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精选15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1
教学目标:
1、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女孩悲惨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领悟作者基于现实合理想象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一、精读课文第二段,感受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
2、思考: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都看到了什么?为什么要接连不断地擦燃火柴?
二、学习第一次幻景。
1、请一个学生朗读这一部分。这一小节作者是怎样写的?
(现实、渴望、幻景、结果四个部分。)
2、再度思考:小姑娘眼前的现实是什么?她渴望得到什么?眼前出现什么幻景?结果怎样?
3、学生讨论汇报。
4、教师小结:她向往温暖,但是小姑娘却生活在寒冷的现实中。这种强烈的对比中,更加凸现了小女孩的不幸。
三、学生自学二、三、四次幻景。感受小女孩的'悲惨命运。
(注重朗读的训练。)
四、学习课文第三段。
1、自由朗读,引导学生质疑。
2、学生质疑:
(1)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了。为什么作者写到小女孩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
(2)为什么说小女孩和奶奶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
(3)小女孩只是在幻景中看到了她渴望得到的一切,现实生活是残酷无情的,课文中却说“她曾经多么幸福”?
3、学生自学讨论,进行解疑。
4、分析重点句,加以理解。
句子(1):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体会:这只是小女孩的幻想和愿望。只有真正了人剥削人的社会,小女孩和像她一样的穷人,才有可能过上没有寒冷、饥饿、痛苦的生活。小女孩就是怀着这样的一种美好的幻想,被寒冷、饥饿和痛苦折磨死了。
句子(2):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体会:这句话中,两个“曾经”表明小女孩是怀着多么美好的愿望死去的。而这样美好的愿望又是谁也不知道的。说明谁也不关心她。这些愿望与谁也不知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小女孩悲惨的命运。
五、进行朗读训练。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2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2、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线索。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板书课题,并解题。
2、教师设问:大家知道这篇课文的作者吗?
3、学生老师共同简介作者的资料:
安徒生:这篇童话是19世纪丹麦伟大童话作家安徒生的`著名作品之一。他一生共写了167篇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写于1845年,当时丹麦已经沦为英国的附庸。丹麦人民在本国统治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压迫剥削下,境况十分悲惨文章反映了丹麦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表现了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受到丹麦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喜爱。
二、初读课文,听录音,引导学生自学。
出示自学提示:
1、划出生字词,写出小节序号;
2、划出不理解的词句和不懂之处。
3、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三、检查预习情况。
投影出示:考考你
1、写出正确的读音。
(1)小女孩的一只()拖鞋也没有了,只()好赤着脚。
(2)、她忘不了()今天是大年夜,而她却为了生计不得()不上街卖火柴挣()钱。
2、区别组词。
梗()
蹒()
跚()
蜷()
焰()
便()
瞒()
栅()
倦()
掐()
橱()
烁()
魂()
烘()
填()
厨()
砾()
魄()
哄()
镇()
3、课文讲了(谁)(什么时候)(怎样)(在何处)的事。
四、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是按()——()——()的顺序写的。
2、指导分段,概括段意。(课文按照小女孩卖火柴、擦火柴取暖、冻死可以分为三大段。)
第一段(1——4自然段):讲述在下雪的除夕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仍然在大街上情景。
第二段(5——11自然段):讲述卖火柴的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后,她所看到的幻景。
第三段(12、13自然段):讲述小女孩冻死在大街上。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3
一、活动目标
(一)认知目标
1、通过欣赏故事,帮助幼儿回忆故事内容和故事中人物的对白,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同情心和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培养幼儿思维的跨跃性和发散性。
2、要求幼儿按故事情节发展分角色表演,培养幼儿思维的严谨性、兼容性、灵活性和敏锐性。
(二)情感目标
通过看动画,听录音,学习表演人物的表情变化,培养幼儿情感的丰富性。
(三)人格目标
鼓励幼儿在表演中大胆探索,互相合作,培养其合作性、高自控性、独创性和自主性。
二、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欣赏《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童话故事,并熟悉和掌握故事的内容,且有一定的表演基础。
2、物质准备配本童话故事VCD、录音、角色图片,汉字(对白)条、头饰、挂牌、表情娃娃、表演服装、道具等。
3、环境的准备活动室内布置圣诞节、新年气氛。
三、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
1、引出故事名称,出示字条“卖火柴的小女孩”。
2、看故事VCD,提出要求。
师:请小朋友边看边回忆可怜的小女孩是怎样度过圣诞夜的。
(二)引导幼儿回忆人物对白,抓住各角色的'特征。
1、出示各角色对白的汉字条,幼儿点读。
2、讲述和分析各角色特征,并在旁白和对话前贴上表情娃娃,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同情心。如:小女孩:有谁来买我的火柴?(哀求的语气)
3、有表情地表现人物对话,再次练习。
(三)学习表演故事
1、准备阶段。
幼儿自由交谈,议论怎样演,教师可适时参加幼儿的交谈,确定角色的分配人选。
2、预演阶段。
①根据幼儿自己选定的角色,让幼儿根据自己对故事和角色的感受,先自己尝试表演。
②教师以集体(小组)或个别辅导形式教幼儿用表情、动作来表演各角色。
重点表现小女孩饥寒交迫的感觉以及她划亮火柴,对美好事物的憧憬。
(四)观看表演
1、创设情境布置舞台,根据演出需要,穿好服装,拿好道具。
2、以抽签的方式决定参加表演的人员。观众可边观看表演,边跟着演员做动作和表情。
四、各领域渗透
艺术:开展手工制作活动,师生共同参与《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表演服装和道具的制作。
社会:开展“爱心捐款”活动。
五、生活中渗透利用户外活动或下午游戏时间,让幼儿多次实践,使幼儿有机会参加表演,有机会进行观后的讲述或表演后的讲述,并尝试表演不同的角色。
六、环境中渗透
1、组织表演服装和自制道具的作品展览。
2、布置爱心捐款“鸣谢栏”。
七、家庭中渗透
1、建议家长多向幼儿讲述以“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献爱心”等为主题的新闻报道或事件。
2、建议家长选择儿童表演方面的电视节目,陪同幼儿观看。
八、活动评价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4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边读边体会课文中蕴涵的情感,同情小女孩的悲惨遭遇。
3、帮助学生学会“僵、梗”2个会认字和“裙、哆、嗦、烤、蜷、灌、僵、焰、铜、烘、梗、腮”12个会写字,掌握“围裙、哆哆嗦嗦、烤鹅、蜷腿、冻僵、火焰、暖烘烘、火柴梗、两腮通红”等词语。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学习运用在阅读中进行旁批的学习方法,深入理解文章的语言文字。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透过课题→知内容
1.教师创设情境,谈话导入。播放课文朗读课件,读课题三遍:这是一篇写什么的文章?
2.学生质疑:
(1)课文写了谁卖火柴?她为什么要卖火柴?
(2)她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情况下卖火柴?
(3)她是怎么卖火柴的?结果怎样?
(4)作者写这篇文章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5)教师小结:课文记叙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儿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悲惨故事。
(6)简介作者
二、根据内容→*路
(一)学生默读课文,小组讨论为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意,教师适时指导。
(二)全文以“火柴”为线索,分为“小女儿孩卖火柴——擦燃火柴取暖——捏着火柴梗冻死”三个部分:
(三)小结课文内容:课文记叙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儿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遭遇悲惨的故事。
三、沿着思路→理层次
学生重点朗读第二段。按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取暖,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的种种美好的幻象,把第二段划分为五个层次:
四、抓住层次→读课文
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指导朗读课文的第二段。
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在让人感动的语句下面作好标记,在课文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五、联系课文→学字词
(一)学生再次默读课文,在文中勾画出课文的'生字新词,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自学生字新词,并乐于和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体会。
(二)给课文中的生字正音、正形、正义:
1、学生会认“僵、梗”2个生字。
2、学生会写“裙、哆、嗦、烤、蜷、灌、僵、焰、铜、烘、梗、腮”12个生字。
3、学生重点掌握“围裙、哆哆嗦嗦、烤鹅、蜷腿、冻僵、火焰、暖烘烘、火柴梗、两腮通红”等词语。并自觉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六、课堂练习:
1、照样子,仿写词语。(至少三个词语)
暖烘烘(ABB):()()()
哆哆嗦嗦(AABB):()()()
2、在括号里写出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她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抓环境描写→烘托气氛,突出“悲惨”
(一)抽学生感情朗读课文第1—4自然段,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描写环境的语句。用旁批、旁注的方法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二)师生交流。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语句,体会小女孩儿的悲惨遭遇和心情。
1、男生齐读课文第1—2自然段。(展示课件第四至第五屏)
(1)小女孩儿卖火柴的时间是(),地点是(),天气是()。想一想:这样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2)课文为什么要着力描写小女孩的鞋?
(3)“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一个“冲”字说明了什么?
(4)从小男孩儿所说的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从“只好”一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钱。”说明了什么?
2、*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展示课件第六屏)
(1)第一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不过她没注意这些”句中的“这些”指什么?“她可忘不了这个”句中的“这个”指什么?
(3)文中写“雪花、灯光、烤鹅的香味”有什么作用?
3、学生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展示课件第七屏)
(1)小女孩儿不敢回家的原因有哪些?
(2)从这一段课文的描述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二、师精讲课文→教给学法,体现“扶”学
教师重点指导,精讲课文第二段第一层。
(一)读一读:教师示范感情朗读第5自然段。
(二)画一画:哪些语句是小女孩儿联想到的内容?请用波浪线画出来。
(三)说一说:这个自然段可以划分成几层?怎么概括层意?(注意运用旁批、旁注的学法方法。)
(四)议一议:(展示课件第八至第十一屏)
1、“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从“敢、终于、一根”等词语中,你体会到小女孩有什么样的内心活动?
2、为什么说“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
3、“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这是小女孩儿第()次擦燃火柴。她在幻象中看到了(),说明她的现实生活是()的,她渴望得到()。
(五)悟一悟:再次感情朗读这一段课文,
想一想:课文把小女孩儿的现实生活和美好的幻象对照着写,有什么表达效果和作用?
三、课堂练习:
1、写出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用法。
(1)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2)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儿,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2、按要求改写下面的句子。
(1)他说,将来他有了孩子,可以拿它当摇篮。(改写成第一人称)
————————————————————
(2)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改写成陈述句)
————————————————————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生自学课文→实践学法,体现“半扶半放”学生尝试自主学习课文第二段第二层,教师相机给予指导和帮助。
(一)读一读:学生感情朗读课文第6自然段。
(二)画一画:哪些语句是小女孩联想到的内容?请用波浪线画出来。
(三)说一说:这一自然段可以划分成几层?怎么概括层意?(注意运用旁批、旁注的学法方法。)
(四)议一议:(展示课件第十二至第十三屏)
1、这是小女孩儿第()次擦燃火柴。她在幻象中看到了(),说明她的现实生活是()的,她渴望得到()。
2、读了“火柴灭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这一句话,你有什么感想?
(五)悟一悟:再次感情朗读这一段课文,
想一想:课文把小女孩儿的现实生活和美好的幻象对照着写,有什么表达效果和作用?
二、生合作学习→运用学法,体现“放”手学生在学习小组内,选取第二段第三层至第五层自己喜欢的段落,展开合作小组学习,然后推选发言人全班交流讨论。
三、谈感想体会→品味“幸福”,反衬“悲惨”
学生齐读课文第三段,交流讨论:
(一)“第二天清晨,这个小女孩儿坐在墙角里,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她死了,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了。”(展示课件第二十二屏)
1、小女孩儿冻死了,为什么“嘴上带着微笑”?
2、这里是第几次写到“大年夜”?有什么深刻含义?
(二)“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多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展示课件第二十三屏)
1、“多么美丽的东西”指的是哪些东西?
2、句中的两个“幸福”你是怎么理解的?
(三)阅读链接。读一读,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展示课件第二十四屏)
(四)揭示中心。作者写这篇童话的目的是什么?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展示课件第二十五屏)
四、课堂练习。
1、多音字组词。
几:()()
喷:()()
2、小练笔。
展开想象,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儿来到我们中间,你会说些什么?把你想到的写下来。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5
学习目标:
1.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和理解生字所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3.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2.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从课题入手,激发兴趣。
2、简介安徒生。
3、进一步了解安徒生及创作背景: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发表于1846年。当时有个朋友要求他为一幅拿着一束火柴的穷苦小女孩的画写一篇童话。这幅画使安徒生想起了自己母亲的苦难童年。他的母亲幼年讨过饭。安徒生说:“妈妈告诉我,她没有办法从任何人那里讨到一点东西,当她在一座桥底下坐下的时候,感到饿极了。她把手指伸到水里去,沾了几滴水滴到舌头上,因为她相信,这多少可以止住她的饥饿。最后,她终于睡过去了,一直睡到下午。”
安徒生就怀着这种感情创作了这篇感人的童话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阅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并画文中的词语想办法理解,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3、快速浏览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故事,表达了作者。
3、理清文章层次:
4、画出课文中你最感动的句段,力争读出感情。
三、课堂作业:
1、默写字词,口述词语意思。
2。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说出自己的理由。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学习重难点:
1.从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关注小女孩的命运。
2.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会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的效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孩子们,你们的大年夜是怎样渡过的呢?……你们多么幸福呀!可是在这个喜庆洋洋的大年夜里,卖火柴的小女孩孤独地走在大街上,她又冷又饿,没有一个人给她一句温暖的话语,有家不能回,在街上徘徊的她最后蹲在了墙角。这个小女孩的命运如何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个动人心弦的故事。
(从上节课我们了解到:这是一个大年夜,一个举家团圆的日子。街上飘着烤鹅的香味。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却在风雪弥漫的街头叫卖火柴。她又冷又饿。素不相识的小男孩欺负她。风呼呼地刮着,雪纷纷扬扬地下着。小女孩该有多冷啊!新年的钟声敲响了。而小女孩的命运如何呢?)
二、合作探究,深入理解:
1、自由读课文,说说小女孩共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都看到了什么?希望得到什么?并填表格。
几次擦燃火柴看到的希望得到的现实
2、合作交流
3、汇报展示。
三、感悟写法,体会情感
1.对比阅读幻象和现实部分,说说幻象的句子在暗示什么?
2.从课文中找出小女孩现实生活悲惨的句子。
例如描写天气的冷和人情冷的句子。
3、你认为这篇课文在写法上有哪些特点(写作方法):
(1)
(2)
(3)
四、小练笔:
读课后《你别问,这是为什么》,拿起笔来也写几句话送那位“卖火柴的小女孩”。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6
活动目的:
1、理解作品内容,体会故事中人物的情感,激发幼儿的同情心和爱心。
2、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故事,让幼儿知道要同情和关心
3、通过加入适当的拟声词去感受图画书的诙谐、幽默。
4、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那些家境贫困的人。教育幼儿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培养其初步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社会意识。
活动准备:电影课件《卖火柴的小女孩》贫困家庭的生活图片
活动过程:
一、用问题语言导入,激发幼儿欣赏作品的兴趣。
1、你们喜欢过年吗?每年的除夕夜都是怎样过的?
2、可是,有一个小女孩在大年夜里没有回家,她还光着一双小脚在大街上卖火柴,你们知道她是谁吗?
二、看电影课件《卖火柴的小女孩》,激发幼儿的同情心。
1、小女孩最后怎么了?她怎么会死呢?小女孩为什么要去卖火柴呢?让幼儿理解小女孩因为家庭贫穷,不能像普通的孩子一样在家里过年,最后又冷又饿就冻死在大街上了。
2、组织幼儿讨论:如果你是一个行人,碰巧在大街上看见了这个卖火柴的小女孩,看见她穿着单薄的衣服,还光着一双小脚绻缩在墙角里,你会怎么做?引导幼儿讲出自己的想法,激发同情心。
三、让幼儿了解现实生活中一个贫困家庭的现状,诱发起幼儿关心帮助他们的愿望。
1、看贫困儿童家庭的生活图片。
2、比较一下,这个家和我们自己的家有什么不一样?
3、听贫苦儿童家庭的情况介绍。
4、看了图片、听了情况介绍后心里有什么感觉?你想怎样帮助他们?
5、请小朋友自由讨论后,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给大家听。
四、组织幼儿给山区的孩子说一句祝愿的话。
五、集体歌舞表演《同在一片蓝天下》结束
活动反思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它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课文重点是写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从火柴亮光中看到的种种幻想。而在现实生活中,小女孩又冷又饿,没有欢乐。这些幻觉是她在现实生活中根本无法得到的,因而在她临死前产生了这样的幻觉。这些幻想与小女孩的现实处境形成强烈的对比,更衬托出小女孩的可怜和悲惨。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7
教学要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安徒生作品的语言美。
2、品读课文重点语句,理解交流小女孩儿的“幸福”,小姑娘“幸福”的死去中,我们如何面对苦难,汲取怎样活着的勇气和力量。
3、说话训练,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
4、写一写自己对卖火柴的小女孩的话,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激情导入新课
(一)新课导入
《卖火柴的小女孩》给我们讲述了在合家欢乐的大年夜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儿冻死在街头的悲惨故事,上一节课我们一起从文章的语句中感受到了小女孩儿的寒冷、饥饿、恐惧、孤独和痛苦,这节课就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这个感人的故事,来继续探索小女孩儿内心深处的感受。学生有感情朗读全文,回顾课文内容。(播放纯音乐配音伴读)
(二)引出“幸福”
(一位同学配乐有感情的朗诵)
——寒冷的夜晚,最冷,不是呼啸的北风。饥饿的小女孩,怎能承受生命的沉重。为什么,有家却流浪风中?为什么,人们忘记了同情?火柴燃尽,梦却在夜空。为什么?天堂的路,没人肯送你一程?为什么?……
一个和你们同龄的同学,在读完这个童话后,他并没有像刘芊芊,像我们一样停留在同情怜悯的层面,而是产生了进一步思考,批注了这段话。看来,批注不仅可以写下信息,写下感受,还可以写下疑问、写下思考——
(生说出自己对课文的诸多疑问)
教师总结:所以,一个最大的“为什么”需要我们好好的来梳理、来回答。让我们再一次回到课文里去,再细细地品读。正像刚才那位同学所说,小女孩获得的幸福是因为她曾经看到过这么多美丽的东西,哪一个给你印象最深,你就找出来,读给我们听。(这一处,学生谈到哪里,就讨论朗读到哪里,最后再梳理顺序。)
二、品读重点词句,汇报交流感受,解读小女孩儿的“幸福”
(一)温暖(第一次憧憬)
“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大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火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配上大火炉的图片)交流西方家居火炉的摆设。
开头一个温暖对应后面的“暖烘烘的”;明亮对应后面的“旺旺的”。“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照应后面的“多么舒服”。(板书:温暖)
多美的对称语言。你看,阅读批注的时候,不仅注意句子的对立的一面,还要注意句子照应的一面,体会得会更丰富。再来读出这温暖的感受吧!(女生读第一句话,老师读中间的部分,男生读最后一句话,师生合作完成。)
(二)满足(第二次憧憬)
“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配上插图)
瞧瞧安徒生,是太有意思了。把这烤鹅写得就仿佛走到了我们面前,我们仿佛闻到了香气。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小女孩那么饥饿,可烤鹅是主动走上来的。那可是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啊,该怎么从盘子里跳下来,怎么摇摇摆摆地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呢?用你的朗读告诉我们吧!(学生朗读,配以形体的'动作,体会“摇摇摆摆”的样子。)
烤鹅明明是不会动的,可它却从盘子里跳下来,摇摇摆摆走来,多么富有童话趣味!它要带给小女孩什么呢?有了食物,小女孩就不必再忍受饥饿了,而是获得了满足。(让学生批注这个词语,并板书“满足”。)
(三)安宁(第三次憧憬)
“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在向她眨眼睛。小女孩向画片伸出手去。”(配上插图)
圣诞树上那许许多多美丽的画片,不就是圣诞节时候我们送给别人祝福的贺卡吗?瞧!它们正向小女孩眨眼睛。眼睛可是心灵的窗户,每张画片都写满了祝福,你们就是那一张张的贺卡,你们在向小女孩眨眼睛,想送给小女孩怎样的祝福呢?(找到一个女同学扮演小女孩,进行口语交际)
其他学生送祝福,扮演小女孩的女同学说自己的感受。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小女孩儿在听到祝福的话语后感受到的片刻心灵上的满足。(板书:安宁)
(四)疼爱(第四次憧憬)
小女孩不仅要获得这些物质上的满足,她还要追求更大的精神上的满足。所以,她第四次、第五次点燃火柴就看到了奶奶。(出示句子,生读)
“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板书:慈爱)
有了温和慈爱的奶奶,小女孩就不再孤独,她多么高兴啊,可以想象当她见到奶奶的时候,该怎么呼喊——(引导学生体会小女孩的心情,朗读课文)
(配乐静听,课件显示这段文字)
“奶奶!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当时情境宁静而感人。)
(五)快乐(第五次憧憬)
“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她们俩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越飞越高,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有感情朗读,配上插图)
小女孩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她们俩是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板书:快乐)
三、梳理“幸福”
故事又结束了。现在再回顾一下课文,然后回过头来再看题目中的“小”。通过朗读讨论,原来小中还包蕴着这些我们读到的,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得见的“大”(出示刚才学生朗读过的那五次“幻想”的内容)——大大的火炉、大大的圣诞树、大大的烤鹅,还有高大的奶奶。
透过这些看得见的“大”的阅读中,批注出了这么多看不见的“大”——无限的温暖,无比的满足,永久的安宁,永远的慈爱和永恒的快乐。(和学生一起完成对板书的梳理,从而又回扣整体。)
四、“幸福”来源
(1)什么让女孩从黑暗与痛苦的世界,获得了这些光明与快乐?是小女孩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四而五点燃火柴,也体现着这些梦想来自于小女孩内心的渴望。
(2)你们再来对比课文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你发现了什么?(对照黑板两节课批注的词语。)
(对比左右概括总结)弱小与强大,黑暗与光明,寂灭与狂欢,痛苦与欢乐——感谢同学们发现了课文的内在结构,让我们懂得了小女孩的渴望源于内心,并获得一次次升华。就在这样的阅读对比的批注中,我们竟然发现了文章的结构。到此,我想你的思考一定没有停止,你一定还会产生追问,会是什么呢?生:(沉默,思考。)
让我们再次走进故事中,进行角色转换。只改名称,假如把小女孩换成你,试想:(屏幕出示,上节课梳理女孩不幸的语句——大家都在欢度大年夜,可你赤着脚走,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时候,你会怎么想?
当你好不容易有了一双妈妈的大拖鞋,可是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你把鞋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到,另一只让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孩子的时候可以拿它当摇篮,你是什么情绪?
当这一整天,谁也没有买过你一根火柴,谁也没有给过你一个钱……
当你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你不敢回家,因为爸爸一定会打你的时候,你的心情又会怎么样?
当你一次次点燃火柴,可是火柴一次次熄灭,你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此刻,你会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说?
联系学生自身感受,来反思小女孩的渴望,那么这些字里行间究竟隐含着小女孩一颗怎样的心灵?就请拿起笔,把你最想对小女孩说的话,批注在课文中吧。哪怕是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都行。(板书隐含。配乐学生动笔,之后汇报。)
这含在字里行间的是一个“忍”啊。如果说“隐”是埋藏是一种隐含,原来埋藏在心的是一颗“隐忍”之心。(板书:把“隐含”的“含”改成“忍”,最终变成“隐忍”。让学生批注这个词语。)苦难把女孩放到尘埃里,却开出了幸福的花儿。原来,心怀渴望并不难,而在苦难中拥有一颗隐忍之心,才是这小小的女孩获得幸福的真正原因啊。
五、提升“幸福”
小女孩也许不懂这些,可正是因为我们的阅读赋予了小女孩这么高贵的形象,她就是我们人间的天使!正是如此,她和奶奶一起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小女孩飞到的是什么地方呢?她们是跟上帝在一起。(让学生在课文中补充上这句话)简单交流西方信仰上帝是西方文化的代名词——那么,跟上帝在一起,就是和什么在一起?联系学生查阅的有关西方信仰的信息。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8
学习目标:
1.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和理解生字所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4.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
1.从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关注小女孩的命运。体会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的效果。
2.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五次擦燃火柴的课件;乐曲《天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从作者入手,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出示几段话请学生来读:
a我年届七十,有机会又读了一遍安徒生童话,颇有以前没有过的感受。因此我深深领悟到,安徒生童话真是可以从小读到老的书。(任溶溶)
b在安徒生的童话世界里,虽然他并不经常给你一个甜蜜蜜的大团圆──而是让女孩点完所有的火柴冻死,让锡兵为了得不到的爱情甘心熔化,让小人鱼化成美丽的海水泡沫,让刚刚爱上公主的穷人失手烧掉自己的.飞箱──但掩卷之后,我们觉得他的童话世界仍然充满了善良和爱,充满了感动和美。
c丹麦大物理学家奥斯忒看到了安徒生的才能。他对安徒生说,如果他的长篇小说能使他出名,那么,他的童话将使他不朽。
d列夫?托尔斯泰曾意味深长地问高尔基:“你读过安徒生吗?我读过,十年前,我没读懂,十年后,我终于读懂了,他很孤独,非常孤独!”
e我相信,用生命写作的作家无论多稀少,安徒生都是其中一个,他的生活、经历、情感、血液、梦想……一切都在文字中,这使得他的童话拥有丰富深刻的内涵,在儿童和成人的世界里都广受欢迎。仅此一点,就可以把世界上绝大部分童话作家和安徒生区别开来。
1.关于安徒生,你了解了什么?
2.关于安徒生,你不解什么?
二、从故事走近安徒生
1.简介《卖火柴的小女孩》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发表于1846年。当时有个朋友要求他为一幅拿着一束火柴的穷苦小女孩的画写一篇童话。这幅画使安徒生想起了自己母亲的苦难童年。他的母亲幼年讨过饭。安徒生说:“妈妈告诉我,她没有办法从任何人那里讨到一点东西,当她在一座桥底下坐下的时候,感到饿极了。她把手指伸到水里去,沾了几滴水滴到舌头上,因为她相信,这多少可以止住她的饥饿。最后,她终于睡过去了,一直睡到下午。”
安徒生就怀着这种感情创作了这篇感人的童话的。
2.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自学生字。
三、默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不懂什么?把自己的想法批注在书上。
四、检查朗读,听写生字。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9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启发谈话。昨天我做了一个梦,梦中出现了一个小女孩,她想通过我问大家这样一个问题“你们是怎样过大年的?”(吃、穿、住)你们是幸福的,可这个小女孩在大年夜却是悲惨的。(课件)这个小女孩就是安徒生笔下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板书课题。
2.简介作者:安徒生,19世纪丹麦著名的作家,被称为“世界童话之王”。他家境贫寒,14岁开始自谋生计。他一生写了160多篇童话。他的童话爱憎分明,想象力丰富,构思巧妙,情节生动。例如:(课件)安徒生写的童话的插图。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走近卖火柴的小女孩。开书:
二、新授:
1、孩子们,我们悄悄地走近了坐在墙角的小女孩,静静地看看这个可怜的孩子擦燃了第一根火柴。
(1)请孩子们自由读一读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情景。板书:读
(2)你能说说: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时,为什么会出现火炉的幻景呢?寒冷
(3)在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过程中,你感受到小女孩此时是怎样的心理呢?(矛盾)你怎么知道小女孩矛盾呢?(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来,在上面擦燃了,来暖和暖和她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分析“哪怕、小小、敢、问号”等地方可以看出她此时是真的是非常非常想要温暖,她经过了很强的思想斗争,最后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冷得不行了才擦了一根火柴。
(4)为什么她会经过这么强烈的思想斗争啊?(她怕啊,因为她没有卖掉一根火柴,家里人还要责备她,她怎么还可以再去用火柴取暖呢?)
(5)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时,看到了火炉,她觉得自己好像就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大火炉装着闪光的铜脚和铜把手,火是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她刚想把脚伸出去……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火柴梗。
你感受到了什么?(寒冷,寂寞,现实的残酷。说明这种幻想所带来的幸福的短暂、只有一根冰冷的火柴梗。)
(6)小结:短短的一根火柴,让我们感受了她的幸福与失落,体会到了小女孩对于温暖的向往。
(7)生活在幸福中的孩子们,我们一起来深情地读这一部分,用我们善良的心去感受一下小女孩的寒冷和矛盾。板书:读。
2.指出并总结学法。刚才学习这一段用的是“读——想——读”的方法,先读课文,弄清写了什么?再抓重点词,为什么这样写?说明了什么?最后,再朗读了。用这样的方法学习其他几次擦火柴出现的幻景部分。
3.小组讨论学习,完成表格。
第几次擦燃火柴 现实 幻景 渴望 想象丰富
第一次 寒冷 火炉 温暖 虚实结合
第二次 饥饿 烤鹅 食物 对比鲜明
第三次 孤独 圣诞树 快乐
第四、五次 痛苦 奶奶 幸福
4.小结自学情况。因为冷才出现火炉,因为饿才出现烤鹅,因为孤独才出现圣诞树和奶奶,这些幻想都随火柴的熄灭而消失,使本来就痛苦的小女孩更加痛苦,这一段主要写小女孩的四次幻想和产生这些幻想的原因,反映了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显示了生活的痛苦和命运的悲惨。
5.指导朗读。小女孩寒冷、饥饿、孤独、痛苦,遭受了多少的委屈,但她只能向奶奶诉苦,因为奶奶是惟一疼爱她的人。此时的她有多少的感受多少的话想向奶奶说,让我们带着这样沉甸甸的感受一起来读。出示课件:奶奶!啊 !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奶奶带着她飞到那没有……出示课件: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这只是小女孩的什么?(幻想和愿望。要想真正过上没有寒冷、饥饿、痛苦的生活,只有推翻那人剥削人的社会。)
6、孩子们,读到这儿,如果小女孩真正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你的心情又会是怎么样的?(快乐)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设计
可是现实呢?(她死去了)你为什么说她死去了?(这样的地方是根本就不存在着的。)是的,小女孩带着微笑冻死在旧年的大年夜。此时,我们的心情应该是悲伤的。出示课件:谁也不知道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谁也不知道”这几个字给了我更沉重的'感受。你知道是为什么吗?(与小女孩的美好愿望形成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小女孩命运的悲惨。)
三、总结全文。
1. 学到这里,我们明白了,这个童话写的是什么事,请用题目做主语,把句子补充完整。可以加上时间、环境、结局。出示课件:
________,卖火柴的小女孩______。
2. 现在我们看一下全文。
(1)因为是冻死,课文中写“冷”的很多,请你从课文找一找含有“冷”的词语或句子。一起找。出示课件:
天冷极了 天又黑又冷 小女孩又饿又冷
更冷了 家里和街上一样的冷 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2)请用“冷”组词或者词组,说说小女孩所处的环境。我们可以从天气说起,先说自己然后说那社会。出示课件:
寒冷的天气 冰冷的雪地 冰冷的寒风 冷漠的社会 冷酷的世界
指点,深化主题:天气寒冷,雪地冰冷,寒风尖冷,但更冷的是这冷漠的世界,是这冷酷的社会。
3. 现在想一想,从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接在上面说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句子后面,再加一句来提示这个故事的中心,会吗?(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冷酷)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设计
4、从小女孩的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的悲惨遭遇,我自然地想到我国唐代诗人的两句诗。出示课件:“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何等类似的凄惨的情景啊!
四、拓展练习:出示课件:诗歌:孩子们仿写,根据时间写1、2节。然后展示自己写的诗歌。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10
教学过程 :
1、谈话导入 :
安徒生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拥有生命是幸福的,只要你拥有健美的心灵,什么样的厄运也不能夺走你的幸福。那么,应该说,只要活着,就能体会到幸福的存在,可是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却在这样一段话(出示):“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那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
(过渡):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吗?小女孩看到什么美好的东西会使她感到那么幸福呢?
2、品读,感悟。
⑴听老师读第二段,(读时课件演示)学生思考:小女孩心中,幸福是什么?
⑵学生交流,得出结论:是因为小女孩擦燃火柴,在幻想中得到了火炉,烤鹅,圣诞树,最重要的是,她还见到了亲爱的奶奶。
⑶(出示课件)为什么小女孩觉得有一个温暖的火炉就是幸福的?请大家轻声读第5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⑷四人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⑸全班交流,综合意见。
抓住重点句,进行感悟:
①“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
含义:因为她寒冷难忍,在迷迷糊糊中把一根火柴的光看得非常神奇,把一根火柴的热看得非常温暖。
②“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含义:小女孩在幻景中是那么温暖,但是回到现实中,包围她的只是这寒冷、漆黑的夜晚。
③“她敢从成把的火柴中抽出一根来……来明暖和暖和她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含义:火柴是用来维持生计的,平日肯定舍不得用一根,但是她实在是被冻死了,课文有一句:“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说明了这一点。
⑹由于难忍的寒冷,小姑娘幻想得到火炉,那么她为什么会幻想到喷香的烤鹅呢?(课件出示)小组合作学习,一人朗读,其他同学先听,然后联系实际说说体验,讨论从这段话中,你又领悟到了什么?你能不能补充板书呢?
要点:①富人和穷人的生活差别是那么大,当穷人还在忍饥挨饿时,富人却能在布置精美的餐桌前享用丰盛的圣诞大餐。
②小女孩眼前只是一堵又厚又冷的墙,冷酷的现实,隔绝了她和美好的幻想,当小女孩回到现实中来时,只会更加痛苦。
⑺虽然幻想消失后,现实只会让人更加痛苦,但是小女孩仍然无法抑制内心对幸福的渴望,她一次又一次地擦燃了火柴。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二段剩下的部分,再仔细想想:这四次幻想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次?为什么?
反复引读,细细品味。
⑻小女孩5次擦燃火柴,在感情上有变化吗?请五位同学分别读五次擦火柴的过程,其他同学找一找,划一划,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第一次:敢从成把的……终于……,说明内心很担心;第三次:赶紧……整把……,说明毫不犹豫)感情一次比一次强烈,比起温暖、食物、快乐,她更渴望的是见到奶奶,更渴望亲人的关爱。
⑼学到这里,你们明白了小女孩“新年的幸福”是指什么?(在新年的第一天,就已跟着她的奶奶走了,被冻死了)
进一步引导点拔:为什么明明死了,却要说她是“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了”?为什么冻死了,嘴角还带着微笑?(教师可作适当提醒:小女孩活在人世时有哪些不幸?)
学生总结:小女孩活在人世遭受着饥饿、寒冷、他人的欺负;得不到亲人的疼爱;没有快乐和幸福。她这样痛苦地活着还不如死了幸福,死了可以摆脱痛苦。
⑽品读感悟:当作者写到小女孩在旧年的大年夜冻死时,当他写下两个幸福时,他的心情会怎样?
请同学们把你们体会到的读出来。
⑾作者为什么不直接抒发这种同情、不满的感情呢?
①引导:比较句子:(出示)谁也不知道,她曾经多么痛苦,她是在除夕夜里被活活冻死了。
让学生与课文中的句子朗读比较,结合生活经历体会课文结尾的好处。
②学生小结:这样的结尾更让人回味沉思。幸福与不幸形成强烈的对比,更能表达作者的同情之一心,更突出了小女孩的悲剧命运。电视镜头中常常用大笑、狂笑来表达强烈的不满、悲苦等场面,让人觉得更悲伤。“以喜写悲悲更悲”
③介绍“含泪的微笑”及代表作家欧。亨利的代表作《麦琪的礼物》
3、补充故事。
为大家介绍一个真实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她与课文中的小女孩相隔半个世纪,来自于西门子公司驻中国的代理拉贝1919年短暂回国期间写下的日记。那时的德国已由皇帝专制改良到共和制,局势动荡,社会灾难深重。那个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也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故事略)比较两个故事,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⑴比较两个小女孩的命运,说说感想。
⑵介绍写作知识:老师总结:原原本本的生活见闻是不加任何想象、联想的,知道什么写什么,见到什么写什么;而在童话写作中就不一样了,作者要使所反映的人物故事具有感染力,就要深入人物的心理,置身于人物的生活境遇中进行充分的想象补充,从而将故事表达得更为合情合理,更富于真实感。
4、拓展练习。
⑴《卖火柴的小女孩》深受各国小朋友的喜爱,其中小女孩四次幻想更是全篇的精华。回家后将部分内容讲给弟弟妹妹听。
⑵阅读你喜欢的安徒生的其他作品,写一篇读后感,课后小组交流。
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如漫画、作文、录音采访等来表现:我和爷爷(爸爸)比童年。
⑷关注世界,从各种媒收集资料,寻找21世纪“卖火柴的小女孩”。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11
设计思路:
假期过后,许多幼儿都带来了旅游照片,兴高采烈地向同伴讲述自己外出的经历。我做了统计,在暑假与国庆长假两个时段中,班中有90%的幼儿都外出旅游过。幼儿对各地的自然风光、特产风味有了深刻的印象,并积累了许多相关的经验。我国的旅游资源丰富,该如何选取旅游点引导幼儿共同讨论呢?从多方面考虑:我决定选取北京和新疆。一是北京与新疆离上海较远,能激发幼儿浓厚的旅游愿望。二是北京是中国的首都,又恰逢国庆六十华诞、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新疆美丽的自然风光、少数民族风情和独特的自然资源都很吸引幼儿。若能将这些信息契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予以教学,一定对激发幼儿的情感和挑战幼儿的认知有较大的价值。“嘿,跟我一起去旅行"就这样诞生了。
进入大班以后,幼儿在交往、协作能力上有了明显的进步。因此,本次活动设计我就采用了自由结伴、分组协作的方法,以挑战与推动幼儿间的友好交往与交流。“旅游”话题相对于其他教学内容有其独特之处,素材丰实、信息量大、且容易情景再现。在活动中我设计了“情境模拟”的方法,全景式呈现当地真实的画面、配以生动的讲解,带领幼儿经历了一次完整的模拟旅游,给予幼儿强烈的视觉感受与快乐的情绪体验,努力体现活动的目标与内容。
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感受北京和新疆都有好玩、好看和好吃的特点,进一步激发旅游的愿望。
2.幼儿在与同伴的模拟游戏中,尝试协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体验友好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四台电脑:北京、新疆等城市的旅游宣传片(教师自制);模拟旅游课件(包括模拟客舱、模拟起飞等内容);部分旅游景点照片;新疆特产(葡萄干)。
2.经验准备:幼儿有旅游经验,收集一些自己及家人到各地旅游的照片和画片;幼儿会通过电脑查看简单的信息。
活动过程:
一、观察地图——交流旅游经验
1.你去哪里旅游过?
2.旅游开心吗?
3.你还想到哪里去旅游?
教师小结: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有许多景点吸引我们去旅游。有些地方特别值得我们去,今天我就向你们推荐两个许多孩子都没去过,但又是特别热门的旅游景点。一个是北京、一个是新疆。待会儿,我们先看旅游广告,再决定你想到哪个地方去旅游。
二、观看视频——了解景点特点(推荐两条旅游线路)
1.分小组观看介绍北京、新疆的旅游景点宣传片,了解这些地方的特点。
教师指导要点:
(1)引导幼儿仔细观看景点宣传片、并选择和确定自己喜欢的旅游景点。
(2)鼓励幼儿与同伴协作学习,参与商量讨论。
2.幼儿分队讨论(幼儿根据意愿选择不同旅游方队——北京队、新疆队):
(1)你最想去哪里?
(2)这个景点有什么特别吸引你的地方?
教师指导要点:
(1)为幼儿创设比一比和说服对方的游戏氛围。
(2)引导幼儿仔细倾听同伴的交流,并帮助幼儿梳理线索,尝试有目的的讨论(如比比好玩的、好吃的、好看的)。
3.教师适时推荐几个旅游特色:
(1)北京故宫中数字“9”的秘密(数数神兽、猜猜石龙壁、发现故宫门上有趣的铜钉排列)。
故宫里不仅有好看的,还有好玩的。用你的`眼睛一起来找找。发现什么有趣的秘密了?
(2)新疆呜沙山的玩沙乐趣(观察照片,倾听滑沙声音,发现有趣的滑沙项目)。
他们在玩什么?从上面滑下来会有什么感觉?你听过沙子唱歌的声音吗?
教师小结:看来每个地方都有不同,都有好玩的、好吃的、好看的,它们不相上下。那今天我们就组成一个“北京——新疆”联合旅游团,去两个地方旅游。准备出发!
三、模拟游戏——体验“旅游”的快乐
1.教师担任导游带领幼儿模拟机舱飞行,模拟行程。集中感受旅游景点好玩、好吃、好看的特点。
教师指导要点:
尽量为幼儿创设生动、饱满、立体的情绪体验氛围。注意旁白的情绪渲染,以及模拟行程中的动静交替。例如模拟飞行、阅兵走步、学习新疆舞蹈、观看升旗仪式等。
2.模拟旅游,模拟行程(录像片)的内容有:
(1)新疆:少数民族的歌舞表演、少数民族的服装、大草原的景色、沙漠的景色、天池的风光、丰富的水果、当地小吃等。
(2)北京:著名的建筑(长城、故宫、天安门广场、鸟巢、水立方等),观看阅兵式、升旗仪式,当地小吃等。
四、延伸活动:景点模拟导游
教室里还有许多小朋友带来的景点照片和特产,你愿意去哪个景点担任小导游?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有两大亮点,第一:教师为幼儿创设了尽可能真实的情境,让他们在情境中建构经验,体验情感。例如多媒体影像的画质感、现代化技术手段辅助的模拟飞行体验、符合当地特色的音乐背景烘托、新鲜的水果实物。第二:活动内容的选择与幼儿当前经验、兴趣、认知非常契合。教师从幼儿已有经验中链接旅游资源:从好玩、好吃、好看等具体形象化的角度筛选旅游资源;从幼儿的情趣切入旅游的新元素。整个活动既满足了幼儿的情绪情感,更对幼儿的认知形成了适当的挑战。
本次活动内容丰实,活动中开放性提问较多,活动形式也有分组和集中等细节处理,因此现场教学时间略长。由此,我认为要关注教学的有效性,注重信息的取舍,活动中要注意:1.第一部分引发幼儿交流旅游经验,可以加快师生的互动节奏,紧凑环节。或者在主题活动前期、或个别活动中提前进行经验交流。在集体活动中教师可直接导入新的旅游景点,切入主题。 2.多媒体材料的制作上要精选组合,增强细节意识。如可将好吃的食品一起呈现出来,减少单幅图片的呈现时间。通过技术手段处理,使素材呈现更有目标。 3.由于幼儿旅游经验的不同,有些幼儿的表达超越了图片资料所提供的信息,现场教师要根据大多数幼儿的经验,学会取舍和判断,使活动内容更聚焦,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达到预期目标。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12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从理解重点词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体会作者由现实生活所展开地合理想象。
3、能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激起对资本主义社会里贫苦儿童悲惨生活的同情。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从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和作者想象的合理。
2、从最后三个自然段的含义深刻的语句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里蕴含着的意思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搜集安徒生的资料。课文有关。
导学过程
二 次 备 课
预习题纲
1、自由朗读课文,圈划出不懂的字、词或喜欢的词、句子,小组讨论解决不懂字词。
2、再读课文,回答问题。
(1)本课的作者是( )国作家( ),他的作品还有( )等。
(2)小女孩共几次擦火柴,每次都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看到这种事物?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年的大年夜你们是怎样过的?大年夜本来是很高兴的,一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有鸡、鸭、鱼、虾等好菜,大家生活在这里是幸福的,但在沙俄统治下的俄国人民却过着悲惨的生活,有一个小女孩,她在大年夜还要在街上卖火柴,你们想知道她在街上卖火柴发生了什么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只要你认真学习,就知道小女孩究竟发生什么事了。
二、检查预习。
1、指名读生字,师生正音。
2、开火车读生字,组词。
3、大家自由大声的朗读课文,读完后完成一个练习:课文先写了小女孩_______,再写小女孩________,最后写小女孩_____。
课文就写了这样三部分内容,下面我请大家把课文分成三段,看谁分的又快又准确。
(1)悲惨生活(2)美好幻象(3)冻死街头
三、重点研读课文第一段。
1、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课文第一段,下面我们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一段,读后说说小女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可怜)
2、我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第一大段,边读边思考,你是从文中那些词句中体会到小女孩的可怜?并说说理由,前后桌之间可以讨论。
讨论交流:主要从小女孩的冷、饿、无人同情、受人欺负、家穷等几个角度体会到小女孩的可怜。例如:在学生体会又冷又饿后,教师小结,这样一个又冷又黑的大年夜本来应该是在家中围着温暖的火炉,吃着丰盛的晚餐幸福的度过,可小女孩却光着头赤着脚流落街头,真是太可怜了!在学生体会了小女孩无人同情 、受人欺负后,教师小结,这样一个小女孩在冰天雪地的大年夜忍冻挨饿一整天,不仅得不到别人的半点怜悯,甚至还有受别人的欺负,真是太可怜了!
重点句学习:
(1)“这一整天,谁也没有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有给过她一个钱。”从三个“一”你体会到什么?
(2)“雪花落在她的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
这些指那些?她为什么没注意这些?小结,谁不爱美丽?可此时的小女孩,又冷又饿根本无法顾及外表的美丽,她想要的只是能让她吃饱穿暖,可就是这样小小的要求都是无法实现的,小女孩真实太可怜了!
(3)“每个窗子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因为这是大年夜----她可忘不了这个。”
这个指哪个?她为什么忘不了这个?大年夜本该一家人团聚一起幸福的度过,可小女孩却只能踏着冰雪流落街头,有家不能回,真是太可怜了!
四、朗读指导。
1、同学们,刚才我们从词句中体会到小女孩的可怜,现在请大家选择自己最想读的一句话,细细品位,怎么通过朗读表现小女孩的可怜。
2、指导交流,主要通过重音、语速、表情的指导读出小女孩的可怜。指导方式先个别指导,同学交流、老师范读、学生齐读。
3、下面大家选择自己最想读的句子,我们一起自由把它读出来。
五、讨论。
同学们听了大家刚才的朗读,我不仅深深同情小女孩悲惨的.遭遇,与此同时我的心中也不由的涌起一股强烈的怒火,你们知道我为什么愤怒吗?你们现在也开始为小女孩的遭遇感到不平了吗?俗话说不平则鸣,今天我们就要在这儿为小女孩鸣不平!我们要控诉那些导致小女孩悲惨命运的人,下面大家想一想,你要控诉谁,要控诉他什么?(控诉没有同情心的行人,欺负穷人为乐的坐马车的有钱人,欺负同龄人的小男孩,不疼爱孩子、不称职的父亲,罪恶的根源万恶的社会制度)
六、总结,设置悬念。
同学们,在小女孩生活的时代,是没有人为她鸣不平的。小女孩最终活活的冻死在街头,但她却是带着微笑离开这个没有幸福的世界的,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我们下节课再来学。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安徒生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拥有生命是幸福的,只要你拥有健美的心灵,什么样的厄运也不能夺走你的幸福。那么,应该说,只要活着,就能体会到幸福的存在,可是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却在这样一段话(出示):“谁也不知道:她曾经看到过那么美丽的东西,她曾经多么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过渡):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吗?小女孩看到什么美好的东西会使她感到那么幸福呢?
二、品读,感悟。
1、听老师读第二段,(读时演示)学生思考:小女孩心中,幸福是什么?
2、学生交流,得出结论:是因为小女孩擦燃火柴,在幻想中得到了火炉,烤鹅,圣诞树,最重要的是,她还见到了亲爱的奶奶。
3、(出示)为什么小女孩觉得有一个温暖的火炉就是幸福的?请大家轻声读第5自然段,联系上下文,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4、四人小组交流学习成果。
5、全班交流,综合意见。
抓住重点句,进行感悟:
①“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
含义:因为她寒冷难忍,在迷迷糊糊中把一根火柴的光看得非常神奇,把一根火柴的热看得非常温暖。
②“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含义:小女孩在幻景中是那么温暖,但是回到现实中,包围她的只是这寒冷、漆黑的夜晚。
③“她敢从成把的火柴中抽出一根来……来明暖和暖和她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含义:火柴是用来维持生计的,平日肯定舍不得用一根,但是她实在是被冻死了,课文有一句:“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说明了这一点。
6、由于难忍的寒冷,小姑娘幻想得到火炉,那么她为什么会幻想到喷香的烤鹅呢?(出示)小组合作学习,一人朗读,其他同学先听,然后联系实际说说体验,讨论从这段话中,你又领悟到了什么?你能不能补充板书呢?
①富人和穷人的生活差别是那么大,当穷人还在忍饥挨饿时,富人却能在布置精美的餐桌前享用丰盛的圣诞大餐。
②小女孩眼前只是一堵又厚又冷的墙,冷酷的现实,隔绝了她和美好的幻想,当小女孩回到现实中来时,只会更加痛苦。
7、虽然幻想消失后,现实只会让人更加痛苦,但是小女孩仍然无法抑制内心对幸福的渴望,她一次又一次地擦燃了火柴。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二段剩下的部分,再仔细想想:这四次幻想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次?为什么?
三、反复引读,细细品味。
四、作业布置。
读一读安徒生的其他作品。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13
设计背景
在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中,童话故事题材作品由于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容易被幼儿所感知和接受,于是这节语言活动课我选择了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内容简单。描写细腻,情感丰富的童话作为欣赏教材。
活动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生词,理解并掌握故事内容,并能有感情的朗诵。
2、体会故事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幼儿同情心及爱心。
3、尝试用自己的行体态语言和口头语言有表情的朗读卖火柴的小女孩。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激发幼儿对小女孩悲惨遭遇的同情,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富有同情心的善良品德。
活动准备
课件《卖火柴的小女孩》,故事的图片。
活动过程
1、导入:运用问题,引出主题,激发幼儿兴趣。
师:孩子们,每年过年的时候你们都是怎么过的?可是有一个小女孩在除夕夜里没有回家,她光着脚在街上卖火柴,你们知道她是谁吗?她发生了什么事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卖火柴的小女孩》吧。
2、整体欣赏课件,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初步感受故事中的悲惨气氛。
3、分段欣赏,通过问题感受并理解小女孩擦亮火柴时的心情怎样,为什么会这样,激发幼儿感情的升华。
(1)故事的名字是什么?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童话里有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小女孩擦亮第一根火柴时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3)擦亮第二、三、四根火柴后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4、讨论交流
鼓励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复述故事。 请幼儿想一想你如果遇到这个小女孩,你会怎么做?
5、情境游戏,加深理解。
让幼儿自己选择故事中的`角色,根据自己对故事和角色的感受尝试表演《卖火柴的小女孩》。
6、结束活动:完整重温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
7、活动延伸:请幼儿在家长的帮助下阅读安徒生的其它童话故事。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14
一、教材分析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世界著名童话家安徒生的一篇杰作。以虚实结合的方法,记叙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里,极度寒冷、饥饿、冷落的情况下,一次次划燃火柴,出现了不同的幻想,最后冻死在街头的悲惨故事。全文以火柴为线索,从卖火柴到燃火柴,最后拿着燃后的火柴梗,带着美好的幻想幸福地死去。课文以美好的幻想和细节描写映衬出小女孩悲惨的命运,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小女孩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二、设计理念
1、以读代讲。以读代讲,是阅读教学的最基本方法。课堂上,我让学生带着学习问题,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来认识生字、理解相关词义,积累、内化课文语言,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学习写作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先学后教。整个教学过程我是按照“先学后教”的教学思路设计的。通过 “定向学习”——“交流展示”——“教师精讲”——“课堂检测”四个环节落实学习任务,从而达成学习目标,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3、双主教学。整个设计和教学过程保证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突出教师的重要作用,如教师在“先学”中走进学生进行引导解疑,在展示中适当补充纠正,特别是“后教”环节,以精彩的点拨和诱导,保证学生学习的质量。
三、学习目标
1、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和理解生字所组成的词语。
2、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能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了解现实与幻想相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5、激发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的兴趣。
四、学习重难点
1.从小女孩所看到的种种幻象中体会她的悲惨生活。
2、体会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及表达的效果。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准备
五次擦燃火柴的课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畅谈作者与题材。
1.你知道什么是童话吗?(童话是一种文学体裁,主要面向儿童,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
2、谁知道安徒生吗?(安徒生是十九世纪世界著名的丹麦童话作家,一生为孩子们撰写了168篇童话,你读过了吗?)
3、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板书课题。
(二)、出示学习提纲。
1、认真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写会生字,能理解所组成的词语意思。
2、把课文读通顺,思考小女孩几次擦燃火柴,每一次看到什么?为什么?
3、小组合作交流,小女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幻想,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三)、展示学习情况。
1、学生读文展示。由每一小组小组长展示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巩固生字读音,教师随机矫正其出错的地方。
2、指定一个小组团队齐读最后三个自然段,要求比较通顺地诵读。
3、安排每一小组的较差学生书写课本中的生字,师生注意其用笔情况,之后进行点评指导。
4、抽查与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意思。
5、哪个小组愿意展示回答“学习提供2”的问题?由小组长指定学生回答。
6、指定平时成绩一般的学生,试着回答“学习提纲3”。
(四)、精讲与点拨。
1、教师示范读学生在朗读中容易出错的相关段落。
2、小组长矫正组内学生写字出错的地方,教师随机课堂指导。
3、点拨引导“学习提纲2”的问题,教师板书:大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幸福的地方。
4、用“因为小女孩渴望——所以她幻想得到——”启发学生真正掌握“学习提纲3”。教师板书:温暖——吃烤鹅——节日的快乐——得到关爱——幸福的生活。
(五)、课堂检测与补救。
1、读写课文生字:乖 裙 兜 币 唉 橱
2、书写词语:摇篮 围裙 圈腿 裂缝 橱窗 饥饿 乖巧
3、用“因为小女孩渴望——所以她幻想——”通顺地概况课文的主要内容。
4、安排课后的“兵教兵”。
第二课时
(一)、检测“兵教兵”课后合作学习任务。
(二)、出示学习提纲。
1、课文以“火柴”为线索,主要写了几件事?
2、细读课文,比较通顺地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3、你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知道了小女孩的具体处境,在小组中互相交流。
4、自由轻声读小女孩擦燃火柴的部分,把你最受感动的地方画下来,并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5、小女孩美好的幻想可以成为现实吗?你觉得这篇童话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三)、展示学习情况。
1、抽测平时学习成绩较差学生回答“学习提纲1”,小组长补充,能准确概括。
2、由小组长代表小组回答“学习提纲2”,全班同学点评补充,使概括基本流畅。
3、教师课堂巡视,关注差生对“学习提纲3”的完成情况,随机解决学习困难。
4、抽查中差生,让其畅谈“学习提纲4”的学习感受。
5、安排“最想说”的学生,完成“学习提纲5”,鼓励不同见解。
(四)、精讲与点拨。
1、以课文的基本内容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完成。(板书:卖火柴——燃火柴——拿火柴梗死去)
2、从“冷”、“饿”、“缺乏快乐”、“缺乏爱”、“缺乏幸福”几个关键词引导学生找一找相关语句。
3、用“时间”、“地点”、“天气”、“小女孩遭遇”、“ 几次擦燃火柴”
、“最后结果”等启发语,理解小女孩的处境。
4、教师深情诵读小女孩幻想的'段落,让学生读出情,读出味,读出感,体会小女孩的悲惨遭遇。
5、用五次擦燃火柴的课件,让学生感受到小女孩的悲惨。点破,人吃人的社会,幸福只是幻想。
6、“现实与幻想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幻想的越美好,越是衬托出了现实的悲凉”——虚实结合的表达效果。
7、板书设计:
美好的幻觉 ———— 残酷的现实
命运悲惨
(五)、再次感悟写法,升华情感。
1、对比阅读幻象和现实部分,说说幻象的句子在暗示什么?
2、小女孩死了,作者连用了两个“幸福”,作者想的是什么?
(六)、拓展延伸
1、鼓励学生读安徒生童话,准备召开“班级读书会──走近安徒生和他的童话”。
2、读完这个感人的童话,我们一定有许多话想对那个可怜的小女孩说。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15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学习第一部分,体会小女孩的悲惨生活。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学难点:
找出感受深刻的句子,体会小女孩的悲惨生活。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视频资料。
教学流程:
一、结合视频资料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刚才同学们看了这段视频,心里有些什么想法呢?(学生可能会说:心里难受,这些孩子真可怜......)。是啊,看了之后老师也非常的难过,他们实在是太可怜了。不过,总会有一些好心人愿意帮助他们,我相信同学们也很愿意为他们祝福。
2、今天这节课,老师想带领大家走进《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悲惨的童话世界,去认识一位可怜的小女孩,感受她命运的悲惨和不幸,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兴趣?
3、师板题:卖火柴的小女孩,学生读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语。
1、刚才读了课题,同学们最想知道什么,有什么想要说的吗?
鼓励学生自由说说读了课题后的想法,指名一两个学生说说。
2、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走进课文吧!
3、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生字,注意生字词的读音,有拿不准的`字词可以随时请教老师或同学。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1)出示本课生字,指导学习读写。
生字:
A:自读生字,注意字型,借助工具书或问老师同学,读准字音。
B:指名读或教读,并用生字组词,其他同学可以补充。鼓励其他同学正音、老师正音。
C:现场练习书写生字。
师:大家已经会读词语,让我们把它们放到课文中去理解吧!
(2)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再读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生读文,概括主要内容。(教师指名反馈,适当鼓励评价。)
师:这个童话故事内容很丰富,学习这样篇幅较长的文章,我们可以分几部分来理解。请同学们再次快速的浏览课文,想一想,本文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2、学生浏览课文交流汇报,教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引导明确:故事先写大年夜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大街上卖火柴;再写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看到的种种幻象;最后写小女孩被冻死在街头。
3、根据以上学习,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三部分,学生自由划分层次,鼓励汇报。(划分、汇报层次)
4、师:本节课你愿意先学习哪部分?能说说理由吗?(同桌先互相说说,再自由发言。)
引导体会:第一部分是后面内容的铺垫,扎实学习第一部分,才能为重点内容打好基础。
四、品读感悟第一部分,体会情感。
1、师:同学们,让我们先研读第一部分,边读边体会,在你感触最深的地方,勾一勾、划一划,还可以在旁边写些感受。
生自学课文第一部分,边读边划。
交流感悟小女孩的悲惨遭遇,(饥寒交迫、人情冷暖)
2、师指导理解两次提到“大年夜”的含义:两句话表达的意思相同吗?(后一句比前一句表达的感情更强烈。)
对比体会:同学们可以想想我们自己,你的大年夜是怎么过的?(生交流)
过渡语:你们的新年充满着欢歌笑语,是那么丰富多彩。你们真是太幸福了,这些场景对于像卖火柴的小女孩这样的穷苦孩子来说简直是奢求。同学们,让我们打开想象的闸门,在头脑中再现小女孩那个没有欢笑的大年夜。
3、师:当那些富商们围坐在自己家的火炉前面,吃着可口的美餐,欢度圣诞节的时候,那个可怜的小女孩在干什么呢?你们看到了吗?(生自由交流汇报,教师注意引导)
师:这样的语句应该用怎样的感情去读呢?(同情,可怜,无助)
师:读给你的同桌听听,看看能打动他吗?(同桌读)
师:看见你们读得津津有味,老师也想分享一下,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
(引导学生读课文,读完后鼓励学生找出缺点并指正。)
4、师:小女孩和我们的年龄相仿,但她的大年夜过的是何等凄苦悲凉呀。此时此刻,如果圣诞老人真能满足我们一个愿望的话,你最想帮小女孩做什么?(生自由交流)
说说想帮小女孩做什么?为什么?
五、师小结。
你们真是太善良了,可大家都知道,这些东西对小女孩来说,都不可能拥有。是呀,小女孩真的是太可怜了,作者在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对小女孩悲惨命运的同情和爱怜。处处打动着我们的心。下节课我们将再一次走进课文,在火柴一次次燃烧和熄灭中去感受小女孩的可怜和悲惨。
六、作业布置。
1、读写本课生字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相关文章:
卖火柴的小女孩 教案02-25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09-03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11-11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案03-03
卖火柴的小女孩的优秀教案03-09
大班教案卖火柴的小女孩03-13
《卖火柴的小女孩》优秀教案03-02
【精选】《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三篇04-05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四篇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