图一。小松鼠把房子盖在了哪里?
出示图二。小松鼠被风吵醒了,一起感受大风、小风,学说象声词。房子的周围都有什么变化?它是怎么想的?
出示图三。第二天小松鼠耳边传来“哗哗哗”的声音,你们猜它会到哪儿呢?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模仿象声词“哗哗哗”。
出示图四。第三天小松鼠又会到哪儿呢?它看到了什么?鼓励幼儿用肢体动作和语言理解象声词“哒哒哒”。
2、引导幼儿回忆,发现小松鼠的房子会动的原因。
出示图五,会动的房子都带小松鼠去了哪些地方?听到了什么?又看到了什么?请幼儿猜想小松鼠的房子为什么会动。
三、完整欣赏,分析角色的形象特点
播放PPT,教师有感情地讲述故事,请幼儿完整欣赏。提问:
1、小松鼠的房子为什么会动?
2、小松鼠为什么会把房子盖在乌龟的背上?小乌龟发现后会说什么?它生气了吗?为什么?
3、你喜欢故事里的谁?为什么?
四、拓展想象,延伸思考
引导幼儿讨论:如果你是小乌龟,还会带小松鼠去哪里?可能会听到什么声音?引发幼儿思考想象,回教室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
中班语言活动《会动的房子》课后评析
王林墨老师执教的语言活动《会动的房子》,是山大版教材中班主题八《新年的问候》中的一个故事教学,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文学作品学习活动。这个故事以一只粗心的小松鼠把房子盖在乌龟的背上为线索,通过不断变化的场景,在优美生动的语言中,让幼儿感受到作品的幽默和清新的大自然。同时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认真,不能粗心。
王老师制定的活动目标是:①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特点,掌握故事中描述声音的象声词。②做事要细心,学习小乌龟宽容待人。从制定的目标来看,第一条是知识目标,第二条是情感、态度目标,因为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特别强调要侧重幼儿审美能力和文学理解能力及想象力方面的培养,感觉这个目标比较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的要求,定位比较准确。活动重点是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掌握描述声音的象声词;难点是做事要细心,懂得宽容待人。
从今天执教的情况来看,王老师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始终能够围绕活动目标,环环相扣,重点比较突出,活动目标基本实现。
在第一个环节中,教师用谈话的形式,设置悬念导入活动,激发了幼儿强烈的好奇心和想知道结果的迫切心情,这样就一下子抓住了幼儿的兴奋点,让幼儿带着问题去听故事,能够很快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在第二个环节中,教师通过引导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的线索和主要情节。这是本活动的重点,应该围绕着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感知理解象声词(目标1)来进行。
在文学作品第一层次的.学习中,应把重点放在理解故事上。王老师运用的PPT课件比较直观,通过观看课件,运用提问的方式,把幼儿带入美丽、清新的大自然中,使幼儿能够理解故事的意境,感知自然界中的各种声响,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幼儿兴趣浓厚。在教师的循序渐进的提问中,幼儿基本上理解了故事的线索和主要情节,解决了活动重点。
但在这一环节中,①感知理解象声词“呼呼呼”、“哗哗哗”和“哒哒哒”时让幼儿学一学,做一做,说一说,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效果均可,但若要借助声音,视听结合效果会更好。②提问是文学作品学习活动中一种最直接、最常用的师幼交流的方式。从王老师设计的理解故事情节时的提问来看还欠启发性,啰嗦,平行性的问题多,递进性的问题少。③呈现三种画面的方式缺乏变化。
在第三个环节中,通过完整欣赏,分析角色的形象特点,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的内容。(第二层次理解体验作品)这一环节是活动的难点,但总体感觉分析理解角色的形象特点还欠火候,体验角色的形象还不够。应该在完整欣赏完第二遍故事后,可设计一些体验性的小游戏,或体验模仿故事中小松鼠、小乌龟的形象等来突破难点,完成第二层次的理解体验作品,然后再过渡到讨论。
在第四环节中,教师以提问的形式:“如果你是小乌龟,还会带小松鼠去哪里?”让幼儿讨论,以拓展幼儿想象,引发幼儿新的思考,为续编做准备。(第三层次迁移作品经验的前奏)但在这一环节中,采用讨论法比较好,但教师要参与其中,以启发引导幼儿。感觉教师参与不够,幼儿讨论不充分。本活动也可设计成两课时的活动,用画笔记录下来要去的地方后续编故事。
本活动最大的亮点:
活动环节设计的比较合理,步骤清晰,层层递进,重点突出。教师教态自然,有极强的亲和力,语言素质好,讲故事生动有趣,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兴趣浓。
给本活动的建议:
1、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重视幼儿的语言表达,每当提出一个问题后应让幼儿多说、充分说。
2、教师设计的提问要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和思考,要富有启发性。
3、“做事要细心,学习小乌龟宽容待人。”这一目标完成欠,突破难点体现不充分。分析挖掘人物的角色特点还应再深、再透,师幼互动再加强。
4、文学作品学习活动的目的不在于通过文学作品进行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而是更侧重幼儿审美能力和文学理解能力、想象力方面的培养,因而不要有说教的痕迹。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中班教案02-23
中班的教案11-05
中班教案12-09
教案幼儿中班教案02-15
中班春天教案02-21
中班教案《芽》02-08
《垃圾》中班教案02-23
中班卫生教案02-23
中班《出海》教案02-23
中班教案简单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