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经典励志>公开课>《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

时间:2023-04-19 18:36:03 公开课 我要投稿

关于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合集8篇

  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合集8篇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对平衡现象感到好奇,有探索的欲望。

  2、尝试保持平衡的方法。

  活动准备

  水彩笔,蝴蝶20只,每组回型针、橡皮泥若干。

  活动过程

  一、第一次操作

  1、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幼儿探索兴趣。

  师:蝴蝶想稳稳地停在我的手指尖上,行吗?

  2、操作探索。

  3、相互交流并演示自己的方法。

  4、引导幼儿观察手指抵在蝴蝶的什么部位,才能保持平衡,并在此位置上用笔作上标记。

  二、第二次操作

  1、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幼儿探索兴趣。

  师:不抵在这个部位,但能让蝴蝶稳稳地停在我的手指尖上,行吗?

  2、操作探索。

  3、相互交流并演示自己的方法。

  4、得出结论:将手指抵在加上重量的翅膀一侧。

  三、第三次操作

  1、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幼儿探索兴趣。

  师:在蝴蝶的.一侧加上重量,蝴蝶还能稳稳地停在我的手指尖上吗?

  2、操作探索。

  3、相互交流并演示自己的方法。

  4、得出结论:在蝴蝶另一侧加上相同重量的物品。重心移动,将手指抵在加重的翅膀一侧。

  四、结束部分

  1、给蝴蝶涂上颜色。

  2、在音乐声中,蝴蝶停在幼儿手指尖上翩翩起舞。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莫比乌斯圈的特征,感受莫比乌斯圈的神奇变化。

  2、能大胆进行猜想并记录,提高观察和动手能力。

  3、体验莫比乌斯圈给生活带来的便捷。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纸条、纸圈、剪刀、固体胶、课件、记录表、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激发幼儿的兴趣。

  小朋友看,我今天带来一张长方形纸条,谁会把它变成一个圈?

  (个别幼儿直接把纸条两端对接,做成普通纸圈)你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吗?

  今天我也用纸条变了一个圈,小朋友看一下它与小朋友变的圈有什么不同?

  幼儿讲述后教师小结,一个拧过一个没拧过。

  我们把这个圈称为一号圈,另一个圈称为二号圈。

  二、幼儿第一次操作,认识莫比乌斯圈,了解它的特征。

  现在我请小朋友在一号圈和二号圈上来画线,你会有什么发现呢??

  在画的时候要从接缝这里开始,最后再回到这里。

  幼儿操作后个别回答,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幼儿讲述后教师小结:其实这个纸圈,它有一个有趣的名字叫莫比乌斯圈,是很久以前一个叫莫比乌斯的人发现的,所以就用他的名字来命名了。

  三、幼儿第二次操作,发现莫比乌斯现象一。

  现在莫比乌斯圈要来和小朋友变魔术了,那如果我沿着刚才小朋友画的.线把它剪开,然后卡擦卡擦剪到头,会怎么样呢?(幼儿猜想,教师记录)你想来亲自动手试一下吗?提操作要求:使用剪刀的时候要小心,不要剪到手指。

  如果剪好了可以高高举起来,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幼儿操作后讲述,你剪好的结果和刚才猜的一样吗?

  小结:原来莫比乌斯圈往中间剪开后,变成了一个更大的莫比乌斯圈。

  四、第三次操作:发现莫比乌斯现象二。

  师:你们想想看,如果这个大的纸圈再在中间剪开,又有什么变化呢?

  你想来试一下吗?(幼儿猜测后操作并记录)展示幼儿记录表,个别幼儿介绍。

  教师小结:在第一次剪成的大纸圈上再次中间剪开,变成两个套在一起的莫比乌斯圈。

  六、总结,观看课件,了解生活中的莫比乌斯圈。

  今天我们认识了神奇的莫比乌斯圈,那你知道它有什么用吗?

  其实呀,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藏着许多莫比乌斯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立交桥:避免行人车辆的拥挤。

  过山车:更加刺激好玩。

  传送带:减少反复的摩擦工作,增加传送距离和面积。

  原来人们利用莫比乌斯圈的原理,建造了许多有用的东西,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美好。

  七、结束活动

  莫比乌斯圈这么神奇,我们还可以找一找什么物体的建造运用了这个原理。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体验风无处不在的乐趣。

  2、知道风是因为空气的流动形成的。

  3、能根据已有经验,尝试用各种方法来造风。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材料:电风扇、不同材质的纸(如硬纸片、报纸、卷纸)、塑料袋、气球、布料;折纸用纸。

  2、幼儿经验准备:小风扇儿歌及游戏。

  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我会制造风》

  活动过程:

  一、站到户外让幼儿感受风。

  二、自由的寻找风

  三、说说风

  四、幼儿大胆思考,用各种材料制作出风。

  活动延伸:

  制作风车

  教学反思:

  幼儿园科学活动强调的是孩子借助于教师的指导和自身所从事的活动,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操作和感知,不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孩子在已知的基础上自主探索未知,在不断尝试中取得成功,最终获得知识。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多种感官来感知空气的存在;

  2、学习简单的实验操作方法,培养细致观察的能力;

  3、培养幼儿对科学小实验的兴趣,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4、主动参与实验探索。

  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重难点

  1、运用多种感官感知空气的存在;

  2、对科学实验感兴趣,并进行积极探索。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1、师:请小朋友猜一猜,这是什么:看不见,摸不着,没有颜色没味道,植物动物都需要。(空气)

  2、(真能干,一下子就猜对了。)那么,你觉得空气是一种怎样的东西呢,它在哪里?

  3、是的,空气无孔不入,无处不在。那么,你能把空气找出来吗?说说你的办法。

  (二)第一次尝试:找空气

  1、介绍材料自由找

  这里有许多东西(逐一介绍),它们能够帮助你们找到空气,去试一试吧,想到的办法越多越好。

  2、集体交流:你是怎样找空气的,找到了没有?

  3、过渡:大家真会想办法动脑筋,陈老师也想给大家做个实验来证明空气的存在。

  (三)第二次尝试:纸团会不会湿

  1、教师演示将纸团塞进杯底,杯子直立倒扣在水槽中,并让幼儿猜猜杯里的纸团会不会湿,然后垂直提起杯子,让幼儿观察纸团有没有湿。

  2、讨论:纸团为什么不会湿?(辅助问题:水为什么进不了,杯子里有什么东西不让水进去呢?)

  3、小结:原来杯子里装满了空气,水进不去,所以纸团不会湿。

  4、再次示范,请幼儿仔细观察实验操作方法。

  5、幼儿操作。(操作前先说明一下操作要求:每张桌子站三人,每人取一个塑料杯各自在面前的.水槽里操作)

  6、集体交流:你成功了吗?说说你又发现了什么。(请失败的孩子上来演示一下,共同寻找失败的原因。)

  (四)第三次尝试:空气搬家

  1、过渡:刚才的小实验十分有趣,不仅让我们清楚地观察到了空气的存在,而且也知道了空气会占位子。那么接下来我想请你们尝试做一个让空气搬家的小实验。

  2、师介绍实验材料,提出实验目的和方法:取两只杯子,其中一只装满水,将空杯和装水的杯子垂直倒扣在水中,然后想办法让第一只杯子里的空气跑到第二只杯子里去。

  3、幼儿尝试操作。

  4、集体交流:你成功了吗?你是怎样做的?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什么?

  总结:小朋友们都能积极动脑,真棒,通过今天的活动,了解了空气会占位子,也会流动。其实空气还有许多的秘密,我们在以后的科学活动课中再来探索。

  活动反思

  本活动我让幼儿在多次的实验当中感受空气的存在,使得幼儿一直处于兴奋,积极的探索过程中。

  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应该让幼儿自己多发挥自己的想象,多动手,尽量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幼儿都能参与学习、参与活动,参与讨论、参与发言,增强了幼儿学习科学的信心,满足幼儿探索欲望。

  小百科:空气(Air,kōng qì),我们每天都呼吸着的“生命气体”,它分层覆盖在地球表面,透明且无色无味,它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对人类的生存和生产有重要影响。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1、关于目标制定与载体选择。本次科学活动的知识目标定位在对6个数字进行排列组合。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引导孩子们设计电话号码,为可爱的小动物进行设计。为什么选择这样的载体?我以为:“科学教育的内容应从身边取材”,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顺利实现活动目标;同时,让他们感受到科学就在身边,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和对科学本身的兴趣。

  2、关于目标的“度”的把握。排列组合的知识可以把我们引向概率学,但对大班幼儿而言,他们应该掌握到什么程度?根据皮亚杰的认知理论,5岁幼儿的思维处于前运算阶段,其思维特征是单向的线形思维。因此,我把它定位在排出6个具体的号码。

  3、关于活动过程的设计。科学活动离不开一个基本的程序,即“激趣——探索——成功”。本次活动中,对家中电话号码的'讨论旨在激趣,也为后面的自主设计奠定基础;帮小动物们设计电话号码是展开探索过程,最终走向成功。当然,在探索的过程中,由易而难,循序渐进则是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活动目标:

  1、尝试将数字1—6进行6次不同的组合,排列成6个不同的号码。

  2、体验为小动物设计电话号码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3、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4、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份记录单、铅笔、1—6数字卡;

  2、动物图片、教师使用的数字卡

  活动过程:

  一、讨论电话号码的秘密

  1、回忆家中的电话号码(教师作记录)

  2、分析、讨论:

  (1)这些电话号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是由哪些数字组成?

  (2)每家的电话号码有重复的吗?为什么?

  (3)怎样让电话号码不重复?

  二、设计电话号码

  1、出示小动物图片,告诉幼儿:请大家为小动物设计电话号码。

  2、提出设计要求:必须是8位数;前两位数为86,后六位为1—6,不能少其中一个数字;每家一个电话号码,不能重复。

  3、第一次操作:幼儿摆弄数字卡,为其中一只小动物设计电话号码。

  4、第二次操作:幼儿摆弄数字卡,为六只小动物设计不同的电话号码,并作记录。

  5、交流、检查。

  活动反思:

  1、这个教学活动选自建构式课程,在原来基础上我进行了调整。活动重点放在了目标一和目标二。

  2、活动准备充分,尤其是记录纸采用表格式,这点非常好,能帮助幼儿直观地了解我们使用的电话号码都是7位数。

  3、活动过程层层深入,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寻找电话的秘密,在理解的基础上设计新的电话号码,老师也能关注到全体幼儿,给他们发言的机会,幼儿参与活动积极性高,效果好。

  4、整个活动进行非常顺利,似乎没有难点,寻找原因,发现幼儿练习本上只需要设计4个电话号码,选择余地大,最好调整有6个或以上的动物,设计6个或以上的号码,提高数字排列难度。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能辨别自然界中的一些声音,了解耳朵的用处非常大。

  2.分贝填充不同的材料,自制3-5只能发出不同声音的响罐,感受他们声音的不同。

  3.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活动准备

  易拉罐、纸、沙、木珠、米等。

  活动过程

  1.响罐在小朋友的手中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有时像下大雨的声音,有时像下小雨的声音。小朋友们,你们猜一猜,这些响罐里装的是什么?

  2.摇一摇,听一听不同的物体在易拉罐里发出的声音。

  分别将纸放进易拉罐、沙放进易拉罐、木珠放进易拉罐、大米放进易拉罐,让幼儿辨析声音。

  3.教室里海藏着许多可以发出声音的物品,请你把这些物品找出来吧!

  4.听辨打击乐器的声音。

  小建议

  1.请用响罐为好听的乐曲加上优美的伴奏。

  2.关注生活中不同的声音,尝试模仿各种声音。

  教学反思:

  这节课中,我觉得我的活动提问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问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说在大家的讨论下,提问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儿不仅会说了,而且还更会问了。这样的自由探索活动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孩子们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发挥了他们在活动中的主动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 篇7

  课程来源:

  幼儿对很多事情都感兴趣,哪怕是在地上拣到一小条纸也能在手中玩上半天,然而,大量的废纸每天都会出现垃圾箱中,有垫桌子用的报纸、画报,有手工纸的边角料,有被幼儿撕下来的图书,有美工区活动后用的画纸等,每天这些废纸都被到掉。老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需要,与其把这些废纸仍到,还不如再次利用,让幼儿与这些废纸相互作用,产生更大的教育价值,从而教育幼儿节约纸张,从小培养初步的环保意识。因此,“怎样让纸发出声音”的课程就生成了。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初步探索让纸发出声音的方法。

  2、能够在集体面前大胆表现。

  3、初步了解其特性。

  4、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活动准备:

  1、画报、草稿纸、报纸、绘画纸等。

  2、记录纸和笔。

  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尝试操作的兴趣。

  老师拿着一筐废纸告诉幼儿:这是老师和幼儿一起收集的各种废纸。这些废纸可以干什么用呢?老师拿一张纸,让纸发出声响,吸引幼儿注意力。

  老师提出问题:怎样让纸发出声音?

  2、幼儿尝试操作和纸做游戏

  每四名幼儿一组,各组进行比赛,在同一时间完成,看看哪个组做的方法多而且和别的组不一样。

  让幼儿自己动手来实验,尝试用各种方法让自己手中的纸发出声音。每组请一名老师帮助记录幼儿实验的结果。

  幼儿自己取纸实验开始,要求记录老师必须是幼儿做出来的'才能记录。

  3、分享实验结果

  听音乐收记录纸,在记录纸上写上小组名字。提醒幼儿用过的废纸怎么办?

  展示每组的记录纸,请每组幼儿上来一两个演示实验过程,大家进行验证。

  4、老师小结幼儿验证的方法。

  5、结束:生活中有很多东西会发声,小朋友们可以去发现。带幼儿在班上或到户外寻找可以发声的东西。

  活动反思:

  教育活动的综合性是幼儿园教育活动发展的一个趋势,本次活动融合了科学教育与音乐教学,它们之间的结合有效互补。生动活泼的音乐游戏为幼儿探索提供了一个愉悦的氛围和安全的心理环境,使幼儿在科学探索活动中获得美的享受。感受音乐——节奏训练——乐器制作,这三个环节促进了幼儿不同能力的发展,并把活动引向课堂之外的区域活动,让孩子能够真正地得到个别化学习的发展,将区域活动和教育活动进行互补,从而达到幼儿自主学习的目的。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激发幼儿参加科学实验活动的兴趣。

  2、培养幼儿较敏锐的观察力和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3、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手电筒的结构及其安装方法,认识电池的正、负两极。

  4、学会积累,记录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

  5、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手电筒人手一个、小筐五个、多媒体课件一个

  活动分析:

  在上一个主题网《我的生活》中,孩子们非常喜欢科学活动《灯的秘密》,对于电灯为什么能够亮起来十分感兴趣。在本次活动中,我借用了手电筒这个孩子们常见的生活用品,帮助孩子们通过操作探究和试验论证了解手电筒的结构和安装方法。了解手电筒的简单结构是本次活动的重点,运用集体活动和分散活动相结合的形式,采用情景法、提问法、操作法、探究法进行突破。活动的难点是认识电池的正、负极,通过引导幼儿进行比较观察、科学探究、操作论证等方法,同时配以多媒体课件引导孩子们突破难点。

  活动过程:

  1、设置情景,提出问题“谁可以给我们带来亮光?”

  2、操作探究:“手电筒里都有什么?”

  这是活动的重点,引导幼儿在操作中得出结论。

  3、设置疑问:“手电筒为什么能够发出亮光来?”

  引导幼儿进行充分、积极的讨论。

  4、操作验证:

  (1)观察电池,认识电池的正、负极。

  (2)通过观察,学习两节电池的安装方法。

  5、知识扩展:初步了解多种高科技的手电筒和电池。

  6、活动延伸:“是两节电池连在一起亮还是三节电池连在一起亮?”

  活动反思:

  在进行了上次活动《灯的秘密》之后,孩子们对电的`有关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了解了电灯、电线、钨丝等相关知识。的确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一次活动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本次活动中97%的孩子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

  从活动目标的制定来看:有两点优势,其一与以前相比目标制定得更加清晰,层次分明,其二目标的制定符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由于本班幼儿从小班开始一直进行着科学实验活动,运用着各种实验方法,所以本次活动培养幼儿较敏锐的观察力,又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开始培养幼儿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从活动过程的制定和实施来看:暴露出以下几点不足:

  1、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和动手操作的环节进行的还不够透彻。比如在幼儿拆开手电筒之后还应该引导幼儿全面的说出手电筒的材料,为后面的探究打下基础,而活动中却漏说了手电筒了还有开关、玻璃片等。

  2、应该在吃透孩子上多下功夫。活动前设想的是孩子们会把手电筒完全拆开却没有想到很多孩子并没有这样做,导致了后面的安装手电筒这一环节进行得不好,没有达到预想的后果致使75%的孩子并没有操作安装手电筒的过程。

  3、活动进行中的灵活性还应该再加强。看到孩子们没有把手电工拆开就应该及时的提醒孩子们或进行正确的示范加以引导,这样就可以避免不该出现的问题。

  4、心理素质和对待活动的认真态度还应该进一步提高。

  本次活动较之以前相比也有进步的地方:例如活动的层次清晰了,更注重观察在科学活动中的分量,能把一节电池单拿出来引导幼儿进行较细致的观察,为后面的引导幼儿观察两节电池相联的方法打下基础。

  在今后的活动中,还要取长补短不断的积累实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02-17

大班科学活动公开课教案12-12

大班科学活动公开课教案12-02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四篇04-07

【精选】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4篇04-05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三篇04-06

精选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4篇04-06

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9篇04-08

精选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四篇04-05

【精选】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3篇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