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锦六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这篇阅读课文是一首诗歌,内容是赞颂深圳迅速发展变化的原因是由于执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教学目标
理解诗句意思,了解特区发生的巨大变化,体会改革开放政策的英明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昨天的村庄和今天的特区新城各是什么样儿的。懂得特区的发展原因是执行改革开放的政策。赞颂改革开放政策给特区带来的繁荣昌盛。
教学构想
先让学生把这首诗放声朗读几遍,在学生对诗句比较熟悉而且读的有点体会的时候再引导学生交流。
教学准备 投影片
学生学习过程
一、预习课文,了解内容。
这首诗是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祖国所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告别了昨天的贫穷落后,赞颂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加展望光辉灿烂的明天。把这首诗读一读,想想改革开放给农村带来了哪些变化。
二、指名朗读课文,读课后思考题
1.说说每小节的意思,哪几小节联系紧密
2.引导学生分节朗读,在说出节意的`基础上将课文分成三部分
三、重点分析讨论第一部分
1.指名读,问:从这一部分中你知道了什么?
2.昨天,泛指改革开放前。学生分小组展开讨论:生活多少年来一个模样说明什么?(说明人们只能沿着一种模式生活,对外面的世界没有一点了解,过的是一种传统的封闭的生活。)
3.进一步理解,现代文明在这里无从谈起,是那样遥远、渺茫展开讨论。即使起早摸黑地干活,还是难以温饱,妇女依然围着锅台转,人们吃的是溪里的水。这一切都说明:贫穷落后困扰着人们。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这一部分写的是昨天农村的贫穷落后,并点出了人们观念的陈旧和保守。读时语调要低沉,注意停顿的长短、语气的轻重。
5.老师小结第一部分内容
四、分析诗歌第二部分
1.自己默读,想:今天的特区新城又是什么样儿的?课文是从哪几方面讲的?
学生自己动手划出来。
高速公路 厂房 儿童乐园
开卡车 运送 办厂 学习 娱乐
这是从社会环境和人的变化两方面来讲的。
2.组织学生讨论社会环境的变化。
农村变成了城市,高楼大厦林立,公路纵横交错,马路宽而美。
文化娱乐设施,城市建筑相配套。
城市整洁美观,似花园仙境。
3.讨论人的变化诗文是怎样表现的?
紧张高效的工作,健康充实的文化生活。
仪表到心灵都焕然一新。
4.教师小结第二部分内容。
五、分析诗歌第三部分
1.讨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改革开放插上翅膀开辟美好的远景
点出了变化的原因,(打出投影片)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3个生字,
会认4个新字。
2.了解诗意,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学会生字、背诵课文是重点。难点是体会诗中描绘的情景。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挂图(或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读背自己知道的描写春天景象的古诗。
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春天,万物复苏,景色优美,许多诗人都曾留下过赞美的诗篇。谁愿意背几首给大家听听?
今天我们学的这首《村居》就是诗人高鼎描写春天农村景致的佳作。
二、创设情景,整体感知
出示挂图(绿草、飞鸟、河堤、杨柳、农房、炊烟、儿童、纸鸢等)或多媒体课件。
描绘情境:春天到了,天空碧蓝碧蓝的,小草儿从地底下钻出来了,小鸟儿在空中飞翔,在林中歌唱。河堤上,杨柳长出了嫩叶,柔软的枝条在春风中轻轻摇摆。傍晚,农家的炊烟袅袅上升。这浓浓的春色,令人陶醉。农家的`小孩子们放学后早早地回来了,他们正趁着这和煦的春风忙着放风筝呢!这就是《村居》中描写的情景,同学们想去感受一下吗?
三、自学古诗,读准字音
1.请同学们自己轻声读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对照拼音把生字多读几遍,并记下来。
2.检查3个生字和4个要求会认的新字的读音。提示:
平舌音的字:散、醉
翘舌音的字:趁、纸
后鼻音的字:莺
3.同学之间相互听读古诗,纠正读音。
4.指名读古诗,全班听评是否读得正确。
5.全班齐读古诗。
四、进入情境,指导朗读
1.请同学读古诗,提出你想问的问题。
2.引导看图,体会诗境、质疑,指导朗读。
“草长莺飞”——小草吐绿,莺儿飞翔,形容春天的景象。
“二月天”——指春天。
“拂”——轻轻地擦过。
“春烟”——春天里农家的炊烟。
“醉”——沉迷,陶醉。
指名说说从这两行诗中好像看到了什么情景?
指导朗读:(“——”表示轻读)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草长莺飞,杨柳拂堤,春烟袅袅,春天的农村真美呀!小孩子们可不愿错过这大好春光,他们正忙着干什么呢?(他们放学后早早回家,忙着在春风中放风筝呢)
“纸鸢”——风筝。
“东风”——春风。
“趁”——利用(时间、机会等)。
指导朗读:(“#183;”表示重读)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五、想象画面,朗读背诵
1.分组练习朗读。让我们设身处地,边读边想象诗中描绘的情景,自己反复朗读,再在小组内轮读,相互评议。
2.自由背诵这首诗。
3.指名背、齐背。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回忆诗中描写了春天农村什么样的情景,并说一说。
2.朗读课文。
二、指导认字形,并写字
1.指名读生字(开火车读。抽卡片读等多种形式)。
烟趁纸
2.师生共同讨论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烟:左右结构,左边是“火”,右边是“因为”的“因”。
趁:与“珍”比较,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
纸:左右结构,左边是“纟”,右边是“氏”,下面不能多写一点。
3.鼓励学生用生字组词语,尽量多组几个。
4.指导写字。
烟、纸,左窄右宽。趁,“走”字最后一笔捺画要写得平、长一些,“”的下面三撇要写正。
三、完成课后练习第2题
(教师巡视,及时肯定或纠正学生的书写)
四、背诵课文
五、完成课后练习第3题(说完后可
以试着写下来)
六、扩展练习
春天的农村还有哪些景象?请同学们利用星期天到农村去走一走、看一看、画一画、写一写,办一份手抄小报。
板书参考
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探究活动
举行一个诗歌朗诵比赛。先在小组里比,再在全班里比。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知道这块流浪的形成过程以及想象的依据,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科学的
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4.了解本课的叙述顺序与(黄河象)有哪些不同。
教学重点、难点
琥珀的形成过程以及形成的条件。
教学准备
1.晓拍卖物或仿制品以及挂图。
2.收集有关琉璃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实物激起,揭示课题。
出示瑰油实物或者挂图。(板书课题。)谁能结合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说说什么是琥珀?
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
1.指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这块奇异的流浪形成和发现的过程。
2.字词检查。
(l)读准字音:脂(zhi) 渗(shen) 拭(Shi)澎湃(peng pai)
(2)注意字形:辣 湃 拭 黏
(3)多音字:黏(nian)黏稠(zhan)黏贴
(4)理解:拂拭——掸掉或擦掉。
松脂一一针叶树的树干上流出的胶状液体,是制造松香和松节油的原料。
三、结合预习,讨论课文的叙述顺序。
1.叙述顺序。
故事发生的时间(第1自然段)。
琥珀的形成过程(第2~12自然段)。
①松脂球的形成;②化石的形成。
琥珀的发现过程(第13~17自然段)。
这块琥珀的科学价值(第18自然段)。
2.比较和《黄河象》一课的叙述顺序有何不同。
(1)回忆《黄河象》的叙述顺序。
《黄河象》先讲大象骨骼化石;再通过科学家的假想,讲化石形成的过程;最后讲化石的发现和挖掘。
(2)《琥珀》先通过科学家的设想,讲琥珀形成的过程,再讲发现。
(3)比较异同,从中感悟到写文章的叙述顺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要清楚合理。
四、指导理解课文内容。
1. 默读第2~9自然段,思考:这个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2.演示多媒体课件,进行讨论。
(1)松树林。琉璃是松脂化石,要具有松脂这个条件,必须在松树林里。
(2)天气炎热。松树要渗出厚厚的松脂,还要不断地往下滴,没有火辣辣的太阳是不行的。只有在炎热的夏天才会有高温照射,才能流出松脂。
(3)赶巧蜘蛛准备吃掉苍蝇,这个珍奇的瑰油就在于它里面恰恰有两个小昆虫在一起。
(4)松脂不断往下滴,才能积成球。
3.练习有感情地读这一部分。
提示:
(1)天气环境,小苍蝇出现的语段要读得轻快些,心情是愉悦的。
(2)蜘蛛爬过去一节读的语调要轻,请速放慢。渲染出紧张气氛。
(3)蜘蛛扑上去一节速度加快。注意读出重音。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第二课时
一、回忆课文内容,说说这块玻确的松脂球是怎样形成的
提示:注意讲全四个条件。
松脂球形成后,怎样变成化石的'呢?请学习下面的部分。
二、理解“化石形成过程”这部分。
1.默读课文。
2.思考:松脂球是怎样变成化石的?
总结出变成化石的条件:
1)时间长。
3)松树腐烂
2)陆沉水漫。
4)泥沙掩埋。
三、有感情地朗读化石形成的部分,了解发现过程。
提示:要读出孩子的高兴,父亲的惊喜。
为什么令人惊喜?可以让学生讲讲原因。
四、默读第四部分。
思考:这块瑰油是什么样的?它有什么科学价值?
理解:推测——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想象不知道的事情。
五、自由想象。
作者根据这块琉璃里面的两只小动物的特征,运用有关知识想象出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同学们也可以想,这块琅琅还有可能是怎样形成的呢?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25课《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设计理念】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本节课就是以习作为导向进行课文阅读,让学生通过品读课文,感悟德国的风景与风俗特点的同时,引导学生在读中积累优美词句,在读中学习通过观察加想象写景体现民族风情的习作方法。
【教学目标】
1. 正确认读及理解“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等词语。
2. 品评重点词句,了解作者所介绍的德国风景与风俗特点,学
习作者通过观察和想象写景的写作方法。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优美语言,并从中体会蕴涵的哲理和情感。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朗读与推敲中读懂词句,积累语言,从中体会蕴涵的哲理和情感,学习通过观察和想象写景体现民族风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书籍、网络等)完成预习单;教师制作多媒体PPT。
【教学过程】
一、抓“题眼”,引发思考。
1.出示季羡林照片,介绍作者并导入课题。
季羡林爷爷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他精通12国语言,同学们知道吗?1935-1945年,季羡林爷爷在德国留学整整十年,德国人民独特的民族风情,给他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四十多年后,当他再到德国时,感慨万千,不禁写下了这样的名篇。一起读!
生: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师:注意!谁的花?又是让谁看的?请,再读!
2.扣紧课题,引出主线。
(1)题目往往是的眼睛,请你回忆回忆,当你第一次读到这个题目,你的内心是怎样的感觉?如果让你用一个标点符号来表达当时的感觉,你会用什么符号?拿笔写在课题的旁边。(?)
(2)作者一开始也像你们一样有疑问,但多年后却发出了很大的感慨(板书“!”),请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作者感慨的句子。(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
如果让你从这个句子中找出两个关键词,你会找哪两个?(指名答并板书:奇丽、奇特)
过渡:这究竟是怎样的奇丽景色,怎样的奇特民族,能让作者如此感慨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探索一下吧!
二、抓“美词”,品读“奇丽”。
1.合作探究一
快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奇丽景色的句子,用笔画出关键的词语,组内互相交流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什么,并试着带上感情读一读句子。
2.小组汇报(句子、关键词、感悟、朗读)
课堂组织: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一寸金。
句子: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词语: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学生汇报时相机板书)
(小组汇报后,相机引导学生认识生字“姹”“嫣”,并理解词语,出示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个用“花团锦簇”,哪个用“姹紫嫣红”,然后结合图片把“花团锦簇”和“姹紫嫣红”说具体。“花团锦簇”体现花多、花茂盛、侧重写花的形态,“姹紫嫣红”体现花五颜六色、十分艳丽,侧重写花的色彩。“应接不暇”的 “暇”是指空闲,“不暇”就是“没有空闲”,就是说:这里的花非常奇丽。看了左边又想看右边,看了楼上又想看楼下,看了近处又想看远处,看了怒放的,还想看含苞欲放的,看了这条街,还想看那条街,看得眼睛都忙不过来了,这就叫做——应接不暇。)
引读:走在哥廷根的街道上,抬头向上看,你总能看到——读句子; 走在柏林的街道上,抬头向上看,你依然能看到——读句子; 走在德国的任何一条街道上,抬头向上看,你都能看到——读句子。好一片花的海洋啊!谁愿意把这么美的画面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三、抓“文点”,训练文笔。
过渡:如此美的画面,作者是怎样描写出来的,谁发现了其中的奥妙?
1.用不同的线划出观察与想象的部分,让学生说说你发现了什么?(生答后教师总结:写景,无非就是观察加想象。板书“观察、想象”)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2.迁移习作(学以致用)
(1)试着用上“观察加想象”的写景方法,用一段话描绘一下你课前准备好的风景图,时间5分钟。写好后在小组内交流。
(2)小组汇报
课堂组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小结并过渡:观察加上想象就能巧妙地把一处风景写得更具魅力,而这篇课文不同于一般写风景的,作者这里的描写不仅仅是为了把景色写美,他更大的目的是——(通过描写德国的奇丽风景,表现德国的奇特民族风情——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板书)
四、抓“佳句”,感悟“奇特”。
1.合作探究二
自由读课文,找出描写奇特民族的精彩句子,认真读一读,仔细想一想,把自己的'体会写下来,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意见。(经过思考的语言更精彩,注意组织好语言,把话说清楚,把体会说具体)
2.小组汇报(说句子,谈体会,感情朗读)
课堂组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相机出示句子:
(1)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接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A、花的“脊梁”是哪?(花的背面,只能看到花的枝干、叶子)
B、如果你是作者,刚到德国,看到德国人这样养花,你会有什么感受?(奇怪、不理解)好, 就把你的这份惊奇读出来吧。
C、是啊,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创设情境)现在你们就是德国的养花人,老师当记者,采访采访你们(注意,我要开始讲德语咯)
—— 你好,你喜欢养花吗?(老师这是中国式德语,呵呵)
——生答
—— 你好,你是怎样养花的?
——生答
——你好,你们这样辛苦养花,自己只看到枝枝叶叶,这不是白费功夫了吗?
——生答 (预设:在家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
——(嗯,我要采访一下我亲爱的房东太太,注意房东太太的表情哦)房东太太,你养花也是给别人看的吧?
——生答(正是这样!)
你刚才为什么笑了?(理解“莞尔一笑”,注意“莞”是多音字)
——生答。(预设:一是你发现了花是给别人看的,所以我发出了会心的笑、和蔼的笑,二是我为自己的民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而自豪地笑、快乐地笑。)
(2)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
(理解“耐人寻味”,生活中有这样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吗?联系生活举例说明。)
师:是啊!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才是生活的真切境界。真正爱花的人不是把花养在屋子里孤芳自赏,而是要让更多人欣赏它。这就像诗人说的,“我付出了一缕春风。收获的却是整个”——(春天)
3.小结:其实,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民族风情,不同的风景也许就蕴含着不一样的特色。(你们从搜集到的异国美景图中了解到什么样的异国风情了呢?指名说说)
五、借“书库”,拓展延伸。
1.师推荐阅读异域风情丛书(要想了更多的异国风情,就去找找“异域风情丛书”吧)
“异域风情丛书”是一套集历史、文化、地理于一体的旅游知识丛书。每一集以国家、地区或城市名称为书名,详尽介绍了当地的风光名胜、历史背景、文化渊源,内容新颖独特,信息丰富完整,文笔生动流畅,图文并茂。
2.师推荐阅读《留德十年》
当一样风景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传统、一种风情,它就会变成一种永恒的美丽,永远定格在你的心中。
课文最后,作者说“我做了一个花的梦,一个思乡的梦”。这梦里会有什么呢?今天学习之后,大家不妨去找找季羡林先生的作品,(出示《留德十年》)《留德十年》记载了作者在德国十年来的点滴,读了这部作品之后,你就能够明白,他的梦境里究竟有什么。
3.学生推荐阅读并说明推荐理由。(鼓励学生推荐关于异域风情的书籍)
结束语: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季羡林先生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了解了德国(奇丽的风景)和(奇特的风情),即(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民族精神,学会了通过观察加想象去写景体现一个地方的民风民俗。其实,这篇的构篇很独特,作者巧妙地把自己的情感变化贯穿于全文,想去探究吗?好,我们下节课再继续探究。下课!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学习目标:
1、学会“把、哥、都、依、安、享、受”8个字,会认“鞋、脱、船、静、港湾、温暖”8个字。认识3个偏旁“父、阝、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感受亲情,体会家庭的温暖,知道家庭的温暖需要大家共同营造。
教学重难点:学会8个字,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鞋柜图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在文中标出生字,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标出生字,并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互相听听字音是否都读准了,互相帮一帮。
二、在“摆鞋子”游戏中巩固生字读音。
1、创设情境 出示生字卡片,读对一个字,就将这张卡片放到鞋柜里。
2、想一想鞋子一家会说什么?谁能说一说?
3、鞋子是一家人,我们一家人在晚饭桌上聊些什么呢?再读读课文。
4、出示图片,学生感受温暖的家,自己练习读第二节诗。
5、充分感受后,完整地读诗。
6、愿意把诗送给爸爸妈妈吗?请试着背下来,回家告诉爸爸妈妈。
三、巩固认读,指导书写。
1、抽读去掉拼音的生字,巩固生字认读。
2、在小组里识记要学会的'字,代表在全班交流。
3、指导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摆法,指导书写。
板书设计: 13鞋
大大小小 依偎
回家 宁静的港湾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一、连线式板书。例如《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根据课文内容,把下面相关内容用线连起来
鱼 尾 巴 掌握方向
牛 尾 巴 拨 水
燕子尾巴 赶 蚊 子
这种板书在阅读教学中主要通过让学生连线,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了解作者写作思路或弄清事物间内在的联系。
二、填表式板书。例如《快乐的节日》一文,可以设计这样的板书:
快乐的节日:
看到的
听到的
想到的
这种板书,常留下很大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自读,把它填充完整。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根据提示及课文内容自己填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选填式板书。例如《棉花姑娘》一文,可以设计这样的板书:
这则板书,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一般可先设计好一个框架,并提供一些内容,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选择一些相关内容填入板书,成为一副完整的板书。
四、对比式板书。例如《小白兔和小灰兔》一文,可以设计这样的板书:
这种板书对比鲜明,易于操作,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独立思考。学生通过自学课文,并根据板书中的提示完成填空内容,不仅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也为理清层次,掌握中心打下了基础。
五、图画式板书。例如《四个太阳》一文,可以设计这样的板书:
绿太阳 红太阳 黄太阳 彩色的`太阳
这种板书以直观的图画代替抽象的文字,图文并茂,形象具体,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六、排列式板书。例如《称象》一课,可以设计这样的板书:
错误排列: 正确排列:
1.称出石重──大象重量
2.赶象上船──沿水画线
3.象下装石──船沉到线
这种板书是让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学生对错误顺序的重新排列,重点引导学生弄清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七、模仿式板书。例如《两只小狮子》一文,可以设计这样的板书:
两只小狮子:
一只狮子滚、扑、撕、咬成为真正的狮子
另一只狮子:
这种板书,给学生留下很大的思维空间,学生在自学课文的基础上,自己动脑、动手,根据前面的板书进行创造性的模仿,具有举一反三的作用。
八、提问式板书。例如《乌鸦喝水》一文,可以设计这样的板书:
这种提问式板书通过设疑、激趣,提高学生阅读、解疑的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根据这样一则探究图表,先体会问号所代表的意思。使学生产生疑问,引导学生钻研课文。
【小学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小学教案01-03
小学语文《语文园地八》教案03-28
小学语文掌声教案12-28
小学语文《鲸》教案01-13
小学语文的优秀教案02-21
小学语文优秀教案12-30
小学语文北京教案02-27
小学语文绝句教案11-14
小学语文太阳的教案11-16
小学语文穷人教案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