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小学语文教案范文汇编9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渔歌子》中的3个生字。
2、朗读《渔歌子》。
3、理解《渔歌子》的意思,陶冶爱美的情趣。
4、能对《渔歌子》描写的景象展开想象。
教学课时: 1
板书设计
渔歌子 ( 词 )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检查《江南春》背诵情况。
二、学习《渔歌子》
1、简介作者。(可以播放视频)
2、解题。渔歌子,词牌名。
3、自学。
(1)自由读,说说这首词主要讲的是什么?
(2)再读这首词,通过查找资料,借助注释理解这首词的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3)小组内交流,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4)全班交流。
①指名讲解对这首词的理解,其他同学可以问难质疑,可以补充、更正,教师给予适当点拨。
②学生看图描绘这首词所描写的景物。
③教师小结:这是一幅垂钓的画面,白色的鹭和红色的.桃花点缀其间,色彩本来极其鲜明,而由于斜风细雨的笼罩,却又呈现出迷迷蒙蒙的意境。同柳宗元《江雪》中的“独钓寒江雪”的孤寂与冷峭相比,这首词所表现的平和与怡悦,自然别有一番韵致。
(5)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
三、学习生字
1、小组内交流:你是怎样读准本课生字的字音,记住字形的。
2、教师指导书写,重点指导“蓑”字。
四、布置作业
1、朗读全文,能够背诵的就把两首词都背下来。
2、请你为其中的一首词配上一幅彩色画,可以画图画、水彩画、油画棒画、彩笔画,爱好画画的同学,请用你的画来向人们展示江南的美景吧!
五、作业设计——探究活动
1.自学自解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江南春》和宋代诗人苏轼的诗《惠崇春江晚景》,也可自己选择描写春天的诗词来学习。
2.同学之间交流自学情况。
3.读一读、背一背。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知识能力目标:
1. 会认15个生字,学会其中13个。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心意”、“急匆匆”、“和蔼可亲”、“顺从”、“尊敬”、“深情”等词语;学会用“首先……然后……最后”写句子。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能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体会师生间的深厚情谊。
4. 培养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事物的能力。
人文教育目标:
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生字、生词卡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如果有人问你们尊敬、爱戴哪些人时,你们肯定会说—父母、老师。老师像父母、似朋友,在细心呵护我们成长,倾心培养我们成材。他们的无私赢得了学生衷心的爱戴。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故事,再一次感受师生之间的浓浓情谊。
板书课题:师生情
二、引导看图,感知图意。
1、图上画了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2、看图时,你还注意到什么?
指导学生看图时,一要有序(可以按照先人后物的观察次序),二要有重点(着眼于人)。(通过观察,让学生了解图上主要画了什么)
三、自主读书,读通课文。
1、范读,边欣赏边画出生字。
2、自由练读,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做好学习笔记(圈画关键词句,在课文空白处写上读书感受),为交流做准备。
(1)分辨清楚课文哪些是图上画的`内容,哪些是写作者观察图画后联想到的内容。
(2)通过自读,你明白了什么?
自读自悟,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合作学习。
4、填空练习,了解句式。
用“首先……然后……最后”造句子。
四、学习生字。
1、认读生字卡片,对学生拼读不准确的生字要正音。
2、指导书写要求学会的字,要细心观察,认真书写。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抄写本课的生字,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检查读书。
学生自由读,自主选读。教师应鼓励不敢表现自己的或读书不够好的学生朗读。
二、图文对照,读懂内容。
1、自由练读,说说课文的哪些内容最让你感动?
2、对照插图,默读第四自然段,划出自己认为用得好的词语,说说原因,并引导学生体会理解词语的方法。
3、小组探究,怎样读好第四自然段。
4、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通过文字想象画面。
5、感情朗读。
三、深入探究,体会感情。
思考以下问题,学生任选一题讨论交流:
(1)文中的“心意”指什么?
(2)“她们还是深情地看着,等着,心里默默地祝愿着。”说说她们在祝愿什么?
学生自读自悟,并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在一起讨论,然后推选代表汇报。
四、拓展活动。
教师节到了,给老师写几句心里话,以表达对老师的热爱感激之情。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首先……然后……最后”写一句话。
教后小结:
在让孩子们用“首先……然后……最后”说话时,我发现两个问题:
一、意思过于简单。如:“我先放下书包,然后拿出书、文具盒,最后出去玩。”三年级了,说话意思应该更充分一些。于是,我问:“什么时候,你这样做的?”
学生继而改进:“来到教室,我先放下书包,然后拿出书、文具盒,最后出去玩。”这就好多了。就这样,学生逐渐把意思说充分了。
二、思路较窄。大多数学生只是说在学校、回到家,内容极其相似,不能在更广泛的生活领域运用这样的词来表达。于是,我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能不能用上这些词说说怎样浇花?你还能用它说做哪些事?学生的思路一下子就打开了。
我想:课堂上,教师有时就是一把钥匙。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要求:
1、加强识字教学,学会8个生字,认识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课文形象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使学生了解上海广播电视塔雄伟壮观的景象,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
3、激活学生的经验,使他们展开想像的翅膀,学会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句子的意思,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朗读能力和背诵能力。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教学过程:
低年级阅读教学是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面对的是六、七岁的蒙童,必须从最基本的东西抓起,为学生未来的学习打好基础,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第一位的要求是能够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
一、引言激趣,大胆猜测
读书之前,为了造成悬念,教师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并借助贴画,用简洁生动的导语把学生带入课题情境,同学们,你们猜一猜我国最大的城市在哪里?并贴出上海全景图点出14多万人口,世界最高的塔是什么塔?亚洲最高的塔是什么塔?贴出广播电视塔并说明是世界第三高塔,随即引入课题“东方明珠”。
[这样导入旨在给学生营造一个“入境悟情”的氛围]
二、自读尝试,在课文中找寻兴趣
在整个阅读过程中,要使学生始终保持主动参与的角色意识,要把学生的注意焦点集中到“喜欢”和“能读”上来,而不是理解多少。
1、初读课文,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拼音尝试小声自由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添字,并且知道文中有几句话,几个自然段,每段都写了哪些内容,懂得课题为什么叫“东方明珠”。
(2)通过几次自由朗读,读通全文,圈出生字,生字多读几遍。
(3)及时检查学生对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在读通阶段,学生感知的是课文一幅轮廓式的鸟瞰图。
[低年级的学生阅历浅,知识少,教师对学生“自读尝试”的引导不可忽视]
2、细读课文,突出重点,理解词句,采用上下文,结合自己生活经验,观察实物,看挂图,投影,演示等方法有所侧重地理解一些重点词句。
(1)观察“明珠”,兴趣激发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指名读,说说有几句话?(两句)
②指名读第一句,观察“东方明珠”的挂图,知道由11个圆珠球,6条腿组成,并且思考,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③指名读第二句,理解“美丽的名字”,想想你们吃的、玩的东西有好听的名字吗?(比如吃的`有:汉堡包、娃哈哈、酸奶、喜之郎果冻、qq糖、沙琪玛……,玩的有:溜溜球、碰碰车、滑滑梯……)“东方明珠”名字美在哪里?
④这么好听的名字,我们该怎么读呢?指导读第二句
⑤齐读第一自然段
⑥尝试背诵
小结: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上海广播电视塔的位置和美丽名字
(2)表现“明珠”,其乐无穷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通过自由朗读,引导学生汇报,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在教师的指导下读懂重点词句。
①理解“像一个巨人”,从哪里看上去像人?“巨”是什么意思?从哪里可以看出高而大?(头顶蓝天,脚踩大地)再读出塔的壮观。
②理解“五光十色”、“五颜六色”,看图“东方明珠”塔上的灯光有哪些颜色?可以用一个什么词?(五颜六色)这些灯光不仅颜色多,而且闪着五光十色的东西?(节日的烟花、彩虹、圣诞树,舞台的灯光……)闭眼想橡“东方明珠”五光十色的情景,师描述,在夜晚,我们来到黄浦江边,看到塔上成千上万盏灯亮得像一个小小的太阳,五颜六色变化多端,一会儿像飘荡的彩云,一会儿像飞舞的浪花,一会儿像闪烁的星斗,美丽极了。学生睁开眼睛美美地读这句话。
③尝试背诵
(3)赞美“明珠”,又增新趣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齐读,展开想像
②师讲述,上海广播电视塔既高大又美丽,她高高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真是一颗美丽的“东方明珠”,指名读。
③当你看到这段美丽景象你会怎么赞美?假如你站在塔下会问什么?(如这座塔是谁建的?什么时候建成的?建了多长时间?总投资多少?有什么作用……)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生活中的无限情趣。
④尝试背诵这自然段
[根据儿童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从具体可感的观察实物,看图像,演示等入汽船引导理解,根据其无意注意占优势的特点,在“乐”和“趣”上下功夫]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会数数量是6和7的物体,能区分6、7的基数意义和序数意义。
2、会读、写6、7。
3、能比较5和6、6和7的大小,了解0-7各数的大小。
4、学会6、7的组成。能从6、7的一些组成推想出另一些组成,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6、7的书写、组成、大小比较
教学难点:
6、7的组成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电脑、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揭示课题
师:(出示主题图)你看到了什么?
生:6位小朋友、7个人。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6、7的认识》。(揭示课题)
师:你想学习有关6、7的哪些知识呢?
生1:我想在田字格里写好6和7;
生2:我想知道6和7比,谁大谁小;
生3:我想学习6、7的分成。
(设计意图:直接进入课题,然后借学生的口,让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基础说出本节课学习的目标。新颖别致,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6、7的认识
1、认识6
师:在学习这些知识之前首先让我们来看看6、7是怎么来的。
师:(出示5只小鸡图)图上画的是什么?
生:图上画了5只小鸡。
师:(出示1只小鸡走来)怎么样了?
生:又来了1只小鸡。
师:(圈起来)现在是几只?
生:现在有6只小鸡。
师:谁能连起来说一说?
生:原来有5只小鸡在吃米,又跑来了一只小鸡,现在一共有6只小鸡。
师:(出示5块方块图)这里有几块方块?现在有几块?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5块再添上1块就是6块。
师:(演示拨珠的过程)原来有几颗珠子?又拿来几颗珠子?一共有几颗珠子?谁能把老师拨珠子的过程连起来说一说?
生:原来有5颗珠子,又拨上一颗珠子,一共是6颗珠子。
师:哪颗珠子与众不同?由下朝上数黄珠子是第几颗?
师:6条鱼、6块方块、6颗珠子都用6来表示。6像什么?(读儿歌:6像哨子666。)
2、认识7
师:(在多媒体电脑上把6条鱼、6块方块、6颗珠子下移)怎样就能变成7条鱼、7块方块、7颗珠子呢?
生:都添上一个。
师:从下往上数黄色珠子是第几颗?它的下面一颗排第几?7像什么?(读儿歌:7像镰刀777。)
师:生活中处处要用到6和7,你能6、7说句话或说个词吗?
生:6朵花、6个人、妈妈买了7棵菜、我家有7口人。
三、数的顺序
师:找找看你的文具上有没有6和7。
生:我的直尺上有6和7。
师:仔细观察,6和7在直尺上的位置是怎样的?
生:6在前、7在后。
师:(出示断尺图)老师这里也有一把直尺,不过刻度只从0-5,6该放哪儿呢?7放哪儿呢?
生:6放在5后面,7应该在6后面。
师:(指断尺图)读一读,想一想,再讨论讨论,你会有所发现的。(生读0-7,再读7-0后讨论。)
生1:我发现从0-7,一个比一个大。
生2:我发现从7-0,一个比一个小。
师:(出示练习六第2题)老师学具盒里的数字卡片跟小朋友桌子上的数字卡片一样,给弄乱了。你能把他们按照一定的顺序排一排吗?(学生自己排,老师巡视。)
生1:我是从小到大排的,0、1、2、3、4、5、6、7。
生2:我是从大到小排的,7、6、5、4、3、2、1、0。
(设计具有开放性的问题和环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认识了6,再用同样的方法认识7就显得重复累赘了,本课认识7时出示个数是6的物品问学生"怎样就能变成7个了呢?"教学数的顺序时,让学生读、想、讨论,果然有了不同的发现;让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排卡片,学生也有了不同的排法。这样做就给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使学生有了发挥创造力的空间,有了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同时也给了学生体尝成功的愉快。)
四、6、7的书写。
1、师:(多媒体电脑出示书写规范的6、7)你觉得6和7怎样写比较漂亮?
2、电脑范写,学生跟着电脑书空。
3、学生在书上练习写6、7。
五、数的大小比较。
师:刚才我们学会了写6、7,那么你能摆出6个圆片吗?(学生摆);你能对着上面的圆片摆出7个三角形吗?(学生摆)
师:比较6个圆片和7个三角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6个圆片少,7个三角形多。
师:7和6比,谁大谁小?7和6的中间添什么号?7>6反过来还可以怎么说?比7小的数还有哪些?
师:6和5比,谁大谁小?你是怎么知道的?填什么号?6除了比5大,还比谁大?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出示卡片,让学生读“席”“句”“达”3个字。
(2)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提出的描红要求和写字要求。
(3)指导书写“席”:
3、练习。
4、反馈。
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指出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矫正训练。
二、教学第六题——口语交际
(一)、审题
1、提示说话的话题。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图下面的要求。
3、让学生明确本次说话练习的两个要求:一是说说“我”是怎样接待王阿姨的,二是根据图意,把一段话补充完整。
(二)、指导
1、指导观察:
(1)出示第一幅图,启发学生弄清图上画的'是什么。(***同事王阿姨来找妈妈,妈妈不在家,小华请阿姨进屋)
(2)出示第二幅图,老师启发:阿姨进屋后,小华是怎么做的?(小华请阿姨坐在沙发上)
(3)出示第三幅图,老师启发:阿姨坐下后,小华又怎么做的?(小华给阿姨送上一杯茶和一张报纸)
(4)出示第四幅图,教师启发:王阿姨会对小华说什么?(王阿姨夸奖小华真有礼貌)
2、看图,让学生把四幅图的内容连起来说一说。
3、指导把一段话说完整。老师要求根据图意,把下面的一段话补充完整。
王阿姨来找妈妈,妈妈不在家。我请王阿姨进屋,王阿姨夸奖我是懂礼貌的孩子。
指名补充后连起来读。
(三)、练习
1、同桌互相说。
2、全班同学交流(扩大说的面),教师点拨。
3、分角色上台表演。
4、练习写话。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本课的12个生字,并初步了解它们在本课中的意思,3 诚实的孩子。
2.学习用“互助”、“注意”练习说话。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勇于承认错误,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做错了事要勇于承认,做个诚实的孩子。
2.重点指导“岁、表、互、承”等字的字形。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10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学习书写。
(二)正确认读,理解本课的7个词语,能区分哪些“作”与“做”的意思和用法。
(三)熟读课文,分清段落。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会本课10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学习书写。
(二)理解7个词语的意思。辨析“作”与“做”的用法。
三、教学过程
(一)直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3课,师板书课题:3 诚实的孩子
生:齐读课题。
问:课题写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诚实的孩子)
过渡语:课文里讲诚实的孩子是谁?谁夸他是个诚实的孩子?下面听老师读一遍课文,边听边想这个问题,读后请同学回答。
(二)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找问题的答案。
读后学生回答问题。
生:课文里诚实的孩子是列宁,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3 诚实的孩子》。姑妈夸他是个诚实的孩子。
过渡:为了更好地学习、理解课文,我们先来学习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的词语。
(三)自学生字。
(四)汇报自学情况。
1.指组带音节读生字。
2.指组不带音节读生字。
3.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每个生字的?
重点指导:
承:笔顺:
互:笔顺:
表:第三笔是“丨”,而不是“丿”。笔顺:
形近字辨析:
“宁”和“安”
问:两个字有什么不同?你是怎样记忆“宁”?
“注”和“住”
师:这两个字既是形近字又是同音字,都念zh)。
(1)区别两字不同点。
(2)掌握记字方法。
(3)两字的意思。
住:居住;住宿。
注:灌入;注射。
4.词语的`意思:
表兄弟:对父亲的姐妹、母亲的兄弟、姐妹的儿子的称呼。
承认:表示同意、肯定、认可。
互相: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
5.口头组词。
列:列车 排列 列队 列国 列兵
宁:安宁 宁静 宁日 宁边
岁:年岁 岁数 岁月 岁出
做:做工 做事 做法 做客 做梦
客:客人 客车 客机 客气 客厅
表:手表 表白 表面 表情 表扬
兄:兄弟 兄长 父兄 表兄 兄妹
房:房子 平房 楼房 书房 房间
间:课间 午间 时间 中间
互:互相 互助 互让 互补 互利
相:相对 相处 相传 相当 相反
音:声音 音乐 口音 音色 音量
6.用“互相”练习说话。
7.齐读黑板上的词语。
(五)巩固复习。
1.组字。
歹 儿
宀 刂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认识要求会认的11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复述课文的方法。
情感与态度:
结合文中描写少年渡河的有关语句,体会少年的倔强个性。
教学突破点:
用不同方式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描写人物的方法。2从渡河少年的成功做法中感悟人生哲理。.
技术平台:生字词语卡片、课件。
第一课时:
一、 启发谈话,导入新课(5分)
1、还记得上学期学过的《难忘的八个字》一文吗?老师的一句话给了小女孩无限的.希望,从此改变了对人生的看法。你还读过类似的故事吗?
2、也许你不相信,撑船老伯的一句话,激励着一个倔强的少年成了一名游泳健将。你们想了解渡河少年的故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渡河少年》。(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0分)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并注意难读字的读音,思考: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梳理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少年没钱想坐船渡河,老伯没允许他坐;
倔强的少年坚持游泳过河,坚决不上船;
数年后少年成了游泳健将。
3、读完课文,你对课文中哪部分内容感受最深?说说你的想法。
三、汇报交流,检查预习(25分)
1、检查学生的读书情况,汇报预习情况。
2提出阅读时遇到的问题,师生交流解答。
3、自由读课文,争取读正确、流利;对于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并联系上下文内容多读几遍,自读,自悟。
4、用多种方式学习生字,重点解决字词句问题。
A、读准词语:圆溜溜、 孤零零 、绿油油、毛茸茸、似乎——似的、倔强——坚强——勉强、健将——将来、艄公、竹蒿、缆绳、花蕊、黝黑、
B、说说词语的意思:渡船、艄公、竹蒿、缆绳、错动、漫、蹿、哀求、奇吧、倔强、启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5分)
1、板书课题,学生读题。
2、提问:通过昨天的学习,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学习5——11自然段:(30分)
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少年在作者心中的印象,用文中的一个词语来说明。
2、作者是通过孩子的哪些具体表现感受到“倔强”呢?请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课文,划出能体现孩子倔强的句子。
3、学生交流有关句子。
(点评:组织学生两次阅读有关文章内容,读的形式不同,读的目标明确。速读时求直觉,精读时重理解,训练了学生围绕一个要点划找词句的能力。)
4、组织讨论:a.投影出示句子“孩子两眼睁得溜圆——滑进了河里”b.读一读,这是怎样的一种神态,你能表演一下吗?
5、刚才我们是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孩子内心活动感受到孩子的倔强的,这倔强从孩子在秋风秋水中的表现更加可以感受到。a.出示一组句子。b.你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体会一下孩子的内心活动,你还可以把体会到的孩子的倔强通过读来传递给大家。组织学生交流。c.秋风秋水中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倔强深深地震撼了作者,于是作者情不自禁地说:“好一朵开放在浪花丛中的奇葩。谈谈对“奇葩”的理解。
此时此刻,你觉得孩子真像什么?说话训练。
6、引读12自然段。结合上下文谈谈对省略号的理解。
7、少年渡过了这一条小河,他渡过的仅仅是这一条河吗?
8、实话实说:你欣赏这一位倔强的少年吗?
三、总结谈话:(5分)
1、用一句话谈谈学完了这一课的感受。。
2、总结:困难是条河,坚强可作舟,根据实际情况正确应对,则是舟上的舵。相信同学们能渡好自己的人生之河。
小学语文教案 篇8
一、教材分析:
《车的世界》是一年级下册第9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是一个开放单元,和别的单元不同之处在于:这个单元没有主体课文,只有一幅印刷精美的图:马路上车来车往,交通繁忙。图下面是图内车辆的名称。这无疑给任课教师留下了很大的空间。教师此时不能局限于只在课堂内讲授,必须开放课堂,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观察生活,去收集资料,学会在生活中学习。
二、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虽然年龄较小,但是他们的求知欲非常强烈,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非常专注;个个喜欢动手操作,乐于把自己的想法、做法及自己知道的事情告诉别人;对生活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能自觉、主动地获取信息。课前,我把自己收集的有关车的图片、模型拿给孩子们看。还没等我开口,孩子们已争先恐后地告诉我,他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车的图片,他家也有某种车的模型,能不能带到学校来。看到孩子们反响这么强烈,我非常高兴,便鼓励他们去收集车的资料,为上课做好准备,结果有的带来了书籍,有的带来了图片、模型,还有不少同学自己动手画,动笔写,非常认真。
三、设计理念:
本节课中,我力图改变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体现开放、综合、多元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主动、合作、探究中愉快地学习。课前,我让孩子们去观察各种车辆,了解各种车辆的用途,收集有关车的图片、模型等资料。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进行交流,介绍自己收集的车的名称、用途,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之后,同桌合作记车名,比一比,看谁记得又快又准。最后小组合作进行贴车名比赛。课后,让孩子们把收集到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布置展台,每小组出一位讲解员为参观者讲解,满足学生表现欲望。
四、教学目标:
1.认识各种车辆名称。
2.大致了解各种车的用途。
3.知道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什么内容吗?(车的世界)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讨论交流(以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知道的车的名称及用途)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观察车辆,了解各种车辆的名称、用途,收集车辆图片、模型,今天同学们都带来了自己收集的资料,你们愿意把介绍给大家吗?
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介绍自己收集的车的名称、特点及用途。
师:(课件:出示课本中的图)今天,我也带来了一些车,你能说出他们的名称吗?
生:观察图画,说出自己认识的车辆的名称、特点及用途。(根据学生回答,点击对应车辆图标,出示车辆名称)
师:你们谁还见过其他什么车?能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吗?
生:向大家介绍图上没有的车的名称及其特点。(有图片、模型的可展示给大家看)
师:真是一个车的世界!你想知道最早的汽车是什么样吗?(课件:讲述汽车的故事)
(三)巩固练习(加深对文字的印象)
师:同学们知道的`车可真多呀!你们认识它们的名字吗?(课件:出示十种车的名称)
生:读出车辆名称。
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贴车名的游戏,比一比,看哪组贴的又快又准。
小组活动:贴车名。
(四)总结全课(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
师:街上的车那么多,我们在街上行走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生: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红灯停,绿灯行。不在马路上玩耍、打闹。
师:老师这里有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儿歌)
生:拍手读儿歌:安全第一我知道:“嘀嘀嘀,汽车叫,汽车来了我让道。过马路,东西瞧,走路要走人行道。玩耍不上马路跑,安全第一我知道。”
六、自我点评:
本节课,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比较满意:
1.对教材的合理开发、运用。这是一个开放单元,为了体现开放性,我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课前让孩子们去收集车的资料,在收集资料时,使他们广学生字;上课时,大家在一起进行资料交流,学生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发言积极,这正是口语训练的良好机会。另外,我把“汽车的故事”做成课件,做为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延伸,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体现了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时,我始终告诫自己,要摆正教师和学生的位置,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中,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去讨论、去交流,在互相交流中学习知识,练习语言。
小学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书写本课6个生字,会认本课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蟋蟀的住宅的特点和蟋蟀建造住宅的方式,理解作者为什么称蟋蟀的住宅是“一件伟大的工程”,感受蟋蟀热爱生活、不辞劳苦的品质。
3. 体会蟋蟀建造住宅一部分描写的条理性和细致性。
4.体会抓住说明对象的特点,形象生动的说明事物的方法。
5. 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的习惯。
过程与方法:
1. 紧扣文本,通过品味词句、想象画面,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感受蟋蟀的耐心和勤劳。
2. 通过补充资料了解与课文有关的内容,感受法布尔对蟋蟀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课下阅读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法布尔对蟋蟀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昆虫、热爱科学的精神。
重难点分析:
文章条理清楚,文字明白易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建造住宅的过程。
文章中处处流露出作者对蟋蟀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学生可以通过感情朗读和大胆想象,体会作者的情感并在这种情感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也能发自内心的喜欢昆虫,喜欢探索自然。
课前准备:
1. 学生了解法布尔的资料,预习课文。
2.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会晤作者,了解法布尔。
(一)从“蟋蟀”两个字的字形与字音出发,了解这种昆虫的`特点等情况。课件展示资料、播放视频资料
(二)由“住宅”一词引入认真观察昆虫的法布尔,互相交流法布尔的资料。课件出示法布尔资料
(三)介绍法布尔的昆虫园和法布尔关于昆虫的论述,学生读文字后谈感受。课件出示法布尔的言论
二、初读课文,走进蟋蟀。
(一)自由朗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
(二)指名分段读课文,互相正音。
(三)自由读课文,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蟋蟀的住宅的?课件出示学习提示
预设:蟋蟀住宅的特点、蟋蟀建造住宅两方面。
三、细读课文,了解蟋蟀的住宅。
(一)小组合作,阅读第二、第三自然段,勾画具体的语句总结概括蟋蟀住宅的特点。课件出示学习提示
(二)交流,既要说出蟋蟀住宅的特点,又要对课文中具体的内容加以说明。课件出示重点词句
注意点:
1. 理解“暴雨”的意思,从中体会蟋蟀住宅位置的优势。
2. 引导学生有层次地体会蟋蟀住宅的特点,如第二自然段侧重描写外部特点:向阳、隐蔽、干燥、有门、有平台;第三自然段侧重描写内部特点:简朴、清洁、干燥、卫生。
3. 抓住“二十七厘米深”、“一尺宽”领会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并通过和蟋蟀二三厘米的身长的比较,理解住宅的舒适。
4. 结合蟋蟀弹琴的句子想象蟋蟀弹奏怎样的乐曲。
(三)体会蟋蟀居住在这样的住宅中的心情,指导感情朗读。
(四)角色变化,化身蟋蟀,带着自豪和愉快的感觉向别人介绍自己的住宅,理解法布尔把蟋蟀的窝称为“住宅”的原因。
四、布置作业,积累精妙语句。
摘抄把蟋蟀当做人来写、把蟋蟀的巢穴当做住宅来写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进入学习情境。
(一)听写词语:向阳、倾斜、隐蔽、简朴、清洁、干燥、隧道、光滑、暴雨、精细、蟋蟀、奢华。
(二)说说蟋蟀的住宅位于何处,有什么特点。
二、品读修建住宅部分,了解这项“伟大的工程”。
(一)自读课文,思考: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造的?勾画出相关的语句。课件出示学习提示
(二)交流蟋蟀建造住宅的过程。
本环节注意点:
1. 引导学生注意第四、第五自然段的过渡效果,这两个段落起到了衔接前后文的作用。
2. 在交流蟋蟀住宅的建造过程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表达的有序性,课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描写的,学生的叙述过程也应该遵循这样的顺序。
3. 在解决“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造的”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在适当的时机提出对于蟋蟀的住宅是“一件伟大的工程”的认识和思考,把两个相关的问题在同一种情境下进行理解。
4. 教学中要关注重点句子的理解。课件出示重点语句子
(1)我看到这位“矿工”用前足扒土,用大颚的钳子拨掉地面上较大的小石砾,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前腿将土推到后面,后腿将土斜倾地铺开。抓住动词体会蟋蟀的工作方法。
(2)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还比较暖和,太阳晒在住宅的门口时,也还可以看见蟋蟀从洞穴抛出泥土来,说明它的施工还没有停止。从本句中体会蟋蟀的勤劳。
(三)面对用柔软的工具建造伟大工程的蟋蟀,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对它的赞美和敬佩。
三、了解写法,拓展阅读,亲近自然。
(一)回读课文,体会文章的表达手法,抓住文中运用的说明方法,说说作者为什么能够将蟋蟀的住宅交代得如此清楚,为什么作者写的文章受到了那么多读者的喜欢。
(二)体会作者情感,找出文中体现作者对蟋蟀喜爱之情的句子,并反复朗读。课件出示句子
(三)出示法布尔在《昆虫记》中关于蟋蟀的论述,学生朗读、谈感受。课件出示语句
(四)推荐阅读《昆虫记》。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01-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3-28
小学语文掌声教案12-28
小学语文《鲸》教案01-13
小学语文的优秀教案02-21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12-30
小学语文北京教案02-27
小学语文绝句教案11-14
小学语文太阳的教案11-16
小学语文穷人教案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