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方案策划>活动方案>《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时间:2023-04-16 14:42:06 活动方案 我要投稿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热】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安全顺利进行,通常会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你知道什么样的方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欢迎大家分享。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热】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1

  一、指导思想 :

  继续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思想,实施素质教育,更好的培养学生各方面综合实践的能力,带领学生走入更广阔的社会活动空间,丰富学生的知识、情感等方面的体验。围绕让学生在活动中成长,让学生在活动学习的教育理念,进行《我爱家乡》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建立一支稳定的指导教师队伍,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实施的研究》的课题研究为抓手,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常态化实施。

  二、主要措施:

  (一 )教师指导要落到实处。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老师指导不能只偏重活动形式,忽略具体活动方法的指导;偏重活动过程与阶段,忽略活动的具体落实程度;偏重书面的方案完成,忽视过程性资料的积累;主题活动不能浮于表面,缺少深度。

  1. 指导教师要制定学生活动主题的具体指导方案,编写活动设计,参考设计:主题来源、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等。

  2. 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活动展开过程可能遇到哪些问题和困难应有预先的设想和解决方案。

  3. 指导教师要明确具体任务:

  指导如何选择主题,到哪里去找问题。怎样把问题变成研究课题。指导制订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包括的内容,如要做什么。怎样做。做成什么。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指导查阅文献资料,需要哪些资料。可以从哪里找到这些资料。如何整理资料。指导学会社会调查,如确定调查的内容,确定调查的对象,设计调查问卷,发放调查问卷,整理调查数据,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等。指导学会整理和分析资料,对记录的目的,记录的原则,记录的方法进行辅导。指导选择成果表现形式,有文字类:课题研究论文;

  有实物类:模型,音像制品,多媒体制品,网页,广告;在选择成果表现形式的原则、方式方面给予指导。指导学生评价自己的表现和研究成果:可以写小论文、活动日记等。

  4. 指导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科学评价。

  (二)管理落到实处

  1. 细化管理制度

  (1)制订实施计划。全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计划;年段实施计划;班级实施计划。

  (2)成立年级研究组,确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年级负责人、班级负责人。保证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各个环节都落到实处。

  (3)建立随堂听课制度,将该课程列入六认真检查和考核的项目。加强对该课程实施的随机检查,努力杜绝随意占用该课的情况发生。

  (4)提倡集体备课制度,但不提倡案例共享,每位老师应根据班内实际情况,独立设计特色性方案,积累规范的资料。

  (5)制定奖励制度。制定科学的考核奖励办法,教师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质量,作为教师教学业务考核、晋级、职称评定、评选先进的依据之一。对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做出成

  绩的教师,给予表扬和奖励。

  2. 细化研讨制度:

  (1)每学期学校都要开展一次校级综合实践活动观摩活动。面向全校开放,及时作好活动的总结、评价和记录。

  (2)年级组两周一次研讨形成制度,每学年每位老师在校内上一节研讨课。

  (3)注重规范的积累过程性资料,如。学生活动活动方案、活动日记、学生搜集的资料卡、学生调查表等。

  (4)细化学生评价。对学生的评价要注重形成性评价,让学生在课堂观察、开放作业、专题汇报、个案调查、实际操作等评价过程中互相评价,让家长、社会力量参与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2

  一、活动背景

  人无礼而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长期以来被人们作为衡量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之一,也是体现国民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当今一种现象却令人担忧:中小学生文明礼仪缺失严重。一些青少年在学校里不懂得尊重他人,不懂礼让,不讲礼貌;在社会上不知道怎样称呼他人,甚至随心所欲;在家里不懂得孝敬长辈……,所有这些都在传达着这样一个信息:身处具有礼仪之邦美称的我们的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文明礼仪的世界中,他们还不知道文明礼仪的行为界定。我们班的学生也同样存在对文明礼仪认识模糊的问题,认识上的模糊直接导致了他们行为上的不文明。小学阶段是进行文明礼仪教育的最关键的时期,为切实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进而通过每个学生良好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去带动身边的亲人和朋友也关注文明礼仪,我们准备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这一综合实践活动。

  二、设计理念

  1、要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领域,引领学生走向现实社会,走进生活。

  2、注重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使学生能通过收集信息、观察、调查、整理、交流等一系列的探究与学习,拥有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找到学习的乐趣。

  3、让学生在活动中形成对社会的责任感,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三、活动目标

  1、通过自主查找资料、小组合作进行摄影、表演示范等多种方式学习15种文明礼仪基本规范,让文明礼仪深入学生的内心。

  2、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文明礼仪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

  3、通过每个学生良好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去带动身边的`亲人和朋友也关注文明礼仪,为构建文明校园和文明家庭作出贡献。

  四、活动内容

  1、学习礼仪:通过一些图片和儿歌、故事、礼仪教育短片等形式,让学生学习一些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15种礼仪文化。

  2、实践礼仪: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成为礼仪活动的主体。确定两周为文明礼仪自我考察期,学生在这期间必须每天记录自己在各种场合的文明礼仪行为情况,并与自己所学到的文明礼仪知识进行对比,找出差距,进行自我总结,然后交组长汇总,再进行小组内部交流讨论,制定应对方案。最后进行全班交流。

  3、展示礼仪:通过开展一些礼仪风采展示,儿歌、故事、绘画比赛,文明礼仪之星的评比等来展现班里文明礼仪活动开展的效果。

  4、宣传礼仪:每位学生向自己的亲人或朋友宣传自己所知道的文明礼仪知识,并争取让对方能将文明礼仪落实到生活实际中。

  五、时间安排

  9月——11月(大约20课时)

  六、实施过程

  (一)看奥运广告宣传片,引发思考,确立主题。

  1、师生共看与奥运有关的文明礼仪广告宣传片,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在我们身边出现这样的情况,事情的发展情况会与广告里一样吗?

  2、学生列举出生活中一系列不文明的现象。

  3、师生共同确立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文明礼仪伴我行。

  (二)成立小组,讨论各小组活动方案。

  1、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小组,成立了“文明礼仪知识库”(负责搜集文明礼仪的故事、名言警句、歌曲和各种场合文明礼仪规范等资料)、“文明礼仪图片库”(拍摄各种与文明礼仪有关的照片)、“文明礼仪小老师”(学习并为同学们示范各种文明礼仪)、“文明礼仪小画家”(画与主题有关的漫画等)“文明礼仪小作家”(写与主题有关的儿歌、倡议书等)这五个小组。

  2、各组讨论制订活动方案,教师巡视指导。

  (三)学习礼仪:通过一些图片和儿歌、故事、礼仪教育短片等形式,让学生学习一些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15种文明礼仪。

  1、“文明礼仪知识库” 和“文明礼仪图片库”展示工作成果。

  2、师生共同学习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文明礼仪。

  (四)实践礼仪: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成为礼仪活动的主体。确定两周为文明礼仪自我考察期,学生在这期间必须每天记录自己在各种场合的文明礼仪行为情况,并与自己所学到的文明礼仪知识进行对比,找出差距,进行自我总结,然后交组长汇总,再进行小组内部交流讨论,制定应对方案。最后进行全班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记录每天各自的文明礼仪规范执行情况,组员之间互相监督记录情况。采用以下表格形式记录:

  文明礼仪执行情况

  好

  不好

  学校

  家里

  其他场所

  (详细的时间、地点和所做的事情要记录清楚。)

  2、两周后进行自我书面总结,做的好与不好的各有哪些方面并找出原因。

  3、上交两周记录及总结,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制定改进方案。

  4、班级内进行交流总结,针对典型情况师生共同制定改进方案。

  (五)展示礼仪:通过开展一些礼仪风采展示,儿歌、故事、绘画比赛,文明礼仪之星的评比等来展现班里文明礼仪活动开展的效果。

  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

  (1)开设文明礼仪图画展。(展出与主题有关的图画和照片)

  (2)“文明礼仪小老师”组为同学们示范各种文明礼仪或者表演相关小品等。

  (3)“文明礼仪小作家”组唱与主题有关的儿歌并宣读倡议书。

  2、评比班级文明礼仪之星。

  3、以小组为单位举行唱文明礼仪行为歌比赛。

  (六)宣传礼仪:每位学生向自己的亲人或朋友宣传自己所知道的文明礼仪知识,并争取让对方能将文明礼仪落实到生活实际中。

  1、至少向一位亲人或朋友宣传文明礼仪规范常识。

  2、记录宣传成果和心得体会。

  (七)整理活动材料,交流活动收获

  1、把积累的材料整理好。

  2、展开评价工作:自评、互评、老师评、家长评相结合。

  附活动评价表

  自我评价

  同学对我的评价

  爸爸、妈妈对我的评价

  老师对我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3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丰富的活动内容,灵活多变的活动方式,使学生接触自然、社会,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实施目标:

  (一)总体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旨在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加深对自然、社会和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培养他们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

  2、形成对自然、社会、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

  3、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具体目标

  1、学生发展目标

  ①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②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欣赏自然世界,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

  ③走入社会,熟悉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④了解社会资源,并能有效利用。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⑤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⑥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2、教师发展目标:

  ①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改变教学策略。

  ②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课程开发能力。

  ③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④培养教师之间的协作精神。

  ⑤拓宽教师的知识结构。

  3、学校发展目标:

  ①营造“自主、合作、开放”的校园文化。

  ②密切与社会、家庭的联系。

  ③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改革。

  ④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具有开放性和多元化,更具生命力。

  三、实践内容:

  (略)

  四、活动方式:

  一般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以下三种组织形式:

  1、个人活动

  个人活动是在个别学生对某一问题有特别的兴趣,并且对该问题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能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活动。个人活动的组织形式能够有利于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应允许学生独立地进行活动,并完成活动任务。在学生个人完成活动后,应鼓励学生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分享。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也需要与他人交流。在小学阶段,特别提倡家长支持和参与孩子的探究活动,但家长不要包办代替。

  2、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构成由学生自己协商后确定,教师不过多介入他们的选择。小组成员的组成不限于班级内,为使实践与探究走向深入,允许并鼓励各班之间、不同年级之间、甚至不同学校、不同地域之间学生的组合。研究小组一般由3—5人组成,学生自己推选组长,聘请具有一定专长的成人(如本校教师、学生家长、校外人士等)为指导教师。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要学会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完成任务、

  3、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是以班级、年级或学校为活动单位共同完成一项主题活动的组织形式。通过分工合作、共同探究、集体讨论,以求对某一主题的全面和深入的理解。

  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多种形式交融使用。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近自然,走入社区,走向社会,在开放的时空中开展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因而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教师要精心规划和组织学生校外活动,要对校外活动的空间范围、活动情境进行事先考察和推想并作出合理的规划,尽可能采取小组协作的方式来进行。学校和教师要尽可能地争取社会有关部门和学生家长的支持,鼓励一部分学生家长在可能的前提下,参与学生的`校外活动。

  班级集体探究需要全班学生围绕同一个研究主题,各自搜集资料、开展探究活动。再通过全班集体讨论,交流大家搜集到的信息和形成的想法,进行思维碰撞,由此推动同学们在各自原有基础上深入探究。此后,可以进入第二轮研讨,也可以就此完成各自的“作品”。

  小组研究、班级研究或其他各种合作研究形式要强调集体中每个人的积极参与,要以个人的独立思考和认真钻研为基础,避兔出现一部分人忙、其他人闲,少数人做、多数人看的现象。同时,也要防止学生之间的不合作现象。个人研究并不排斥交流与合作,要引导学生主动地与他人交流,学会分享资源。

  五、工作措施:

  (一)课程落实

  综合实践活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所规定的小学3—6年级的一门必修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课时为3—4年级每周2课时,5—6年级每周3课时。根据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建立弹性课时制度。

  (二)制度制订

  制度政策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走向“规范化”、“常态化”的根本,也是的必备条件。要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常态课”,必须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或激励机制。学校要制定相应的制度,如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级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管理制度、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制度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等。

  (三)师资建设

  1、全面参加培训,促使指导教师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把握课程的特点,掌握课程实施的方法。

  2、加强校本培训,促进指导教师快速成长。培训要求:

  ①参加培训的教师相对固定。

  ②培训时间要保证有教师系统学习。

  ③培训的内容系统全面,专题设计合理,有助于骨干教师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同时掌握实践经验。

  ④培训的形式要灵活多样,既有理论学习,又有自主实践,实现个人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本校实践探索与经验交流分享相结合,学校整体现场观摩与个人提交研修成果相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4

  一、活动名称:

  我爱我家

  二、活动背景: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鲜明的社会责任性和健全的人格等是各学科的主要目标之一;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对于现在的中学生来说,在家都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时时处处都以自我为中心。家长们也都心疼孩子,对他们的要求百依百顺,导致很多孩子心中没有爱和亲情。本次活动旨在让小皇帝或小公主们体会父母养育的艰辛,学会爱家长,爱同学,乃至我们美丽的大家庭,唤回那失去的童真。三、活动内容: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小公主、小少爷自居者甚多,他们认为父母的关爱是应该的,作父母的理当为他们服务。从来就不体贴父母,关心父母,甚至于把父母的关爱当作一种负担,厌烦、不在意者甚多。借此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家、爱父母,珍爱父母的叮咛、父母的关爱等教育是十分有意的。在师生共同的探讨下产生的'研究专题有“家庭成员小档案”、“我家的变化”、“我为父母做件事”、“我对爸爸妈妈有多少了解”、“我来当一回爸爸妈妈”。

  活动专题确立后分四个步骤进行活动的开展

  (1)由学生根据自己确定的专题,自主设计活动方案,并在小组或全班相互交流,教师作适当的指导,这里包括具体内容、设计活动、开展形式、安排实施进程,选择活动的方式等。

  (2)开展活动。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阶段。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案采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进行专题研究性学习。

  (3)在家体验做父母,为父母做一件事

  (4)总结评价,逐步培养学生善于反思和总结的意识。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开展讨论与评价,多种评价方式并存,重在评价研究活动展开得如何?是否能清楚地表达感受与体会?指导教师以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积极性。

  四、活动时间:

  四个月

  五、活动目标:

  1.培养孩子对亲情的感悟力;唤醒孩子心中的爱。

  2.锻炼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责任和奉献意识。

  3.美化自己的家,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培养孩子自主,合作的能力。

  4.培养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使学生会用真情实感作文

  六、活动准备:

  1、明确要求:

  2、分工合作:向学生提出活动的最终目标:出一本以“我爱我家”为主题的展版。 为了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都有事做,根据需要可四人为一小组进行分工:搜集资料、美工美化、信息技术、统筹校对。

  3、资料搜集:每个同学可以把自己的习作、日记片段,对家的设计思路,家中的老照片及对家长的采访记录等。请家长帮助筛选,指点,经过自己的修改润色后交给资料搜集的同学。

  七、活动过程:

  1、各小组制定法活动计划

  2、活动实施,分阶段根据活动计划个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活动。

  3、成果展示

  八、活动总结:

  由小组长带领,各组完成评议表。

  九、活动总结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5

  一、对象:

  三年级学生

  二、时间:

  10月13日至11月7日

  三、活动背景:

  三年级,是钢笔字写字教学的起步阶段,学生初次接触、使用钢笔都觉得很新奇,但接踵而来的是:三天两头就有学生报告钢笔坏了、少了,作业本上的三花脸也比比皆是。究其根源,问题就出在钢笔的使用方法不当上。

  针对这一问题,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们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认真分析,把多种课程内容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实践能力。

  2、通过本次活动学会正确保管和使用钢笔,延长其使用寿命。

  3、能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利用钢笔写出整洁、美观的作业。

  4、设计出更加实用、美观的钢笔。

  五、成果形式:

  1、学生的习作、作业、图画、摄影等。

  2、学生能掌握正确的握笔运笔的方法和写字姿势(图片、摄影、文字)。

  3、学生的经历、体验、心得体会等。

  4、倡议书。

  5、举行“我爱钢笔”主题活动,综合展示活动成果。

  六、活动过程:

  (一)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确立活动主题,分析现状,提出问题。有的人钢笔没用多长时间就坏了、少了,有的同学作业本上有很多墨点,很不美观,为什么会这样?该怎么办呢?

  (二)学生组建活动小组,选出小组长。活动内容分选项目与自选项目,各小组根据成员特点,制定小组活动方案。教师做好指导、协调工作、审视方案的可行性。

  自选:

  A组:调查同学们在使用钢笔与保管钢笔上存在那些问题,想一想该如何改进,写出收获、体会。

  B组:收集资料并讨论。如何正确使用和保管钢笔?请讲解并演示。

  C组:按从外到里以及如何使用的顺序,观察自己的钢笔,写一篇习作。

  D组:针对现有不足,设计出更加美观、实用的钢笔,争取申请专利,并可与生产厂家取得联系。

  必选:

  1、每人书写一份整洁、美观的作业参加展览。

  2、交流拟定倡议书。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6

  一、活动背景:

  为了把众多的对象区分开来,人们需要使用一些方法,如各个家庭都有一本户口簿,这样就把一个个家庭区分开来。我们国家为了更仔细地区分每一个人,1987年实行了身份证制度,凡年满16周岁持有身份证的男女公民,每一个人都对应了一个身份证号码。身份证号码到底是怎么编制出来的呢?它是如何来区分不同的个体的呢?身份证号码又能体现出个体的那些信息呢?围绕这些问题,我们开展了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这次活动通过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参观、访问、调查研究、经验交流,获得直观、真实的印象,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综合学习、探究学习、实践学习,全面提高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变化的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

  二、活动目标:

  1、经历数字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过程;

  2、了解身份证在社会生活和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3、经历设计学籍号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字应用的广泛性;

  4、获得一些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

  5、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观察、访问、调查研究、分析评价、资料收集等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养成主动探索、自主创新的良好习惯。

  6、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学会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团结合作、共同进步,知道小组合作的重要作用。

  7、感受数字在社会管理中的应用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的极大方便,感受社会管理由人文化管理向数字化管理转化的必然趋势。

  三、活动研究过程:

  (一)活动前准备阶段:

  将班级里的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别为搜集组、调查组、采访组、小报组。

  搜集组的同学的主要工作是搜集尽可能不同类型的身份证,比如说80年代的、九十年代、最近的身份证。

  调查组的工作是通过上网或查阅相关资料向同学们阐述身份证是如何编制出来的。

  采访组的同学的主要工作时向当地的派出所了解相关的编制身份证的方法,并以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

  小报组的同学的任务就是把前面三个组所得到的信息编写成小报的形式,向其他同学老师展示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成果。

  四个小组先用一周时间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工作。小组内部的成员之间要发挥团队合作精神,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多的信息。另外小组与小组之间也要发挥互帮互助的精神,如果自己有其他小组信息也要给其他小组提供帮助。

  (二)课堂中共同研究阶段:

  在课堂中,各个小组各显神通,将搜集来的资料一一呈现,最后对“身份证号码与学籍号”这一研究课题作综合归纳。

  1、搜集组的同学展示他们搜集来的身份证号码,并向其他同学介绍每张身份证的来源、发证日期等内容。

  2、搜集组的同学谈谈对身份证号码的相应数字的猜想。

  3、调查组的同学将他们从网上搜集来的所有关于身份证的内容,包括身份证的作用、编发年份、更换期限等等展示给全班同学。

  4、采访组的同学经过一星期以来,从派出所户籍部门有关人士了解到的身份证的编排规律的信息的情况,向同学们介绍身份证号码上每个数字所代表的意义。另外采访组的同学也展示了他们在派出所与户籍部门人员进行交谈、采访时的照片。(身份证的编排规律:用数字分别代替省份、地区、县市、出生日期、户口所在地、性别,这样就把一个一个人区分开了。)

  5、小报组的同学向全班作了一个综合性的报告。他们将前面三个组所得到的材料进行汇总整理,然后编织成一张张小报,给这次的综合实践活动作了充分的总结工作。

  6、同学们已知道了身份证号码是持有身份证的人所特有的号码。全中国有十几亿人口,有身份证的毕竟只有一部分,没有身份证的人该怎样区分呢?特别是广大的中小学生该怎样把他们一个一个区分开呢?我们班的学生该怎样一个一个区分呢?请同学们将今天所获得的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为自己设计一个学籍号码,反映出班级、性别等信息。设计后请同学们再检查自己设计的.学籍号码是否合理?

  7、请教务处的老师向同学们介绍学校是如何给每位同学编制学籍号的。然后请他评一评,哪位同学的设计获得“最佳合理奖”,哪位同学获得“最佳创意奖”。

  (三)活动成果展示阶段

  各个小组在组长的协调下记录你们小组参与整个研究活动的过程,以及你们小组获得的材料、小组成员的心得体会,以调查报告的形式记录下来。

  四、活动总结与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成功地走出课室,进入社会进行了探究性学习,不但培养了同学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而且拓展了知识面,激发了学习兴趣。

  同学们撰写的调查报告虽然不是很符合正规的要求,但对于初一的同学来说,能够集合大家的力量完成相当已经不错了。所以总体来说本次活动十分成功。

  通过这次活动也使我深深感到: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首先,教师自身要不断提高和加强自己的思想水平和业务素质,才能具备较高的活动指导水平。才能及时了解学生在开展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学习需要,才能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才能真正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究,才能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观。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7

  一、问题的提出

  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竞争实质就是劳动者素质的竞争。而国民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是劳动者真正素质和能力的重要表现。而我国原有的基础教育体制明显存在部分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脱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脱离了社会实际。这样的教学往往以学校、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我校要通过积极参与综合活动课程的实施来克服以往课程中脱离学生自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形成学生勇于的意识和善于的能力。同时,通过综合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培养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实施的主要内容

  综合活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探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三、综合活动的实施

  1、实施原则

  “综合活动”不是以往几种课程的随意叠加,它的内容和形

  式和其他课程有交叉,但价值取向和功能是相对独立的。我们在实施中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关注兴趣。基于学习者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课程活动,是综合活动有别于学科课程的一个基本标志。充分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直接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传统学科知识结构与逻辑体系的超越,建立一个更接近学生真实学习世界的创新课程领域,是综合活动确立自身存在合理性的必然选择。

  (2)回归生活。学校课程建设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课程设计向真实生活情景转化,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综合活动必须最大限度地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当今学习理论表明,只有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中和有背景中,即与学习者的生活世界发生密却联系时,才是有效的。综合活动的课程性质客观上决定了这类课程在确定课程内容时必须真正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性、现实性的、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这是综合活动选择课程内容时必须坚持的一条最基本的准则。

  (3)立足。不在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在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是综合活动的最根本特点。需要指出的是,的内容是丰富的,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为学生营造情景,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能力。

  (4)着眼创新。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综合活动课程价值与目标最本质的体现。与学科课程相比,综合活动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它不受学科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的限制,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着眼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要以培养今天的学生适应明天的社会生活为己任,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积极探索、主动实际的过程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具备初步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2、实施途径

  (1)信息技术教育

  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即获娶传递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素质。

  (2)社区服务与社会

  组织引导学生接触大自然,参加实际,使书本知识在运用的过程中成为活知识,使能力和创造性得到培养。

  (3)劳动与技术教育

  增加科技含量,赋予劳动教育更多发明创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给学生让出创造的`空间。将发明创造赋予动手的过程,使劳动技术变得富有生命力。

  3、实施步骤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加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是综合活动课程开展成败的关键。这不是几个担任该课程教师的事,而是全体教师的事。通过学习和研究,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育观、人才观和学习观,把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

  (2)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综合活动课程的设立是一种新生事物,必须动员全员参与,全社会参与和支持。以协调和组织顺利开展各项活动,必须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学校设立综合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与协作小组,制定具体工作计划,落实各年级综合活动内容。

  综合活动小组名单:

  组长:徐耀良

  副组长:陈黎明

  成员:吴根元(小)、叶建新、金美媛、周秋英、李刚、

  许晓红、吴文喜、及各涉及教师

  综合活动协作小组名单:

  二年级组负责人:金美媛

  成员:程大妹、贾静燕、王怡、姚金妹、顾菊芳、龚杏芬

  三年级负责人:陈燕红

  成员:魏萍、严凤、蔡秋兰、胡静芬、陶妹金、陶亮

  四年级组负责人:周秋英

  成员:徐艳、毛进兴、唐铁君、徐洪、吴根元(大)、孙文霞

  五年级组负责人:吴根元(小)

  成员:许晓红、邹雪英、胡建刚、张红艳、孙丽娟、龚燕

  六年级组负责人:夏雪明

  成员:马蕙珍、朱叶、邹国芬、邬旭霞、吴茜、平建国

  (3)选好主题,落实内容

  综合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合作开发和实施的。教师和学生既是活动方案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选题既要体现学校特色(文学)和社区实际情况(城乡结合部),又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

  (4)加强联系,取得支持

  综合活动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要探究建立社区、家长有多效参与活动的新机制,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课程实施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应以主体性、过程性、形成性和发展性评价为主,它应根据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取得的成果和表现状况,对其优点、学习态度和进步情况进行多样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鉴赏。以形成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手段多样,评价方式灵活,注重学习过程,注重情感表现,注重实际环节的开放性评价体系。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8

  一、问题的提出

  21世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综合国力竞争实质就是劳动者素质的竞争。而国民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劳动者真正素质和能力的重要表现。而我国原有的基础教育体制明显存在部分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脱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脱离了社会实际。这样的教学往往以学校、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校要通过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来克服以往课程中脱离学生自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形成学生勇于实践的意识和善于实践的能力。同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培养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实施的主要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探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等。

  三、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

  1、实施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以往几种课程的随意叠加,它的内容和形 式和其他课程有交叉,但价值取向和功能是相对独立的。我们在实施中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关注兴趣。基于学习者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课程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有别于学科课程的一个基本标志。充分关注学习者的兴趣和直接经验,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传统学科知识结构与逻辑体系的超越,建立一个更接近学生真实学习世界的创新课程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确立自身存在合理性的必然选择。

  (2)回归生活。学校课程建设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课程设计向真实生活情景转化,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综合实践活动必须最大限度地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当今学习理论表明,只有当学习发生在有意义中和有背景中,即与学习者的生活世界发生密却联系时,才是有效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客观上决定了这类课程在确定课程内容时必须真正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这是综合实践活动选择课程内容时必须坚持的一条最基本的准则。

  (3)立足实践。不在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最根本特点。需要指出的是,实践的内容是丰富的,实践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实践并不仅仅意味着让学生作社会调查、参观、访问,更重要的是为学生营造实践情景,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学生能够面对生活世界的各种现实问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主动去探索、发现、体验、重演、交往、亲历亲为,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中培养实践能力。

  (4)着眼创新。着眼于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价值与目标最本质的体现。与学科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创新品质的形成提供了更为宽松、自由的空间。它不受学科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的限制,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着眼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要以培养今天的学生适应明天的社会生活为己任,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积极探索、主动实际的过程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思考,有所创新,具备初步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2、实施途径

  (1)信息技术教育 帮助学生发展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素养,即获取、传递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素质。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组织引导学生接触大自然,参加实际,使书本知识在运用的过程中成为活知识,使实践能力和创造性得到培养。

  (3)劳动与技术教育 增加科技含量,赋予劳动教育更多发明创造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给学生让出创造的空间。将发明创造赋予动手实践的`过程,使劳动技术变得富有生命力。

  3、实施步骤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加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成败的关键。这不是几个担任该课程教师的事,而是全体教师的事。通过学习和研究,要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育观、人才观和学习观,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

  (2)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立是一种新生事物,必须动员全员参与,全社会参与和支持。以协调和组织顺利开展各项活动,必须健全组织,加强领导。学校设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领导小组与协作小组,制定具体工作计划,落实各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名单: 组长:徐耀良 副组长:陈黎明 成员:吴根元(小)、叶建新、金美媛、周秋英、李刚、 许晓红、吴文喜、及各涉及教师 综合实践活动协作小组名单: 二年级组负责人:金美媛 成员:程大妹、贾静燕、王怡、姚金妹、顾菊芳、龚杏芬 三年级负责人:陈燕红 成员:魏萍、严凤、蔡秋兰、胡静芬、陶妹金、陶亮 四年级组负责人:周秋英 成员:徐艳、毛进兴、唐铁君、徐洪、吴根元(大)、孙文霞 五年级组负责人:吴根元(小) 成员:许晓红、邹雪英、胡建刚、张红艳、孙丽娟、龚燕 六年级组负责人:夏雪明 成员:马蕙珍、朱叶、邹国芬、邬旭霞、吴茜、平建国

  (3)选好主题,落实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合作开发和实施的。教师和学生既是活动方案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选题既要体现学校特色(文学)和社区实际情况(城乡结合部),又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

  (4)加强联系,取得支持 综合实践活动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要探究建立社区、家长有多效参与实践活动的新机制,积极利用各种社会资源,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课程实施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应以主体性、过程性、形成性和发展性评价为主,它应根据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取得的成果和表现状况,对其优点、学习态度和进步情况进行多样性评价。强调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对彼此的个性化的表现进行鉴赏。以形成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手段多样,评价方式灵活,注重学习过程,注重情感表现,注重实际环节的开放性评价体系。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9

  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指出,鉴于塑料袋已成为“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自20xx年6月1日起,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通过一个学期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禁塑令”在人们的生活中并没有起多大的作用。在最初实施时,超市、市场的塑料袋确实减少了,但现在人们的禁塑意识慢慢淡薄了,人们已习惯了付费购买塑料袋,塑料袋的用量又急速增长。所以本学期我们想继续进行该主题,从我们自身做起,增强环保意识,然后去影响身边的人,从而让禁塑令深入人心,为环境保护贡献出我们的一点微薄之力。

  第一、二周:上网查询塑料袋的生产过程以及污染情况,制成幻灯片

  活动目的:加强学生自己上网查找资料的能力,进一步了解塑料袋的有关内容,并将查找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制成幻灯片,在班级里进行交流,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三周:走访超市、集市,调查塑料袋的使用情况。

  活动目的:锻炼了学生与别人沟通的能力,使学生敢于并善于同陌生人打教道。在实践的调查访谈中锻炼胆量与口才,提高社会交际能力。

  第四周:汇总调查资料,制成幻灯片,

  活动目的:通过活动过程中的交流和实践,体会与人合作的快乐,培养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运用多媒体的能力

  第五周:写出调查感受,在班级中以辩论会的形式谈谈自己的感受

  活动目的: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体验,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

  第六周:制作减少塑料袋使用的宣传标语

  活动目的: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七、八周:制作有关“减少塑料袋的使用”为主题的'刊板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乐于合作的情感和善于合作的技能。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九、十周:编一个有关塑料袋的小品

  活动目的: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能力

  第十一周:编一个有关塑料袋的歌曲

  活动目的:发挥学生创造欲,提高他们合作精神

  第十二周:给国家监管部门写一封信

  活动目的:以给国家监管部门写信的方式,反映自己对环保的决心,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10

  一、设计主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优雅的生活环境成为越来越多人们的追求。学生是未来的主宰者,也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和享受者,应该从小培养健康意识、环保意识和审美能力,这一任务无疑就落到了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身上。我们开展“养护花草,健康生活”综合实践活动,就是要在学生动手查阅资料、养护花草,动脑思考的基础上,让他们掌握关于花花草草的知识,来美化自己的健康生活,提高动手动脑、交流共享、辩论沟通的各方面能力。

  二、设计思路:

  本次活动,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观察花草、查阅资料、调查访问、亲自养护花草,让学生掌握了解更多的花草知识,知道养护不同花草益弊,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健康美化生活的能力。

  1、通过查阅资料、交流讨论,确立本学期的综合实践活动主题。

  2、通过观察、咨询,了解自己家中或亲友家中自己感兴趣的花草的相关知识,并在小组交流。

  3、设计自己家庭各功能房间需要达到的健康美化标准,网上查阅或访问专家,了解相关功能花草的知识。

  4、小组交流,评选最佳组员代表小组在全班中进行交流。

  5、根据自己需要和代表推介情况,认养自己喜欢的花草,并写好观察日记。

  三、活动目标

  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关注并了解花草的`相关知识,能选择合理的方法查阅编辑资料,访问时要掌握交谈技巧,有礼貌地倾听被访者谈话并注意做好记录,掌握养护花草的方法与技巧,提高装扮美化生活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班级主要以小组活动为主,在家庭或社会访问主要以本人、小组为单位。通过查阅法、研究法、调查访问法、实践法等开展各项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有关花草知识的了解和人们生活标准提升的认识,让学生懂得种花养草已成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花草是人类的朋友,能陶冶人们的情操,寄托人们的感情,美化、净化、健康我们的生活环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了解花草的相关知识,积极参与到养花护花、美化健康生活中来。

  四、活动重点和难点

  重点:

  1、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有关花草知识,包括花草的生活习性及养护要点、室内应用等。

  2、进行调查、访问和实地考察,了解花草的生态习性及养护要点、对环境的益弊等,培养养护花草的能力和美化健康环境的意识及审美设计意识等。

  难点:

  1、查阅、摘抄有关花草后,进行归类汇集整理或绘制手抄报。

  2、调查访问和实地考察并写出调查报告。

  五、活动安排

  第一阶段:

  确定活动主题,制定活动计划。1—3周。

  第1周:课堂常规教育。结合学科特点,进行学习方法的简单指导。

  第2周:确定活动主题。经过教师提议,全体同学交流讨论,确定活动主题。

  第3周:制定活动计划。在全班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制定完善活动计划,侧重于研究方法和活动流程的讨论。

  第二阶段:

  根据活动主题,查阅搜集资料,制作手抄报。4—8周。

  第4周:组内交流:自己家种养的花草的相关知识,从而总结出搜集整理花草知识从哪几方面入手。全班进行完善。

  第5周:网上查阅自己喜欢的花草资料,提前联系微机教师安排时间及地点。

  第6周:到图书室查阅自己喜欢的花草资料,提前联系图书管理员。

  第7周:根据查阅的资料,制作手抄报。

  第8周:展评手抄报。

  第三阶段:

  实地参观或访谈专家,了解种养花草的相关知识。9—12周

  第9周:实地参观花卉基地,观察各种花草树木,做好观察记录。

  第10周:访谈专家,了解种养花草的相关知识。提前联系韩汶栩家长或王其华老师对象。

  第11周:整理观察记录和调查报告。

  第12周:先组内后全班交流观察记录和调查报告。

  第四阶段:

  小组交流,资源共享,每位同学掌握更多的花草知识。13—15周

  第13周:整理前段时间收集到的各种资料,在组内交流自己喜欢的花草的相关资料。

  第14周:组内推选代表在全班内交流,注重方法和形式的运用。

  第15周:图片展:我最亲爱的朋友——生活中的花花草草

  第五阶段:

  “我最喜欢的花草”推介会。16—19周

  第16周:准备“我最喜欢的花草”推介会资料。

  第17周:筹备“我最喜欢的花草”推介会,推选成立评委会,同时成立工作小组。

  第18周:“我最喜欢的花草”推介会,学生根据推介情况认养自己喜欢的花草,并评选最佳推介员。

  第19周:评选班花班草,认养自己喜欢的花草。

  第六阶段:

  成果展示,活动总结。20—21周

  第20周:成果展示,评选综合实践活动小明星。

  第21周:活动总结。形成书面报告。

  成果呈现形式:活动计划、搜集整理的打印或手写资料、手抄报、调查报告、观察记录、活动过程的照片集锦或影像资料、活动总结。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11

  一、主题的产生

  春天时,嫩绿的树叶开始冒出来了;夏天时,嫩绿的树叶越发茂密,变得郁郁葱葱;到了金黄的秋天,绝大部分的树叶开始变黄,从树上翩翩地落下来,静静等候着冬的来临。生活中,叶——无处不在。 “为什么每片叶子的形状都不一样呢?”“为什么有的树叶到了秋天就会变黄了呢?”“为什么有的树叶一年四季都是翠绿的?”握着手中墨绿的叶片,望着飘零的枯叶,孩子们常会好奇地问。被成人忽略的树叶,在孩子们的世界中却映出了情趣,也映出了一些困惑。以“树叶探秘”为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孩子有充分的机会亲近自然,触摸自然,享受快乐,获得知识。

  二、活动目标

  1、通过收集树叶,认识日常生活中树叶的形状,了解树叶的作用,能区分常绿树和落叶树的不同点。

  2、学习制作树叶贴画的基本方法。

  3、培养学生收集、处理、整合信息的能力和活动组织、语言表达、交往沟通等能力。

  4、能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不同的形式展出出来,具有创新能力。

  5、培养学生在学习以及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的发展。

  6、通过学生对这次活动的合作研究,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到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

  7、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发现美,创造美,感受美,陶冶学生的情操,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活动重点:

  通过收集树叶,认识日常生活中树叶的形状,了解树叶的作用,能区分常绿树和落叶树的不同点

  活动难点:培养学生收集、处理、整合信息的能力和活动组织、语言表达、交往沟通等能力。

  四、活动计划和时间安排

  活动时间从9月至11月,具体按以下四个阶段进行。

  (一)确定主题,设计方案(2周)

  (二)采集树叶,学会保存(3周)

  (三)发挥想象,设计作品(4周)

  (四)成果展示,体验快乐(1周)

  五、具体实施过程:

  (一)确定主题、设计方案

  1、讨论确定活动主题。

  我们学校地处农村,学校周围是一片小树林,活动课上,我带领孩子们来到树林,面对着形形色色的落叶,他们显得有些兴奋,自行开始活动了,多数女孩子小心翼翼地捡起落叶,凑到一起谈论着,有部分男孩子用树枝在大树下挖坑,把落叶埋在地下,我引导孩子交流:喜欢树叶吗?为什么?孩子们们各抒己见,有的说:“树叶可以做书签。”有的说:“树叶形状多,颜色多,很美。”有的说:“我可以将这美丽的树叶画下来,做成美丽的手抄报。”还有的说:“树叶可以制作出各种漂亮的贴画。”等等。接下来,我让大家围绕落叶给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确定一个课题。集思广益,最后确定课题为《树叶探秘》。当堂指导学生完成主题申报表。

  2、 设计活动方案。

  这一环节,我重点指导学生根据活动内容预设活动时间,用到的学习方式,以及成果的展示方式。接下来在班级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或建议。“采集树叶”这一环节,开始学生预设一个星期,在交流时,李乙贤同学提出:树叶在初秋是绿色的,到了深秋有的变成黄色的,有的变成红色的,这些颜色我们都需要,一个星期时间不够。这个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经过再次讨论,把活动时间改为三个周(分散)。可见,同学们在活动的过程中十分投入,经过大家的努力,一份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制定出来了。

  【设计意图:五年级的学生虽然不是第一次接触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但作为农村孩子还是接触不多,所以教师要对各种表格的填写做具体的指导,让学生学会方法,而不是单纯完成表格。为今后的活动课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搜集树叶、学会保存

  1、查找树叶的保存方法。采用的活动方式主要是上网查找,查阅图书,访问法。记录下保存树叶的方法。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同时准备好保存树叶用到的材料,如:吸水纸、厚玻璃片,较厚的图书等。

  2、采集树叶课前动员。这一环节,我打乱了活动小组,以家住在一起或靠近的同学为一个小组。因为我校是一个村小,学生人数较少,针对这种情况,我让学生找家长帮忙,让家长带着学生采集落叶,这样就确保了孩子的安全。

  在此,我要求学生采集的树叶做到三多:颜色多、数量多、形状多。同时保证要保障叶子的完整性。

  【设计意图:由于村庄较大,自然队较多,各地的资源不同,这一环节,提醒学生遇到罕见的树叶可适当的多采摘一些,回到课堂上大家互相交换,做到资源共享。】

  3、给树叶分类。指导学生对采集到的落叶进行观察,根据形状、颜色、大小来分类。受当地资源的限制,有些种类的树叶在我们这里是找不到的,此时的我鼓励学生上网和图书室查找。由于处在农村,家里有条件上网的学生较少,我只好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校上网,上学校图书室查找,以便于学生了解更多种类的树叶。可以把获得的资料以图片、绘画等形式保存起来。

  【设计意图:对活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无论是否有研究的价值,首先不要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没有研究价值的,教师委婉的处理,有研究价值的,作为子课题深入探究。】

  (三) 发挥想象,设计作品

  材料准备:卡纸、胶棒、剪刀、树叶

  1、设计作品。这一环节,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能力。做树叶贴画,首先要确定主题。可以根据主题选择树叶的形状,也可以根据树叶的形状确定主题。例举一些有典型性的树叶,如枫树的叶子可以做小鸡的爪子,可以做金鱼的尾巴;银杏树叶适合做驼峰,柳树的叶子适合做长颈鹿的脖子,折叠一下可以做大象的鼻子等等。

  取一张大小适中的卡纸,把构思好的.画面用铅笔勾画出来,注意画面的比例,布局。

  【设计意图:学生的创造能力没在一个起点上,教师要把小组成员做宏观调控,用互帮互学的方法,让创造能力、观察能力稍微欠缺的学生在合作中锻炼自己。真正提高他们的能力。】

  2、拼凑。这一环节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树叶与勾画出来的画面有一定的差别,在拼凑时可以根据需要做适当地调节,比如叶子太大,可以用剪刀进行加工,缺少这种类型的树叶,可以与小组成员资料共享,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可以找小组成员帮助修改,力求作品的美观性。

  3、粘贴、压平。这一环节相对比较容易,需要学生注意的是胶水不要涂得太多,画面有远近顺序的,要从画面远处粘起,先后面后前面,做好的树叶贴画要力求平整。然后在上面用重物压10--15分钟。满意的作品可以压膜收藏。

  (四)、成果展示,体验快乐

  在成果展示课上,每个小组都以各种形式来回报自己的成果,如:第一小组同学播放了视频故事《秋天的树叶》,举行了诗歌朗诵会,会上同学们那声情并茂的语言获得了阵阵掌声,同时第一小组的同学们还展示了搜集的有关树叶的古诗及格言谚语。第二小组同学将本次活动以习作的形式展现在大家面前,《秋天的树叶》虽然题目不是很好听,但文中那优美的的文字还是打动了其他几个小组的同学。同时第二小组的同学同时将本次活动的感受及收获以日记的形式展示出来。第三小组同学的手抄报作品同样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喝彩声,他们还搜集了有关树叶的诗歌,同时为班级的文化设计了一块墙面,令本班科任老师都刮目相看。第四小组的同学讲他们的树叶贴画作品展示在我们面前,那想象、那制作,使各个小组成员眼睛都看傻了,那哪是树叶贴画,简直就是大师级的优美风景画。接下来我们评选了“创意小明星”五名,并为他们颁奖,孩子们为自己的各种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得到了提高而高兴,老师为活动见实效而欣慰。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12

  一、知识目标:

  教育学生留心周围的人和事,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写观察日记和体验日记,学会以写信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有力地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并与数学的统计方法,科技的手工制作、绘画、音乐等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注重学科与社会的沟通,学科与学习者的内在统一,建构一个开放的知识体系。

  二、情感目标:

  让学生认识到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从小就应该尊敬、热爱、关心长辈。并懂得知恩、感恩、报恩。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动手实践、综合运用、开拓创新等各方面的能力。

  三、活动实施的'具体过程、方式

  (一)活动阶段构想:

  第一阶段:阅读有关“孝顺”的文章

  第二阶段:准备阶段——通过观察、询问的方式,调查父母一天的工作、家务、休息时间,了解父母的辛劳。并写出观察日记。

  第三阶段:实践体验阶段——通过一系列亲身体验活动,亲身体验父母的辛劳(如通过“护气球”体验母亲怀胎十月的不易,通过“本周我当家”活动,体验父母的操劳。写体验日记。第四阶段:回报父母的爱:通过给父母写信,写诗、送父母一份小礼物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懂得知恩、感恩、并回报父母的爱。

  (二)活动操作流程:

  第一阶段:确定研究主题目的:

  时间:1~2周过程

  一,让同学们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并通过调查了解父母的辛劳。学会写观察日记,记下生活中的点滴。

  二、利用兴趣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观看影片《妈妈再爱我一次》。

  三、阅读有关孝顺的文章。

  四、教师设计“父母一周”活动情况调查表,学生每天认真填写。同时写观察日记。

  第二阶段:实践体验阶段目的:通过亲身实践体验,让学生体会父母的辛劳。学会写体验日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时间:3~4周过程

  一、通过“护气球”、“负重”等方式体验母亲怀胎十月的不易。

  二、开展“本周我当家”的活动,学生亲身体验父母的辛劳。

  三、写体验日记。(师随时通过日记了解学生的活动情况,并和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家长的大力支持)

  第三阶段:回报父母的爱目的:让同学通过各种形式去回报父母,同时让学生懂得知恩、感恩、回报父母。学习用语文的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时间:(5~6周)过程:

  一、学生准备写给父母的信,及礼物。

  二、邀请部分家长参与班会活动。

  三、班会上学生朗诵诗歌《父母的爱》

  四、展示写给父母的信。

  五、各小组自由上台展示自己准备的礼物,并说说为什么要准备这样的礼物。

  六、师小结寄语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13

  课题活动的名称:压岁钱如何花。

  实施学校:

  学生年级:三年级。

  指导教师:

  活动主题的提出:春节过后,学生手中都存有很多压岁钱。相当一部分同学缺乏自主管理能力,对压岁钱的使用不合里,不仅没有计划,有些同学因抵制不了外面世界的诱惑,从而走入了消费误区,如他们有的购买大量玩具和零食,有的请人大吃大喝,买名牌服饰……甚至有的用于等有害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活动。为了让学生合理使用压岁钱,从小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因此开展了以《压岁钱》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希望通过活动,增强学生的调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从而达到让学生拥有丰富、广泛的知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活动目的:

  1、正确引导学生管理和使用压岁钱,培养学生合理理财的能力。

  2、了解压岁钱的历史与现状,感受我国灿烂的风俗民情,了解改革开放的辉煌成果。

  3、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提高动手、动口、动脑能力,提高学生资料检索,整理能力。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4、主动形成正确的金钱观和价值观,提高自理自律的意识与能力。

  5、感受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让学生在正确使用压岁钱的过程中变得更加懂事,培养学生乐善好施、助认为乐的良好品德。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讨论主题

  倒贴的“福”字,红红的春联,串串的小红灯笼,营造出春节节日气氛,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春节期间你们一定收到了许多压岁钱吧?你们是怎么花这些压岁钱的?关于压岁钱还有许多古老的传说呢,你们知道吗?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就以《压岁钱》为主题组织活动。

  二、讨论组织分组活动

  要想合理使用压岁钱,我们先要了解压岁钱是什么。压岁钱的一些历史演变等等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应该先调查些什么问题,怎么分组去活动。

  1、讨论小结分组

  A组调查本校100名学生压岁钱获得的金额,消费金额,以及压岁钱的用途(调查途径:问卷调查、采访)

  B组搜集压岁钱的来历及传说(搜集途径:上网搜集或到图书馆检索)

  C组准备表演3个小品《压岁钱》、《妈妈笑了》〈现场操作做头饰〉,时间5分钟,每做一个挣1分钱。

  d组在全年级征集方案,《合理使用压岁钱最佳方案》征集,并把材料、方案整理好。

  2、分组后由各组制订小组实施方案,如:调查表、方案征集表等。

  三、各小组活动

  1、哪一组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老师,以便教师帮助及时解决。

  2、师做中期检查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3、活动资料及时整理装订,并做好总结,等待展示。

  四、各小组展示成果。

  导语:同学们,虽然春节过去只有一个月,但我们的压岁钱花的已所剩无几,为了尽快扼制这种“滥花”风气,我们班组织了以《压岁钱》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看到同学们的张张笑脸,老师就知道你们肯定都有不少的收获,现在就把你们活动的成果展示给大家吧!

  b组汇报:

  搜集到的关于压岁钱的来历及传说《材料》,谈本次活动的感受。

  导语:无论哪一个故事都充分蕴含着长辈对晚辈的爱,我们生活在爱的海洋中,下面a组的同学汇报他们的调查情况。

  A组汇报:

  我们组对我校100名学生压岁钱获得的金额,消费金额,以及压岁钱的用途做了调查,结果如下:

  压岁钱收入最多的达20xx元,最少的达10元,人均达298.6元,其中90%学生的压岁钱收入超百元。

  短短一个月压岁钱最多支出1020元,人均每天支出8元,其中40%的开支用在吃、玩上。

  该组同学谈自己活动的感受,并让大家谈一谈通过听了我们的汇报你们有什么感受?〈大家畅所欲言〉

  C组汇报:

  C组以表演小品形式展示如何花压岁钱,使学生通过表演讨论明白事理。

  五、制定并征集《合理使用压岁钱最佳方案》。

  1、全班交流怎么花压岁钱。

  2、各小组根据讨论交流的情况,研究哪些做法更好,更有意义,制订一个合理的的方案。

  3、交流方案。

  4、d组同学收集、整理最佳方案。

  六、活动延伸

  1、把部分压岁钱捐至少先大队部,转寄给灾区或生活贫困的学生。

  2、设立班级银行。

  3、由d组同学发倡议书。

  活动的方式:

  形式:

  1、分组活动。

  2、开展各项活动主要采用查阅资料、调查、讨论、采访等方法。

  方法:

  第一阶段为组织学生分组调查、记录、征文的自主探索。

  第二阶段为展示调查成果、表演、讨论交流、思想升华阶段。

  活动的结果与评价:

  各小组均按计划完成了任务,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中,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他们上网、到图书馆查资料,学着当记者到各年级去调查,学到了不少的知识,增长了很多见识,调查收集资料时,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学习、思考、团结合作的魅力,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同时也真正懂得了如何合理分配压岁钱,形成了正确的金钱观与价值观。

  学生的收获:

  1、 了解了压岁钱的历史与现状,感受到我国灿烂的风俗民情,搜集、检索、整理资料的能力大大提高。

  2、 在活动中懂得了如何合理分配压岁钱,提高了自理、自律的意识与能力。

  3、 在调查过程中体验到团结合作,获得成功的快乐,调查水平、口语交际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4、 感受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从小具有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好品质,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指导教师的认识和体会:

  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确立主题

  三年级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起始年级,让学生开始就走向社会去调查,去采访恐怕很难,那如何培养学生的调查采访能力呢?在选主题上,我尽量帮学生确立一些调查身边的亲人,调查老师、同学…等学生熟悉的人的活动,让他们逐渐掌握调查的技巧,等到四年级时,活动主题再转向社会。

  二、活动空间要广阔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只局限于40分钟的课堂时间,而综合实践活动恰好弥补了这一点,我们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广阔的空间,让他们自主支配时间,教师引导他们合理安排时间,活动步骤。在一次实践活动之前,先公布活动内容和要求,活动的形式可以根据情况教师统一确定或组织学生讨论确定,较复杂的活动要制定具体的活动计划,然后学生自主活动,教师在活动过程中起组织和指导的作用,活动的最后阶段要引导学生总结好,对活动作出自我评价,真正在活动中得到提高。

  超越课堂的开放的实践活动是对传统课堂的挑战,学生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学习,才能成长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14

  活动主题:我们和蔬菜

  活动年级:三年级

  活动主题的提出:蔬菜是孩子每天都应该吃的食物,但是看似非常熟悉的蔬菜,学生们知道的不多,尤其对蔬菜的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小学时期,正是孩子们长身体的最佳时期,每天需要从食物中不断获取各种营养物质。但是,满街的烧烤小吃,肯德基、麦当劳芳香四溢,吸引了许多的小学生。餐桌上的蔬菜与之相比,不及其香、不及其脆。很多小学生存在不爱吃蔬菜、偏食的习惯。本活动的设计意图就是要在引导学生通过活动认识各种各样的蔬菜,探究蔬菜的营养价值,学习科学食用蔬菜的初步知识。通过活动使学生对蔬菜有个正确的认识,养成爱吃蔬菜、不偏食的好习惯。因此,我选定了“我们和蔬菜”为本次活动的主题,让孩子们喜欢蔬菜。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更多的蔬菜,并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营养价值,食用方法,以及栽培方法等。

  2、通过对蔬菜的认识与探究,使学生了解蔬菜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初步树立科学食用蔬菜的意识,体会“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的道理。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调查能力、探究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及与人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

  (1)学习有关蔬菜品种、分类、营养以及食用蔬菜与儿童成长健康等方面的知识。

  (2)了解本地蔬菜销售、种植等情况以及人们食用蔬菜的共性问题。

  (3)与菜园、小商贩、图书室、微机室等地取得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为学生进行市场调查和查阅资料作好条件与安全准备。

  2、学生准备

  (1)了解学校附近的蔬菜园都种植哪些蔬菜,为进行蔬菜市场调查作准备。

  (2)设计调查记录表格,并准备好笔记本和笔。

  (3)有条件的同学可准备摄像机和照相机,并向老师和家长学习简单的照相、摄像技术,以便在做市场调查时搜集第一手材料。

  活动时间安排

  (1)选题阶段:1周

  (2)实施阶段:3-4周

  (3)成果交流评价阶段:2周

  活动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 选题指导阶段

  一、讨论定活动主题

  课前师出示三个与蔬菜有关的谜语,和学生开展猜谜游戏。上课后延续游戏,话说蔬菜。通过师生对话,让学生知道蔬菜的营养是丰富的,而且要想让蔬菜很好地为人类服务,在食用的时候要讲究方法。再通过鲜活的各种种类的蔬菜图片,使学生明白蔬菜除了我们常吃的外还有很多的种类。最后提醒学生,蔬菜的种植也要讲究方法,方法得当,蔬菜的质量才会好,产量才会高。紧接着教师的“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这一问题,使学生确立本次活动的'研究主题。

  二、围绕主题,展开讨论,生成子课题研究内容。

  三、自主结成子课题小组,设计小课题活动计划。

  (1)在老师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自由组合成研究小组。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子课题活动计划。

  四、交流小课题活动计划,指导完善。

  各小组代表介绍自己的课题活动计划,师生共同评议,完善活动计划。

  第二阶段 活动实施阶段

  一、开展活动

  各小组分别按照活动计划有步骤地展开活动,通过上网查阅资料、采访、实地考察等方式解决本组的研究问题,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请家长、老师一起探讨、研究。教师做好活动指导:

  1、开展考察或其他活动时,要事先准备收集资料的相应工具,如笔记本、照相机等。

  2、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资料,鼓励学生在活动中要运用上网、访问、观察等多种方法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指导学生注意活动安全问题。课外外出活动,必须先征得教师和家长的同意,告知具体的活动地点。

  4、引导学生分析研究过程的碰到的困难,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灵活应对

  二、交流阶段性成果

  1、各个小组进行本组阶段性资料的整理和分类,并通过讨论交流后汇报在活动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通过师生讨论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2.讨论下阶段开展研究的计划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下一阶段所要开展的活动,教师加以指导。

  (1)各小组讨论本组还要通过哪些活动来达到本次实践活动的目的。

  (2)各小组汇报下一阶段的活动。

  (3)其他小组成员评价并提建议。

  (4)教师指导评价,并进行研究方法的指导。

  (5)小组修改、完善下一步研究计划。

  第三阶段 整理信息阶段

  一、各小组组员对本组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分析、研究、删选,形成结论。

  二、指导学生进行信息处理的要求和注意事项。

  三、指导学生进行成果总结。各小组组长负责引领小组成员,采取不同的汇报交流方式。

  四、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形式。

  在小组确定自己的研究报告后,针对各自小组的特色,讨论选用不同的方式来展示小组的研究成果,做好展示时的人员分工。

  第四阶段 成果展示阶段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开展了以“我们和蔬菜”为主题的课题研究,进行了分组,讨论确定了研究课题,制定了研究方案,通过各种方式展开调查,

  最后对资料进行了整理,形成结论,每一个同学在活动过程中都非常积极。在今天这个展示和交流活动成果的课堂上,相信你们会表现的更棒。

  二、主持人 张博铭 张子涵上台主持活动

  三、各小组展示课题成果

  1、分小组以各自的形式展示本小组的课题成果。

  2、课题互动提问、答辩、建议。

  3、教师评价小结。

  4、评选综合实践小能人,“我们和蔬菜”优胜团体,并给予奖励。

  四、主题活动的拓展延伸

  1、师总结学生活动表现。

  2、让学生在卡片上写下自己的金点子,或者写下自己接下去最想去实践的一个行动。

  3、行动延伸。

  学生写,写完的同学教师随机采访他,并请他把行动卡贴在黑板的主题旁。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15

  一、活动主题提出的背景:

  传统节日文化是悠久民族历史的根,也是璀璨民族文化的核心。中国民间节日文化有着鲜明的特点和旺盛的生命力,是滋养我们中国人最初的天堂。在上学期“节日文化”主题研究活动开展之后,我们教师和学生都越发感到祖国传统节日所承载的文化、文明博大精深,学生对传统节日由“没意思,没什么认识,不如洋节日”到从心底里流露出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喜爱和为自己的祖国拥有灿烂的文明而自豪。基于以上认识和了解,我校本学期的综合实践课题仍然走探究传统、感受历史的路子——《走进祖国传统节日》由此产生。我们的目的旨在让学生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能产生发自内心的对中国节日文化和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热爱,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正确认识和了解祖国的传统节日,增长知识和才干,完善自身,立足社会。

  二、活动目标

  1.知识维度的目标

  将中国传统文化、节日风俗习惯、地方风土人情、描写传统节日的诗词等知识内容合理恰当地融入整个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相关知识内容,进而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拓宽他们的认知视野,激发学生在活动中自主获取新知的'欲望,促进学生方法性知识的的获得与掌握。

  2.能力维度的目标

  学生在经历与体验整个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在研究小组子课题的过程中,学生初步掌握调查与访谈技巧,提高规划安排能力,学会整理与分析有效资源,运用创新思维探讨实施活动计划。

  3.情感、态度维度的目标

  通过一系列活动,学生在深入认识中国传统节日的基础上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与使命感,端正对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态度,摒弃崇洋mei外的不正风气,继承与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三、活动实施准备

  1、课程资源导航:

  (1)收集中国传统节日的由来、庆祝方式、风俗习惯,可以通过查阅书籍、杂志,询问父母、长辈和民俗机构等方式;

  (2)与少先队辅导员联系开展主题活动,“节日文化”主题教育是最现实的爱国主义教育。与计算机、语文、美术等学科教师联系,取得支持,多学科教师参与组织的形式,组织学生开展对中国传统节日的全面考察的综合实践活动。

  实施过程

  四、活动的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确定主题、发现问题、制定活动计划

  组织学生学习课题,撰写出活动计划,计划力求涵盖主题、小组分工、研究阶段、探究方式等各项内容。主题确定后,活动就全面铺开。师生共同确定实施本课题的调查点:

  1、了解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以及这些传统节日的各种风俗习惯。

  2、向家长询问传统节日的由来以及典故。

  3、去图书馆或网上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古往今来的中国传统节日,以及它们的文化。

  4、向家长询问古今传统节日文化的差异性,了解中国历史背景。

  第二阶段:师生自主探究交流学习

  1、认识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1)以端午节、中秋节、春节为主要研究对象查阅相关资料,认识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文化,以及它们的传统风俗习惯。

  (2)依据它们的风俗习惯,全班交流各自的感想,写出有感日记或记录等。

  (3)配合主题开一次专门的班会,针对主题节日,办一次小报,以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4)了解学生对各种节日的需求,以及他们想对家长说些什么。

  2、了解中国古今传统节日文化的差异性。

  (1)向家长询问中国古今传统节日文化的差异。

  (2)学生全班开一次主题班会,针对学生感兴趣的差异问题进行讨

  论,找出差异的主要原因。

  (3)学生上网或有关图书资料查询,了解家长所不熟悉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差异。

  (4)全班交流自己所得。

  (5)向家长汇报自己的所得。

  3、调查各种传统节日文化的起源。

  (1)向家长询问民间常见节日文化的起源,以及它们的形式。

  (2)上网或查阅图书了解节日文化的起源,师生共同研讨起源的原因。

  第三阶段:总结评价阶段。指导学生写出综合实践活动总结、体会,整理实践报告资料。

  5.班级趣味活动

  ①动手品味中国传统节日风俗——包粽子、做汤圆

  学生在相关专业人士的指导下学习包粽子、做汤圆,在动手劳动中深入体会传统节日风俗的乐趣,品尝与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 ②我是小小朗诵家——描写中国传统节日的诗词朗诵

  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或图书馆的资源,查找符合要求的诗词并背诵自己喜欢的篇章,在朗诵比赛中汇报自己的成果。通过朗诵活动,帮助学生从诗词的角度加深对传统节日的认识与了解。

  ③我是辩论小能手——外国节日与中国传统节日谁更好

  将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引导他们收集与辩题有关的知识内容,在辩论过程中端正学生对中外节日以及中外文化的态度,培养学生信息筛选、表达交流及临场反应等能力。

  6.学生将调查、访谈、利用互联网或图书馆收集的信息以及在班队趣味活动中的收获与心得进行系统化的整理。

  7.成果总结交流及宣传展示

  ①各小组成员对本组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分析、研究、删选,形成总结。小组在班级汇报展示本组的活动成果,并接受其他各组的互动提问并进行答辩,完善结题报告。做好学生对此次实践活动的反思指导工作。

  ②指导学生利用PPT、小报、图片及影像资料等制作成果集于展示板,

  在学校及街道社区举行成果展示活动,个人设计,用画画的形式设计出自己心目中的节日文化。提高人们对我国传统节日的重视度,宣传我国传统文化。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12-03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推荐】04-10

优秀的综合实践活动方案04-10

综合实践活动方案【热门】04-13

【荐】综合实践活动方案04-10

【精】综合实践活动方案04-10

【热门】综合实践活动方案04-12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09-07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方案02-20

环保综合实践活动方案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