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大班教案范文合集7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名称:
小雪花(音乐)
活动构思:
歌曲“小雪花”本身难度并不大,幼儿应该很容易学会唱,重点是把握3/4拍的音乐节奏,难点是幼儿用抒情、柔和的声音来合唱,并通过歌唱进一步体会小雪花飘落那种美的意境。另外,由于需要教幼儿使用小打击乐器来为歌曲伴奏,活动时间和纪律的掌控就很需要注意。最好可以事先让幼儿熟悉乐器及伴奏方式,以免在活动过程中幼儿过于关注乐器本身。
活动目标:
1、把握3/4拍得音乐节奏,用抒情、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小雪花飘落的情景。
2、体验用语言、肢体、乐器表现雪花飞落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冬天的雪景画面数张
2.节奏打击乐器
3.歌曲mp3,歌词投影片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学念歌词(12’)
1、欣赏雪景,谈论雪天优美的`景色导语:今天老师带了几张雪景的图片给你们欣赏,你们喜欢雪景吗?
追问:雪景美在哪里?为什么喜欢雪景?小结:小雪花飘落的情景非常美。
2、欣赏歌曲,感受小雪花飘落的景象。导语: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首歌,这首歌曲就是讲述了小雪花飘落的故事。你们在听的时候要用心,看看小雪花飘到了哪些地方?
分段播放mp3音乐,每放完一段后暂停,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追问1:小雪花飘到了哪些地方?
追问2:它在田野里、小河边、院子里遇见了谁?
3、运用乐曲的节奏一起学念歌词,尝试用语言展现雪花的美。
老师先运用节奏朗读一遍歌词,再带着幼儿朗读完三段歌词。
二、运用乐曲,表现3/4拍得节奏。(7’)
1、欣赏教师弹奏歌曲,进一步体验雪花轻轻飞舞的情景。导语:老师来弹奏这首歌曲,你们在听的同时来思考怎么能用身体来扮演小雪花?体验雪花轻轻飞舞的情景。
弹完之后请二三位幼儿来扮演小雪花。
2、听音乐、用手轻轻地拍掌,拍出3/4拍的节奏。导语:我们在唱这首歌的时候还可以用手来拍掌,拍的时候需要用3/4拍的节奏。
老师带着幼儿分组练习。
三、学唱歌曲(10’)
1、第一遍:听教师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提问:老师唱的时候是怎么样的?
2、第二遍:幼儿跟着教师将歌词嵌入其中,学习演唱。导语:注意倾听歌曲中的连音和延长音,想象小雪花在空中轻柔的飘动。注意,要像小雪花飘落一样,用稍慢、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3、第三遍:部分幼儿运用砂罐为歌曲敲打节拍,创造小雪花飞舞的意境。注意:同伴之间要有合作,能跟着节奏打。
活动延伸:
在个别化的时候每个人来画一幅有关“小雪花”的画。
活动反思:
这个教案是在原教案上做了一些修改和调整的。首先是活动目标,其目标2原来是“了解雪花与动植物生长的关系”,对于这一点,在整个活动中只有从歌词中才能体现出来,而且是间接体现的。由于是音乐活动而非科学活动,因此我更改为一个情感方面的目标:体验用语言、肢体、乐器表现雪花飞落的乐趣。这使得活动目标更加凝聚一些。
对于歌谱,我发现原谱有一些问题,比如F调的音太高,幼儿会唱不上去;3/4拍写成了2/4拍;结尾的时候很仓促;伴奏和弦很难配。针对以上问题我稍微对原谱进行了修改,结果见附件。
大班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根据有趣的故事情节,进行线条跟画练习、均匀涂色。
2、养成良好的跟画习惯,对美术活动感兴趣。
二、活动准备
记号笔或铅笔、油画棒。
三、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你最喜欢吃什么?米饭,馒头,面条还是汉堡?许多小朋友喜欢吃汉堡,今天我们就画一个!
二、幼儿跟画。
1、教师边讲故事边示范。
画一条横线,接着加上生菜和色拉。
盖上面包,撒上芝麻。
你们看,这个爷爷最爱吃汉堡包,他长者胖乎乎的脸蛋,雪白的胡子和头发;脸上还有小芝麻。哈哈,活像汉堡包,难怪大家叫他汉堡爷爷!
2、一边听故事一边跟画。
涂色时候,要注意做到不留小白点。
一、幼儿作画
二、欣赏作品
展示所有作品,让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作品。
重难点:学习跟画,并自主添画五官和衣服
1、(1)画一条横线,接着加上生菜和沙拉。
(2)盖上面包,撒上芝麻。
(3)你们看,汉堡爷爷的脸就露出来啦。
2、添画
(1)汉堡爷爷是有眼睛、鼻子和眉毛的。小朋友观察爷爷的表情,添上去。
(2)瞪着圆圆的眼睛,说明汉堡爷爷很严肃
(3)笑成弯弯的眼睛,就像告诉我们,汉堡爷爷今天可高兴了。
(4)汉堡爷爷喜欢穿什么衣服呢?大家想一想,最好每个汉堡爷爷的衣服都不一样。
(5)格子衬衫、条纹衬衫、花衬衫都非常漂亮。
3、幼儿涂色
(1)面包和蔬菜的色彩是不一样的,小朋友们要找到合适的颜色来涂;
(2)涂色的时候要认真,不让画纸上留出小白点。
4、作品评价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1、尝试用不同的工具制作豆浆,探究了解各种工具的特点和使用方法,解决制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能用语言、图表表达交流制作的过程。
2、体验、分享制作豆浆的快乐,感爱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3、锻炼幼儿的小肌肉,提高手部动作的灵活性和力量。
4、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石臼、石磨、电动粉碎机;黄豆、花生、杯子、勺子、抹布;幼儿记录表(可以园内准备也可以与家长共同准备)
2、经验准备:
①在点心环节喝豆浆,了解豆浆与黄豆的关系,并与幼儿一起浸泡黄豆放在观察角,鼓励幼儿观察黄豆的变化情况。
②在区域中投入上述工具,认识工具名称,探究石臼、石磨的使用方法。
活动过程:
认识工具
1、活动形式:
①安排参观食堂叔叔制作豆浆的过程。
②讨论:用什么工具使豆子变碎、变细?
③集中介绍工具名称及安全要求,之后投放探索区,幼儿自由进区实践,充分体验感知每种工具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2、指导要点:
①了解工具的名称及特征。
②在操作工具中了解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功能。
3、观察与推进:
幼儿参观了食堂叔叔用渣浆分离机制作豆浆,用锅煮豆浆的.过程并懂得了要用泡过的黄豆做豆浆。于是,他们产生了自己做豆浆的愿望。“小朋友可以用什么工具来做豆浆”。带着这个问题,孩子们在家长的协助下,有的到花鸟市场买来了石磨,有的从家里带来了石臼、电动粉碎机。在区域活动时间晨,幼儿开始尝试将老师投放的材料如:米、地瓜粉、花生等用石磨、石臼或粉碎机来磨碎、磨细。通过一段时间的操作,幼儿对带来的这些工具有了基本的了解。幼儿通过多次操作工具,对工具的使用越来越熟练,操作的动作和方法也更正确了,下一步,可以让他们开始尝试制作豆浆了。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蚕的生长过程及变化特征。
2、感知丝制品的`特征,了解丝绸是中国的发明。
活动准备:
1、在班级自然角饲养蚕,记录蚕的生长过程。
2、《蚕生长发育》课件及视频。
3、一起收集丝绸、棉麻制品。
活动过程:
一、问题情景
一团团丝绵遇见一团团棉花,高兴地大声招呼起来:“兄弟姐妹们,你们好!我们大家一定总算见面了,哈哈。”棉花说:“我们和你们可不是一家子啊!”丝绵说:“这怎么可能呢?”
1、比较棉花和丝绵外形要相同点和不同点。
2、思考:它们是一家子吗?丝绵是从哪里来的?
小结:
棉花是生长在泥土里的,喝的是水,吃的是肥料,长出根、茎、叶后才会结出棉花。丝绵是由蚕吐出的丝组成的。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认识线并寻找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线,初步了解各种线的作用。
2.能找出各种线的差异并根据线的某个特征进行分类。
3.能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重点:
找出各种线的特点
活动难点:
根据线的某个特征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1.幼儿收集各种线,丰富相关知识。(如毛线、中国结线、棉线、钓鱼线、电线、尼龙线)
2.幼儿操作材料:分类卡、笔、各种各样的线。
3.电视机、视频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展示事先收集的各式各样的线。
1.师:找出你认识的线,和同伴交流,说说它是什么线?有什么用?什么样子的?
2.教师和幼儿分享各自喜欢的线,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指导幼儿观察、探索、发现
1.教师:我们收集的这些线都是一样的吗?(不是)什么地方不同呢?(粗细、长短、颜色、软硬等都不同)
2.让幼儿带着问题看一看、摸一摸、拉一拉、比一比,说说各种线的特点。
他们的.样子怎样?有哪些颜色?有哪些形状?它象什么?不同的线摸上去分别有什么感觉?拉一拉有没有变化?哪一种线最容易断?哪一种线最不容易断?你是怎么知道哪根线硬、哪根线软的?
幼儿自由结伴去观察、探索和发现。幼儿观察时,教师可参与幼儿的活动,并给予指导,同时鼓励幼儿边观察边互相讨论商议,提醒幼儿观察电线时注意安全。
3.教师小结:这些线真有趣,长短、颜色、粗细、作用都不一样。
三、指导幼儿分类
1.分类前指导。要先想好按什么特征进行分类,再找出分类标记进行分类。(长短、颜色、粗细、用途、形状、等等)
2.幼儿进行分类。幼儿分类时,教师巡回指导。
3.检查分类情况。先请幼儿互相介绍自己是怎么分的,再个别幼儿讲讲自己的分法。
四、讨论线的作用
教师:刚才小朋友说到线可以玩游戏,那么我们就用最粗的线——绳子,来玩游戏。可以玩哪些游戏呢?我们休息一下再来尝试,好吗?
五、结束活动
我们一起去外面和好朋友商量玩什么游戏,怎么玩?
六、活动延伸
和爸爸妈妈一起在家里寻找并记录一件有线的物品,说说物品上的线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它有什么作用。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观察了解蔬菜的生长过程,初步认识几种常见的蔬菜。
2、掌握各种蔬菜的基本特征。
3、通过参观小菜园的活动,使幼儿体验到丰收的喜悦。
4、幼儿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话进行交流。
5、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孩子不仅享受了种植的乐趣
难点:农作物生活环境
活动准备
1、介绍今天外出的地方,及注意事项。
2、提出问题:我们会看到许多的菜,注意观察各种蔬菜的模样。
3、教师带着足够的纸和笔以备随时记录。
活动过程
一、参观小菜园:
1、幼儿自由观察,触摸各种蔬菜。
提出问题:这是什么菜?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有的菜长在土里,有的菜长在架上的……
二、幼儿认识几种常见蔬菜及外形特征。
1、认识白菜、萝卜、辣椒、南瓜等蔬菜。
2、引导幼儿观察其外形特征(长的什么样子),并触摸菜叶、果实等。(幼儿根据自己的`观察,自由回答)
3、帮助幼儿辨认各种蔬菜,知道蔬菜的组成(有的有叶、有的有茎、杆等)
4、比一比:各种蔬菜外形的不同。(幼儿自由讨论)
三、交流了解蔬菜的营养。我们收获了各种蔬菜,体验大丰收的喜悦。从而引导幼儿认识到:我们的生长离不开各种蔬菜,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以后吃饭不挑食。
教学反思
通过活动,丰富幼儿的知识。而在蔬菜种植、成长过程中,幼儿学会了用爱去关心、爱护别人,培养了孩子们保护花草树木的意识。整个过程中,孩子不仅享受了种植的乐趣,还直接观察和感受植物生长的过程,增长蔬菜和水果种植方面的知识。在活动过程中,虽然课前我查阅了一些书籍,但在实际活动中还是明显感觉自己对农作物生活环境的匮乏,对幼儿的提问不能及时给予全面的回答,以后要更加开拓自己的知识面。
小百科:菜园,就是种蔬菜的园子,也叫菜园子, 一般农村居多,居住在城市中的人,家里很少有大片空地,但是也可以在阳台、庭院、窗台和室内、天台等地方开辟一个小小的菜园供家人食用。
大班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大班孩子具有了一定的科学探索精神,对一些科学现象很感兴趣,有一次户外活动中,孩子们发现了沙包的下落问题,他们发表了许多自己的看法,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我设计了本次活动。在活动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提供较丰富的材料,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
2、尊重事实,让事实说话。能试图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自我建构经验,而不是教师进行简单的灌输。
3、注重在活动中让幼儿获得一种科学比较的方法,这种方法对幼儿进行其它内容的学习都受用。在探索科学比较方法的时候,教师注重启发与引导,例如:提问:“怎样才能知道什么东西落的快,什么东西落得慢?”当幼儿说出同时往上扔的时候,教师没有否定,而是按照幼儿的说法演示,让幼儿发现这样比会出现物体扔得一高一低的现象,这样比不公平。最终获得正确比较的方法。
活动目标:
1、能认真观察、大胆尝试,发现物体都有自然下落的现象。
2、通过比较,感知物体的下落速度不同,并获得正确比较的方法。活动准备:
羽毛、糖纸、同样大纸片、塑料袋、盖子、沙包、各种小型玩具、绳等。
活动过程:
1、探索物体有自然下落的现象。
1)幼儿猜想:老师手上有什么?要是我松开手,它会怎么样?所有的东西都是这样吗?
2)幼儿试验:请小朋友运用多种材料试一试,看看和刚才的猜想一样不一样。小朋友交流反馈试验结果。
3)提出:你能让它不落下来吗?
幼儿实验(比如用口吹或向上打它,但一停止就会掉下来)得出:所有东西都会下落。
2、比较不同物体下落的速度。
1、它们下落的时候你还发现了什么?落得最快、谁最慢?为什么?
2)实验:比一比(商讨正确的比较方法:怎么比才公平?)
提出要求:用正确的方法比一比,看看什么落得快、什么比较慢、什么最慢。(如:从同一高度扔下去)并交说说:发现什么?
3、探索相同物体的下落;
1)提出:怎样让落的慢的东西落得快?幼儿猜测并表达。
幼儿操作:用两张一样大的报纸进行实验,幼儿自己想办法(如:将其中一张揉成纸团),同时扔下。
2)交流自己的`发现:你是怎么玩的?发现了什么?(如:同样大小的纸,揉成纸团后的纸下落得快)
4、小结幼儿的发现:今天我们发现扔到空中的东西都会落下来,轻的、大的东西扔不高,落下来的速度也慢;重的、小的东西扔得高,落得也快。
延伸:幼儿在活动区里探索使物体落得快或落得慢的方法。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的教案12-30
大班教案01-21
大班《柚子》教案04-01
大班教案《值日》03-20
大班美术教案01-08
大班手工教案06-10
大班毕业教案06-21
大班美术教案06-22
大班教学教案06-24
大班表情的教案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