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时间:2023-05-18 19:17:40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推荐】科学教案锦集10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荐】科学教案锦集10篇

科学教案 篇1

  新生入园时,为了稳定幼儿的情绪,缓解分离焦虑。我们班布置了一个墙饰------列快乐火车。每节车厢里貼的是幼儿与家人的照片,孩子们看见照片后哭闹的现象有所好转,不哭的幼儿还愿意把自己的照片介绍给别人。过了一段日子,照片贴的差不多了,我就带着孩子们一起看,并建议他们把照片装饰得更漂亮些。经过商量,孩子们决定做花。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我们把皱纹纸裁成小张教幼儿搓成小球,贴到照片周围就像花一样。在孩子搓小球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幼儿用手摸皱纹纸,还说“有点剌手”,“像卫生纸”。这是孩子通过自己的感官,对皱纹纸有了最初的认识。我赶紧又拿了两张画纸和糖纸,让他们摸摸是否一样。他们摸完后告诉我:“不一样。”还告诉我他们对纸的质地不同的感受。我问他们:“你们知道这些纸叫什么名字吗?”孩子们都是根据纸的`颜色来说的, “白纸”、“彩色纸”。“你们想认识这些纸吗?”“想。”孩子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看到孩子们有这方面的探索需求,又考虑到这个年龄段幼儿发展感知觉的目标,我们决定设计有关纸的活动并做一本纸书,有意识地让孩子多接触一些不同质地的纸,通过感官操作活动去感受、比较纸的不同,发展他们的感知觉。

  撕纸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通过撕纸感受不同的纸质地不同。

  2.让幼儿初步尝试撕纸,练习撕的技能。

  材料准备

  彩色纸、即时贴、皱纹纸。

  活动效果

  除了继续提供一些皱纹纸满足幼儿搓纸团做花的需要外,我还在美工区投放了许多用剩下的比较规则的纸,或幼儿在区域游戏中曾用过的被丟弃的复印纸、即时贴纸等,让孩子练习撕纸。我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想让孩子自己主动探索找出适合撕的纸,感受纸的不同;另一方面,还有一个长远的目的,就是让幼儿学会珍惜身边的资源,发现其新的价值。在操作中我看到,孩子们爱选择鲜艳好看的即时贴纸撕,多次尝试后发现这种纸好看不好撕,于是改用其它纸。有的孩子拿到一张折过的旧纸不太愿意用,这时,我适时引导他们看看能不能撕出自己想要的样子,并带头撕了起来,孩子们的注意力自然从纸的好坏转移到撕的兴趣上来了。

科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瞅瞅、说一说日常生活中熟知的纸。

  2、尝试用团、抛、踢等不一样的动作玩纸,体会教学的愉快。

  教学预备:

  餐巾纸、手工纸(红黄蓝绿)、杂志、商店的广告纸;纸箱等协助教学材料。

  教学过程:

  1、导出教学课题。这就是——展示纸袋。可放啥?我在纸袋里放啦,孩子喜爱的纸,猜一猜是啥纸?

  2、瞅瞅讲一讲。

  (1)餐巾纸(日常生活)---边展示边讲这就是---餐巾纸。

  幼儿教师提问:餐巾纸帮孩子擦啥?你是怎样擦的?

  童谣:餐巾纸,折起来,擦鼻涕,真干净。

  (擦过的餐巾纸放哪儿?)

  (2)我的.纸袋里另外还有——展示手工纸(色彩)

  提问:这就是啥色彩的手工纸?(红黄蓝绿)手工纸可干啥?(可剪、可撕)

  游戏:手工纸变变变,变架飞机飞飞飞……

  (3)商店的广告纸(认讲平时用品)---

  提问:孩子在广告纸上看见了啥?

  探讨:你想到商店买啥物品?

  (4)我们再瞅瞅,纸袋里另外还有——杂志(新闻)

  提问:杂志是哪个看的?杂志上有何?

  总结:孩子长大啦,也来看新闻、看小故事。

  3、玩杂志

  (1)超捏捏捏!(团成球)

  捏捏捏,使劲捏。哪个的球小?哪个的球大?

  (2)抛——我的杂志球,飞起来喽!

  踢——我的杂志球,踢起来喽!

  滚——我的杂志球,滚过来喽!

  4、送纸球孩子回家。

科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 能够通过云、雾、雨、霜的模拟实验了解它们的成因;

  ● 能够通过对沸腾和蒸发现象的研究,了解空气中水蒸气的成因;

  ● 能够通过了解水结冰、沸腾、凝结的条件;

  ● 能够通过亲身感受认识到水在蒸发时会吸收热量;

  ● 能够通过图示法总结水的三态变化,了解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2、知识与技能

  ● 知道云、雾、霜、雪、冰、雹是水在大自然中多姿多彩的化身;

  ● 知道水的三态变化条件;

  ● 知道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体会到自然界的神奇变化;

  ● 感受物质的循环变化。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了解水的三态变化条件。

  2、 难点:做造雾、雨、霜的模拟实验。

  〖教学准备〗玻璃杯、冰块、易拉罐、湿毛巾、盐、温度计等。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认识大自然中多姿多彩的水体 提问:你见过哪些形态的水?

  教师出示课件,指导学生认识各种美丽的水体。

  二、提出要研究的有关水的问题

  提问:关于水,你想研究哪些方面的问题呢?

  学生讨论汇报,教师引导到水的变化问题上来,为下面环节打下基础。

  三、设计实验,制造云、雨、雾

  1、造云

  (1)谈话:刚才我们看过了各种形态的水,你们觉得好看吗?你们想自己动手制造出她们吗?那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做一做吧!

  (2)学生参照课本提示,讨论实验方法。

  (3)小组活动,仔细观察、思考并记录:云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4)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意见,再选派代表汇报、交流小组讨论的结果。

  (5)教师讲解:云通常是在高空的,而雾就是低空中的云。

  2、造雨

  (1)提问:你知道雨是怎样形成的吗?

  (2)学生回答。

  (3)学生设计实验,模拟雨的形成,将设计结果记录下来。

  (4)汇报设计方案,互相评价,选择合理的方案进行实验。

  (5)讲解:当小冰晶下落时,如果地面温度低于零摄氏度,就会下雪。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讲述:这节课继续学习关于水的知识。

  用抹布蘸水在黑板上写“水”。

  二、设计实验,制造露、霜

  1、造露

  (1)参照课本设计实验方案,明确方法。

  (2)分组实验,汇报结果。

  2、造霜

  (1)参照课本设计实验方法。

  (2)分组实验,仔细观察:易拉罐外出现了什么?这时的温度是多少? 通过结冰实验,学生可以认识水的冰点,同时认识霜是怎样形成的,这个实验中包括液态的水变成固体和气态的水变成固体,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同时认识到水的两种变化。

  三、认识水的蒸发、水蒸气的凝结现象。

  1、谈话:小朋友看看刚才老师用湿抹布在黑板上写的“水”字还在不在了?它跑到哪里去了?

  2、学生回答。

  3、教师讲解:液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做蒸发。你能做一个蒸发的实验吗?(让学生将水滴到手背上体会蒸发的作用。)

  4、设计实验方案。

  5、思考:用什么方法可以使蒸发加快?

  6、了解自然界的蒸发现象:列举你知道的蒸发现象。

  7、讲解: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体变成液体,这种现象叫做凝结。云、雾、露、雨等都是由空气中的水凝结成的。

  四、认识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1.提问:水在自然界有哪几种形态?在什么条件下,它们互相转化?

  2.根据课文图示,将水循环的过程自编成故事,讲给大家听,或者编成童话剧来表演。

科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猫给小猫哺乳的'图片、鸡妈妈带小鸡吃食的图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听听说说

  1、师:小猫是谁生下来的?小鸡是怎么来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出示图片)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

  4、师: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二、想想画画

  1、师: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2、生:在P2页“我知道的植物生长过程”的画板里画图。

  3、师:展示学生画的作品。

  4、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画的作品的意义。

  5、师: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三、观察种子

  1、师:每个人把自己带来的白纸放到桌面上,将带来的植物的种子放到白纸上,观察植物的种子,边观察边记录。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2、师: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准备观察种子的什么?

  3、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4、师:你们说对了,我们观察植物的种子,要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

  5、生:观察植物的种子。

  6、师:通过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发现了什么?

  7、生:汇报自己的发现。(师:关注学生的汇报)

  8、师:不同植物的种子,从外观来看,它们的形状不一样、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种皮不一样等。种子的里面有什么呢?

  9、师:要知道种子的里面有什么,该怎么办?

  10、生:先预测种子的里面有什么,再掰开种子看一看。

  11、生:继续观察植物的种子。观察后汇报。

  12、师:(小结)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种皮等各不相同,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都有胚根和胚芽。

  四、做好准备

  1、师:本学期,让我们种植凤仙花,观察它的生长变化过程。

  2、师:①准备凤仙花的种子。②查阅凤仙花的有关资料,了解凤仙花的栽培方法。 ③准备播种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作业布置】

  家庭作业:准备凤仙花和四季豆的种子。

科学教案 篇5

  【教学背景分析】

  通过三年级上册“植物”单元的学习,学生对植物的认识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已初步领悟到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是会发生变化的。本单元是继三年级上册“植物”单元的延伸学习。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尽管外部特征不同,但在适宜的条件下都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或向日葵的一生ppt课件、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菜豆等)、白纸、放大镜。(学生准备)各种植

  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作业布置】:

  家庭作业:准备今天要求的材料。

  注:有种植条件的学校请学校后勤帮忙提前一天对种植基地松好土,施好肥,浇足水。

  学习评价:你怎样观察种子,有什么发现? 记录表2:种子观察记录

  经过观察,我们发现这些种子的.形状、颜色、大小?? 。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的“植物”单元已经开始引领学生有意识地关注植物的有关问题,并且通过对向日葵一生的介绍,注意到植物一生的变化。但发生了什么变化?其他植物是否也会发生同样的变化?在过去的学习中,学生对变化的认识是间接的,对其他植物的生长变化的认识也是零散的、模糊的。本课的教学就是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植物的种子和做好播种前的准备工作等活动,激发学生对植物生长变化观察的兴趣,引发学生种植植物的欲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的根据已有认识进行预测的意识与能力。

  今天是开学的第二课,通过第一节课的激发和鼓动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当我来到教室是许多学生向我展示他们带来的各种各样的种子,那种兴奋劲就别提了。音乐响起学生们马上做好,等待课堂的开始。

  本课主要有两项活动:

  活动一:记录自己的想法——学生用图画和文字记录所知道的一株绿色开花植物一生的生长过程。

  首先我们进行了想象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这个环节学生进行较困难,有的学生不知从何下手对于植物自己从来没有认真观察,看到这情景我首先对学生说:“我们只有认真的对待每一次的观察,才能够了解植物的发育现象。你们想一想植物最初有什么发育,然后先长什么?细细思考生活你所见到和发挥自己的想象你认为它是如何发育的?”之后,我在黑板上先画了一粒玉米种子让学生想象往下该如何发育。通过我的引导学生已经开始在《活动手册》上进行描绘自己“植物“的发育过程。我在学生之间巡视发现有些学生画的还是很有生活基础的,能够基本描绘出植物的发育过称“生根、发芽、成长、开花、结果”。本节课的开头基本获得成功。

  活动二:观察种子,也是本课的核心活动。

  在对种子外部观察前,先引导学生思考:观察种子的哪些方面?对于观察形状、颜色、大小学生都能谈到,这时,我再引导学生回忆上学期观察大树的方法,学生就能想到通过闻、摸等方法能获得关于种子更多的信息。通过外部观察,学生认识到种子的形态、颜色、大小各不相同。对于三下的学生,仅仅观察到种子的颜色、形状、大小、表面的光滑度还不够。于是,观察种子的内部构造十分重要,我认为时间要充足,这样才能引导学生的观察向纵深方向发展,也能帮助学生建立种子相同特点的认识。学生通过解剖豌豆、花生、瓜子等种子,发现它们还有一层薄薄的皮,而且种子还能掰成两瓣,一瓣上还有小芽。通过观察、梳理,学生认识到种子有种皮,还有胚根和胚芽。值得提醒的是:在第一个教学班上课时,我忽略了一个问题,所带的黄豆、绿豆未经过浸泡,导致种子不易掰开,即使掰开了,里面什么也看不到。希望各位科学教师在备课时、准备材料时一定要做有心人,不要犯我同样的错误了。

科学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

  了解大自然里有什么,知道大自然里有许多秘密值得探索。

  2.科学探究

  能静心听声音,判断和想象大自然中的事物。尝试搜集自然风光图片,尝试向同伴介绍大自然风光。

  3.科学态度

  感受自然的美丽、神秘,让学生热爱自然,激发探究欲;学习达尔文科学考察过程中主要方法和不畏艰辛、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准备

  分组准备:提前搜集自己喜爱的自然风光照片,向大家介绍这是什么地方?最让你印象深刻的是什么?

  教师准备:蝉鸣、蛙鸣、杜鹃鸣叫、蟋蟀鸣叫、雷鸣等音视频资料。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大自然,是科学家们研究的`对象。什么是大自然?大自然里都有些什么?这节课,让我们来初步了解。

  (二)新课学习

  1.提取对大自然的已有认知并予以丰富

  (1)老师播放来自大自然的声音(选取带有各种自然之声的声音资料,学生听音判断和想象)。

  (2)学生认真听,把听到的声音与对应的物体(现象)画下来。

  (3)交流。学生将头脑中一幅幅大自然的画面,用图画和言语表述出来。

  (4)出示大自然的声音对应的事物(现象)图片,与之前的交流结果进行印证或纠正。

  (5)学生介绍自己见过的自然风景,丰富学生对大自然的认识。(先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6)小结。大自然里有山有水、有动植物,有各种自然现象(例如雷电)。

  大自然中蕴藏着很多奥秘,需要我们运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大自然中的事物和现象,揭示出其中的道理。

  2.了解达尔文考察大自然的科技史实

  (1)阅读。学生看图、看拼音自读短文,然后互相讲讲达尔文的故事。

  (2)交流自己的收获和感想。

  (3)总结。我们要像科学家达尔文一样,爱自然,多观察、勤整理、记录、善坚持。

  (三)下课

科学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本课将用学生熟悉的橡皮泥作为研究材料,使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并探索其中的原因,从而帮助学生理解钢铁制造的轮船为什么能够浮在水面上。

  本课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观察实心橡皮泥的沉浮”;第二部分是“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第三部分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探索橡皮泥上浮的原因”

  学情分析

  学生对橡皮泥是比较熟悉的`,一些学生或许在生活中已经有了类似的经验,能够把橡皮泥做成船的形状,浮在水面上。但是,一般的学生都不会去考虑其中的原因,本课将带领学生用实验数据揭开其中的秘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2、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过程与方法:

  1、用刻度杯测量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状,使之能够浮在水面上。

  3、根据橡皮泥排开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断。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2、在探求原因的过程中,懂得证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难点:认识到认真细致地采集数据的重要。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2、导出课题并板书。

  二、观察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实心)

  1、学生猜测:如果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它在水中是沉是浮?

  2、观察实心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3、改变橡皮泥的形状,观察在水中的沉浮

  三、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1、有没有办法能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

  2、分组讨论

  3、分组汇报

  4、师解释什么叫物体排开的水量。

  四、比较橡皮泥排开的水量

  1、出示问题:橡皮泥的沉浮和什么有关呢?

  2、分别做实验:实心橡皮泥和各种浮在水面上的形状

  3、记录实验结果

  4、实验小结

  五、自我评价与课外延伸

  六、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想知道什么?

科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滑轮组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而且可以成倍地省力。

  过程与方法:结合对滑轮组的研究,解释起重机的工作原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积极参与科学实验和游戏活动并与同学友好地合作研究。

  【教学重点】

  用实验研究探究定、动滑轮的作用。

  【教学难点】

  认识起省力的大小关系和规律。

  【教学准备】

  铁架台、线、滑轮、钩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导入: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家村,都有许许多多的建筑工地,参观这些忙碌的建筑工地,我们会有很多的发现。

  (学生自由表述自己所看见的,并说说自己有些什么问题)

  起重机是怎样把那么重的物体送到高空去的呢?

  二、 研究滑轮组的作用

  1、 滑轮组的定义引入

  原来,起重机内发挥作用的是滑轮组,那么什么是滑轮组呢?(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

  观察结构图P14,理解滑轮组的构造。

  2、 实验探讨简单滑轮组的作用。

  a) 小组合作组装一个最简单的滑轮组。

  b) 试用这个最简单滑轮组吊起一个1000克的重物需要多在的力?

  请学生猜想,

  c) 学生分组实验,分别用这个滑轮组吊起不同重量(学生自己定)的重物,并和直接吊起该重物的力比较,能发现什么?

  (实验要求:1、明确分工。

  2、拟定实验计划草案后实行。

  3、进行实验并作好实验记录。

  (4)汇报交流,说说有一个动滑轮的滑轮组的作用。(在这里可能会出现重物比较轻的时候省力效果不明显,但随着重物的增加,省力效果越明显,越趋向于省一半的力)

  3、实验探讨有2个动滑轮的滑轮组的作用。

  (1)提出疑问:如果增加滑轮组的`数量,(例如用2个动滑轮和2个定滑轮),用力大小会怎么变化?

  (2)用与前面实验相同的方法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情况,并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三、游戏体验

  小个子战胜大力士:游戏规则见教材P15

  1)出示游戏器材,找2个大个子学生和一个小个子学生参加游戏。

  2)要求没有直接参加游戏的同学对数据进行记录,寻找其中的规律。

  3)、说出自己的发现

  学生自由表述自己的发现并从这个游戏中明白了什么?

  从我们的研究中明白为什么起重机能够吊起那么重的物体。

科学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回顾4年来科学探究学习的经历,明确、掌握探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并初步理解科学探究中各步骤之间及各步骤与科学探究主题的关系和作用。将4年来所经历的.科学探究实践,上升为初步浅显的理性认识,为今后中学的学习作好准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反思,乐于与他人交流,能正确对待他人的意见。

  教学准备

  小纸条(各组必备)

  一.教学导入

  1.组织学生对本学期科学学习进行简单的回顾,有哪些感受?

  2.那么整个小学阶段的科学探究学习呢?静心回顾写写各自的探究经验和教训。

  二.回顾自己的探究经历

  1.说说你最感兴趣或最难忘的科学课堂学习,在那些有趣的活动中,我们分别尝试了哪些方法和步骤?请分别写在一张小纸条上。

  2. 拼接“探究之龙”

  3.交流排序结果,归纳出探究的一般过程:提问——猜想——设计研究方案——实验调查搜集数据——整理分析数据,作出判断——做出科学结论。

  4.教师讲述以上便是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具体的研究活动,有时也需要对这些过程作适当调整。

科学教案 篇10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认知: 听听固体、液体、气体发出的声音。

  2.技能: 分辨声音的变化,哪些是自然的,哪些是人造的。

  3.情感: 培养听好听的声音的兴趣。

  教学重点:听听各种声音,并知道是由哪些物体发出的。

  教学难点:分辨声音的变化。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熟悉周围环境的各种声音,准备好各种声音的录音。

  2、尽量多地收集能够发出声音的物体,比如口哨、笛子、闹钟、铃铛。

  3、准备好水壶、玻璃杯、勺子等。

  学生准备:收集关于声音的各种资料。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1、引入

  2、活动:听听物体发出的声音

  研究声音的活动开始了,说说你所知道的关于声音的事情。你对声音的那些问题比较感兴趣?你想研究关于声音的哪些问题?

  (1)仔细倾听周围的各种声音,说说自己听到了那些声音?

  (2)分辨一下,听到的声音分别是由什么物体所发出的?

  (3)说说,我们还听到过哪些声音?这些声音是由什么物体发出的?

  (4)讨论分析:在我们听到的声音中,那些声音是属于自然界的?哪些声音是我们在生活和生产中发出的?

  (5)和同学交流分享自己听声音的感受。把听声音的感受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

  3、活动:听听固体、液体、气体发出的声音。

  4、活动:分辨声音的变化

  5、作业。

  (1)听听各种固体发出的声音。想办法让桌上的各种物体发出声音,听听这些声音是否相同,有什么特点?(2)听听各种液体发出的声音。想办法让液体发出声音,能想出多少种不同的办法让各种液体发出声音?(3)听听空气发出的声音。在我们听到的声音中,哪些声音是由空气发出的?你有办法让空气发出声音吗?

  (1)分辨声音的'方向变化:给一个学生蒙上眼睛,请他前后左右的同学依次敲击一下桌面,让他辨别一下声音是从哪个方向传来的。

  (2)分辨声音的远近变化:给一个学生蒙上眼睛,请距离他不同远近的同学分别敲击一下铃铛,让这位同学分辨一下哪个声音远、哪个声音近。

  (3)分辨声音大小、高低的不同:把几只玻璃杯一字排开,分别盛上不同量的水,然后敲击,听听声音有什么不同。按声音的高低给杯子排排队,你能发现什么?如果改变敲的力度,你又有什么发现?

  (1)倾听、分辨生活中的各种声音。

  (2)思考、查找关于声音的有关资料。

  讨论:从以上活动中,你晓得了什么?你认为声音和物体有什么关系?没有物体能有声音吗?

  (4)交流分享:我们在分辨声音的活动中有什么上收获。

【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教案《病毒》10-16

关于科学教案07-24

手的科学教案11-03

关于科学教案11-03

优秀的科学教案11-14

冬天科学教案02-14

科学教案范文02-14

科学教案:蜗牛09-11

有关科学教案03-01

大班科学教案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