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教案

时间:2023-05-01 12:49:51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有关科学活动教案模板汇总七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科学活动教案模板汇总七篇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与蚕宝宝的零距离接触中,感受其可爱之美。

  2.在师幼互动的轻松氛围中,建构起关于蚕的外形、习性的粗浅知识。

  3.愿意接受新事物,对新事物有探究的欲望。

  活动准备:

  联系好活动地点,水果一蓝,小背篓人手一只,安全教育

  活动过程:

  一、到乡下奶奶家作客(激发积极性)乡下的奶奶请我们去作客,去看看她养的蚕宝宝。

  二、瞧,蚕宝宝(自由观察,相互交流,初步了解蚕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1.你好,蚕宝宝。(热情招呼,初步建立感情)2.自由观察、交谈。

  (1)教师在参与观察中获取指导信息,向幼儿提供观察建议,使幼儿的观察更细致。

  (2)倾听幼儿之间的交谈,适时引导幼儿对蚕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进行重点观察和思考。

  3.师幼互动

  (1)问:你认识蚕宝宝了吗?(关于蚕的外形特征等)重点:蚕的'体形及特点,蚕的呼吸方式(了解气孔),蚕的食物及排泄物等。

  幼儿随意发言,教师捕捉与重点内容有关的信息,进行更深入的引导(如:▲找找蚕的鼻子?▲没有鼻子怎么呼吸呢?▲告诉你一个蚕的小秘密吧:蚕没有鼻子,但它可以用身上的小黑点——气孔来呼吸。▲找找气孔。)。

  (2) 问:为什么叫它们蚕宝宝呢?(关于如何理解称呼蚕为蚕宝宝)问:它的名字是蚕,可是我们都叫它蚕宝宝,你认为是为什么呢?

  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肯定每个不同的答案(如:可爱、长得小、软软的等)。

  (3)问:还有什么问题要问?(关于蚕的生活习性等)有可能提的问题:蚕匾,蚕网及其作用,蚕的生长等。

  教师鼓励幼儿提问,引导幼儿用较合理的语言来组织问题。

  三、蚕宝宝的午餐(采摘桑叶,尝试喂蚕)1. 采桑叶(1) 师:蚕宝宝肚子饿了,要吃饭了,它们的饭是什么呢?

  (2) 组织幼儿至附近的桑树地。

  (3) 幼儿尝试采摘桑叶。教师提醒幼儿从叶柄处采摘。

  2.喂蚕宝宝。

  (1)请奶奶介绍铺桑叶的基本方法。

  (2)幼儿自由给蚕宝宝喂桑叶。

  (4) 观察蚕宝宝吃桑叶。

  四、奶奶的礼物(激发再次探索的欲望)1.问:再过几天,蚕宝宝会有什么变化?

  (1)幼儿自由发言。

  (2)教师小结:蚕宝宝会越长越大还是会有其他变化呢?奶奶会送几条蚕宝宝给我们饲养,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2.将奶奶的礼物——蚕宝宝带回幼儿园。

  3.将蚕饲养在自然角,进行观察记录直至剥茧成棉。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利用幼儿爱玩、爱动的年龄特点,巧妙地将排列的小秘密融入动物运动会的情境中。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和热情,让幼儿在看看玩玩中轻松快乐地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

  活动目标:

  1.发现周围事物的规律性,增强对有规则排列的图案的兴趣。

  2.运用身边材料,设计出简单的规律进行排序。

  3.熟悉事物规律性,按颜色、图形、数量进行排序。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前布置好场地:垫子(三种颜色),椅子若干把;贴有图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矮方凳若干

  2.大背景图(运动会场:花、气球、灯笼、彩旗等)

  3.小动物入场方阵图片(按规律排列)单个小动物图片

  4.《运动员进行曲》

  5.幼儿操作用具,范例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听说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开运动会了,场面一定非常热闹,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师带幼儿进入到已经布置好的场地)

  二、参观比赛场地

  师:小朋友看,小动物们已经把比赛的场地布置好了,这块比赛场地里的每条赛道摆放都与我们平时的不一样,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呢?请小朋友观察一下:

  垫子:

  椅子:(摆成一条独木桥)

  矮方凳:

  1.幼儿观察后交流发现的规律

  2.请幼儿尝试将每条赛道按规律加长

  3.师幼共同玩已摆好的赛道:单腿跳过垫子;从“独木桥”上快速安全通过;双脚跳过矮方凳,并请幼儿边玩边说出规律,如:红、黄、蓝……

  三、参加开幕式

  师:参观完了比赛场地,我们再一起去主会场,也就是开幕式的地方看看吧!

  (师带领幼儿到大图片前坐下)

  1.观察会场的布置

  师:小朋友看,小动物们已经把会场打扮好了,多漂亮啊!咦,它们的会场上有没有按规律摆放的地方呢?

  幼儿观察并交流(彩旗按图形排列,灯笼按大小排列,气球按颜色、大小两种规律排列,花按四种颜色排列)

  2.小动物入场

  师:听,运动员进行曲响了,小动物们排着整齐的方阵入场了(放《运动员们进行曲》,请幼儿一起鼓掌欢迎)

  (1)首先入场的是第一方阵的小动物,它们迈着整齐的步伐走来了(出示一组图片,贴在大背景图上)它们是按什么规律排队的?(一只兔、一只狗、一只兔……)后面又来了几只小动物应怎么样排呢?(幼儿回答,并上前将小动物图片贴好)

  (2)接下来出场的是第二方阵(一只猫、两只猴、一只猫……)摄影师刚想照张照片,有只小动物被气球挡住了,猜猜气球遮住的是谁?(请幼儿猜测后上前揭开气球验证答案,并一起当摄影师照像)

  (3)同样办法出示第三方阵(一只羊、两头牛、三只小鸭)后面排的是大白鹅,应该排几只?(幼儿回答后,请个别幼儿上前将大白鹅贴好)

  3.小朋友入场

  师:小动物们都已经排着整齐的方阵入场了,下面轮到我们小朋友方阵入场了,小动物们是按规律排列方阵的,我们怎么排?

  (1)请幼儿说规律(引导幼儿按男女排队,如1男1女……),师统一意见后,幼儿集体按规律排队。

  (2)放《运动员进行曲》,幼儿排方队走一圈,向“观众”挥手致意。

  四、制作奖品

  师:入场式结束了,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在比赛中要给获胜的小动物发奖品,可是小动物们准备的奖品还不够,怎么办?我们来帮助它们好吗?

  1.师介绍奖品的种类及做法

  项链:用不同形状的珠子串成冠军项链(可按形状、数量排列)

  花环:用不同颜色的.珠子串成冠军花环(可按颜色、数量排列)

  奖章:用印章盖出不同图案做成冠军奖章(可按数量排列)

  2.幼儿自由选择小组进行制作,师指导,引导幼儿按规律进行制作。

  3.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说一说自己是按什么规律制作的。

  五、结束

  师:小朋友,奖品都已经做好了,我们拿着奖品,排着队送给小动物们好吗?

  活动延伸:

  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常见的物品是否是按规律摆放的,并尝试将身边的物品按规律排序。

  活动反思: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整合了健康、科学方面的内容,教育组织动静结合,为幼儿创造了轻松的学习氛围。活动中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方法,调动了幼儿的各种感官参与。并且随着活动的深入,学习难度也层层递进,进一步该活动非常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幼儿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孩子们始终保持高涨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学习效果非常明显。让幼儿始终保持良好的探索欲望,体验发现的乐趣。活动结束后,孩子们经常自发地将活动室、游戏区里的物品按规律排序。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金鱼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尝试用语言描述、动作模仿等方式表达对金鱼的认识。

  3.萌发关心、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使幼儿对探索自然现象感兴趣。

  活动准备:

  小金鱼的视频、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看视频,引出有关金鱼的话题

  教师:小朋友们见过金鱼吗?大家一起看看视频上的小金鱼吧!

  教师:小金鱼是什么样的?你最喜欢金鱼的什么地方?

  二、观察金鱼,了解金鱼的外形特征

  教师:小金鱼的'身体是什么样的?它的头上是什么样的?像什么形状?

  教师:金鱼的鱼鳍长在哪里?它的尾鳍像什么?

  三、了解金鱼的生活习性

  教师:金鱼生活在哪里?它是怎么游得?请你来学一学。

  教师:金鱼吃什么?它是怎么吃东西的?请你来学一学。

  活动反思:

  针对本次活动,我觉得最大的不足在没有给幼儿准备真正的小金鱼给幼儿观察,小班幼儿具有天生的好奇心,对周围世界充满了惊奇,不仅喜欢触摸、摆弄、操作,还会提出种种问题,表现他们渴望认识周围世界和学习科学的需要。小班幼儿已有了一些对金鱼的了解,但了解的较肤浅,不全面,较分散。活动中将采用比较丰富多样的方式来帮助幼儿学习内容。将根据幼儿自己的独特的认知特点,采用让幼儿观察,观察金鱼吃食,模仿小金鱼游一游,模仿小金鱼吃东西等一系列活动认识金鱼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活动目标基本达到,幼儿对金鱼的认知进一步提升,本次活动是比较成功的。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准备:

  卡通板、废旧纸盘、色卡纸、双面胶、彩泥、泡沫板、剪刀、录音机、小鱼的录音、海洋垃圾的布景等。

  有益学习经验:

  1、亲近大自然,爱护动物,有同情心,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2、知道大海中常见的几种鱼类的名称及其生活习性。

  3、参与变废为宝的活动,会用它们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与创造,喜欢装饰。

  4、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过程:

  一、海底观光:观看录象片——海底世界的美丽风光

  提问:你在海底世界中看到了什么呀?

  小结:海底世界可真神奇,许许多多的生物都生活在大海中。

  二、观看资料片:大海中的鱼(片中向幼儿介绍了一些常见的海鱼及其相关知识)。

  提问:生活在海底世界中最庞大的一个家族是什么家族?

  你们认识哪些生活在海底的鱼呢?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开开眼界吧!(看影片)

  观后提问:生活在海里的鱼可真多呀,你记住了哪些,说说看吧?

  小结:除了这些鱼儿外,还有许许多多生物生活在大海里,看来海底世界真是个好大的'家呀,可是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近年来由于我们人类不注意保护这个家,致使海水遭受了严重的污染,给生活在海里的小生物带来了灾难呢!你们听,这是谁在说话?

  三、听录音:一条可怜的小鱼在叙述亲人、朋友和自己的不幸遭遇,由于家园受到严重污染,他们已经无家可归了,它在向小朋友请求帮助。

  四、向幼儿展示“垃圾密布”的海洋(用万通板和废旧物品、果壳、易拉罐等布置而成的展板)。

  小鱼的家变成如今这个样子,这是谁造成的呢?

  今后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海洋呢?

  现在,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小鱼呢?

  五、清理海洋垃圾,请小朋友用双手清理垃圾,还鱼儿一个美丽的家。

  六、美工活动——变废为宝。幼儿运用多种美工材料动手制作,共同装饰展板,布置美丽的海底世界。

  教学反思:

  利用多种感观让幼儿去认知事物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在活动中,我发现幼儿们的态度积极,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创造力也得到发挥。

科学活动教案 篇5

  活动由来及设计思路:

  每次到户外游戏,孩子们对吊绳总是百玩不倦,想方设法用吊绳去击打前方的攀登架,虽然总是打不到,但他们还是乐此不疲,每经过都想尝试一下。于是我就在教室的天花板上垂吊了不同绳子,引导孩子探究绳摆的活动。

  我先请孩子随意摆动系有瓶子的绳子,来感受绳子摆动的现象,并收集孩子的问题和已有经验。在孩子们了解什么是摆动后,我们进行了物体摆动条件的探究——物体重量对绳摆的影响。在过程中,我给孩子们提供了i种绳摆(没有水、半瓶水、装满水的瓶子),引导孩子通过用绳摆击打前方固定距离的“怪兽”,发现了i种水瓶摆动结果不同,孩子们能发现其中的原因——重量不同。“那如果重量一样,绳子长短不同会怎么样呢?”便成为我们此次活动探究的出发点。

  活动目标:

  1、进一步观察绳子摆动的现象,探究长短不同的绳子摆动的距离不同。

  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对活动中的发现进行描述。

  3、对“绳摆”科学现象产生兴趣,并能积极参与探索活动。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天花板上垂下的长短不同的彩色绳子、相同的瓶子、被击打物若干个(相同距离)、记纸若干、幼儿姓名卡。

  2、经验准备:有对物体摆动的经验。

  重点、难点:

  了解绳子长短不同是影响摆动远近的重要因素。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绳摆和以往的不同。

  教师:仔细观察一下这些绳摆,和昨天相比,你有什么发现?

  孩子们很快就回答了,这些绳子刷上了漂亮的颜色,绳子有长有短,绳摆下面挂的都是满瓶水。

  幼儿1:红色的绳子长,绿色的绳子短。

  幼儿2:瓶子是一样的,都是满瓶水。

  幼儿3:昨天我们玩的,有的是半瓶水,有的重的是满瓶水,有的很轻,没有水。今天都是满瓶水,都是重的。

  2、探究不同长短绳子的摆动情况。

  (1)引导幼儿操作绳摆。

  教师:我们上次是怎么让瓶子动起来的?

  幼儿:把瓶子拉起来,再松手就动起来了。

  妞妞上前演示,将瓶子稍稍拉起,再松手,瓶子小范围来回摆动。

  周皓辰马上说:往后推,瓶子就摆动得更远了。

  一帆:绳子拉得越远,瓶子荡得越高。

  教师:那绳子拉得近一些呢?

  幼儿:荡得可能就近一些吧。(一副得意的样子)

  安全提示:幼儿在绳子摆动的过程中注意摆动方向,幼儿站在一边进行实验,另外一边不要站人,不要从中间穿行。

  (2)请幼儿猜想:这些长短不同的绳摆都能打到前面的“怪兽”吗?

  (绳摆前面放有纸盒做的“怪兽”教具)

  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有的说“可以”,有的说“不行”。

  (3)请幼儿验证:摆动长短不同的绳摆,来击打前方距离相等的“怪兽”。提示幼儿站在起始线后,手臂伸直,自然松手,让绳摆自然摆动。

  小朋友开始依次用两种长短的绳摆,击打前面的“怪兽”。

  芳芳用短绳尝试了三次都没成功,绳子末端系的瓶子始终够不到“怪兽”。于是,她又尝试用旁边的长绳子,这回成功了。她重新回到短绳子处,试了两次,还是够不到(怪兽)。这时教师问:“芳芳,你刚才用两根绳摆试了几次,有什么发现吗?”

  芳芳:“我用这个绳摆(指着短的绳摆)瓶子怎么也打不到怪兽。用那根(较长的绳摆)就成功了。”

  教师:“为什么会这样呢?”

  旁边的几个小朋友说:“因为这根绳子太短了,那根比较长。”

  佳依:“长绳子打得远,所以就够得到。”

  教师:“请把你们的结果记下来吧。”

  (4)及时记:请幼儿把自己的发现记在集体用的大表中,在可以击中目标的绳摆标记中贴上自己的名字。

  3、分享及经验总结。

  (1)幼儿根据记的结果进行统计、分享。

  给幼儿充分的发言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及自己的实验过程。

  教师:“刚才辰辰第一个打倒。陉兽’,我们先请他来说说。”

  辰辰手指长绳:“我是用这个瓶子打倒的。”

  教师:“为什么这个瓶子能打打倒‘怪兽’?”

  辰辰:“因为这个水装满了,它很重。”

  教师指短绳子:“那这个瓶子也是装满水的,为什么它没有打倒‘怪兽’呢?”

  辰辰恍然火悟:“哦!我知道了,因为这根绳子长,所以能打倒(怪兽)。那根绳子太短了,所以就够不着(怪兽)。”

  (2)通过记表帮助幼儿小结“今天的新发现——绳子长短影响摆动”。

  教师:“绳子的长短不一样,你们发现摆动有什么不一样呢?”

  言言:“长绳子摆动得远,短绳子近。”

  辰辰:“短绳子摆得太近了,够不到‘怪兽’。”

  教师:“哦,小朋友发现绳子的长短不同,所以摆动的远近也不一样,长绳子摆动的距离——”孩子齐声说:“长。”

  教师:“短绳子摆动的距离——”孩子齐声说:“短。”

  4、延伸活动。

  提供长短和重量相同的绳摆,请孩子自由探究,看看会有什么新发现?

  个人反思:

  1、活动中的优点:

  从最初的“随意摆弄绳摆”再到了解什么是“摆动”到后来的了解“影响物体摆动的条件”。孩子们积累了许多的知识和经验。在孩子猜想和验证、分享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孩子原有经验是解决新问题的基础。

  活动充分调动了每位幼儿的积极性,甚至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幼儿也积极参与了活动并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2、活动中的不足:

  在结束部分,我感觉应把发言的机会交给幼儿,帮助幼儿自己归纳总结,这样有助于幼儿梳理自己的经验。

  主要内容:

  1、活动设计新颖、有创意,在活动过程中处处体现了幼儿的'积极参与。材料准备很细致,老师将每一条绳子都刷上了颜色,这样很清楚、直观发现规律。非常方便幼儿记与表达。

  2、和绳子颜色相对应的记纸、幼儿通过粘贴自己的名字进行记,这些都适合中班幼儿,方便他们将自己的操作结果进行记以及在后面的分享活动中清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实验结果。

  3、老师充分地利用教室空间,大胆地在吊顶上垂下绳摆,创设的学习环境适宜进行小组探究。如果在室外环境中进行,幼儿注意力容易分散。

  4、建议最后环节把总结的机会让给幼儿,可以让他们完整地表述自己的发现和结论。

  综合评析: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去发现、思考,并及时让幼儿表达、总结新的发现,在此基础上捕捉幼儿遇到的困惑和关键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将幼儿主体地位的发挥和教师的有效指导结合。如教师先让幼儿操作摆弄不同长度的绳摆,然后请幼儿充分表达自己的发现,个别幼儿认为是瓶子重量不同导致的,在此基础上教师给予提示,“两个瓶子里的水满满的,重量一样”,最后引导幼儿明白是因为绳子长短不同所致的。

  对“绳子”的教育价值进行了深入挖掘,对关键经验进行详细梳理和准备,这是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必做的经验准备。从整个过程来看,是师幼相互激发共同建构课程的过程。

  从小组反思水平看,小组成员能紧紧为同绕教师开展的活动进行深入细致的研讨,主要针对教师再材料提供、环境创设、记方式等几个方面如何支持幼儿主动探究、自主学习进行了深入探讨,不仅研讨了活动的优点,同时也为教师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小组反思的内容较细、较全面、表现出了较高的反思水平。

科学活动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 在幼儿原有基础上帮助幼儿分辨各种声音。

  2. 体验寻找、猜测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种声音录音带(日常生活中声音、说话声、水声等)、声音来源图片。

  活动过程:

  1.声音导入法。

  利用各种声音引起幼儿兴趣,请幼儿猜猜看是什么声音?为什么认为是这种声音?

  2.图片对照法。

  放各种声音请幼儿辨认,请幼儿先闭上双眼,仔细聆听声音,鼓励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来。若幼儿无法分辨声音来源,教师给予简单的.提示,最后展示图片让幼儿对照,加深印象。

  3.语言描述法。

  请幼儿描述各种声音的特色或听起来的感觉

科学活动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大胆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2、培养幼儿的观察兴趣,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进一步感知圆形的特征,能按大小,颜色分类,并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套大小。颜色不同的止片

  2、课件“有趣的圆形宝宝”第一部分是圆形宝宝自我介绍,第二部分是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图形物品。

  3、故事《小兔找太阳》的课件。

  [活动过程]

  1、导入以“圆形宝宝”来做客,引出课题,引导幼儿初步认识图形的基本特征。

  2、打开多媒体课件,圆形宝宝出场,圆形宝宝小朋友们好,我是圆形宝宝,你们喜欢我吗?小朋友,我还有许多伙伴,你们能帮我找一找吗?

  3、引导幼儿想一想、说一说周围生活中带有圆形的物体。

  幼1:太阳是红红的,圆圆的.、红灯笼是圆的;

  幼2:吃的饼干是圆圆的,甜甜的,大苹果是圆的;

  幼3:我妈妈骑的是电动车,车轮是圆的,跑的可快了……

  师:小朋友说的都很好,那小朋友找一找我们教室里什么物品是圆形的,自己衣服上哪些东西是圆形的吗?

  幼:老师,我知道,吊扇转起来是圆形的。吃饭的碗口是圆形的,我的衣服上的花是圆形的……

  师:小朋友们回答的都很好,兴趣都很高。

  4、圆形宝宝:小朋友们我还有许多小伙伴呢,今天我把他们也带来了,和大家一起做游戏好吗?

  师:圆形宝宝带来的小伙伴,藏在桌子上的纸袋里,现在小朋友把他们请出来吧。

  游戏“快快拿”小朋友按老师的要求拿出卡片。

  教师分别拿出:红大圆、黄小圆、红小圆、蓝大圆、最大的圆、最小的圆。

  5、欣赏课件“有趣的圆形宝宝”

  圆形宝宝:小朋友们,玩得开心吗?告诉你们一个秘密,我还会变魔术呢。游戏“拼拼摆摆”引导幼儿用大小,颜色不同的圆形进行组合拼摆,并说出自己摆的什么物品。

  6、圆形宝宝: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请大家欣赏。

  提问:小兔为什么把气球、红萝卜和红灯笼当成了太阳?

  [活动延伸]

  制作“有趣的圆形宝宝”粘贴画,引导幼儿把拼摆好的画面做粘贴画,并进行添画,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点评]

  本节活动设计适合小班年龄特点,开始由圆形宝宝导入,提高幼儿学习兴趣,中间穿插玩游戏,变魔术的形式,激发幼儿的参与能力和动手能力。最后由讲故事的形式结束。本节谭始终由圆形宝宝惯穿全课,圆形宝宝是孩子容易接受的可爱形象,小朋友们都很喜欢,更使幼儿在生活中积累了不少关于圆形的知识。

【科学活动教案】相关文章:

科学活动教案11-04

科学活动的教案11-15

科学的活动教案11-25

有关科学活动教案11-13

关于科学活动教案11-27

科学活动教案【推荐】02-11

大班科学活动教案02-22

大班有趣科学活动教案03-31

科学活动教案四篇06-07

【精选】科学活动教案八篇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