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科学活动教案范文汇总五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能说出梧桐树的名称,感知其外形特征,了解树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2、初步学习由上及下由远及近的观察。
3、在“躲猫猫”的游戏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在生活中经常能看到梧桐树。
物质准备:1、预先在户外选择一棵梧桐树。
2、用梧桐树叶制作的小动物。
活动过程
1、出示树叶拼贴画,引发幼儿寻找树叶的愿望。
教师:这是什么?它是用什么做的?这是什么树的树叶?
2、观察梧桐树,感知梧桐树的特征,说出梧桐树的名称。
——教师:这是什么树?我们站在远处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抱一抱。分别观察梧桐树的树干、树皮、树叶是什么样的。
——拾一片树叶,幼儿仔细观察,引导幼儿大胆想象树叶像什么?
3、引导幼儿发现梧桐树的好处。
——教师带领幼儿站在太阳下和树阴下,感受温度的变化。
——教师:你喜欢梧桐树吗?为什么?
4、教师带领幼儿玩“躲猫猫”游戏。
请幼儿找一棵梧桐树站好,教师寻找躲藏起来的'幼儿,找到幼儿后,请小朋友说出梧桐树的一个特征,教师可以这样提问:你怎么知道这是梧桐树的?
活动反思
活动的幼儿的积极性很高,收获也很多。只是幼儿在做实验中急于想动手操作,没听清老师的注意事项,活动纪律比较混乱。可见幼儿的探索和发现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幼儿是学习的主体,他们选择探索活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不可直接控制,而应以尊重和支持,引导幼儿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探究活动。所以,教师应该为幼儿提供一定的环境来鼓励幼儿积极探索。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设计背景
活动背景:以散文诗 < 春天 > 为背景
春天到来的时候 ,春风吹绿了小草和树上的嫩芽,吹开了鲜花,吹醒了野许多冬眠的动物,青蛙开始 “ 呱 呱 叫,像是在说 “ 春天来了”,燕子随着春风从南方飞回来了,它们用草和树枝搭成崭新的窝,成了我们的新邻居,春天到来的时候,我们再也不用穿那么厚重的棉衣,我们可以轻快地和春天赛跑了。
活动目标
1 、认识春天的特征。
2 、热爱春天。
3 、理解”春天” 内容,学习”吹绿” 、“吹开” 等词语。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春天的植物、动物特点 。
教学难点: 学习春天的特点后,对春天的仿编 。
活动准备
准备春天的一幅画 (略)
活动过程
1、通过提问引出散文的名字 , 出示图片,教师提问,图上是什么季节 .
2、 和幼儿一起读散文一遍,教师提问,春天到来的时候发生发什么变化?为什么说吹绿了小草和树上的嫩芽 , 吹开了鲜花……幼儿如果回答不全 ,引导幼儿认识到,因为小草和树上的嫩芽是绿色的,所以散文里说 : “吹绿了小草和树上的嫩芽”,启发幼儿思考:春天里还有什么是绿色的?
3 、游戏 : “ 表演春天 ”。让幼儿扮演散文里的 “ 青 蛙 ” 、” 燕子” 、” 小朋友 ”
4 、活动延伸: 提醒幼儿在放学的路上观察树木和小草有什么变化,加深幼儿对春天特征的理解。
到来的时候,我们再也不用穿那么厚重的.棉衣。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科学活动春天教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设计背景
活动背景:以散文诗 < 春天 > 为背景
春天到来的时候 ,春风吹绿了小草和树上的嫩芽,吹开了鲜花,吹醒了野许多冬眠的动物,青蛙开始 “ 呱 呱 叫,像是在说 “ 春天来了”,燕子随着春风从南方飞回来了,它们用草和树枝搭成崭新的窝,成了我们的新邻居,春天到来的时候,我们再也不用穿那么厚重的棉衣,我们可以轻快地和春天赛跑了。
教学反思
1 、幼儿对春天的特征只能说到简单几点,对不明显特征掌握不够,创编、仿编有困难,活动结束后 ,在散步和春游时有意识引导幼儿观察春天特点 . 加深幼儿对春天特征的理解。
2 、这一堂课由于课前准备充分,既有幼儿喜欢的散文诗,又有春天的图画,所以生动形象 , 收到了良好效果,实现了活动目标。
1 、幼儿对春天的特征只能说到简单几点,对不明显特征掌握不够,创编、仿编有困难,活动结束后 ,在散步和春游时有意识引导幼儿观察春天特点 . 加深幼儿对春天特征的理解。
2 、这一堂课由于课前准备充分,既有幼儿喜欢的散文诗,又有春天的图画,所以生动形象 , 收到了良好效果,实现了活动目标。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感知物体间的空隙。
2、感受科学探索活动的快乐。
3、迁移生活,探索利用空隙合理有序的摆放大小不同的物品。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材料幼儿每人一份大记录表小卡片演示文稿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活动
今天,杨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来做一个非常有趣的实验,先来看看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哪些东西?(在一个透明的杯子里装满核桃、花生豆、小米)这三样东西大小有什么不同呢?引导幼儿观察后说一说。
二、自由猜想操作验证
请小朋友把自己面前的东西到在盘子里。
1、刚才小朋友把杯子里的东西全倒出来了,小朋友能不能再把他们都装进去呢?先来猜想一下先放什么?再放什么?最后放什么?(幼儿自由猜想,个别回答。)
教师根据幼儿的'猜想做记录。
2、到底哪种方法最好呢?现在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先来试一试,好吗?(幼儿自由操作,教师提醒幼儿一种东西放完后再放另一种东西;操作时要轻拿轻放)
3、说一说自己是按哪种顺序放的?引导幼儿观察为什么有的把全部放进去,有的已经放不进去了?
4、xxx、xxx、xxx把东西都放进去了,他们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放的呢?我们都来试一试吧!
(教师引导幼儿分步边操作边观察,得出结论:几个物体放在同一个容器中,物体越大,空隙越大,物体越小,空隙越小。先放大的物体后放小的物体,就会节省空间,放的东西会更多。)
5、小朋友一起往这看!(引导幼儿观看演示文稿,强化认识)
三、迁移生活解决问题
刚才小朋友发现放东西时先放大的后放小的,就能放更多的东西。那我们就把这种好方法带到我们的生活中,来解决一些小问题。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后,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整理玩具、厨房里的盆)
四、巩固认识结束活动
小朋友快来看!这有这么多的玩具,想玩吗?(引导幼儿观察篮子里的物品是整齐摆放的,然后进行分组活动。)
时间不早了,我们把东西收拾一下吧!(引导幼儿将打乱物品利用空隙整理摆放。)
我们用这种好方法去整理我们教室里的玩具吧!带幼儿离开活动室,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空隙的概念对于幼儿来说比较抽象,因此说比较适合大班幼儿,在活动中,我引导幼儿通过反复的操作,使幼儿认识到,物体和物体之间的距离就是空隙,物体和物体之间都会有空隙,而且通过操作让幼儿明白,几个物体放在同一个容器中,物体越大,空隙越大,物体越小,空隙越小。先放大的物体后放小的物体,就会节省空间,放的东西会更多的道理,然后,将其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这正和《指南》精神相吻合,即孩子的学习来源于生活,且要运用与生活。
活动中,幼儿自始至终在操作,因此,孩子们都非常的感兴趣,活动结束后,我在科学区投放了更加丰富的东西,让孩子进行操作、实验,更主要的是,在日常的生活中引导孩子运用空隙的知识来收拾书包、盒装的玩具、碗筷等等。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指导思想:
"帮助幼儿探索周围生活中常见的理化现象,获取有关的科学经验"是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的目标之一。"磁铁的奥秘"截取了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同样的两块磁铁,有时一碰就吸相互,有时怎么都吸不住"的现象,精心安排了一系列的具有递进性的幼儿探索活动。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幼儿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发现并揭示磁铁的"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特性,建立有关磁性原理的粗浅概念。
活动目标:
1、 通过探索活动,感知磁铁的两极,初步了解"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磁性原理。
2、 学习仔细观察磁性现象,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书探索的结果。
3、 发展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 环形磁铁每人两块(其中一块的`两端分别www.涂上红色和蓝色,以表示不用的两极,使其成为彩色磁铁)。
2、 各种形状的磁铁(也按极性分别涂上红色和蓝色)、红色标志、蓝色标志、塑料吸管若干。
活动过程:
一、玩一玩彩色环形磁铁,感知环形磁铁的两极,并初步了解磁铁具有"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
1、每人拿一块彩色环形磁铁和好朋友的彩色环形磁铁碰一碰:红的与红的一面碰一碰,蓝的与蓝的一面碰一碰,红的与蓝的一面碰一碰。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
2、引导幼儿表述探索结果:红的与红的一面相碰;蓝的与蓝的一面相碰,两块磁铁之间会相互排斥,红的与蓝的一面相碰,它们就会牢牢地吸在一起。
3、小结:环形磁铁有两极,当相同的极相碰时就会产生推力,而不同的极相碰时就会产生吸力。
二、利用彩色磁铁,感知所有的磁铁都有两极,并且"同性相斥,异性相吸"。
1、用彩色环形磁铁与其他形状的磁铁碰一碰;不同形状的磁铁之间也碰一碰,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
2、引导幼儿表述探索结果。
3、小结:所有的磁铁都有两极,并且相同的极相碰时会产生推力,不同的极相碰时会产生吸力。
三、根据磁性原理,找到磁铁的两极。
1、启发幼儿利用彩色环形磁铁,找出另一块环形磁铁的两极。
2、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探索结果,在环形磁铁上分别贴上红色标志、蓝色标志。
3、讨论:你用什么方法找到了磁铁的两极?
四、让磁铁浮起来。
1、设置疑问:你能利用老师提供的塑料吸管让环形磁铁浮起来吗?
2、 幼儿自由探索,教师启发、暗示操作方法:把环形磁铁按S-N-N-S极性顺序串在塑料吸管上,磁铁就会浮起来,如图。
3、幼儿介绍自己的探索结果:是什么原因使磁铁浮起来的?
五、观看磁悬浮列车图片、磁悬浮玩具等,了解磁性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扩大幼儿的视野。
注:1、与磁性黑板配套使用的塑料圆形磁铁的后面就是一块小的环形磁铁,教师可以把它取下作为操作材料。
活动评析:
磁铁是孩子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和经常玩的物品,而"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磁性原理对大班孩子来说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所以活动的选择是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又高于幼儿的生活。为了帮助孩子们理解这一抽象的概念,教师根据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了各活动环节:第一、第二环节让幼儿通过操作先感知个别形状(环形)磁铁的特性,再感知所有形状磁铁的特性,然后归纳出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科学经验,自始自终保证了幼儿学科学的主体地位,不断激发幼儿再次探索的欲望。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探索剥果壳的方法。
2 、体验亲自动手操作的乐趣。
3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 、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 、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花生、开心果、盘子、小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游戏
1 、妈妈一会儿要带你们去找两个好朋友一起玩儿,如果你愿意去,听到音乐就快把玩具收好来找妈妈。
2 、到好朋友家了,快看一看我们的好朋友是谁?(花生和开心果)你好花生,你好开心果!
3、让我们摸一摸他们的大门,一个…一个…(让孩子们摸后说感觉)。
(二)探索游戏
1 、让我们敲敲门:“咦,他们怎么不开门?让我听听,噢,他们想想考考宝宝们聪明不聪明,想想办法怎样把门打开吧?”
2 、宝宝们真聪明,它们又叫来了许多好朋友,请大家剥给客人老师、小朋友吃,让我们一起分享好吃的好吗?
(三)结束游戏
“我们不能吃得太多,会上火的。让我们收拾干净去买点豆奶喝好吗?”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效果较好,幼儿全部都动起手来进行了 操作。分析此活动成功的'原因:
1、开始教师出示的食物引发了幼儿吃的欲望。小班幼儿对吃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和经验,抓住了幼儿的兴趣点,幼儿就会积极配合教师的活动。
2、请幼儿剥壳:利用游戏,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想一探究竟,所以会不厌其烦地剥,直至取出里面好吃的东西。花生、开心果,一易一难,材料有层次便于不同幼儿选择。
3、幼儿在剥开心果壳时,有的幼儿可以发现要从裂口处剥,其他幼儿有的咬,有的捏,都没有找到正确的开启方法,教师适时插入,请剥开的小朋友说一说是怎么做的,教师和幼儿一起试一试,指导不会的幼儿(分组、个别指导)。
4、内容由浅入深,在了解外部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幼儿探究的兴趣。鼓励幼儿自己尝试剥果壳的方法,找到最适合的方法,注重培养小班幼儿的主动性。从而也进一步了解果肉的特征,并渗透小常识,这两种果实不宜多吃,会上火。
5、幼儿剥开后,吃了一会了,请幼儿送给客人老师吃,体验了和他人分享的乐趣。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的活动教案11-25
科学活动的教案11-15
科学活动教案11-04
关于科学活动教案11-27
科学活动教案【推荐】02-11
有关科学活动教案11-13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04-09
科学活动教案10篇07-31
科学活动教案4篇03-13
中班科学活动教案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