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教案大全>《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时间:2023-04-01 11:20:06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荐】

  作为一名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荐】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1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例1、例2,第三册角的初步认识。

  预设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实物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初步建立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小朋友,今天我们第二次见面了,就是老朋友了,对吗?你知道我这个老朋友喜欢怎样的学生吗?我更喜欢爱提问题的小朋友。你想问我什么呢?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小朋友,这个数学的好朋友带来了吗?(三角板)你怎么跟这个好朋友打招呼?(握手)握手时你有什么感觉?(尖尖的、有点疼…)让我来试试看,真的,它怎么会咬人?(角)原来是这样的。(板书:角)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在我们身边,很多物体上就有角,你能找到吗?小朋友先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小组活动找角)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小朋友真棒,找到的角这么多。

  2、老师明白了,小朋友们指出的角原来是这样一个图形,小学数学教案《第三册角的初步认识》。(多媒体演示)它们是角吗?

  3、那你们心目中的角到底是什么样的?(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每组派一个代表把你们组想象的一个角画出来好吗?你们对黑板上画出的角想说些什么?(小朋友画的`一个角是不是都正确呢?我们等一下再来看。)

  4、但老师又有点明白了,看来角不单单是一个点,(多媒体演示)这一点尖尖的只是角的顶点,那还有什么呢?还有两条直直的线,这两条直直的线就是角的边,这样的图形就是角。小朋友一起来指。(再用多媒体演示两个角的顶点与边,学生模仿指)

  5、用这个方法把你身边的角指给同组同学看。(指名上来指)这些角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板书: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6、小朋友闭上眼睛,把角记在头脑里,问:头脑里有角了吗?是怎么样的?

  7、画角:刚才我们认识了角,头脑里也有了角,你能把角的样子画在纸上吗?

  (1)你准备怎么画呢?

  (2)(多媒体演示正确画角的方法)电脑老师是怎么画的?再来看一遍,对的,先画一个顶点,再从一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小朋友也用正确的方法画两个方向不同的角,画好后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画的角的各部分名称。师:再看看你们组画的角,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你真会欣赏人。

  8、小结:学到这里,你对角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三、巩固拓展,辩论提高

  1、角爷爷要过生日了,小动物们送来了好多角家族的成员,小朋友,快来看,你想对小动物们说些什么?

  2、学到这里你对黑板上的这些角又想说些什么?

  3、做角:拿出毛线、小棒、纸、吸管来,问:这里面有角吗?请你当一回魔术师,变出角来,也送给角爷爷。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做的?你为什么也说它也是角呢?小朋友真是心灵手巧,用不同的材料做了不同的角,但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4、小猴也急急忙忙地赶来了,说:你们看,你们看,我送来的角才多了,你们看出来了吗?谁也象小猴那样多送几个角给角爷爷,你想送什么图形呢?

  5、这下小猪明白过来了,他不但把这条边拉直变成了角,而且还添上了一条线,你猜小猪送了几个角呢?

  6、你们都送这么多角给角爷爷,这下小猴可急了,猴妈妈说:“别急,别急,你只要在这个三角形上……就会使角变多起来。你们有办法吗?那赶快来试一试。(小朋友也可以到别组去看看,看哪一组画得最漂亮,角又最多。)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会画角。

  教学难点: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能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教具准备:

  三角尺、纸工袋、闹钟、剪刀、纸五角星、纸三角形、两根硬纸条、图钉、一张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我们学校每个星期一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冉冉升起的国旗上有什么?(国旗上有五角星),五角星上有角。

  你们都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升国旗时都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红领巾是什么形状?(三角形)为什么你认识红领巾是三角形的呢?(因为红领巾有三个角)角究竟是什么样的图形呢,你们想不想知道。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新的图形——角。(板书:认识角)

  二、引导探究角

  1.找出三角板中的角。

  下面我们一起来找找三角形的角,它有几个角?(3个)你能指出来吗?教师示范指角的方法。学生模仿指出3个角。

  2、从实物中找角。

  师生逐一出示准备好的纸工袋、剪刀、长方形纸,用手比划这些实物中的角。出示五角星,现在你能找出所有的角吗?(同桌交流,集体交流)刚才我们都是沿着物体的边找到它们的角,下面这个物体你能找到其中的角吗?出示闹钟,指名说一说。(指出:闹钟上的时针和分针之间也形成一个角。)

  3、认识数学中的.角。

  教师出示(例题中的三个图),分别描出一个角,平移到实物下方。指出:这就是我们数学中的角。

  4、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1)指出:直直的这两条线叫做角的边,这个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板书:顶点、边)。提问: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2)指名学生到黑板标出各角的顶点和边。

  (3)练习:判断是不是角(想想做做第1题)。

  提问:是角的图形在图形中标出角的顶点和边在哪里,不是角的说出为什么?

  5、教学“试一试”。

  (1)教师出示两根硬纸条和图钉,示范做一个活动角。然后要求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材料,按照教师的方法做一个活动角。

  (2)提问:你能把这个角变大一些吗?学生尝试将角变大。想象一下:角的两条边就像人的两条腿,腰就是顶点,要使角变大就把两条腿怎样(叉开)?提问:把这个角变小一些怎么办?引导学生说:合拢。

  (3)现在把这个活动角贴着黑板沿着纸条描出一个角。你能像老师这样描出两个大小不同的角吗?学生在作业本上描出两个大小不同的角。

  (4)要求学生找出比较大的角,在图上标出顶点和边。

  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你知道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

  三、反馈检测

  1.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提问:下面的图形各有几个角?

  重点观察第一个图形,指名说出有几个角。学生可能会认为有3个角,也有的会认为是1个角,分别让他们说说自己的理由。根据学生的回答,再次点出: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边是直直的。(板书:边是直直的)

  其余三个图形,逐个指名说一说,产生分歧时,让学生各自说说自己的理由。

  2.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出示三个不同的钟面,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用红色线条表示。提问: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

  同桌交流,指名回答,并说说是怎样想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出:角的大小与它叉开的大小有关。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两幅大小不同的三角尺,将形状相同的三角尺放在一起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说出:这两个角一样大。

  4.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每人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分小组活动。每人折出一个角,小组内比一比,谁折出的角最大,谁折出的角最小?

  四、反思总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学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归纳:认识了角。知道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角有大有小。其中要特别注意的是:边一定是直直的。还会画角和比较角的大小。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3

  教学内容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56~58页《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操作活动中,经历直观认识角的过程,知道角的大小与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2.知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学会画大小不同的角。

  3.能在长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或生活物品中找到角,激发学生对角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难点

  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大三角板、圆形纸、活动角。

  学生准备:学具袋(内有小棒若干根、吸管、圆形纸、20厘米长的线绳一条)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去数学的图形王国里走一走,看看在那里能学到什么新知识,获得什么新本领,好不好?

  (课的引入抓住了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利用学生熟悉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探索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

  二、引导探究,合作交流。

  活动一:猜图形,揭示角。

  1、课件出示四个图形,每个图形都被遮住一部分,只露出他们的角,猜猜他们是什么图形。

  2、根据学生的回答,揭示角,课件演示将角剪下来。

  活动二:观察角,认识角。

  1、引导学生观察每个角的样子,概括出角都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2、出示几个典型的图形,让学生判断是不是角。

  (从学生熟悉的四个图形中引入角,通过三次“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了正确的“角”的表象,逐渐渗透了“角是由一点出发,引出的.两条线”这一知识,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注意了知识的渗透,为学生继续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做好了铺垫。)

  活动三:联系实际,找角

  1、在生活中找角。

  2、在图形中找角。

  课件出示

  (让学生从身边找角,使学生经历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在图形中找角,使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

  活动四:动手操作,做角。

  学生每四人为一组,组长拿出学具袋,小组内每人任选一样物品做角。

  活动五:玩活动角。

  1、学生操作:让其中一条边不变,转动另一条边,有什么发现?

  2、师拿出两个一样大的角,但边一长一短,让学生比较角的大小。从而体会到教的大小与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通过做角,玩角,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体会、理解角的组成和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这些知识点。注重了学生的观察、操作与体验,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

  活动六:体验感悟,画角。

  课件演示画角过程,学生在本上画角。

  三、总结提升,自我建构。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共同编一首儿歌做总结。(板书)

  一个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时,要记牢,先画顶点再画边。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4

  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这节内容是第三册“角和直角”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角作为几何形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和各部分名称以及角的画法是学习的重点,通过直观感知抽象出角的图形,角的大小比较是这节内容的难点。另外,学习这部分知识,也是为今后高年级学习角的分类打下基础。所以,在角的认识的起始课上充分帮助学生建立角的表象,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集合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

  学情分析

  “儿童的.智力活动是与他对周围物体的作用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儿童的理解来自他们作用与物体的活动。”角普遍存在于学生的生活中。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因素引导学生认识角。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直观地认识角有大有小,会画角。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折角和做角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通过学生找角和课件演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2、能辨认角。

  3、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5

  一、设计思路:

  以学生为主体,顺着学生的思路去思考,尽量让学生去说,去做,老师在关键处启发诱导,直观教具的使用,提高学生感官上的效果,激发兴趣,提高对数学的认识,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教材分析

  1、授课内容:

  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课本第38~39页。

  2、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加深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教材中不要求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等几何图形奠定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3、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编写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

  4、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对于角的认识往往只是借助于实物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角缺乏系统的认识,所以本课时的重点是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难点是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三角形有初步的表象,对生活中的角有一定的感受,对初步认识角有表象基础。

  四、教法、学法

  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整个课时将观察、操作、演示、实验、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取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挥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大脑里,从而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

  五、课前准备

  一张长方形的纸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1、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数学王国图形家族成员中的几个成员,大家还认识它们吗?(学生回答)今天我们来认识图形家族中的一个新成员:角,引入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2、贴图片。图片中有红线勾画出的角。

  (二)、联系实际,引导探究

  1、师:同学们对角一定都非常熟悉,那么请你找找教室里、想想生活中曾注意到那些物体上有角?比一比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

  (学生一一回答)

  2、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找到了这么多角。

  3、师:那么,这几个物体上有角吗?(出示实物,请学生来指一指。)

  4、(预设:学生可能指对,直接进入环节5。亦可能指错进入本环节)

  师:刚才有同学指的是这样一个图形(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点),这是什么?(生答)对,这是一个点。想一想怎样才能将你看到的角完整地指出来。(学生重新指角)

  5、师:这一次,大家指角的时候,不单指出了一个点,还指出了两条直直的线,也就是这样的图形(师示范画出来)。

  6、师:它们就是我们数学王国图形家族中的角成员。刚才大家指的这个点与两条直直的线就是角身体的各个部位,它们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想知道吗?(教师边说边板书,一起口述一遍)

  7、仔细观察,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组成?(生答)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我们在表示角的时候,不能就这么点一下。看老师是怎么表示角的。(教师动作演示:一个顶点,两条边,再用手画弧)拿起你的小手,我们一起来指一指。(学生书空)现在,谁用这种方法来指一指这把尺上的角?(还有其他的角吗?)

  8、(练习)师:我们这里来了一些小客人,都说自己是角,请同学们打开书(42页第1题)先仔细观察一下,哪些是角。

  9、折角。

  师:刚才大家已经认识了角,下面能否用老师给大家提供的纸折个角呢?小组合作。

  (交流展示,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边各在哪里?)

  10、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自己也动手折了角,现在我们要把角的样子画下来,想一想看,角可以怎么画?要注意什么?(学生回答)先画一个点,从这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成了一个角。请同学们照这个方法画一个,试试。把你画的角的顶点与边指给同桌看。(一生板演,反馈时指出顶点和边即可。)

  11、师:再画一个和刚才大小不一样的角。请你为自己画的角打分。

  (三)、巩固拓展,课外延伸

  1、师:刚才画了一个角,老师在这里再添一条线,现在这里有几个角了?(学生指,教师画弧。)

  2、师:我这里还有一个长方形的图形,如果剪去一个角,请你猜猜还剩几个角?

  3、师:你能告诉同伴们,今天你有哪些收获吗?

  七、板书

  顶点边边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6

  [教学目标]

  1、在认一认、说一说、指一指、找一找、折一折、摸一摸等活动,初步认识角,会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2、通过观察、比较,明白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3、在折一折、动手做的过程中学会做角;通过画一画,掌握角的画法,能够正确地画角。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5、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会准确地画角。

  [教学难点]

  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看课件上的画面:校园的一角。谁来说说校园里有什么?

  操场上的活动可真丰富,这里边还藏着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图形——角。老师手上拿着的三角板(课件抽象出三角板上的三个角),形状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就叫做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评析]

  情境导入抓住了二年级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利用学生熟悉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探索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氛围。

  二、引导探究 学习新知

  1.联系实际,找角。

  师:在这幅校园图里有好多这样的角,你能找一找吗?让我们比比看,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请学生自己指出来: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组成的角、剪刀上张开形成的角、红旗上的角等等)

  [评析]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图片中找出角,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性,让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给学生均等的参与机会。让学生通过观察从现实个发现角、认识角。

  2.初步感知,正确指角。

  (1)出示剪刀、吸管和水管的图片。这些平时用的实物中有角吗?谁来指指?它们都有什么特征呢?

  (2)从实物中剥离出角的几何图形。如何把水管上的角画下来,会是怎么样的呢?请你们闭上眼睛想一想,也可以用手比划比划,看看角什么样子的。然后老师在黑板上把这些角画出来。

  并让同学说说它们的形状相同点和不同点(同桌讨论并汇报)。整理并板书:尖尖的.地方叫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角的边。

  小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3)指出三角尺上的角,并感受。

  (4)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角,哪些图形不是角。(题略)

  [评析]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没有去急着帮学生纠正语言与动作,而是充分利用了学生认知过程中的“盲点”巧妙地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然后再让学生通过观察与探究去接触知识,理解掌握知识。

  3.做角。

  师:刚才我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初步认识了“角”这个朋友,那么现在我们动手来做一个角。请同学们拿出这张纸,用折一折的办法,折出一个角来。

  学生自己做一个角,然后交流;并四个学生上讲台展示,并说出所折的角的两条边和顶点在哪里。

  [评析]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角,问题的挑战性激活了学生的思维,经过努力形成了形状、大小不同的角,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4.定义角的大小。

  (1)教师演示活动角(两条边张开一些):你发现角怎么样了?怎么会变大的?(两条边收拢一些):这个角怎么样,怎么又会变小的?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7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例1、例2。

  预设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实物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初步建立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小朋友,今天我们第二次见面了,就是老朋友了,对吗?你知道我这个老朋友喜欢怎样的学生吗?我更喜欢爱提问题的小朋友。你想问我什么呢?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小朋友,刚刚过去的十一长假大家玩得开心吗?你都见到了哪些景色?老师在这里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各地的建筑,大家看他们漂亮吗?那你觉得他们什么地方最漂亮呢?(学生会说出有角)那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角。板书课题。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在我们身边,很多物体上都有角,你能找到吗?小朋友先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小组活动找角)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小朋友真棒,找到的角这么多。

  2、教师出示五角星,问:看,老师給大家带来了什么?那你说他为什么叫五角星呢?谁到台前把这五个角指給大家看一看?其实角的规范的指法是这样的,教师示范指角。

  好,现在大家用规范的方法,指指你周围物体表面上的角吧。

  同桌互相指一指。

  谁再到前面指一指你找到的角。

  3、那我们知道三角板上有三个角,现在请大家摸一摸这些角,看有什么感觉?闭上眼睛摸一摸。

  指名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指出这个尖尖的地方就叫做角的顶点。

  再摸一摸还有什么感觉?(平平的,滑滑的)

  4、那我们摸的时候有尖尖的,滑滑的感觉,你能否借助周围物体表面上的角把它描下来。学生描角。

  教师选几份展示。评价。

  谁是火眼金睛,这些角里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把你的发现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指名汇报。

  都有顶点。

  都有两条边。是不是每个角都有两条边呢?师对角图逐一指一指。

  5、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其实每个角都有一个顶点,两条边,教师边说边画。连画3个角。你觉得老师画的怎么样?

  你发现老师刚才是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现在大家会画了吗?

  学生试画。并标出各个部分的.名称。

  觉得自己画的很好的请上来給大家看一看,找2、3生。问:你觉得他画的怎么样?好在什么地方?

  6、小朋友都会画角了,那现在大家都能当小老师了,判断下列图形是不是角。

  角会判断了,我看大家是不是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看看这些图片中有没有角,它在哪里?

  数一数下面两个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7、小朋友想不想做一个角?看哪些小朋友能在一分钟内做完一个角。

  做完的小朋友可以帮帮同桌的小朋友。

  现在和老师一起玩角,注意用心玩,边玩边观察。来慢慢变大,慢慢变小。

  通过刚才玩角,你发现了什么?

  现在老师做好了一个角,大家做一个角,比老师的角大。比老师的角小。

  和老师的角同样大。

  你怎么知道和老师的角就同样大呢?

  现在是第3次玩了,请一个小朋友做老师的小助手,谁愿意?小朋友你先做一个角,尽量大。大家都来当评委,看老师做的这个角,谁的的?老师再想想办法,教师把角的边拉长,问:现在呢?再次拉长,问:这次呢?现在你们又发现了什么?(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无关,跟张开的大小有关)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同学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有一个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大家看一看这两个角谁大谁小呢?

  2、摆一个角需要几根小棒?3根小棒能摆出多少个角呢?

  3、大家通过努力知道了角的许多秘密,现在我们再来做一个小游戏,自己创造一个角,大家有没有信心?(毛线,铁丝,圆形纸片)

  把你创造的角贴在黑板上。

  评价黑板上的各个角。

  你觉得上面这些作品有创意的是哪些?为什么?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其实角的王国里还有很多秘密,以后我们再去探索,好不好?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来自数学网的精品推荐。更多资源请本站其他频道查找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来自数学网的精品推荐。更多资源请本站其他频道查找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8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课程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并对学生进行事物的运动发展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3.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难点是引导学生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设计

  〖活动一〗引入

  从复习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这有四根一样长的小棒,你们可以用这四根小棒摆一个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吗?

  生:可以摆一个正方形。

  【请学生上台演示】

  师:做的很好,如果去掉一根小棒,又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

  生:可以摆一个三角行

  【学生继续演示】

  师:如果从三角形中拿走一根小棒,又是一个什么图形呢?【师边说边拿走一根小棒】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图形―――角

  【设计意图对于正方形三角形,学生们在一年级就有了初步的认识,这里设计意在唤起对已有知识的回顾,为认识新的几何图形做迁移铺垫。同时,由学生自己动手上台演示,激发了兴趣,调动了情绪,有活跃了学习气氛】

  〖活动二〗感知

  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课件出示实物

  钟面红领巾剪刀吸管

  师:这些物体中都隐含着我们今天要认识的角,让我们给这些角脱去漂亮的外衣,就变成这样,【课件演示从实物抽象出角来,声光提示】

  师:你能在自己身边找出角吗?找到角后摸一摸,角是什么样的?

  生1:角尖尖的

  生2:角两边直直的

  【设计意图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这里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物中引出角,并从中抽象出所学的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

  〖活动三〗创造

  师:同学们,我们要做一个角的模型,要选择哪些学具,试着做一下。 【生从学具袋中选两根带孔的小棒做成一个角】通过刚才做活动角,你发现,一个角由几部分组成?

  生1:我觉得有两部分组成,两根小棒就行了。

  生2:我也觉得是两部分。

  师:如果没有带孔的点连接,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

  生1:不能把两根小棒连起来。

  生2:不能组成一个角。

  生3:组成一个角,这个孔不能少。

  师:是的,通过刚才做活动角,发现角是有三个部分组成的,我们把两根小棒叫做角的“边”,这两根小棒相交的地方就是有孔的位置叫做角的“顶点”。说一说,你们做的活动角的顶点和边在哪?

  【设计意图教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经验,而这节教学通过学生动手做活动角,让学生自主去发现角的三部分。】

  〖活动四〗探索

  师:同学们,你们能让自己做的角变大吗?怎么变?

  生1:我把两根小棒往外一拉,角就变大了。

  生2:我拿住一边,把另一边一拉就变大了。

  师:你们能让角变小吗?

  生1:把两条边合拢一下,就变小了。

  生2:刚才,我们既能把角变大,又能把角变小,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生:与角的边有关。

  师追问:与边的什么有关,长短吗?

  生1:不是刚才边没有变长。

  生2:不是两条边张开的大,角就变大,张开的小,角就变。

  师小结

  【设计意图这段教学,通过拔动活动角,去体验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在具体的操作中,学生才能得以充分的感知,增强了认识效果,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活动五〗画角

  深化角的认识

  师:我们认识了角,现在在自己的练习本上任意画一个角。【学生画师巡视】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

  生1:我是照着三角板画的

  生2:我是先画两条边,再画顶点。

  生3:我是先画顶点,再画的边。

  师:很好,通常我们常用生3的方法画角,请同学们看看【课件画角】,请同学们在自己的本子上按这样的方法再画一个角,看谁画的好。 【指名学生黑板上演示。】

  【设计意图画角是这次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是把学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相互交流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六,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知识还有什么问题吗你觉得谁表现最好(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

  1.认识了一种新的图形——角。

  2.学会了画角。

  3.知道了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9

  教材简析:

  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也是第二学段进一步学习角和其他平面图形的相关知识的基础。这是学生第一次认识角,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能借助三角板认识直角,会用直角符号把直角表示出来;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画角。

  2、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培养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会用直角符号把直角表示出来;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画角。

  教法:

  情景导入、谈话。学法:讨论合作、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

  三角板、直尺、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一)教师活动:

  谈话:

  (1)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许多物体,他们的面的形状是不同的,像黑板的面是什么形状的?

  (2)游戏中魔方的面是什么形状的?

  (3)红领巾的面呢?

  (4)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是平面图形,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新的平面图形--角

  (板书课题:认识角)

  (二)、学生活动:

  生:长方形

  生:正方形

  生:三角形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情景图:同学们,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2)现在请你拿出三角板、钟面等物体,在小组中互相指一指、说一说他们的角在哪里。

  (3)教师正确指导指角的方法。

  (4)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并板书

  >

  (5)学生观察情景图。

  说情景,并在图中找角

  (6)学生小组中合作学习。

  (7)学生指角,感受角。(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角的特点和形状)

  (8)学生利用三角板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三、做角、感悟角的大小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请你们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想办法做一个角好吗?

  教师巡视指导。

  (1)学生小组内动手做角。(放轻音乐)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所做的角展示看。

  ∠∧∨>∟⊥

  四、组织练习,拓展延伸

  1、请你找出我们周围物体面上的一个角。(让学生走出座位自己找找生活中的角,感受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

  2、请你说出角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明确角的特性)

  3、请你用学过的知识来做一个角。(动手做角,让学生更加懂得角的特性)

  4、自主练习2。

  5、请你数出下面图形共有几个角。

  学生边指边说

  生:顶点、边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五、全课

  通过一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1、学生谈收获。

  2、你们的收获真不少,其实我们的身边到处有数学知识,希望你们课下多观察,将得到的收获应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去,好吗?

  六、课后反思:

  本节课结合学生熟悉的物体,通过复习学过的平面图形导入新课,将新知识的学习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之上,学生感到熟悉、亲切,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欲望。认识角后,教师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组织多样化的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知识,积累活动经验。学生谈自己的收获,教师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身边时时处处都有数学。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10

  一、学习目标

  1.三角形的概念.

  2.用符号、字母表示三角形.

  3.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二、学习重点:“三角形任何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性质

  学习难点: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三、过程性学习

  (一)学前准备:

  1、定义:由不在直线上的三条首尾顺次连结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角形的三要素是、、。

  如图,三角形记为,三角形的边,

  三角形的顶点为,三角形的内角为

  注意:表示三角形时,字母没有先后顺序,但通常按逆时针来排列。

  (二)探索新知

  1如图,在三角形中,

  (1)比较任意两边的和与第三边的`大小,并填空:

  a+bc→c–ab

  a+cb→b-ac

  b+ca→c-ba

  (2)结论:①②.

  (三)应用新知

  1、例1:

  判断下列各组线段中,哪些能组成三角形,哪些不能组成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1)a=3cm,b=4cm,c=8cm(2)e=5.7cm,f=6.2cm,g=11.9cm:

  2、当堂练:

  (1)下列哪组线段能组成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A1cm,2cm,3.5cmB4cm,5cm,9cmC6cm,8cm,13cm

  (2)如图,在三角形ABC中,D是AB上一点,且AD=AC

  请比较大小:ABAC+BC2ADCD

  四、评价性学习

  (一)、基础性练习

  (1)如图三角形ABC(记作:)中,∠B的对边

  是,夹∠B的两边是、。

  (2)图中有几个三角形?请分别把它们表示出来。

  2、已知四组线段:

  第①组长度分别为5,6,11;第②组长度分别为1,4,4;;

  第③组长度分别为4,4,4;第④组长度分别为3,4,5,

  其中不能成为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的是()

  A、①B、②C、③D、④

  3、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1和5,则第三边C的取值范围是()

  A.1

  (二)、拓展提高

  1、已知三角形两条边长分别为12cm和6cm,第三边与其中一边长相等,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多少cm?

  2、现有长度分别为2cm,3cm,4cm,5cm的木棒,从中任取三根,组成三角形架,有几种情况?分别写出每组数据。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11

  微课名称

  义务教育教科书 二年级 上册 数学 《角的初步认识》

  知识点描述

  观察实物图案,抽象出数学意义中的角,了解角的组成部分,初步建立角的概念,知道角有大有小。

  设计思路

  导入角——感受角——认识角——比较角——

  教学过程

  内容

  画面

  一、导入

  1、在几何王国里的点线之家呀,有一群小伙伴正在快乐的做游戏,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动画视频,停顿1分钟)

  2、看,它们都组成了一些什么平面图形啊?哦,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一个我们以前没见过的图形。

  3、这是一种新的.平面图形,它的名字叫做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探索角的秘密。

  二、教学过程

  1、你知道图片中哪些地方有角吗?相信观察仔细的你一定能够找到,我们一看吧。

  2、生活中处处都有角,请拿出你的数学书,找出数学书上的角,再用手摸一摸、扎一扎,你有什么感觉呢?是不是感觉到这里尖尖的,有点扎人,这里直直的?嗯,这个尖尖的地方,就叫“顶点”,直直的地方叫做“边”。

  3、我们再来观察这些实物图,找出它们的角。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这些角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呢?你发现了吗?如果还没发现,那你就再认真观察想一想,不然我就要说答案咯,好了,我要说了,它们啊,都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4、下面,我们来认一认,下面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呢?

  5、好了,现在我们已经认识角了。在几何王国里有一对好朋友,它们都是角,一个叫蓝角,一个叫红角.可是有一天,他俩吵起来了。为什么呢?(课件出示动画,停顿1分钟)

  6、看了动画我们知道了红角和蓝角是同样大的,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那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呢?请看——

  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边张口越小,角就越小。

  7、你能看出这两个角谁大谁小吗?我们用重叠法来比一比,哈,它们是一样大的。好,那这两个角哪一个大呢?我们继续来用重叠法比一比,咦?原来,这个黑角大,红角小哦。

  三、

  1、好了,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今天的学习内容:

  我们学习了角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了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2、而且还知道了,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开口越大,角就越大,开口越小,角就越小。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1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建立角的大小的初步表象;学会用尺子画角。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主动合作的意识以及初步的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角的特征;会用尺子画角。

  教学难点:

  建立角的大小的初步表象。

  教具学具:

  三角尺、尺子、活动角、圆纸片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同学们,今天林老师带来了一位新朋友,这位新朋友他最害羞总是喜欢躲起来。你们猜猜看它是谁呀?(学生踊跃发言,激发学生兴趣)

  (2)同桌讨论、交流(3)师引导学生说出角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这位新朋友。(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探究体验

  1、今天林老师也想和你们一样,想找个害羞的这位新朋友,你们和老师一起找找看。(出示课本第38页主题图)

  有的同学在做操,有的同学在踢球,老师拿着三角板准备上课,老爷爷在修剪树叶,校园的早晨真热闹啊!

  在这幅图里,你能找出我们刚认识的新朋友――角吗?

  (指名学生说,出角)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发现了图中有这么多的角!现在咱们走近看看,剪刀、三角板、时钟上的角是什么样的呢?(从主题图中让一名学生指出三个物体,并标出角。)

  让我们给这些角脱掉美丽的外衣,角就是这样的。(出现三个不同的角的图形。)大家看清楚了吗?

  2、刚才我们在校园里找到了许多角,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上有角呢?

  把你找到的角说给大家听听。(学生举例)

  3、这张纸上有角吗?(师出示圆纸片)那你能不能用这张纸折出一个角来?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圆纸片试一试。

  折好的同学把角举起来,让大家欣赏欣赏。

  你是怎样折的?(指名说)谁折的角和他折的不一样?

  用手摸一摸我们折的角,有什么感觉?

  (师示范摸,学生摸,指名说)你摸的是哪个地方?

  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用尺子沿着边画,两条边画得不一样长。然后拿下折角。师边说边板书:顶点、边、边。)

  指出屏幕上角的.顶点、边。

  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板书: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4、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出示5个图形,说说不是角的理由)

  5、(老师拿出活动角)

  请同学们拿出活动角,玩一玩,好玩吗?(好玩)我们先做一个角,你能把这个角变大些吗?再大一些。你能让角变小些吗?再小一些。你发现了什么?

  老师做了一个角,你能做一个比它大一些的角吗?(互相看看)你做的角真的比老师的大吗?(师生比较活动角的大小)

  这两个角谁大谁小呢?(示大小不同的两个角)

  你为什么认为第一个角大呢?(指名回答)

  6、我们会折角,会比角,那你会画一个角吗?

  你能试着画一个角吗?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请仔细观察老师是怎样画角的:先确定角的顶点,再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直的线,这样就画成了一个角,这两条直直的线就是角的两条边。(师边说边示范画:先画顶点,再从顶点起向一个方向画一条边,最后再从顶点向不同的方向画另一条边。)

  说说老师是怎样画角的?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请同学们按老师刚才的方法画一个角,画完后在小组里互相欣赏。

  谁愿意把你画的角给同学们欣赏一下。(展示学生画的角,学生自评、互评、师评)

  三、课堂小结

  闭上眼睛想想,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研究了有关角的知识:想想角是什么样子的,它由哪几部分组成,角的大小和谁有关,我们是怎样画角的。再打开书第38―39页,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

  四、应用拓展

  想一想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五、课后实践:

  请同学们回家后找出“家中的一些角”,并指给爸爸妈妈看。

  反思

  “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内容虽然简单,但由于学生年龄教小,加上生活经验不足,在教学中很难理解“角”这一抽象概念。经过一堂课的教学后,我想从两个方面对自己教案进行反思:

  一、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原有的经验知识水平。教学中,在学生认识了角的各部分名称后,我设计了“(出示几个角)让学生指出顶点,边。”这一环节,目的是想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得到巩固。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对角的各部分名称这一内容掌握得很好,

  二、教学中存在问题:我把“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有关系”这一点有的学生混淆,特别是差生不够明白,放在“认识活动角”的后面。通过教学实践后,有些无法通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来证实。,把这一内容放到了画角的后面,让学生在画一小一大两个不同角的过程中自己暴露出问题(有学生通过增加边的长度来使角变大),然后由教师引导解决,从而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有关系”这一样对于学生就更明白啦。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13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38、39 例1、2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 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 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角。

  教学重点: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准备:情景图,剪刀、吸管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 出示主题图:小朋友请你观察这幅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

  2、 教师用线标出球场的角。再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3、 这些都是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 认识角。

  (1)出示剪刀、拉罐、水龙头等物品。请小朋友找找这些物品上的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都有一个尖尖的点,两条直直的边)

  (2)学生观察物品寻找角。同桌交流。

  (3)全班汇报。教师画出角。问:你能给角的各部分取个名称吗?(尖尖的点叫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两条边)

  (4)你能从我们的生活中的哪些地方找到角?并指出这些角的顶点与边。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与边。

  2、 制作角。

  (1)教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角?思考一下,你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制作出一个角?学生独立思考制作角。

  (2)把你制作的角在小组内展示,并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3)全班交流。并指出角的顶点和边。

  (4)教师演示将角的两条边开、收。问:你发现了什么?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开的大小有关,*开的越大,角越大,*开的越小,角越小。)

  3、 画角。

  (1)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也制作了角,现在我们来画角。你认为角该怎么画?

  (2)教师示范画角,并说明: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顶点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如图:·

  (3)学生练习画角。

  (4)总结画角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 完成40页的1、2题。

  2、 创作画。教师出示用角创作的画,问:这些图画美吗?你们能创作出这样美丽的图案吗?试一试。

  3、 学生创作画。

  四、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今天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以后我们要仔细观察,生活中有许多的数学知识。

  第二课时 直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课本40、41,例3、4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学生

  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重点:学生初步认识并会判断直角。

  教学难点: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活动角)这是什么图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教师演示转动成直角,问:你们见过这样的角吗?

  这种角就是直角。

  二、合作探索,学习新知

  1、 教学例3

  (1)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角?把你发现的这种角说给小组的同学听。

  (2)学生小组交流发现。汇报发现。

  (3)教师板书画一个直角。学生观察教师画的角。

  (4)你能制作一个直角吗?想一想你准备怎样制作,做好后在小组内交流认识制作的直角。学生思考制作直角的方法并制作,在小组内交流认识直角。

  (5)教师指名汇报制作直角的方法,并根据学生的汇报决定是否介绍用一张纸折出一个直角:先将这张纸上下对折,再沿着折痕对折就可以得到一个直角。

  2、 教学例4

  (1)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呢?把你的方法说给小组同学听。小组讨论交流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

  (2)学生汇报,并验证方法:在我们的三角板上有一个是直角。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3)现在请你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学生观察三角板并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4)请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看看哪些角是直角?教师示范和说明比的方法:先将三角板上直角的顶点和角的顶点合在起,再将三角板上的一条边与角的一条边重合在一起,看另一条边是否都重合在一起;如果重合在一起,这个角是直角;如果不重合在一起,这个角不是直角。

  (5)学生分别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周围的角中哪些是直角。并汇报。

  3、 画直角

  (1)你还能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干什么?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是如何画角的,然后请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画一个直角。

  画好后给小组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画的。学生回忆画角的方法,思考直角的画法再画出直角,交流画直角的方法。

  (2)指名板演画直角并说说画法。画直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直角的画法。直角的画法:先画一条边,把三角板上直角的顶点和这条边的左端重合在一起,使三角板上的一条边和画的这条边重合在一起;再从顶点出发,沿三角板直角的另一条边画出角的另一条边,这样画出来的角就

  是直角。

  三、学习效果测评

  1、完成第41页的做一做第1 题

  你能找出我们身边的直角吗?找到并验证后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学生分小组寻找直角并交流。

  3、 第2 题

  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汇报并要求说出是怎样画的。

  学生独立画直角并思考是如何画的。并汇报说明画法。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梳理知识。

  第三课时 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课本42、43页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紧密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学生充分感受到角和直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充分感受到角和直角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加深对角和直角的把握。

  教学难点:

  充分感受到角和直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方格纸、正方体和长方体盒子、直尺、三角板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完成第42页练习八的第2题。

  出示三角形和四边形。观察这两个图形,你发现了什么?指名汇报。

  学生观察图形并思考。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角和直角。

  二、合作探究

  1、 完成第3题

  要还应观察区分出题中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说说理由。

  学生观察题中的图形然后判断,汇报说明理由。

  如第2个图可以引导学生说两条线相接的地方不是一个顶点,而是一段弯曲的线,所以不是角。

  2、 完成第4题

  教师让学生用三角板上的角比一比,或把这两个角做成投影片,把他们重叠起来验证。

  学生用三角板上的角比一比,从而验证角的大小。

  指名汇报说明你发现了什么?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的长短无关。

  3、 完成第4题

  教师先让学生直观判断,再用三角板来检查题里的角是不是直角。学生独立直观判断,再用三角板检验。

  4、 完成第5题

  教师用钉子板或让学生在点子图上照样子画出两个图形,然后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检验一下是不是直角。

  学生活动。

  5、 完成第6题

  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照教科书上的样子画。

  观察这两个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两个三角形,观察图形、思考、汇报。

  指名汇报。

  三、学习效果测评

  1、 完成第7题。

  左图中有3个角,中图中有7个角,右图中有8个角。做题时教师要先让学生找,后作必要的指点。

  2、 完成第8题

  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盒子上各面共有24个角。教师指导学生数数看一共有多少个角。

  学生活动。

  指名汇报并演示数法。

  四、课堂总结

  第三单元 角的初步认识 来自数学网的精品推荐。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14

  教学内容: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正确找出(指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来做角。

  2、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能通过直观观察比较出角的大小。

  3、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角,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形象思维,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增强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

  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体验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教学准备:

  三角尺一个,小棒4根,两根硬纸条,一张长方形的纸。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玩一个拼图形的游戏。

  (1)拿出四根小棒,你能围成什么平面图形?

  (2)拿走一根,你又能围成什么平面图形?

  (3)如果再拿走一根,剩下的2根小棒,又能围成什么平面图形呢?

  (4)谈话:仔细看这个图形,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认识的新朋友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联系生活,感知探索

  1、感知角

  谈话:小朋友,喜欢做手工吗?看,这两位小朋友正在做手工呢!(出示例1情境图)你看到了什么?这些物体上有没有我们认识的图形?

  引导:这些物体上不但有我们认识的图形,还藏着我们的新朋友角,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物体的角藏在哪里!(课件出示剪刀、三角形纸片、闹钟)

  谈话:这些物体中都有角,我们把角请下来,好吗?

  引导:三角尺中也有角,拿出你的三角尺,指一指它的角(指生上台指,师指导角的指法),咱们感受一下,用手心摸摸尖尖的点有什么感觉,顺着点往这儿摸,再顺着点往这儿摸,谁来说说有什么感觉? 现在我们把这个角描下来好吗?

  谈话:请同学们自学角的相关内容,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这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的线叫做角的边。为了说明这个角两条边张开的大小,通常会在角上做一个记号,从角的一条边画一条弧线画到角的另一条边。

  提问: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边有什么特点?指名说说,集体说一说。(教师板书)

  追问:你能指出这请下来的角的顶点和边吗?指生上台指一指。

  2、找角

  谈话:角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请大家仔细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说给同桌听。

  交流:你找到角了吗?

  小结:看来角真是无处不在,只要小朋友有一双数学的眼睛,还会发现更多的角。

  3、辨角

  谈话:听说我们认识了角,课堂上来了一些客人,都争说自己是角,到底是不是呢?(想想做做第1题)请小朋友们来当裁判(用手势表示),是的用表示,不是用表示(手指表示)。你能指出角的顶点和边吗?

  4、数角

  提问: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关键要看什么?

  请大家数数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请大家先做上角的记号,再填空。(想想做做第2题)

  思考几边形就有几个角?

  学生做完后,集体交流、评议。

  5、画角

  谈话:经过努力,我们知道了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请你闭上眼睛,用你的小手指在脑袋里画一个角吧!(先画什么?再画什么?做上角的标记)注意:实际操作中边用尺子画。(为什么)

  三、动手操作,感知角的'大小

  1、试一试(制作活动角)

  谈话:你们能像老师这样,用硬纸条和图钉做一个角吗?注意安全。

  (生独立做角,有困难的,师引导同桌之间互相帮忙)

  提问:你能指一指自己做的角的顶点和边吗?(生指)

  谈话:咱们来变魔术,能把你的角变大一些吗?再变大一些。(生操作)你是怎样把角变大的?

  指出:角的两边张开,角就变得大一些,师演示。

  引导:怎样可以把角变小? (生操作)

  指出:角的两边合拢,角就变得小一些,师演示。

  指出:把角的两边张开或合拢,角就会变大或变小(师生一起操作),也就是说,角有大小。(板书:角有大小)

  根据你们刚才的体验,能比较这3个角的大小吗?(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的钟面图)

  生齐声说:第三个角最大,第二个角最小。

  接着比较一组边不一样的角,得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2、折角(想想做做第4题)。

  (1)学生动手用长方形纸折出一个角,作上角的标记,找出顶点和边。

  (2)和同桌比比角的大小。

  四、课堂总结

  1、今天咱们一起认识了新朋友角,如果你是一个角,你想怎样向大家介绍自己?

  2、角的用处很大,让我们一起走进角的奇妙世界!

  3、拓展延伸思考:在一个长方形上剪一刀,还剩几个角?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15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四册内容

  教学要求

  1.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学生初步学会画角,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3.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和画角。

  教学关键: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探究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实物角逐步抽象出几何角。

  教具准备:课件,三角板,活动角

  学具准备:小棒、三角板、练习纸、圆形纸片、三张长方形纸、绳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拼图游戏:请同学们拿出4根小棒,围成一个漂亮的图形。

  拿掉1根小棒,你能将它围成什么图形?

  再拿掉1根小棒,你还能将它们围成图形吗?让学生将两根小棒两头接住,拼成怎 样的图形。

  师:像这样的图形,我们就把它叫做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创设操作情境,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的操作过程中自觉参与学习,一步一步揭示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找角

  师:请同学们找一找周围或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哪些实物上面有角?比比看,谁找的又快又准确。

  2.指角

  请学生说出自己所看到的角,并用手指给大家看。(学生在指角时可能会出现指角的错误方法,教师要及时给予纠正)

  适时练习:请学生拿出三角板,用正确的指角方法指出三角板中有几个角?

  3.认角

  我们在三角板中找到了角,请大家来用你的小手摸摸这个角,先来扎扎手,有什么感觉,再摸摸这两边又有什么感觉?(小组讨论,发现角的特点)

  我们来给尖尖的这一点起一个名字?叫做顶点。直直的两条边我们叫做角的边。

  板书: 边

  顶点 边

  请同学们指出三角板中其他两个角的顶点与边。

  师生共同小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4.画角

  师:我们一起认识了角,你能给你所找到的角画张相吗?(学生活动:尝试画角。并且展示学生作品)

  课件展示正确的画角过程。学生再次画角后交流,并且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师板书: 边

  顶点

  边

  (学生第一次学习角的认识,要使学生初步认识这一概念,需要一个过程,教学从具体实物引入“角”,并通过玩“活动角”,让学生对“角”有了初步感知。)

  5.课堂练习。课件演示,判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并且请学生上台指出角的顶点与边。

  (让学生在充分感知角的基础上,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教师的“导”、“扶”、“放”与学生的“探”、“思”相结合,有效地突破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大胆探索下,培养了创新意识和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最后一组练习,及时让学生掌握了新知。)

  6.折角

  1)小游戏:(教师出示一张圆形纸片)同学们看,这张纸上有角吗?你能想办法用它来折个角吗?以小组为单位,看哪一组折角的方法多,样子好。

  提问:你所折成的这个图形有3个角吗?为什么?

  7.比角

  1)教师出示三种不同的角,比较角的大小?请学生想办法如何来比较?

  教师小结:将两个角的一边重合,另一边比较,张开的大的这个角就比较大。

  2)课件出示不容易判断大小的红角与蓝角

  请学生比较哪个角大一些哪个角小一些?为什么?

  提问:你发现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有关系吗?与什么有关系?

  教师小结:角的`大小与角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叉开的越大,角就越大。

  3)小活动:

  A:请学生用纸条图钉做一个角,教师做一个边较长而角大小相等的角,请学生判断,哪个角大一些。

  B:请学生用活动角做一个比教师所做大的角。

  C:同桌做角,比较角的大小。

  (通过这一游戏,让学生再次将所学的新知理解、掌握、深化,并进一步感知角有大有小。)

  三:练习:

  1.猜角:出示一组图。请学生在下面图形中找出有几个角?并且指出他们的顶点和边各在哪里?

  (通过练习,不仅巩固了新知,而且也深化了新知,教学信息及时反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减轻了学生的作业负担。)

  2.动手做一做: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朋友,他叫数学小灵通,他想和大家一起来玩一个裁纸的游戏好吗?

  A:一张长方形的纸,用剪刀裁掉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学生活动)

  B:可是数学小灵通说,一张纸裁掉一个角,也可能有4个角。同学们你想知道是怎么裁的吗?试一试吧。

  C:小灵通说:也可能是3个、5个角,你知道是怎么裁的呢?

  3.活动:用准备的绳子,同桌合作做一个角。

  (通过开放性练习,让学生在猜测——求证——得出结论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新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新意识。)

  四:总结:

  同学们你们这节课玩的高兴吗?我们认识了角,并且画、折、裁、做。你从中都学到了什么呢?

  案例评析:

  这节课是学生对角的初步认识,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通过用手摸、用眼看、用手画、动手折等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其在活动中自觉接受新知。

  1.借助多媒体发展学生的初步空间观念

  教师利用多媒体的演示、借助实物、图形的外部特征及学生自己亲身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到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并从图形中辨认出各种大小不同的角的表象,从而培养了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2.精心设计趣味题,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

  教师在最后设计开放性试题,一题多解,有趣新颖。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好奇心被激起,强烈的求知欲促使他们迫切想得到答案,而当答案多解时,又产生了疑惑,进而又促使他们去思考。如此过程,达到了培养学生开放性思维的良好效果.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相关文章:

《角初步认识》教案03-14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01-08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06-12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11-03

《角的初步认识》小学教案03-10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热】04-01

【精】角的初步认识教案04-01

【热门】角的初步认识教案04-01

【荐】角的初步认识教案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