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教案集合15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画》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画》教案1
【教学目标】
1、会认“玲、详”等15个生字,会写“评、奖”等10个字,会写“评奖、时间”等4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试着用上“得意、伤心、满意”等关键词了解课文内容,讲述故事。
3、读懂爸爸说的话,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
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难点】
学会讲述故事;懂得肯动脑,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及其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重点)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出示图片:
教师口述:
看,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可爱的小伙伴,她的名字叫玲玲,她是个聪明的小姑娘,画得一手好画,可是她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件不高兴的事,她是怎么解决的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吧。
(板书:5玲玲的画)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谈话的形式,引起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过渡到课文的学习中来。】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识记。
①注意读音
注意“幅”是第二声,读“fú”;“叭”要读“bā”。
注意读准后鼻音“玲、评、另、并”。
②识记
形声字结构规律识记:“玲、详、幅、评、叭、脏”。如,“玲”中王字旁表意,和“玉”有关,“玲玲”是玉器发出的声音,“令”表示读音。“详、评”言字旁与“语言”有关,“幅”,巾字旁与纺织品有关,“叭”口字旁的字跟嘴巴、语言、声音有关。“脏”月字旁的字与身体各部分有关。
(2)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玲玲、详细、端详、催促、催人、弄脏、脏了、懒惰、偷懒、糟糕、糟了、肯定、肯去
(重点指导生字:平舌音“催、脏、糟”,前鼻音“懒、肯”后鼻音“玲、详”等。)
(2)学习多音字:兴(xīng xìng)
练①读句子,找发现。
我家走失的狗又回来了,我很高兴。
在这里,“兴”读“xìng”,意思是“对事物感觉喜爱的情绪”,还有一个读音是“xīng”,意思是“兴致”,组词如下:
兴xīng(兴奋)(时兴)(兴旺)
xìng(高兴)(扫兴)(兴冲冲)
②读一读:
明天去春游,我兴(xīng)奋得睡不着。
(3)识字游戏
摘苹果游戏,看谁摘得多。(读对一个,苹果就被摘下。)
(4)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满意①仔细地看。②端庄安详。
端详①指思考、记忆等能力。②指意识。
脑筋满足自己的愿望;符合自己的心意。
(5)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自主学习字词,解决了阅读障碍,训练了学习生字的本领,增大了识字量。】
三、再读课文,初知内容。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了解课义内容,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2)自由读文,小组交流。
(3)汇报交流,师总结。
课文写了玲玲准备参加评奖的画,不小心被弄脏,在爸爸的启发下,开动脑筋,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不仅巧妙地掩盖了污渍,还给作品添了几分家的温馨。
四、学习“会写字”
画幅评奖候报另及拿并
1、学生字
(1)认读含有会写字的词语,读会写字,观察笔顺,掌握结构、音序、部首,组词,造句。
(2)多元识字
形声字结构特点:“幅评奖”。
形近字比较:候—侯奖—将另—别及—级报—服
2、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奖、拿”,上下结构,上窄下宽。 “幅评报”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2)老师范写,重点指导“候、画、拿”,学生练写。
重点指导“候、画、拿”的书写。
“候”;左右结构,短竖起笔与“亻”的撇、竖相接处持平。
“画”半包围结构,写时注意先写完“田”再写“凵”,“田”写的稍小一些,下半部分包住“田”的一半。
“拿”字注意上下两部分写得扁一些,“手”的第一笔撇写在横中线上。
练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设计意图:生字的书写,尊重学生的认知,先观察、讨论再补充,范写,接着描红、临帖,最后评价指正。是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法。】
五、分类积累,练习表达
1、自由读课文,画出文中有新鲜感的词语,分类整理并摘抄积累:
得意伤心满意
2、练习运用:练习用“得意伤心满意”说话。
玲玲的画画好了,她很(得意),可是不小心,弄脏了画,她又非常(伤心),在爸爸的引导下,她把弄脏的部分添上几笔,画变得比原来更好了,玲玲很(满意)。
六、课堂小结
这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小朋友——玲玲,还认识了许多生字新词朋友,并且很快认识它们,会写好这些生字宝宝。
七、当堂检测
八、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体会人物的心情,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
2、通过品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难点)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和课文进行了亲密接触。这节课,我们要深入了解课文。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读了课文中的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出示本课时教学目标
【设计意图:运用提出核心问题的方法来导入本课,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使学生明确了本课时的学习任务。】
二、品读释疑
1、自由读文,自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玲玲的画写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自主读文,画出相关语句。
思考问题,小组交流。
代表发言,汇报展示如下:
起因:画弄脏,来不及画。(板书:弄脏)
经过: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板书:脏地方画小狗)
结果:得了一等奖。
玲玲明天要去参加评奖的画,一不小心弄脏了。在爸爸的帮助下,玲玲在原本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在第二天的评奖会上,玲玲的画得了一等奖。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在此基础上概括本课的主要内容。为下面的具体学习打下基础。】
2、自读课文,想一想:玲玲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请把代表玲玲心情变化的词语用“——”划出来。
玲玲得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
玲玲伤心地哭了起来。
玲玲满意地笑了。
3、玲玲开始对自己画的画满意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玲玲得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了。”
你从“得意地”一词中体会到了什么?
(“得意地”写出玲玲对自己的画非常喜爱,对自己的作品充满信心。)
4、当玲玲不小心把画弄脏了,爸爸是怎么说的?
出示:爸爸拿起画,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
“仔细”一词说明了什么?(“仔细”说明爸爸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和认真的思考。)
玲玲听了爸爸的话后是怎么做的?
出示:“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
“想了想”说明了什么?(说明玲玲在动脑筋思考。)
被修改后的画是什么样子的?(小花狗眯着眼睛,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整张画看上去更好了。玲玲满意地笑了。)(板书:更好)
你能写出ABB式词语(如:懒洋洋)吗?
乐呵呵笑哈哈金灿灿
5、玲玲的心情先是得意,后来伤心,最后满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玲玲得意是因为对自己的画很满意;伤心是因为把画弄脏了,重新画有来不及;满意是因为在爸爸的启发下画了一只小花狗,整张画看上去更好了。)
6、爸爸看到玲玲把画改好了,是怎么说的?
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孩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1)怎样理解爸爸的话?
(爸爸的话告诉我们,不能把一些没做好的事看成坏事,因为坏事也能转化成好事;另外,遇到做不好或做错事情的时候,一定不要放弃,要动脑筋想办法去弥补。)(板书:坏事能变成好事动脑筋弥补)
(2)你从爸爸的话中悟到了什么?
(我从中感悟到坏事有可能会变成好事,所以我们遇到不好的事情时不能放弃,要动脑筋想办法。)
【设计意图:学会从文中寻找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并指导感情朗读。训练了学生理解课文的方法,是一套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
三、课堂拓展
推荐阅读《学画画》
听读《学画画》,跟着录音多读几遍,试着把儿歌读下来,有兴趣的小朋友也可以自己画一画,感受画画的乐趣。
四、总结课文主旨
本文写了玲玲不小心把画弄脏后,在爸爸的指导下在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效果很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就能变成好事。
五、学习写话方法
学一法:心理描写
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进行描写。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能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反映人物的性格。
举一例:老师走进教室,宣布获奖名单:李博、黄强……我一听,这不是我的名字吗?“我竟然获奖了,回家后我一定告诉爸爸妈妈,他们一定会夸奖我的,我真高兴啊!”
练一练:用心理描写写一段话。
示例:看着满地的碎瓶胆片,我紧张得张开了嘴巴,呆呆地站在那儿,心理忐忑不安:万一爸爸回来发现了,一定会狠狠批评我的。
六、课堂小结
本文语言朴实,玲玲的情感变化是本文重要的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揭示了文章的主题,使我们从中受到启发,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七、主题延伸
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你是怎么解决的?和同学们说一说。
有一次,我不小心,把妈妈送给我的小猪猪储蓄罐打碎了,我很伤心。看着这些彩色的碎片,我突发奇想,把这些瓷片拼成漂亮的茶花图案,不是很好吗?于是,我找来一张厚卡纸,按自己的设想开始拼起来,很快,插花图案拼好了,爸爸妈妈都夸我心灵手巧,我高兴极了。
八、当堂检测
九、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课件22)
弄脏坏事
玲玲的画脏地方画小花狗动脑筋弥补肯动脑筋
更好好事坏事能变成好事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教学中,首先是初读,重点落实字音,结合字形和实际初步理解字义,再由词到句,由句到篇,循序渐进,体现低段教学“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理念。最后练写字词,让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并说说自己的发现(这些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要注意的地方)后再书写生字。又一步步有效地指导抄写句子,不光要注意写准字形,更要注意一句一句地抄写。就这样,紧紧咬住字词不放松。
2、抓主线,帮学生理清思路
本文记叙的是常见的生活小事。内容集中,语言朴实,对话较多,玲玲的情感变化:得意(画好作品)———伤心、着急(弄坏作品)———满意(画更漂亮)是本文重要的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是课文的主题所在。在课堂伊始,我就引导学生理出了文章的情感线索,在教学中牢牢抓住这条线索,使全文脉络清楚,豁然开朗,拨云见日般明了了。
3、爸爸的话是文章的主题,我设计“玲玲改画后心情是那样的高兴,但更让他高兴的是什么呢?”在学生交流后,“这正如爸爸所说的……”再读、背爸爸的话的基础上,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事吗?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这段话的含义。
不足之处:
学生在总结课文的启示时,大多数的孩子不能抓住关键词句去总结,语言不够干练,概括能力比较弱,今后的教学中要重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画》教案2
教学目标:
1、能对照图画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懂得为什么说这是一幅画。
2、学会“画、远、色、近、无、声、惊”7个生字,掌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
3、会正确地朗读,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步观察图画,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画,导入新课。
1、今天学习14课《画》。(板书课题)
叫学“画”字:半包围结构,八笔。书写时“田”字要居中,第一笔横要盖住“田”字,但不要过长。最后两笔要对称。
2、小朋友多很喜欢画,今天老师就请你们来仔细看一幅画。(出示放大的课文插图)。
你们看这幅画上画了些什么?(让学生从远说到近。)
话的是什么季节?(春天)你怎么知道的?(让学生根据观察进行思考。)
3、这幅画很美,画出了春天美丽的自然景色。现在我们再来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么来写的。
二、范读课文。
三、自学课文。
要求学生读准字音,并想办法记住字形。
四、教学生字,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1、叫学“远”“色”。
跟“远”意思相反的词是什么?
谁会写这个“远”字(书空)
“色”,指什么?(颜色)(指名分析字形。)
“远看山有色”是什么意思?(远看山有颜色)
2、叫学“近”、“无”“声”。
“近”,前鼻音,与“进”比较。
“无”,跟“无”意思相反的词是什么?
“声”,上下结构,上面是“士”不是“土”,下面遇“色”比较,注意不要写错。声音的“声”,“歌声”的“声”。
“近听水无声”是什么意思?(走近听流水没有声音。)
3、“春去花还在”的“在”什么意思?(这儿是“开着”的意思。)这句话什么意思?(春天过去了,花儿还没有谢。)
4、叫学“惊”。
“惊”,惊慌、害怕。为什么“惊”用竖心旁?
“人来鸟不惊”的意思谁能来说说?
5、现在谁能把四句话连起来说说意思。
五、齐读课文后小结:
课文说远远看去,山色十分鲜明,走近从山上流下的溪水,却听不到一点流水的声音。春天过去了,可是花儿仍旧没谢,人走过去,小鸟不惊慌、害怕。这首诗到底讲的`是什么?这幅画究竟是不是真正的山水景色?下节课再讨论。
柒、巩固生字。
认读生字卡片。
指导写字,每个生字写三遍。
七、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第1题、第3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图文对照,看懂图意,进一步理解内容,背诵、默写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卡片,难字边认读边书空。
2、指名口头扩词:远、色、近、声、惊。
二、图文对照,深入理解。
1、学生边看突变读课文,想一想每一句主要说什么?(用笔划出句中的重点词语。)
2、齐读。(提示注意带点的字要读重音。)
3、诗人说“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我们现在就来当诗人,看看是不是这样?(指定一个学生当诗人。)你先从远处看画中的山(让学生跑道教室后面看)。
现在你站在远处,看那画中的山,有没有看到它的颜色?(这就叫远看山有色。)(板书:有色)
再到前面来,从近处听画上的流水有没有声音?(让这位小朋友走到画前听)
你听到水的声音了吗?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是画,所以“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板书:无声)
4、大家想想,春天过去了,春天是开的花,像桃花、梨花都怎么样了?可是课文却怎么说呢?(板书:还在)这是为什么?
5、(老师走近图画,做赶鸟的动作。)你们看老师走到这些小鸟前面,鸟儿有没有飞走?(这就叫“人来鸟不惊”。)(板书:不惊)
6、现在小朋友们想一想,课文上将的这种现象,你在实际生活中看到的,到底是不是这样?
现在你知道了吗?这四行诗写的是什么?(写的是一幅画,是一幅有山、有水、有花、有鸟的画。)
三、指导朗读。
本诗的停顿和重音可作如下处理: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来/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四、复习巩固。
这首诗的意思都懂了吗?(指名说,同桌对说。)
五、指导背诵。
各自试背课文,看板书齐背,在擦掉板书齐背,指名背诵。
六、默写课文。
《画》教案3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内容,旨在让学生提高临摹和添加的创作方法,进一步体验生宣纸、毛笔、墨、彩、水的性能及侧锋、中锋、干笔、湿笔的用笔方法,感受画鸟创作的乐趣。
【教学目标】
1、学习和研究画家绘制的花鸟画作品,加深对中国花鸟画的认识。
2、学习和分析画家用笔、用墨和用色的技法,在临摹的基础上添加和创作一副花鸟画。
3、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和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
学习中国花鸟画的绘画技巧,在探究中积累和创新。
【教学难点】
用笔和用墨的表现方法。
【教学准备】
国画颜料、生宣纸、毛笔、调色盘、墨汁、画毡或报纸、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花鸟画是我国民族绘画的一个组成部分。
(2)在众多花鸟画的题材中,梅兰竹菊被认为代表高雅品质的“四君子”。
(3)出示课题——花鸟画。
【设计意图】传授给学生一些中国画鸟画的知识,提高学生鉴赏画鸟画的素养。了解“缘物寄情”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展本课教学,使学生对中国花鸟画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为创作打基础。
二、讲授新课:
1、欣赏吴昌硕的作品《菊花》
2、面对自然界中的花鸟草虫惊醒创作时,中国的花鸟画家的表现物象的同时更重视缘物寄情。
三、小组研究:
【设计意图】渗透画鸟绘画的创作方法之一,通过对比欣赏优秀作品,了解和感悟画家是如何用笔和用墨的。
(1)对比自然界中的.花鸟,欣赏和研究一副花鸟画,想一想画家是怎么用笔和用墨的?
(2)游戏:请你对照黑板上的菊花图片(中锋勾花,侧锋勾叶),分别尝试以下几种笔法:
侧锋画麻雀头——点、抹
中锋画翅、尾——短线
四、讨论分析:
麻雀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飞鸟,它头大、体小,头、背、尾呈褐色,背有黑斑点,胸腹灰白,活泼可爱。在画麻雀之前,先要理解麻雀的头部和身子由两个蛋形组成,或者是一个枣形加蛋形组成,这样画麻雀就方便多了。
五、学生绘画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作业要求:临摹一副花鸟画作品,可以大胆的对原作进行添加和创造。
六、欣赏展示:
1、师生互评:选出你最喜欢的作品,说说哪里好?
2、教师
《画》教案4
活动目标:
1.大胆想象画出春天的美丽景色,尝试运用点彩的画法装饰背景。
2.讲述画面意思,感受春天温暖、勃勃生机的氛围。
活动过程:
1.幻灯导入,感受春天的美景
师:春天来了,看看春天是什么样的?春天给你什么感觉?(观察各种春天的图画:花草树木、动物等等)
2.欣赏范画,引出点彩画,感受点彩画的色彩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幅画,请你仔细看清楚了,猜猜看画的是什么季节?这幅画给你什么感觉?(温暖、很有生机)
师:这幅画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来画的?上面都有哪些色彩?说说是怎么画出来的?(点出来的)
师:那什么叫做点彩画呢?(用排笔在纸上点出来的)
师总结:选择合适的色彩用点的方法一点一点交错地画在画面上,这种方法叫点
教师边总结边用排笔在纸上示范点画的方法
师:谁来试一试?请小朋友来点一点(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教师再强调点彩画法:一定要一点一点地把色彩点上去,把需要的地方点满,千万不能用笔刷)
3.提出要求,进一步了解点彩画的作画方式
师:大家想试试这种点彩的画法吗?春天里有什么?
教师播放班得瑞音乐,引导幼儿闭上眼睛,伴随音乐优美的旋律回忆春天美丽的景色
(有五颜六色的画,有绿绿的小草,孩子们在地面上放风筝……)
师:刚才听着音乐,你好像看到了春天的什么景色?
如果我们把这些画下来,会不会更美呢?
师:要把主要的东西画好,涂好颜色,然后再用色彩点画背景,如草地、天空等等,点的时候想一想草地、天空什么颜色比较适合?(另外,这个地方可以引导幼儿在绘画之前合理布局,将自己想要画的内容用铅笔事先勾画好,想好色彩搭配,再用不同颜色的颜料进行点彩。)
4.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提醒幼儿把主题的东西画清楚,画大,并注意涂色均匀。点彩背景的时候注意慢慢点,不能着急,注意色彩的`搭配
(2)重点指导班级中能力稍差的孩子点彩
5.讲评
(1)请一位能力强的幼儿先介绍自己的作品(重点:画面的布局、结构、色彩)
师:介绍一下你的作品,你画的是春天的什么景色?用到了什么颜色?在点彩的时候你觉得什么地方最困难?你是怎么解决困难的?
(2)教师有意识选出一幅作品进行讲评(重点:绘画的内容)
师:大家猜一猜,这位小朋友画的是春天里的什么?他好像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有针对性地找两幅差异大的作品进行观察、点评(重点:通过对比观察,同伴互助,学习别人好的地方,提升作画水平)
师:老师手上有两幅作品,大家来看一看,比一比,你更喜欢哪一幅?
那你对另外一幅作品有更好的建议吗?
《画》教案5
教学目标:
1、能说出自己的画的内容和作画时的想法。
2、激发相互交流的兴趣,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3、培养说话大方、听话认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清楚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自己画了什么,为什么要画这一内容)
难点:激发学生交流的欲望。
课时安排:
1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第75课时)
一、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每人画一幅画,并把自己的画带到课堂上。
二、从看图引入,指导表述
1、教师提问:图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学生观察图画,回答,教师作引导:小朋友们在做什么?小明画了什么?画得怎么样?他们显得怎么样?)
2、我们也学着他们的样,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的画。(让学生把在家画好的画拿出来,分组介绍自己画的内容。)
3、评评别人的画。(小组内评:你认为你们小组谁的画画得最好?好在哪里?)
4、教师指导:老师也画了一幅画,想介绍给同学们,你们仔细听听老师是怎么介绍的。(学生仔细听老师是怎么说的)
5、总结介绍的方法:如我画的是什么?先画什么,再画什么?为什么要用这个颜色?还想画什么但没画出来?
三、全班进行交流,引导学生会说会听
1、请学生到台上学老师的样子介绍自己的画。(要示说得要清楚,听得要认真)
2、引导学生怎样进行评价。(从声音、速度、是否清楚、有没有介绍到画的主要内容)(要学会看到别人的优点)
3、再请几个学生到台上交流。
4、再在小组内交流,评一评谁介绍得最清楚,谁听得最认真。
5、全班同学评选最受欢迎的.画。
学生把画贴到黑板上,说说你最喜欢的一幅画,并说你喜欢的原因。然后由学生分大组,每大组评五幅最优秀的画。
6、给优秀的画发奖。(相机采访获奖同学,请他们谈感受。)
7、请没获奖的同学也来谈感受。
四、拓展:把优秀的画贴到展示台中。
《画》教案6
课时:1课时
课型: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通过各种扇子的欣赏,了解祖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感受不同的扇面形式。让学生掌握扇面作画的特点及步骤。过学习、欣赏,了解我国丰富的扇文化,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扇子的欣赏,走近祖国传统扇文化,了解并掌握扇面的各种不同形式。
教学难点:用水墨技法绘制扇面,注意扇面的构图与布局,题字的方式,要注意利用扇面纸质和宣纸吸水性不一样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绕口令,咱们来一个比赛,看谁读得最顺畅。
出示绕口令:“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
2、揭示课题:
二、新授:
1、交流讨论,了解扇子种类。
师:同学们,请将你自己带来的扇子拿出来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看看扇子的形状、材质、画面有什么不同。
我们常见的扇子有这么三种形状:
(1)折叠扇面形
(2)圆扇面形
(3)鹅毛扇面形
2、(1)根据扇面形状构图构思、选择自己所喜欢的'山水或花鸟水墨画。
在不同形状的扇面上,需要不同的构图。
(2)示范在扇面上作画:
今天咱们都在提前准备好的白坯扇上作画,需要利用扇面纸质和宣纸吸水不一样的特点。如果想表现出国画中洇开的效果,笔中的水分可适当多一点。
(3)在扇面上题字方式:通常在作画完毕之后要提上诗文或画名、作者的姓名,再加盖印章。题字分横竖题两种:竖题依斜线斜写;横题则依弧线曲行。
(4)运用水墨形式创作扇面画,不要将画面安排得太满,有时适度的空白也会产生丰富的效果。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1、欣赏了这么多扇面画,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画家,画一画扇面好吗?
尝试用国画中的山水或花鸟形式画扇面画。教师着重指导学生在绘制过程中注意扇面的构图与布局,题字的方式,要注意利用扇面纸质和宣纸吸水性不一样的特点。
2、学生完成扇子的制作。
四、作业评价
举行扇子拍卖会,让学生互相交换自己的作品
教学反思:学生对本节课兴趣浓厚,学习认真,积极动手,最后更是以扇子作为礼物互相赠送,表达同学之间的友谊。
《画》教案7
一、 课题:
《学画山水画》
二、 课型:
新授课
三、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绘画,引导学生欣赏山水画的表现特点,初步了解山水画几种常见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画的各种皴法,指导学生在表现过程中运用相关技法及笔墨要求,表现简单的山水景色。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山水画的热爱之情,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通过欣赏画作品,提高对画的认识,了解画的基本特点,掌握山水画一定的表现技法,并能表现一定的自然风光。
2. 难点:如何灵活的运用用笔并控制好水和墨的浓淡干湿来表现山水画。
五、 教学准备:
1. 学具ū省⒛、纸、砚等画的必需用品以及自己喜欢的风景图片等。
2. 教具急钢泄山水画范作、音像课件、示范用具等
六、 课时安排:
1课时
七、 教学过程
1.导入
(1)课件展示几幅山水画图片让学生欣赏。
(2)播放"一滴墨"的变化视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同时让学生在视觉冲击中初步感知山水画的特点。
(3)用导入语创设情境:提起美丽的大自然,大家都非常的熟悉,相信大家也同老师一样,希望把美丽的风景尽收眼底。山水画就是记录这一美好形象的一种方法,今天就让老师来带大家走进意境优美,犹如人间仙境的山水画世界里。
2.新授
(1)欣赏图片,直观感知
教师用PPT展示山水画和西方山水画的代表作品,提出问题请学生联系实际回答:
a.山水画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b.西方山水画给你的感受是什么?
c.你更喜欢哪一种绘画风格?
(2)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与联想:说出山水画和西方山水画给自己的`感受,并用语言描绘己的想法和体会。
(3)教师讲解
a.画给人的感受——水墨效果、写意具有韵味,有一种不可描绘的意境美。
b.西方画给人的感受——色彩丰富、写实。
多媒体展示:山水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郭熙的《早春图》及西方写实山水画家的作品,讲解其中不同,重点体会画的韵味。
(4)示范讲解
a.出示斧披皴与披麻皴等作品对比并提问: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b.教师示范皴法的技法:笔的方向、染的层次及水墨晕染效果的变化。
c.出示不同的用皴法完成的的学生作业欣赏。
3.课堂练习
以水墨形式完成一幅山水风景画,用笔墨和八开纸作画,画面的内容不限。
4.展示与讲评
练习完成后收集全班学生作品,以长龙的形式贴在黑板上,师生共同欣赏,以学生自评、互评的方式,谈自己在作画过程中的体会。最后教师根据几幅代表作业对整个学习进行,并根据学生的情况给予肯定和表扬。
5.
用拓展思考的范式进行:仔细观察自己见过的山山水水、人家、田野等,大胆的运用笔、墨创作出一幅具有水墨意境的画面。
《画》教案8
学生情况分析:我所面对的学生是八年级的学生,年龄大致在十三、四岁,这个年龄的孩子正处在身心发育的一个关键时期,对新鲜事物比较好奇,又极其强调自己独特的个性,他们敢于挑战,喜欢创新,又有很强的表现欲,而且他们对写意中国画也不陌生,针对这个情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一、说教材教学目标:
1.认识和理解写意花鸟画的艺术特色和人文特点。认识和理解写意花鸟画的与静物画动物画的关系。
2.了解学习写意花鸟画的基本表现技法。
3. 结合写意花鸟画的特点分析其对居室装饰的影响。
二、说教材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写意花鸟画的表现技法即写意水墨画的用笔用墨的方法。 难点: 写意花鸟画对居室装饰得影响。
三、学情分析
依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的教法、学法:情景导入法、多媒体教学法、欣赏教学法、讲解法、分析法、讨论法、观察法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知花鸟写意画(课件展示)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心灵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师生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花鸟写意画是学生们比较熟悉的题材,所以在第一阶段:我使用的是情境导入法,利用多媒体欣赏教学进行情感导入,首先把生活中常见的生活场景和写意花鸟画的作品对比,大量绘画图片的展示使学生意识到花鸟小品的美感,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导入两组图片,让学生分析图片的特点,在找出两组图片的不同和相同,这样更好的让学生认识写意花鸟的特点。欣赏两组图片,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展示两组现实的花鸟和写意花鸟)
1、
现实中的鸡与写意国画中的鸡
2、 现实中的荷花与写意国画中的荷花
我通过展示上面这两张图片,向学生提出问题:“哪些同学能回答上面这写图片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根据学生的回答,我作简要小结:左边的是写实,另一组画写意
根据这一理论,再向学生提出问题:“例如:有同学知道这左边的画在中国画技法中叫什么吗”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我边总结边展示课件,对中国写意花鸟画的概述那就是以概括的简练的笔法来描绘自然界中的花鸟的.一种传统的绘画方式。
(二)、自主探索·欣赏写意花鸟画的基本方法:(课件展示)
在欣赏的同时,教师设置不同的问题,学生使用讨论法讨论回答。用这样的方式导入,使学生在产生兴趣的同时,对花鸟写意画的构图,用笔用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知。
一、看构图 二、看用笔
三、看用色四、品意境
三)、综合练习·欣赏传统花鸟画的特点(课件展示)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写意花鸟画对居室装饰得影响。针对教学难点的突破在本节课中我选择了2个不同的时间段,第一个阶段是在欣赏导入之中完成的,教师选择的大量的有写意花鸟小品装饰居室此处的目的是使他们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发散学生思维,激发其创作欲望。学生在欣赏的同时进行讨论探究,形成一个初步的观点,为下面作品的创作埋下伏笔。突破教学难点的第二阶段在作品形成以后,在作业讲评中完成。放在此处的目的是突出难点,强化教学效果。 1)注重“写生”——从实际生活中撷取对象,并加以艺术表现的优良传统。 2)花鸟“拟人化”——把花鸟的自然属性与人的品德相类比。比如“白眼向天”和“四君子画”(梅、兰、竹、菊)。
欣赏古代著名作品适时地加入音乐,调整课堂气氛)。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开启学生的智慧,点燃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巩固教学重难点,更好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教学过程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以上的说课是我的认知,如能在教学中加以很好的实践,必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画》教案9
目标:
1、感知水中倒影的自然景象,感受倒影的对称、均衡与和谐美。
2、初步了解倒影的特点,有创作倒影画的欲望。
准备:
1、smart课件一份
过程:
一、儿歌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1、一起朗诵《我家门前小池塘》。
2、提问:小池塘为什么摇着太阳和月亮,大家都来照相?
小结:就像我们照镜子一样,美好的事物呈现的水中的影子,我们叫它倒影。有很多摄影家都喜欢拍倒影,我们一起去欣赏欣赏吧!
二、欣赏不同的摄影作品,感知水中倒影的自然景象。
1、观看视频,幼儿初步进行感知。
2、提问:你刚才看到了哪些景象的倒影?
3、比较图片,让幼儿感知有倒影和无倒影之间的区别。
小结:我们生活中的美好景象有了影子后都会显得更生动、更充实,在画面中也会显得更好看。
三、重点欣赏有代表性的图片,让幼儿感受倒影的对称、均衡与和谐美。
1、利用翻版,让幼儿自由选择,一起欣赏有代表性的图片。如动物、人物的倒影作品。让幼儿发现倒影特点。
2、游戏:看看哪个是影子在游戏中,让幼儿进一步了解倒影的特点。
四、欣赏倒影画作品,让幼儿感知倒影画的常见画法,激发创作的欲望。
1、欣赏绘画大师的倒影画作品,了解倒影画的常见绘画方式。
2、在游戏中,欣赏幼儿的倒影画作品,有自己创作倒影画的欲望。
五、活动延伸:幼儿区角或家里,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创作一副倒影画。
(反思:倒影是我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现象,具有恬淡、宁静之美,采用对印的方式表现倒影,既简便又容易,幼儿对这种新的造型产生兴趣,在引导幼儿体验对印的奇妙后,获得创造乐趣。幼儿尝试用多种材料,有利于活动的开展。在活动中,主要让幼儿欣赏、感受倒影的对称、均衡与和谐之美,了解倒影的.特点,有创作倒影画的欲望。开展活动主要采用了白板课件来进行,运用链接、骰子、拖动、互动、放大等功能,让幼儿全方位的感知水中倒影的自然景象,感受倒影的美。同时,在激发幼儿创作欲望的时候,我让幼儿欣赏了点彩、水墨、拓印等创作方法,让幼儿感知不同的艺术表现手法可以创作出不同感受的作品,但都紧紧围绕了倒影的特点,激发了幼儿的创作欲望,并能够在创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画》教案10
【教材分析】
口语交际《我们的画》是人教版第一册教学内容,文中的图上画着一群小朋友准备画展的场面。他们有的构思,有的在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新作,还有的在评说别人的画。画面激发学生展示交流绘画作品的欲望,提示了本次口语交际的形式和内容。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相互交流的兴趣,乐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2、能讲清楚自己画了什么和作画时的想法。
3、培养学生说话大方、听话认真的习惯,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在观察画面中交际
1、看图画,进行交际。
你们看,图上画了谁?他们在干什么?(引导学生用“有……有……还有……”的句式进行口述,可先总后分,也可先分后总。)
2、同桌交际:让学生从图上小朋友的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交际。
3、指名口述,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4、小结,揭示课题:《我们的画》。
5、提出评“小话家”活动。
师:谁是我们班能干的小画家?指名学生说说。
和图上的小朋友比一比,看看谁是能想会画的“小画家”,谁又是能讲会评的“小话家”。
二、在展示实物中交际
师:小朋友都带来了自己漂亮而美丽的画,让我们举高,给大家看一下。老师也带来了一张,(出示范画)。咦,这时候,老师有一个提议,让我们来做个游戏好不好?
1、讲解游戏规则。
游戏的名称叫我是小小解说员──就是我们要把自己的画介绍给大家听,谁介绍得清楚,我们就评他为优秀解说员,并颁发荣誉证书,其他小朋友要仔细听,是不是优秀解说员,请你们来评一评,同时,你也可以对别人的画提出修改意见。
2、教师示范介绍自己的画,为学生做出交际、互动的示范。
师:老师也真想参加,教师想和大家商量一下,能不能让我先说一说?你们要听仔细了,如果我说得好,让班长给我颁奖;如果你对老师的画有更好的建议或问题,欢迎大家指出。教师在回答问题、接受意见或建议时,注意引导学生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3、指名两个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画。
你能给大家讲讲,你画了什么吗?说说你作画时的想法。其他小画家要仔细听,他讲清楚了吗?听完后评一评。
(因为要在自然而然中再次告诉学生交际目标,并为大多数学生做出交际、互动的良好示范,所以教师可以在第一个介绍自己的画的学生旁边小声提示、帮助。)
4、学生自由组合进行交流。介绍自己的画。
自由组合成小组,在小组内互相讲讲自己的画。每个小组还要选出一个画得好、说得好的小朋友作为代表。
5、小组代表上台介绍自己的画。
三、在创设情景中交际
1、我们的小朋友真棒,有那么多优秀的解说员,为什么不把自己的画展示给大家看呢?
⑴ 创设公司
让我们先开一家公司吧!下面我宣布,我是开心图画公司的总经理,你们是我的六家分公司,我让大家做三件事:
① 把你们的画摆放在座位上,放整齐,做到美观
② 选出一名分公司经理
③ 给自己的分公司取名字。
⑵ 学生交流分公司的选好经理和名称。
⑶ 由分公司经理推选好两名营业员,并佩带标志。
⑷ 游戏规则的渗透。
游戏时小朋友可以自由购画,购画分公司经理要仔细看,评选最佳顾客和最佳营业员。
⑸ 学生活动、教师参与。
2、小朋友都买到了称心如意的画,但是你们的成果大多数同学还没欣赏过,这样,让我们来举办一个画展,一起来分享快乐,好吗?
⑴ 分类画展:请学生将自己的画贴在黑板上相应的地方。(植物园、动物园内)
⑵ 师生共享“丰硕的果实”,欣赏同学们的画。
四、在评价小结中交际
1、评出班级最佳优秀小画家、小话家
大大方方奖;热情奖;微笑奖
2、说一说:你今天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要改进的地方?
【设计意图】
一、创设氛围,激趣导入
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他们更喜欢丰富有趣的活动,在接近生活的`氛围中学习起来更容易主动参与,积极学习。所以,我充分运用语文书上的彩图,利用鲜艳的色彩、有趣的画面很快吸引住学生,体现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采用激励式评价,让学生充满信心地进入下一个环节即学习怎样进行口语交际。
二、以画激趣,明确要求
要进行口语交际,首先就要明确要求。但一年级的孩子更多的是从模仿老师开始进行口语交际的。所以,我首先作为这次口语交际的参与者、合作者,大方地介绍了自己的画,并随机明确这次口语交际的要求,这样就让孩子们有了初步的印象。为了进一步引导台上台下的孩子进行互动式的口语交际,我紧接着就请了两位小画家再来介绍自己的画。因为有了老师的示范,他们开始有目的性地进行着口语交际。这时候,我主动站在台上的孩子旁边,有针对性地帮助全体学生继续围绕这次口语交际的要求有问有答,为下面小组内相互交流打下较好的基础。
三、****促说,双向互动
整个课堂中,我给学生创设了一个交际的环境,让学生在观察图画、展示实物、创设情境、评价小结中交际,让每个学生都能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从而达到本课“能讲清楚自己画了什么和作画时的想法;培养学生说话大方、听话认真的习惯,会使用文明礼貌用语进行口语交际”这一教学目的。提高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四、形式多样,层层递进
在活动中形式是多样的:有学生个人面向全体学生的、同学相互交流的、有学生对老师的。在每一次具体的活动中,从介绍自己的画(从组内到面向全体),到推销组内同学的画,再介绍大家的画,对学生的口语交际的要求也不同,层次在不断提高。整个课堂想学生提供了交际的场景。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画》教案11
教学目标
1.学生6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分别是凶字框、口字旁、春字头。
2.会认3个字。
3.知道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学会6个生字,认识3个偏旁。
2.能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谁愿意说一个谜语让大家猜一猜?(学习说,学习猜)。老师说一个谜语,请你们大家猜一猜谜底是什么?看谁听得准,猜得对。“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你们猜出是什么了吗?我们学完这篇课文,你就会知道的。
二、看图。
1.出示图:学生自己认真观察图,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
2.请同学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可以从远到近,也可以从近到远的顺序。(图上画了山、水、花、鸟)那么这首诗是怎么写山、水、花、鸟的呢?
三、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拼音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和会认字。
2.画出的生字和会认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同桌小伙伴互相读读课文,听听读音是否准确。
4.指名读课文,大家纠正读音。
四、学习生字的字形结构及字义。
1.先让学生识记生字,识记时可以联系诗句内容,也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记忆字形,了解字义。
2.同桌同学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忆的?
3.请记忆字形巧妙的同学当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
人:独体字,笔画记忆:撇,捺。也可以用手势记忆,左右手心相对,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就是“人”字。组词:好人,人民。
色:上下结构,可以用熟字“鱼”来记,去掉“田和横”换成“巴”字就是“色”字。组词:景色、彩色。
无:独体字,可以用熟字“天”来记,“天”字最后一笔“捺”改写成“竖钩钩”就是“无”字;也可以用“二”字加上一撇一竖变钩。“无”就是没有的意思。组词:无有、无用、无人。
画:先认识“ ”(凶字框)可以用熟字换笔画的方法记忆。用“鱼”字来记,去掉上面的角字头,换成“横”,下面的“横”写成“凶字框”就是画。组词:画画,图画。
春:先认识“春字头”。上下结构的字。上面是“春字头”,下面是“日”字,合起来就是“春”字。学生书空“春”字笔顺。组词:春天、春雨、春风。
听:认识“口”字旁。左右结构的字。左边是“口字旁”,右边是“斤”字,合起来就是“听”字。组词:听讲、听话。
4.抽读生字和词语的卡片,巩固生字。
五、正确书写生字。
1.让学生自己观察生字的重点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在书上描红。
3.教师重点指导“画”和“春”两个字。
4.其他几个字学生自己照书中的范字练习书写,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5.学生在生字本上正确、规范地书写每个生字。
六、学习诗句,理解意思。
1.学习前两行诗句。
(1)自己小声读读这两行。边读诗句,边看图边思考,这两行诗句的意思是什么?
(2)指名读这两行。再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板书:远 山 有色 近水 无声
(3)让学生找找二行诗句中的相对应的词。
“远看”和“近听”、“山和水”、“有和无”、“色和声”是相对应的词。
(4)认真看图,远处的山、近处的水怎么样?
眺望远处的山峰,你会看到什么样的景色?(朦朦胧胧)看图水流从高处往下流,会发出什么声音?那么诗中却说走近了还是听不到水的声音,这是怎么回事呀!你们猜到这则谜语的谜底了吗?(画)
(5)指导朗读。
教师范读,学生练习朗读,同桌读,指名读。
2.学习后两行诗句。
(1)总体学法:
①读诗句,对照图,说说这两行的大致意思。
②想想诗句中是怎样写画中的山和水的。
③联系实际想,应该是什么样的景色,而书中为什么这样写?找到诗句与画的联系。
(2)学生结合学习方法自学后两行的'内容。
(3)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4)指名说说对后两行诗句的理解。
(春天已经过去了,花还是那么鲜艳、美丽。当人们走近的时候,枝头上的鸟不害怕,仍然停在枝头上)板书:去 花 还在 来 鸟 不惊
(5)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又是什么样的情况?
(6)指导朗读。
教师范读,突出“去、还在、来、不惊”这几个词。
学生练习朗读,同桌互读,指名读。
3.朗读全首诗。(1)在诗句中找出意思相反的词。(2)找出相对应的词读一读。
花——鸟山——水声——色
4.结合板书练习背诵。
(1)自己练习背诵。
(2)同桌互背。
(3)指名背诵。
板书:
14.画
远 山 有色
近 水 无声
去 花 还在
来 鸟 不惊
张冬梅已阅
课后反思:
《画》:
这节课的教学值得称道之处是对文中反义词的处理。
低年级的古诗教学不同于高年级,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识字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多层次地读,再读中感知、感悟,在读中品味。教学中我是这样安排的:
1、初步感知,读一读
揭示课题后,我出示画面,放配乐朗读录音,为学生创设情境,并结合录音朗读,指出读好古诗首要的是字音要读准,其次要读出节奏,读出古诗的韵味。接着我让学生自由选择一种方法把课文读正确。学生或自己拼读,或同桌互读互查读音,或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再逐个拼读过关等形式进行自读尝试。随后我组织学生试读古诗并进行评议,在评议中纠正个别读错的字音。在学生的评议中我借机出示本课生字,帮助学生掌握生字的读音。
2、感悟诗境,做一做
首先让学生看画面,我示范朗读,从而吸引学生的朗读兴趣在学生反复朗读后渐渐进入诗的意境时,我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并根据个人的感悟作出相应的动作。如读到“远看”学生把手放在额前,仿佛眺望远处,“近看”则低头下看,“花还在”做花开的样子,“水无声”学生则自摆双手或与同桌对摆单手。这样学生在看图、听读、伴读、表演中不知不觉悟出诗境而且也能因熟读而成诵。
3、拓展延伸,演一演
学生会背诵之后,我又指图说“谁来当个小诗人,边表演边给这幅画面配上诗?”学生的情绪高涨,都想当小诗人体会做诗人的乐趣。于是我让学生各自作准备,进一步激发读、诵乐趣。最后学生们纷纷走上讲台,又是演又是背,演的尽情尽兴,背得韵味十足。
一节课下来学生们学得有兴趣有收获,我这个指导者自然也乐不可支。
《画》教案12
课前透视
《玲玲的画》为我们讲述了一个生动活动的小故事。玲玲准备参加比赛的画,不小心弄上了墨渍,在爸爸的启发下,墨渍被“变“成了小花狗。课文中爸爸的话揭示了主题,引人思考。课文内容简单,主题明确,寓深刻的生活哲理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对于启发学生处理生活中的类似事件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本文记叙的是常见的生活小事。内容集中,语言朴实,对话较多,玲玲的情感变化是本文重要的线索,爸爸富有哲理的话语是课文的主题所在。因此教学中教者要牢牢抓住这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充分读书,在读中体会情感,感悟语言,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重点理解爸爸意味深长的话。从中受到启发,懂得生活中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理。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5个字及“楼梯”“脑筋”两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通过读文,让学生明白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朗读课文。
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插图、符合课文内容的两幅画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激趣:同学们,今天我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她叫玲玲,她在生活中也遇到了不高兴的事,我们愿意帮助她吗?(相机板题)
2、观察揭题:教师分别出示准备的两幅画。启发:这两幅画有什么不同?你认为哪幅画更好一些呢?今天我们就来讲一讲,这两幅画的来历。(板题)
对话平台
初读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并划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
2、同桌合作识字。互读、互听、互纠,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
3、游戏巩固识字。可以根据课文设计“蜜蜂采蜜”、“帮小蜜蜂找家”等。组织学生识字,或者引导学生说出平时的一些识字游戏,由学生组织进行识字练习。
4、分段指读课文,师生评议,正音。
(以读文为基础,以识字为重点,以多种形式的游戏活动为手段,突出低年级的教学重点。)
朗读
1、组内读文,互相评议。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组织学生交流读书感受。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弄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理清文章顺序。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
起因:画弄脏,来不及画。(坏事)
经过:在弄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积极动脑思考)
结果:得了一等奖。
(好事)
(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的内容,引导他们自读自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叭、玲、狗、糟、楼梯”。引导学生观察字在格中的位置,小组交流。
2、重点范写。“糟、楼梯”,边写边提醒这几个字词各组成部分要紧凑及个别笔画的书写。
3、学生练写,引导学生评议。
第二课时
复习
1、猜字游戏:学生读字、词,书写,同桌互相纠正。
2、分段指读课文。回顾课文内容。
研读
1、出示文中涉及的.两幅画,引导学生读书。思考:一件坏事是怎么变成好事的?
2、学生自由读课文,合作读书,画出有关句子,细致地理清故事发生的经过。
3、读书汇报。
教师可以结合玲玲和心情变化点拨学生,也可以抓住人物的语言来帮学生理解课文。在理解过程中,适时地抓住重点的词句,增强学生的感悟。
如:(1)抓住玲玲的心理变化:启发学生思考:课文中玲玲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她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呢,找出相关的语句,说说自己的发现。(高兴(完成画作)------伤心(弄脏画面)-----满意(巧添小狗)。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把相关的语句找到,练习体会人物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人物的语言:课文中爸爸和玲玲的对话很多,从他们的对话中你有什么发现?找到相关的语句读一读,想一想。引导学生结合人物语言,理解人物和故事中蕴含的道理,教师相机点拨。
如:A、“爸仔细地看了看,说:“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儿什么,不是很好吗?”可启发学生思考:“仔细地看了看”是什么意思,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爸爸不直接告诉玲玲呢?
B、“玲玲想了想,……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玲玲满意地笑了。”玲玲会想什么?“玲玲满意地笑了”说明什么?如果是你,会想些什么?
4、讨论:你从爸爸与玲玲的对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5、指导学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朗读,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其中的一种思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在尊重学生个性的理解的同时,要务必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指导学生读书方法,在读书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从故事蕴含的道理中受到教育影响和启迪。)
感悟
1、读了课文,你想对爸爸和玲玲说些什么?
2、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今天的故事给了你怎样的启发?
3、把爸爸说的富有哲理的话积累起来。
(升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丰富学生的体验,促进学生的积累,培养学生处理生活事件的能力。)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肯、脑筋”,引导学生观察。
2、学生尝试书写,教师巡视点拨,同桌互相评议。
(结合书写任务较轻的实际,引导尝试书写,培养学生独立写字的能力和信心。)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端详:仔细地看。
仔细;细心
相关链接:
一个能思考的人,才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法巴尔扎克)
要学会思考,不要一碰到困难就向别人伸手。---------(美爱因斯坦)
冷静思考的能力,是一切智慧的开端,是一切善良的源泉。----------(奥弗洛伊德)
阅读在线:
换个角度看问题
有个年轻人为贫所困,便向一位老者请教。老者问:你为什么失意呢?
年轻人说:我总是这样穷。你怎么能说自己穷呢?你还这么年轻。年轻又不能当饭吃。年轻人说。老者一笑:那么,给你一万元,让你瘫痪在床,你干吗?不干。把全世界的财富都给你,但你必须现在死去,你愿意吗?我都死了,要全世界的财富干什么?老者说:这就对了,你现在这么年轻,生命力旺盛,就等于拥有全世界最宝贵的财富,又怎能说自己穷呢?
年轻人一听,又找回了对生活的信心。
美国心理学家艾里斯曾提出一个叫情绪困扰的理论。他认为,引起人们情绪结果的因素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个人的信念。所以,许多在现实中遭遇挫折的人,往往认为自己倒霉,想不通,这些其实都是本人的片面认识和解释,正是这种认识才产生了情绪的困扰。实际情况是,人们的烦恼和不快,常常与自己的情绪有关,同自己看问题的角度有关。能否战胜挫折,关键在于任何情况下都不被一时的失意和不快左右,永远怀着希望和信心,就能从逆境和灾难中解脱出来。
概而言之,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就看你怎么去对待它。换个角度看问题,常能海阔天宽。
《画》教案13
目标:
1、认识图形组合的简单关系,发展观察辨别的能力。
2、能用各种图形进行拼画,并能进行简单的添画。
3、体验拼贴画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5、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准备:大小不同的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半圆若干,蜡笔、纸、浆糊、抹布
过程:
一、导入图形机器人
1、小朋友们,今天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是谁呢?
2、那么你们知道它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呢?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后举手回答。(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半圆)
3、那你知道三角形是在机器人身体的哪边呢?一共有几个三角形呢?
那圆形、半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呢?它们在机器人身体的哪边呢?各有几个呢?
4、小朋友说得真棒,机器人是由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半圆组成的.。
二、新授
1、请个别幼儿尝试,教师给予指导帮助
①各种各样的图形可以组成机器人,那这些图形还可以拼成什么呢?请朋友先想一想,然后再来说一说。
②小朋友们说得真好!你们想要自己动手来试一试吗?(想)那么待会儿顾老师就请每个小朋友都来制作一幅拼画。
2、教师讲解操作要求
在做之前顾老师有几点要求希望小朋友都能做到
①请小朋友有秩序地选择自己所需要的图形,先在白纸上拼搭,拼好后用胶水粘在纸上。
②图形拼好后,我们可以用蜡笔画一些装饰性的图案,让画面变得更美观。
3、幼儿集体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作品展示
今天呀,我们的小朋友发挥了自己的奇思妙想,有的拼了什么,有的拼了什么,拼出了一幅幅美丽的作品。课后你可以把它插到你自己的作品袋中,让自己的好朋友、爸爸妈妈、叔叔阿姨一起去看一看,好吗?
教学反思:
孩子们学习积极性高。但在开始作画时,相当一部分孩子不敢下笔,在老师的鼓励和引领后才纷纷动笔画。分析原因,平时锻炼机会不足,缺乏自信心所致,大家认为,活动时间太长,在这次活动中,教师的活动程序清晰有序,过程生动、有趣,方法得当。富于启发性、探究性,更重要的是教师的教态、语言、语气始终充满感染力,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情绪愉快地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因此,整个活动过程气氛活跃,效果理想。
《画》教案14
设计意图:
由于本班幼儿年龄比较小,从开学至今我们也开展了一系列美术活动,从这些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动手搓、揉的兴趣比较浓厚,而且他们对色彩也比较敏感,本着一切从兴趣出发的原则,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习将各种不同的纸搓成条粘贴在纸上,并学习简单的添画。
2、培养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良好的手工活动的习惯。
活动准备:
教具:范例一幅(相框)
学具:贴有“照片”的白纸每人一份;皱纹纸、棉花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今天我们班的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了漂亮的照片,我请小朋友来介绍一下你自己的照片,好不好啊?
幼儿介绍照片,教师适时引导
二、展开部分
1、做相框
(1)出示范例幼儿欣赏
师:老师也带来了一张漂亮的.照片,然后刘老师又给照片做了一个漂亮的相框,你们看相框漂亮嘛?他是什么样子的啊?你们想不想也做一个相框啊?
(2)教师进行示范,要求幼儿认真仔细的观察,与此同时,着重讲解操作中的要领:
双手用力前后的搓,将纸搓成长条状,搓至4—5条,然后将纸上的双面胶撕开,把纸条粘上。也可以将各种形状的小纸片粘在四周。
(3)幼儿进行操作,教师进行指导。教师帮助幼儿撕去双面胶。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帮幼儿把作品贴在作品栏里。
2、幼儿互相欣赏作品。向小朋友介绍自己的作品。
《画》教案15
《画》教案
一、教学要求: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人、火、文、六4个字。认识2个偏旁。
2.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练习朗读、认字。
2.了解诗句和画的关系。
三、课前准备:
1.带领学生去风景优美的地方游览,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
2.准备一幅山水画。
3.乐曲磁带。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指导看图
1.激趣:老师带来一样东西,请大家先闭上眼睛,等我数到三下再睁开眼睛。
(教师边数数,边贴出图画。)
2.指导整体观察图画,学生自由说说第一眼看到这幅画的感受。
3.指导学生按从远到近的顺序,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二、学习课文
1.谈话:刚才我们欣赏了美丽的.山水画,现在来学一首古诗吧!
2.指导熟读诗句。
学生借助汉语拼音练习读准字音。
指名读诗句。
3.理解诗句。
四人小组交流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集体交流,共同解决疑难。
猜谜:这是一首谜语诗,请大家猜猜谜底。
结合图说说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
4.朗读古诗。
师配乐范读。
指导朗读,读出古诗的韵味。
5.背诵诗文。
6.识字。
读准字音,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记忆字形,小组讨论:
7.写字。
观察生字人、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导学生按笔顺先书空后练写。
8.展评。
三、实践活动。
回家找谜语,开展谜语竞猜活动。
【《画》教案】相关文章:
《画》教案09-04
《画》教案02-08
画兔子教案04-03
《门上的画》教案02-10
《玲玲的画》教案02-19
画大树教案06-17
门上的画教案10-18
《字与画》教案04-02
画青花教案04-05
《画杨桃》教案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