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地球的公转》七年级地理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地球的公转》七年级地理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地球的公转》七年级地理教案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地球公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2、使学生理解由于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的夹角、太阳直射点的变化规律、二分二至点的含义。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地球公转示意图,弄清二分二至点的含义
教学媒体:
手电、地球仪、自制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度的夹角模型。
教学过程:
[片段]:分析地球公转示意图
[讲解]:地球上的.光热来自太阳,冷暖的变化也与接受到的太阳光热密切相关。由于日地距离遥远,地球比太阳小的多,一般把太阳照射到地球的光线看作一组平行光。
[板图]:平行光照身射球体时直射点的图形特征
[提问]: 哪儿是直射点?直射点在图形上有什么特征?
[小节]:平行光线延伸过圆(球)心的光线是直射线,和球的交点就是直射点
[演示] 步骤:
(1) 地球仪在灯泡的照射下,最亮处就是直射点
(2) 另一地球仪摆在对面(注意观察两者轴的倾斜方向)用教鞭连接两地球仪的直射点,教鞭恰好通过光源中心,三点成一线。(注意两个球体的光点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3) 旋转教鞭一周,所得轨迹就是公转轨道。
[学生活动] 由学生充当太阳和地球,演示地球公转示意图。请观察,地球绕日公转中,直射点的位置有无变化?
一个学生(个儿稍高)当太阳,在中间,向两侧张开双臂,表示平行光
四个学生(个儿差不多)的头当地球,分别站在P11地球公转示意图的四个位置上。
[演示步骤]:
1、找齐。 “太阳”张开双臂旋转一周,他的手指均指向四位同学鼻子位置。(鼻尖代表赤道)
2、倾斜。 A,B,C,D四个“地球”的头同时指向北极星方向(A前倾,C后仰,B,D侧偏)
3、观察。 确定二分二至点。(太阳的直射光分别指向 ———A眼睛、C嘴、C,D鼻子)
4、公转。 四个“地球”在轨道运行,位置相互替换。辨别新位置(注意保持头的倾斜方向不变)
5、自转加公转。留一个“地球”,让他自己旋转一周的同时向前跨一步(注意保持头的指示方向不变)
[分小组演示]:教师指导
[提问]: 哪个时间看不到头顶?哪个时间看不到下巴?这两个时间出现的是什么现象?
读一读:极昼极夜
[小结]:学生用观察和体验的结果填入表中
节气
太阳直射纬度
极昼极夜
春分
3月21日
夏至
6月22日
秋分
9月23日
冬至
12月22日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北极圈
南极圈
板书:
二。地球的公转
1。绕太阳旋转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一年(356天)
《地球的公转》七年级地理教案2
教材分析
《地球公转》在七年级已经学过,初中阶段的重点是: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地轴倾斜及由此产生的太阳直射点移动、昼夜长短变化、四季的形成。
学情分析
1、本班学生优秀生在1/4,中层生占1/2,有1/4的学生成绩不是很理解,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办法,通过组内、组间、师生合作互助交流,解决问题,实现全体学生成绩的提升。
2、七年级学习过的内容,现在有所遗忘,通过复习,温故而知新,加深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课标考纲要求
1、分别用事实说明地球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课标)
2、能够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公转;(考纲)
3、知道四季更替和五带形成是地球公转造成的;(考纲)
4、懂得比较不同季节正午太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度。(考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观看教学视频、动画等,理解地球公转的规律及各种现象的相互关系。
2、熟悉地球公转中的知识点并系统化。
3、分析图形,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播放视频、动画,投屏,角色扮演等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具体的感知,理解抽象理性的地理原理,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的地理核心素养。
2、采用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统筹分配时间,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展示、评价、互助,面向全体学生。
3、投屏包括:平板屏幕投影,平板控制讲台电脑,平板充当移动的实物投影仪,增强教学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角色扮演,培养学生间的团结互助精神,实现学生上的“精准扶困”,引起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地球公转的定义、方向、周期及地轴倾斜指向。
2、地球公转过程二分二至点的日期、太阳直射位置及昼夜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1、理解地球公转的规律及各种现象的相互关系。
2、系统化地球公转中的知识点。
3、分析图形、数据,运用知识点解决问题。
教学策略
感性到理性认知法、问题导学复习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原创ppt课件,投屏教学的'软硬件,自制教具等。
【学生准备】导学案、地理书、图册等。
【应用的新(相对)技术】
利用路由器(或随身wifi等)及希沃授课助手实现同屏(投屏)教学,用平板电脑或手机无线操作讲台电脑,减少被讲台的束缚,提高效率;把手机或平板电脑屏幕投影到讲台电脑屏幕及白板,打开录像功能,实时拍摄学生答卷或活动过程并同步投影到讲台白板,变成移动实物投影仪。
利用PPT功能创作:太阳直射点移动及昼夜变化的动画,控制歌曲播放时间,ppt中有ppt对象,控制答案显示。
地理功能室应用:白板书写,双屏投影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堂三合一:
云南省怒江州福贡县跟岗老师汇报课
斗门区城东中学地理室验收展示课
珠海市初中地理小组合作与现代教学手段优化整合研讨课
总设计意图:
整理加工知识,构建思维线索和知识网络。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根据已经讲过的知识,设置新的问题,给学生提供思考和应用的机会,让学生爱听,加强理解,加深记忆,并能思考应用。疏理系统、整理结构、总结规律、分析联系,相同知识归纳,不同知识重组,相似知识迁移,相关知识联系。
通过小组合作、投屏等教学技能的优化整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后练习
课后制作环保教具
教学后记
《地球的公转》七年级地理教案3
教学目标
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概念、方向、周期。理解昼夜交替、四季的更替的原因和五带的划分的含义。通过回顾人类天地观的发展过程,使学生理解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是由近到远、由浅入深逐步发展的。
通过观察地球仪自转和公转的演示以及参与各项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空间思维和想象力,分析概括能力,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等。
本节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建立地球体的空间概念,锻炼空间思维和想象力的过程,是探索和发现自然规律、对习以为常的自然现象和生活常识从科学的角度重新认识的过程。是对科学的探索和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时机。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从动态的角度研究地球的本质属性——地球运动。地球上许多自然现象同地球在宇宙中的`空间位置,特别是同太阳的空间位置分不开。充分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及地理意义,是了解地理环境结构特点、揭示地理规律,解释自然地理现象的关键,也是学好以后各章节的基础。本节内容都是重点,四季产生是难点。但本节内容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很难直接感知,会使学生感到抽象。
本节教材由“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地球公转和四季的产生”、“五带的划分”三方面基本内容组成。为了便于学生学习,教材配置了11幅插图,三个“想一想”两个“读一读”一个“做一做”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深入了解及增添学习情趣。三方面知识互为联系。其中空间概念的正确建立是关键。空间概念的难点是地球公转,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成66。5的夹角,导致了太阳直射点的变化,产生了四季。
由于知识点多,程度深,初一的学生,空间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都处在起步阶段,是精讲,设计学生能直接参与的动手动脑的活动,使他们对空间充分感知,有利于空间概念的形成。
教法建议:
出发点:为学生展现认识的过程和思路,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尽量使教学形式多样化。
第一课时,首先介绍人类天地观的发展过程,激发学生探索宇宙的兴趣,转入对地球运动规律的探讨。“地球自转和昼夜交替”,通过观看演示,初步建立自转的空间概念,明确自转的方向。实物演示和讲解提问相配合,通过对地球不同地点的昼夜更替的观察,理解周期和晨昏圈的概念。通过现场对太阳高度的观测或指导课后做观测作业,加深学生对昼夜更替、太阳高度和地方时的理解。通过举熟悉的自然和生活实例,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
第二课时“地球公转和四季的产生”是难点,关键抓住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地轴的指示方向不变,从现象入手,通过观看演示,初步建立公转的空间概念,明确方向和周期。设计让学生充当太阳和地球模拟“地球公转示意图”让他们用身心感受地球和太阳的空间位置关系。体验地轴的倾斜,真正理解“二分二至”的含义,突破难点。
第三课时“四季的产生”在前两节的基础上,通过复习,得出了同一地区接受的太阳光热不同,产生了四季。“五带的划分”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填图并指图说明五带的名称及,划分的依据,通过五带的天文和气候特征,(有时间可做填表、填图,并做整章的练习)。
本课也可以通过看录象、电脑课件、幻灯片强化巩固知识。然后,总结归纳。
《地球的公转》七年级地理教案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2、使学生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
教学重点:
1、自转的概念、运动方向、周期。
2、理解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
教学难点:
晨昏线的概念。
教学媒体:
手电、地球仪、一块泡沫塑料、一支铅笔、量尺、一段塑料绳、两个夹子。
教学过程:
[导入]:现在大家知道,我们脚下的大地是一个球体,这个地球是一个行星,它和另外八个行星一起围绕太阳旋转。人类就住在太阳系中。但是“发现”这个体系,也就是说,真正了解我们在其中的位置,花费了多少世纪的苦功啊?
我们来回顾一下人类天地观的发展。(略)
现在让我们一起探索地球运动的奥秘。
[演示并提问]:教师转动地球仪
1、地球怎样自转?(绕轴旋转)
2、描述地球自转方向?地球上指向北极星方向的几点是什么?(确定方向“北”)
3、为什么感觉不到地球在运动?P10读一读。(讨论或学生举例)
4、自转一周的时间是多少?(每小时转多少度?)
[演示并讲解]教师用手电照射地球仪
1、地球是一个球体,向光的一半叫昼半球,背光的一半叫夜半球。昼夜半球相交的大圆叫晨昏圈。(用一段塑料绳折成大圆环放在晨昏圈的位置,两个夹子把绳固定在地球仪底座)
2、从黑夜进入白天的是晨线,是日出之处。从白天进入黑夜的是昏线,是日落之处
3、北京是在白天还是黑夜(有红五角星标记)?纽约呢?(兰色)
[演示并提问]一边拿手电照射一边转动地球仪
现在北京在那儿?纽约呢?在日本正在卫星实况直播世界杯足球赛,英国的球迷大概要在什么时间观看?美国纽约呢?
[小节]:由于地球在不断自转,各地的昼夜在不断交替着。
[讨论]:生活在地球的.人怎样知道地球自转了一周?“坐地日行八万里”这种情况是否可能发生?
观察太阳的高度变化。(有兴趣,让学生算赤道的周长)
[学生活动]:弄清教室的东南西北方向,用手画出太阳东升西落的弧线。
[做实验]:(也可留做作业)
在一块泡沫塑料上垂直插入一支铅笔,或木版上垂直钉一个钉子,放在阳光下,使铅笔的影子正好投在泡膜上,用直尺量出铅笔的影长。
利用这个装置,观察记录在一天中不同时间铅笔的影长,说明影长的变化规律。
【《地球的公转》七年级地理教案】相关文章:
地球运动地理教案08-27
七年级地理教案02-13
七年级地理教案12-14
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11-25
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02-23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02-23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教案02-07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02-07
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