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范文集锦7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 篇1
课程来源:
幼儿对很多事情都感兴趣,哪怕是在地上拣到一小条纸也能在手中玩上半天,然而,大量的废纸每天都会出现垃圾箱中,有垫桌子用的报纸、画报,有手工纸的边角料,有被幼儿撕下来的图书,有美工区活动后用的画纸等,每天这些废纸都被到掉。老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需要,与其把这些废纸仍到,还不如再次利用,让幼儿与这些废纸相互作用,产生更大的教育价值,从而教育幼儿节约纸张,从小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因此,“怎样让纸发出声音”的.课程就生成了。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初步探索让纸发出声音的方法。
2、能够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
3、初步了解其特性。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活动准备:
1、画报、草稿纸、报纸、绘画纸等。
2、记录纸和笔。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尝试操作的兴趣。
老师拿着一筐废纸告诉幼儿:这是老师和幼儿一起收集的各种废纸。这些废纸可以干什么用呢?老师拿一张纸,让纸发出声响,吸引幼儿注意力。
老师提出问题:怎样让纸发出声音?
2、幼儿尝试操作和纸做游戏
每四名幼儿一组,各组进行比赛,在同一时间完成,看看哪个组做的方法多而且和别的组不一样。
让幼儿自己动手来实验,尝试用各种方法让自己手中的纸发出声音。每组请一名老师帮助记录幼儿实验的结果。
幼儿自己取纸实验开始,要求记录老师必须是幼儿做出来的才能记录。
3、分享实验结果
听音乐收记录纸,在记录纸上写上小组名字。提醒幼儿用过的废纸怎么办?
展示每组的记录纸,请每组幼儿上来一两个演示实验过程,大家进行验证。
4、老师小结幼儿验证的方法。
5、结束:生活中有很多东西会发声,小朋友们可以去发现。带幼儿在班上或到户外寻找可以发声的东西。
活动反思:
教育活动的综合性是幼儿园教育活动发展的一个趋势,本次活动融合了科学教育与音乐教学,它们之间的结合有效互补。生动活泼的音乐游戏为幼儿探索提供了一个愉悦的氛围和安全的心理环境,使幼儿在科学探索活动中获得美的享受。感受音乐——节奏训练——乐器制作,这三个环节促进了幼儿不同能力的发展,并把活动引向课堂之外的区域活动,让孩子能够真正地得到个别化学习的发展,将区域活动和教育活动进行互补,从而达到幼儿自主学习的目的。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幼儿科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培育幼儿的探索欲望和精神,对幼儿来说,科学是一个过程--是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验证问题的过程。通过观察发现,很多幼儿对食物的观察不够专心和仔细,因此我设计了这个活动,旨在引导幼儿通过仔细的观察和比较发现指纹的秘密,并培养幼儿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精神。
《纲要》中提出:"教育内容的选择既要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要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和经验"的精神。根据《纲要》的要求以及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指纹" 作为幼儿科学教育内容,在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我在活动过程中合理定位重点与难点,运用直观操作、总结归纳等方法,鼓励幼儿大胆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目标:
在新《纲要》中指出,五大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及幼儿的已有知识经验、能力、发展水平与潜在能力的差异我确立了认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标,其中既有独立表达的成份,又有相互融合的一面,目标如下:
认知目标: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指纹的秘密,了解指纹的基本特征及作用;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进行比较各种指纹,并能说出不同;
情感目标:有动手动脑的积极性,体验发现的快乐,养成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活动过程
(一)教师之前组织了艺术活动"有趣的手指画",因此导入活动可以让参观小朋友的手指画展,引起幼儿的探索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以前画的手指画好吗?"(好)
幼儿观看手指画,教师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和我们平时画得画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孩子们都回答这些画是用指纹印出来的)
(二)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指纹,了解指纹的外部特征
教师提问:"你有指纹吗?指纹在哪里?"(幼儿回答指纹在手指肚上)
教师每组给儿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指纹或是用油印将指纹印到纸上进行观察。并和同伴的指纹比较一下。(教师巡场指导幼儿观察发现指纹的形状、数量不同)
(1)"你的指纹是什么样的?"
(2)"你的每个手指的指纹都一样吗?"
(3)"你的指纹和别的小朋友的指纹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3.小结:指纹的罗圈形状和数量都不同,每个人都有每个人自己的指纹;它是每个人的特征之一。
(三)、引导幼儿观察归纳指纹的三种类型
1.让几个幼儿将指纹印在纸上,然后把纸放到实物投影仪上,让幼儿观察归纳指纹的类型。
2.找出三种指纹类型,分别给他们起名字。
(1)第一种叫弓型纹:它的'纹路中心就象一把弯弯的弓箭一样。
(2)第二种叫蹄型纹:它的纹路中心向左或向右偏很象小马蹄子一样!
(3)第三种叫涡型纹:它的纹路中心就象水流湍急的小旋涡一样!
3.统计一下各类指纹的数量:有弓型纹的举手、有蹄型纹的举手,有涡型纹的举手(巩固认识指纹的三种类型)。
(四)、观看录像《黑猫警长》,了解指纹的用途
1."指纹有什么用呢?请大家观看录像,看完你就明白了。"
2.幼儿观看录像《黑猫警长》。
3.提问:"黑猫警长是如何破案的?"(黑猫警长通过罪犯留下的指纹,找到的罪犯)
4.教师小结:指纹能够帮助警察破案,因为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它是具有特征的记号。
(五)、启发幼儿想象指纹的妙用
1."关于指纹你们还有哪些奇思妙想呢?"(指纹锁、指纹门、指纹冰箱、指纹钱包、指纹手机、指纹汽车……)
2.教师小结:小朋友想出了这么多的好点子,老师希望你们能用智慧的钥匙开启科学的大门,为人类的发明创造做出一份贡献!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七、延伸活动:制作幼儿指纹身份证
1."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就像身份证,它只能代表自己,那大家一起来制作一个指纹身份证,好吗?(好)
2.幼儿制作指纹身份证,教师巡场指导。身份证上有:幼儿姓名、性别、班级名称及幼儿指纹。
活动反思:
本活动通过幼儿观察、比较发现指纹的特征,观看录像了解指纹的作用,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发现指纹的罗圈形状、数量不同,知道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它是具有特征的记号,让幼儿了解了指纹的三种类型及指纹的用途,激发幼儿想象指纹的妙用,幼儿制作指纹身份证等,充分调动每一种学习方式,满足了幼儿探究的愿望,保持了幼儿对科学活动探究的热情,从而提高幼儿主动的、科学的学习态度、习惯与能力。很好地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及探索能力。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发现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各种物体在空中会自由下落。
2、通过各种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感知不同物体下落速度不同是与物体重力和空气浮力有关。
3、尝试改变物体下落的速度,发挥幼儿的创造性,培养幼儿动手试验和观察的能力。
4、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5、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活动准备:
各种糖纸、羽毛、报纸、雪花片、球、小沙包、手绢、纸杯辅助材料:剪刀、透明胶、夹子、双面胶、泥工、彩带。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感知物体自由下落的现象。
(1)师:“今天老师准备了许多东西,请你们来玩一玩,把这些玩具往上扔,看看你会发现什么。”
(2)幼儿自由操作,教师个别指导。
(3)你刚才扔的是什么东西?你扔这些东西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它落下来的速度是什么样的?
2、再一次抛接物体,发现物体下落速度有快有慢。
(1)启发幼儿任意选两样玩具同时抛接,发现物体下落速度不同。
(2)引导幼儿两两相伴,同时抛接物体,发现物体下落速度有快有慢。
3、启发幼儿探索改变物体下落速度的方法。
(1)师出示两张相同的纸,启发幼儿能让我们以不同的速度落下来。
(2)幼儿尝试探索:如将纸折成飞机就扔得高些,落下来也快些。夹子夹住羽毛使羽毛落得快。
4、为什么物体都会往下落?师:“扔上去的物体为什么会落下来呢?”(是由于地球的引力。)
5、小结:今天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知道物体由于地球的引力扔上去以后都会下落。轻而大的物体扔不高,落下来也慢;重而小的物体扔的高,落下来也快,通过改变,也会改变它的速度。
6、组织幼儿观看人在太空中的录象。
7、活动延伸: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继续感知。
《神奇的力》活动评析评析者:吴蓉活动评析:教师能关注幼儿的兴趣爱好,根据幼儿生活经验的内容来制定活动主题,在活动中,教师按循序渐进的原则,设置了三个操作活动,让幼儿从最初的玩到有目的的玩,再到探索的发现,环环相扣,来让幼儿感知物体的下落与地心的引力、物体的重量和空气的`浮力有关;通过尝试改变物体下落的速度,发挥幼儿创造性,培养幼儿动手能力。
活动建议:
1、教师的教育随机性有待进一步加深。
2、教师的示范操作需要尊重客观现实。
活动反思:
吸引力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力”,通过游戏的层层引导,首先感知物体的下落现象,其次比较两种物体的下落速度,再次讨论怎样改变同一物体的下落速度,让幼儿积极的参与游戏,并尝试通过感受、探索、发现、引导幼儿完成学习任务。这样使幼儿由被动学习者变为主动学习者、探索者,从而培养幼儿动手试验和观察的能力。使科学活动顺利地延伸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不为“教”而教,只是幼儿的“学”而教,突出幼儿的主动性和自主性。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玩玩讲讲等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习了解挂锁,钥匙的外形特点和开关方法及多种多样的锁及其用途。
2、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幼儿的探索能力。
3、通过小游戏,进一步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活动准备:
1、幼儿每人一把挂锁(配匙),老师一把大挂锁,各种各样的锁若干。
2、钥匙一串。金钥匙(纸质)7-8把。
活动过程:
一、参观各种各样的锁的'展览会,幼儿自由认认讲讲这叫什么锁,在哪里见过的。
二、学习开关挂锁。
(1)幼儿自由玩挂锁。
(2)以老师不会玩挂锁,幼儿来教老师的方法学习开关挂锁。
A、开锁、找到钥匙孔――把钥匙正插――插到底----旋转
B、关锁、挂锁对准小孔――往下按。
C、再练一次开、关挂锁。
三、引导幼儿用自己的钥匙去开别人的锁,并得出结论、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
四;观察钥匙,了解钥匙的结构。
齿、观察齿像什么?把手、观察把手的形状
小孔、出示一串钥匙,了解小孔的作用。
五、介绍一些现代的高科技的锁、指纹锁,密码锁,声控锁。
六、游戏“金锁、银锁”
1、集体学儿歌。“金锁、银锁,咔嚓一锁,看看谁先打开锁。”
2、讲解游戏规则、
一组中请一个幼儿把五把钥匙抓在手中,大家一起念儿歌,当念到最后一个字时,这个幼儿把钥匙洒在桌上,每个幼儿赶快找自己的钥匙来开锁,一组五个最快开出者为胜,得奖品金钥匙一个。
3、幼儿商量轮流分工。
4、游戏3-4遍。
活动反思:
在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培养,增强他们的独立性、探索性,使幼儿把学习任务放到完整的环节中去完成,真正掌握科学知识,走进科学,也让科学之光,能照亮孩子成长之路。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下午起床,仁雅在喝水时随口说了一句“好热呀”,浩新小朋友马上对我说:“你用嘴多吹一下就不烫了。”我问孩子们:“你们还有没有办法使我这杯热水快点变冷?”孩子们一口气说出了很多办法。幼儿在这方面已有一些生活经验,其实平平常常的生活往往蕴涵着丰富的科学知识。因此我设计这一活动来引领幼儿运用各种办法让热水快点变冷,关注、探究身边的科学现象。
活动目标
1、能用多种方法探究热水快点变冷的秘密。
2、乐意参加科学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杯子,内装有热水;
2、温度计(6)、冰块、冷水、扇子、筷子、空杯子、脸盆(内装有冷水)、毛巾等;
3、“热水快点变凉”实验操作记录大表、每组一张记录卡。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小猪喝水》故事导入,提出问题:用什么方法能让热水快点变凉些?
(1)组织幼儿讨论,让热水变凉的快捷方法。
(2)请幼儿一起来分享交流经验。
2、教师,找出生活中易于操作的方法,记录在“热水变凉”的实验操作表中。
(1)引导幼儿猜想:提出问题:哪种方法可以让热水的温度降的最低呢?
(2)请幼儿分别在并记录表中记录。
二、操作部分
1、操作材料,幼儿分组进行“热水变凉”的实验操作。
(1)操作材料,请幼儿商量,每组选用其中一种材料进行实验。
(2)教师讲述实验操作的要求。
(3)实验在3分钟内让热水快点变凉。
(4)幼儿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5)教师计时,3分钟后停止实验活动,请每组幼儿来测量热水降温的度数,并记录在卡片上。
2、交流分享,讨论“热水变凉”的实验结果,并记录在实验操作表中。
(1)请幼儿观察:实验后,哪组热水温度降的是最低的.?并记录在操作表中。
(2)集体讨论:为什么这种方法能使热水凉的快?
三、结束部分。
教师:
(1)小朋友帮助小猪找到了能使热水最快变冷的方法,小猪在这里要谢谢小朋友。
(2)如果使用不同的降温方法,热水降温的速度也不同。我们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后,要学着自己去想办法解决问题。
操作用具,结束活动。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 探究发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尝试记录和表达自己的发现。
2. 知道把镜子放在具有对称性的图案的对称轴上会看到一个完整的图像。
3. 体验玩镜子的乐趣。
活动准备
1. 经验准备:幼儿有照镜子的经验。
2. 物质准备:与幼儿人数相同的四方镜子、记录表以及水彩笔,各种舞会装扮道具若干,《生日舞会》PPT一份。
活动过程
一、"参加舞会"激趣,感知镜子成像特点。
1. 幼儿自由装扮自己。
2. 提问:你用什么道具装扮自己?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装扮好呢?
3. :镜子有成像的特点,所以当我们站在镜子前面就可以看到自己。
二、"寻找小动物",利用镜子感知物体的对称。
1. 引发幼儿猜想:把镜子立在图片的哪一条边能使小动物变完整?
2. 幼儿自由探索并记录,教师观察指导。
3. 师幼共同验证并:把镜子放在对称图案的`对称轴上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图像。
三、"寻找礼物",进一步感知不对称物体的成像特点。
1. 引发幼儿猜想:(教案:)利用镜子能让汽车变完整吗?
2. 幼儿自由探索并记录。
3. 师幼交流验证并:镜子放在两边不对称的图案上虽然能成像但不能变完整,只有把镜子放在两边对称的图案的对称轴上才能变完整。
四、参加舞会,结束活动。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 篇7
活动目的:
1.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2.培养幼儿良好的观察和讲述的习惯。
3.初步的探寻溶解的现象。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初步了解饮料,品尝过饮料。
2.材料准备:冷水、热水、一次性的透明杯、勺子、吸管、奶粉、果珍粉、咖啡粉、白糖、椰子粉、柠檬粉等、轻音乐的磁带、录音机、毛巾
活动过程:
一、创设到小兔家做客的情景,吸引幼儿的兴趣。
二、幼儿品尝“小兔”制作的`饮料,说说自己喝的饮料。
提问:你喝的是什么饮料?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味道的?
三、幼儿做饮料,引导幼儿边做边观察。
1、引导幼儿认识材料。
2、提出操作的要求:
(1)你们在做饮料的时候,看看有什么奇怪的变化?
(2)与你的朋友说说你的发现。
(3)要让做饮料的房间干干净净。
3、观察幼儿的操作,进行个别指导。
提问:你做的是什么饮料?味道怎么样?引导幼儿讲述做饮料的过程和发现。
四、鼓励幼儿互相交流,互相品尝饮料,说说自己做饮料的发现。
五、鼓励幼儿与客人老师交流:请客人品尝饮料,说说自己的发现。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02-17
大班科学活动公开课教案12-12
大班科学活动公开课教案12-02
大班科学公开课《神奇的圈》教案08-23
大班科学公开课神奇的桥教案06-22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9篇04-08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4篇04-08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四篇04-07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3篇04-06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八篇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