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感检查反馈整改措施(通用5篇)
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需要使用措施的场合越来越多,措施是指针对问题的解决办法、方式、方案、途径,可以分为非常措施、应变措施、预防措施、强制措施、安全措施。措施到底怎么拟定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院感检查反馈整改措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院感检查反馈整改措施1
一、规范无菌物品的消毒
1、按照设备清洁程序清洁手术室设备,并重视清洁质量;
2、标准化包装,包装的尺寸、重量、形状和外包装符合规定要求;
3、取消浸泡设备,如果需要浸泡灭菌(设备少且不耐高温),则需要2个浸泡托盘,一个已经灭菌,另一个正在灭菌;
二、加强重点部门的管理
1、规范重点部门进程,监督相关制度的执行
2、重视阶段管理方法,对于将会造成院内感染的众多要素开展排摸
3、切实加强耐药菌的检测,防止和操纵耐药菌的扩散。
三、加强职业防护
1、重点部门完善防护用品,例如防渗围裙、衣服、裤子、鞋子、防护眼镜、防护面罩等;
2、深化注重医护人员上下班期内务必采用规范防范措施。
四、加强职业暴露的管理
1、对医护人员开展有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培训
2、如发生职业暴露后按流程开展解决和汇报,并依据曝露的`状况采取相应的解决对策。
五、加强环境卫生及污水污物的管理
1、进一步规范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输和登记,在医疗废物上标上“五防”标志(老鼠、苍蝇、蟑螂、防漏、雨水清洗)。
2、避免医疗废物泄露。
3、提升废水余氯的检测。
院感检查反馈整改措施2
科室存在的问题
一、抢救车存在的问题:1.抢救车重新归置,并设专人保管,定期检查抢救车内的物品及药品有效期。2.加强抢救的培训,包括抢救物品及抢救药品的使用,做到人人掌握。
二、病房存在的问题:1病房患者住院时间较长,病房物品杂乱,空气差,物品没有进行定置定位管理。2晨间护理流于形式,护理人员不能按时到位。3病房管理差,
三、病历存在的问题:1.护理病历及医疗病历分开放置,导致责任护士对病人的情况掌握不全面,书写较繁琐。2.护理病历健康教育栏评价不及时。3.出院病历书写不及时。4.科室未做成品病历,入院评估较乱。
四、检查化验方面存在的问题:1.检查单发放不及时,延误患者的检查。2.血液标本管的放置不合理,容易漏抽或误抽血液标本。
五、输液中存在的问题:1.脂肪乳、中药前后不冲管,容易造成输液反应。2.临时医嘱较多,输液卡较乱,容易漏输液体。3.液体巡视不及时,输液卡巡视时间未勾签。
六、护理业务查房及护理教学查房存在的问题:1.业务查房未及时进行,记录本记录不及时。2.无业务培训计划。
七、交接班方面存在的问题:1.交接班不严格,新入、一级、危重、手术患者交接不详细。2.由于排班不合理,导致交接班人员少,病人交接内容不全面。
八、高危药品存在的问题:1.高危药品如:升压药、浓钠、浓钾等输注时无输液泵控制,手数调节滴速,存在安全隐患。2.科室高危药品没有明确标识,输注时未悬挂重点药品卡和重点药物观察单。
九、患者方面存在的问题:1.床头卡重复使用,导致字迹模糊,病人信息看不清楚,核对时易出错。2.引流袋、尿袋固定不妥。3.手术患者术晨未发放手术衣,未系腕带。4.危重、输血患者未系腕带。5.未输完的液体和冲管的液体挂在病房内,不及时收回。
院感检查反馈整改措施
8日,前往山大二院参观学习,对照我们自己,差距很大,感触最深的是信息化管理水平非常高,院感报卡及检查、抗生素管理均已采用电脑处理,院感专职人员主要从事重点部门的`院感管理、目标性检测、生物学检测以及流行病学的调查,这次三级甲等医院的评审标准框架是由他们制定,针对我院情况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内镜室日常管理未能达到卫生部颁发的规范要求。2院感监测未能达到规范要求。3未能全面开展目标性监测。
4急诊室抢救室未设置单间,洗手设施不规范。5介入室区域设置不合理。6多重耐药病人的处理不规范。整改措施:
1加快供应室一体化建设。
2加快信息网络建设,使院感监测能达到规范要求。3人员尽快到位,熟悉基本工作后,开始全面目标性监测。
4对急诊室进行调整,改建洗手设施。5介入室重新设置,分流病人。6严格按照规范处置多重耐药病人。
院感检查反馈整改措施3
20xx年9月29日,专家对我院的医院感染管理进行评审验收中,存在的问题(反馈会上通报):
1、科室设置:院感科未独立设置,无专职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理;
2、医护人员培训:院感培训不全面,专职人员及医护人员院感培训欠缺;
3、院感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制定不切合实际,无实际管理效果;
4、防护措施制定不全面,缺乏相关演练,微生物检测标本送检意识差;
5、未设置传染病预检分诊点;
6、医院无独立设置的营养科。
现场检查中:
1、手卫生设施配备不全面,无干手用品,无干手设施。
2、多耐的知识、发生多耐后的.处理措施掌握得不够。
3、临床科室院感小组院感监控人员职责不清,工作落实不到位。
整改措施:
1、按照二级医院评审标准,独立设置医院感染管理科,配备专职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2、加强医护人员院感知识培训,专职人员每年参加省、市院感检查反馈整改措施级院感继续教育培训班,了解全省及全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发展的新趋势、新动态,提高我院感染管理水平。
3、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核心制度,结合医院实际情况修定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并作好工作计划,落实制度,作好检查反馈持续改进,全面搞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4、结合糖尿病专科医院特色,制定皮肤软组织感染防控措施等,并组织好演练。与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检验科签订微生物监测协议,作好医院环境、物表,手卫生等监测,提高临床感染病例微生物送检率。
5、在门诊大厅设置传染病预检分诊处,配备专职人员作好预检分诊、登记工作。
6、引进人才,设置营养科,作好糖尿病饮食管理工作。
7、完善手卫生设施,增加干手设备,加强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正确率。
院感检查反馈整改措施4
一、规范无菌物品的消毒
1、按照器械的清洗流程清洗手术器械,并注重清洗质量;
2、规范打包,包的大小、重量、形状、及外包装符合规定要求;
3、取消浸泡器械,如必须采用浸泡灭菌(器械少且不耐高温的)要求用2个泡盘,一个装已达到灭菌的,一个装灭菌过程中的;
二、规范消毒液的'使用
内镜消毒剂浓度必须每日定时监测并做好记录,保证消毒效果。
三、严格掌握物品的消毒时间
1、2%碱性戊二醛灭菌时,必须浸泡10小时。
2、需要消毒的内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灭菌时,浸泡时间为:院感检查反馈整改措施
(1)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浸泡不少于10分钟;
(2)支气管镜浸泡不少于20分钟;
(3)结核杆菌、其他分枝杆菌等特殊感染患者使用后的内镜浸泡不少于45分钟。
(4)当日不再继续使用的胃镜、肠镜、十二指肠镜、支气管镜等需要消毒的内镜采用2%碱性戊二醛消毒时,应当延长消毒时间至30分钟。
四、加强重点部门的管理
1、规范重点部门的流程,督导相关制度落实到位;
2、注重环节管理,针对可能引起院内感染的诸多因素进行摸排;
3、进一步加强耐药菌的监测,预防和控制耐药菌的蔓延。
五、加强职业防护
1、重点部门备齐防护用品,如:防渗透的围裙、衣、裤、鞋,防护眼镜,防护面罩等。
2、进一步强调医务人员上班期间必须采取标准预防措施。
六、加强职业暴露的管理
1、对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
2、如发生职业暴露后按流程进行处理和上报,并根据暴露的情况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七、加强环境卫生及污水污物的管理
1、进一步规范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及登记,医疗废物暂存加上“五防”标识(防鼠、防蚊蝇、防蟑螂、防渗漏,防雨水冲刷);
2、防止医疗废物外泄;
3、加强污水余氯的监测。
八、加强手卫生
院感检查反馈整改措施5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是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保证。
该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它涉及面广、环节多、跨多学科,并贯穿于诊疗全过程。医院感染管理就是针对在医疗、
护理活动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感染情况,运用有关理论和方法,总结医院感染发生的规律,
为减少医院感染而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控制活动。医院感染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疗质量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要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最重要的是强化医院感染意识,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完善监控网络,使医院感染控制得以加强和规范化;提高人员素质,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将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落到实处,从而保证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1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医院感染管理意识淡薄
基层医疗机构的领导和医务人员缺乏医院感染管理基础知识,对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1]。首先,表现在基层医疗机构的领导的医院感染管理意识淡薄。医院的领导对医院感染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
常以工作忙为借口,不重视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很少过问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一是,不重视医院感染硬件设备建设。基层医院基础条件差,
资金不足,消毒灭菌设施简陋,消毒灭菌质量难以保证,医源性感染隐患较大。加上全院人员医院感染管理意识的单薄,在基层医疗机构普遍存在着硬件设施简陋,
布局不合理,消毒设备落后等问题。二是,不重视专门的医院感染控制科的建设。部分基层医院均未建立医院感染控制科,有的设在医务部、护理部,有的甚至挂靠在医疗预防科,
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隶属关系不明确。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配置普遍较少,有的医院甚至无专职人员管理,是由一名兼职人员负责,而且学历低,
对控制医院内感染和消毒灭菌知识缺乏了解,医院未建立感染管理三级网络组织,人员配置及监管方面不力,没有开展医院感染发病率调查。三是,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过于陈旧,没有及时进行修订,或者虽有制度却不执行。有的医院连续两年没有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感染管理委员会形同虚设,管理职能难以发挥。
其次,普通医务人员无菌操作观念差,自我防护意识较差[2]。医院盛装无菌物品的容器无灭菌标识,未注明物品名称,
无灭菌日期、有效期、无责任人签名。对使用中消毒剂、灭菌剂未开展监测,盛装消毒剂容器未定期灭菌更换。
有些器械物品虽然达到消毒灭菌要求,但由于容器未定期清洁消毒灭菌更换,导致再污染情况严重。部分口腔科和胃镜室医务人员消毒隔离知识缺乏,在诊疗前后洗手不规范或干脆不洗手。部分医院没有为医务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如防护眼罩和防护面具等。部分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不按要求配戴手套、口罩、帽子、防护眼罩和防护面具等,忽视自身的防护,注射、采血均不能做到一人一带一巾。
1.2医院感染监控不足
首先,缺乏通用的医院感染监控标准。现有的监控标准仅适用终末,不适用医院感染形成过程和环节。全院统一笼统的标准不能体现各部门、各专业的特殊性和个性特点,监控时标准不能对号人座,对科室工作无指导性、方向性、针对性差,每次检查雷同问题突出,医院感染问题无改进,效果不明显。
其次,缺乏对医院感染过程的监测。医院感染监测已不再只是追求监测科室资料的数量,而是重视监测资料的质量。常规监测是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即消毒后,操作前采样,虽然监测结果令人满意,但却不是日常医院消毒工作的真实反映。对此,应坚持严格的医院感染控制质量考核,将重点放在医院感染形成的过程和环节上,根据临床中的反馈信息,不断完善医院感染控制质量考核内容,注重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的落实。
最后,没有做好医院感染监测的反馈和统计。基层医疗机构大都没有很好地利用监测资料,仅将资料整理后归档保存,未对资料认真分析,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反馈、整改。
1.3医院感染管理人才缺乏
基层医疗机构的大部分感染管理人员素质较低,对医院感染知识掌握不够。其中的主要问题是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难以满足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需要,有许多医院的感染管理人员是由不同专业的医护人员转行而来,没有经过系统严格的专业培训,而且由于多种原因专业队伍很不稳定。这必然导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效率低,应急能力差,既不能为医院提供医院感染防控的应急预案,也不能给全院医务人员提供相应培训,指导其进行正确防护。部分医院清洁人员水平低、人手少、秩序混乱、卫生习惯也较差,医院感染性疾病传播大部分由外源性感染所致,极易造成医院感染。
2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的整改措施
2.1强化医院感染意识,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首先,医院领导应从根本上重视医院感染的管理,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纳入医院的基础建设和医疗质量管理[3]。
其次,建立和完善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和规章制度[4]。应成立医院感染管理的专门管理机构――医院感染管理科,明确其职责和任务,配备专门的医院感染管理人员[5]。健全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制度如登记报告制度、反馈制度、各科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各种处置室的保洁监控制度,各种一次性用物的管理制度等,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并逐渐形成人人自觉遵守的常规。
第三,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和设备投入,医院必须大力宣传防范知识及其重要性,提高全体工作人员和病员的防感染意识,使医护人员在工作中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使病人及陪护工明确医院感染的危害性及预防方法,从而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医院必须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的来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等知识,强化他们对控制感染的认识。同时,还要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设备投入,保证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6]。
第四,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无菌技术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具有很强的科学性。针对基层医疗机构有些人无菌观念淡薄,有违反无菌操作原则的现象发生的情况,首先从抓合格的仪表、衣帽整齐入手,跟班检查,并注重是否符合无菌操作程序,在紧急抢救情况下,医疗护理操作、处置是否均符合要求,从而加强医护人员无菌操作的管理,有效降低外源性感染的发生[7]。
2.2完善监控网络,提高控制力度,使医院感染控制得以加强和规范化
首先,建立监控网络。各科室除主任、护士长外设监控医生、护士各一名,明确职责,督促检查消毒灭菌等各项制度的执行及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制定了各级工作职责和相应计划,做到组织落实、责任到人。采用自我检测、逐级检测、反馈检测三级质量检测方法。
其次,加强微生物学监测,各科室每月对各科室物体表面、无菌物品、空气进行全面监测。严格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定期或随机对使用中的消毒液、紫外线灯等消毒灭菌器具进行抽样监测,认真做好监测记录,对不符合要求的立即更换,保证使用中的消毒液、紫外线灯等达到有效的.消毒灭菌效果。
最后,作好重点监测,避免医院感染暴发。先要监测好重点部门:如感染性疾病科、血液净化中心、新生儿病房、呼吸科、神经外科、消毒供应中心等。以上重点科室和部门,一旦发生医院感染,容易引起流行和暴发。还应制订相应的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标准,定期检查、督导和监测。
2.3培养或引进人才,提高人员素质
医院感染管理对于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很高,因此基层医疗机构要根据实际情况,切实加强院内感染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在职培训,要求全员参与,并针对不同层次人员和不同岗位的特点,有重点地进行医院感染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特别是要进一步强化医院感染专(兼)职人员的专业培训[8]。
专职医院感染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必须进一步提高,必须掌握或充分掌握以下学科领域的知识:如微生物学、感染病学、流行病学、统计学、抗感染药物学等。因此,要加强专职医院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使其接受继续教育。对现有医院感染专业人员可按照统一的教材与计划,采取短期培训和长期进修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或续岗。同时应合理解决感染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吸引高层次的人才充实这支队伍。
3结语
近年来医院感染问题已经引起社会的关注。而基层医疗机构对控制医院感染问题不够重视,普遍存在因医院感染而延长病人的住院时间;增加了病人、家庭和国家的经济负担,造成了卫生资源的浪费;给病人增加了痛苦,甚至产生严重的后遗症或死亡,因此,加强基层医疗机构控制医院感染的意义重大,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条件,是提高医疗质量的保证。基层医疗机构要从领导到基层的医护人员都重视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医院感染管理意识,降低医院感染率。
【院感检查反馈整改措施】相关文章:
院感检查反馈整改措施09-29
院感检查反馈整改措施5篇05-06
院感检查反馈整改措施(5篇)05-07
院感自查问题及整改措施09-17
院感存在问题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05-06
院感自查常见问题整改措施03-06
院感自查问题及整改措施5篇09-17
院感自查问题及整改措施(精选11篇)10-24
院感自查常见问题整改措施3篇03-20
教学常规检查反馈总结(通用10篇)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