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教案

时间:2023-03-26 12:07:31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蜜蜂教案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 蜜蜂教案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蜜蜂教案

蜜蜂教案 1

  1教学目标

  1、学习默读课文,感受说明时语言运用的准确,并能积累好词佳句。

  2、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2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体会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讲授新课

  一、复习导入:

  1、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这篇文章给我们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法布尔为什么要做这个试验呢?(引导学生读第一自然段,板书:听说)

  2、同学们,我们校园里有一朵花,它的花瓣与众不同,是五颜六色的。听到这件事后,你想说什么?或做什么呢?

  3、法布尔在听说了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后是怎么做的呢?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说明他不盲信,讲究事实,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出示课件,介绍法布尔。

  三、学习第二至五自然段

  1、那么他是怎么做试验的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笔画一画他所做的事。

  2、抽生汇报他所做的事,你能用““先……接着……然后……最后……”来说一说吗?再给你的同桌说一说吧!(板书:捉蜜蜂做记号叫女儿等走两里多路放飞蜜蜂)

  3、再次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去掉文中的一个步骤行吗?再在小组里讨论一下。然后全班汇报。(体会法布尔严谨的科学作风)

  4、读到这里你想对法布尔说些什么?

  5、放飞了蜜蜂后,“我”想了些什么?为什么“我”会这样推测呢?(同桌同学讨论)

  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法布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6、假如你是作者,听到蜜蜂回来了你的心情会怎样?

  7、作者和小女儿此时的心情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激动)你认为怎样读才能表达他们的心情。(指生读,大家评议。)

  8、已经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是否能得出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的结论呢?为什么?

  9、那作者最后是怎么得出结论的呢?请大家默读第5自然段,找出能说明结论的句子。(这样,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10、谁来读一读这一句。并请说一说你这样读的原因。(引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准确无误、确确实实读”的意思。)

  11、二十只蜜蜂中有十七只飞回来了,能说明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了吗?还有三只蜜蜂去哪了呢?

  四、反复朗读第一段。

  出示第一段:同学们,读到这里,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还是听说的吗?那么法布尔可以肯定地说(生读: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此时他的心情多么地激动,他兴奋地对人们说: (生读: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他可以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生读: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五、学习最后一段。

  1、除此之外,法布尔还得出了什么结论。(齐读最后一段)

  2、在这个结论中,可以肯定的是(蜜蜂辨认方向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无法解释的是(能辨认方向的本能。)

  3、对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4、根据学生的提问,着重理解“本能”的意思。并举例说明。

  5、自由读读资料袋里的内容,里面说的蜜蜂会跳舞,它们就是这样认路的吗?怎样才能找到真正的原因呢?

  六、拓展延伸:

  看来,自然界的确有无数解不开的奥秘。由于法布尔生活在离我们现在100多年前,当时的研究条件肯定十分有限,他不能解释这种本能。在几十年后,有一种研究结论,你们听听有没有道理。(教师讲述奥地利生物学家费里希的研究成果)如果同学们对蜜蜂的知识感兴趣,可以去查查资料,自己再做一番探究。

  七、作业布置:

  1、把文中你喜欢的词语、句子抄下来。

  2、课外阅读:《昆虫记》

  板书设计:

  14 蜜蜂

  听说 做试验 得出结论

  仔细观察 善于思考

蜜蜂教案 2

  目标:手脚协调地动作和学习听指令游戏

  材料:一些小蜜蜂头饰,红、黄、蓝三种颜色的花朵,儿歌录音《小蜜蜂找花儿》

  过程:

  1、出示蜜蜂头饰,教师示范游戏(边念儿歌边找到红花)1―2遍,引发幼儿参与游戏的'愿望:

  ――这是谁?小蜜蜂最喜欢和谁做游戏呀?(交代游戏名称)

  小蜜蜂找到谁做好朋友?

  小蜜蜂和花儿在干什么?

  2、教师帮助幼儿戴头饰,扮演小蜜蜂,并带领幼儿一起边飞边念儿歌数遍。

  3、在游戏中,教师通过动作示范和语言鼓励幼儿用脚踮起来走,两只手像蜜蜂的翅膀一上一下(较大幅度地)摆动。

  4、进行小蜜蜂找花游戏,让小蜜蜂在反复游戏中逐渐地做到根据指令找花儿:

  ――现在,小蜜蜂要找哪一朵花做朋友呢?小朋友可要听清楚。

  提示:

  1、由于托班幼儿自我中心倾向明显的这一年龄特点,游戏中,仍然会出现不根据指令找花儿的情况,教师只需反复提醒或者示范,而不必责怪和强制幼儿。

  2、此游戏亦可作为亲子活动的内容。

  附儿歌:小蜜蜂找花儿(小小)

  小蜜蜂,嗡嗡嗡,

  飞到东,飞到西,

  飞来飞去找花儿,

  找到红花亲亲嘴,

  你是我的好朋友。

  (花瓣的颜色可灵活替换)。

蜜蜂教案 3

  教学目标

  会认“谈天”等词,会写“敲、派”,能在语境中体会“往常”“常常”的不同。

  正确朗读课文,在朗读中解决疑问,通过划地点,了解蜜蜂如何引路。

  感受列宁的仔细观察,做生活中的观察小能手。

  学情分析

  二年级正是打基础的重要时期,读好书、识好字、写好字是重要的语文技能,需要夯实。二年级的小朋友注意力难以长期持续,有趣的课堂氛围创设,激励的课堂语言都有助于更好的学习。

  重点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朗读。

  难点:区分“往常”“常常”。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活动1

  【导入】质疑导入

  质疑导入

  提问游戏:小蜜蜂飞到花丛中干什么?

  小蜜蜂还会干什么?

  引题:蜜蜂引路

  质疑课题

  归纳板书:

  为谁?为什么?怎么?会?

  活动2

  【活动】识字,读中解惑

  摘第一颗星:

  liè nínɡ mò sī kē fù jìn

  列宁--莫斯科--附近

  1922年,列宁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

  1、重点:宁、近

  2、图片识列宁,实例区分附近和旁边。

  3、读准句子。

  摘第二颗星,第三颗星:

  Tántiān tántɑn

  谈天谈谈

  当地有个养蜂的人,列宁常常派人去请他来谈天。

  1、正音:谈谈(叠字第二个轻声)

  2、读句子,解决疑问:为谁?去找谁?为什么要引路?

  3、语境中体会“常常”“往常”的不同。

  在家里的时候,爸爸常常;妈妈常常;而我呢?我常常。

  往常给我们上语文课的是,今天给我们上课的`却是。

  摘第四颗星:

  jīnɡ yà

  惊讶笑着说

  养蜂的人看见列宁,惊讶地说:“您好,列宁同志,是谁把您领到这儿来的?”

  列宁笑着说:“我有向导,是您的蜜蜂把我领到这儿来的。”

  1、做表情展现词语。(图片示范)

  2、带着表情读句子。

  摘第五颗星:

  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许多蜜蜂。他仔细观察,只见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列宁走到那所房子跟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果然就是那个养蜂人。

  1、正确读整段话。

  2、圈出三个地点。

  3、引至中心:仔细观察。

  活动3

  【活动】写好“敲”“派”

  仔细观察,写好“敲”“派”

  1、识记方法:敲的演变;顺口溜记“派”。

  2、观察字的结构,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范写。

  4、各写一个。点评。再写一个,一个比一个好。

  活动4

  【作业】作业

  五、作业

  根据三处地方,画一画蜜蜂引路图。

蜜蜂教案 4

  设计思路

  在主题《春天来了》的活动中,幼儿发现周围环境在悄然变化,如草儿绿,花儿笑,鸟儿叫,如果见到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忙碌会特别兴奋,有的小朋友还把家中关于蜜蜂的书籍带回园与同伴进行分享。我发现幼儿(来自::中班音乐教案小蜜蜂)对蜜蜂采花蜜、酿蜜糖、筑蜂巢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与此同时,中班的幼儿开始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识,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让幼儿学会与人合作,是当前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于是我抓住幼儿对蜜蜂这个兴趣点以及促进幼儿的合作能力,设计了节奏乐《小蜜蜂》,通过活动使幼儿在幼幼和师幼互动中感受小蜜蜂的可爱、勤劳,从而产生对小动物的热爱之情。通过初步的感受分奏和合奏,体验集体合作带来的快乐。

  作品分析

  1.《小蜜蜂》是一首欢快、活泼,充满童趣的歌曲。歌曲中蜜蜂发出的各种声音,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小蜜蜂做工的情景。幼儿对这些声音既好奇又熟悉,在活动中能引起和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

  2.歌曲《小蜜蜂》节拍为2/4拍,节奏平稳,速度稍快,通过反复的倾听及拍打,幼儿能够掌握。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小蜜蜂做工的顺序,根据小蜜蜂发出的各种声音掌握相应的节拍。

  难点:学习看指挥敲击乐器,辨听分奏和合奏的声音,初步学习与人合作击乐。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理解歌词内容。

  2.根据蜜蜂发出的各种声音合拍地模仿和创编蜜蜂做工的动作。

  3.会看指挥及时击乐,体验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认识蜜蜂的生活习性。

  2.日常播放无人声伴奏音乐,熟悉乐曲旋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引起兴趣(播放纯音乐)

  听听谁来了?

  (二)聆听:教师念歌词(不播放音乐)

  1.蜜蜂忙着干什么?

  2.请再听一次,把小蜜蜂做工的顺序记下来。

  (三)结合无人声音乐,教师再次念歌词

  1.小蜜蜂先是做什么?再做什么?然后做什么?最后做什么?

  2.蜜蜂做工时会发出什么声音?

  (四)倾听有歌词的音乐

  蜜蜂采花粉(做蜜糖、运输忙、造花房)时发出什么声音?(当孩子回答正确后,即模仿蜜蜂发出的各种声音。)

  (五)播放音乐,拍打稳定拍,并模仿各种声音合拍地模仿或创编蜜蜂做工的动作。

  (七)合作游戏

  1.请多名幼儿与老师合作多种搬运的动作。

  2.结伴合作游戏,会用眼睛注视同伴,用动作配合同伴。

  (八)学习看指挥,在各种声音处敲击乐器。

  1.拍手练习。

  2.用乐器进行伴奏。

  3.学看指挥,能及时根据指挥做出分奏和合奏反应。

  活动建议

  在音乐区提供歌曲录音磁带,让幼儿自由播放,反复欣赏。

  在语言区提供蜜蜂的图片及相关图书,让幼儿自由观察、欣赏及阅读。

  结合科学活动,引导幼儿观察及认识蜜蜂的生活习性。

  教学反思

  该内容形象鲜明突出,情节简单,充满童趣,容易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其次,贴近幼儿的生活,幼儿能够利用已有经验,增强学习过程的主动性。正如《纲要》所述: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

  活动中,我通过音乐情景创设,运用提问法来让幼儿了解小蜜蜂做工的顺序,学会根据小蜜蜂发出的各种声音掌握相应的节拍,通过合作游戏,学会做多种搬运的动作,最后学会看指挥,在各种声音处敲击乐器。同时,我能关注幼儿的需要,借助歌曲的情境,积极地进行师幼互动,通过师幼互动,贯穿游戏情境,以鼓励、赏识的方法来调动幼儿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愉快地投入到整个活动中,使整个课堂表现出了活泼、轻松的气氛,幼儿如身临其境,兴趣盎然,情绪饱满,参与活动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我尊重每一位幼儿的个性,注重为幼儿创设自主宽松的学习环境,通过听一听、学一学、做一做、培养幼儿浓厚的音乐兴趣,同时发展幼儿的想像力、表现力、创造力。在游戏中及时提醒幼儿学会用眼睛、动作与同伴交流,体验合作的快乐。并引导幼儿根据指挥,利用手中的乐器通过敲打发出各种不同的音乐节奏,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本次活动只是初步地进行了合奏,希望在以后的活动中,让幼儿辨听分奏和合奏的声音,体会各种声效,大家在合作中逐渐形成默契,让乐器发出特有的音色、做到层次丰富,和谐动听、从而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蜜蜂教案 5

  一、教材简说

  无数蜜蜂在花丛中飞舞,看似纷乱的蜂群,在列宁的眼中却有清晰的规律: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那一定是养蜂人的所在。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列宁,把不会说话的蜜蜂当作向导,在陌生的地方找到了自己要找的人。看来,只要肯动脑筋,许多好像不可能的事情也能办成。

  课文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却能给人很深的启迪。列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学习目标

  1.会认写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

  3.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一)识字写字

  1.认识生字。出示生字卡片。

  2.写字指导。莫、派、敲、斯、谈、导、养、引、附

  (1)写正确。

  派字右边不是瓜。敲字右边不是支,应当提醒学生注意。

  (2)写美观。

  派字右边比较抽象,学生很难写好看,在范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字中四个撇的变化:两个平撇不宜太长,竖撇勿忘先竖后撇,右边的小撇宜短。

  谈字右边是个炎字,书写时应注意:上边一个火字的捺变成了点,由此可以给学生总结规律:一般情况下(众等例外),一个字中不能存在两个捺,如果出现了两个捺,要将其中的一个捺变成点。在总结的基础上,可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生字,如淡、迷、食、双、林、这等。引的'书写关键是最后一竖不要靠左边太近,又不能太远,建议在田字格中示范书写,让学生观察后再临写。

  (3)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及词义是:(出示幻灯片)

  引路:领路,带路。

  莫斯科:前苏联首都。

  附近:离得很近的意思。

  养蜂:饲养蜜蜂。

  派去:分配、指定。

  谈天:很随便地谈话。

  向导:带路的人。

  (二)朗读感悟

  1.听读一遍全文。

  2、学生自己读课文,在读准生字、词语的基础上要引领学生把一些长句子多读几遍,读通顺,读流利。

  3.细读课文时,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文中的词语。

  (1)附近、谈天等词语,可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经验感悟。如,附近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可以在以下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进行:①学生以自己的座位为中心,看看哪些同学坐在自己的附近,哪些同学坐在自己的旁边,哪些同学坐在离自己较远的地方;②以自己家为中心,看看学校是否在你家的附近。让学生作出判断后表达出来,在相互交流中感悟理解。

  (2)常常等词语,可在学生熟悉的语言环境中通过换词比较来感悟。常常可以换成经常。经常是二年级学生已熟悉的词语,通过互换能感悟常常的意思。

  (3)往常、果然、向导等词语,可在朗读上下文中感悟。如,感悟果然一词可这样设计:

  ①在自读课文后,教师提问,谁读第三自然段?在读的过程中教师适当指导学生轻声地读列宁观察的句子,读出列宁一边观察一边思考的情境。

  ②教师启发,谁能试着用不同的读法读果然后的句子吗?可重读果然后的句子,读后再想一想它的意思。列宁根据自己的观察想到那所小房子很可能就是养蜂人住的地方,他便去敲门,结果开门的就是那个养蜂人。果然一词表明结果和预料的完全一样。

  (4)理解惊讶,可在朗读第四自然段中,通过模拟养蜂人突然在自家门口见到列宁时感到惊奇的语气和表情来感悟。

  4.深读课文时,建议以第三自然段为重点,进行探究性教学。

  读完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由学生或老师提出问题:蜜蜂真的会给人引路吗?列宁是怎样利用蜜蜂作向导找到养蜂人的?

  引导学生回到课文中仔细研读第三自然段。把同学们的各种思考巧妙地利用下面归纳性的板书予以展示。

  注意发现:花丛中的蜜蜂

  仔细观察:蜜蜂──园子──小房子

  分析思考:蜜蜂──蜂房──养蜂人之间的相互联系

  作出判断:养蜂人就住在这小房子里。

  马上验证:果然就是要找的养蜂人。

  列宁在解决问题中注意发现、仔细观察、善于思考、敏锐判断、立即验证的这一过程体现了科学发现与研究的过程。通过这一探究性学习,可以从小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科学探究意识。

  5.扩展想象,并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想象养蜂人听了列宁的话后,会说些什么,会怎样邀请列宁进屋,怎样进行交谈,续编故事后,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三)积累运用

  1.词语积累。

  附近、常常、谈天、往常、亲自、果然、惊讶、向导

  2.课后读读想想两个句子中加点的常常与往常两个词,要引导学生区分词义,学会运用,在运用中积累词语。可设计一个游戏情境:把词语往常、常常、经常、时常、平常,放在下面句中,再读一读(注意答案的灵活性)。

  (1)放学后,他()到操场打球。

  (2)班长的学习成绩非常好,他()得到老师的表扬。

  (3)我们学校的校车()都是一个男司机开的,但最近却()由一个女司机开。

  (4)他()就很爱运动,所以在运动会上取得了好成绩。

  (四)巩固:看图对话朗读

  1.出示课文插图,自愿介绍图意0、1、2、3、4、。

  2.同桌练习人物对话。

蜜蜂教案 6

  一、学习目标

  1、认识“试、验、证”等10年生字。会写“论、试、验”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无论、试验、纸袋”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3、理解课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4、通过查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

  二、教学重难点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含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课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试验过程,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师生共同搜集有关蜜蜂的资料。

  四、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1、教师引述。上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想探究一下昆虫世界的奥秘吗?

  2、板书课题。今天要探究的对象是蜜蜂。对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吗?除了采蜜外,还有什么本领?(做向导、辨认方向)

  3、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今天我们跟随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一块来探索蜜蜂到底有无辨认方向的能力的秘密。你们愿意吗?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注意有生字的地方,把字音读正确。想想课文讲了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

  2、学生读课文。

  3、学习生字词。

  (1)出示本课生字,指生当小老师读。

  (2)去掉拼音带词读。

  (3)分析生字结构,说说识记方法。

  (4)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共同讨论解决。

  (5)提醒学生注意多音字(闷 几 尽)

  4、说说课文讲了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

  三、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了解试验过程。

  1、读课文,说说是什么原因让作者想到做这样的试验呢?

  2、联系实际说说当你听到一些话或事时,你是很快就相信,还是会表示怀疑,会像作者一样去寻找真相吗?

  3、作者是怎样做这个试验的?请默读第二自然段,先看看他的实验可以分哪几步。

  4、学生画,回答,(用“先……接着……然后……最后……”)

  教师板书:捉蜜蜂 做记号叫女儿等走两里路放飞蜜蜂

  5、请男同学齐读第二自然段他做实验的步骤,你能从试验过程中感受到法布尔是个怎样的人?(做事认真,十分严谨)

  6、其实,法布尔写到“打开纸袋,把它们放出来”,就已经说清了试验的过程,为什么还要后面的内容呢?自由读读,跟同桌讨论一下。(出示该段文字)

  (说明法布尔边试验边观察蜜蜂的活动情况,还动脑筋思考)

  我们再一起读读第二自然段,感受法布尔的实验过程和他所表现出来的态度。

  7、现在你有什么话想对作者说?或你有什么想说的话?

  三、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测、括、确、误、途、超”,组词朗读。

  2、小组内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方法。

  3、同桌提醒写字注意事项,介绍写字经验。

  4、学生书写。

  四、总结。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法布尔是法国著名的科学家,他写了《昆虫记》这一本书,我们还学习了这一课的生字和新词。现在,我们再复习一次生字和新词吧。

  2、出示生字词,学生齐读。

  3、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这篇课文讲的是?(生答)法布尔为了验证蜜蜂是否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做了一个试验,证实蜜蜂确实有辨别方向的能力。

  法布尔推测,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但是,事情证明:蜜蜂飞回来了。

  二、精讲课文

  (一)试验结果

  1、默读第3、4、5自然段试验结果部分,蜜蜂是什么时候飞回来的?一边读一边画出有关的句子。

  2、学生汇报,教师随即点拨,出示句子。

  (1)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

  小女儿很激动,为什么?(没想到,而且,我也推测它们可能会不了家了)

  指导用激动的语气读。

  (2)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又发现十五只背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这样,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的回了家。

  “准确无误”指什么?(是的,逆风没有使它们迷失方向,沿途陌生的环境没有让他们偏离方向,他们准确无误的回家。)

  指导朗读,读出重点词。

  蜜蜂不仅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还很强。请同学们看第五自然段。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呢?(出示句子:)哪个词语最能体现蜜蜂辨认方向能力强?(准确无误、确确实实、尽管……但……)

  请同学们看看这个词,这是一组关联词,尽管他们逆风而飞,尽管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他们确确实实的飞回来了。

  指导读出重点词。

  课文中第一自然段还有一组关联词也强调了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很强?请你找出来。(“无论……总是……”)

  这两组关联词都说明了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很强,所以,试验的结果是:(蜜蜂确实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3、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这么强,但是还有三只蜜蜂怎么没有回来?(学生发挥想象,自由讨论、汇报)

  (三)研究结论,激发探究

  1、法布尔通过试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出示、齐读最后一段)为什么说蜜蜂靠的不是超强的记忆力?你从课文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1)蜜蜂被装在纸袋里不可能看到行走的方向也看不到沿途的景物。所以我觉得蜜蜂辨认方向不是靠记忆力。

  (2)在放飞时刮起了大风,蜜蜂逆风飞行,又飞得很低,它们不可能是在高空中“眺望”到遥远的家园。所以我认为蜜蜂认路靠得不是记忆力而是一种本能。

  2、什么是本能?当时法布尔为什么无法解释?

  “本能”指人和动物不学就会的本领。

  3、由于法布尔生活在离我们现在100多年前,当时的研究条件十分有限,他不能解释这种本能。

  蜜蜂是利用视觉、嗅觉的功能,依靠地形、地物与太阳位置、偏振光来定位的;面在近处则主要靠颜色和气味来寻找巢门位置的。在没有明显标志物时蜜蜂也会迷巢的。

  偏振光导航是蜜蜂特殊的本领,蜜蜂复眼顶部的一少部分小眼能够利用天空中紫外偏振光进行定向和导航,并通过在巢脾的竖直平面或水平面上的舞蹈,将蜂箱、食物和太阳三者联系起来加上视觉、嗅觉建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

  4、在我们课本57页的资料袋也给我们介绍了蜜蜂的一些资料,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四、总结

  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部山区一个贫苦家庭。是对动物,植物的兴趣把它带入了科学研究的殿堂。他没有上过正规大学,主要靠自学成才。法布尔的成功来源于他科学严谨的态度和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像法布尔那样做事抱着严谨的态度,像蜜蜂一样勤勉一生。相信每个同学都能酿出属于自己的甜蜜!

  五、作业

  1、摘抄好词句。

  2、阅读讲述关于其它动物有趣的故事的书籍。

  板书设计:

  14、蜜蜂

  听说 ——做实验——飞回来

  无法解释本能

蜜蜂教案 7

  活动目标:

  1、尝试创编小蜜蜂飞舞,花朵造型等动作,并学习分角色舞蹈。

  2、学习同伴间友好合作,并体验合作快乐。

  活动重点:

  创编舞蹈小蜜蜂飞舞,与花朵造型。

  活动难点:

  学习与同伴友好合作,分角色舞蹈。

  活动准备:

  1、录音机,《小蜜蜂》磁带2、歌曲《快乐小猪》音乐3、创设花园情景,各种花盆,小树。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播放《快乐小猪》音乐,教师与幼儿共同表演。

  带领幼儿复习歌曲《小蜜蜂》。

  二、学习表演《小蜜蜂》

  1、教师启发引导幼儿学习小蜜蜂飞舞,与花朵造型等动作。

  2、创设花园情景请幼儿根据歌曲内容创编舞蹈,分角色进行表演。(教师请个别幼儿上台表演,其他幼儿欣赏)。

  3、请全体幼儿分别扮演小蜜蜂与花朵,交换角色进行表演。体验同伴间友好合作的快乐。

  三、交流小结。

蜜蜂教案 8

  活动目标:

  感受歌曲的旋律高低变化。

  积极参与跳地垫游戏。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在活动中大胆创造并分享与同伴合作成功的体验。

  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音乐":《小蜜蜂》。

  录音带、录音机、5种颜色的地垫。

  活动过程:

  让幼儿观看幼儿用书《小蜜蜂》,并请幼儿回答:

  --小蜜蜂是怎么飞行的?

  --它会发出什么声音?

  --为什么小蜜蜂喜欢在花间穿梭?

  请幼儿模仿小蜜蜂的飞舞动作及鸣叫声,也可一配合歌曲自由表演。

  学唱新歌《小蜂蜜》。

  --教师先唱歌曲2到3遍。

  --教师边唱谱子边按谱上的音符高低在白板上画出黑点,再将黑点连起来,画出旋律线。

  --请幼儿看幼儿用书《小蜜蜂》,。边看图中花的高低位置变化边唱歌。

  --请幼儿边唱边照着白板上的'线条在空中画出旋律线条,也可一让幼儿轮唱。

  跳地垫游戏。

  --在地板上连接5个不同颜色的地垫当作Do Re Mi Fa So,再带领幼儿随着歌曲的恶意界玩跳地垫的游戏 。

  教学反思:

  一次科学活动的开始,应该来自幼儿已有的经验,一次科学活动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应使幼儿有进一步的探索可能,成为获取经验的开始。幼儿是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老师要尽其所有、创设各种学习环境,让幼儿能够用眼看、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思考,全身心地积极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给幼儿自由展现的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中获得知识,学得经验。

蜜蜂教案 9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特点。

  难点:学习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

  教学用具

  生词卡片,媒体资源:视频《蜜蜂引路:范读》。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自读识字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猜一猜:有一种昆虫,专门在花丛中采蜜、传授花粉,本领可大了。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

  2、揭示课题:“引路”是什么意思?(带路)

  3、蜜蜂给谁引路?蜜蜂是怎样引路的?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课文。

  (二)自学生字

  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

  2、认清字形。

  3、理解词语的意思。

  谈天:聊天,闲谈。

  惊讶:感到很奇怪;惊异。

  向导:带路的人。

  二、合作交流

  (一)认读生字

  1、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2、请把你和生字交朋友的好办法告诉同组的小朋友。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先听范读,再自己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了列宁利用蜜蜂引路,找到养蜂人的事。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蜜蜂引路这什事?(第二、三、四自然段)

  3、按自然段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三)学生质疑,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品读感悟

  (一)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思考:读了这一自然段你都知道了什么?

  事件发生的时间:1922年。

  事件发生的地点:莫斯科。

  事件:列宁常常与养蜂人谈天。

  (2)老师小结。

  这个自然段主要写了列宁常常与养蜂人谈天。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默读课文,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

  (2)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说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养蜂人?

  因为往常派去找养蜂人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所以列宁要亲自去找养蜂人。

  (3)老师小结。

  这一自然段主要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小组讨论: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2)小组汇报。

  列宁:发现花从中有蜜蜂——蜜蜂飞进园子——小房子——找到养蜂人。

  (3)列宁为什么认为跟着蜜蜂走就能找到养蜂人?

  因为列宁想:蜜蜂是养蜂人养的,蜜蜂采完蜜就要回到蜂房,按照蜜蜂飞回的方向走,就—定能找到养蜂的人。

  (4)老师小结。

  由于列宁通过观察了解到花丛、蜜蜂、养蜂人之间的关系,就能从中发现线索,找到养蜂人。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养蜂人见到列宁后可能会说些什么?

  (2)列宁是怎样回答的`?

  (3)为什么列宁说蜜蜂是他的向导,把他领到这儿来的?

  (4)老师小结。

  列宁发现了蜜蜂,经过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分析,就顺着蜜蜂飞回的方向走,结果找到了养蜂人。

  (5)分角色朗读第4自然段,读出惊讶、高兴的语气。

  5、总结全文。

  (1)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课文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

  第一自然段: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第二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第三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经过。

  第四自然段:交代了事情的结果。

  第二课时

  四、巩固延伸

  1、复习生字。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3、老师小结。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学习列宁遇事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做出判断、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5、创编表演

  (1)、创设口语交际的氛围,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分角色表演,列宁找到养蜂人的经过和心理活动。

  6、课外作业

  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把你的发现写下来。

蜜蜂教案 10

  活动目标:

  1.学会演唱及表演歌曲。

  2.享受与同伴共同表演的乐趣。

  重点难点:

  学会演唱及表演歌曲。

  活动准备:

  歌曲:《小蜜蜂》。

  活动过程:

  一、请幼儿自由的模仿小蜜蜂飞行的动作和声音。

  1.小蜜蜂是怎么飞的?在飞行的时候是怎样拍打翅膀的`?我们都来学学小蜜蜂飞。

  2.小蜜蜂在飞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

  3.为什么小蜜蜂会在花丛间穿梭?

  二、教师弹奏并演唱歌曲《小蜜蜂》,请幼儿倾听。并在演唱后和幼儿讨论歌词内容,让幼儿熟悉歌曲。

  1.你在歌曲里听到了什么?

  2.小蜜蜂们为什么“做工兴味浓”?

  3.歌曲的最后让小蜜蜂别学什么?

  三、请幼儿跟随教师演唱歌曲,边唱歌边模仿小蜜蜂的动作,教师鼓励幼儿在中间两句创编相应的动作。

  四、让幼儿边唱歌边进行扮演游戏:先由一半幼儿扮演蜜蜂,另一半幼儿扮演花朵,花朵随意摆动,也可摆出吸引蜜蜂的造型,扮演蜜蜂的幼儿边唱歌边寻找花朵的朋友,在歌曲结束时找到一朵花成为朋友。然后再交换角色继续扮演。

蜜蜂教案 11

  教学目标

  1.认识“试、验、证”等10个生字,会写“论、试、验”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探究蜜蜂辨别方向的试验过程。

  3.学习用关联词说句子,知道用词准确有利于表达。

  4.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精神。

  教学重点

  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语,体会科学研究的严谨、认真。

  教学难点

  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蜜蜂的喜爱。

  2.明白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么得出的。

  教学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查找蜜蜂的有关资料和相关的故事。

  3.制作有关蜜蜂的图片、课件。

  教学实际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1.上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

  2.因为有一年四季,有鸟语花香,有千姿百态的生物,这个世界才如此的奇妙与美丽。你们喜欢昆虫吗?你们了解昆虫的哪些知识?(请学生交流。)

  3.播放有关昆虫的图片,请同学们感受昆虫世界的神奇。(蝴蝶、蜜蜂、蜘蛛、蚂蚁、苍蝇)

  4.大家想探究一下昆虫世界的奥秘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群了不起的小客人——(幻灯片出示蜜蜂的图片)让我们走近它们,了解它们。

  (学生通过预习课文已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可能会情不自禁地喊出课题)

  5.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6.通过课前的搜集,你们知道了哪些关于蜜蜂的知识?交流一下。【见资料袋】

  7.简介作者。

  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以研究昆虫解剖学及行为而著名。自幼喜欢动物和植物,尤其是昆虫。他穷尽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和实验,真实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写成10册之巨的《昆虫记》。

  二、初读感知。

  1.同学们知道的真多,说得也很流畅。但是还不知道同学们课文读得怎么样呢?想要读得正确、流利,首先要把一个个“拦路虎”消灭掉。同学们先自己读一遍课文,把自己的“拦路虎”圈出来。然后查字典或与同桌合作解决生字词。

  2.检查学生生字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卡片或展示生字词课件:

  试验证实阻力几乎(jī) 几个(jǐ)

  推测沿途超常尽管(jǐn)尽力(jìn)

  陌生准确无误闷热(mēn)纳闷(mèn)

  (2)多种形式检查:指名读,齐读,男、女生接读等。

  (3)老师用“准确无误”来形容读得正确的孩子,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个词语。

  3.检查句子:

  先出示三个带有多音字的句子,还需要看看书的同学,马上在课文中找出句子练一练吧,一会儿请自信的孩子来试着读一读。(给孩子当堂学习的时间。)

  那些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这时候起风了,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

  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然后让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或者做了一个什么试验?

  (做试验;测试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三、归类识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论、试、验、袋、证、概、减、阻”等,组词朗读。

  2.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和写字的经验。

  3.教师强调:

  (1)左右结构的字中,有“论、试、证、误”四个字都是言字旁,一起出示,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形声字,左形右声,左窄右宽。

  (2)“途、超”: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捺”划的指导。

  (3)“袋”:上下结构,上半部分的右下角没有小撇。

  4.学生书写。

  四、课堂小结。

  作者因为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本领,所以做了这样一个实验,这就是科学家们研究问题的方法。那么下节课我们就跟着作者一起去做做这个试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听写上节课所学的生字、新词。

  2.请学生说说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是怎么做的。要求不漏述试验的重要内容。

  3.试验结果怎样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研读课文,了解“过程”。

  1.先默读课文,看哪几个自然段讲了试验的过程。

  (第2~5自然段。)

  2.画出能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语和句子。

  3.学生说,教师相机板书:捉蜜蜂、做记号、放蜜蜂、等蜜蜂。

  4.蜜蜂们到底能不能回到家呢?回来了几只,用了多长时间?

  幻灯片出示句子:

  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

  (1)你们觉得小女儿告诉爸爸说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激动,兴奋。)

  (2)看到经历了那么多困难后归来的蜜蜂,你是什么心情?带着自己的感三、归类识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论、试、验、袋、证、概、减、阻”等,组词朗读。

  2.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和写字的经验。

  3.教师强调:

  (1)左右结构的字中,有“论、试、证、误”四个字都是言字旁,一起出示,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形声字,左形右声,左窄右宽。

  (2)“途、超”:半包围结构的字,注意“捺”划的指导。

  (3)“袋”:上下结构,上半部分的右下角没有小撇。

  4.学生书写。

  四、课堂小结。

  作者因为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本领,所以做了这样一个实验,这就是科学家们研究问题的方法。那么下节课我们就跟着作者一起去做做这个试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听写上节课所学的生字、新词。

  2.请学生说说作者做了一项什么试验,是怎么做的。要求不漏述试验的重要内容。

  3.试验结果怎样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研读课文,了解“过程”。

  1.先默读课文,看哪几个自然段讲了试验的过程。

  (第2~5自然段。)

  2.画出能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语和句子。

  3.学生说,教师相机板书:捉蜜蜂、做记号、放蜜蜂、等蜜蜂。

  4.蜜蜂们到底能不能回到家呢?回来了几只,用了多长时间?

  幻灯片出示句子:

  没等我跨进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满身都是花粉呢。”

  (1)你们觉得小女儿告诉爸爸说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激动,兴奋。)

  (2)看到经历了那么多困难后归来的蜜蜂,你是什么心情?带着自己的感其他同学评点他们的想象是否有道理。

  (6)从蜜蜂回来时遇到的不同情况,你认为蜜蜂有着很强的辨认方向的能力吗?

  (7)指导朗读:小蜜蜂真了不起!你们觉得小女儿想告诉爸爸说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再想一想,当作者介绍“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时,口气又是怎样的?指导学生朗读。

  3.学习首尾两段。

  (1)出示第1段:同学们,读到这里,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还是听说的吗?那么法布尔可以肯定地说——生读: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2)法布尔还得出了什么结论?(齐读最后一段。)

  (3)在这个结论中,可以肯定的是蜜蜂辨认方向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无法解释的——能辨认方向的本能。

  (4)你们同意他的这个结论吗?你是怎么认为的?

  四、再思导疑,感悟课文。

  1.了解了这么多内容,读课文,找出你最感兴趣的一段或一句,读出来,并说说理由,(其他人可以补充)听清要求,先自己读一遍,再找。

  2.学生通读课文,找出自己感兴趣的句子。(在学生找到相应的句子或段落时,预设了以下几个问题,以启发学生思考。)

  (1)大家都知道科学是严谨的,来不得半点马虎。为了保证试验的准确,试验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是否都是必须的?少一个行不行?说出自己的理由。

  (2)你从课文中的“我想、我推测、也就是说”等词语体会到了什么?

  (作者认真观察、用心思考的精神;用词准确,体现了科学的严谨性。)

  (3)看了法布尔的这个试验,你觉得法布尔是个怎样的人?

  (他是一个勤动手、善思考、细观察的人。)

  (4)你在这一课的学习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热爱大自然、爱护昆虫、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对待客观事物应有实事求是的态度。)

  五、课堂小结。

  学完了课文,同学们一定尝到了探索发现的乐趣。其实,自然界中还有许多奥秘在等着同学们去发现,去研究,希望同学们都具有慧眼,善于发现问题并有为科学探究而不怕困难的精神。

  板书设计

蜜蜂教案 12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介绍收集到的列宁的有关资料。

  2、老师补充介绍并引人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⑴ 自读全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⑵ 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老师随机引导。(“引”应该读“yǐn”,不读“yǐng”。“和近”应该读“fù jìn”,而不是“fǔ jìn”)

  ⑶ 竞赛读,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2、小组合作学习生字。

  3、汇报交流识字方法。

  三、巩固识字

  1、指名、集体读生字卡片。

  2、做游戏巩固识字:

  游戏规则: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来,背对黑板站立。老师在黑板上指一个字让全班同学默记,然后请这名同学猜一猜刚才老师指的是哪个字。这名同学指着黑板上的字问同学们:“是不是×”,假如不是老师指出的字,同学们答回答:“不是×”,这名同学继续指字问话,假如同学猜对了,同学们就回答:“对,对,对,下一位。”老师再请下一位同学猜字。

  四、指导书写

  1、重点指导:

  “和”要写得左窄右宽,单人旁要写在竖中线上;“寸”的横要写在横中线上面上一点;“派”字的第四笔是撇,不是横;“敲”的右半边不是支。

  2、练习写字。

  3、展示同学书写的字,师生一起评议。

  五、自读课文

  同学自身轻声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考虑: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同桌交流初步感知的课文内容。

  二、朗读感悟

  1、分组朗读课文的第1、2段。

  ⑴ 讨论:

  读懂了哪些内容,还有什么问题?

  ⑵ 分别出示(投影仪或幻灯)下面两句话,把画线的词语换一换,不改变原句的意思:

  当地有个养蜂的人,列宁经常派人去请他来谈天。

  可是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

  ⑶ 集体朗读第1、2段。

  2、学习第3段:

  ⑴ 小组合作:

  用自身喜欢的方式学习,可以画画,可以扮演,可以朗读,体会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他是怎样想的。

  ⑵ 汇报交流:

  指名请同学汇报,借助同学的画或老师自身利用简笔画,协助同学理解“花丛”“蜜蜂”“园子与养蜂人”之间的关系。体会列宁的心理活动。

  ⑶ 谈感受:

  列宁是个怎样的人?

  3、指导朗读第4段:

  要读出养蜂人热情又惊讶的语气,列宁幽默风趣的'语气。

  4、集体朗读全文。

  三、创编扮演

  1、创设口语交际的氛围,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小组分角色扮演,列宁找到养蜂人的经过和心理活动。

  四、课外作业

  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把你的发现写下来。

  【教学后记】

  这篇文章也同样运用质疑课题的方法,让同学进行文本学习,让同学自身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从而体会列宁的善于发现和考虑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同学联系上下文理解“果然”一词的意思。

蜜蜂教案 13

  活动目标:

  1.知道不招惹捕捉小蜜蜂。简单了解被哲后的急救方法 。

  2.了解几种常见的有危险的小虫子,知道躲避它们。

  活动准备:图片--蜜蜂、马峰、黄蜂、蜘蛛、蜈蚣,蜂巢。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片,引出小蜜蜂。

  教师:小朋友,春天到了,美丽的小花快开了。勤劳的小蜜蜂开始采蜜了中班安全教案:不要招惹小蜜蜂中班安全教案:不要招惹小蜜蜂。

  今天我们来听一个关于小蜜蜂的故事好不好?

  2.故事:生气的'小蜜蜂

  请幼儿了解招惹蜜蜂带来的危险。

  二、展开

  1.讲述故事的前半段。

  (1)小蜜蜂为什么要哲三个小朋友?

  (2)看到小蜜蜂应该怎么办。

  (3)遇到成群的蜜蜂追过来怎么办?

  小结:告诉孩子们看见蜜蜂应该尽量避开,千万别去招惹,遇到成群的蜜蜂应该赶快跑开躲避,

  如果来不及就用衣服或者其他东西遮住头、脸等外需部位,

  并迅速蹲下千万不要大喊大叫扑打蜜蜂这样会激怒蜜蜂,引来更猛烈的追击中班安全教案:不要招惹小蜜蜂文章中班安全教案:不要招惹小蜜蜂出。

  2.讨论:如果被蜜蜂哲到了应该怎么办?

  3.总结做法:

  如果被蜜蜂哲了一定要赶快拔出毒刺。

  用肥皂水清洗伤口。

  必要时去医院治疗

  4.了解几种常见的会带来危险的小虫子

  分别结合画面介绍蜜蜂,黄蜂。马峰。蜘蛛,蜈蚣

  三、延伸

  让孩子们了解各种蜂哲人时毒液就会被注入人体内,使人皮肤红肿,产生水泡,甚至中毒死亡中班安全教案:不要招惹小蜜蜂教案。

  蜂哲人后自己也会马上死去。所以它们不会轻易蛰人,马峰。

  黄蜂攻击能力很强被它们蛰到很危险千万不要去触动它们的蜂巢。

  很多蜘蛛蜈蚣等小虫子也会带来危险,不能用手去碰要远离。

蜜蜂教案 14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的内容。

  2.默读课文,说说受伤的蜜蜂是怎样修补翅膀重新起飞的。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蜜蜂锲而不舍精神的赞美。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课文,理解蜜蜂是怎样修补翅膀重新起飞的。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这是什么?

  2.说到蜜蜂,你想到了什么?

  3.说实话,其实我不太喜欢蜜蜂,因为我小时候曾经被它蜇过一回,但是后来听老人说蜜蜂轻易不蜇人,准是误以为你要伤害它才蜇,一蜇它自己就耗尽了生命,也活不久了。我听了,就原谅它了。可是从此看到它,总觉得心里有疙瘩。直到我看到了这篇文章,(板题)才知道自己对它了解得太少。

  4.相信大家在读完课文后,必定会对它有新的认识。

  二、初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学习课文。

  1.在整个故事的发展中,我的思想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2.学习2-5自然段

  (1)你是从哪看出作者的厌烦?

  重点:理解词语锲而不舍

  指导读出我的不耐烦、厌恶之情

  你看到一个怎样的作者,一只怎样的蜜蜂?

  (2)小结: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我先是赶它,然后拍它,接着踏它,最后还使出全部力量碾它,恨不得置它于死地。可这只蜜蜂却没有丝毫的胆怯和退缩,它两次从土里钻出来。

  3.学习6-11自然段

  (1)我再也不想去伤害它,我心中充满疑问,我开始静静地观察它,我看到了什么?蜜蜂做了什么令我感动?

  默读6-11自然段,同座合作补充板书。

  指名回答。

  (2)它是怎样修补自己的翅膀的?

  划记修补过程中的动词,完成填一填。

  (3)被修补的翅膀伤得怎样?从哪看出很严重?

  (4)尽管伤得这么严重,但它仍然(引读填一填)

  (5)师引读9-11自然段。

  (6)读完了蜜蜂振翅起飞的经过,你想对蜜蜂说什么?

  (7)这可爱的小生灵折服了我们,同时也折服了作者,从哪可以看出?

  (8)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引入原名《翅与祷》

  四、总结

  学完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两次钻出来

  不怕困难

  蜜蜂 一次又一次 修补翅膀

  坚持不懈

  三次试飞

蜜蜂教案 15

  教学目标设计?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字。正确读写“无论、纸袋、证实、飞散、几乎、大概、减少、阴力、遥远、推测、包括、检查、迷失、准确无误、沿途、确确实实、超常、记忆力、本能”等词语。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学习法布尔的观察发现和探索精神,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的科学作风。

  3.积累语言,进一步学习作者具体描写的方法

  教学方法设计?

  1、朗读法。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质疑,在读中解惑,进一步加深课文内容的理解。

  2、、自主学习法。在读书中发现问题,在讨论中思考和解决问题.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体现 “学生自主学习的”新课程理念。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①教师导入。

  ②师板书课题。

  ③学生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学生多人次多形式地分段朗读课文,教师纠正字音错误。

  ④学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感悟,经历探究

  ①学习第一自然段。

  a.读一读。读第一自然段。

  b.想一想。知道“我”想做个什么试验吗?从“听说”一些词你体会到什么?

  c.说一说。假如是你,你想怎样做这个试验?

  ②学习第二自然段。

  a.读一读。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

  b.画一画。学生画出能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语或句子。

  c.写一写。若干学生把画出的语句写到黑板上。

  d.议一议。

  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句有没有全部找出?

  为了保证试验的成功,这些做法是否都是必须的?

  e.猜一猜。假如我们没读过下面自然段的内容,你觉得这些蜜蜂能找到家吗?理由是什么?

  f.讲一讲。先指名学生复述这一自然段内容,然后同桌互述。

  三、精读课文,探究结果

  ①学生多遍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a.自由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b.指名读。教师指导朗读。

  ②感知主要内容。说说蜜蜂回家的只数和时间。

  ③讨论辨别。假如回家的蜜蜂只有那两只,能不能说蜜蜂有辩论方向的能力?

  ④学生再读再思,深入理解。

  a.两次回来的蜜蜂情况有什么不同?

  b.结合课文有关内容想象一下:假如你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回来的蜜蜂,中途中会遭遇到什么情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c. 教师深入引导:从蜜蜂回来时遭遇到的不同情况,你有没有感受到蜜蜂有着很强的辩认方向的能力?说说理由。

  四、赏读片断,表达感情

  ①教师引导。指导朗读。

  ②学生自读体会。

  ③指名学生多人次表演或表现性地分别朗读相关的两段,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感受。

  五再思导疑,再激兴趣

  ①诱导生疑:读了第三、四、五自然段以后,同学们对蜜蜂具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是不是又产生了一些疑问?

  ②学生发问。

  ③教师引读。

  ④学生多形式地朗读,或指名读,或小组读。

  ⑤教师再引导。

  六、拓展活动

  ①学生阅读资料袋,与自己收集的资料对照。

  ②分工合作,搜集有关昆虫奥秘的资料,设计一张手抄报。

  1、课前可让学生回忆曾经学过的课文《蜜蜂引路》,留心和收集有关蜜蜂的资料。

  2、在识字、写字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试、超”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证”是后鼻音。在写字指导方面, “试”的右边不要多一撇,“概”的中间不要写成“良”,“减”的左边不要写成三点水;要指导学生根据字形结构的特点,把字写正确、写端正、写匀称。

  3、指导学生初步学会默读。教学时,先让学生明确默读要求,默读时要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动笔画出重要的词语和句子。然后可采用分层次默读的方法进行训练;初次默读,整体感知全文,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再次默读,深入到词句或带着问题思考。如,为了验证蜜蜂有没有辨别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结论又是怎样得出的?弄清楚作者试验的过程,然后画出文中自己感受比较多和比较深的句子或段落,多读几遍,细致深入地加以体会。

  4、课文的描写处处体现着作者严谨的科学作风。作者严谨的作风体现在:课文的开头,作者用了“听说”一词。是听说的就不一定真实可靠,因此这既成了“我”作试验的'原因,也体现了“我”不轻信盲从的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认真理解“听说”一词在这里的意思。捉自家花园的蜜蜂,为的是便于观察;给蜜蜂做上记号,是为了好与其他蜜蜂区分;在两里外放飞,路稍远一点,更能说明问题;叫小女儿等在蜂窝旁,是为了掌握蜜蜂飞回来的时间等等。这一系列试验过程,充分体现了作者做事严谨的品质。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试验的过程,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能不能少掉其中的某一个环节,通过这样的比较,体会作者科学的作风。作者不光是认真观察,而且用心思考。可提示学生注意“我想”“我推测’”“也就是说”“确确实实”等词语不仅十分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心理,还体现了作者善于思索的品质。课文中的结论,作者有明确肯定的地方(不是超常的记忆力),也有模糊存疑的地方(无法解释的本能)。这不奇怪,科学史上这种现象很多。教师酌情给学生讲一讲法布尔生活的时代和当时研究条件的局限,再结合参考资料的有关内容(也不一定是定论)启发学生思考:重要的不是要找到一个明确肯定的答案,要学习的是渗透在试验过程中的探究精神。对试验结论,允许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学生也可能会发问:那三只蜜蜂迷失方向的原因是什么?超常的记忆力算不算蜜蜂能辨认方向的一个因素?但不管怎么说,作者能够坦然说出自己无法解释的结论,更进一步说明他是一个严肃地对待科学、实事求是的人。

  5、课后编排了资料袋,其中介绍了蜜蜂有趣的知识,(跳圆舞,摆尾舞),学生可以与自己收集的资料对照,也许还有新的发现。有条件的同学,学完课文后,可以再观察观察蜜蜂,看看还能有什么新的发现。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①教师引述。上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想探究一下昆虫世界的奥秘吗?

  ②师板书课题。今天要探究的对象是蜜蜂。对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吗?

  ③学生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学生多人次多形式地分段朗读课文,教师纠正字音错误。

  ④学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感悟,经历探究

  ①学习第一自然段。

  学生:

  a.读一读。读第一自然段。

  b.想一想。知道“我”想做个什么试验吗?从“听说”一些词你体会到什么?

  c.说一说。假如是你,你想怎样做这个试验?

  教师板书“试验”两字

  ②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下面我们来仔细研究一下作者是怎样试验的。

  a.读一读。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

  b.画一画。学生画出能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语或句子。

  c.写一写。若干学生把画出的语句写到黑板上。

  d.议一议。

  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词句有没有全部找出?

  为了保证试验的成功,这些做法是否都是必须的?

  e.猜一猜。假如我们没读过下面自然段的内容,你觉得这些蜜蜂能找到家吗?理由是什么?

  f.讲一讲。先指名学生复述这一自然段内容,然后同桌互述。

  三、精读课文,探究结果

  ①学生多遍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a.自由朗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b.指名读。

  c.教师激励:觉得自己能读得和他一样好的或比他更好的,可以站起来再读。

  ②学生感知主要内容。说说蜜蜂回家的只数和时间。

  ③学生讨论辨别。假如回家的蜜蜂只有那两只,能不能说蜜蜂有辩论方向的能力?

  ④学生再读再思,深入理解。

  a.两次回来的蜜蜂情况有什么不同?

  b.结合课文有关内容想象一下:假如你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回来的蜜蜂,中途中会遭遇到什么情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可先让学生充分想象,再请多人次说)

  c.其他同学评点他们的想象是否有道理。

  d.教师深入引导:从蜜蜂回来时遭遇到的不同情况,你有没有感受到蜜蜂有着很强的辩认方向的能力?说说理由。

  四、赏读片断,表达感情

  ①教师引导。小蜜蜂真了不起!你们觉得小女儿告诉爸爸说有两只蜜蜂回来了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再想一想,当作者介绍“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时,口气又是怎样的?

  ②学生自读体会。

  ③指名学生多人次表演或表现性地分别朗读相关的两段,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感受。

  再思导疑,再激兴趣

  ①诱导生疑:读了第三、四、五自然段以后,同学们对蜜蜂具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是不是又产生了一些疑问?

  ②学生发问。(主要目的就是要诱发学生提出疑问,把兴趣拓展到课外的生活实践中去。)

  ③教师引读。我们来看看作者法布尔是怎么说的,好吗?

  ④学生多形式地朗读,或指名读,或小组读。

  ⑤教师再引导。

  a. 对于法布尔所说,同学们还有什么想法交流吗?

  学生交流。

  教师酌情给学生讲一讲法布尔生活的时代和当时研究条件的局限,再结合参考资料的有关内容(也不一定是定论)启发学生思考:重要的不是要找到一个明确肯定的答案,要学习的是渗透在试验过程中的探究精神。

  b.学生质疑

  师:让我们一起到书籍中,到生活中,用我们的实践和智慧去解决这些问题好吗?

  六、拓展活动

  ①学生阅读资料袋,与自己收集的资料对照。

  ②分工合作,搜集有关昆虫奥秘的资料,设计一张手抄报。

【 蜜蜂教案 】相关文章:

蜜蜂的教案03-29

《蜜蜂》教案06-19

《蜜蜂》优秀教案03-02

蜜蜂做工教案03-05

关于蜜蜂教案01-06

《蜜蜂》音乐教案01-07

《蜜蜂做工》教案01-15

蜜蜂幼儿教案12-03

《蜜蜂引路》教案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