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05-21 11:48:20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实用】语文教案集合7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语文教案集合7篇

语文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围绕“生活中的传统文化”这个题目,开展口语交际活动。

  2、能把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到的资料或看到、听到的内容,整理一下,写成习作。

  3、读背十二生肖。

  4、运用已经获得的识字能力,借助基本字,认识更多的形声字。

  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和展示台

  一、激情导入。

  1、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你都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文化?

  2、生自由简单汇报。

  剪、扎、编、织、绣、雕、塑、绘、刻……

  3、传统文化流传到今天,可谓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而且它们就在我们身边,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课件)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二、自学综合性学习。

  1、自己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你觉得提示了哪几个方面?请用笔作上记号。

  2、汇报交流。

  3、师生扩展开再说一说。

  三、确定目标,准备开展综合性活动。

  1、介绍同样的传统文化的同学自由组成活动小组2——4人,确定负责人。

  2、组内交流,确定汇报方式。

  3、集体交流展示收集和了解的中化传统文化。小组代表汇报,不完整的小组成员可以补充。其他同学可以提问。

  4、完成前面综全性学习的展示,哪个小组完成得好。

  习作

  1、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收集了不少资料,有文字,有图片,也有实物,我们还利用口语交际的方式,看到听到了许多。想一想,哪些是你最想告诉大家的?

  指名自由交流。

  2、在介绍的过程中,不能完全照抄资料,要用自己的话来讲述。

  3、把最想告诉大家的、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既可以介绍自己了解到的传统文化,也可以写开展活动时发生的事情。

  4、确定想写的内容后,想一想打算按什么顺序写,想清楚怎么写才能让别人读明白。

  5、在交流和评价习作时,可以按照不同的习作内容分类进行交流,使学生在交流习作的过程中,增进各小组之间的沟通,并丰富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6、交流之后,可以把有特色的习作集中起来,装订成一本习作集。

  我的发现

  1、自己把全部词语读一读。

  2、比一比,看一看,词语中的带点字,你能发现什么?

  3、这些是字在同一个词中,意思是相反的,你能不能举几个这样的例子。

  4、再读词语。

  日积月累

  一、读读背背

  1、观察书上的图片,都是什么?(邮票)你发现这些邮票有什么特点?(动物)

  2、这些动物很有意思,你能观察出来吗?对,他们就是十二生肖。你知道,你的属相是什么吗?

  3、你知道属相是怎么来的吗?(教师或学生讲解属相来历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天,人们说:“我们要选十二种动物作为人的生肖,一年一种动物。”天下的动物有多少呀?怎么个选法呢?这样吧,定好一个日子,这一天,动物们来报名,就选先到的十二种动物为十二生肖。

  猫和老鼠是邻居,又是好朋友,它们都想去报名。猫说:“咱们得一早起来去报名,可是我爱睡懒觉,怎么办呢?”老鼠说:“别着急,别着急,你尽管睡你的大觉,我一醒来,就去叫你,咱们一块儿去。”猫听了很高兴,说:“你真是我的好朋友,谢谢你了。”

  到了报名那天早晨,老鼠早就醒来了,可是它光想到自己的事,把好朋友猫的事给忘了。就自己去报名了。

  结果,老鼠被选上了。猫呢?猫因为睡懒觉,起床太迟了,等它赶到时,十二种动物已被选定了。

  猫没有被选上,就生老鼠的气,怪老鼠没有叫它,从这以后,猫见了老鼠就要吃它,老鼠就只好拼命地逃。现在还是这样。

  你知道哪十二生肖吗?

  它们是:老鼠、牛、老虎、兔子、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怎么让小小的老鼠排在第一名呢?这里也有个故事。

  报名那天,老鼠起得很早,牛也起得很早。它们在路上碰到了。牛个头大,迈的.步子也大,老鼠个头小,迈得步子也小,老鼠跑得上气不接下气,才刚刚跟上牛。老鼠心里想:路还远着呢,我快跑不动了,这可怎么办?它脑子一动,想出个主意来,就对牛说:“牛哥哥,牛哥哥,我来给你唱个歌。”牛说:“好啊,你唱吧---咦,你怎么不唱呀?”老鼠说:“我在唱哩,你怎么没听见?哦,我的嗓们太细了,你没听见。这样吧,让我骑在你的脖子上,唱起歌来,你就听见了。”牛说:“行罗,行罗!”老鼠就沿着牛腿子一直爬上了牛脖子,让牛驮着它走,可舒服了。它摇头晃脑的,真的唱起歌来:

  牛哥哥,牛哥哥,过小河,爬山坡,驾,驾,快点儿罗!

  牛一听,乐了,撒开四条腿使劲跑,跑到报名的地方一看,谁也没来,高兴得昂昂地叫起来:“我是第一名,我是第一名!”牛还没吧话说完,老鼠从牛脖子上一蹦,蹦到地上,吱溜一蹿,蹿到牛前面去了。结果是老鼠得了第一名,牛得了第二名,所以,在十二生肖里,小小的老鼠给排在最前面了。后来,人们就按他们到的顺序,制定了十二生肖的顺序,并用它来给每一年命名。

  4、读一读,看谁能记下来。

  十二生肖与十二时辰是-一对应的。因此在十二生肖中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也是如此一一对应。

  中国的生肖邮票:1980年,我国发行了申猴邮票,这是第一轮生肖邮票中的第一枚。1981年发行的酉鸡邮票,1982年发行的戌狗邮票,1983年发行的亥猪邮票,1984年发行的子鼠邮票。我国从1992年开始发行第二轮生肖邮票。

  二、读读认认

  1、自己观察学习,用以前加一加的方法自学生字

  2、小组学习,注意给它们区分和组词。

  3、开火车组词认读生字。

  课后反思: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已经布置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任务,学生纷纷把自己了解到的知识介绍给大家。由于一些学生的资料是同一类的,就安排了自由组合,相互补充,效果很好。紧接着又进行了习作的指导,学生还在兴头上,都能按要求写出自己想说的。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尊严、逃难、善良、朴实、款待、例外、喉结、赞赏、捶背、僵硬、许配、面呈菜色、疲惫不堪、狼吞虎咽、骨瘦如柴”等词语。认识多音字“难”,重点指导“尊、善”的写法。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继续练习默读课文,积累含有近义词的四字词语。

  3. 通过想象画面、比较句子等方法,品读文中描写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的词句,从中感悟人物形象。

  4. 抓住语言描写中的标点变化及否定词的运用,进一步体会年轻人一次比一次坚定的态度。

  5.体会年轻人哈默自尊自强的品质,懂得什么是尊严;学习杰克逊大叔的美好品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题目是——尊严。看老师来写课题,“尊”是这一课的生字,里面的一短横一定不要丢掉,下面的长横要写舒展。齐读课题。

  同学们,结合预习,知道什么是尊严吗?看,这是尊严在字典中的意思,(出示:1.尊贵庄严。2.可尊敬的身份和地位。)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会对尊严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先来看看大家对词语掌握的怎么样。

  第一行:课文中啊,出现了几个外国的地名和人名的词语,谁来读一下?沃尔迅是南加州的一个小镇,来,一起读一下。

  第二行:逃难 善良 款待 例外 捶背 赞赏

  这里有一个多音字,难,谁会组词?出示。

  看这个字比较难写,善良的善,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拿出手跟老师一起写一下。

  第三行: 面呈菜色 疲惫不堪 脸色苍白 骨瘦如柴

  请同学当小老师,领读这几个四字词语,你看,这几个词语都是写的人物的——外貌。

  还有一个词语:一齐读。(出示:狼吞虎咽)

  仔细看这个词语,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吞,咽。是,词语中含有近义词。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呢,你能说出来吗?老师给大家带来几个,读一读吧

  三、整体感知。

  1.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请大家快速读课文,看看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儿?

  老师发现,刚才读的词语中,有一部分也可以帮助我们概括课文的内容,试试看。(出示:沃尔逊 逃难 款待 狼吞虎咽 例外 赞赏)

  指名交流:师点拨,小结:看来借助关键词语来归纳课文内容,是个很好的方法。

  2.读了课文,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

  四、深入探究。

  (一)探究外貌描写。

  1、同学们,年轻人作为逃难人群中的一员,他和其他人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又有什么不同呢?请大家默读课文,先来画出描写他们相同表现的'句子。

  若生先说外貌,评价:对,他们是同样的饥饿,同样的疲惫等。还有吗?提示:相同表现的句子。

  学生找到两个“狼吞虎咽”的句子。

  自己读一读,从他们相同的表现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2、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之为逃难的人啊?(背井离乡,躲避灾难)想象一下,他们在路上都会遇到哪些困难呢?

  他们被饥饿所困,被疲惫所困,被焦渴所困,所以课文中是这样来描写他们的。刚才我们说到了,这里是对他们的——外貌描写。【板书:外貌】来,带着感受读出来,一起读。

  小结:通过这样的外貌描写,(指黑板)我们体会到了年轻人和所有逃难的人一样,此时最需要——(生说),然而,他并没有选择这些,而是选择了——先劳动。

  过渡:下面的课文啊,作者着重为我们描写了年轻人和杰克逊大叔的对话,同学们,来默读一下课文2-4自然段,把这几次对话找出来。

  (二)探究语言描写。

  1、出示3组对话。让我们把目光先聚焦到这位年轻人的语言上,读一读,看看每一次语言中,他都想表达什么意思啊?引导学生表达意思,适时引导读好3次语言。

  师:看来大家明白了,年轻人是要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换取食物。同学们,再来仔细读一读,看看这3次语言描写有什么不同吗?来,不着急,在小组里讨论讨论。

  A标点不同。

  B 含有否定词。

  出示第三句,(“不”变红,哎同学们,注意这个词的位置了吗?

  对啊,用在句子开头, 而且是简短的一个字。(范读)不,你读出什么来?小结:否定词的运用就让我们感受到年轻人内心一次比一次坚定。

  C 杰克逊大叔一次次地让年轻人先吃饭,都被他这样坚定的拒绝了。同学们,这拒绝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什么呀?(尊严,骨气)

  D 配乐情境朗读:让我们来到这个寒冷的冬天——

  疲惫不堪的年轻人急需食物充饥。可是当杰克逊大叔把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却真诚地请求说——(生读第一次语言)

  当杰克逊回答他没有活儿需要做时,年轻人坚决拒绝说——(生读第二次语言)

  当杰克逊大叔答应让他先吃饭,后劳动时,年轻人毅然拒绝说——(生读第三次语言)

  小结:刚才我们品读了年轻人的语言,【板书:语言】体会到他维护尊严的坚定决心。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描写人物语言是表现人物特点,感受思想品质的重要方法。

  E作者啊,还刻画了年轻人的动作哪【板书:动作】注意看,年轻人第一次说话时——第二次——第三次——从这一系列的动作变化中,你又体会到什么?说说你的想法。(落到“尊严”)

  杰克逊大叔也深深的感受到了这一点。他让年轻人为他捶背,之后把食物递给了年轻人。年轻人——(出示)

  我们再回到刚才的两个句子,你们看,同样是狼吞虎咽的吃,现在发现了吗,有什么不同呢?

  其他逃难人得到的是施舍,年轻人得到的是劳动的报酬。这正是他们的不同之处呀!(说的慢一些)

  五、点明中心句。

  面对这样一位年轻人,杰克逊大叔是怎样评价他的呢?指名读。

  “他什么都没有”,他没有什么呢?为什么他什么都没有,却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呢?

  师小结:是啊,他虽然是个一无所有的人,却永远最尊贵的人格啊,所以说他是——生读:百分之百的富翁!

  正如杰克逊镇长所言,哈默凭着自己的骨气和毅力创造出巨大的财富,取

  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了石油大王。

  课件出示:哈默资料

  亚蒙·哈默 美国西方石油公司的董事长,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在西方,他被称为点石成金的万能富豪,到1982年,他的石油公司已排名世界第八。1988年,他向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捐款2万美元。

  课文学到这里,你从文中的另一个人物——杰克逊大叔身上又学到了什么呢?

  六、全文小结:

  学完课文,你是不是对尊严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了呢?在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应处处维护自己的尊严,只有这样才能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课下请大家查找一下有关尊严的名言和故事。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设计思路】

  1、指导学生快速跳读课文,对课文零散的信息进行整合,然后自己归纳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培养对历史零散知识的整合和综合概括能力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2、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解决自己制定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利用启发、讨论、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与老师合作、与其它同学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三个维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得到充分的体现。

  4、设计不同层次的综合实践题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考察每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情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按历史发展进程,回忆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指出春秋、战国的历史特点导入。①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前476年),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

  ②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前221年),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公元前475年,我国开始进入封建社会。西周以后,中国进入诸侯争霸的春秋战国时期,让我们一起回到那金戈铁马的年代,共同学习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或者大屏幕出示对联:(齐读)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由此导入:对联中有两个成语,同学们知道其中的两个成语各讲的是什么时期的事吗?

  生答后指出“卧薪尝胆”发生在春秋,东周分为两个时期,即春秋和战国。其中春秋为公元前770年----476年,它是和鲁国编年史《春秋》记载的时间相同而得名。战国为公元前475----221年,它因各诸侯国连年战争而得名。春秋战国时期在政治上的一大特点是战乱频繁,社会大动荡、大变革。

  二、制定和出示教学目标(在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制定目标)

  先请学生快速跳读课本黑体字部分内容,然后每大组请一位同学根据这部分内容出一道简明扼要的题目,我们就用它作为本节课要解决的第一第二个目标。

  目标一:春秋时期有哪些著名的霸主?他们是如何成为霸主的?

  目标二:战国时的七雄指的是哪七国?这个时期有哪些著名的战例?)

  然后由老师给出第三个目标:“比较春秋时期战争的目的与战国时期战争的目的的不同点?并因此总结出春秋时代与战国时代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三、自主学习

  让学生再详细地把全书看一遍,黑体字部分仔细阅读,小字部分快速阅读,针对三个目标一边看一边把要点圈出来。允许学生可以选择自主学习的方式:自己阅读或小组讨论。

  四、师生共同探讨,合作解决问题

  1、请同学自己回答解决第一个目标。在解决的过程中,教师利用历史地图引导学生了解掌握春秋争霸的基本事实,让学生通过对比得出晋文公成为霸主的原因与齐桓公成为霸主的原因有相同之处及战争的目的,并让学生自己从中得出:

  国兴靠治,人兴靠明确的追求目标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兴人是兴国的关键。

  2、请同学自己回答解决第二个目标。在解决的过程中,教师利用历史地图、口决(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帮助学生加强对战国七雄地理位置的记忆,并引导学生思考战国时期战争的目的。

  3、通过城濮之战和长平之战的材料两个材料,让学生讨论解决第三个目标。

  大屏幕出示材料:

  城濮之战: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与楚两军相遇在中原战场上。当时晋出动兵车700乘,兵力约2万左右,而楚出动兵车1400—1500乘,兵力约4万左右(注:春秋时期各诸候国作战的方式主要是车兵战)。决战前,晋军以报答楚王为名,“退避三舍”,驻军城濮,巧妙地避开楚军锋芒,诱敌深入,大败楚军。

  长平之战:赵国是战国后期的一个东方强国。秦国派兵攻赵。赵王派老将廉颇驻守长平,筑垒固守,相持三年,不分胜负。公元前260年,赵王急于求成,不满廉颇凭险固守以疲秦军的战略,中了秦的反间计,起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廉颇,率兵大举攻。秦将白起佯败后退,诱敌追击,到预定地点,用伏兵把赵军分割包围。秦王亲自赶到前方,把全国15岁以上的壮丁悉数调到长平,堵截赵的援兵和粮食,赵军被困46天,粮尽援绝,拼死突围,赵括被射死,四十多万赵军全部投降,除240个年幼的回赵国报信外,都被活埋。)

  4、为了加深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的了解和学习历史的兴趣,安排一个小活动:请同学比赛说出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如:春秋时期:一鸣惊人、老马识途、退避三舍、问鼎中原、三令五申(吴国:孙武)卧薪尝胆;战国时期:围魏救赵、窃符救赵、图穷匕现等)

  五、反思完善

  提问:

  1、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他们最突出的成就有哪些?

  2、从他们身上,你看到国家富强的启示和个人事业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齐桓公:革新强国,首成霸主。(革新)

  归纳要点晋文公:勤业治国,跃居霸位。(勤业)

  越王勾践:雪耻复国,终建霸业。(毅力志向)

  六、板书设计

  齐桓公:管仲第一个霸主

  春秋争霸:晋文公:城濮之战

  (争霸)楚庄王:

  东周

  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

  战国七雄:(东南西北到中间)

  (兼并)战例: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语文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认字,写字,积累词句;以秋天为主题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2、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3、学习自主策划秋游活动。

  4、乐于学习,乐于展示。

  课前准备:

  1、引时学生收集一些风景区的图片、资料。

  2、秋游计划表。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发现识字方法,激趣识字,

  学生反复自读每组词语,说一说从这几组字中你发现了什么?

  指名说一说,然后小组互相辨别一下每组的两个字有什么不同,然后小组采用不同行式进行熟读这些字词。

  2、出示生字学生认读。

  3、识字游戏汉字妈妈找娃娃六个学生手执郊等六个字,当汉字妈妈,六个学生手执交等六个字,当汉字娃娃,妈妈举字先说:我是郊字的妈妈,我的娃娃在哪里?娃娃举字说:我是交字娃娃,我找朋友立交桥去了

  4、发现汉字特别写,带有相同偏旁的字。

  有四个汉字家庭请我们去做客,大家请看是哪四家,看完后你能根据每组汉字的特点给这四家分别起个名字吗?

  出示字,学生认读讨论,按偏旁规类。

  屋字太大,娃娃太少,你们能给他们家再添几个娃娃吗?看哪一组添得多。学生互教互学书写,汇报。

  第二课时:

  一、日积月累

  1、读词语,自已先读几遍,读给小伙伴听,互相正音,指名当小老师带读。

  2、朗读背诵儿歌。

  A、创设情境导入,现在已是秋天了,秋天是丰收和季节,让我们随着优美的音乐走进秋天的田野果园。

  B、引导学生看图想象秋天的果园和菜园,让学生说说感受。

  C、请带着美好的感觉读一读这首儿歌吧!

  D、小组比赛读,单个表演读,比赛背诵读。

  二、口语交际

  1、谈话导入,创设情境。

  同学们,这一段时间我们每天都与秋天在一起做朋友,我们积累了秋天优美的词语,朗读了秋天优美的诗文,还找了秋天,画了秋天,大家想不想有一次秋天的`旅行呢?今天我们就成立几家旅行社,为我们的秋游各做一个计划,一个小组就是一个旅行社,哪家做的计划好,我们就采用哪家的,评一评哪家是最佳旅行社,先给自已的旅行社起个名字吧!

  2、挑选景区。

  A、分组商议:第一步应决定到哪去,干什么?

  各组把自已的资料拿出来,先分别说说自已的建议,然后大家再讨论大家到什么地方去,可以开展哪些活动,最后选一个代表发言,教师深入小组指导,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及谈话态度。

  B、全班交流,各组代表上台说本组设想:商讨出游注意事项,

  3、从秋游的活动安排、地点、线路来看,各旅行社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过秋游出发前,你们还应提醒旅客们做好哪些准备?下面再比一比哪个旅行社替游客想的最周到,会写的可以写出来,

  学生讨论秋游准备,教师深入各组讨论并提示要点。

  采用游客提问,导游回答的方式,从衣、食、住、行、知等五个方面谈谈秋游准备。

  4、总结:

  各旅行社通过研究讨论,为我们秋游活动出谋划策,拿出了很好的方案,下一步,我们将选定一个方案,快快乐乐地去秋游。其它的方案我们决定送给一年级的小朋友,供他们安排秋游参考。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围绕语言艺术这个专题,交流读了那些具有艺术魅力语言后的感受与体会。比如,语言的精练简洁,语言的幽默诙谐,语言的生动得体。

  2、引导学生读书后要乐于和善于跟别人交流,在交流中达到互相启发、相互学习的目的。

  3、引导学生交流对剧本和相声这两种艺术形式的认识和了解。

  4、让学生积累形式不同的对联,感受中华语言文字的优美。

  5、启发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拓宽学生学习语文的渠道。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围绕语言艺术这个专题,交流在读了那些具有艺术魅力语言后的感受与体会。

  三、课前准备。

  学生搜集喜欢的对联。

  四、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

  五、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结合本单元内容,自由交流。

  (1)请两名学生分角色朗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

  (2)听了这段对话,你想说些什么?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感受。

  (3)全班自由交流。

  2、展开话题、深入交流。

  (1)师:小林和小东学了本组课文有这么多收获,老师相信在座同学的收获肯定也不少,那就把你们的收获说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

  (2)根据学生交流的话题,教师相机引导,使话题展开;并就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引导学生深入交流。

  (3)鼓励学生把课内和课外的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不是仅仅拘泥于几篇课文。

  (二)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读对联。

  2、把你喜欢的对联读给同桌听,并说出喜欢的理由。

  3、齐读对联,然后全班交流你的发现。(简要说说特征)

  4、鼓励学生背诵喜欢的对联。

  5、交流课前搜集的对联。

  6、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练习写对联。

  (三)展示台。

  1、学生课前准备相关展示。

  2、小组交流。让学生在小组内表演,组员给予意见。

  3、全班交流。小组推荐组员上台展示。

  4、评价:让学生选出自己心目中喜欢的节目,并说说原因。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积累读读记记中的词语,感悟词语的搭配。

  2、有感情地朗读短文浪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

  (课件出示时钟摆动。)

  随着时钟一分一秒地走动,我们又进入了日积月累的天地。

  二、积累词语

  1、读8个词:

  师:今天,我们要积累什么呢?

  课件出示:

  夏夜 球赛

  松果 翅膀

  问题 天气

  眼睛 荷叶

  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词吗?请小组长带着你的组员把它们读一读吧!

  2、小组开火车读词。

  3、读短语:

  ⑴ 读了这些词,你想再了解什么吗?

  ⑵ 请你带着问题,把书上的短语自己读一读,记一记吧!

  (学生看书读短语。)

  ⑶ 以问答的形式出示短语。

  ① 师问:请你说说是怎样的夏夜?生答:美丽的夏夜。

  ② 生问:请你说说是怎样的松果?生答:可口的松果。

  生问:请你说说是怎样的问题?生答:有趣的问题。

  生问:请你说说是怎样的眼睛?生答:亮晶晶的眼睛。

  4、齐读短语:

  师:现在我们全班来把这些形象、生动的同语再读几遍。

  5、指导朗读:

  ⑴ 比较:

  老师读:夏夜、美丽的夏夜你们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学生回答)对了,读的时候强调美丽。注意的读轻声。谁能再读一遍?

  ⑵ 分小组读: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练读。

  ⑶ 齐读。

  6、扩散练习:

  师:请你们开动脑筋,想想你们还有什么办法把这些词语说得更形象、更生动?

  (课件出现8个词语,学生每说一个都以掌声鼓励。)

  三、朗读短文《浪花》

  1、导入:

  这些短语都这么美,短文《浪花》里面也有很多这样词语。你们想读吗?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

  2、(课件出示短文插图。)

  师:你们看,我 坐在沙滩上玩耍,浪花是怎么和我一起玩的?

  (指名读。课件出示句子1:浪花看见了,迈着轻轻的步子走来,悄悄地搔痒了我的小脚丫。)

  师:多调皮的浪花呀!我 和浪花玩得高兴吗?从哪儿看出来的?

  (指名读。课件出示句子2:笑得我眼泪都流出来了,它才哗哗哗地笑着跑回家。)

  师:你们喜欢这淘气、可爱的浪花和你一起玩吗?我们一块来读一读这两句吧?

  (齐读句子1、2)

  3、师:我多想再和浪花玩呀!一会儿,浪花真的又唱着笑着跑来了,这次它给我带来了什么礼物?

  (指名读。课件出示句子3:这次它给我捧来雪白的贝壳,青青的小虾。我的小篮子都装不下啦。)

  4、师:浪花又是和我做游戏,又是带来礼物,这么淘气、可爱,多像一群淘气的娃娃。你们想去看看这些娃娃吗?

  (播放海里浪花的动画片)

  师:大家看了海里美丽的浪花,那么谁能读一读这个句子?

  (课件出示句子4:哗哗哗,浪花跑去又跑来,像一群淘气的娃娃。)

  5、伴乐朗诵。

  四、指导积累方法

  1、同学们,读了《浪花》,这里面有你喜欢的、想记住的词语吗?

  (让学生画出想积累的词语)

  请一两位学生上台展示。

  (我想积累的是)

  2、老师也画了一些我想积累的词语,并把它们记在我的积累本上了,你们想看看吗?

  (通过展台展示教师的积累本)

  轻轻的步子

  雪白的贝壳

  青青的小虾

  淘气的娃娃

  3、师:你们想把你喜欢的词语记下来吗?那就快请出你的积累本吧!

  学生拿出积累本,记下喜欢的词。

  (请学生上台展示积累本,说说为什么想记这些词。)

语文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孔子、老子这些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可贵品质隐含在字里行间,尤其是附着在关键的词句之中。本堂课重在引领学生关注、发现那些内涵丰富、意韵深广的词句,通过理解意思,揣摩内涵,自然进入人物的真实内心。这样,学生对语言的学习是立体的,活生生的,语言也会伴随着丰富的思想感情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远近闻名、风尘仆仆、纳闷、长进、敬重、品行等12个词语。

  2、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老子、孔子的品行。

  3、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

  4、学会借助课文资料袋来学习语文。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孔子画像、孔子讲学、孔子论著以及人们纪念孔子的场景。)

  教学流程:

  一、走近孔子,略知孔子。

  1、学生交流心目中的孔子。

  2、读课后资料袋,进一步感受孔子形象。

  3、教师小结:一个人能称为家不简单,孔子却同时誉为两个家:思想家和教育家,而且是伟大的,那就更了不起了。孔子为什么会有如此成就呢,学了今天这篇课文可能会有所启发。

  二、走近课文,初步感知。

  一、读题。提示:子在这里读第三声,古代特指有学问的人。

  二、感知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想文中讲了几个人物,写了怎样一件事?

  2、指名朗读,及时正音。

  3、问题反馈:

  课文写了哪些人物:孔子和老子。屏幕显示孔子、孔丘、仲尼;老子、老聃。简要解释古人的名与字。同时简介老子的成就。

  课文围绕两人写了怎样一件事?(学生回答,要求语言连贯,简单扼要。)

  三、走进课文,以悟促读。

  体悟词句,蓄势蕴情。

  1、自读第一段,要求边读边圈圈文中你认为重要的词句,然后仔细体会,从这些词句中你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远近闻名总觉得还不够三十岁)

  2、学生畅谈体会:(虚心、好学、对知识永不满足等)

  3、指导学生紧扣这些重点词来进行朗读,(最好加点竞赛朗读)。

  自读自悟,感受人物精神。

  刚才我们抓住文中的重点词语,来体会,来朗读,效果十分明显。现在就根据这个经验来自学2、3自然段。

  1、学生读、圈、思。

  2、检查自读效果,完成屏幕填空: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到了洛阳。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3、指名读,齐读。

  4、给宿组词,(住宿、宿舍、留宿、宿营),组词中明白宿的意思(住);露宿就是?(住在野外)。风餐露宿整个词的意思呢?(在野外吃,在野外住,很辛苦)。

  5、联系上下文猜猜日夜兼程的意思。并给兼扩词(风雨兼程、文武兼备、品学兼优、德才兼备、形神兼备等)

  6、引导学生紧扣关键词语来体会这两句话,畅谈感受,让学生充分感受孔子的谦虚好学。

  7、同学们,现在我相信你们的心里肯定被孔子的'精神所感动,我们就带着这种心情来读好这句话。

  8、男女生竞赛朗读第一自然段和填空部分。孔子本来就已知识渊博的,现在跟老子学习后肯定?(更渊博了,知识更丰富了)这就是课文所说的学习是没有止境的,用四个字来概括?(学无止境)。

  四、对话朗读,丰满人物形象

  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对孔子的虚心好学已有了很深的印象。二、三自然段中除了屏幕上的部分,还有很大部分是对话。自己读读对话,你还体会到了什么?(说话很有礼貌、谦恭有礼、文质彬彬等)

  1、要求把这些对话读好,边读边揣摩两人当时的神情、心情。

  2、师生对读。读中理解破折号的作用。

  3、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五、笔谈收获,达成内化。

  读到这里,你是否对老子和孔子油然而生敬意呢,一起读好最后一个自然段

  读了课文,你有何收获或你想说些什么,请写下来。

  板书:

  孔子

  老子

  谦虚好学

  毫无保留

  永不满足

  悉心传授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作业:

  结合搜集的资料,以分小组为单位编写一篇题为我心中的孔子的小文章。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的教案11-16

语文的教案09-02

语文雷雨教案07-12

语文配套教案01-15

语文下册的教案03-29

语文下册教案12-29

语文绿教案03-04

语文备课教案11-12

语文《掌声》教案11-19

语文赵州桥教案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