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教案

时间:2023-04-15 08:51:44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推荐】桥教案模板锦集五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桥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桥教案模板锦集五篇

桥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会“双、梁、设、计、架、代”6个生字;理解:著名、桥梁、设计、架设、立志、争气、结实、美观等词语意思。

  2、会用“著名、立志”练习说话。

  3、体会“茅以升爷爷立志为人民争气”的好。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一、二两段。

  教学难点:

  理解“著名、立志”等词的意思并会运用,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

  教具准备:

  投影仪、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一分钟背诵好句子。

  二、揭题:你知道我们国家哪些有名的桥吗?它们都是由什么材料造成的?今天,我们学习的27课也是介绍桥的,它又介绍了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三、听录音:听准字间,并思考课文都讲了些什么?

  教师:课文告诉我们钱江大桥是我国著名的桥梁志家茅以升爷爷在50多年前设计建造的。那时,我们很贫穷、很落后,但茅升爷爷和造桥工人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在我们的钱塘江上架起了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双层的钱江大桥。

  四、初读课文。

  1、这课文生字词很多,不容易读通,读懂,请大家放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想想生字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出示所有生字词,自由读。

  ②同桌比赛读,看谁读得正确。

  ③指名读生字词卡片,即时评议。

  2、指名分节读课文。(把机会给中下生)

  五、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一段,思考: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什么?

  ①结合插图理解“两用双层”。

  ②“第一座”说明以前从来没有过,指导感情朗读第一句。

  ③“著名”什么意思?你能用“著名”说一句话吗?理解“桥梁、、设计”

  ④50多年前,能建造这么一座大桥,我觉得是非常地了不起,你觉得呢?指导朗读这一节。

  ⑤自由读一遍,指名读,评议后再指名读。

  ⑥这一节告诉我们什么。()

  六、学习课文第2段。

  师:茅以升是在什么情况下,决定造这样一座大桥的?

  1、男女分读这一段的两句话,每句话都告诉我们什么?

  2、“立志”什么意思?茅以升立下了什么志愿?

  结合插图理解“结实、美观、现代化”

  3、茅以升为什么要立下这么个伟大的志愿?

  4、读一读第一句,回答“那时候”指什么时候?

  5、师:从这一段可以看出茅以升不仅造桥技术高,而且具有一颗爱国这心,为人争气。我们是二十一世纪的建设者,你有什么志向吗?请你用“立志”说一句话。

  6、:

  我们都少年有志,很好,我相信等我们长大了,不仅可以造 成更另结实美观、更现代化的大桥,做成更多连外国人也无法完成的事。让世界都知道我们人是通行的。

  茅以升造桥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经历了许许多多困难,但是最终他们还是克服了困难,使钱江大桥架设在我国的钱塘江上。这些内容,我们下一堂课再学。

  七、这堂课我们还要学会田字格中上面的六个生字。

  1、你能任选其中的一个生字,扩三个词语吗?

  2、指导写“梁”

  3、质疑:学了一、二节。你不有什么不理解的吗?或者说,你还有什么想法?

  八、课堂。

  作业布置:抄写生字,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茅以升设计建造

  让钱江大桥冲志来 (替人争气)

  结实、美观、现代化

  课后评析:

  这堂课整体效果不错,能从学生实际,教材实际出发,处理教村。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原义师的缪银芳老师对这堂课给予高度。美中不足的是用“立志”一词练习说话时,引导不当,学生的思维有些受阻。从这里也说明教师的应变能力、教学机智还欠缺。

桥教案 篇2

  活动名称:

  外婆桥

  设计思路

  托班幼儿的思维正处在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度的时期。他们情感外露、不稳定,带有很大的情绪性。他们学习、活动的特点是只关心活动的过程,不关心活动的.结果。因此,托班的教学活动应更注意游戏化、情景化。强调让幼儿在愉快、轻松、自由的游戏中自娱自乐,玩中学,玩中获发展。

  《外婆桥》是我们民间的一首童谣,它的乐曲舒缓、柔和,且乐曲内容又是孩子最熟悉最至亲外婆,我想选此乐曲进行欣赏,孩子大概较能接受。托班幼儿思维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在动作模仿和游戏情景中学习。因此,设计宝宝自己摇小船去外婆桥的游戏情节。在游戏中让幼儿扮演自己,在唱唱玩玩中,反复感受音乐的旋律和歌词。从摇小船、到外婆桥的整个过程中,幼儿自然地产生了想外婆、爱外婆的情感。

  民间音乐游戏:

  外婆桥

  一、活动目标

  1、能安静地听乐曲,感受音乐的抒情旋律。

  2、乐意用动作、歌曲、表情,表达对外婆的喜爱之情。

  3、在说说、唱唱、做做、玩玩中,拓展幼儿的语言智能、肢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

  二、材料准备:

  1、准备外婆头饰一个,音带、录音机。

  三、活动过程

  (一)问答游戏,引出话题:

  老师问,幼儿答。

  《组织形式灵活性》

  (二)谈话:

  1、你们都有外婆吗?外婆住在什么地方?

  2、你去看外婆吗?你是坐什么车到外婆家的?

  3、有一个宝宝他也要到外婆家,我们来听听他是怎么去外婆家的?

  《活动过程问题情景性》

  (三)欣赏歌曲:

  1、录音机里的宝宝是怎么去外婆家的?

  2、你们乘过船吗?乘船的时候船是怎么摇摆的?(请幼儿做做摇船的摸样)

  3、宝宝摇着船,到了什么地方呢?我们来仔细听一听!

  4、(欣赏音乐后提问)桥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搭一座桥?

  5、听音乐摇船、搭桥去外婆家。(幼儿根据音乐的变化来做不同的动作)

  (个别能力强的:老师也想跟你一起去看外婆,这只船太小,能不能造得大一点,让老师也能乘)《学习要求针对性》

  《以上几个环节体现了递进性》做让幼儿动脑筋做船、搭桥体现《教学方法的探索性》

  有外婆《体现环境》(听音乐幼儿在听觉感受)(幼儿做动作有了动作感受)

  (四)学歌曲、明规则、做游戏。

  1、分弟弟,妹妹做游戏。(体验游戏规则)

  2、听音乐跟唱歌曲。(喜欢跟音乐唱歌,唱清歌词)

  3、听听唱唱做音乐游戏。(再次激发情感,强化游戏规则。)

桥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江南水乡的优美景致。

  2.积累语言,体会作者爱桥、怀乡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江南水乡桥的图片。

  教学建议

  本课是一篇略读课文,作者以优美的文字描写了记忆中故乡美丽的小桥,展现了江南水乡那份悠远的意境。

  全文共分5段。第1段只有一句话,这个比喻句内涵丰富。“血脉”原指人体内流动血液的脉络,而在这里把家乡弯弯曲曲的小河比作了网布在大地母亲身上的一条条血脉。可见小河与大地母亲是多么亲密呀!

  第2段写故乡的桥多。村村相连,户户相通都靠桥。桥和小镇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第3段写了故乡的桥造型千姿百态。作者没有将桥的姿态一一罗列,而是选写了最简单朴实的过户桥和最漂亮气派的圆形石拱桥。在二者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尽情想象其他因地制宜、美观实用的小桥姿态。

  第4段先总写小桥名称美,再具体介绍。从根据形状得名的“元宝桥”“骆驼桥”,我们进一步感受到“千姿百态”的桥造型美;从“震龙桥”“娘娘桥”我们走入了水乡的民间传说;随着“如意桥”,我们走进了水乡悠久的文化。桥名美,桥名凿刻有趣。在石桥的映衬下,“或隶或楷或草或篆”的字体,或“飘逸潇洒”或“刚劲有力”的风格,由“趣”生“情趣”。而那“足足可装一条船”的外婆的故事,则进一步引发我们无边的遐想。

  第5段:引导学生在读懂课文后,结合生活实际,仔细揣摩“在家乡,我们孩子最恋的是桥”。为什么呢?“整个炎热的夏天,家乡的桥也成了我们的乐园”。作者再通过具体的`描写把孩子们的快乐展现得淋漓尽致,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桥进一步的赞美,桥是孩子们的“乐”园。作者只是恋桥吗?不是。由恋桥,到思乡,此时作者的思想感情已经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了。

  本课语言优美、内涵丰富,是学生积累和感受语言魅力的好素材,引导学生以不同方式读记,畅谈自己的感受,揣摩本文在写作上的妙处,是本课主要的教学方法。

  通过阅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建议本课用1课时。

桥教案 篇4

  设计理念

  学习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由传统的被动接受转为独立自主地学习。设计中我采取以图为线、以读为本、以文为例的学习框架,设计了“索图”“读图”“述图”“写图”“等学习步骤和环节,目的是营造氛围,激发兴趣,展示过程,强调自主,鼓励发现,重视拓展迁移,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设计与实施

  《卢沟桥的狮子》是一篇介绍我国著名的建筑——卢沟桥的“看图学文”说明文。

  教学中应特别注意以下能力的培养:一是图文对照、披图入文的阅读能力;二是重点观察和想像能力;三是积累语言和应用语言的能力。总之应注意逐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卢沟桥的狮子》的教学重点应是:理解并体会课文关于石狮形状惟妙惟肖的描写语句,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仔细观察和描写的方法;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联系“七七事变”,了解卢沟桥的历史意义,体会中国人民不畏、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

  实施步骤

  一、索图,拓宽学习领域

  课文原有三幅图,一幅是卢沟桥一侧的全图,两幅是卢沟桥狮子的特写。这对学生全面形象地了解卢沟桥的狮子千姿百态的特点有很大的作用,但也有拓展的必要。因此,课前可让学生在课外查找有关的图文结合的资料,结合课文预习,了解卢沟桥的地理位置、建筑年代和建筑特点以及它在历史上的地位等等。

  二、读图,指导互动探究

  教学中根据学生对课文三幅图的观察以及查索所得,请学生在读图的基础上各抒自己的感性认识,再让学生联系课文,重点找出与三幅图相对应的语句,体会卢沟桥狮子数量多的特点。

  课文介绍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又该如何认识?

  教师在这里可以提出“课文写了几种神态、动作的狮子?还有哪些课文里没写?”等问题,引导学生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推动互动的开展。

  于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将课外搜集的资料展示交流,教师指导学生作进一步的观察,使丰富的表象活起来。

  三、述图,多读以求感悟

  围绕课文第二自然段这个重点段,指导学生多读,体会作者是怎样从“大小不一、形态各异”两个方面来描写狮子特点的。

  具体步骤为:

  1蹦读,画出描写狮子特点的语句,圈出不理解的词语并质疑;

  2币读,以读代问,以读代答。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和“有的'……有的……”的句式结构,并积累语言知识;

  3蔽蚨粒一边读一边想,体会这段话中哪些内容是作者看到的,哪些是作者想到的,再用品读法,指导学生诵读。让学生反复朗读,并通过读读、议议来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精湛的雕刻艺术和丰富的艺术想像力。

  4敝傅急乘校在学生理解句意和理清表达顺序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熟读成诵。在背诵指导中,先分层,再分类,在加强有层次的理解和记忆中进行背诵。

  四、写图,注意想像拓展

  “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地在入情读文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的想像。如教学第二段时,可以抓住文中的省略号,让学生展开想像,把其他狮子的动作和神态描述出来;也可以抓住第三段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想像古代劳动人民建造大桥或雕刻狮子的情景;还可以抓住第四段课文内容,让学生想像在“七七事变”中中国军队奋起反击、英勇抗敌的情景。

  在阅读教学中,把读、想、说、写有机结合起来,能收到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效结合的效果。

桥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音乐aba的结构和性质,学习在a段音乐处较合拍地做兔跳动作。

  2.在教师启发下,学习用不同的身体动作创编“花”的各种姿态。

  3.游戏中,知道寻找空地方进行活动。

  二、活动内容:

  1、教师启发幼儿用身体的不同姿态创编“花”的造型。

  开火车去郊游,看,草地上开了许多美丽的花,花是什么养的?谁来做做看?

  2、教师出示小兔子布偶,引导幼儿欣赏a段音乐。

  瞧?谁也来看花了?(教师演示布偶,跟a段音乐有节奏的跳)

  3、教师鼓励幼儿边欣赏a段音乐,边用拍手动作感知a段音乐节奏。

  1.提问:小兔是怎样来的呢?(蹦蹦跳跳)我们一起来拍手欢迎它,好吗?

  2.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兔跳。

  提问:小兔是怎样跳的.呢?谁能学一学?

  小兔跳的时候声音怎么样?(很轻)

  那你们觉得用什么地方跳,声音就会轻轻的呢?(用脚尖跳)

  3.教师带幼儿听a段音乐一拍一拍做兔跳。注意,要跟着音乐来跳哦!

  教师带幼儿一起用手指在腿上学小兔子轻轻跳,好吗?

  4、完整欣赏音乐,听辨出b段捉迷藏音乐。

  提问:小兔玩得真高兴,还和妈妈捉迷藏呢,我们来听一听音乐中什么地方是小兔子在跳?(前、后)什么地方小兔子藏了起来?(中间)

  5、游戏,创编花造型

  小兔和妈妈捉迷藏时,变成了一朵花,妈妈就找不到了。

【桥教案】相关文章:

《桥》的教案02-24

桥的教案03-10

《桥》教案04-04

《友谊桥》教案03-29

奇妙的桥教案03-30

精品桥教案01-13

桥的优秀教案02-17

奇怪的桥教案01-11

《桥》优秀教案12-30

小学桥的教案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