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3-05-26 08:42:34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实用】科学活动教案模板合集八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8篇,欢迎大家分享。

【实用】科学活动教案模板合集八篇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设计背景

  中班的孩子小,对什么事情都非常好奇,对交通工具也不例外,在一天的活动中,难免有的时候幼儿会跑出老师或者家长的视线,怕伤到孩子,所以设计这个教学活动让幼儿对交通工具有所了解,知道交通工具会伤人,不碰它。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对各种交通工具的认识,进一步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用途.

  2. 要求幼儿注意倾听同伴谈话,了解别人谈话的内容,从中吸取有用的信息丰富自己的谈话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让每个幼儿能够知道各种交通工具的用途,(难点)交通工具在工作时都靠右边走(重点)

  活动准备

  1.各种交通工具的图片与玩具若干。

  2.丰富幼儿有关交通工具的知识.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出话题。

  1.教师神秘地拿出玩具大卡车,提问: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途?

  2.出示小轿车,提问: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途?

  3.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讲讲认识的`交通工具,教师按幼儿讲述内容出示图片。

  4. 请小朋友仔细看,你们认识下面这些交通工具吗?让小朋友自己回答,然后老师统一订正:

  师:解释第一幅图是天上飞的叫飞机。

  第二幅图是海上游得叫轮船。

  第三幅图是公路上跑的叫汽车。

  第四幅图是铁轨上跑的叫火车。

  (二)引导幼儿围绕话题分成若干组自由交谈交通工具的用途。

  要求幼儿商量谈话次序,轮流谈话,不抢着讲,也不能光听别人讲,自己不发表意见。

  教师轮流巡视指导幼儿的谈话,用插话的方法将幼儿谈话内容集中在“什么工具有什么用”的话题上。

  (三)帮交通工具分类。

  引导幼儿将交通工具分类,进一步加深对交通工具的认识。

  出示交通工具图片,黑板上划分成三类(运货、载人、特殊用途) 请幼儿操作,要求先说出其名称,再将卡片贴在对应用途的分类区。

  通过图片使幼儿知道简单的交通工具,知道它们的用途。

  教学反思

  在本次活动中,我利用看各种交通工具的图片,激发他们的兴趣。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当你看到各种各样交通工具,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设计思路:

  孩子们对动物很感兴趣,特别是经过这个主题活动。课后经常有孩子问我,为什么鱼妈妈生出来的鱼宝宝一开始和妈妈张的不一样?为什么小狗和他妈妈就一个样?还有鸡蛋里面为什么会钻出小鸡?——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欲望,让孩子对动物的生殖方式有一定的了解,我特别设计了此次活动。

  活动目的:

  1、通过观察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动物的两种生殖方式:胎生和卵生以及其发育过程。

  2、发展幼儿分析、概括能力,丰富幼儿词汇:胎生、卵生。

  3、激发幼儿对动物的探索兴趣,培养幼儿热爱小动物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各种动物图片(幼儿每组一份) 胎生、卵生字卡 每人一块操作板(贴有胎生、卵生标志)2、自定义图片(根据活动内容设计的教师用图片)活动过程1、提出疑问,引出课题出示一组图片 鸡妈妈在下蛋——鸡蛋——鸡妈妈孵蛋——小鸡从蛋壳中出来。问幼儿是不是所有动物妈妈生小宝宝都是这样呀?

  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了解一下。

  2、了解动物的两种基本生殖方式:胎生、卵生通过图片分别以鱼和人为例简单介绍胎生卵生的过程,重点对其区别进行介绍。

  3、幼儿操作进一步巩固胎生与卵生的知识。

  幼儿分组活动,将各种动物图片贴在有胎生、卵生标志的操作板上。(放音乐,教师巡回指导最后集体评价)4、幼儿讨论说说自己了解的有关胎生与卵生的知识总结分享和幼儿一起到饲养角找找,看看有那些动物是胎生的那些动物是卵生的。

  活动评价1、在活动中幼儿能积极参加活动,并对动物的生殖方式(胎生和卵生)有了初步的了解。

  2、通过活动幼儿对小动物产生浓厚兴趣并能积极探索。

  活动延伸回家与父母共同查阅有关胎卵生的资料、图片,在活动室开展“卵生动物和胎生动物”图片展。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设计背景:

  自然界中充满着神奇有趣的科学现象,就拿"风"这一自然现象来说,一年四季天天都和我们会面,是孩子们从能来到户外的那一刻起就能感受到的现象。现在正是孩子们探索风的好季节。在幼儿园,会听到孩子们在议论:大风把垃圾吹得到处都是,清洁工人又要重新打扫了;昨天我看见广场有放风筝的,飞的可高了;今天风大有点冷,妈妈又给我多穿了衣服……从孩子的话中,发现"风"是孩子需要的、感兴趣的内容。追随孩子的经验和生活,就让孩子围绕"风"自主生成一系列的探索"风的秘密"的活动。

  活动目标:

  1、感受风的存在,探索风产生的原因及基本特征,并尝试制造风。

  2、初步了解风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萌发探索自然现象的欲望。

  教学重点、难点:探索风产生的原因及基本特征,并尝试制造风。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请家长配合,和孩子一起收集一些关于"风"的资料和知识。

  2、物质准备:风车、扇子、电风扇、吹风机、塑料瓶、塑料玩偶、针筒、视频《风的危害》和《风能的利用》、风的音效、各种植物头饰。

  活动过程:

  一、感受风的存在

  1、设置情境小朋友,今天我们要请一位特殊的朋友和我们一起活动,请小朋友猜一猜他会是谁呢?打开门欢迎我们的朋友和我们一起活动吧!门外什么也没有,我们的朋友在哪里呢?

  2、激发兴趣引出主题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感受一下,你能猜出我们的朋友是谁吗?

  二、尝试制造风探索风产生的原因

  1、提问:我们今天请来的是我们的"风"朋友那风是哪里来的?

  (幼儿自由回答)

  2、投放各种材料,请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制造风"。

  3、交流讨论

  (1)你是用什么方法"造"出风来的?(幼儿边回答边演示)

  (2)幼儿互相尝试同伴造风的方法,进一步感觉风的形成。(边尝试边思考)

  (3)为什么一扇、一捏、一挤、风叶一转动就会有风呢?(幼儿自由讨论)教师小结:当我们一扇、一捏、一挤压、一开开关风叶转动时,空气就流动了,空气一流动就产生了风

  三、风的基本特征请幼儿相互合作,两人互相对着扇风,请幼儿看看、闻闻、摸摸风是什么样的?

  小结:风是摸不到、尝不到、闻不到、看不到的一种气体。

  四、游戏:大风和小风幼儿分别戴头饰扮演各种植物,听音效用肢体表现小风来时植物怎样动,大风来时植物怎样动。

  五、通过短片了解风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观看短片《风的危害》后提问:风对人类有什么危害呢?怎样减小风灾?

  2、观看短片《风能的利用》后提问:风对我们人类有什么好处?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风能?

  六、教师总结,以游戏《风车和风儿共游戏》结束活动风车想请小朋友与风儿一起做游戏,大家快举起你的风车一起欢迎我们的风朋友和我们一起游戏吧。(幼儿随音乐玩)

  活动延伸:请家长带幼儿去户外放风筝或去参观风能发电。

  教学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 我设计的这节科学探究活动,一开始就利用魔术箱变魔术这一孩子感兴趣的.现象深深吸引住了孩子的眼球,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幼儿“无心”的好奇转化成了“有意”的求知动力,促使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索欲望。

  活动中,教师首先紧紧围绕活动目标,设计了具有观察性、开放性和层次性的提问,如在活动的对于环节中,把塑料袋变鼓,使幼儿感知到我们的周围有空气,把充满气的气球松口吹到幼儿的头发上,让幼儿通过观察,对比,知道了流动的空气形成了风,不动的空气不是风。活动就这样把幼儿引入到科学的氛围之中诱发了幼儿的积极思维。其次,《纲要》中强调:“教师应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活动中,幼儿通过 “做中学”活动的重要环节,选择材料制造人造风,让风车转起来,在动手、交流与表达中获取知识,并在此过程中习得学习的方法。最后,生成新的问题:怎样让羽毛飞起来?引领幼儿再次深入地进行探索,给幼儿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间。整个活动,给予幼儿 较宽松的氛围,教师只是充当了活动中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用心倾听幼儿的表述,并及时的梳理与小结。幼儿始终是主体,他们通过观察、动手、探究,梳理出新的知识经验使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当然,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1.认识几种有特征的动物的脚丫

  2.体验辨认小脚丫的乐趣

  活动准备:动物的小脚丫图片毛绒玩具(小鸡小鸭大象小猫)在环境中贴上小脚丫的图片以便幼儿辨认

  活动过程:

  一、请孩子看看,唱唱自己的脚

  1.我们来唱唱我们的小手小脚歌曲《小手小脚在哪里》

  2.数一数自己有几只脚,我们的小脚有什么本领呀?

  教师带领幼儿走一走,跳一跳,跑一跑,感受脚是我们的好朋友

  二、幼儿辨认这是谁的小脚丫

  1.出始小脚丫的图片,让幼儿找一找是哪只小动物的

  2.说一说小脚丫的特征小鸡的脚丫尖尖小鸭的脚丫扁扁小猫的脚丫像梅花大象的脚丫大又圆

  3.再次辨认这是谁的小脚丫

  三、游戏:找一找,踩一踩小脚丫

  1.教师说出小动物的名字让幼儿去找找它的小脚丫

  2.教师与孩子一起辨认没有看过的小脚丫(马的小脚丫)

  3.继续寻找其他的小脚丫。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积累关于物体转动的经验,了解转动在生活中的运用。

  2.尝试使用多种方式使物体转动起来,体验转动的乐趣。

  3.积极参与探索活动,愿意和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发现。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各种转动玩具,如风车、发条玩具、陀螺、皮球、溜溜球等。

  2.可以转动的物体,如条形积木、雪花片、瓶盖等。

  3.欢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1.玩转动玩具,感受转动现象。

  (1)教师出示转动玩具,并提出游戏要求。

  师:玩玩具的时候要仔细观察,说一说你是怎么玩的,有什么发现?

  (2)幼儿自由游戏。

  幼儿自选同伴,合作操作玩具。教师引导幼儿感受怎样驱使这些玩具转动。

  (3)交流玩法和发现。

  提问:谁愿意告诉大家,你刚才和同伴一起玩的是什么玩具?你怎么转动它们的?它们转动起来是什么样的?

  2.引导幼儿尝试转动不同物体。

  (1)幼儿尝试操作,找出让物体转动的方法。

  (2)提问:你还可以让哪些物体转动起来?你是怎样让它们转动的.?

  3.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中可以转动的物体。

  (1)教师里面可以转动的物体。

  提问:到周围找一找,还有哪些东西可以转动?这些物体转动起来给我们带来哪些方便?

  (2)身体也会转动。

  提问:我们的身体能转动吗?你的身体会怎么转动?

  师幼共同玩游戏“身体转转转”。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孩子们整体兴趣很高,积极探索各种方法使物体转动起来,也能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探索结果。在讲到转动在生活中的运用时,可能是孩子们没有积累转动的经验,因此不能和老师积极互动。所以在课堂上我让幼儿继续观察生活中有哪些会转动的物体。我想如果活动前让幼儿观察记录生活中会转动的东西,该环节可能会进行得更加顺利。今后,教学活动设计上一定要考虑到幼儿经验积累是否能够使本节课顺利进行、达到积极互动。在材料准备上,图片、或者教具力争达到最佳效果。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各种各样的罐子在小区、家里到处都有。在成人眼里,空的罐子就成了垃圾;但在孩子们眼里却成了宝贵的玩具,可看可玩可制作……由此可见罐子也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何不充分利用这些唾手可得的废旧物来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呢?由此,产生了此活动。

  活动目标:

  1、知道不同物体碰撞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学习分辨2种声音。

  2、自然地讲述探索结果。

  3、对听辨声音感兴趣。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重难点:

  重点:知道不同物体碰撞会发出不同的声音,学习分辨2种声音。

  难点:自然讲述探索结果。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会开启八宝粥罐子。

  物质准备:八宝粥罐子32个,(8个装米,盖上有暗标记,9个装塑料珠子;15个空罐)。米、塑料珠子各2盆。空筐2个(贴有米和珠子标记)。

  活动过程:

  一、幼儿第一次操作探索:我发现了什么?(3分钟)

  ⒈幼儿第一次探索,听辨有无声音。

  师:“桌上有许多漂亮的罐子,请你不要打开,摇一摇,听一听,再告诉大家你有什么发现?”

  ⒉与同伴分享:你发现了什么?

  二、学习听辨两种声音。(10分钟)

  ⒈幼儿第二次探索,猜猜罐子里的声音可能是什么发出的?

  ⒉学习听辨二种声音。

  (1)为什么会发出声音?

  (2)猜猜罐子里的声音可能是什么发出的?

  (3)谁和他的声音是一样的?

  (4)打开来看看是什么?(进行验证:米、珠子)

  小结:原来罐子里装了不一样的东西,发出的声音就不一样了。

  ⒊归类摆放

  ⑴听口令摇动对应的罐子。师:米宝宝一起来唱歌;珠子宝宝一起来唱歌;

  ⑵出示有标记的'筐,请幼儿按指令归类摆放。师:米宝宝罐子放在米宝宝标记的家里,珠子宝宝罐子放在珠子宝宝标记的家里。

  ⒋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制作会唱歌的罐子。互相猜猜罐子里的秘密,进一步巩固对二种声音的认识。

  师:下面请小朋友选择桌上的珠子或米其中一种装进空罐子里,然后盖上盖子,一起来做会唱歌的罐子。

  (1) 要求:把罐子放在脸盆里装,米和珠子不要洒出来。

  (2) 分组演奏。按材料不同分两组坐,听指挥演奏。

  三、活动延伸:寻找不同声音。(2分钟)

  再去找找,罐子装了其他材料会发出什么声音?

  活动反思:

  值得肯定的地方:

  1.幼儿对活动关注度高,始终乐于探索,兴趣盎然。

  2.活动目标符合本班幼儿实际能力。

  3.教师语言儿童化,既不失科学活动的精炼,又符合托班幼儿年龄特征。

  4.教师能够根据本次活动实际发展,及时、灵活调整活动环节。

  存在不足及调整措施:

  1.幼儿在第一次探索操作环节,出现拿着罐子敲桌子现象,虽属“自由探索”,但是敲击会损害桌子,教师应该及时制止、教育。

  2.第一环节,教师没有明确提出要求不要打开罐子,幼儿把罐子打开米撒了一地,个别幼儿注意力转移,去地上捡米,导致一些混乱。

  3..幼儿按标记归类摆放环节,教师发现了一名幼儿摆错位置,提出质疑:“我看到咚咚咚的罐子放到小标记的盒子里了,应该放哪里呀?”教师发现了幼儿的错误,应该要求幼儿自己纠正错误,教师的指导语明显指示正确的是放在大标记盒子里,幼儿也就用不着思考了。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玩各类能滚动的物体,体验玩滚动游戏的乐趣,引发幼儿对滚动现象的好奇。

  2.愿意表达自己在探索活动中的发现。

  活动准备:

  幼儿自带1-2种自己认为能滚动的物体。

  活动重点:

  探索怎样把物体滚动起来。

  活动难点:

  了解物体滚动的原因。

  审美元素:

  探索活动的成功会给人带来心灵上的满足和喜悦,能够激发人向更高更难的方向发出挑战和进取,本次活动就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回忆已有的"物体滚动"的'经验。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哪些东西能滚吗?

  2.幼儿自由介绍自己带来的能滚动物体。

  师:你带来的是什么?它能滚动吗?

  3.幼儿自由探索,尝试使物体滚动起来。

  师:你们玩玩、试试,看看到底哪些物体能滚起来。

  4.幼儿自由选择物体进行尝试,并交流各自经验,了解什么是"滚动"。

  (1)引导幼儿根据尝试后的经验,将这些物体按照能否滚动进行归类。

  (2)请幼儿演示,并检验这些物体能否滚动。

  (3)引导幼儿尝试用语言和动作来表达"滚动"。

  (4)引导幼儿尝试解释物体滚动的原因:这些东西为什么能滚起来呢?

  教师小结:

  这些物体,有的像圆柱、有的像圆锥、有的像球体……在一般情况下,圆状物体都可能会滚,不过,事情不一定就像我们猜想的那样,只有试了才能真正知道它能不能滚动起来。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不同动物爱吃地食物。

  2、有喜爱小动物地情感。

  活动准备:

  在活动室内布置小兔家的场景,青菜、萝卜、蘑菇、青草、小鱼、小虫等小动物吃的食物玩具,小熊、小鸡、小猫、小猴等动物头饰。

  活动过程:

  1、引起兴趣:

  ——“今天小兔家请客,看看小兔请了哪个小动物到它家去做客?”“你们能不能帮每一个小动物挑选一份礼物送给小兔?”

  2、选购礼物:

  (1)、幼儿到“超市”为小动物选择小兔喜欢吃的.食物。

  (2)、互相说说自己选了什么礼物:

  ——“现在你们能到超市去为小兔选一些招待小动物的食物吗?”

  3、到小兔家做客:

  小动物到小兔家,将礼物送给小兔时,会说什么话?

  ——“想一想,小兔会拿什么东西招待小动物们呢?”

  延伸活动:

  小白兔吃青菜(体育游戏)

  玩法:请一位幼儿扮老狼,其余幼儿扮小白兔,当小兔念完儿歌最后一句时,老狼出来追吃小兔,小兔快速逃到家里;如果小兔被老狼抓住,小兔就停一次游戏。

科学活动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磁铁吸铁的特性。

  2.愿意寻找生活中的磁铁。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磁铁若干块、彩色曲别针若干个。

  2.回形针、钥匙、纸片、雪花积木、硬币、螺丝等物品。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表演个神奇的魔术,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把彩色曲别针放在纸卡上,在纸卡下面运用磁铁为幼儿表演会跳舞的彩色曲别针,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引出磁铁的话题。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各种形状的磁铁,引导幼儿知道磁铁有各种不同的形状。

  2.磁铁娃娃找朋友。

  提供回形针、钥匙、纸片、雪花积木、硬币、螺丝等物品,让幼儿自由探索、发现磁铁娃娃喜欢哪些东西。将磁铁吸住的物品放在一起,没有吸住的物品放在一起。看看各是什么材料做的?

  小结: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得知磁铁能够吸住铁及铁制品。

  3.组织幼儿开展“找的快”比赛。

  (1)请幼儿在自己身上找一找铁制品,如衣服纽扣、拉链等。

  (2)鼓励幼儿找找活动室里哪些东西是磁铁的好朋友,教师将结果记在黑板上,比如消毒柜门、小水杯等。

  小结:通过比赛提高幼儿寻找磁铁“朋友”的兴趣,进一步了解磁铁的吸铁特性。

  4.了解日常生活中磁铁的用处。(欣赏PPT课件)

  鼓励幼儿相互交流日常生活中磁铁的用处,然后通过看图片拓展了解磁铁在生活中的作用。

  (三)结束部分

  师:小朋友们已经知道了磁铁吸铁的'特性,现在我们到活动室外继续寻找磁铁和它的朋友吧。

  活动反思

  磁铁是幼儿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品,磁铁能够吸铁的特性决定了它备受幼儿青睐。在这次科学活动中,孩子们通过玩一玩、说一说、想一想、找一找等形式,知道了磁铁能吸住铁制的物品。所以也叫做吸铁石。孩子们在自主的动手操作探寻中,发现了有趣的自然科学现象,在集体的相互交流中,满足了幼儿积极表现自己的机会,从而很好地调动了幼儿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增进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这也达到了我们"支持探索"的出发点和归宿。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11-04

科学活动的教案11-15

科学的活动教案11-25

有关科学活动教案11-13

关于科学活动教案11-27

科学活动教案【推荐】02-11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八篇05-31

科学活动教案四篇06-07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1-05

科学活动教案15篇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