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学反思1
画鸡
(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
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
一叫千门万户开。
认字冠裁满将敢
注释:
裁:裁剪,这里是制作的意思。
将:助词,用在动词和来、去等表示趋向的补语之间。
平生:平素,平常。
轻:随便,轻易。
言语:这里指啼鸣,喻指说话,发表意见。
一:一旦。
千门万户:指众多的人家。
译文:
头上的红色冠子不用特别剪裁,雄鸡身披雪白的羽毛雄纠纠地走来。
它平生不敢轻易鸣叫,它叫的时候,千家万户的门都打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会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感知汉字与拼音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朗读、背诵课文
学习公鸡勤劳、不懒惰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这首诗歌的学习,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培养自己勤劳的习惯
通过对本课生字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拼音对我们识字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本课生字词、听读识字。
2、利用生字,引导学生体会拼音与汉字的关系
教具准备:
挂图、小黑板、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习拼音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下面老师像考考大家拼音学的`怎么样,老师呀,想和同学们做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我说你猜”。
(圆圆脸蛋梳小辫a一根小棍l一把椅子h
左上半圆q右上半圆p左下半圆d右下半圆b)
同学们真棒!(出示字母卡片j)同学们认识这个拼音吗?(出示生字卡片鸡),认识这个字吗?今天,有一只大公鸡也走进我们的课堂,要和我们一起学习呢!
二、运用实物,创设情境
新课开始时,教师出示一只大公鸡图片,用逗趣的教学语言提问:
(1)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
(2)它有哪些生活习性呢?(学生能说多少是多少)大家说的真好,古时候有位诗人叫唐寅,写了一首诗叫《画鸡》。这首诗写的就是这只大公鸡,你们想学吗?想学就请大家把书翻到47页(这样导入新课,真实具体,形象直观。)
三、初读古诗,趣学生字
(1)听课文录音,把不认识的字圈下来
(2)指名学生读,学生齐读
(3)认识生字:画鸡雪生千门平户开
(汉字结构复杂,难学难记,因此,在识字教学时,教师根据汉字的结构规律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识字。)
例如:
1、猜字谜。平:一字五笔,有些出奇,六十又差,八十有余;千:一个字,有十撇。
2、编故事。生(牛一):它是牛小壮,在跑道上奔跑。
3、看实物。门:观察教室的门框,学习“门”字。
4、练习,填生字。
画鸡
头戴红冠不用裁,满身()白走将来。
()不敢轻言语,一叫()门万()。
(4)学写生字:平户开
学笔顺
平:一笔横,二笔点,三笔撇,四笔横,五笔竖
户:一笔点,二笔横折,三笔横,四笔撇
开:一笔横,二笔横,三笔撇,四笔竖
(5)学生练习写生字,教师边巡视,边指导
四、再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诗。教师激疑:同学们读了这首诗,说一说知道了什么。
2、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归纳并板书。
样子:头上红冠
大公鸡颜色:满身雪白
打鸣:一叫门开
3、出示表格练习(口答)。
五、品词赏句,感悟诗情
1、自由读第一句,看图想一想:这只大公鸡的冠子和羽毛有什么特点?(头上红冠,满身雪白。)
(1)出示图片,让学生看一看大公鸡的冠子和羽毛,理解“头上红冠”和“满身雪白”。(2)指名表演大公鸡“走”的神态。(3)教师小结: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这只大公鸡,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听见过大公鸡的叫声吗?有谁知道它一般在什么时候叫?我们学习第二句就知道了。
2、指名读第二句,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大公鸡怎样叫?
(1)理解“叫”。
(2)提问:大公鸡一叫,人们就去干什么?农民伯伯就要起床干活了,农民伯伯勤劳吗?那么,大公鸡比农民伯伯起的更早,同学们,你们觉得大公鸡勤劳吗?那么,我们小朋友要不要学习大公鸡这种勤劳的品质啊?(学生据古诗内容回答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
(3)说一说这句诗的大意。
(4)体会大公鸡的勤劳:这首诗的作者喜欢这只大公鸡吗?为什么?
大公鸡
样子颜色打鸣
六、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老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
七、总结全诗,简笔作画,激发兴趣
唐寅看到大公鸡很喜欢,就为大公鸡做了一首诗。老师呀,也很喜欢这个大公鸡,可是老师不会作诗,老师就把它画下来了,(出示图片),那么同学们,你们喜欢公鸡吗?那让我们也动手画一画吧!
八、作业布置
1、学写生字:平户开
2、背诵《画鸡》这首诗
教学《画鸡》这节课时,我以“浅唱低吟学古诗”的理念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用“听——读——演——唱”的环节贯穿整个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在灵活多样的品读中,让学生体会、感悟诗之美,公鸡之美,以读促教,以读代教。创设平台,让学生在交流、表演等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与表达,想像和创新等能力。体现语文课与艺术课的整合,享受古诗的美,陶冶情操。孩子们学习兴趣浓厚,多数孩子能当堂课熟背古诗《画鸡》,教学效果良好。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学反思2
《画》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学内容。它是一首古诗,古诗的教学不同于课文,有点难以把握的感觉。我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的。第一课时重点是认读生字,第二课时重点是学习课文,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色,受到美的熏陶。下面是我在第二课时的教学反思:
一、课堂设计:
新课开始,我从画引入,让学生观察画面内容,引出古诗。让学生自读古诗,要求字音读准,读对。然后和学生一起品诗。每一句诗句都有一副图画,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四句诗的意思,同时板书诗的内容,读出诗。特别是最后一句“人来鸟不惊”的教学,我让学生亲自感受鸟在画中和生活中人来后的反应,加深理解。接下来是在学生感知的基础上,诵读古诗,分男女生对读,小组读,集体表演读,让学生发挥想象根据感悟做出动作。如“远看”时学生把手放在额前,仿佛眺望远处,“近听”时则做出侧耳听的样子,“花还在”做出花开的样子,“鸟不惊”做出摆手的'样子。这样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多层次的读,学生感受、理解了诗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也在短时间内背下了古诗。最后是巩固练习,給诗排队。拓展学习反义词。
二、存在问题及努力方向:
1、古诗教学比较难,我在教学中没有把握好诗的整体性,如朗读时的整体范读,诗句理解时的整体感受,而是一句一句的解析,这样淡化了诗的意境,不能让学生感受到诗的整体美。
2、受方言的影响,我的个别字音不准。特别是前后鼻音。低年级的教学任务主要是生字识读,那么作为老师,我必须做到字音准确,给学生很好的示范。
3、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我更应注重孩子评价性的语言,不能都是单调的“你很棒”、“很好”……、应该让他们以更高的学习激情投入到古诗诵读中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的兴趣、向往和创造都在生机勃勃的课堂环境中焕发出来,飞扬起来。那样我才会和学生一起快乐起来、发展起来。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学反思3
一、巧用教材块状编排,激发学生学习情趣整堂课下来。
老师教得得心应手,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这得益于老师理念的转变。教学过程展现的是一种平等对话的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同发生转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人是真理的化身,而每个学生和老师都有被理解的权利。
所以,老师以一个参加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开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对话和活动,变知识的单向传授为师生互动学习,让课堂学习成为有趣的游戏和活动,老师和同学成为学习上的亲密伙伴。如何转变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寓教于乐呢?我想到了一个新的点子──块状编排。块状编排的灵感来自于语文园地的我会读,我会认,我会连,我会说这些充满了自信的标题激发了学生探求新知的愿望,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充分的空间。不难看出,我会读──我的发现──我会想──我会写,这四个学习块是一个有层次有梯度的学习链接。
从把文本读正确,让学生走进文本与其进行对话,凸现一年级识字为重点的学习目标定位,到构建学生学习古诗的知识系统,引发学生以更高的学习激情投入到古诗诵读活动中去。把课上得有情趣必然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情感是在认识过程产生的,认识越深刻,情感体验也越强烈、越深厚。真正的学习兴趣是在知道一点、会一点的时候产生的,是在越来越明白、越来越会的过程中巩固、加强的。
所以,在教学中,千方百计地让每位学生取得他们他们能够取得的成功,让每个人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这比知识更重要!关注学情,紧密联系学生的认识实际,想办法激励他们的学习热情,保护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他们产生学习创造的愿望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
二、重视课外诵读积淀,培养学生学习的志趣古诗。
像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河,沿着时光绵延,把悠长岁月中天灵物华沉淀的点点精粹送到孩子们身边。古诗更是一种心灵的沟通。为了让诗歌和生活融合在一起,让孩子浸润传统文化的精神甘露,我们班启动了中华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的活动。
三个月来,孩子们已经诵读了三十多篇。现在,教室里最多见的就是孩子们围在一起摇头晃脑地吟诵,老师的个人主页上,画纸上,留下了孩子们自己心底焕发出的诗情画意。可以说,古诗教学在我们班已经不再是一种负担,学生在课外汲取的诗歌营养经过老师在诵读和导读课的展示,经过小诗人的评选,经过古诗大点兵等一系列活动情境的驱动,让孩子们尽情地读起来、动起来,把学生的生命力量引出来。这动,决不是表面的'热闹,而是视界的敞亮,精神的漫游,思想的翱翔,心灵的舒展,理性的顿悟,智慧的迸发。
总之,是个体生命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当每个孩子都深深地卷入经典诗文的时候,你还担心他们在课堂上不亲临现场,你还担心他们不对话交流,你还担心他们不动态生成如此,生命才能活泼地舒展开来,学习才能成为有意义的生活。语文课程是一个情感的世界,是一个诗意的世界,是一个丰富的生命世界。从教材、尤其是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寻找出一个连接着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的知识储存库,并以此为中国,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和探究,就能使教学成为一条融汇知识、能力、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主线,就能够激活学生对文本的通灵感悟,与文本发生内在的对话,这样,文本所蕴涵的智慧的光芒、思想的火花就会把学生生命的灵气燃烧起来,由此丰富学生的生命体验,催发学生生长和发展。作业展现出来的创造力更让我坚信了这一点。新课堂应关注人的发展,应善待生命的自主性,尊重生命的独特性,理解生命的生成性,关照生命的整体性,发掘生命的创造性,让孩子们的兴趣和向往、生活和理想、生命和创造都在生机勃勃的课堂环境中焕发出来,飞扬起来。
追求生命的成长,让老师和孩子们的潜能如花绽放,让师生之间的情感亲密交融。在快乐中学习,让老师和学生的热情如涌泉长流,让师生之间的情思互动碰撞,尽情张扬成长的快乐!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学反思4
我讲的是第一册课文《画》的第一课时教学。《画》这首诗是一个谜语,所以一开始的时候,我利用谜语进行导入,引起学生兴趣,并且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就来猜猜谜语。当我说完课文,孩子一下子都说出了“画”,似乎很有一种成功的喜悦,带着这种愉悦的心情,我们进入了课文。其一,我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位在指导孩子看图初步了解课文,知道题目与诗句的关系。其二,识字是课文学习的重点,其中“远”、“近”、“还”都是走之儿的,所以我进行了归类教学,“远”、“近”还是一组反义词,在识字时进行了教学,并让孩子说说自己知道的其他反义词。识字方法不断地渗透,并进行归类,培养孩子的识字能力。反义词教学也是这一课的重点,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设计了一个游戏:找朋友。学生学得开心,课堂气氛。
虽然,在课前我对于教材和教案都烂熟于胸,自认为胸有成竹,但是,不论是在课堂上自身的教学,还是学生的课堂常规都出现了一些想不到的问题。
1、在课堂教学方面,对学生的学情估计不足。在前面的学习中,孩子们就已经对看图理解课文不陌生了,但这节课上,我认为:学生看到图就能想象的到远远看去山是有颜色的,而水是听不见声音的。当我提出:“从高高的山上流下来的水有声音吗?”孩子们说:“有,有声音。”而且也很肯定,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一时让我措手不及。
2、对于课文中的生字的处理,我仅限于边读诗句边读生字,让孩子在文中去识记生字,忽略了生字的`应用,学生在识记了生字后,没有及时地进行口头组词的训练。课后,领导和老师们在评课时及时地给我提出来了。我认真地反思自己,因为担心让学生自己组词浪费时间,而不能完成后面安排的写字教学,故而直接让学生读卡片上的词语,没能听听孩子们的的发言,就不能很好的发现问题。这让我想起语文新课标中强调的:“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教学要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我在自己的备课过程中,由于过于注重教学环节的设计,而忽略了学生。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学反思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对照图画用自己地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懂得为什么说谜底是一幅画。
2、学会“画、远、近、无、声、惊”七个生字,认识土字旁,掌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
3、认识两个偏旁“辶”“忄”。了解文中出现的反义词(远-近,有-无,来-去)
一、观察图画导入新课(课件)
1、教师范读诗歌猜谜,出示挂图,并揭课题。
a、上课之前,老师先让小朋友们猜个谜语,听仔细了(范读课文)
b、学生动脑筋猜
c、出示挂图(课件):好极了,就是画,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画》(板书课题)。
2、仔细看这幅画,画上画了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提出自学要求,自己读一读这首古诗,带拼音的字多读几遍,边读边想一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课文写的是一幅画呢?
2、学生自读课文。
3、指名试读,正音:色、近、惊
三、对照图画,再读课文
1、看看图画再读读课文,想一想,每一行主要说什么?
2、指名交流(教师板书:山、水、花、鸟)
3、请小朋友在这几个字下画上小圆圈,说明这首古诗主要写这些景色,课文主要写的景色,我们要读重音。
四、讲读课文,理解诗意
(一)讲读第一、二行
1、看图说话:小朋友们,画多美啊,有山有水,用自己的话说说山怎么样,水又怎么样?
2、想一想:我们平时出去玩,从远处看山,山上的景色能看得清吗?水从山上直往下流,如果我们在近处听,会听见什么声音啊?你能学一学吗?(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流水声)
3、小结:这幅画画得太像了,把山和水都画得像真的一样,那么究竟是一幅图画,还是真正的山水景色呢?为什么?
4、扮演诗人,远看山,近听水。
a、指名扮演诗人,到教室后面看画中的山,问:现在你看这画中的山,有没有看到它的颜色?
b、这就叫“远看山有色”
c、教学生字“色”:读准字音;说说怎样记字型;说说色是什么意思?(颜色,课文指景色)
d、指名扮演诗人,到画前听听流水:问,你听到流水的声音了吗?为什么?
e、小结:因为是画,所以说听听——(水无声)
f、教学远近:远近是一组反义词,说说怎样能记住这两个字;无声是什么意思;无的反义词是什么?
g、教学声:强调字形,声的上面是“士”不是“土”。
h、指导朗读第一、二行,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二)讲读第三、四行
1、想一想,春天,许多花都怎么样了?可是课文里是怎么说的,为什么?
2、要是鸟停在树枝上,人来到鸟的面前,鸟会怎么样呢?
3、指名扮演诗人,走近画,做赶鸟的动作。问:有没有看到鸟儿飞走?课文是怎样说的?
4、教学惊:说说你是怎样记住惊的?惊是什么意思?(吃惊、害怕)
5、指导朗读第三、四行,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
五、朗读全文
六、资料城。
1、课件准备“资料城”模块,学生朗读。
2、学生阅读。
3、学生汇报。
七、说话训练,评价交流。
1、资源准备:课件中的说话训练材料。
2、学生思考交流。
3、学生表达,教师评价。(鼓励为主)
八、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一幅画,而且是一幅有山、有水、有花、有鸟的画呢!
九、作业:
在田字格中指导书写7个生字;画:先中间,后两边;声:强调上面是士;色:注意刀字头;远近:注意走字底。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字词,掌握“有——无”、“远——近”等反义词。
2、指导朗读,背诵,默写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
1、认读生字卡片(开火车)
2、课堂作业本第一题
3、形近字比较,组词
远()近()京()声()
运()听()惊()色()
二、指导朗读和背诵课文,加深理解
1、自由朗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课文写的.是一幅画。
2、指导朗读: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范读-指读-引读-齐读
3、根据画面背诵课文
a、想一想,课文写了哪些景色?
b、课件(声画统一),试背-齐背-指背
三、资料城。
1、课件准备“资料城”模块,学生阅读。
2、学生阅读、交流。
3、学生汇报,师生评价。
四、写话训练,评价交流。
1、资源准备:课件中的写话训练材料。
2、学生思考交流。
3、学生汇报,教师评阅。
4、展示优秀作品。
五、作业指导
1、写出这首诗的几对反义词:远——近、有——无、去——来
2、默写课文
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画》这首古诗的教学不同于高年级,重点是引导小学生在识字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多层次地读,在朗读中感知、感悟与品味。下面将我在《画》这篇课文的教学反思如下:
1、读一读,初步感知
揭示课题后,我出示画面,放配乐朗读录音,为学生创设情境,并结合录音朗读,指出读好古诗首要的是字音要读准,其次要读出节奏,读出古诗的韵味。接着我让学生自由选择一种方法把课文读正确。学生或自己拼读,或同桌互读互查读音,或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再逐个拼读过关等形式进行自读尝试。随后我组织学生试读古诗并进行评议,在评议中纠正个别读错的字音。在学生的评议中我借机出示本课生字,帮助学生掌握生字的'读音。
2、做一做,感悟诗境
首先让学生看画面,我示范朗读,从而吸引学生的朗读兴趣在学生反复朗读后渐渐进入诗的意境时,我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并根据个人的感悟作出相应的动作。如读到“远看”学生把手放在额前,仿佛眺望远处,“近看”则低头下看,“花还在”做花开的样子,“水无声”学生则自摆双手或与同桌对摆单手。这样学生在看图、听读、伴读、表演中不知不觉悟出诗境而且也能因熟读而成诵。
3、演一演,拓展延伸
学生会背诵之后,我又指图说“谁来当个小诗人,边表演边给这幅画面配上诗?”学生的情绪高涨,都想当小诗人体会做诗人的乐趣。于是我让学生各自作准备,进一步激发读、诵乐趣。最后学生们纷纷走上讲台,又是演又是背,演的尽情尽兴,背得韵味十足。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学反思6
在教学人教版第一册中的古诗《画》时,本着上一节扎实、质朴的课的原则,我选定集中识字、感悟古诗为教学目标,通过对重点字和重点偏旁进行字理分析,对古诗进行想象感悟,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以及热爱中国文化的情感。
目标确定好之后,在准备课的过程中,我有一个疑问:“远看山有色”中的“色”到底是什么意思?是颜色的意思吗?可是除了画上的山可以有颜色以外,现实生活中的山从远处看也是能够看出颜色的。如果山上种满了树,那么远远看上去,山就是绿色的,“青山绿水”这个词就告诉了我们山是有颜色的,换言之,即便山上没有树,我们也能远远地看到山是深色的。那么“远看山有色”中的“色”到底是什么意思?教参中没有对这里做解释,虽然一年级的古诗教学不需要逐字理解,只强调感悟,但是,这里不明确出来会影响学生对古诗以及画面感悟的方向。经过思考,我认为这个“色”指的是“景色”。艺术源自生活也高于生活,哪怕画面中的山离我们再远,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想要突出的山中景色。明确了“色”的所指,我设计了“想一想,画中的山上都会出现怎样的'景色?”为出发点来引导学生整体感悟古诗的画面和诗意。经过课堂生成,感到这个问题学生十分感兴趣,说得也很好,想象展开得比较充分,并且由此引申下面的大问题:“山上有水有瀑布,却听不到水的声音,是因为这是一幅画,你还能从哪看出这是一幅画?”进而引导学生去找,去说,去展开想象,达到感悟全诗的目的,实现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教学活动。
一年级的教学,识字还是重点,在本课的教学中,将要求认的11个字按照“半包围”、“左右”、“上下”、“独体”四种结构出示,指导学生从看拼音读词,到去拼音认词,再到单个生字的拓展、结构与偏旁的认识进行学习。重点偏旁进行拓展生活中的字的训练,向学生渗透以一带多,知识迁移的.学习方法。除此之外,通过字理的分析,对本堂课重点要学的偏旁“走之底”进行教学,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动态演示来明确学生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这个偏旁,学习汉字的兴趣。同时,识字教学的过程中也贯穿《六书》中的造字原则,引导学生认识形声字和回忆象形字,使学生记字的方法不仅仅局限于加一加、讲字理。课堂生成后,感觉学生对不同的记字方法还是比较感兴趣,伴随着赢得金钥匙,打开智慧锁的整体设计,整堂课学生兴趣也都较高,也都乐于参加课堂。
本堂课结束后,我做了深刻的反思,还有一些问题是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引起注意的。古诗教学,一定要强调从整体感知诗意,从整体中来,展开想象进行感悟之后,再回到整体中去。课堂教学中,在展开想象,感悟古诗的环节结束之后,我只通过教师结合山水画来朗诵古诗和学生集体试背、指名试背的方法来回归古诗。想想,在学生展开想象感悟完古诗之后,如果我能够再将古诗的诗境做以整体的叙述小结,再来试背古诗,进行回归,整堂课的教学可能会更充实一些。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学反思04-10
一年级语文画教学反思11-05
一年级语文《画》教学反思03-14
小学一年级语文《画》教学反思7篇04-10
一年级语文上册《画》教学反思02-21
《画杨桃》语文教学反思11-23
一上语文画教学反思11-06
小学语文 教学反思02-12
小学语文的教学反思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