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学前班科学教案集合六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前班科学教案6篇,欢迎大家分享。
学前班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观察化学小魔术,激发探索兴趣和积极尝试的欲望。
2、了解淀粉遇到碘酒会变成蓝色的现象,初步了解生活中哪些常见的食物含有淀粉。
3、通过科学实验自主探索,并记录下来。
【活动准备】
1、米汤、土豆、小面粉、馒头、南瓜、芋头、藕等含淀粉的物质若干,萝卜、白菜、莴苣、水果等不含有淀粉的物质若干、小喷壶一个、碘酒、棉签。
2、课前用米汤画好几幅画。
3、记录表格。
4、PPT,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过变魔术吗?你们喜欢魔术吗?为什么?
师:今天老师也要给小朋友们变个小魔术:
教师扮演魔术师,首先出示课前用米汤画好的画,然后把碘酒溶液喷在画面上,观察发生的现象。
二、知识点讲解。
1、讨论:为什么原本什么也没有的白纸在喷上药水后会出现图案呢?
2、师讲解:
(1)其实老师已经在课前在这张白纸上画好图案了,只是老师画画用的不是小朋友平时用的画笔而是米汤。所以当喷上碘酒时原来看不出来的画面就显现出来了。
师在投影仪下师范向米汤中滴入碘酒。
(2)用课件出示有淀粉和碘酒的图片,讲解小实验的科学原理。
师:我们用米汤画画,米汤里含有淀粉,小喷壶里装的药水是稀释的.碘酒溶液,淀粉遇到碘酒溶液后就会发生反应,变成蓝色。
三、幼儿操作。
1、教师引导,激发幼儿探索兴趣。
师出示实现准备好的各种食材。
师:小朋友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食用的很多食物都是含有淀粉的。小朋友们,你们能不能帮助老师想出一个好办法,从这些食物中把含有淀粉的食物挑出来。
师首先引导幼儿动脑筋思考,自由讨论。
师:刚才的魔术告诉我们:当淀粉遇到碘元素就会变成蓝色,所以我们只要把碘酒涂抹(滴洒)在食物上,如果食物中含有淀粉,那么当食物中的淀粉与碘酒中的碘元素相遇就会变成蓝色。
师通过投影仪示范测试两种食材。
2、师向幼儿提出操作要求:
每位幼儿从所提供的食材中选取5种自己喜欢的食材进行测试,并把测试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3、总结测试结果。
(1)师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测试了哪些食材,其中哪些是含有淀粉成分的,哪些是不含淀粉成分的。
(2)师利用PPT总结幼儿测试结果。
四、结束: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测试的这些食材只是生活中常见食材的一小部分。生活中我们还会经常很多其他的食物,它们中有含淀粉的也有不含淀粉的,请小朋友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利用这个办法测试一下吧。
学前班科学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尝试用各种方法打开带盖的瓶子或盒子。
2、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
能运用已有经验打开各种各样的盖子,并用语言讲述打开的方法。
三、活动准备:
1、各种不同的带盖瓶子和盒子,内装各种“小礼物”(数量略多于幼儿人数)。
2、易拉罐的旺仔牛奶、汽水和开瓶器
3、自制的套装礼盒一组。(大礼物盒—小礼物盒)
四、教学过程与指导:
(一)送礼物
1、打开大礼物箱
引导语:“小朋友,今天早上邮递员叔叔给许老师送来了一个大礼盒。”(出示大礼物箱)
引导语:“哇。这个礼盒大不大呀?猜猜看里面会是什么礼物呢?”(幼儿自由猜想并讲述)
引导语:“这个盒子里肯定装了许多的'礼物,你们想不想知道里面到底装了什么礼物呢?谁来想办法打开这个礼物盒?”
幼儿演示打开的方法,师生共同小结:掰开盒子旁边的搭扣
2、打开小礼物箱
引导语:“请你告诉大家,里面到底是什么?我们一起把它拿出来,好吗?”(和幼儿一起取出礼物) “原来又是一个礼物盒。”(摇摇箱子)“听听里面有没有礼物啊?”
提问1:“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打开这个礼物盒呢?谁愿意来试一试?”
提问2:“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打开盖子的?”(拉开蝴蝶结)
提问3:“礼物盒里有什么呀?”(许多的瓶子和盒子)
(二)用各种方法打开“礼物”
1、引导语:“原来礼物都放在瓶子和盒子里,我们要想办法打开它,才能知道是什么礼物。好东西我们大家一起分享,老师把这些礼物送给每个小朋友,孩子们来,挑一个你喜欢的瓶子或盒子打开它,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
2、幼儿尝试打开各种盖子,教师观察引导
引导语:“你可以告诉好朋友,你是用什么方法打开盖子的?”
观察要点:幼儿的情绪状态;幼儿打开盖子的方法;是否愿意与同伴交流等。
3、交流分享:
引导语:“你得到了一份什么礼物?你是用什么办法打开盖子的?”
教师小结:我们小朋友真聪明,会用拉、转、抽、按、掰等办法打开各种各样的盖子。(边讲边通过手势帮助幼儿理解)
4、幼儿交换礼物盒,体验多种打开盖子的方法
引导语:“刚才,我们都打开了自己的礼物盒,现在请你把它盖好,然后和旁边的朋友换一换,试试看,你能打开他的礼物盒吗?”
幼儿尝试,教师观察
观察要点:幼儿是否愿意与同伴交换礼物盒?是否乐意尝试不同的开启盖子的方法?
小结语:“我们小朋友本领真大,都能打开好朋友的礼物盒,我们一起来夸夸自己——我真棒!”
(三)拓展丰富经验
1、引导语:“老师这里啊,还有一份礼物,你们看是什么呀?”(出示易拉罐装的旺仔牛奶)“这个盖子可以用什么办法来打开呢?”
请幼儿演示方法,并帮助幼儿小结:“手指钩住盖子上的拉环,1、2、3,用力拉,打开喽!”
引导语:“请小朋友再想想,还有什么东西是和旺仔牛奶一样,要钩住拉环用力拉才能打开的?”(八宝粥、可乐、雪碧等)
2、引导语:“老师这里还有一样礼物,你们看是什么呀?”(出示汽水)
“这瓶汽水可以用什么办法来打开呢?”(回忆生活经验:教师演示使用开瓶器打开瓶盖)
小结语:“今天我们小朋友真聪明!会打开各种各样的盖子,回家以后大家再去找找还有哪些有趣的盖子,可以用什么办法来打开,然后来告诉大家,好吗?”
学前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由来
一天午睡时,齐鑫晨在脱衣服时听到了"劈劈啪啪"的声音并感到有点刺痛,觉得很奇怪:"是什么弄得我这么痛?"旁边的思雅说:"有时我脱衣时也会感到痛,晚上还能看见一点点的亮光呢!"这时好多幼儿都说:"我也有过,我也有过。"还有一次,我给女孩子梳头,孩子们发现头发被梳子吸了起来,十分好奇。于是,我就设计了"静电哪里来"这一活动,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探索欲望强烈。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摩擦后产生的静电现象。
(2)、体验大胆猜想和认真验证的科学探究过程。
(3)、启发幼儿发散思维,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塑料尺子、人形纸片、碎纸屑、毛线、竹筷、铅笔、塑料梳子、绸布、海棉、泡沫、铁钉、记录卡。
经验准备:幼儿接触过静电现象
重难点分析
重点:感知物体摩擦后产生的静电现象。
难点:能够大胆猜想和认真验证。
活动过程
(一)魔术《纸娃娃站起来》
1、出示人形纸片,教师拿起塑料尺子悄悄在身后与绸布摩擦,并对幼儿说:"老师会变魔术,能用一把尺子就让纸娃娃站起来"。
2、教师示范后,幼儿动手操作并说一说自己是否成功。
(二)初步感知静电现象
1、教师再次演示魔术,幼儿仔细观察并说一说教师做了什么动作。"现在老师再把这个小魔术做一遍,请你们仔细观察老师做了什么动作"。
2、幼儿动手尝试,与同伴交流自己是否成功。教师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提醒幼儿注意摩擦力度。
3、幼儿谈一谈自己的成功经验(怎样摩擦,力度多少)
4、教师简单小结:因为尺子和衣服经过摩擦它们产生了静电,静电将纸娃娃吸了起来。
(三)大胆猜想
1、出示丰富的'操作材料,请幼儿大胆猜想哪些物品摩擦后会起静电。
2、幼儿先自己猜想,再进行小组讨论,将猜想结果记录在记录卡上,教师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启发幼儿发散思维。
(四)尝试操作
1、幼儿动手操作,把竹筷、铅笔、塑料尺、铁钉分别和绸布摩擦,然后吸桌面上的泡沫、碎毛线、碎纸屑,验证猜想结果。
2、个别幼儿说一说猜想与操作的不同,并进行示范操作。
(五)生活中的静电现象1、启发幼儿说出生活中见到的各种静电现象,如: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飘起来;穿化纤衣服脱时会有声音,黑暗中会发现小火花;天气干燥时,长时间走路,由于摩擦会产生静电,衣服会和身体粘在一起;有时人与人在接触的刹那会被对方电到等等。
(六)游戏《头发飞起来》
1、教师示范游戏,将对方的头发摩擦飞起来。
2、幼儿互相结对做摩擦游戏,先让每个男孩和女孩对应。然后女孩和女孩之间互相游戏,并请操作好的幼儿到前边演示。经过演示,看谁先把对方的头发摩擦飞起来。
学前班科学教案 篇4
设计背景
本次活动选自学前班(下册)主题活动《植物的秘密》所生成的三级主题《认识种子》。由于我们幼儿园是乡镇中心幼儿园,幼儿有很多机会接触到种子。因此,我在上二级主题活动《种子与果实》的时候,幼儿能不由自主的说出几种种子的名称。为了满足幼儿的求知欲望,我生成了《认识种子》这一主题活动。
活动目标
1. 通过《认识种子》这个主题,培养幼儿对植物种子的探索兴趣。
2. 幼儿通过体验式学习,提高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了解种子的特性,及给人们带来的益处。并学会让种子发芽的方法。
重点难点
1. 幼儿通过体验式学习,提高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2.了解种子的特性,及给人们带来的益处。
活动准备
1. 西瓜、玉米、绿豆等植物的种子。
2. 课件、录像。
3. 塑料容器、小毛巾。
活动过程
一、招呼,导入活动,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小朋友们大家好!让我们和听课的.老师打个招呼吧!老师好!今天,朱老师遇到了一个难题,我拍了几张照片,可是只拍到了它们的一部分,你能帮老师看一看,它们是什么吗?
二、让幼儿通过观察、发现认识种子。
1.播放课件,和幼儿一起认识种子。
(1)你吃过西瓜吗?(吃过)西瓜是什么样子的?(圆圆的、绿色的、红色的瓤)西瓜里黑黑的是什么呀?(西瓜子)对了,西瓜的种子。小朋友们真聪明。
(2)这是什么呀?(玉米)你吃过玉米吗?(吃过)玉米可以怎样吃呀?(煮着吃、烤着吃、炒着吃)我们吃的是玉米的那部分(玉米粒)对了,是玉米粒,也是玉米的种子。
(3)小朋友们非常棒,已经帮老师解决了两个难题了,还有最后一个我们来看看吧!这是什么呀?(豌豆)你吃过吗?可以怎么吃?吃的时候豌豆呀、豌豆粒是什么颜色的,可是当豌豆粒成熟了,可以做种子的时候啊!它就变了,变成什么样了,我们看一看吧!
(4)回顾:小朋友,我们刚才看了一些种子,你记得都是什么吗?快速地说出来吧!第一个看了谁的种子?(西瓜的种子)然后又认识了(玉米的种子)最后呢?(豌豆的种子)
(5)你们的桌面上有几种种子,你能找到西瓜种子吗?拿起给老师看一看。
对了,扁扁的、黑色的、中间有点黄,你拿对了吗?玉米的种子呢?噢,真好,黄色的对不对?豌豆的种子呢?对了,是黄色的圆圆的小颗粒,和我们吃的时候不一样。小朋友们真棒!
(6)你还认识那些植物的种子?给小朋友讲一讲吧?老师发现有一种种子,咱们小朋友好像都不认识,(水稻的种子)这究竟是谁的种子呢?我们来看一看吧!
2.种子的生长
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种子,你一定想知道种子是怎样生长的?有一种植物生长在大森林里,看看它的种子是如何生长的吧!画面多美呀!随着音乐,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种子发芽的样子吧!小朋友表演得真像!你知道要让种子发芽都需要哪些条件呀?(土、水、阳光)对,老师还有一种让种子发芽的方法,我们去看一看吧!你要仔细观察呦!
三、幼儿动手操作(生豆芽)。
教师指导:老师已经把绿豆的种子泡好了,拿出准备好的的塑料杯,把它放在纸垫上,把绿豆的种子放进去,用小毛巾盖上,好了。现在给它浇一点儿水,当杯底下有水流出时就可以了,用纸擦干净小盘子,再把杯子放在盘子里,小朋友一定要记的,每天给小豆芽浇浇水、跟它说说话,这样小豆芽才能长得快呦!
四、活动延伸
把种好的芽菜带回班级观察。
好了,小朋友们,带上你的小豆芽,和老师们说再见吧!
学前班科学教案 篇5
设计背景
平日里,父母上班或者忙于事业,孩子上学,终于盼来每周的双休日,但是大多数孩子却难于得到和父母结伴到大自然去感受春天的气息,鉴于这一状况以及我们校园里的特定环境:有绿荫荫的天然草地足球场,还有镶嵌在校园里,教室周边的一块块花圃,繁花茂盛的小小植物园,高高矮矮的树木,布满围墙垂帘似的迎春花,这些就是一部教科书,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资源,于是我设计了“找春天”这一主题活动。
活动目标
1. 认识春天的特点。
2. 会背读一些关于春天的诗歌和歌曲。
3. 培养幼儿留心观察身边事物的好习惯和热爱春天的情感。
重点难点
走出教室,漫步校园,寻找春天的足迹,感受春天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影像歌碟《春天在哪里》。2.照相机。
活动过程
一.谈话:
1.认识春天(引导幼儿从衣服增减,感受冷暖,自然环境的变化知道春天的特点)
2.你能背读一些关于的诗吗?(《春雨沙沙》和《春晓》)
二.《春天在哪里》影像歌曲欣赏。
1.幼儿欣赏歌曲。
2.幼儿跟唱歌曲。
3.发言:歌里唱了春天在哪里?
三 .寻找校园里的春天。
1.引入:认识迎春花,老师出示一支迎春花:叶子和花色怎样的?-----(寻找校园里的迎春花)
2.漫步校园时,引导幼儿观察花草树木,并用语言表达:你看到了什么?(草绿,叶长,花开)
3. 谁最先找到了迎春花,引导幼儿观察迎春花枝.叶.花色,闻一闻花香味(自由发言)。
四.怎样留住春天?(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景色前照相留影)
五.课后延伸:我和家长找春天:去春游,或者阅读寻找关于春天的诗歌篇章。
教学反思
1. 本课设计我充分利用了原有的环境作为的`教育资源,做到了重视幼儿园课程与儿童周围世界的联系。
2.本土化的教育资源是幼儿感兴趣的身边的事物,这样的课程活动,让幼儿能在真实的的环境里获得的体验,于是表达更容易,收获具体。“寻找校园里的春天”,通过设计的:读诗歌.听歌曲.寻找迎春花.留影一系列的活动,让幼儿听.说.读.赏都获得了体验,幼儿的身心得到美的愉悦。
3.我所设计的这一课的每一个环节,在实施的时候,时间不足,明知道,可是也不愿意舍弃哪个环节,课后我反思,得在引导幼儿发言环节注意老师和幼儿的说话避免罗嗦的语言,要精练些。
学前班科学教案 篇6
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注意到了自身的变化,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关注自己的身体每一天发生了什么变化,和以前相比有了哪些不同,也开始想象自己今后会变成什么样子。结合幼儿的兴趣点,设计了本节活动让幼儿初步感知人的声音及自然界中各种声音的变化等。
【活动准备】
1、各种声音的录音(如,下小雨声、尖细的说话声、很慢的高跟鞋走路声;下大雨声、粗重的说话声、很快的高跟鞋走路声;婴儿的哭声、幼儿的说话声、成年的说话声、老年人的说话声)。
2、眼罩一个、录音机一台。
【活动目标】
1、感知人的声音及自然界中各种声音的变化。
2、运用多种方法让幼儿自己的声音发生变化。
【活动过程】
一、倾听两组不同的声音,并进行比较。
1、请幼儿倾听第一段录音:下小雨声、尖细的.说话声、很慢的高跟鞋走路声。提问: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2、请幼儿倾听第二段录音:下大雨声,粗重的说话声、很快的高跟鞋走路声。提问:你听到了声音有什么变化吗?
二、让幼儿倾听婴儿的哭声、幼儿的说话声、成年人的说话声、老年人的说话声并进行比较。讨论:“人说话的声音会发生哪些变化?”请幼儿了解人的声音在婴儿时期、幼儿时期、成年时期、老年时期发生的变化。请幼儿学一学不同时期人说话的声音。
三、讨论并尝试:“如何让自己说话的声音发生变化?”(如:声音变调,用手捏住鼻子说话,用手捂住嘴说话等。)
四、游戏“让你猜猜我是谁?”
一名幼儿戴上眼罩,另一名幼儿边用变化的声音说“让你猜猜我是谁”边轻轻拍击他的后背,然后请蒙眼的幼儿猜出说话的人是谁。猜对后双方交换角色继续游戏。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与幼儿随时玩“让你猜猜我是谁”的游戏,幼儿可以变另一种声音让其他小朋友猜。
【学前班科学教案】相关文章:
学前班科学教案合集6篇04-18
科学教案:蜗牛09-11
科学教案《病毒》10-16
关于科学教案07-24
科学教案范文02-14
冬天科学教案02-14
有关科学教案03-01
手的科学教案11-03
关于科学教案11-03
优秀的科学教案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