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3-04-16 12:00:33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精选美术教案范文七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美术教案7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选美术教案范文七篇

美术教案 篇1

  电脑美术

  课堂类型:

  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WINDOWS画图程序的操

  作方法,绘制有趣的装饰画。

  2.指导学生进一步了解WINDOWS画图程序中笔刷工具的功能,学会利用笔刷工具的不同设置进行绘画创作。

  3.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操作感受电脑美术课的乐趣和设计制作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1.学习WINDOWS画图程序的操作方法。

  2.利用不同的工具绘画。

  教具学具:

  电脑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复习学过的WINDOWS画图程序的各种绘画方法,色彩运用及构图等造型知识内容。

  2.教师先让学生欣赏一些利用笔刷工具创作的电脑装饰画作品。

  二、发展阶段

  1.学习此课要涉及的WINDOWS画图程序中笔刷工具的.功能,掌握笔刷工具线条粗细,色块形状的设置方法。

  2.让学生选用笔刷工具,改变线条粗细,色块形状等设置,通过想象和构思,设计并画出一个有趣的造型形象和画面场景。

  3.利用WINDOWS画图程序的各种画图工具和方法,对形象进行一些变形操作,对作品进行画面处理,制作出具有独特情趣的装饰画。

  1.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的创意和绘制。

  2.作业完成后让学生通过教室网络在屏幕上互相评价,欣赏其他学生的作品。

  三、收拾和整理

  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步骤安全的关闭电脑,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整洁。

  四、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回家积极寻找上机的机会,用更多不同属性的工具,进行生动有趣的电脑造型活动,更熟

  练的掌握WINDOWS画图程序的绘画技能。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培养视觉感受力和平面表现能力。

  2、学习运用大小、疏密的变化来组合画面的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运用简单的相似形排列组合成具有一定形式美的画面。

  难点:形的位置安排恰当,组合自然,画面美观。

  教学准备:教学用的图画 和卡片、节奏感强的乐曲等。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30分钟。

  一、 组织教学。

  二、 教师释题。

  教师演示:一个基本形,逐渐增多类似的形状,形成教案频道 /jiaoan/一个画面后,要学生谈谈看到一个形和多个形的画面时的不同感觉。

  将一个单位的形状从相似形组合画面的背景中分离出来,让学生边观察体会边谈感受。

  单独的一个形给人单调孤立的感觉,多个相似的形反复排列,就构成了美观丰富的群体图案,画面因此产生强烈的节奏感,就像由许多音符组成了一首动人的曲子一样。(播放音乐) 让学生眼观画面,耳听音乐,利用文学上的“通感”来初步感受相似形组合的形式美。

  三、基本形分析。

  1、列举基本形的来源:瓜果蔬菜、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器皿用具、其它随意形。

  2、画时要抓住物体的特征进行概括,把它画成简练美观的形象,教师以某物体为例,作绘画示范,不要原原本本地照搬实物形象。

  四、相似形的组合方法。

  在画纸上向不同方向反复画出相似的形状,画满纸面,一般不重叠,或只在有规律的部分重叠。相似形可以作平行排列,如教材左页左图,由多株相似的.树形平行排列成树林群体图。也可改变方向和角度排列,如教材左页的群鹅图,相似形的大小不一,错落有致。

  五、着色。

  1、本课属重复造型范围,因此不宜用多种颜色,以免教案频道 /jiaoan/产生杂乱的效果。可用2—3种颜色,颜色的选择应有强烈的主观性,只要好看,不一定遵循实际颜色。

  2、底色和形的对比要鲜明。

  六、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1、作业要求:

  (1)相似形简练、美观,排列错落有致。

  (2)底色与形明暗对比强烈。

  七、作业展评,课堂小结。

  1、巡视指导作业时有意识地收集几幅具有明显的优点或缺点的作业,然后引导组织学生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方式评价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审美能力。

  2、课堂小结,布置下次美术课需准备的学具。

美术教案 篇3

  探访自然的奇观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通过图片、文字、影像等方式来了解外国的一些宝贵的自然遗产。

  2、能够以语言交流的方式来说说自己对自然奇观的感想。

  3、为大自然的神奇而感到骄傲,激发学生珍视、保护世界自然遗产的感情。

  二、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解外国的一些自然奇观的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自然奇观的美丽,能从审美角度去评价自然遗产。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教师:在我们生活的地球上,有很多神奇的自然景观以它们多姿多彩的风貌装点着我们的世界。它们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宝贵遗产,下面,我们来一起领略世界上最为奇特的自然奇观。

  2、出示课题:探访自然的奇观。

  三、讲授新课

  (一)、媒体出示世界十大奇观照片及资料让学生欣赏。

  (二)、小组交流研究:

  1、除了刚刚欣赏的世界十大奇观,你还见过哪些世界自然遗产? 教师课件演示课本中的精彩图片,并分别对这些奇观做简要的介绍。

  2、自然奇观美在哪里?

  师生一起将这些奇观从美术的角度进行概括

  板书:色彩奇美 形态壮美令人惊叹 生态优美

  四、学生实践

  要求:画一幅你最喜欢的一种自然奇观,在作业背面写下自己的感想。 学生绘画,并在绘画的过程中认真思考自己的感想。 教师巡视辅导。

  五、小结,布置下节课准备材料。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二、作业展评

  欣赏学生作品,并请画得好的学生读一读感想。

  三、研究景点及相关资料

  请同学们结合课前准备的资料,分组研究一处景点:它美在哪里?你认为应该怎样做才能尽量维持这里最原始的状态?

  四、总结,延伸。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自然遗产是人类的财富,我们应该如何珍视人类自然遗产呢?今天,有些世界遗产正面临危机。除去自然灾害,更多的是人为因素(如:污染、战争等),我们能为保护世界遗产做些什么呢?

  涉及到遗产的开发利用问题,有些同学可能会提出是保护自然遗产重要还是提高人们的经济水平重要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如何合理利用自然等,这正是世界教科文组织所倡议的保护遗产,留给未来这一观。

美术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四角向中心折的方法。

  2.在轻松的气氛中感受折纸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折好的小狐狸、彩色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情景导入:出示一只折好的小狐狸。

  师:有一只孤独的小狐狸,它没有朋友,每天都一个人在森林里,它经常会想:"我要是能有个朋友多好。怎样让小狐狸有好多朋友呢?我们一起来帮助它。"幼:

  二、基本部分

  --观察、交流

  1.教师进行折纸狐狸,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师:小朋友仔细看老师是怎么折出来的。

  2.教师边操作边说儿歌师:四个好朋友头碰头,四个角就是四个小朋友的.头,我们把它们挤到中心交叉点,然后把边压平。

  师:接着让四个好朋友背靠背,反过来,我们把四个角向中心交叉折,压平。看,四个小朋友多么亲热呀!

  师:再将上下、左右两条边、两个角对齐,压平成一条线。

  3.教师将折好的这一步反过来师:这好像四顶小帐篷,四个小手指当小柱子,把四顶小帐篷支起来,转过去看一看会变成什么呢?幼:。

  4.添画师:现在让我们给小狐狸画上眼睛、嘴巴和胡须吧!你学会了吗?现在请你们试一试来折一只小狐狸把。(难折的地方重点讲一下)

  5.幼儿尝试折小狐狸折纸要求:折时要角对角,边对边、对齐压平折,纸要平整。

  --幼儿分组进行操作,不会折的教师给予帮助、指点

  6.幼儿拿水彩笔进行添画

  三、结束部分

  --游戏:森林音乐会

  师:小狐狸有这么多的好朋友,它好开心啊。森林里要举办音乐会了,你们想让你们的小狐狸参加吗?幼:。

  播放音乐,幼儿用手指控制小狐狸纸偶张大嘴巴唱歌、跳舞,自由创编动作参与音乐会演出。

美术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一、 初步学习油水分离的知识,了解油水分离作品的特点,感受色彩变化的美。

  二、学习油水分离的绘画方法,能巧妙的利用油画棒等绘画工具进行创作。 活动准备:

  1、深色颜色颜料,水粉笔。

  2、白纸,铺好报纸的桌子。

  3、油画棒,已用白色油画棒画好的图画一幅。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以看魔术表演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小朋友们看看,我是谁啊?告诉你们,我是一个魔术师。我会变魔术!你们相信吗?” “那你们先看看老师这是什么?”(白纸。)

  “好了,小朋友仔细看清楚了,魔术师要开始变魔术咯!千万不要眨眼睛哟!” 师:我需要一枝神奇的笔,蘸上颜料,在白纸上一涂,出现了一幅漂亮的画。 师:怎么变出来的?”

  幼儿讨论,猜测。

  师:其实神奇的不是老师这支笔,而是这张白纸。

  2、探讨作画方法。

  教师出示一支白色的油画棒。

  师:这支白色的油画棒平时我们很少用到,但是今天,我们有了它,才能变魔术。 师:你们想画个什么呢?

  教师根据幼儿的要求现场画几个图形,请一个幼儿上来刷颜料,其他小朋友喊:变,变,变,魔术开始了。

  3.再次讨论,寻找答案。

  教师小结:白色的油画棒画在白色的纸上,看上去还是一张白纸,其实魔力已经产生了。接下来,只要刷上颜料,画过白色油画棒的地方颜料就刷不上去了,好看的图画就露出来了。 教师:这是为什么呢?(请出科学老师)

  活动准备:

  每人两杯水、一点稀释水粉颜料、一杯油、一根竹签

  活动过程:

  A、 幼儿动手操作将水里倒进一点稀释水粉颜料,水和稀释水粉颜料会怎么样? 师:桌子上有一杯水和稀释水粉颜料,请小朋友将这两样物品倒在一起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幼儿操作,并能在操作后讲述结果)

  师:恩,稀释水粉颜料和水相融在一起啦!

  B、 幼儿猜想油和水倒在一起会出现什么现象?并记录。

  1、 油在水的上面2、油在水的.下面3、油和水相融在一起

  C、 感知油和水相互倾倒后分离的现象

  1、 请你试一试把油倒在水里或者把水倒在油里会出现什么现象?

  2、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 交流你把什么倒入什么?发现了什么?你可以把你的发现记录在记录纸上!

  4、 小结:不论油倒在水里还是水倒在油里,油在上面、水在下面,它们是分离的不会相融在一起。

  D、通过操作感知油、水搅拌后分离的现象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搅拌时的现象和停止后的现象,并作记录。

  用竹签搅拌时是什么现象?停止后是什么现象?

  2、幼儿操作说出实验结果。

  4.幼儿尝试。

  你们想成为魔术师嘛?你们想不想也去变一变呢?”老师为每组准备好了东西,请你们也来变一变。

  教师讲解操作时注意事项。

  现在,请小朋友也来当魔术师,好不好?不过当魔术师有个小小的要求:不能把颜料涂在衣服或者桌子上。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操作,并注意引导幼儿丰富画面。

  5.欣赏各自的作品。

美术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有关塔的文化、历史,感受塔的优美造型特点。

  2.通过对塔的仔细观察,能比较准确地画出或制作塔基、塔身、塔顶等塔的结构,提高学生的用线、粘土或其它材料等进行造型的感受力和表现力;同时,更可以通过塔的造型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塔是文化的象征,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建筑史上的伟大成就。

  教学重点:通过对塔的仔细观察,能比较准确地画出或制作塔基、塔身、塔顶等塔的结构,提高学生的用线、粘土或其它材料等进行造型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教学难点:能比较准确地画出或制作塔基、塔身、塔顶等塔的结构。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有关塔的文字资料、图片,有兴趣的学生寻访家乡的塔,了解塔的历史,并对塔进行摄影、写生等。

  教学过程

  (一)探究主题,明确分工。

  1.欣赏名塔。展示世界各地的名塔图片。

  2.引出主题。师生共同讨论出一些问题:

  (1)塔的历史是如何发展演变的?

  (2)著名古塔的`主要材料是什么?

  (3)塔的外形有什么特征?根据外观有哪些分类?

  (4)世界各地有哪些著名的塔?

  (5)我们的家乡有塔吗?谁去写生、摄影过?

  (6)收集有关塔的图片和画作并欣赏。

  (7)我们能不能设计有奇特功能的塔或制作立体的塔(各种材料)。

  3.小组分工。

  每小组根据自己课外资料,自由选择以上主题之一,进行探究。(最后一项第二课时执行。)

  途径:

  (1)已资料。

  (2)课堂上上、收集有关塔的图书、邮票等资料。

  (3)对图片进行徒手画等。

  (二)自主学习,了解内涵。

  各小组根据主题,有重点自主学习,老师巡回指导。

  (三)各组反馈,展示成果。

  学生交流自己图片,讨论、介绍古塔。

  师生讨论交流:

  1.大家想了解考古吗?祖国各地有许许多多的宝塔,谁能说说古代的塔是做什么的呢?

  (登高望远、为了纪念某个人或某件事、为了保藏经书……)

  教师:的古塔是随佛教传入我国的,有时为了登高望远,镇潮汛。如六和塔。有时为了纪念某人或某事……

  2.这么雄伟的塔,古人用什么材料建造起来的呢?

  (最早的时候,可能是用土堆积起来。后来一般用石块砌成,或用木料建造,或用各种材料综合起来……)

  (塔的建造说明劳动人民的智慧)

  (答案林林总总,让学生用文字、图片、实物来验证。)

  3.塔的外形结构怎样?各部分有什么特点?根据外观有哪些分类?

  (塔有塔基、塔身和塔尖组成。塔基一般比较大而结实,塔身一般上小下大,塔顶往往尖尖的;塔的整体高而复杂、一层层。根据外观有密檐式、楼阁式等十多种分类。)

  4.世界各地的塔有哪些?

  (上海东方明珠塔、北大的水塔、法国的艾菲尔铁塔、华盛顿纪念塔、夜景中的塔……)

  现代的塔因为科技的发达、材料的先进,外观越

  来越美、越来越高,作用也越来越广……更有的成了地域的标志。

  5.每一个家乡都或多或少有自己的塔,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塔——名字、历史、外形特征等。有学生写生(徒手画)或摄影作品更好。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造型知识写生(徒手画)和摄影作品。

  6.展示一些塔的美术作品,进行。

  (四)激发情感,提出要求。

  :这节课的学习知道了塔的历史和相关知识,懂得了塔的建造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还了解了家乡的塔,这真是一样宝贝。其实,我们身边还有更多的宝贝需要我们去发现、了解、保护、继承、发扬。

  下一节课,我们可以准备各种美术工具或材料来设计或制作我们心中的塔。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钢笔、泥等造型表现的材料和工具。

  (教师)各种有关塔的资料照片、绘画材料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外观特征。

  1.塔的外观结构分哪几部分?各部分有什么特征?

  2.塔有哪些用途?

  3.你觉得现实中的塔有什么不足?你想象中的塔是怎样的?

  (塔高,老人登塔累,有电梯好。塔能发出香味更好。建一座水果塔。建一座抗地震的塔。会发光的塔……)

  (二)自主学习,探讨方法。

  1.利用你已有的各种材料,你想怎样表现想象中的塔?学生自由讨论。

  2.反馈:

  (1)徒手画:可以用各种笔画一画心中的宝塔。注意画出塔的挺拔和功能。

  (2)泥塑:可以用粘土来制作。注意塔的各部分比例。如何借助别的材料来固定。细节的表现可以用别的材料。

  (3)综合材料制作:你带了什么材料,准备设计怎样的塔?怎么制作?关键是如何把各种材料固定住。

  3.展示各种表现形式的塔的范作:徒手画、泥塑、其他材料等,教师讲解,拓宽学生的眼界。

  4.作业要求:大胆地用你喜欢的表现方法表现你想象中的塔。

  (三)设计制作,追求创意。

  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作品,多样。

  1.展示作品。

  2.说说自己作品的最得意处。

  3.评评你觉得最有创意的塔。

  (五)、拓展延伸,开拓思路。

  展示人塔图片。让学生谈谈感想。

  :身体也可以表现塔,可见艺术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只要我们大胆的想象,创意无限。

美术教案 篇7

  学习目标:

  通过回忆和现场观察,知道“近大远小”是人们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视觉现象。

  能运用“近大远小”的原理画出较准确的有透视效果的风景画面,体现纵深感。

  训练观察能力,提高准确还原平面表现的水平。

  重点难点:

  理解“近大远小”的原理,画出有明显的“近大远小”透视效果的风景画面。

  表现“近大远小”视觉现象的画面时对直立物体的认识及再现。

  学习准备:

  教师准备:有“近大远小”透视效果的风景图片,如街道、铁路、建筑、树木等,制作“近大远小”教具所用厚卡纸,大师的作品。

  学生准备:外出旅游时的照片、绘画工具等。

  学习过程:

  感知与体验:

  1、观看。

  (1)观看有“近大远小”透视效果的风景图片以及同学外出旅游时的照片,老师向同学介绍画面上的风景名胜,也请相片的主人向大家介绍照片中的风景,初步感受“近大远小”的情境。

  (2)观看西洋绘画作品,如“通往弗拉基米尔的路”、达芬奇的“蒙拉丽莎”、凡高的“夜的咖啡馆”等作品,

  体会画面的纵深感。

  (3)观看教师制作、演示道具:先取方形纸一张,然后在纸面中间刻三条与方形的边相平行的三条线,最后折叠第四条边并将中间的方形推平,产生透视效果,以此解释“近大远小”的现象。

  2、同学分小组展开讨论,说说自己观察到的现象,看看究竟是哪些线发生了“近大远小”的透视变化,除了“近大远小”之外,你还发现了那些透视变化。

  3、游戏。

  同学将自己手臂伸长伸短,用手掌遮挡住观察的视线,看看手掌离眼睛的`远近与观看的结果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教师根据同学的讨论作简要总结:

  创作与表现:

  1、跟画练习:

  (1)教师在黑板上演示有纵向感的道路,学生临摹。

  (2)教师在道路两旁由近到远添画树木,学生临摹。

  (提示:教师在学生跟画的过程中要注意提醒他们关注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即凡是横向的物体基本上都出现了透视变化,而纵向的物体基本上都没有出现透视现象。)

  2、创作练习:

  (1)学生在已经画好的草稿的基础上自由添加道路两旁的景物,除了注意表现出“近大远小”的透视效果以外,还要表现“近清远糊”、“近暖远冷”等效果。

  (2)再做适当添加,补充一些路两旁的细节,如价格牌、自行车、行人等,将画面画完整。

  评价与反思:

  1、大家将完成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大家坐在各自的座位上一起欣赏作品,看看哪一幅作品最有纵深感。

  2、提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有关透视现象的疑问,请同学和老师给予解释。

  3、教师和同学共同欣赏由国画形式所表现的山水画,比较其与西洋风景画在表现远近景物方法上的区别。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的教案11-08

经典美术教案02-22

《美术》教案03-08

美术教案02-20

船的美术教案02-01

少儿美术教案01-31

美术教案范文04-14

美术中班教案11-18

美术活动教案11-03

小班美术教案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