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水教案范文集合10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水教案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水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 使幼儿尝试发现冰的基本特征:冷、硬、滑、冰能变成水,并能用语言表达。
2、 激发幼儿探索冰的兴趣。
活动准备:
每人一小碗冰,冰若干。每组一盆温水。
活动过程;
一、 创设情景吸引幼儿
1、 以变魔术的形式,让幼儿发现冰
师:今天我们来当魔术师,看变出了什么?
二、 让幼儿尝试玩冰,自由表达冰的感觉,激发其探索兴趣。
“你们想不想玩冰?请你们玩一玩,随便怎么玩都可以。”
“你们玩有什么感觉,发现了什么?”
幼儿自由玩冰,教师指导。
三、 引导幼儿再次尝试感知冰的特点。
“请你们仔细地看一看、摸一摸,说说冰是什么样的。”(冰冷的、硬硬的、滑滑的'。)“刚才有没有小朋友尝过,冰是什么味道?”
“这些冰都是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有的冰又厚又硬,有的冰薄薄的、透明、容易碎。)
你们把冰放在手心里,能发现什么?(手变湿了,变冷了,手上有水。)“手上的水是哪里来的?”
“请你们把冰放到桌上的水盆里,仔细看看冰有什么变化。“(冰会慢慢变小,最后化成水。)
四、 小结。
“今天我们发现了冰很有趣,它冷冷的、硬硬的、滑滑的、透明、容易碎。它还会变成水。你们知道冰是哪里来的吗?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实验。
活动结束:
让幼儿回家做结冰实验。
水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品茶、聊天的形式,和幼儿一起探讨、分享“自来水是经过供水厂把江河、水库里的水沉淀、过滤、消毒,才输送到我们家里的”这一信息。
2、初步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懂得要节约用水、保护水源的清洁。
活动准备:
1、课前幼儿已收集、了解了一些有关“水”的知识。
2、课前做过“水变脏了”、“过滤污水”的小试验。
3、茶叶、茶壶、一次性杯子若干
4、大张白纸、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品茶,引出今天的.谈话内容
问题一:水有什么用途?
问题二:水是从哪来的?
问题三:江河/水库里的水可以直接饮用吗?
强调:污染的水在处理时需要投入很多的资金。污染严重的水源是无法过滤消毒干净的,不能制成自来水。
问题四:如果没有水,地球上会怎样?
问题五:如何保护水源?
强调: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
活动结束:
1、绘制水处理的流程图。
2、绘画“水的本领大”
水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培养在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
主要环节(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巩固应用---课堂小结
预习内容:
预习教材。
重难点、问题预测及对策:
【教学重点】测量水温的步骤、方法。
【教学难点】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水的温度
教学资源及优化组合:
小组:4杯不同冷热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热水瓶里刚倒出的烫水),4支水温计(刻度范围在-20℃——110℃),水温测量记录表(参考书P46)
全班: 其他各种式样、不同用途的温度计若干(气温计、体温计、高温计等)
师生互动:
一、测量水温的方法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温度计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今天这节课我们就用温度计来测量水的温度。
板书:测量水的温度
2、师:书P45展示了一些温度计(气温计、数字温度计、体温计等),你还知道哪些温度计呢?
3、师:要测量水的温度,我们必须要有合适的温度计,该选择怎么样的呢?
4、学生讨论交流后师小结:一般来说,液体水的温度会在0℃——100℃之间,所以,要测量水的温度,需要选择测量值在0℃——100℃范围的温度计。
5、师:有了合适的温度计之后,我们可以直接测了吗?我们要如何来测量水温呢?请大家一起来看一下P45的插图和方法。(学生阅读)
6、师生共同明确方法。教师边讲解边演示: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4)在液注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介绍完了之后,请学生想想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如果不按照这样的要求操作,会出现什么情况?(归纳:(1)——上端比较好操作,拿中间会挡住刻度,拿玻璃泡会造成所测的不是水的温度。(2)(5)——如果碰到容器或读数时离开液面,测量的就不是水的温度了。(3)——俯视或仰视会造成读数偏大或偏小。(4)——没有稳定时测出的温度不准。)
二、测量水的温度
1、师:清楚了测量的方法之后,我们就要来实际操作一下,比一比哪个小朋友学得最快。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四杯水, 1号杯内装的是自来水,2号杯内装的是温水、3号杯内装的是烫手的热水,4号杯内装的是刚从热水瓶里倒出的热水。我们来比一下哪个小组测量的温度既快又方法准确,及时记录在P46的表格中,同时要小心热水烫手。开始吧。
2、学生测量后汇报。
(预设:通过交流能发现个小组测量同一种水的温度有差异。)
讨论:这些差异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如果是由于测量方法错误引起的,教师再做适当讲解。)
3、师:我们再来测量一下,现在要求每隔2分钟测量一次,把测量结果记录在P47,在等的过程中思考:这些水的温度会有变化吗?估计会怎样变化?
4、小组测量,教师指导。
5、汇报交流。师:从这些数据中你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随着时间的变化,2、3、4号杯里的温度都在下降,4号杯里的下降的最快,1号杯里的温度变化不大。)也就是水在自然降温时的`一般规律是:温差越大,降温幅度越大。水温越高,温度下降得越快。自来水的温度与周围空气的温度相同,所以,水温在短时间内几乎不发生变化。
6、带领学生阅读P47: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热量减少;温度上升,说明物体的热量增加。
三、推测水温的变化
1、师:如果这四杯水再过10分钟,水温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呢?放一天呢?温度还会变化吗?水的温度会无限下降吗?
(预设:当水的温度和周围空气的温度一样的时候,水温就不会下降了。)
2、师:如果要让水的温度低于周围空气的温度可能吗?有什么办法吗?
(预设:把水放在冰箱冷冻槽里,水温就会继续下降直至结冰。)
3、师:这个只是我们根据生活经验推测出来的,今天回家后去试验一下,看看是不是这样的。
师生总结(板书及质疑):
2、测量水的温度计
研究性作业:
审思:
水教案 篇4
活动内容:节奏乐——会变的水
活动目的:1.幼儿能按自己的意愿为歌曲伴奏。
2.幼儿能自主地运用乐器为歌曲创编伴奏节奏型。
3.培养幼儿爱惜乐器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1.幼儿已学会歌曲《会变的水》
2.乐器若干(铃鼓、三角铁、串铃、碰铃、响板)。
活动过程:
1.师生问好及练声。
练声音域为C——E,及跳音、延长音练习,上下行各一次。
2.复习歌曲《会变的水》。
要求全班幼儿用自然、好听的声音唱,能够较为准确地、清晰地唱出字音。
3.复习节奏型。
1教师出示节奏卡,幼儿用乐器练习。
∣×××∣×××∣××∣×——∣
∣×.××.×∣×.××∣
∣×××××∣×××××∣
2请幼儿用乐器创编节奏型。
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出适合三拍子歌曲的节奏型。
如:∣××××∣××××∣
∣××××××∣××××××∣
4.教师引导幼儿用自己创编的节奏为歌曲进行伴奏,找出最好听、最适合歌曲节奏的节奏型。
1教师让幼儿自由进行乐器伴奏,从中启发
幼儿对音乐的想象力。
2教师请个别幼儿示范他所创编的节奏,并请其他幼儿跟着进行演奏,激发幼儿的兴趣。
3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讨论,让幼儿找出最好听、最适合歌曲、自己最喜欢的节奏型。
5.幼儿根据自己所选择的节奏型,在教师的'指挥下,为歌曲进行伴奏。
要求:幼儿能够爱护乐器,轻拿轻放;能够看教师的指挥进行演奏;能够按照自己所选择的节奏型进行演奏。
6.幼儿在轻松的演奏环境中,一边伴奏一边自由结束活动。
水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浸入水中的物体都要受到水的浮力,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水中部分的多少有关。了解浮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归纳能力。
二、教学准备:
平衡尺、铁块、木块、绳、水槽、测力计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将一些物体放入水中,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些什么现象?有的沉有的浮。
2、这些物体为什么有的会沉有的会浮呢?
(二)学生自主学习。
1、通过平衡尺认识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了水的浮力。
(1)认识浮在水面上物体受到了水的浮力。
A.教师演示:
a.当平衡尺一端的小木块浸入水中,你会看到什么现象?
b.演示前学生假设、猜想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B.汇报观察到的情况。
C.学生分析这是为什么?
D.师生共同小结:
浮在水上的物体会受到水的浮力。
(2)认识沉在水中的物体受到了水的浮力。
A.平衡尺两端都挂上铁块,将一端的铁块浸入水中,平衡尺还平衡吗?
B.学生分组实验研究。
C.得出结论:沉在水中的物体也会受到水的浮力。
(3)得出结论:放入水中的物体,不管是浮在水面上的,还是沉在水中,都会受到水的浮力。这个浮力的方向是朝上的。
2、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认识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水中部分的多少有关系。
(1)请学生设计实验,怎样测量浮力的大小?
(2)请学生说说自己的设计方案。
(3)分组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
(5)完成P9的空格。
(6)测量水的浮力大小的变化。要求依次测量铁块在空气中、刚浸入水中、大半浸入水中、全部浸入水中时的读数,通过比较,你
发现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7)学生分组实验。
(8)汇报实验结果。
(9)得出结论:物体浸入水中越多,受到浮力越大。
3、指导学生了解浮力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1)学生阅读P10的内容。
(2)让学生交流在生产、生活中是怎样应用和使用浮力的?
(三)小结本课:
1、怎样测量物体在水中受到浮力的大小?
(四)作业:
在水中的物体都受到水的浮力,为什么还会有的沉有的浮呢?
水教案 篇6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前一课我们了解了一年中气温的变化,谁来说说,一年中的气温是怎样变化的?(学生回答)
2、是啊,进入冬天,天气就变得寒冷了,你有没有发现,我们周围的水发生了什么变化?(水结冰了)。
3、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水结冰”这个问题。
二、课堂探究
(一)认识水的三种形态
1、冰和水是什么关系?它们各是什么状态?
2、除了这两种状态,你知道水还有哪种状态?(气态)水的气态是什么?
(二)模拟霜的形成
1、冬天的早晨,我们时常在屋顶上、树叶上看见一层白白的`霜,霜是怎么形成的呢?谁来谈谈自己的想法?(学生谈)
2、分组完成实验。
(1)分组阅读实验方法。
(2)观察分析:搪瓷杯的外面有没有水?
(3)分组实验,观察冰的外壁有什么现象发生?用手摸摸,它是什么状态的?
3、汇报交流
4、引导分析霜的形成原因
①霜是由水变成的吗?为什么?
②它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
5、用自己的话说说实验中霜是怎样形成的?
6、大自然中的霜是怎样形成的?
7、阅读文中文字、了解水的特点。
(三)认识水的三态变化
1、当水和水蒸气遇到0℃以下的低温时,就会变成固态的冰,那么固态的冰会不会发生状态变化呢?它是在什么条件下变化的?
2、学生互相交流。
3、提问:冬天挂在外面的衣服结冰变硬后,过几天,衣服就变干了。衣服上的冰没有变成水,那么,它到哪儿去了呢?
4、学生讨论、交流。
5、小结:冰在受热的条件下,可以变成水和水蒸气。
6、出示水的三态变化图。
7、学生在书上完成水的三态变化图。
8、指名在黑板上完成。
9、师生共同评价。
(四)了解其他物体的形态变化
1、水的三态能发生变化,那么你还知道哪些物体也有像水这样的形态变化呢?
2、学生交流。
三、拓展研究
1、我们学习了水的三态变化,你能否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一下雪是怎样形成的?
2、关于水的三态变化,你还想研究什么问题?(学生提问题)
3、指导学生筛选问题,设计方案。
4、课外作业:分小组对所选择的问题进行课外探究,作好记录。
水教案 篇7
活动目的:
1、通过实验了解水在生活中的变化,并在阅读中进一步理解。
2、学习用象声词来表现。
活动准备:
1、一本大书。
2、和幼儿人数一致的图画书。
3、各种实验用品:肥皂、清水、杯子、吹管、水壶、冰格、吹风机。
活动过程:
一、水会变的实验,了解水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1、引导语:图画书《水会变哦》里面介绍了很多水的`变化,让我们来试试水真的会变吗?
2、让幼儿选择各种实验用品进行尝试。教师可以说:这里有各种各样的东西,大家都来试一试,怎样让水变得看不见?
3、请幼儿进行现场操作,如吹泡泡等,让幼儿交流自己的做法。
4、集体讨论:水会变吗?让幼儿说说水变化了以后还看得见吗?水到哪里去了?
5、实验:怎样把冰块变回水呢?水变成了冰块以后怎样可以变回来呢?让幼儿尝试用各种方法,看看谁的方法又快又好。
二、集体阅读p.2-11,进一步了解水的变化。
1、阅读p.2-5,询问:图片上的小朋友们在干什么?让幼儿学学儿歌里有趣的象声词:唧唧呼呼哗啦哗啦刷刷
2、阅读p.6-7,询问:衣服里有水吗?为什么?后来水到哪里去了呢?
3、阅读p.8-9,询问:水变成了什么?发出了什么声音?
4、教师进行烧水的实验,引导幼儿观察壶口冒出的白烟,并模仿开水煮开的声音咕噜咕噜
5、教师提问:水还会变成什么?是怎么变的?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自己制冰的过程。
三、师生共读p.2-11,学习运用象声词来表现。
教师翻大书,幼儿翻小书一起念儿歌。念到书本中的象声词时,提示幼儿用不同的语气语调来表现。如念到唧唧唧唧唧声音轻轻的,表示很小心地吹泡泡;念到呼呼呼呼时,声音由响到轻,最后啪的一声,表示泡泡飞得越来越远,最后破掉。
四、和幼儿总结:水会变化,水会变得看不见。这本书中还告诉我们水还能变成云、雨、雾,等下次阅读的时候我们再来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水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了解水的用途,知道水资源的宝贵。
2、在亲自体验中,懂得爱惜水,知道节约用水。
活动准备:
1、教材、两盆花(一盆先不浇水叶子有些垂下)、与水有关的图画一幅。
2、幼儿生活经验:初步了解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水?
幼儿懂得动植物生长需要水。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两盆花:浇过水的和没浇过水的各一盆,请幼儿观察,并引导幼儿发现两盆花的不同,了解植物生长与水的关系。
2、利用画面的情景,了解水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教师提出问题:说说画面中小朋友在干什么?鱼生活在什么地方?小朋友用水在做什么?
由此引起幼儿对水的关注,知道人们生活和小动物生存都离不开水。
3、结合幼儿对水的认识,引导其说说水有什么用途。
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体验说说什么时候需要水?
4、请幼儿进一步思考并讨论:生活中如果我们没有水会怎样?在幼儿充分感知水的'用途及水的重要性的基础上,讨论:在生活中怎样节约用水、怎样爱惜水?
活动延伸:
1、利用语言活动学习儿歌“小水管”,知道要节约用水。
2、日常生活中,随时提醒幼儿节约用水,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教学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水是我们的朋友》是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孩子都喜欢学,通过学习,孩子知道了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懂得日常生活中如何节约用水,很好地完成了活动目标。
本活动设计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孩子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为了调动孩子学习的兴趣,我创设了“水是我们的朋友”的教学情景,孩子非常感兴趣,都能积极主动投入学习当中,活动问题设计层层深入,具有启发性,活动语言富有儿童色彩,如:如果我们不珍惜水,水也要发脾气,你知道它怎么发脾气吗?在不断地讨论交流中,孩子自己得出了水资源的巨大作用,我们人类离不开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节约用水。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计划,加深孩子的印象,在延伸部分,我设计了三个问题,通过解决问题,孩子不仅加深理解了如何节约用水,还锻炼了孩子的动手、动口能力,可谓一举两得,我认为这是本活动的点睛之笔。
《水是我们的朋友》是幼儿感兴趣的话题,贴近生活,孩子学习热情被点燃,就连平时胆小的孩子,都能主动回答问题,孩子们各抒己见,没想到孩子会知道这么多,真是另人欣喜,孩子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认识到了节约用水的重要性,孩子们彻底改变了,以前浪费水的现象再没发生,孩子还会监督身边的亲人节约用水,看来孩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正逐步形成。
活动中多处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孩子直接从屏幕上获取比较全面、直观的知识,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使孩子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
不足之处,活动中对孩子放手不够,总担心孩子答不上来,在今后教学中,我会相信孩子们,他们一定行,放手让孩子自己探索,这样,孩子就会给我们带来一个个惊喜,必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水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会用自己的感官(眼、鼻、舌、手、耳朵)和简单的器材来观察水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
2、通过观察、对比等方法认识水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性。
3、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液体,并能判断什么样的物质是液体。
4、在观察、研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留心观察、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乐于探究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水是什么样的,有什么特性,并在认识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比较能力、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水是会流动的,没有固定形状的.,进一步认识水是怎样的液体。
教具:
1号抽屉:每组各一杯可乐、醋、糖水、牛奶、酱油、雪碧、酒、油
2号抽屉:培养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矿泉水
这里面是什么?它有什么用途?
2、引入课题 板书:水
二、用感官观察水
1、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来观察这杯水,它是什么样的。比一比,哪一组发现的秘密最多?
2、学生实验,师巡视。
3、汇报观察结果。师板书:没有味道,没有气味,没有颜色……
三、用比较的方法观察水
1、刚才同学们运用鼻、舌、眼睛、耳朵、手发现了水是没有味道,没有气味、透明,没有颜色的。请大家拿出1号抽屉中的1号杯,与水比较一下。水是怎样的。
2、学生进行比较,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
4、你们说水是没有味道、没有颜色、透明的、没有气味的东西(出示:玻璃)它也具有上述特点,你是怎么解释呢?拿出1号抽屉的玻璃,比较一下。
5、学生讨论、交流。
6、学生做水流动实验。
7、水与玻璃还有什么不同之处?
学生说(硬或软,形状上有区别)
师:玻璃是什么形状?(学生说长方形)
师:那么水的形状又是怎样的呢?
8、学生实验、讨论、汇报。
9、小结。板书:没有固定形状。
10、总给什么叫液体。
四、区分各种各样的液体
1、你是如何判断它们是液体的?大家试试看
2、学生实验
3、出示:醋、糖水、牛奶、酱油、雪碧、酒、油有什么方法区分杯子中的液体?
4、学生上台,并说理由。
5、是不是所有的液体都可以直接地闻或者尝。
6、学生说,师小结。
五、总结。
板书:
水
看 没有气味 没有颜色 没有味道 透明
闻 水平面 气泡 放大 变弯 溶解 沉浮 重量
尝 会流动 没有固定形状——液体
摸
听
水教案 篇10
设计思路:
水的特性是一种物理知识,幼儿掌握物理知识依靠的是作用于事物的动作。因此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在玩水的活动中充分感受水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再让幼儿带着问题边玩边思考,提高幼儿感受的有意性。但概念的形成还需经过概括和提炼。采用实验的方法突出水的特性,帮助幼儿概括归纳形成概念。
让幼儿了解水的用途既是为了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又是为了帮助幼儿理解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所以活动设计让幼儿从周围的实际生活开始,逐步过渡到通过语言交谈来了解。经过这样一个由近及远的过程,幼儿可能获得许多关于水的直接和问题知识,同时也可激发幼儿探求知识的主动性、积极性。
幼儿对水的认识不会停止,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会不断深入,延伸活动正是在启蒙的基础上进行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尤其是为能力强的幼儿提供继续探索的方向。
活动目标:
1、 幼儿通过自己动手尝试、实验,从中了解水的特性,培养其对自然物的兴趣。
2、 了解水的用途,知道节约用水。
3、 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及细致的观察力。
活动重点:
让幼儿通过活动感受水的特性。
活动准备:
1、每人二只透明杯,小匙一把。
2、桌上备有:奶粉、黄沙、糖、盐、洗衣粉若干;沉浮材料若干。
3、教师备:大烧杯二只,搅拌棒,清水若干。
活动过程:
一、通过自由玩水活动感受水是透明的、会流动的特性。
“我是猫博士,今天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游戏。我还带来了一为小客人。”(出示水)“它是谁”?
1、 出示空杯子和放有奶粉的杯子。
“我分别往这两个杯子里灌满水,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休息会儿。”
2、教师往两个杯子里放弹子。
(1)你能数出每个杯子里放了几颗弹子?
(2)水底的东西能看见吗?为什么?
(3)小结:水是无色透明的,放在水中的物体能看清楚;牛奶是白色的、浑浊的,所以我们看不清牛奶中的物体,就不知道它里面有几颗弹子。
(4)倒掉牛奶数弹子。
“我们把牛奶倒掉以后就知道了。”
3、抓水比赛:让幼儿用抓水的方式往瓶子里灌水。
(1)“脸盆里有什么?”
(2)“请大家把脸盆里的水放到你的空杯子里。但是不能用任何工具,而是用你的手来抓。试试看!”
(3)“这种方法行不行?为什么?”
(4)“如果要使瓶子里灌满水应该怎么办?”
二、为幼儿提供各种材料,让幼儿自由玩水,从而感知各种物质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请你们掀开小篓,把小篓里的东西都放进脸盆里,并且玩一玩。”“你发现了什么?”
三、提供多种多样的实验用品,幼儿通过动手尝试、实验,从中发现有些物质溶解于水,有些物质不能溶解于水。
“猫博士最近又做了一个小实验,叫‘溶解的秘密’。发现了下个挺怪的现象,请小朋友也来试试,好吗?”
1、“猫博士给你们准备了许多的实验用品,但每组的实验用品都是不一样的。现在,我们就一来认识一下。”
2、幼儿用连贯的语言说出自己桌上的实验用品。
“你的桌上有哪些实验用品? ”(我的桌上有半杯清水、一把小匙、几块方糖……)
3、提醒幼儿今天的实验品不可以尝。
“今天猫博士为你们准备的实验品是不能尝的。请朋友用小匙取一点实验品放入你的半杯清水中,轻轻搅拌,看一看,你会发现什么?”
4、幼儿尝试实验,教师巡回指导、观察。
5、引导幼儿仔细地观察水的颜色及实验物在水中的变化。
6、帮助个别能力差的幼儿组织语言说出实验结果,使其获得尝试的喜悦。
7、对能力强的幼儿提出高要求,要求能把实验开始阶段和结束阶段的现象进行对比。
8、实验结果汇报。
(1)“在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糖放在水中,不见了。黄沙放在水中,沉在水底)
(2)“哪些物品会在水中不见了?”(奶粉、盐、糖)
(3)小结:奶粉、盐、糖放入水中会不见了,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做溶解。
(4)哪些物品不会溶解于水呢?
(5)教师做黄沙在水中的实验,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水的颜色的变化来辨别黄沙是否溶解于水。
9、发展思维。
(1) 还有哪些东西溶解于水? (冰、味精……)
(2) 还有哪些东西不会溶解于水?(石头、木头、塑料……)
四、通过观察和讨论了解水的各种用途。
1、 哪些地方有水呢?(如厕所里有水,厨房里有水,茶桶里有水……。)
2、 水有什么用途呢?
3、 和小朋友讨论一下,还有什么地方也需要水,为什么?如果没有了水会怎样?
4、 为什么要节约用水?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谈谈怎样节约用水?
五、通过延伸活动让幼儿继续探索关于水的其他知识。
水的秘密可多啦!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水是透明的,会流动的。有的东西在水中能沉下去,有的东西在水中能浮上来。有的东西在水中能溶解,有的东西在水中却不能溶解。它还有其他的本领呢!瞧,冬天它变成了什么?水壶里的水烧开时,它又会发生什么变化?我们每天都要用掉许多的水,那么地球上的水会不会被我们用光呢?我们下次再来讨论,好吗?
【水教案】相关文章:
《水》教案01-15
《水的秘密》教案12-03
水教案范文01-14
水的秘密教案03-23
《水的游戏》教案03-25
小学水的教案03-26
《水的组成》教案01-15
奇妙的水教案01-17
《有趣的水》教案02-22
水的变化的教案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