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语文教案集合6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一、设计理念。
探索奥秘,是人类的天性,因为每个正常的人都有求知欲。从某种意义上说,谜是推动人不断探索、不断前进、不断发展的动力。让孩子们从小就心中有谜,试图去解开这些谜,这本身就是一个孕育发展和创造的过程。因此,本教学设计力图通过语言文字的阅读,把谜播种在孩子们的心田,使之成为持续学习和进步的动力。怎样才能把谜播种在孩子们的心田里呢?语文课有语文的方式,那就是:引导孩子在与文本、文化和客观世界的对话中,去敞亮,去点染。
二、教材分析。
《月球之谜》是新课程标准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科普性文章。文章短小精悍,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可读性强,趣味性强。全文紧扣谜来写,可谓谜象丛生。开篇从遐想入手,引出一连串的问题,首写谜。接着写人们对月球的了解,以及开展的实验,看似在揭密,其实,处处生谜,用一个自然段的省略号,留下无穷无尽的谜。正因为如此,课文为读者留下了无限的空间,让读者去遐想,去探索。因此,这是一篇激发学生探索热情的好教材。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统一的要求以及我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生的了解,故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大方面: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提到的和月球有关的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材料提出问题的能力。
(3)积累一些与月亮有关的诗句。
2、过程与方法。
运用想象、资料交流、质疑等各种方法,强化学生对月球魅力的感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同学们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同学们热爱科学和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
依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特定本课的教学重点为:了解月球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
五、教学难点。
因为月球对于人类来说是充满神秘色彩的,迄今为止,只有少数宇航员登上了月球,而且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在月球上久留,只能从月球上采集一些标本或做一些简单的实验。所以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对有关月球的知识是知之甚少的。依据此点和对教材的分析,特定本课的教学难点为:利用资料交流、古诗句积累和想象等手段,引导学生真正感受月亮的神秘与奥秘,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六、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教学时依据课改理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具体方法有:
1、创设情景法:
《月球之谜》一课描写了月球奇异的景色。对于月球上面的神秘之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材虽配有插图,但却是静止的,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我利用悠悠课堂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创设了形象、直观的和谐情境。
2、合作探究法:
在探究中通过有效的小组活动的开展,展现一个小组集体智慧的结晶,培养了学生质疑的'能力。
3、以读代讲法,读中感悟法。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一堂新课的导语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富有情趣的导语,就像师生之间驾起一座沟通心距的桥。通过桥梁,师生的心会拉近。
《月球之谜》这一课的导语我是这样设计的:每当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它到底藏着多少秘密啊?在1969年7月20日,美国两名宇航员首次登上月球,发现了很多的月球之迷。
如此激趣导入新课,学生的听觉、思维与想象及学习的情绪都被调动起来,同时,由课文第一段导入,既使学生重温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也为新课起到了连接的作用。
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这两名宇航员乘坐阿波罗号宇宙飞船向月球出发,好吗?(揭示题目,板书)
(二)自主探究,读文感悟。
1、学习第二段和资料袋。
(1)出示课件演示:
看,这就是月球,当我们来到月球,第一眼看到的是什么样的景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利用直观形象的多媒体课件资源,引导学生观看录象,整体感知。
(2)请大家找一找在课文的哪一个自然段?把它划下来,并读一读。以读代讲,让学生划出描绘月球景色的句子,想象月球上神秘的景象。
(3)哪位宇航员来给我们汇报你第一眼看到的景色?能不能用一个词概括这是什么样的景色?
采用学生喜欢的形式,以小宇航员的形式为学生创设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4)月球上的景色奇异在哪儿呢?
你能把这奇异的景色读一读吗?(指名读)
让我们把这十分奇异的景色告诉地球上的人们吧。(齐读)
阅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要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培养自主读书的能力,在正确、流利地读书的同时,获得初步的理解和体验,体验读书的快乐。
(5)我们原本以为月球上有美丽的嫦娥,洁白的玉兔,然而月球上的景色与我们想象的简直太不一样了,那么就让我们看看宇航员们从月球上拍回的照片。(出示课件)
你们看,宇航员在月球上是怎样行走的呢?怎么会这样呢?
结合课文,引导学生学习课后资料袋里的内容,丰富学生的知识。有利于对课文的理解。
2、学习月球的未解之谜。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培养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最后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
针对这一理念,这一环节我采用读→找→议→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3~6自然段。重点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究月球之谜。宇航员把月球上的尘土和岩石带回了地球做进一步的实验和研究,科学家做了哪些实验,发现了哪些未解之谜?
(1)自己小声读一读3~6段,边读边想科学家做了哪些实验?(全班交流)
(2)在这三个实验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实验?仔细读一读,假如你们就是参与实验的科学家,发现了很多现象,你们有什么想法和感受呢?
这一环节让孩子懂得自主、探究式地去解决问题及遇到的困难。
(3)汇报交流。
这一环节着眼于学生加强对课文的体验和领悟,开阔视野,培养综合素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培养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最后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
(4)课文的第7自然段出现了一个省略号,它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5)除了这些实验给我们提出了没有揭开的谜,结合你们读的资料,你还想提出哪些谜呢?
第斯多惠说过:知识是不应该灌输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在教学中以知谜、探谜为主线,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学生探究科学、不断质疑的兴趣。在探究中通过有效的小组活动的开展,展现一个小组集体智慧的结晶,培养了学生质疑的能力。使得每个学生的头脑细胞活跃,富有创新意识,其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不断自主参与、自主学习,培养了浓厚的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发散思维,拓展练习。
1、假如20年后你登上了月球,你准备去做什么?
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为学生留下足够的空间张扬个性、激扬灵性服务。同时也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决心。
2、师生共同交流描写月亮的诗句。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夏深明月夜,江静碧云天。
丰富自己的积累,感受诗句的优美。
3、课后搜集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月球资料。
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探索奥秘的兴趣。
(四)总结全文。
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课文总结,在课堂教学中地位不可低估。通过总结,能促进学生对一堂课的教学进行梳理,提纲挈领,抓住重点,储存信息,巩固记忆知识。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同学们和科学家们一样都对月球有很大的兴趣,有志气有决心!我想不用多久月球肯定会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用课文最后一句话来结束我们这节课:对神秘的月球,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齐读)
板书设计:
尘土是否能杀菌?
22、月球之谜
水藻为何鲜嫩青绿?
年龄是否比地球大?
语文教案 篇2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3、掌握课文内容,了解香港的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精彩”、“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潮”、“璀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具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课文录音、钢琴曲。
3、香港风景图片。
4、练习投影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香港旅游?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通过认真读课文,和作者一起去饱览香港的美景,领略一下“东方之珠”的风采。
二、学习第1节
1、课文的第1节向我们交代了香港是我国的南大门,有哪些景点,是课文的总起。
谁来说说香港有什么?(香港有——)
2、让我们打开书本,一起读一读第1节。(生齐读第1节)
三、学习第2-5节
1、清晨,我们在上海登上飞机,经过两个小时的航程,飞机缓缓降落在香港新机场。香港到了!
我们只在香港停留一天,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选几处有代表性的景点游览一下。迷人的沙滩中我们选浅水湾,著名的公园中咱们就去海洋公园,繁华的'街市中我们就去铜锣湾。香港的夜景世界著名,我们也不要忘了去看一看。
〈板书:迷人的沙滩——浅水湾
著名的公园——海洋公园
繁华的街市——铜锣湾
美丽的夜景〉
2、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第2-5节,尽情地游览一下各个景点。
3、你最喜欢哪个景点,自己先读读,再读给四人小组的同学听,读完后说说自己的感受,其他同学给他评议评议。(四人小组学习,轮流读、说)。
4、精读训练(生读后交流,灵活机动的教学第2-5节)
你最喜欢哪个景点?游览后你有什么感受?(生说)
请你读一遍,读出这种感受。
第2节:迷人、舒服。
(1)谈感受,指名读第2节。
(2)你从哪里看出浅水湾很美、很迷人。(浪平沙细、阳光和煦、金色)
(3)作者仅仅用了“浪平沙细、阳光和煦”就描绘出了一副美妙的画面,〈浅水湾图1〉看,温暖柔和的阳光洒满了海面。洒在了金色迷人的沙滩上,真如仙境一般。所以说,浅水湾是——(生说:“旅游、度假的好地方”。)
(4)〈浅书湾图2〉瞧,每逢节假日,迷人的沙滩吸引来多少游客。人们在沙滩上游玩,有什么感觉呢?(舒服)
人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请大家轻读第2句话,去大胆地想象,认真地体会。(生自读句2)
(5)谁来带着这种感受说一说。
(因为人们——所以,感到舒服极了。
人们之所以感到舒服极了,是因为他们——。)
(6)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大家来读一读第2节,把漫步迷人沙滩的舒服感觉读出来。(指读 愿意读的读)〈配上钢琴曲〉
(7)练背课文(自背指背)
〈出示课文填空〉
( ),( )的浅水湾是( )。每逢节假日,人们( ),( ),( ),( ),真是( )。
第3节:(举世闻名,精彩)
(1)说感受,指名读第3节。
(2)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海豚和海狮的表演非常精彩?
(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游客:聚集,不时……开怀大笑)
(3)看,海豚,海狮表演开始啦!〈海豚图〉这些海豚在干什么?(嬉水游戏)海豚和海狮有的顶球,有的钻圈,有的举重,有的嬉水跳跃,还有的呢?(生想象说)看到这么精彩的表演,你一定也会——(开怀大笑)。
(4)齐读第3节。
(5)这么精彩的表演,你愿意回家介绍给小伙伴吗?
(生练说 同桌互说 指名说)
(6)小结:有这样精彩表演的海洋公园,难怪会举世闻名。
第4节:(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潮)
(1)说感受,指名读第4小节〈车图〉
(2)乘上去铜锣湾的双层巴士,不多时就到了铜锣湾。一下车,你看到了怎样一番景象?你感受到什么?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重点理解:
A、“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
“鳞次栉比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呢?”〈楼图〉(指名说:摩天大楼……)
小结:房屋很多,一座挨着一座排列着,很密,这就叫做——鳞次栉比。
B、从“琳琅满目”看出商品多,使我们看得——眼花缭乱。
C、铜锣湾楼多、商品多、人也多,是全港三大闹市之一。
〈整体图〉让我们把这种热闹、繁华的景象读出来。(齐读第4节)。
(3)谁能看着这几个词语,把第4节背出来。
(闹市口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潮)
(自练 指背 齐背)
第5节(三句比喻句)
(1)夜幕初垂,轻风徐来,站在太平山山顶,美丽的维多利亚湾夜景尽收眼底。请同学们看,请同学们听。
〈夜景图1、2、3〉(第5节课文录音)
(2)你觉得香港的夜景美不美,美在哪里?(指名说)
(灯的海洋——灯多)
(3)第5节用了3个比喻句,有静有动,写出了香港美丽的夜景。
跟老师一起来读一读。
(师引读:……成了——
……像——
……如同——)
(4)这么美的夜景,真是——(美不胜收)
谁愿意当播音员,把这么美的夜景介绍给大家。(指名读)
谁能不看书,看图向大家介绍(指名试背第5节)。
四、学习第6节
1、香港那么著名、迷人、繁华,所以我们说“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板书:无比璀璨)
2、1997年7月1日,香港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我们为我们的祖国拥有这样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而感到什么?(骄傲、自豪、喜爱……)
3、请你带着这种感觉再读一读第6节。(齐读第6节)
五、总结:
一天的香港之旅结束了,我们乘坐返航的飞机即将离开香港,看着机舱外灯光闪耀的香港,你最想说些什么?(指名说)
让我们共同祝愿〈香港未来更美好!〉(齐读)
六、作业
在回家之前,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个任务。
1、(背诵课文)向家人、朋友介绍香港。
2、(四人小组合作)制作一张香港旅游小指南,要求图文并茂。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自己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2、能发现细心、长期观察的乐趣所在。
3、能背诵“日积月累”部分。
教学重难点
自己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教学媒体准备使用
准备“爬山虎”图片,提前布置学生观察感兴趣的事物。
教学过程
一、读读写写
1、检查读音,交流识记方法:
⑴自由读记,标出本组所学生字。
⑵小组读认,读中正音。
⑶全班交流读,交流难记字形识记方法。
2、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再次识记。
3、听写词语,注意书写正确规范。(自我表现)
4、选择两个词语造句。(小组交流)
二、读读记记
1、读中正音:
⑴指名读词,随时正音。
⑵齐读。
⑶同桌互读,一人随意快速地指点,另一人读。
2、解疑说话:
⑴提出不懂的词语,共同交流解题。
⑵自由选择一组词,说一段话。
三、我的发现
1、出示“爬山虎”的图片,自主观察,交流发现。
2、出示文中语句,读通、读懂,发现作者细腻之处。
3、作者为何能把爬山虎的脚写得这么细致、具体?
4、分角色读“小林”“小东”的话。
5、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课后从其他阅读材料中摘录类似的语句,积累在摘抄本上。
四、成语故事
1、认识事物需要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长期的观察,其他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胸有成竹》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2、学生通读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3、故事中的哪些语言给你特别深刻的印象?
4、文与可的笔下为什么能出现一竿竿生动传神的竹子?(明白“观察”与成绩的必然联系。)
5、交流成语含义。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明“胸有成竹”的意思。
五、日积月累
1、有人对每月具有代表性的花也作了细致的观察,编了一首歌。先听老师唱唱。
2、学生小组内读读,解决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老师巡回倾听,给予帮助。
3、抽读正音。
4、细读,你发现这段话有哪些特色?哪些词句用得特别精妙。
5、熟读成诵,吟唱成诵。
6、拓展:课后有兴趣的话,用一种花名,依照短文的句式说两句话。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西湖的清奇秀丽,激发写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本文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以清新、流畅的语言描绘西湖秀丽的景色,抒发了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感情。
重点难点:
1、字词:“掠、堤、垂、初、素”的读音;“华”在本文“华灯”中念第二声是装饰精美的意思,“浮、素、掩、初”的写法;“犹如”的意思。
2、重点句子/比较难懂的句子
(1)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
(2)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
3、段: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进行整体把握。
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2、学习生字词。
3、学习第一自然段。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就在我说的一句话里,请你认真听,听清楚,还要讲清楚。说得好,我们就去这个地方游玩,好吗?
老师说句子: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说两遍)
2、你们知道这个天堂是哪里吗?(杭州) 天下西湖三十六,其中最美数杭州,杭州也因西湖而闻名天下,赢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西湖的秀丽,不仅表现在她的一泓碧水,而且表现在环抱她的群山;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远眺、近详,西湖总是那样的秀丽,令人流连忘返。现在我们一起去看西湖的山、湖。
3、出示课题:西湖
二、凭借想象,指导初读
1、播放课文配乐录音。
2、学生自渎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音。
(2)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他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3)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描写了西湖的哪些美丽景色?
三、检查自渎
1、出示词语
杭州 远眺 连绵起伏 犹如 典雅 轻柔 掩映 一般 心旷神怡
素有 明净 镶嵌 轻拂 山峦 硕大 掠过 绸带 阮公墩 仿佛
(1)自己先读一读。
(2)谁愿意来读一读?(开火车读)
(3)谁来说说容易读错的字,给大家提个醒?
(州、硕是翘舌音,净是后鼻音,峦、掠是边音)
(4)齐读
我的十分钟
你觉得哪些词最难写?容易写错?
在这些词中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吗?谁能帮助他?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连绵起伏:接连不断。
掩映:彼此遮掩,互相映衬。
悠扬:形容声音时高时低而和谐。
(5)理解了课文中的词语,你能读好这篇优美的文章吗? 自由读一读
(6)指名读: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整体感知。
2、读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西湖的哪些美景?
(在书上画出来,指名回答)
板书:山峦 湖水 湖堤 小岛 华灯
教师描述引读:西湖三面环山,层峦叠嶂,湖水平静,碧波荡漾,倒映着柳丝飘逸的湖堤,黛绿的小岛,湖光山色美如仙境。因此人们常说
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3、“素来”是什么意思?你能用它来说一句话吗?
4、指导朗读(这一小节我们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5、教师小结:为什么西湖是镶嵌在“天堂”里的一颗明珠呢?老师不明白,今天就请小朋友们回家仔细的读一读课文,也可以找一些资料,明天上课的时候来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语文教案 篇5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18个生字,学会其中13个;正确读写“任凭、无忧无虑、闭息凝视、温柔可亲、丰富多腔、变化多端、枝折花落、生气勃勃”等词语。
2、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掌握课文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课题:(齐读) 板书:
导语 : 谁养过?能用一句话说说你对的整体感觉吗?(学生发言)同学们,老舍先生也很爱,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课文——《》,就体现了他对的喜爱之情。
(二)学习新知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一类生字要求会写),理解字义。
(1)学生自己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2)课堂反馈自学情况。
①指名读生字:媒体演示13个生字。
②正音:辟 p@
③辨析多音字:和
运用媒体解决:
A.出示“和”字,让学生读出它的字音,同时点击画面出示相应的拼音;
B.让学生用“和”字的不同读音组词。
④分析字形结构,记忆生字。
⑤理解词语:(可用法、知字义解词义的方法)
任凭:不论,无论。
无忧无虑:没有忧愁和担心。
闭息凝视:有意识地暂时抑制呼吸,聚精会神地看。
生气勃勃:形容富有朝气,充满活力。
2、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初步感知课文。
思考:老舍先生笔下的留给你怎样的印象?
读完课文,先标序号,再用一句话说一说老舍先生笔下的留给你的印象。(只要与课文内容有关均可。)
板书: 古怪 淘气 可爱
(2)再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
思考:课文中哪几自然段写了的性格古怪,哪儿又写了的淘气?并分别用曲线画出概括介绍的句子。
1——3自然段:的性格古怪。(成年的)
4自然段:满月的小淘气可爱。
思考:成年的和满月的小既有不同的特点,又有相同之处,请你从概括介绍的句子中找找答案。
两句话分别是:“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小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从两句话中,我们可以分别知道成年的性格古怪,满月的小淘气的不同特点,从“更可爱”的“更”字,可以想到作者认为成年和满月的小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可爱。(教师根据学生发言修改板书)
板书:
小结:老舍先生用风趣亲切,通俗晓畅的语言,表现了的性情,字里行间流露着对的喜爱之情。下节课我们再深入学习。
3、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