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大班社会教案范文合集7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社会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背景: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是中华五千年历史的瑰宝,如今茶文化更是风靡全世界。品茶讲究的是程序。这不仅仅是因为喝茶对人体有很多好处,更因为品茶本身就能给人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品茶是一种极优雅的艺术享受。为了让孩子们也能接受这样的艺术熏陶,本周末我们开展了“品茶大会”活动。
活动目标:
1、 初步认识生活中常见的茶,品尝它们的味道。
2、 欣赏品茶的程序,感受美好的品茶氛围。
3、 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 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 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 幼儿搜集各种茶:龙井、普洱、铁观音、各类花茶等。
2、 品茶视频。
3、 泡茶整套工具以及幼儿人手一个小杯。
活动过程:
一、播放视频,感受品茶氛围
1、你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吗?
2、感觉怎么样?(感受泡茶、品茶的优雅氛围)
二、品茶三程序:审查、观察、品茶
(品茶讲究审茶、观茶、品茶三道程序。审茶是指泡茶前要先审看茶叶;观茶是看茶叶的形与色。茶叶一经冲泡后,形状就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几乎会恢复茶叶原来的自然状态,特别是一些名茶,嫩度高,芽叶成朵,在茶水中亭亭玉立,婀娜多姿;有的.则是芽头肥壮,芽叶在茶水中上下沉浮,犹如旗枪林立;第三步才是品茶,品茶既要品汤味还要嗅茶香。嗅茶香先是干嗅,即嗅未经冲泡的干茶叶,茶叶一经冲泡之后,其香味便会随之从水中散溢出来,此时便可以闻香了。)
1、展示每个孩子带来的茶,由幼儿自己介绍所带茶叶的相关知识。
2、闻茶香。首先请每个孩子观察未经冲泡的茶叶的形状特征和味道,尤其是一些花茶。
3、 冲泡茶叶,集体观察茶叶经冲泡后的变化。
4、 再次闻茶香,闭上眼睛感受弥漫的茶香
5、 品尝各种茶的味道,尝试细细品,慢慢品。
6、教师完整展示泡茶过程,并与幼儿一起品茶。
环节分析:此环节重在让幼儿初步感知完整的泡茶和品茶过程,感受其过程的优雅氛围。注重对幼儿保持安静欣赏和细细、慢慢品尝的氛围的引导,从而创设一个优雅的品茶环境。
三、经验分享
1、香甜的红枣茶与苦涩的龙井作为对比,让幼儿尽情谈谈对品茶的感受以及想法。
2、“我最爱喝的茶”调查报告
活动反思:
本次周末活动,上周已经通过论坛、成长册以及通知方式传达。有较为充分的准备时间,而家长的配合工作也完成的相当出色。所以班级内所带的茶的种类和数量都相当丰富,很多家庭还带来了整套泡茶的工具,为本次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次,通过视频和现场示范的方式,激发了孩子们较为浓厚的兴趣。孩子在观赏和观察的过程中,都非常认真。同时,孩子们没有过多学习任务和心理压力,只要“尝”,所以整个活动现场显得较为悠闲,淡雅的氛围略有感受!
大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生成背景:大班幼儿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烈,对世界充满好奇感,想了解,想探索问题也越来越多,所以在第六周,我们设计了“小 问号”这一单元活动,激发幼儿探索知识的兴趣和勇气。通过一周的活动,幼儿的问题就更多了,所以我们准备了这个知识竞赛,鼓励幼儿不断挑战自己,积极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
活动教案
活动名称:小问号大王(社会) 执教:鼓幼:朱丁艳
活动目标:
1.第一层次:能快速抢答知识性问题,愿意为别人出题;
第二层次:积极抢答知识性问题;
第三层次:能回答一些知识性问题。
2.喜欢参加知识类学习活动。
活动准备:
1.红、黄、蓝、绿队的标志),笑脸花(得分标志),幸运排行榜;
2.电脑题库(动物类);
3.每队铃鼓一个;
4.每队已讨论好各自的夺冠口号,如黄队黄队,一定胜利。
活动过程:
一、各参赛队入场,渲染气氛
1.主持人(教师)宣布竞赛规则。以组为单位,回答问题;每个问题可以集体讨论,由一人代表大家回答;问题分三种,分别为必答题、抢答题、发难题,必答题由教师指定队员回答,抢答题由各队敲击乐器最快者回答,发难题由各队向其它两对各出3--5题;回答正确得一朵笑脸花,回答错误不得花。
2.各队讨论并呼己的口号,鼓舞士气。
二、“小问号大王”竞赛
1. 必答题部分。
主持人依次给各队指定人员出题,指定人员在同集体其他成员商量后回答。如幼儿回答正确,教师给予其所在队贴一朵笑脸花,如不正确,本队幼儿可以有一次补充机会;
2. 抢答题部分。
主持人出题,幼儿打击各自的乐器,最先摇打的幼儿进行回答。(注意:主持人灵机操作,给每个队机会)
3.幼儿代表出任意题,幼儿抢答。
每队轮流请一位幼儿出题,其他队幼儿抢答。
三、统计成绩
根据每队笑脸花的数量,颁发奖品。
附:竞赛问题:
(陆地)
1、狗为什么爱伸舌头?
2、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3、为什么蛇没有脚却能走?
4、恐龙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5、牛不吃草为何还嚼个不停?
(飞禽)
1、猫头鹰在夜里为什么能看见东西?
2、鸟的尾巴有什么作用?
3、啄木鸟为什么要啄木?
4、为什么孔雀要开屏?
5、为什么鹦鹉会说话?
(海洋)
1、为什么螃蟹横着爬?
2、鲨鱼会吃人吗?
3、珊瑚是植物还是动物?
4、为什么鲸鱼会喷水?
5、为什么河马总在水里?
(昆虫)
1、昆虫有多少种?2、毛虫怎样变成蝴蝶?3、昆虫是怎样呼吸的?4、蜘蛛是怎样结的?5、萤火虫为什么发光?
问题与反思:这次的知识竞赛孩子们在紧张、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孩子们积极抢答问题,有人回答不对的还积极举手抢答。发难题部分,发难的幼儿准备也很充分,不仅知道问题还知道问题的答案。在三个环节中,抢答部分最精彩!每个幼儿的高度紧张,一出完题就有人摇铃鼓,气氛非常热烈。在活动中还体现了集体合作、集体荣誉感,问题出来后每队队员都集体讨论,寻求正确答案。不足是:活动时间有点长,应该紧凑一点,体现竞赛活动紧张、激烈。抢答题部分,幼儿用摇铃鼓示意有点不妥,建议改用小旗,减少干扰和分散幼儿注意力。电脑课件的运用还可以更灵活。
大班社会教案 篇3
活动意图
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结合我班正在实施的主题活动《房子大观》我设计了本次活动。通过社会调查、观看图片、实践活动等形式,帮助幼儿了解劳动节的来历,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并在活动中感受劳动的快乐。
活动目标
1、知道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职业,了解劳动者的辛苦。
2、知道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能够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搜集各行各业人们工作时的图片
让家长帮幼儿做活动前的社会小调查,并填写下表。
勤劳的人们
晚上工作的人 周末工作的人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请幼儿说一说自己了解的职业。
(1)请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爸爸妈妈的.工作,说说爸爸妈妈工作时都做些什么?
(2)请幼儿结合图片说一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工作?例如:交警、医生、公安、售货员、公交司机等,他们都在做什么?
二、请幼儿了解人们工作的时候是在为别人服务,学会尊重、关心劳动者。
(1)请幼儿看看自己的调查表和同伴交流调查的结果和感受,说一说晚上和周末谁还在工作?他们是怎样工作的?
(2)请幼儿结合自己的经验,说一说还有哪些工作是为别人服务的以及自己曾受到过帮助的经历,进一步体验人们的辛苦。
(3)请幼儿说一说怎样尊重和关心劳动者。知道每年的五月一日是国际劳动节,是每一个劳动者的节日。
三、请幼儿帮助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体会劳动的辛苦。
(1)请幼儿讨论:自己可以帮老师做什么事情?比如:帮老师整理活动区的玩具、打扫活动室、擦桌椅等。
(2)请幼儿分小组帮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延伸
(1)户外活动时,带幼儿捡拾卫生区的垃圾及绿化带的野菜。
(2)请家长带孩子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反思
现代社会已经是多元化分工的社会,每一个人都承担着不同的社会工作职责,每天都有可能产生新的工作机会。孩子虽然年龄还小,但是对各种不同职业的工作已经充满了好奇心。活动引导幼儿了解自己的亲人以及与自己生活有关的各行各业人们的劳动,培养其对劳动者的热爱和对劳动成果的尊重。
大班社会教案 篇4
灾难不断,我想我们该将环保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潮了,纵观世界风月,灾难重重,这不是上天的报复,这是人类还没觉醒,也许您正在上班,也许您正在睡觉,也许您正开车在路上,身边的一切那样安详,那样顺其自然,难道守在地区的同胞不就是在这顺其自然中遭受的灾难吗?汶川的地震,西南的干旱,东北的洪水,甘肃的泥石流,难道这种种都还没让我们,没促使我们去做点什么吗?通过下面的幼儿园优秀教案,让我们为孩子做一个好榜样,为社会尽一份力,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吧!
活动目标:
1、增强爱惜报纸、保护环境的意识。
2、了解报纸与人们的关系,能尝试多种废旧报纸再利用的办法。
活动准备:
新、旧报纸许多,胶水,剪刀,水彩笔,白纸等,又考虑到幼儿的知识经验准备:幼儿有听读过报纸、剪报的经验。
活动重难点:了解报纸与人们的关系,想方设法利用废旧报纸做成各种东西。
如何突破重点:
我充分利用家庭这一重要资源,丰富有关报纸的知识和阅读报纸的经验,再进行集体讨论、交流,积极有效进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如何突破难点:
我注重营造宽松的活动氛围,运用表扬鼓励、榜样示范、个别指导等方式,注重操作性、感受性、体验性,引导幼儿人人动手,大胆尝试,让他们在做做玩玩的过程中获得发展。
活动过程:
1、通过交流已有的经验,初步感受报纸的用途。
教师出示一张报纸,提问:(1)这是什么?(2)你在哪里见过?(3)你见过哪些报纸?你家里的谁最喜欢看这种报纸?为什么?(4)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都喜欢看报纸?
教师小结:报纸的用途可真大,报纸上有新闻,它让我们了解国内外的大事;报纸上有知识,它可以帮助我们学到更多的本领;报纸有广告,它让我们了解最新的信息。
(活动开始通过出示实物,直接进入主题,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考虑到幼儿对报纸的认识有限,特意提出了比较贴近幼儿的问题:你家里的谁最喜欢看报纸?为什么?这一问题的提出也就是为下一个问题作铺垫。在幼儿各抒己见后老师进行了总结概括,进一步帮助幼儿了解报纸与人们的关系。)
2、听故事《报纸的烦恼》,感知报纸的不同情绪。(主要教法:故事教学法)
(1)师:报纸真好,能给我们带来那么多好处,请听故事《报纸的烦恼》。
(2)幼儿欣赏故事表演《报纸的烦恼》,充分体会报纸的情绪。
(为了使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充分体会报纸的不同情绪,故设计了报纸这一生动的形象,给幼儿一种直观的印象,再次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根据故事情节,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
(1)报纸最喜欢谁来拿它?最不喜欢谁来拿它?为什么? (2)小朋友该向谁学习?如果你有一张报纸,你该怎样对待它?
教师教育幼儿:看完的旧报纸也要好好利用,不能扔掉。
(这一环节通过师生的共同讨论,让幼儿懂得该怎样对待废旧报纸,以引出下一环节。)
4、尝试操作,能想方设法利用旧报纸。
( 1 )先引导幼儿讨论:用旧报纸可以做些什么呢?( 2 )幼儿自由操作、创造。师:今天,请各位小组将收集的信息变成一份小报,要求图文并茂且给小报取一个名字。看看哪个小组的小报最有特点。”(3)、小组设计编制小报:请小组成员拟订方案。请幼儿分工合作制作小报。
(4)、交流小报内容:请幼儿欣赏个小组设计的小报。请幼儿夸夸其他小组小报的特点。
(这一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难点,先通过让幼儿自己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尝试。只要是幼儿自己尝试操作的、创造的,老师就会给予肯定。其中教师还很注重幼儿的合作,以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倡导的是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现代化儿童学习方式。)
5、组织幼儿用旧报纸玩游戏。
大班社会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常见的生活用品的用途,并能够按用途进行分类。
2、知道现代生活用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3、体验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活动准备:
1、向爷爷奶奶询问并记录以前人们洗头、洗澡、洗衣服、烧饭、取暖、降温等使用的生活用品。
2、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各种生活用品实物或图片。
3、幼儿用书:《生活用品又多》。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了解常见的生活用品。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生活用品的名称和用途。
教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生活用品,它们有不同的用处。如洗涤用品、厨房用品、个人清洁用品、家用电器等。
2、幼儿交流调查结果。
幼儿互相交流自己的调查结果,并在集体面前介绍。
引导幼儿比较以前的生活用品和现代生活用品的不同之处。
3、引导幼儿看幼儿用书,进一步感受现代生活用品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幼儿阅读幼儿用书,并和同伴交流。
幼儿集体交流、讨论:现代生活用品既丰富又方便。
教师小结:现在,人们发明和改进了许多生活用品,这些用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大班社会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蒙古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2、通过观看音像资料和图片,了解蒙古族的民俗文化。
3、对蒙古族产生好奇感。乐意随着音乐表演蒙古舞蹈。
活动准备:
1、收集关于蒙古族风情的影像资料。
2、中国地图一张。
3、蒙古音乐舞蹈《小小骑兵》。
活动过程:
1、播放蒙古族影像资料,让幼儿初步了解蒙古族的民族文化。
⑴教师: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你知道他们是哪个民族的人吗?
⑵他们穿的衣服是怎样的?他们住的房子又是怎样的?他们是怎样生活的?他们说的话和我们一样吗?他们说的话和我们一样吗?
⑶引导幼儿学习一句蒙语,例如:“你好”。
2、分段欣赏,进一步感知蒙古族的风土人情。
⑴歌曲欣赏。
⑵欣赏蒙古族的民族舞蹈。
⑶了解蒙古包。
教师:蒙古族住在哪里?蒙古包是什么样子的?
3、出示图片,进一步感知蒙古族的`民俗风情。
⑴教师(出示食物图片):你知道蒙古人喜欢吃什么?认识酥油、奶酪等。
⑵教师(出示马头琴):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它由什么用?
⑶让幼儿欣赏一段马头琴的弹奏的音乐,让幼儿感知马头琴悠扬的琴声。
4、知道蒙古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
⑴教师出示地图,找出内蒙古的位置,并贴上标志。
⑵启发并引导讲述自己知道的民族,教师总结。
5、音乐舞蹈:《蒙古舞》。
引导幼儿观看录像,学习表演简单的蒙古舞蹈。
大班社会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能在地图上找出自己居住的地方和熟悉的地方。
2、萌发爱祖国的情感。
3、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重点难点:
1、重点:介绍我国首都北京。
2、难点:找找自己居住在哪里,并做上记号。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中国地图》、地球仪一个。
活动过程:
1、中国在地球上的位置:
出示地球仪,找找中国在哪里:
——“中国在地球的什么位置?”
“中国地图看上去像什么?”
2、我居住和去过的地方:
(1)、教师介绍我国主要省、市、自治区的地理位置,重点介绍我国首都北京。
幼儿在自己的地图上给北京画上红五星。
(2)、找找自己居住在哪里,并做上记号:
——“我们离北京有多远呢?”
(3)、幼儿用红笔将家乡和北京连线。
3、感受祖国疆土的轮廓:
(1)、幼儿圈出自己去过的地方:
——“你去过中国的哪些地方?请你在幼儿用书上找到它们。”
(2)、统计数字:自己一共去过几个地方。
(3)、测量距离:将自己的居住地和曾经去过的地方用红笔连线。用目测的方法找出自己去过的最远和最近的地方。
活动反思:
本节课因考虑到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所以我将“尝试在地图上指认”这个目标去掉了。正好刚刚国庆节放假回来,家长带小朋友出去玩,拍了很多照片,有很多话题可聊,所以我最终将目标定为成:1、愿意在同伴面前大胆地介绍自己去过的地方。2、愿意倾听同伴的介绍,并能说出自己最想去的地方。
在活动开始,请小朋友相互之间说一说国庆放假去哪里玩了?怎么去的?和谁去的?玩什么了?带着问题去交流,让他们逐渐养成目的性思考的习惯。但是再导入活动的时候过于单调了,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在以后类似的活动中可以先以游戏为开端,引起幼儿的兴趣,积累前期经验。比如:在活动导入时可将“邮递员”的游戏插进去,为幼儿积累城市地名的经验准备,同时也调动了幼儿的兴趣。
在第二个环节教师讲述去过的城市时,出示的照片标志性不够明显,且在介绍风俗的时候过于局限了,还可从“特产”这个吃的方面引入,或许幼儿对吃的'会更感兴趣,更积极。
第三个环节幼儿讲述自己去过的地方,经验准备不够,虽然课前请家长将幼儿出去玩的照片发过来了,但未能让家长跟幼儿一起回忆回忆,所以课上幼儿介绍的时候就出现了记不住地名的情况。个别幼儿讲述时,其他幼儿情绪较为高涨,部分幼儿聆听习惯还需加强培养,因此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幼儿经验准备和课堂掌控这两个方面还需引起重视和加强。
最后一个环节,看《幼儿画册》,通过幼儿自己看看和同伴说说,交流后告诉老师最想去的地方。这个环节耗时有点长了,并且效果也不是很好,可以放到课后延伸。最后可以在加一个幼儿互动的环节。“你最想带你的好朋友去哪里?”两人一组手牵手,唱到:走走走走走,我们小手拉小手;走走走走走,我们去**。重点引导幼儿说出地名。游戏结束后,让幼儿拉着小火车和老师出去走一走。
本节课的目标基本达到,但是很多小细节还未注意到,还与很多需要去学习经验的地方。以后还需多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学习,多考虑考虑,研读教案。多多积累经验,勤于反思。
小百科:地方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dì fāng,指地面的某一个特定地区,地点,各行政区、部分等。
【大班社会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10-04
大班社会教案11-30
大班社会微笑教案02-16
社会健康大班教案01-31
大班社会龙的教案03-20
大班社会感恩教案04-02
大班社会游戏教案03-09
大班社会《饺子》教案11-06
大班社会安全教案11-05
大班社会优秀教案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