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计划

时间:2023-05-22 10:44:04 计划 我要投稿

有关训练计划集锦六篇

  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请一起努力,写一份计划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训练计划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有关训练计划集锦六篇

训练计划 篇1

  在中长跑项目中,如800米、1500米、3000米障碍、5000米,其耐力有相当程度是由糖酵解供能所决定的。换句话讲,中长跑项目的专项耐力是以糖酵解即通常所讲的速度耐力为特征。专项的距离越短,无氧代谢及混合代谢训练的比重就越大,对运动员耐乳酸能力的要求就越高。因此如何有效提高中长跑运动员的有氧代谢、无氧代谢及混合代谢的能力是专项耐力训练能否取得最佳效果的关键。

  一、发展有氧代谢能力是中长跑专项耐力的基础

  有氧代谢能力又称一般耐力,它在中长跑项目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提高专项耐力和专项成绩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发展有氧代谢能力,首先要提高最大吸氧量,最有效的方法是持续负荷法。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是运动员不间断地连续训练较长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可匀速也可变速,训练水平较高的运动员负荷时间可延长到40~120分钟。在训练实践中发现,每位运动员都有一个与其训练水平相适应并随着运动能力的提高而变化的负荷范围,其中负荷的强度要时时与每个人的竞技水平相一致,强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训练效果。持续负荷的强度,如果以心率来衡量,应控制在140~160次/分以内。心率在这个水平可增加心输出量,最大吸氧量可达80%左右,并产生心脏容积增大的效应。若以跑速来衡量,应以无氧阈左右区域的跑速进行不间断的持续跑。在训练现场直接测定血乳酸是确定运动员无氧阈的最好办法,并以此很容易找到与无氧阈相对应的跑速(简称无氧阈跑速)。在没有生理、生化测试条件的情况下,可采用下面的简易方法粗略推算运动员的无氧阈及无氧阈跑速,具体逼作是把运动员最近测验的10000米成绩换算成米/秒,其数值就是这名运动员的无氧阈。此方法虽不像血乳酸测试那样精确,但也基本上反映出无氧阈值水平。例如,某运动员的10000米成绩为36分01秒,无氧阈值=10000米/36分01秒=10000米/2161秒=4.627米/秒,由此得出无氧阈跑速为1分27秒/400米(或3分37秒/1000米)。不同地形的越野跑、场地长时间不间断跑以及长时间的球类活动、游泳、滑雪、爬山、骑自行车等都是发展有氧代谢能力的常用训练手段,它们对改善心肺系统的功能,扩大能量储备、加速乳酸消除及提高专项耐力作用显著。教练员和运动员应重视有氧代谢能力的训练,切忌以速度耐力训练代替一般耐力训练,即使达到相当高的运动水平,有氧代谢能力的训练也是不可缺少的。

  二、发展无氧代谢和混合代谢能力是中长跑专项耐力的核心

  由于中长跑项目是以糖酵解供能为主,因此发展无氧代谢和混合代谢能力,提高机体制造乳酸、耐受乳酸的能力就成了中长跑专项耐力训练的核心。现代训练实践表明:随着对中长跑项目本质特征认识的进一步加深和成绩的不断提高,当今的训练理念和方法已有了很大的改变,主要表现在无氧代谢和混合代谢的训练比重逐步增加,已达到60%~75%,并有继续加大的趋势。下面就向大家介绍一些发展糖酵解供能系统的训练方法。

  (一)间歇训练法

  实践证明,以次极限强度进行间歇训练对发展运动员的糖酵解供能系统非常有效,它可以提高运动员制造乳酸的能力,使运动员体内乳酸的堆积量超过比赛时的最高值。间歇训练法创立于20世纪40年代末,随着训练科学化进程的发展,间歇训练法演变种类较多,目前世界优秀运动员普遍采用的间歇训练法

  主要有下列几种:

  1.等距离,等间歇时间训练法。例如,400米×5次,每次间歇3分钟。

  2.递增距离,等间歇时间训练法。例如,200米+400米+800米+1000米,每次间歇3分钟。

  3.等距离,递减间歇时间训练法。例如,400米+间歇3分钟+400米+间歇2分钟+400米+间歇1分钟+400米。

  4.递减距离,等间歇时间训练法。例如,20xx米+1600米+1000米+800米+400米,每次间歇时间5分钟。

  5.等距离,等间歇时间多组训练法。例如,(400米x4次)×3组,每个400米间歇2分钟,跑完4个为一组,组间歇时间为10分钟,共跑3组。

  6.不等距离,等间歇时间多组训练法。例如,(600米+间歇1分钟+200米)×4组,组间歇时间为5分钟,共跑4组。

  运用间歇训练法进行训练时,首先要考虑的是训练强度与间歇时间。一般来说,应选用85%~95%的次极限强度进行训练。间歇时间应根据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恢复能力来确定,通常以心率恢复到20~22次/10秒开始下一次练习为宜。其次要考虑的是间歇快跑的距离,数量与专项特征及个人特点的一致性,换句话讲,就是要因人、因项、因课的训练目的来确定训练量的多少。

  (二)重复训练法

  重复训练法是指为了提高中长跑运动员耐受乳酸的能力,选用略短于专项的距离进行多次极限强度训练的方法。如800米运动员,选跑600米;1500米运动员,选跑1200米;5000米运动员,选跑3000~4000米。训练中要求跑速等于或高于专项目标成绩的平均速度。由于训练强度大,因此每次课的重复次数以2~4次为宜,重复跑之间的恢复时间应确保运动员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一般在10~15分钟之间。重复训练法对强化专项能力,提高专项成绩有着非常重要和直接的作用。

  (三)变速训练法

  在中长跑的训练中,常采用不同速度长时间的交替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变速跑。变速跑分为越野变速跑和场地变速跑两种。越野变速跑多在公路和草地上进行,由于路线多变和距离测量不精确,因此加速快跑的次数、距离和速度一般由运动员自己掌握。而场地变速跑,由于距离测量准确,教练员可以对快跑和慢跑的距离、速度提出具体的要求,而且不以运动员恢复到什么程度为标准,因此训练难度相对较大。场地变速训练法分为两种,一种是短段落,短间歇、重复次数多,如(100米快+100米慢或200米快+100米慢或400米快+100米慢)×10~20次;另一种是长段落、短间歇、重复次数少,如(1000米快+200米慢或20xx米快+400米慢)×4~8次。变速训练法对改善运动员不同代谢方式的转换能力及培养意志品质是非常有益的。

  发展中长跑运动员专项耐力的关键在于如何因项、因人,控制好有氧、无氧及混合代谢供能的训练比例,科学制定跑的速度、距离以及间歇时间。只有根据专项特征,在强化有氧代谢训练的基础上,逐步加大无氧供能训练和混合供能训练的比重,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运动员的潜力,提高专项成绩。

  专项素质训练:

  (1)一般耐力训练

  一般耐力是发展中长跑专项耐力的基础。一般耐力在中长跑项目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的工作能力。在全年训练中,根据不同的任务应有所侧重地不间断地进行耐力训练。准备期比重较大,比赛期及比赛前也应有所安排。一般耐力是通过强度小、时间长的越野跑、骑自行车、游泳、滑冰、滑雪、爬山、各种球类练习进行训练。

  发展一般耐力要从增加量开始,循序渐进,波浪式前进,随着训练水平的不断提高,适当增加跑量和强度。中长跑运动员的一般耐力训练,除训练课安排外,常常利用早操时间进行45′~1′30”的持续跑或各种形式的越野跑。一般耐力不仅可以提高内脏功能,提高有氧代谢能力,还可以培养运动员的意志品质,改进跑的技术和发展身体素质。

  (2)专项耐力训练

  中长跑运动员的专项耐力,实质就是专项能力,或速度耐力。在全年训练中,根据任务的不同应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发展专项耐力一般采用间歇跑、重复跑、变速跑、接近专项距离、专项距离或超过专项距离的计时跑,以及专项检查跑、测验、比赛等。间歇跑时,使心率保持在120~180次/分的范围内,使心输出量处在最佳水平上,在间歇时肌肉得到休息,而心脏仍处在很高的活动水平,使整个训练对心脏功能的增强都有显著效果。一般在200~600米的距离上采用间歇跑。在全年各阶段的训练中均可采用间歇训练,准备期采用较多。重复跑的训练是反复跑几个段落,休息时间较充分,跑的距离、重复次数、要求的强度应根据专项特点、训练任务而定,可采用100~300米,400~600米,1000~1600米,20xx~4000米,甚至8000米的距离。在短于专项比赛距离的重复跑时,速度应高于比赛平均速度。与比赛距离相同的重复跑训练应适当减少,以免身心更大的负担。重复跑是发展速度和专项耐力的重要手段,还可以培养跑的速度感和节奏。比赛期采用较多。随着重大比赛的到来,检查跑、测验和适当的比赛不可少,以培养竞技状态,提高专项能力和比赛能力。

  (3)速度训练

  速度训练对中长跑运动员不可忽视,速度是提高中长跑成绩的重要条件。中长跑运动员根据各个项目的特点,衡量速度的标准也不相同。中跑运动员常以100米成绩来衡量速度,长跑则以400米来衡量速度。中长跑运动员发展速度素质,要根据各个项目的需要来发展速度。在耐力水平相同的情况下,速度往往是取胜的关键。因此,中长跑运动员在少年时期的基础训练过程中,应努力发展速度,使之达到一定的水平。速度发展到一定程度,再提高就需要花费相当大的精力,这时应着重在提高专项耐力上。速度训练仅能起到保持原有水平的作用。发展速度多采用加速跑、短距离反复跑、行进间跑、下坡跑、顺风跑等,以及60~200米之内的变速跑。中跑运动员速度练习比重大些,而且还需要增加力量、弹跳力的练习。中长跑各项在全年训练中速度占的比重大致如下:5000米约占10%,1500米约占20%,800米约占30%~40%。

  (4)身体训练

  随着中长跑技术的不断提高,运动员的身体训练水平必须与成绩的提高相适应,中长跑运动员身体训练的关键问题是要将一般身体训练与专项身体训练结合好。在进行力量练习时,采用较长的时间的跳跃,投实心球、沙袋、轻杠铃,也可采用加大困难条件的跑、跳练习。如上坡跑、沙滩跑、草地跑、松软土地和雪地上跑、跳练习。发展力量练习时还需考虑到上、下肢、腰、腹肌的协调发展。长跑运动员更应突出耐力和力量耐力为主的.身体训练。中长跑运动员还要通过各种球类、体操、武术、游泳、滑冰、跨栏及其他田径项目进行全面身体训练。身体循环训练已被实践证明是中长跑运动员行之有效的身体训练方法,它不仅可以发展身体各部肌肉,还可以改善和提高运动员的内脏器官功能。身体循环训练的内容、次数、组数和时间应根据训练任务、运动项目的特点、运动员个人的习惯进行组合和安排。

  (5)有氧训练与无氧训练

  中长跑运动员的一个特点是具有良好的耐乳酸能力。提高有氧与无氧训练水平是中长跑运动员努力的方向。中长跑各个项目有氧训练与无氧训练的比重是不同的,跑的距离越长,有氧训练比例就越大,无氧训练比例则越小。从某种意义上讲,一般耐力、长跑是有氧训练。现代医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研究证明,氧债占70%时为无氧代谢;氧债占30%时为有氧代谢。 中长跑虽然以发展乳酸供能为主,但也要相应发展磷酸供能,特别像800米和1500米这样的项目发展磷酸能就更为重要。磷酸能是提高速度的关键,发展磷酸能不仅使其在中跑运动中有相当一部分能量可以供给,而且对于胜负的最后冲刺,它的作用就更为明显了。中长跑运动员在进行各自专项训练时,必须考虑到有氧训练的比重,以保证专项能力的提高。

  1.技术训练

  从事中长跑训练的运动员,要学会在跑的途中尽量节省体力,适宜地发挥身体素质的作用,合理的技术是关键。中长跑的技术训练主要是在大量跑的练习中进行。还可针对运动员的技术情况,利用各种跑的专门性练习改进技术。小步跑、高抬腿跑、后蹬跑都是改进腿部技术、发展腿部力量和灵敏协调性的好方法。此外,如加速跑、支撑高抬腿跑、二人并列同步跑、跨步跑、多级跳、原地摆臂等练习,也是改进技术的有效方法。步幅与步频,腾空与支撑之比,呼吸与跑的节奏,上、下肢的配合,跑的距离与步长的关系等,都是中长跑技术训练不应忽视的。只有处理好这些关系,才能节省体力的消耗,使中长跑技术合理。

  2.战术训练

  中长跑的战术非常重要,在水平相当的条件下,正确地实施战术是取胜的关键。运动员在比赛中要根据本人的实际和习惯确定战术方案,对手情况、场地、气候、风向、环境等条件进行分析研究,要知己知彼,掌握比赛的主动权。合理地分配体力是取得理想成绩的主要战术。匀速跑一般能取得好成绩。一般耐力好的运动员常采用领先跑。速度好的多采用跟随跑,为了摆脱对手还可采用变速跑。战术训练也要在困难条件下进行训练,以培养意志品质。平时训练还要培养速度感和跑的节奏,以便在比赛中掌握速度、节奏,灵活运用战术。战术训练还需要在测验、比赛中进行,通过参加测验比赛逐步提高应变能力、实战能力和临场经验,通过测验比赛,总结经验教训,以提高自己的战术水平。

  3.心理训练

  中长跑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不仅体力消耗大,心理能量消耗也很大,在艰苦训练中,在实力相当的激烈比赛中,心理训练水平的高低起着重要的作用。心理训练就是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培养运动员坚毅顽强的意志品质,使其在困难条件下充分发挥运动能力。要培养中长跑运动员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对训练和比赛充满信心和激情;能承受大负荷的训练;不畏强手,敢于拼搏,有必胜的信念。培养意志品质要从小抓起,从易到难,逐步提高,要利用困难条件,变换困难环境,提高在任何困难条件下都能较好地完成训练任务的能力,遇见气候的变化(风、雨、炎、寒),教练不要轻易改变计划,以培养意志和信心,提高心理素质的稳定性。在训练中还可以模拟比赛环境和对手进行训练,以增强比赛时的信心。中长跑运动员要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和感情,比赛之前可通过意念、思维、表象重现加深技术和战术的概念。通过轻松的散步,合理地安排学习、文化生活、休息,调节神经系统和运动器官的疲劳。

  4.恢复训练

  恢复训练是中长跑运动员重要训练内容之一。训练负荷离不开恢复,恢复训练有助于完成新的训练和比赛。在多年训练中,参加重大比赛之前,要进行恢复和调整;一般采用球类活动,野外、公园轻松跑和其他体育项目的练习。轻松和小强度的活动较好。中长跑运动员在大负荷的训练下,在比赛后,绕场或在草地做上轻松的跑步,各种徒手放松体操能够加速恢复。研究表明中长跑运动员用小强度做一些练习比完全静止休息恢复得更快。加强医务监督和自我医务监督也是恢复的一个方面。分析训练资料和医务监督资料,做到心中有数,合理安排训练负荷。常采用的简便方法是早、晚、训练前、训练间歇、训练结束后测量脉搏,掌握心率的变化,了解体重、食欲、睡眠、身体状况、训练欲望、训练中自我感觉等,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定期进行心电图、脑电图、血、尿蛋白、血乳酸及全面体检,根据所掌握的情况综合分析,安排训练和积极性休息,恢复身心机能的稳定性。

训练计划 篇2

  教学内容

  跨栏跑

  授课年级

  高一年级

  单元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知道先过栏的腿是摆动腿,后过栏的腿是起跨腿。知道跨栏步和栏间跑的区别。

  2.技能目标:学会起跑到过第一栏的方法,基本掌握栏间跑的节奏,50M跨过5个低栏,提高跑与跨的能力,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和安全防护。

  3.体能目标: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灵敏、弹跳、柔韧性及髋关节的灵活性。

  4.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果断、不畏困难、不断进取、勇于挑战的信心,善于与同伴合作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且在练习中注意安全,避免鲁莽动作,享受运动中获得的愉悦心情。

  课次

  教学内容

  课时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难点

  主要教法、学法

  (一)

  1.结合讲解、示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跨栏跑概念。

  2.学习跨栏步技术。

  1.使学生建立正确的跨栏跑概念,知道跨栏步,并分清楚摆动腿和起跨腿。

  2.通过跨栏坐、摆动腿“攻栏”、起跨腿提拉等练习,使学生初步掌握跨栏步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栏”的运动感觉。

  3.发展学生的速度素质及髋关节的灵活性。

  4.培养学生对跨栏跑的兴趣,激发学生对跨栏跑的求知欲。

  1) 跨栏步

  摆动腿和起跨腿的区别

  1) 1.辅助练习:行进间高抬腿练习(30—40M)。

  2) 2.教师出示跨栏跑的技术图解挂图。

  3.教师讲解跨栏跑的技术概念以及跨栏步。

  4.教师示范跨栏跑全程动作。

  5.原地跨栏坐练习。

  6.原地将摆动腿踏上“山羊”,摆动腿的“攻栏”练习。

  7.行进间摆动腿“鞭打”练习。

  8.两人一组的起跨腿的`提拉练习。

  9.走动中迈过倒置的折叠垫。

  10.慢跑中做有“栏”(栏侧)跨栏步练习。

  (二)

  1.在30--40M中速跑中,跨过2—3个低栏的栏侧。

  2.改进跨栏步技术。

  3.身体素质:俯卧撑。

  1.学生能分清先过栏的腿是摆动腿后过栏的腿是起跨腿,进一步明确跨栏步技术要点。

  2.多数学生能借助栏侧做出起跨腿和摆动腿的过栏动作,并跨过2--3个低栏。

  3.发展学生的上肢肌肉力量及髋关节的灵活性。

  4.消除对栏的心理恐惧,树立自信心,在具有挑战性的运动情景中,体验战胜困难而带来的喜悦。

  2) 栏侧起跨腿和摆动腿的过栏动作

  起跨攻栏、腾空过栏

  3) 1.辅助练习:“跨栏坐”。

  4) 2.垫步提拉摆动腿和起跨腿练习。

  3.栏侧起跨腿过“栏”练习。

  4.慢跑中栏侧过“栏”。

  5.30--40M中速跑中,跨过2—3个低栏的栏侧。

  6.改进跨栏步技术。

  7.身体素质:俯卧撑。

  (三)

  1.站立式起跑,跨过第一栏。

  2.半蹲式起跑,跨过第一栏。

  3.身体素质:立卧撑。

  1.知道起跑到跨过第一栏哪只脚在前?跑几步?

  2.绝大多数学生初步掌握起跑至跨过第一栏技术。

  3.发展学生的上肢肌肉力量及柔韧性。

  4.培养学生勇敢、果断“攻栏”的心理素质,向困难挑战,不断进取,敢干面对新的目标。

  起跑至跨过第1栏

  直腿攻栏、腾空过栏

  1.辅助练习:体前屈。

  2.行进间摆动腿栏侧过“栏”练习。

  3.行进间起跨腿栏侧过“栏”练习。

  5) 4.学习起跑至跨过第一栏技术。

  5.站立式起跑至第一栏。

  6.站立式起跑,跨过第一个“栏”栏侧。

  7.站立式起跑,跨过第一栏。

  8.教师纠正“跳栏”的错误动作。

  9.半蹲式起跑,跨过第一栏。

  10.身体素质:立卧撑。

  (四)

  1.蹲踞式起跑,跨过第一栏(栏侧)。

  2.在30—40M中速跑中,连续跨过3—4个低栏。

  3.身体素质:单脚跳。

  1.建立“栏间跑”的概念,知道自己“栏间跑”是用三步、四步还是五步完成。

  2.90%的学生能做出在慢跑至中速跑中,连续跨过3--4个低栏(栏侧);80%的学生能连续跨过1--3个低栏。

  3.发展学生的速度和弹跳力。

  4.培养学生勇于拼搏进取、刻苦练习的良好精神品质。

  栏间跑

  栏间跑的节奏

  6) 1.辅助练习:行进间高抬腿练习(30—40M)。

  7) 2.蹲踞式起跑,跨过第一栏(栏侧)。

  3.讲解“栏间跑”的技术概念及动作要点。

  4.跑过(栏间距8.0M/男;7.5M/女)放置的小哑铃,体会栏间跑的节奏。

  5.跑动中栏侧过3 –4个低栏(栏板用竹条代替)。

  6.跑动中跨过3 –4个倒置的栏架

  7.蹲踞式起跑,跨过第一栏(栏侧)

  8.蹲踞式起跑至跨过1--3个低栏(栏高0.70M;0.76M;0.80M);(栏板用竹条代替)。

  9.教师纠正学生栏间“跳栏”动作。

  10.身体素质:单脚跳。

  (五)

  1.在慢跑至中速跑中,连续跨过3—4个低栏。

  2.蹲踞式起跑,连续跨过1--4个低栏。

  3.身体素质:双脚跳。

  1.知道自己从起跑至第一栏能几步上栏。

  2.90%的学生采用蹲踞式起跑,能连续跨过1--4个低栏,跑与跨动作连贯。

  3.发展学生的速度和弹跳力。

  4.培养学生敢于拼搏、克服困难、积极进取的优秀品质。

  栏间跑

  栏间跑的节奏

  1.辅助练习:后蹬跑练习(15M)。

  2.跑过间距为(8.0M/男 ;7.5M/女)放置的实心球,体会栏间跑的节奏。

  3.跑动中连续过3 –4个低栏栏侧(竹条代替栏板)。

  4.在30--40M中速跑中,连续跨过3—4个低栏。

  5.蹲踞式起跑,连续跨过1—4个低栏(栏高0.70M /女;0.76M /男)。

  8) 6.教师纠正学生栏间“跨步跳”动作。

  7.身体素质:双脚跳。

  (六)

  1.在中速跑中,连续跨过4—5个低栏。

  2.蹲踞式起跑,50M跨过5个低栏。

  3.游戏:“跳栏架”。

  1.知道50M全程跨栏跑跨几个栏?起跑至第一栏多少米?

  2.95%的学生能完成50米跨过5个低栏,克服胆怯和恐惧的心理,使全程动作连贯、节奏鲜明,跑与跨动作衔接自如。

  3.发展学生的速度和下肢肌肉力量。

  4.培养学生对栏架的适应能力,面对栏架毫不退缩,敢于正视,增强学生自信心,向困难挑战,体验成功的愉悦。

  栏间跑

  全程跨栏跑

  1.辅助练习:加速跑30—40M。

  2.蹲踞式起跑,慢跑中过第一栏。

  3.蹲踞式起跑过1—4低栏,栏间步跑三、四步或五步。

  4.中速跑中,连续跨过4—5个低栏(0.76M /男;栏间距8.0M) ;(0.70M/女;栏间距7.5M)。

  5.蹲踞式起跑,50M跨过5个低栏。

  6.游戏:“跳栏架”。

  (七)

  1.50M跨过5个低栏(技评)。

  2.篮球教学比赛。

  1.学生能记住技评的标准和方法。

  2.多数学生能达到良好以上等级,检验单元学习效果和目标的完成情况,并学会自评和互评。

  3.克服胆怯和恐惧的心理,在具有挑战性的运动情景中,体验战胜困难带来的喜悦和成功。

  栏间跑

  全程跨栏跑

  1.老师宣布技评标准及考核办法。

  2.自练从起跑到第一栏技术。

  3.自练从起跑到跨过第一栏技术。

  4.50M跨过5个低栏技评。

  5.教师进行技评。

  6.学生自评与互评。

  7.考核完成的学生,进行篮球比赛。

  考核评价标准

  跨栏跑单元的成绩评定由学习态度(30%)(见表l)、自我评价(10%)(见表2)、技评评价(60%)(见表3)三部分组成。

  安全保障措施

  1.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2.注意练习中间隔的时间;

  3.不要逆向跨越栏架;

  4.采用适合自己身体情况的学练方法,不蛮干。

训练计划 篇3

  训练必须坚持,系统性的训练(每天早晨7点,下午5点各训练一次) 训练前先热身,忙跑步800米左右、压压腿(在家找个地方跑)

  1、触胸跳。两脚开立,与肩同宽。然后加之手臂向上摆动带动身体向上跳。跳起后收腿收腹,重复练习15个一组,每次三组。(爆发力和腰腹部力量的练习)

  2、蛙跳。但是不是深蹲蛙跳,而是半蹲蛙跳。注意要连续跳,中间不停留。跳的距离你自己把握,不要急于求成。一般20——30米左右。每次3到5组。(这个是增强大腿耐力和基本力量)

  3、跳台阶或楼梯。刚开始你会觉得很恐惧,但只要跳上去一回后你会发现其实不难。跳的时候最好戴个护腿,小心刮伤小腿。20个一组,每次3组(这个可以增强大腿爆发力和小腿的弹速)

  4、课余休息时间可以利用垫脚尖这个简单的动作来增强踝关节的韧性和力量,40个一组,每次3组。

  5、负重高抬腿或高抬腿。找个杠铃或者其他负重的东西,快速的高抬腿,增加大腿综合能力。至于高抬腿就不用多说。80对一组,每次4组。(这个就是增强持久力)

  6、后蹬跑——找墙面或者双杠,双手扶住,身体与地面成45--60度角,快速交换抬腿,注意支撑腿一定要直,抬动腿尽量往上走。

  7、负重跑。腿上绑上沙袋,很痛苦,但非常有效果。

  以上是下肢综合素质的训练。

  腰腹、和手臂的训练:

  8、仰卧起坐 40个一组 每次3组

  9、俯卧撑 25一组 每次3组

  10、静态支撑 动作和俯卧撑一样但不用做只要爬着就行,关键是腰部不能松。3分钟一组 每次2组。

  立定跳远的'辅助练习

  11、挺身跳:原地屈膝开始跳,空中做直腿挺身动作,髋关节完全打开,做出背弓动作,落地时屈膝缓冲。15个一组 每次3组

  12、单足跳前进练习:一般采用左(右)去右(左)回的方法进行练习,距离控制在25-30米左右,每次完成3-4组。

  13、下蹲,双手放在脖子后面,蹲下去,再站起来算一个。40个一组,每次两组。

  14、带跳跃动作的蹲起,就是下蹲下去,起来的时候顺势向上跳起。15个一组,每次3组。

  15、双手用力推离墙壁,人离墙面1米远,双手撑墙面,用力推离墙面,到直立,40个一组,每次6组。

  另外就是其他的一些方法:比如 仰卧腿上举、仰卧起腿、坐式缩腿、两头起这个到学校再练习。良好的起跑能力训练,这个也取决于反应速度和瞬间爆发力,当然腰腹力量必不可少。起跑瞬间你要最大能量的提高的摆臂效率,从而带动身体向前运动。建议起跑前10米的步幅不宜太大,步频要发挥到极限,一般10米后身体才完全直立。

  坚持训练吧,相信自己能行的!

训练计划 篇4

  一、指导思想

  在新的学期里,我将以新课程的实施为契机,积极投身课程改革,认真学习新的课程标准,确立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加强教学研究,努力提高自身的整体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以新课程设置为突破口,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以课堂为凭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2.加强校本培训,确立课程标准的新理念,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3.加强教研能力,积极参与科研活动,使教研活动规范化、系列化、专题化和经常化,切实提高自身的教研水平。

  三、主要工作:

  1.进一步提高我校广播操的质量。

  2.训练好校田径队,为县运动会做准备。

  3.培养中高年级学生的运动兴趣,进一步掌握简单的技术动作,发展柔韧、反应、灵敏和协调能力。

  4.使学生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在体育活动中具有展示自我的愿望和行为

  四、具体措施及要求:

  (一)改革体育教学,面向全体学生

  为了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以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加强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学习先进理念,认真上好每一节体育课,上好体育教研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促进自身教学业务能力的提高。

  (二)加强课余训练,争取早出人才

  课余训练贵在坚持。本学期继续搞好校田径队,乒乓球队的训练。认真制订训练计划,多作总结,利用课余时间多外出学习先进经验,不断提高训练效果,加强科学训练,与学校领导多交流,与班主任密切配合,与家长多做思想工作,对运动员要高标准,严要求。在本学期的各项竞赛活动中取得好成绩。

  1.开学初,我将根据本校工作的安排,结合我校体育组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校体育运动队训练计划。

  2.加强对教材的理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与运动能力。

  3.认真备好每节课并保证每一节体育课学生都有收获。

  4.立足平时课堂教学的质量监控,以“平时课”、“家常课”论质量、论教师的水平。注重教学过程的实效性,学科功能的本质性,质量效能的根本性,进一步深化对新课程质量管理。

  (三)群体活动方面:

  1.积极开展并落实好全校体育课外活动及课间活动的组织工作,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各项小型体育竞赛活动,从而保证我校每位学生能达到每天在校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

  2.认真确保校田径队的正常训练制定好训练计划。

  3.积极做好一年一度的小学生体质能力测试评价工作。

  (四)田径队的训练与建设:

  1.结合学校的实际,认真制定各运动队的训练计划。

  2.在校田径运动会的基础上,做好运动员的选拔工作。

  3.在坚持常年训练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年龄梯队。

  (五)体育教研:

  1.继续加强师德修养,提高自身素质。

  2.大家团结协作、文明办公、办公室内保持整洁。

  3.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

  4.体育教师要以身作则,上课时,必须穿运动服和运动鞋。

  5.主动支持、配合器材管理员保管好、使用好各种器材。

  6.搞好器材室的卫生工作,维护好各项器材,学校场地及时发现安全隐患,确保体育活动的安全,随时督促学生维护场地的整洁。

  新的学期,新的课程,新的理念,给我带来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向我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而不懈努力。

训练计划 篇5

  训练对象:

  校合唱队员。

  训练目的:

  1、通过严格的气息训练,不同的发声曲来规范学生的声音。

  2、发声与歌曲的有机结合。

  3、良好的舞台表演,有效提高学生的表现力及良好的精神面貌。

  训练方法及过程:

  训练是为了提高,提高是为了表现;训练遵照循序渐进的'手段,提高学生的声音感觉。努力做到用声上的响而不噪,轻而不虚,高而不挤,低而不压,做到合唱声音上的谐调,平衡统一。并逐渐扩充到音准、节奏、音域、咬字、吐字等现象。

  (一) 科学正确的气息训练

  气息是发声的动力,只有掌握正确的呼吸后,才能获得理想的声音。如叹气放松练习、打嘟噜练习、闻花香练习等来体会胸腹式呼吸法:慢吸慢呼、快吸快呼、呼吸控制训练等。

  (二)重视发声训练

  每节课根据学生的气息声音水平,进行不同的发声训练。如:平稳连贯的唱法训练、弹跳有力的唱法训练等。

  (三)努力做到字正腔圆

  正确的咬字吐字是歌唱技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不太容易读的字用汉语拼音标好。每首歌词都要用普通话朗读,随时注意纠正不正确的咬字吐字,结合发声训练不同声母、韵母的正确口形,使学生逐步学会自然圆润的发声。

  (四)音准训练:

  音准是音乐表现的基础,好的音准来源于基础训练。多声部合唱的音准训练较为复杂。采用先入为主的方法,让学生先学低声部旋律。

  训练内容:

  本学期,合唱队将排练《乡间的小路》、《我爱米兰》、《共同长大》等。

  排练时间:每周二 、三早自习

  总之,我们将努力完善教学,尽我们所能,让孩子们那甜美、纯净的童声合唱充满校园。

训练计划 篇6

  今年我校高三的体育考生有38人,为能满足有志报考体育高等院校同学的心愿,积极和学校实施的素质教育配合起来,服务于学生,确保学生能顺利地接受高等教育,实现个人的奋斗目标,严格加强训练,科学指导,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坚持业余时间的训练,争取在20xx年4月体育专业考试和六月全国文化统考双达线。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以下计划:

  训练时间:星期一到星期六

  早读时间:6:30-7:30

  下午:第七节课——18:30分

  要求:

  ①指导教师全面分析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依据训练计划,备好训练课时计划,严格训练,科学指导。

  ②学生坚持刻苦训练,不断挑战自我,服从指导教师的指导和训练内容的安排,实现 心中理想目标。

  ③加强训练安全管理,切忌盲目性训练和死练,将运动损伤控制在最低点,确保20xx年4月考试顺利进行。

  ④积极配合班主任和年管会,做到学习、训练两不误,文化成绩目标拟定在450分以上

  注意事项:

  (一)在本学期要防止各种运动伤病,并调整好学生的考前心理状态。

  (二)按照考生耐力差异分不同组,制定不同起点成绩来进行训练,起点成绩不要定得过高。

  (三)科学合理掌握运动负荷,循序渐进,波浪式地上升,防止过度训练。

  (四)训练后注意放松,恢复,消除疲劳。

  (五)耐力训练枯燥,艰苦,要严格要求考生,培养他们自觉、积极、刻苦的意识。

【训练计划】相关文章:

训练的计划02-15

运动训练计划11-09

拓展训练计划08-26

篮球训练计划07-03

田径训练计划10-13

短跑训练计划01-20

散打训练计划02-18

田径训练计划02-25

短跑训练计划11-20

足球训练计划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