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书稿范文>总结>《学校校本课程活动总结

学校校本课程活动总结

时间:2023-05-22 12:47:02 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学校校本课程活动总结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发扬成绩,让我们来为自己写一份总结吧。那么你知道总结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学校校本课程活动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学校校本课程活动总结

学校校本课程活动总结1

  经典著作是我国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纽带。正是通过文化经典,民族精神才得以传播和不断发展,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意义深远,基于此种认识,我校把“中学生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活动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之一,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板块之一。优秀的古典诗文都在我们的诵读之列。这些作品既是我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蓝本,也是我校开展德育教育活动的主要载体。

  通过诵读、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思。让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学生的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潜移默化地陶冶其性情。

  一、诵读内容及方式

  1、国学精粹《三字经》《弟子规》《论语》《道德经》以及《笠翁对韵》等,旨在提高中学生人文素养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有关励志、爱国、惜时、亲情、好学等方面的诗文和中外现、当代美文。

  2、本学期主要以国学经典《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笠翁对韵》为主。

  3、开设经典诵读课、活动课。每周一节,由语文老师担任教师。通过开展晨读、早读、大课间、课外活动等时间让学生积极参与经典诵读活动。利用自习课、辅导课、活动课、班会课等时间,开发经典诗文兴趣课、体验课等特色课程,确保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在时间、数量、质量的保证。

  (1)、语文阅读课。各年级阅读课利用几分钟作为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时间,各班每周以经典诵读课为载体,做好诵读工作。

  (2)、校本、地方等活动课。各年级各班级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与校本、地方课、综合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注意学科整合。音乐学科与诗文诵读的整合。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寻找或自编教学内容,将诗文诵读与音乐融为一体。研究课:音乐中的古诗词。美术学科与诗文诵读的.结合。给经典诗文配画,应成为美术教学中探索学科整合的一条途径。研究课:诗配画。其他学科,如政治、历史等亦可探索与诗文诵读的相关整合。

  3、充分发挥师生能动性,组织学校的各种文艺社团积极参与诵读活动。利用黑板报、橱窗、宣传栏、校园广播,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

  4、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实践活动。组织开展诵读比赛、知识竞赛、写经典、悟经典、演经典等活动和比赛,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终生受益。诵读为主,讲解为辅;品位诗文,畅谈体会;分清层次,因材施教;师生互动,交流情感。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

  二、诵读活动基本时间安排

  保证学生每天不少于30分钟的诵读时间。

  1、早读:早自习铃响后即读。

  2、课前3分钟。班主任或科任老师负责,各班要充分利用每天课前3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吟唱或强化记忆。

  3、课后班主任负责开展丰富活动,体验“诵读”乐趣,开展“诵读比赛”、评选“诵读之星”等活动。

  三、活动成效

  通过一年多时间的坚持,我校经典诵读有了一些收获,主要表现在:

  1、通过诵读,弘扬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2、学生通过诵读经典、理解经典,以经典诗文,陶冶了学生高雅情趣,开阔胸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良诚信的品质。

  3、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培养学生读书兴趣,掌握诵读技巧,培养阅读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审美能力,提升了他们学生语文素养。

  4、在学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和谐的、人文的、丰满的文化。

  传承中华文化,获得经典文化的熏染,接受中国传统美德潜移默化的影响,提高师生道德素质,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把经典诵读和德育教育结合在一起,以做有理想有追求的人、有生命精神的人、有高尚道德的人为目标,做到读书明理,知行合一。

  与圣贤对话,与经典通行,我们亟需这无价的精神食粮。让我们在国学光辉的普照下携手共进,一路前行,满怀着无比的崇敬,求的国学伴汝终生!

学校校本课程活动总结2

  一、本人在课程开发和构建上秉承了如下几个原则:

  本学期担任了四年级《布贴画》的校本课程的教学工作,学期即将来临,本人现将校本课程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1)导向性与协调性原则。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在国家课程计划框架内,谋求与国家课程协调一致,防止与国家课程必修、选修模块简单重复,防止校本课程成为国家规定的学科课程的随意加深与拓展。

  (2)时代性和先进性原则。校本课程的教育内容应及时反映当前的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时代文化趋向,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和今后的生活与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3)地域性和个性化原则。校本课程开发要以具体地区、具体学校和具体学生的独特性与差异性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利用当地或学校教育资源,反映地方或学校文化,充分体现地方或学校的特色,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4)选择性和灵活性原则。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要有可选择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5)简约性和通俗性原则。校本课程在课程内容组织或教材编写中,应注意精选内容,合理编排。内容呈现形式应该活泼多样,通俗易学。

  二、课程在实施过程中本人注意了如下几点:

  (1)倡导课程整合,拓宽学生视野,克服由于各学科彼此独立对个体施加影响所造成的知识割裂,让学生眼中的世界更完整、客观、真实。

  (2)突出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出发,注重实践性。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充分提供有效的与学生生活情景有关的素材,让学生有感受和体验的过程,密切课程与生活的联系。

  (3)加强情境教学。教学过程中,可利用文字材料、模型、书籍、多媒体等创设情境,并通过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要鼓励教师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提高教学情境的适应性和教学实践的合理性。

  (4)关注学习过程的生成性。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重视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反对教师照本宣科,多采用生活实践、实验操作、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把教师讲授与学生自学和各种活动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5)积极探索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和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能力在学习中整合提高。

  三、达到了期初制定的课程目标

  1、根据本校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资源状况,了解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灵活安排的课程,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

  2、拓展学生知识领域,增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总的来说,本学期的校本课程的实施,以调查活动为载体,提供了学生亲近自然、探索自然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探索精神和户外活动能力,养成了环境责任感和环境友善行为。

学校校本课程活动总结3

  为了提升我校的办学品位,切实搞好我校的校本研修,鼓励教师做有思想、有目标、有追求的人,让校园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今年,我校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一、落实培训,营造氛围

  1、专业精神。组织一次先进教师经验交流会、每位教师至少阅读一本教育类书籍,并撰写1篇读书心得体会、每学年至少撰写一篇质量较高教学案例、反思或论文,并参加校级,县级,市级评比。

  2、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3次集体备课活动,一次评价研究活动;每位教师每年至少上校级以上公开课1节、评课1节或讲座1次;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次数不少于10节;扎实有效地整合了校本培训与教师素养提升行动,将校本主题教研与骨干教师教学展示、学科素养研训活动相结合,由教务处协同各教研组确定活动主题、上课、评课及专题发言人员。

  3、专题培训。组织教师先后开展了师德培训、法制教育专题培训、心理健康教育等专题培训。

  4、特色培训。师徒结对是我校校本培训的重要形式之一,本学年我校继续组织开展了师徒结对、优势互补活动;组织开展了校级优秀教育教学论文(案例)评比活动,并择优装订成册。

  二、精心组织,效果明显通过校本培训,浓厚了学校教师的科研意识,加强了教师的问题意识、效率意识及反思意识;提高教研组长教育教学组织与管理能力;锻造了骨干教师,使骨干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化;由“知识型”向“智慧型”转化;促进青年教师专业化成长,促使青年教师成为“专业型”、“学者型”的教师。一学年来,教师积极参加了各级各类教科研评比活动,硕果累累。

  三、立足现状。

  积极反思在开展校本培训的工作中,我们深深的'认识到我们的校本培训工作还不够深入,还需要不断探索培训的新途径、新方法,我们还要不断激发老师参与校本培训的积极性和热情。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创出培训的品牌,尤其是聘请指导老师来校指导我们学校的校本培训,进一步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以及学生品德和文化素质的整体性提高。

  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的根据上级文件精神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全面有序的组织开展校本培训工作,努力促使每一位老师的专业水平在原有基础上都能有一定的提升,每位骨干教师都能再上一个台阶。

学校校本课程活动总结4

  通过这次“国培计划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的学习,我觉得互联网的进步太快了,同时它给我们的课堂也带来巨大的改变和全面的提升,也坚定我们做到老、学到老的思想。通过培训我明确了这次坊主的任务重大、繁重和艰巨,坊主需要指导学员树立端正的学习态度,引导学员养成远程学习的习惯,并通过班级QQ群、论坛、短信、电话等学习方式和学员进行沟通,及时批改评阅学员按时提交的作业,提出意见和建议,同时还要了解学员工作与生活习惯,帮助学员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一)重新激发了学习热情

  本人80年参加教育工作,98年进入教研室担任教研员。教龄达30多年,担任教研员也已13年。虽在教师心目中还是不怎么吃老本的形象,但自己都已经觉得学习缺少了积极性、主动性。借本次国培机会,本人与年轻一代教研员、师训员一道,深觉机会难得,在培训过程当中,我一直抱着一种积极、乐观和向上的心态去学习,一直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培训中来,在学习中能携专家之所长,补己之短,高效完成学习任务。借助网络交流平台积极参与学员交流,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活跃学员。国培给我们这些本不相识的同行架起了交流的平台,给大家提供了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看了一篇又一篇发自肺腑的研修日志,和他们一起分享着学习的快乐;在一次次的论坛交流中,我们道出了共同的心声,也找到了共性问题,论坛让我们的教育难题有了倾诉的平台。根据QQ群聊天记录而成的研修日记《参加国培学习而被杀头,我觉得也是光荣的》,于20--—11—22 10:46发表,可以说是自己醉心学习的心声。上面的学习进度记录,是我学习行为的外在体现。

  (二)更加清楚地认识自我

  在本次培训学习中,根据分析工具,对自己进行学员类型分析:

  1、根据专业素质特征进行角色划分,本人属于讲师类型的'培训者,尚未达到培训师的水平。

  2、根据工作岗位要求进行角色划分,本人属于教学业务型的培训者。因为在培训工作中,本人主要负责课表安排,培训专题设计,教师聘请,承担一定的教学任务,关注培训教学质量与效果。当然也有参与项目开发与设计,故可以认为是兼有项目组织型的培训者。

  3、根据专业发展水平进行角色划分,本人属于经验型的培训者。因为本人已经具备一定的培训教学知识与技能,从事教研工作多年,组织过许多次县级教师培训活动,并经常应邀为温州市级骨干教师做专题培训讲座,被温州大学聘为兼职讲师,进入温州教师教育院培训团队,开发的课程曾被评为温州市级二等奖,并作为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资源。但尚未成为专家型的培训者。

  明确了自我,也就更加有利于扬长避短,也会更加是自己有明确的专业发展方向。

  (三)确实学到了许多知识

  在国培计划中有幸倾听了众多专家和学者的精彩讲解,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

  比如对现代教育技术,本人由于囿于物理学科特点,加上固执的经验,一直力主实验教学,压制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培训加深了对教育技术的理解,认识到教育技术不再是一种书面存在的概念,而是当前教师必备的一种技能;教育技术不再是公开课、教研课的技术点缀,而应在常规教学中得到普遍运用;教育技术培训不应成为教师挣学时、评职称的工具,而应是“新课改”理论的一种实践载体;教育技术是时代对教师的要求,是完善教师专业技能的基本要求。

  再如,通过必修专题“研训一体的功能定位与实践导向”的学习,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当前教研和培训一体化即“研训一体”的区域教师继续教育模式正在积极探索中。如何提高“研训一体”这一继续教育模式的效果,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研训一体”是教师在不脱离教育教学工作岗位,将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与研究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提高,以研促学,以学促研,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研训一体”的这一特点,要求我们把握教师专业成长的规律,根据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特点和需求,探索多层次的、形式多样的研训模式。而恰恰我们县级教研、培训的机构设置仍沿袭传统,固守陈习,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本人就此提交了一篇研修日记:

  我们都是来自永嘉各地,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一起参加国培来了。我们都要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相互帮助。我们永嘉从体制上看,研是研,训是训,还是各唱各的调!希望年轻一代的教研与师训人员,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建立多方沟通机制,经常协商,密切合作,共同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

  通过这次“国培”短期学习培训,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带来的是思想上的洗礼,心灵上的震撼、理念上的革新。培训活动虽然是短暂的,但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专业上,对我而言,都是一个很大的提高。

学校校本课程活动总结5

  一、指导思想

  《标准》解读指出,数学实践活动课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已有知识体验的基础上,从所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发现、选择和确定问题,主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这是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经过一学期的教研实践,使我的教学观念有了很大转变,教学方法有了长足改进。

  二、基本做法

  1、学习《标准》、更新观念,实践创新。

  学习《标准》。学习《标准》,对实践活动课的具体目标、具体要求、具体内容逐步心中有数。边学习、边实践。

  2、落实数学实践活动课的内容。

  按照《标准》对实践活动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不同教学内容:“与生活密切联系”,开展数学小调查的等内容;联系周围事物组织活动;投入社会,组织活动展开一些小课题研究。

  3、“四个强调”

  数学活动课开展后,就根据《标准》提出四个强调:强调人人参与,动手实践;强调从学生身边生活取材;强调老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交流;强调教学互动,合作交流,团体精神。

  三、师生体会

  1、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出发开展了数学实践活动。

  2、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学生从周围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以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数学实践活动了解数学与社会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的应用,增进人文精神的培养。

  四、开展数学实践活动,师生的可喜变化

  1、在学生的生活实际情景中学习,师生乐陶陶。

  学生喜欢自己的数学,老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基础,营造和谐,平等的合作的学习环境。这样有利于发挥教和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在上实践活动课时老师发现学生特别兴趣,探讨时发表意见特别积极,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多。至于到下课时,讨论还在继续,兴趣还是那么浓厚。他们将已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到数学活动中去的本领常常叫大人惊喜。

  2、只有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才会有创新:有创新才会有惊喜。

  五、今后的打算。

  1、将继续积极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教师要打破原有课堂模式,室内外,课内外均可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根据活动需要学生的活动时间可以一节课30分,也可40分还可50分。课堂上让学生成为真正主人,可以插嘴,可以下座位交流,总之要营造有利于数学实践活动的环境、气氛。

  2、要继续学习《标准》,实施《标准》。要在实践活动课的资料很下功夫。努力上好实践活动课,要及时分析数学实践活动的过程,成功失败之处,不断总结交流,不断精益求精,把数学活动课开展的有水平、有出特色。

学校校本课程活动总结6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开发的课程,它是教师根据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兴趣,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自主开发的课程,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校以学生的发展为指导思想,主要进行了手工折纸和陶泥陶艺教程,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落实校本教研制度

  学校组织并确定研究内容,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教学研究活动。如:教学年会、论文交流、教研论坛、专题讲座、专家报告。教学分析、课例展示、专题研究、教学工作阶段小结。

  其次是“课的研究”,课的研究始终作为我校教学研究的中心活动,包括教师的备课、说课、听课、评课的全过程的研究,其中教师的备课和说课作为组内教研活动的重点。学期内由各学科分管主任对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对典型的课进行专题分析和指导。

  二、重视教师个人学习和反思:

  教师要形成读书学习与反思的习惯,增强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自己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克服被动性、盲目性;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新的教师职业合理方式,促进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水平的`提高,本着以上宗旨,学校具体做法如下:观念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最首位的。观念是行动的灵魂,一切先进的教学改革都是从新的教育观念中生发出来的,确立新的教育观念,是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因此,在校本培训中我们把打造新课改理念放在了学校课程改革实验的首要位置。

  三、以崭新的教师评价,鼓励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水平提高。

  在新课改中做为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一环,教学评价也应建立起一种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为目标的评价新模式。

  我们认为:新的对教师评价模式,要以事业心、责任感为核心,引导教师结创新精神和探索能力的偏爱和关注,新模式应强调教师评价的建设性和激励性,尤其重视教师的自我评价。因此,我校将“建立以教师自评为核心的教师评价”做为新课改一项重要任务。

  总之,课程改革任重道远。教师则是课改成败的关键,因此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对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长抓不懈,才能为课改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有力的保障。

【学校校本课程活动总结】相关文章:

校本课程总结10-22

校本课程活动方案03-29

校本课程教学总结11-18

小学英语校本课程总结11-22

校本课程总结15篇01-24

校本课程工作总结03-05

小学校本课程工作计划11-04

小学校本课程教学计划03-07

学校校本研修活动方案05-09

校本课程教学总结15篇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