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五年级语文落花生教案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年级语文落花生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五年级语文落花生教案1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读写“吩咐、茅亭、榨油、价钱、石榴、爱慕”等词语。
2、分角色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4、初步掌握分清文章的主次,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学习作者主次分明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教学难点:
如何把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联系起来进而悟出做人的道理。
教具:课件、表格、头饰
课前准备:
1、让学生了解有关花生的常识和生长特点。
2、查找有关作者的资料。
3、思考预习中的三个问题。
4、学生训练准备表演。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新课,板书课题
1、指名三位同学上台介绍自己的名字并说说名字的含义。
2、有位作家许地山给自己取了个笔名叫落华生(板书:落华生)你们猜猜这个名字有什么含义?
3、板书课题,了解花生之所以叫落花生的原因。
二、自由读文,了解内容。
1、轻声读文,了解内容。
2、把各部分内容所在段落找出来后,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抓住重点,自学课文,
过渡: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文章的主要部分。也就是3—15自然段。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知道?
1、学生读文,自学课文。
2、指名汇报,了解结果。
四、师生交流,学习重点内容,
1、学习第十段。
(1)小组讨论,完成表格。
(2)看表演,你喜欢谁,为什么?
桃子:我是桃子,你们看我皮肤多好,白里透红,百里挑一,你要是尝一口呀,准会甜到心里头,老人小孩都喜欢我。
石榴:这次选美,你们可要选我当冠军,因为我长得极新鲜,红通通地,人们见了我都喜欢我,都想接近我,而且我有助于人体健康。
苹果:在说比美,应该是我第一,先别说我有营养价值有多高,光是我那一身鲜艳的红衣裳,不管往哪儿一站,都是焦点。
落花生:其实这次选美我要本不想来,因为我只想做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只想对别人有好处,可不想跟别人比美。
(3)学生发表意见。
(4)学生齐读第10段。
2、学习第12段。
过渡:让我们看看父亲是怎么说的?
(1)指名读
3、学习第13段
过渡:也就是说,人要做一个怎样的人,请你用一句话回答。
(1)指名读
(2)理解“体面”的意思。
(3)生活中有没有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4)生活中有没有不讲体面而对别人很有好处和人?
(5)生活上有没有既讲体面又对别人很有好处有人?
(6)你喜欢哪一种人,你准备怎么做?
4、理解“落花生”的含义(板书)
5、小结课文。
五、指导朗读
1、小组串读
2、小组分角色读
3、全班分角色读。
六、拓展练习
人们常常从某种事物的特点上,体会到一些做人的道理,你能以一种常见的事物为例,说说你体会到的道理吗?
五年级语文落花生教案2
1、 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提高学生提问水平。
2、 运用比较法帮助学生理解父亲的两段话,体会落花生的品格。
3、 以“我想做苹果(或落花生)那样的人”为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争辩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前准备]
1、 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落花生有趣的特点。
2、 制作一幅落花生从落花到钻入土中结果的电脑软件。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指导学生质疑问难,重点学习父亲介绍落花生特点的一段话。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1、 落花生有什么有趣的特点呢?
2、作者许地山对落花生有着特殊的感情,并且把自己的笔名也叫作“落华生”,他为什么对落花生有这么浓厚的感情呢?等学完课文就知道了。
二、自读课文,质疑问难
教师提示:
1、 就词质疑。
“居然”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居然”不用“果然”呢?用“居然”一词说明了落花生是有什么特点?
2、 就句质疑。
“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父亲和我们一起吃饭应是经常的,为什么“很难得”呢?说明了什么?
三、学习课文重点部分
1、 幻灯(或小黑板)也示父亲介绍落花生特点的一段话。
2、 指名学生读这段话,同时思考:落花生和苹果、石榴有哪些不同呢?
板书(或在出示的文字上用符号划出)
落花生:埋 矮矮 地里 一见就生……
苹果:挂 高高 枝头上 不能立刻分辨……
3、 从刚才的词句中你体会出落花生具有什么特点?
板书:朴实无华、默默奉献、不图虚名
4、 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教育学生学习落花生的品格,引导学生开展讲座和争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 ]
一、继续学习重点部分
1、 父亲仅仅是介绍花生的特点吗?他的目的是什么呢?
2、 “我”听了父亲的话领会到什么道理?
3、 出示“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①“体面”是什么意思?
②“讲体面”是什么意思?人要不要讲体面?
③“只讲体面”是什么意思?生活中有没有“只讲体面”不讲工作的人呢?请举例说明。
二、提供论题,发散讨论
1、 现代社会,你想做落花生那样的人,还是想估苹果、石榴那样的人?为什么?请各小组讨论,实话实说,各抒已见。
2、 请想做落花生那样的人上台,想做苹果那样的人坐在下面,分成两个阵营展开讨论、辩论,老师充当主持人角色。
三、完成练习
以“我想做 那样的人”为题写一两段话,要求实话实说,有真情实感。
附板书设计 :
主板书 副板书 学会提问
①意思?
落花生 埋——挂 1、“居然” ②为什么?
③说明?
朴实无华 矮矮——高高 为什么?
不图虚名 地里——枝头 2、“实在很难得” 说明?
默默奉献 一见就生——不能立刻分辨
分辨
落花生
五年级语文落花生教案3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正确读写“居然”、“榨油”、“便宜”、“爱慕”、“体面”、“吩咐”“分辨”等词语。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明白花生最可贵的好处,懂得做人应该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只求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作者和有关落花生的资料,教师准备关于落花生的课件。
2.准备一块小黑板,上面抄写好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解题导入
1.齐读课题,你知道“落花生”是什么意思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出示落花生的图片,教师补充讲解花生为什么叫做“落花生”。
3.本篇课文的作者是许地山,他有个笔名叫落华生,他为什么取这个笔名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中,走进许地山童年的时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主识字
1.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指名读课文,全班正音。(如,“空地”的“空”读四声kòng,“吩咐”的“咐”和“便宜”的“宜”在文中读轻声。)
3.拼读生字,着眼学法,重点强化。(由学生提出易错的字,并展示自己的学法)
4.在预习的过程中,你都理解了哪些词的意思,用什么方法理解的?(注重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不要死背词典中的解释)
(2)读顺课文,感知文本内容
1.同桌互读,把课文读通读顺。(给足时间让学生读书)
2.由同学互相推荐读,老师要鼓励读书不太好的'同学展示自己,多鼓励他们。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看看你对课文都有了哪些了解?
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大家默读课文之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你准备怎样给本文分段,为什么?(讨论并明确分段)
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回忆课文内容,整体感知
齐读课题,回忆课文内容,想想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细读课文、突破重难点
默读课文,看看你对哪部分内容更有感受,再好好读一读。(根据学生发言情况相机引导)
1.种花生、收花生:(略处理)利用评读的方式指导学生抓住“居然”读出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意外、欣喜
2.充分读书、突破重难点:
(1)自由读、指名读出花生的好处。
(2)学生根据收集的课外资料补充花生的好处。
(3)出示第10自然段,体会花生的可贵之处。
五年级语文落花生教案4
设计理念:
1、探究学习。
强调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探究,自己体验,在探究中获得自己的感受,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2、合作学习。
重视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重视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充分发挥群体中每个成员的作用,通过合作学习,加深理解,加深体验。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解决重点问题。
3、情感体验。
挖掘文章本身的情感因素,加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参与和情绪体验。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但受到文中情感的感染,而且能体会到探究和发现的快乐。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文章的词句段,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明确文章的中心,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及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新课文──《落花生》。教师板书课题。
“落花生”就是我们平时吃的花生。花生为什么又叫“落花生”呢?你们查资料了吗?生简要回答。
教师出示花生成长的图片,边出示边简单讲解。现在你知道花生为什么叫“落花生”了吧。
二、看音像资料,整体感知课文。
师:我们知道了花生为什么叫“落花生”。下面我们来看课文的音像资料。看了以后,你来说说和预习时相比,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师:音像资料看完了,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
三、学习课文,解决问题,指导朗读。
1、读自然段,激励发现问题。
师:我们看了音像资料,对课文有了一定的了解。要想对课文有深入了解,光看音像资料还不够,我们还要自己读书。
教师出示学习建议:自由读课文,看能不能读懂每个自然段。
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了解读书情况。
师:下面谁来说说你读懂了哪个自然段?读懂哪一个就说哪一个。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
师:大家读书的时候发现问题了吗?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学生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真不简单,通过自己读书读懂了不少自然段,还有了自己的感受。更主要的'是,还发现了不少问题。同学们很会读书!不过,我们发现问题还只是完成了学习的一半,我们还要能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怎样解决呢?
师:我觉得同学们应该相信自己,我们先依靠自己的力量看能不能解决?好不好?
2、读句子、词语、标点符号,自己解决问题。
师:既然大家都同意,我们就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
教师出示学习建议: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通过读懂每个句子、每个词语、每个标点符号,看能不能自已解决不懂的问题。
学生默读课文。教师观察读书情况。
师:通过自己读书,解决了什么问题?学生简单汇报读书所得。
师:看来我们是应该相信自己的!
师:还有没解决的问题吗?是什么问题?有没有同学解决了这个问题?
师:大家通过读书解决了不少问题,读书更加深入了,可是还有问题没有解决,我们怎么办?
3、小组合作学习,解决问题。
教师用课件出示学习建议:
(1)小组合作。借助课文和查阅的资料解决不懂的问题,小组成员互相交流自己的看法。
(2)汇报时,可以把你们的理解说出来。把还没解决的问题写在纸条上。
教师补充说明:小组长负责组织讨论,如果有不懂的问题就合作解决这些问题,本小组解决不了的可以自由的和别的小组交流,当然也可以和我交流,因为我也是这个学习群体的一员。如果本小组的问题都解决了,就把你们认为好的段落、句子读好,争取能读出自己的感受。
学生自由学习,教师参与学习。
4、全班交流合作,解决问题,指导朗读。
(1)汇报交流合作所得。
汇报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解决了哪些问题,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师:同学们合作学习肯定取得了不少成果,下面我们就来交流我们的学习成果。哪个组能说说你们解决了什么问题。
师:汇报自己的读书所得是一种学习,耐心的听取别人的见解,从别人的见解中受到启发也是一种学习。
汇报时教师引导学生,从解决了什么问题?怎样解决的?通过解决这个问题,你有什么收获?等方面来表达。还引导学生把理解的读出来,看其他同学受到了什么启发?
教师积极引导和评价,对不到位的地方以教师理解的方式渗透,如:a、你是这样理解的,老师替你解释一下,你看对不对?b、你是这样理解的,我能不能说说我的理解?c、他的理解我听懂了,我能不能说一说?d、听了大家的发言,老师对这里有了更深的理解,能不能让老师也说说理解和体会?e、他朗读的真好,老师好像听出了?f、他把自己体会到的读出来了,我们能不能也读一读,看能不能和他读得一样好。
对于学生的读,可以这样引导:“你觉得怎样才能把这一句或一段读好?”学生回答。
师:“你就这样读给大家听一听”“我们就来听听他读的,看我们能不能听出他的理解。”
师:同学们,你们肯定还解决了不少问题,我们不能一一汇报了。这里还有一些同学提出的问题,我们来共同解决这些问题,怎么样?
(2)出示问题,全班讨论。
师:下面老师把大家没有解决的问题出示出来,我们一起来解决。
这一部分解决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学生互相启发和讨论为主,教师作为一个合作者,积极参与,教师作用和汇报读书时基本相同。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争论,也可以质疑。
对善于学习的学生及时给与激励和评价,教师始终欣赏和参与学生学习。文中含义深刻的话学生如果理解不到位,教师就用课件出示许地山原著中的句子,让学生读原著,帮助学生理解。学生仍然理解不好,教师用自己渗透的方式给学生讲解。
四、自由评价。
1、师:我们来回顾一下这节课。这节课我们自己读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又和大家合作交流。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知道了一家人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谈花生,知道父亲谈花生主要是告诉孩子们做人的道理,谈花生也就是在谈人生。
师:我们仿照“实话实说”,每人说一句自己最想说的话,可以说说课文,可以谈谈作者,可以说说我们今天的共同学习。学生自由表达。
2、教师出示自己的体会:姐弟种花生,居然收获丰。父亲巧教诲,影响“我”一生。老师学习了这篇文章,感觉课文语言朴实,简直就像一首朴实的小诗。这是老师的感受,同学们读了老师的感受,你们肯定还有自己独特的感受。
五、布置作业。
师:你们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看老师留给你们的作业。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写一篇读后感;
2、读许地山的其他作品(教师推荐书──《空山灵雨》《春的林野》,网址印在发给学生的资料上);
3、搜集整理许地山的文章和生平事迹,写出你的评价文章。(当然这个作业,可以用一学期,也可以用更长时间)
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项或两项作业。
五年级语文落花生教案5
一、 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落花生看了这个课题,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2、花生,知道不知道?有的地方因为它有营养,吃了对身体有好处,所以叫它“长生果”,平常叫它花生。但课题上为什么要加个“落”字,叫它“落花生”?看图介绍花生,花生的特点就是落花入土而生果,所以在植物学上就叫它――落花生。
二、 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课前大家读课文了没有?既然读了,现在不要打开书,看看谁对课文有记忆,这篇文章分几局部来写的?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不知道,打开书看看,谁看出来了,一开始写的什么?
2、指名说板书
种花生
过收获节
3、课文就这两大局部组成,你们说这篇课文长不长?
不长,但是这篇文章很精彩,知道是谁写的吗?
4、介绍作者背景,明确学习任务
(小中见大 平中见奇 重点突出)
(1)要弄明白作者通过讲花生,说了一个什么道理?
(2)领会“重点突出,主次分明”写作方法
5、作者的笔名落华生就是从这篇文章变来的,你想他是不是为自身的文章有点感到骄傲?所以同学们要好好学,这篇文章很有味道。
三、重点感悟,学习课文
(一)
1、下面俺们采用抓重点的方法学习课文。怎样知道文章哪一局部是重点呢?第一,看看他写的是“详”,还是“略”。
板书:看详略
2、现在你们看课文已分为两大局部,那哪局部是重点呢?
3、对。重点段俺们重点学,不是重点段俺们就简单的学,或叫“略学”。下面请大家读读第一自然段,你只要抓住一个重点词,这一段就理解了。
4、同学默读。
5、指名读
6、说说你找到了哪个词?谈谈你的理解 “居然”(什么意思?用在什么情况下?课文为什么要用“居然”呢?)
7、你们再看,种花生的过程就写了四个词,哪四个?几个月的事作者用四个词就概括了,多干脆,多简单!所以这个作家了不起!这是第一段,因为它是略写的,所以俺们就采取了“略学”的方法,第二段“过收获节”是重点内容,俺们就重点学。
(二)
1、现在请你们自身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既然是过节,它有几个节目?也就是说他们是怎样过这个节的?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2、同学默读课文
3、好,现在俺们来跟他们一块过收获节,收获节的第一个节目,干什么?板书;吃花生
4、一边吃一边干什么?板书:谈花生
5、现在再看,第一局部用了一个自然段,第二局部“收获节”用了十四个自然段。这里“吃花生”用了几个自然段?(两个)而谈花生用了十二个自然段,根据“看详略”的方法,哪一个是重点?“谈花生”是重点,那么“吃花生”用哪种方法学?
6、谁来读“吃花生”这两段,一边读一边找出值得注意的地方来。
7、指名说 好几样 吩咐 很难得(重视)
8、母亲做了好几样食品让大家吃,下面该干什么了?(谈花生)找个同学把下面的课文读一遍,他一边读,大家一边看看有几个人在谈话?(五个)四个人开口说话,这四个是各说各的呢?还是分成了几个方面?谁和谁是一方面?几方面在谈话?仔细看一看。
9、指名说 板书:俺们谈
父亲谈
这两方面内容谁是重点呢?用“看详略”的方法还好使吗?(交叉)老师告诉你们第二种方法—“看内容”。看父亲说的话重要,还是俺们说的话重要?谁的话重要,谁就是重点。
10、下面找几个同学分角色读这局部,只读他们说话的内容,看看能不能把谈话的气氛读出来。
11、谈话完了,哥哥说了几句话?读出来,这句话重要不重要?姐姐这句话重要不重要?俺的第一句重要不重要?再看第二句,读一遍,这句重要不重要?但这句是听了父亲的话后的一个“觉悟”,所以还得看父亲的话。父亲说的话重要不重要?那你们说“俺们谈”是重点?“父亲谈”是重点?
12、从什么上面看出来的?这就叫看内容确定重点
“俺们”谈的那几句话除去俺的最后一句话是重点以外,其余几句用不用仔细去研究?那俺们把脑子集中在重要的句子上。通过“看内容”俺们找出来了,“父亲谈”是重点。找到这儿,俺们就快接近中心了。你们看看父亲一共说了几次话?用序号标出来。
13、五次. 父亲这五次谈话都很重要吗?用“看内容” 的方法比较一下,哪次谈话重要,哪次不重要。指名依次读,并依次分析(1、2、5不重要,3、4重要)。
14、重点分析3、4 赞花生,学花生
(1)你们把“赞花生”。这段仔细默读一下,一边读一边考虑,父亲是从哪几点上称誉花生的。再读一遍,通过读这段话,你们说花生这东西有没有用?花生的果实,深深地埋在地下,只看地上的`,貌不出众,那么花生有什么好处?父亲说的是有一点最重要,这一点是什么?对,不像什么一样啊?父亲是不是在批评苹果和桃子这类植物啊?那为什么要这么说?突出了花生的什么特点?(不炫耀自身的好处)
(2)俺们再看“学花生”,一起把第四次谈话读一遍。这次谈话有六个字最重要。找找把它圈起来,六个字讲了两个方面,谁找到了(不好看,很有用)父亲在这又说了花生的特点,那么父亲是让你给俺们学花生越不好看越好?是这个意思吗?紧接着父亲又是怎么说的?那父亲这么要求,外表好看更好,更重要的是得有什么?父亲说“不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用的东西。”不要做这样的人,他是不是叫俺们学花生?
(3)好,一个第三次,一个第四次谈话,你们看这两次那一次更详一些?推出第三种方法 “看目的”。在这里看两个目的。第一,看父亲谈话的目的,第二看整篇文章的写作目的。现在问你们,父亲谈话只是为了把花生称誉一番呢?还是为了让俺们学习花生?俺们用“看目的”的方法很容易就看出来这个是重点。父亲谈话的目的就是让俺们学习花生,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写作目的还是叫俺们学花生。因此“学花生”是这两段话的重点。父亲这番苦心,“俺们”理解了没有?
(4)光说理解了不行,得从课文里找根据。看你们能找出几点根据?(三点)这三点里,哪一点表示得最明确?印在心上是什么样子的?父亲的谈话是什么内容?再读一遍。 这句话深深地标明他理解了,学花生要学什么?板书;做有用的人
(5)小结
四、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做有用的人”正是这篇文章的中心。作者写这篇文章,他不是在向俺们介绍花生这种植物,而是给俺们讲了一个道理。是借助花生说的,这叫“借物喻理”。
板书:
种花生
落花生 吃花生
过收获节△ 俺们谈
谈花生△ 赞花生
父亲谈△
学花生△
借物 喻 做有用的人
(道理)
(找重点的方法)看详略、看内容、看目的。
五年级语文落花生教案6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六个生字;通过朗读课文以及查资料、查字典了解词语的意思。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正确抄写第十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
3.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这些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初步感悟“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表达手法,借以关注此类写作方法的文章。
4.通过学习花生最可贵之处,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的做人道理。学习感悟身边的事物,从中得到一些启示,尝试着写一写。
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本,重感悟,悟其情、悟其意、悟其法;重实践,在实践中运用语言体会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感悟身边的事物,从中得到一些生活中的启示,逐步培养边观察边感悟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花生最可贵之处,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的做人道理。学习感悟身边的事物,从中得到一些生活中的启示,尝试着写一写。
2.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这些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初步感悟“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表达手法,借以关注此类写作方法的文章。
教学难点:
1.通过学习花生最可贵之处,领会作者从生活中得到的做人道理。学习感悟身边的事物,从中得到一些生活中的启示,尝试着写一写。
2.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这些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初步感悟“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表达手法,借以关注此类写作方法的文章。
三、教学策略
1.品读与感悟相结合,在读中悟,悟后促读。
2.自主学习与集体交流相结合,通过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悟其情、悟其意、悟其法。
3.设置不同角度的问题,激发学生多向思维。引导、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4.结合生活实际学习多种表达手法,学会观察即生活、思考即表达。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初步感知
1.启发谈话:同学们,大家都吃过花生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写花生的课文。“落花生”就是我们平时常见常吃的花生,可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我们来听听这个谜语:“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是否说出了其中的原因。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来谈一谈?我们了解一下它是如何“落花生”的。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阅读资料袋了解许地山,带着问题学习课文后大家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落花生”的含义。出示课件:有关许地山照片及筛选整理的情况资料。
3.过渡:课文围绕花生讲了一些什么事?同学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设计意图】激趣导入,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了解作者与“落花生”的联系,进而继续学习。
(二)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1.在预习的基础上,同桌互读互查,纠正读错或读破句的地方。
2.用生字词卡片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可指名读、齐读、分行、分组比赛读;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名读,评议读的情况。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
①种花生、收花生。②准备收获节。③尝花生和议花生。
按照课文讲的这三件事,我们把课文分成三部分来理解。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在母亲的建议下,我们开辟出来种花生。经过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一天晚上,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叫上父亲办了个收获节。我们一边品尝花生,一边讨论花生的可贵之处。最后,父亲说到让我们要像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出示课件:全家人过收获节的图片。
4.默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5.细读课文时,同学们哪些想一起深入探讨的问题。
预设:为什么要拿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较呢?桃子、石榴、苹果不是也挺好吃的,为什么让他的孩子们要像花生一样?为什么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当年爸爸的教诲,给许地山后来的影响是什么?他是如何勉励自己做一个具有落花生品格的人?这篇文章为什么这样安排详略,有什么好处?什么是借物喻人的写法?同学们的主要问题集中在第三部分的内容,那就让我们仔细品味。
【设计意图】在学生初读的基础上教师适时点拨,帮助学生理清课文结构,了解课文大意,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三)深入品味,感悟表达
1.默读课文,想一想“议花生”这部分内容讲了几层意思?
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层(三至十一自然段)议论花生的好处;第二层(十二至十五自然段)从谈花生到论做人。
2.自读课文,画出父亲说的话,谈谈你的理解,体会文中对花生好处的议论以及怎样从谈花生到论做人的。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教师引导。
(1)体会第一层意思。(重点理解父亲的话。)
①课件出示父亲的话。
②指名读父亲的话,然后完成师生对读的填空。
③读读父亲的话,学生讨论有关的问题,教师点拨。
a.“爱慕”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爱慕之心”?
b.谁能读读描写桃子、石榴和苹果的句子,表达出“爱慕之心”。
c.父亲认为花生的哪一样最可贵?为什么是“最可贵”的呢?
引导学生理解苹果、桃子、石榴高挂枝头,爱炫耀;而花生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具有藏而不露的美德。)
d.对比着读一读,再次感受花生的可贵之处。
④同学们之前提出的问题,查看一下解决了吗?
原来父亲把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
⑤生活中有没有具有花生品质的其他事物呢?大家观察过吗?
(2)体会第二层意思。
过渡:父亲给我们指出了花生有别于桃子、石榴、苹果的可贵之处,我们都知道这不仅仅是在说花生,而是要说到做人,父亲是怎样说的?
①学生自读,谈理解。
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的目的是为了论做人,他赞美花生默默奉献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应该做这样人;父亲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生的优秀品格,不炫耀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
②教师:对于父亲的话,孩子们听明白了吗?从哪儿看出来?
③理解“我”说的话。
a.齐读。
b.讨论交流。“体面”什么意思?什么叫“只讲体面”?什么是“有用的人”?“有用的人”和花生有什么联系?
c.你身边有没有这种默默奉献的人?请说一说。
d.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师生对读。
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三部分,感受借物喻人的表达手法。
由于落花生的特点就是“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这跟社会上那些甘于寂寞、默默无闻的人有着内在精神的契合。作者许地山就是巧妙地抓住了这一点,从落花生的可贵之处延伸到做人的品格,从而揭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做人道理,这种表达的手法显而易见,特点鲜明,值得学习。
今天向大家推荐此类表达手法的文章,有袁鹰的《白杨》;茅盾的《白杨礼赞》;杨朔的《荔枝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作者从生活中得到的做人道理。进一步学习感悟身边的人和事,从中得到生活中的启示,在反复回读中,领悟文章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
(四)布局谋篇,突出中心
1.按课文叙述的'顺序填空,再说说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
种花生→( )→( )→( )
2.思考: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谈花生到论做人又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这样详略得当的安排,就是为了重点突出作者最想表达的内容学习落花生的品格。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作者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表达观点的方法。
(五)总结全文,延伸拓展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习了这篇课文,大家的问题都解决了吗?谈谈你的收获。
3.总结:课文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收获节上对花生好处的谈论,教导子女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课文在讲述的时候详略得当。正是由于主次分明,所以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清晰鲜明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哲理。今后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也要注意详略得当,突出中心。
4.延伸拓展。
(1)人们常常从某种事物的特点上,体会到一些做人的道理。你能以一些常见的事物为例,说说你得到的启示吗?
(2)许地山当年真的记住了父亲的话,读读文章的结尾部分。
出示课件:许地山生平简介。
后人的评价:许地山是“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作家,他在抗日战争时期为抗日救国事业奔走呼号,因劳累过度而病逝。在许地山的文字当中走一个来回,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在谈话。
5.让我们一起记住许地山的话,齐读。
【设计意图】一是帮助学生了解课文详略得当的描写方法以及这样表达的目的。二是学以致用,学习感悟身边的事物,把学到的借物喻人和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运用到学生的习作中,培养学生关注此类写作方法的文章。
6.布置作业。
小练笔: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你从身边的事物中领悟到了什么?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五年级语文落花生教案7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质疑、解疑,从而体会其含义及表达效果。
3、理解父亲谈论花生的话,领悟父亲是通过谈花生,希望我们做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人。
4、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
教学重点:
理解父亲谈论花生的话,领悟父亲是通过谈花生,希望我们做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人。
教学难点:
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重点内容
1、普普通通的花生引出作者一家人这么多的话题,让我们对花生也产生了兴趣。
2、作者一家人到底在议论花生的什么?他们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3、认读词语:半亩、尝尝、吩咐、茅亭、榨油、石榴。
二、整体感知,抓重点内容
1、回忆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
三、重点相信议花生,感悟做人的道理
1、听课文朗读,思考:
(1)用“——”画出父亲几次对孩子们说的话,看看父亲讲了花生的什么,又想告诉孩子们什么。
(2)用“﹏﹏”画出作者听了父亲对于花生品格的议论之后感悟的句子,读一读,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2、学生边听边思考。
3、汇报交流学习成果。
(1)赞花生。
①朗读第7至第10自然段,想一想,大家谈论了花生的哪些好处?父亲的观点是什么?
②出示父亲第一次议论花生的语句,思考:父亲怎样说明花生的可贵之处的?
③父亲想借用两类事物的生长特点告诉我们花生有什么可贵的品质?
④用关联词把文中花生给你的印象说出来。
⑤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⑥出示父亲说的话,练读几遍,尝试背诵。
(2)学花生。
出示句子“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①朗读句子,联系上下文,谈一谈父亲的第二次议论是什么意思?
②有感情地朗读句子,背诵句子。
(3)做有用的人。
出示句子“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①朗读句子,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作者的`话的理解。
②什么是有用的人?
③感悟作者的理解,背诵句子。
4、指导学生背诵有哲理的句子。
5、你知道在生活中都有那些人也像落花生那样不图虚名、默默无闻地做着奉献吗?
6、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作者的父亲将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做对比来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那么,你长大了准备做像花生一样的人,还是准备做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的人呢?为什么?
7、分角色朗读课文。
8、学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拓展延伸,体会写作方法
1、作者借落花生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这种写作方法称为什么?
2、教师小结。现在,同学们明白了作者的笔名为什么叫“落华生”了吗?
五年级语文落花生教案8
一、教学目标:
1、 初步懂得做人不应只讲体面,应该做有真才实学,对人民有用的人。
2、 学会5个生学,正确选择本课中多音字的读音;理解19个新词语。
3、 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
二、 教学重难点:
1、 找出重点段,理解文章的话。
2、 对话朗读。
三、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找准重点段。
2、 有感情地朗读对话,理解文章的话。
3、 理解体面、可贵、爱慕。
教学重点:
找出重点段,理解课文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落花生》。上节课我们给课文分了段,并学习了第一段-种花生。那么课文重点是哪一段呢?(第二段)哪几小节?(2—14)写什么?(谈花生)我们把这一段又分成哪两部分呢?(生答、课件、板书)
这节课重点来学这一段。
二、学习重点段
(一)学习第一部分。
1、齐读2—11小节 思考:今晚的收获节,与以往有什么不同,看看有谁参加?
出示:。。。。。。实在很难得。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
(天色不大好为什么父亲也来了?父亲和孩子吃饭很平常为什么用“难得”?父亲回来只是为了尝我们种的新花生?)
简介当时背景。(作者父亲当时在广东当差,平时公务很忙,很少参加家里的活动,所以父亲这次回来实在很“难得”。那么父亲只是为了尝花生吗?我们学完就知道了。)
2、那晚父亲出了什么话题让我们说?(看课件)姐弟们怎么议论花生的好处?(板书)
3、父亲怎么说?出示父亲的话。齐读。
父亲拿花生和什么对比,分别用——画出写花生的词句,用——画出写桃子,石榴的词句。
完成比较表。(见课件)
通过比较你觉得落花生有什么特点?-------藏而不露、朴实无华——这就是花生的可贵之处吧!
再次有感情的朗读父亲的话。理解“可贵”的意思。落花生最可宝贵的是什么呢?
(二)学习第二部分
过渡:父亲拿花生与石榴、苹果进行比较突出了花生藏而不露的特点,是为什么呢?为了批评苹果。石榴吗?用意何在?
意在比喻做人。
朗读12----14小节。出示父亲的话。(课件)
我领会父亲的话了吗?出示我的话。(课件)
“有用的人”应该是怎样的人呢?“体面”什么意思?什么样的人“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呢?
联系实际举些生活实际来回答。
是的,父亲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你读懂了吗?齐读这两段对话。
完成填空。(见课件)
(三)是呀,小作者不光读懂了,而且牢牢记在了心上,齐读最后一段。
三、总结全文
是呀,父亲这次难得回来,不光是为了品尝花生,而且市郊于孩子怎样做人,作者正是深深记住了父亲的教诲,以致他今后为自己起笔名为落华生,来勉励自己做个务实有用的人,最终他成了受人尊敬的学者。来看作者简介。
老师希望你们也能像小作者学习,长大做有用的人。(见课件)
四、作业
(见课件)
1、口头回答课后习题3。
2、书面完成《作业本》第四题。
*3、在现代社会,你想做落花生那样的人,还是想做苹果那样的人?为什么?课后请各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实话实说。
五年级语文落花生教案9
第一课时
一 、激趣导入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吃过花生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写花生的课文,语文教案-落花生。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落花生”就是我们平时常见常吃的花生,可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来谈一谈?
4.过渡:课文围绕花生讲了一些什么事呢?同学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检查,纠正读错或读破句的地方。
3.用生字词卡片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可指名读、齐读、分行、分组比赛读)。
4.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名读指定的段落,评议读的情况。
5.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①种花生、收花生。②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收获节做了准备。③吃花生时的议论。)
教师:按照课文讲的这三件事,我们把课文分成三部分来理解。
三、学习课文的第一、二部分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汇报交流。
(1)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2)质疑、解疑。
①“开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说“开发”出一块空地?
②“居然”一词怎么理解,你能找一个和它意思相近的词吗?
3.指导感情朗读。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预习课文的第三部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交待探究目标
1.回忆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
2.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课文,学习课文的第三部分,弄清作者对落花生为什么有着特殊的感情,还要学习作者表达思想的方法。
二、深入探究课文的第三部分
1.默读课文,想一想这部分课文讲了几层意思?
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层(3-11自然段)讲议论花生的好处。第二层(12-15自然段)讲从谈花生到论人生。
2.自读课文,画出父亲说的话,谈谈你的理解,体会文中对花生好处的议论以及从谈花生怎么到论人生。
3.小组讨论交流。
4.全班交流,教师引导。
(l)体会第一层意思(重点理解父亲的话)
①投影出示父亲的话。
②指名读父亲的话,然后完成如下填空:
父亲的话中提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事物,父亲认为虽然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一见就________,但是和________相比,还是_______最可贵。
③分析父亲的话,学生议答,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落花生》。
a.“爱慕”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爱慕之心”?
b.父亲有没有产生爱慕之心?父亲对什么产生了爱慕之心?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c.什么是“最可贵”?父亲为什么认为花生最可贵?(引导学生理解苹果、桃子、石榴高挂枝头,炫耀自己,而花生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具有藏而不露的美德。)
d.学生再次读父亲的话,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以下句子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
a)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
b)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上的东西都是不好的。( )
c)我们不需要外表美。( )
④教师:本课中父亲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是仅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并不是说那三种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
⑤生活中有没有其他事物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的?有没有具有花生品质的其他事物?你能用上“爱慕”一词吗?
(2)体会第二层意思
过渡:父亲给我们点出了花生有别于桃子、石榴、苹果的特点,父亲仅仅是说花生吗?
①投影出示父亲的话。
②学生齐读,谈理解。
(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的目的`是为了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父亲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生的优秀品格,注重实际,不炫耀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
③教师:父亲的话孩子们明白了吗?从哪儿看出来?
④理解“我”说的话:
a.齐读
b.讨论交流
“体面”什么意思?什么叫“只讲体面”?什么是“有用的人”?“有用的人”和花生有什么联系?
c.你身边有没有这种默默奉献的人?清说一说。
d.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
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三部分。
三、分清课文的主次
1.按课文叙述的顺序填空,再说说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思考·练习2)
种花生→( )→( )→( )
2.思考: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谈花生到论人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3.阅读读写例话《分清文章的主次》。
四、总结全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把你的想法和同学们交流。
3.总结:课文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收获节上对花生好处的谈论,说明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课文在讲述的时候主次分明,把次要内容写得比较简略,把主要内容写得比较详细。正是由于围绕主要意思主次分明,所以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哲理。今后我们在读文章或写文章的时候要注意分清文章的主次。
五、延伸拓展
人们常常从某种事物的特点上,体会到一些做人的道理。你能以一种常见的事物为例,说说你体会到的道理吗?
六、巩固识字,记忆生字,读写词语
五年级语文落花生教案10
教学目的:
1 、熟读课文,正确读写本课生字词。
2 、分角色朗读,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 、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 "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 的道理。
4 、学习作者主次分明、借物喻理的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
1 、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 、初步学习分清文章主次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所说的话的深刻含义,懂得做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进入课堂
1、猜谜语: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说一个谜语,让你们来猜猜,好不好?
师:麻屋子,红帐子,里面睡着个白胖子。
2、生猜。引入课题:落花生。
3、师:那你们知道为什么叫“落花生”吗?
(因为它是地上开花,花落以后在地下结果的作物,所以叫落花生。)
二、生品尝花生,谈论花生的各种好处
师引:同学们,那你们爱吃花生吗?今天啊,老师为你们每个小组都准备了花生,让你们尝尝。吃过花生,还要结合生活实际所得,谈谈花生的各种好处。(注意:保持教师的清洁卫生)
生:1、分小组品尝后,小组讨论、小结。
2、全班汇报交流。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引:同学们,你们谈得真不错,打开课本(91页),这里也有一家子在吃花生、议花生呢!看看他们说了些什么?
1、复习生字词。
师:昨天,我们熟悉了课文, 学习了生字词,那下面老师就考考你们,看还认不认识这些生字宝宝。
(2)出示课件,学生认读、抽生认读、开火车读。
四、理解课文,明白道理
(一)、再读感知
1、下面我请同学们快速地朗读课文,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课件出示: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些事?
学生朗读思考汇报,教师适机点拨板书:
①种花生——②收花生——③吃花生——④议花生
(二)、逐部分理解
1、理解种花生、收花生(略写)
①、下面同学们找一找,课文哪一段在讲种花生?
师:从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②、第一段中哪一句是在写种花生的过程?
“买种”、“翻土”、“播种”、“浇水”这几词语能颠倒顺序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明白:这几个词是按种花生的过程排列的,不能颠倒)
③、姐弟几个通过辛勤的劳动,收获了花生,一起读读最后一句。
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句中的“居然”表达了他们怎样的心情呢?(这个词写出了收获时大家出乎意料的高兴心情。)
2、理解吃花生时议花生的重点部分
引入:亲手种的花生有了个好收成,当然大家都很高兴,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还邀请父亲也参加。看到课文“那晚上天色不太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师:父亲和孩子们一起吃饭本是很平常的事,为什么作者告诉我们,父亲来了,是“难得”“实在难得”呢?
(理解父亲不顾“天色不好”、“公务的繁忙”,前来过收获节,品尝劳动的果实,享受劳动的乐趣。)
3、抓住重点,精读领悟
师:父亲这样难得回来吃饭,就是为了品尝新花生吗?下面我们带着这样的疑虑学习课文最后部分。
出示课件:课堂兴趣套餐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
②讨论:三个孩子在谈论花生的好处时,谈到了哪些方面?
③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
(1)分小组合作讨论;
(2)汇报学习情况,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3)你能非常有感情地把父亲说的这段话读出来吗?谁愿意来展示一下?
教师充分肯定学生(出示课件,演示介绍这几种植物的生长特点)
(父亲认为桃子、石榴、苹果是显露在外的,非常引人注目,而落花生没有漂亮的外表,也不善于把自己的.作用展示给人们。)
4、下面我们再来看看父亲接下来说的一段话。
学生齐读这一段落。
理解:父亲希望我们像花生,不要做只讲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同学们,你们愿意做像落花生这样的人吗?也许有的同学在犯嘀咕了。
5、课件出示:兴趣发言
在激烈的现代社会中,你是想做苹果那样的人呢,还是想做花生那样的人?请同学们实话实说,各抒己见。
①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②老师:苹果、桃子、石榴,既好看又好吃,既善于展示自己,又把香甜的果汁贡献给人们。为什么非要做像花生这样的人呢?
师:如果你这样想,当然不错。在这里父亲这样说,是为了感悟花生不哗众取宠、默默奉献的精神。
6、师过渡:这次“收获节”,有了父亲,我们的收获真大,请看:
出示课件: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这句话是作者的心声,其实也是同学们的感悟,那就把这句话送给大家,愿他伴随你健康成长。
五、回忆文章的主次、深化文章中心
作者花大量的笔墨写“议花生”,目的是告诉人们,做人要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所以你们在写作文时,也要注意分清文章的主次。
六、课文兴趣作业
人们常常借助某种平凡事物的特点,讲一些做人的道理,你能以一种常见的事物为例,说说你体会的道理吗?
五年级语文落花生教案11
教学要求:
1、能理解“父亲”和“我”的话,并进行说话练习。
2、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
3、懂得做人不应只讲体面,应该做有真才实学,对人有用的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词语并给课文分了段。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课文的第二大段,着重理解重点段中父亲说的话。对了,大家想知道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吗?作者的名字叫许地山(板书),是现代著名的作家。许叔叔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叫“落华生”,为什么取这个名字,你们知道吗?我们这节课就从课文中解开这个秘密,看谁肯动脑,最聪明。
二、整体感知第二段。
师:同学们各自读第二段,完成填空。
这篇课文描写了()、()、()、()、()五个人物,描写时又重点抓住人物的()去写,其中又重点描写了()的语言,他说了()次话,其中第()次和第()次最重要。
三、重点学习父亲的话。
1、谁先来读父亲第一、二次的话。
2、姐姐、哥哥和我是怎样回答的?
(1)我们三姐妹的话分别从花生的哪些方面来说它的好处的?
(2)把我们三姐妹的三句话合成一句,怎样说?
3、师:我们三姐妹是从花生的味道、用途、价钱来谈花生的好处,而且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的好处是什么呢?我们来读父亲第三次说的话,完成填空练习。
父亲的'话中提到了()、()、()、()四种事物,父亲认为虽然()、()、()让人一见就(),但是和()相比,还是()最可贵。
4、“可贵”是什么意思?父亲为什么认为花生最可贵呢?我们再默读父亲的话,用笔划出花生的哪些特点与桃子、石榴、苹果不一样?
花生、桃子、石榴、苹果。
师:花生果实的好处很多,可它埋在地里,必须挖起来才知道,从不显耀自己,而是默默无闻地奉献给人们,(板书:默默无闻)这正是花生的可贵之处,父亲这是在赞美花生。我们用赞美的语气再读父亲的话,该怎样读,自己先练练。
5、师:丁丁和小华这两们同学读了这段话后,他们是这样理解的,是否正确,为什么?
丁丁说:“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小华说:“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地挂在枝头的上东西都是不好的。”
过渡:父亲的话孩子们明白吗?我是怎么理解,怎么说的?
四、学习“我”的话。
1、出示“我”的话,齐读。
2、“体面”是什么意思?(处表好看)“讲体面”是什么意思?(讲究外表好看)人要不要讲体面?
3、“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是怎样的人?
4、“有用的人”是怎样的人?
5、“有用的人”与花生有什么联系?(板书:有用的人)
6、我们身边有没有这种默默奉献的人?请说一说。
7、同学们学到这里,心中肯定充满了对花生的喜爱之情,赞美之情,好,谁想用自己的话语来赞美花生,赞美许许多多像花生一样有用的人。我爱花生,它的好处很多,它虽然没有(),但可贵的是()。我们的()不正像花生一样吗?他()。我赞美花生,我更要赞美()。
8、朗读对话。
五、谈话解疑,深化教育。
1、你们知道许叔叔为什么取这个笔名吗?
2、师:许地山叔叔在一篇文章中也谈到了他的笔名,他是这样说的,我们来读一读。
我要像落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六、课外延伸。
课文学完了,老师要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每位同学回家后,买上半斤花生。晚上,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尝尝花生。可别光吃,还要和你的妹妹、弟弟、爸爸妈妈谈谈有关花生的话题,好吗?
五年级语文落花生教案12
一、教学目标
1.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重点语句。
2.理解父亲谈论花生的话,体会花生的品格,领悟父亲是通过谈花生,希望我们做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人。
3.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重点
理解父亲谈论花生的话,体会花生的品格,领悟父亲是通过谈花生,希望我们做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人。
三、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谈论花生的话,体会花生的品格,领悟父亲是通过谈花生,希望我们做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人。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回忆上节课内容,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2、这篇文章主次分明,把议花生作为重点部分详细记叙的。
(二)细读课文,品味欣赏。
1、那就让咱们一起回到一家人谈花生的那个夜晚吧。现在咱们就是家庭成员了。想象着当时的情景自己读一读这段话。一会咱们分角色朗读。
2、师生分角色读,理解“争着”。从这段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好处)。
3、你在生活中还了解到花生有哪些好处吗?
4、花生可真是浑身是宝,好处可真多啊!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出示第十自然段)
5、默读父亲说的这段话(第十段),思考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并做上批注。用时一分钟。
6、小组合作学习第十段。(出示学习要求:①自由读第十段,小组交流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②思考作者在讲花生时,为什么要谈到桃子、石榴、苹果呢?③用时4分钟。小组内成员做好分工。)一小组交流。生评,师指导。
7、桃子、石榴、苹果和花生有着各自的生长特点,咱们来一起看一看(出示图片)。他们这两种生长特点用一个词来说可真是(生答:截然不同等)。能把这种不同读出来吗?(出示,不同颜色标出,师生配合读。)
8、在桃子、石榴、苹果和花生中,父亲更喜欢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所以你们......”一句。
9、父亲是经过自己的观察生活,发现了这些花生的特点,并且看到了花生这一可贵的一面,深有感触说了这句话——生读:“所以”一句。
10、在父亲眼里,怎样算是不好看?父亲由花生说到了(人)。如果给你一个选择的权利,你是想做桃子苹果石榴这样的人还是像花生这样的人?
11、“我”听懂了父亲的话吗?引出“我”说的话。(出示这两句话。)
12、理解“体面”。
13、假如去掉“只”,意思有什么不一样?(生答,再读感受)。
14、其实,只要你善于观察,就能够发现我们身边有很多像花生一样的人。用上“_________像花生,虽然______,可是_______。”的句式表达。
15、那我们应该做怎样的人呢?(默默奉献、脚踏实地等。)是呀,这就是“父亲”的“希望”。
(三)领悟写法。
1、你们说,咱们这一家人说来说去还仅仅是在谈花生吗?从花生谈到了什么?(生答:做人。)这种写法就叫做借物喻人。(板书。)
2、现在你能来说说,什么叫做借物喻人吗?(借一物比喻具有相同特点的人。)
3、结合本课来说,本课是借花生来比喻(不计名利,默默奉献的人)。
在生活中,我们也有类似的用法。如借蜜蜂比喻(勤劳)的人等,二生举例。
(四)深化感悟,了解作者。
1、学习最后一段,体会“印”字,读出这种感受。
2、情境引读,强化感受,根据填空背诵重点语句。
当作者青年时;当作者已为人父时;当作者为人师表时;当多年以后。
3、体会作者笔名的用意
(五)拓展练笔。
1、善于思考的人常常能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耐人寻味的道理。请同学们仔细思考,拿起笔试试给自己取个笔名,并写下自己的理由,看谁写的即有意思,又有内涵,还能用的今天学的借物喻人。
2、全班交流。
(六)练习小结
1、小练习。
2、推荐书。
五年级语文落花生教案13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使学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概括课文中心思想,练习分清课文主次。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居然”“成熟”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2.练习根据课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语。
(二)理清课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二、教学重点
(一)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三、教学难点
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简介作者。
1.老师出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它是哪种植物。
“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
2.出示花生的投影片,教师解题: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花生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士里长成花生荚,所以叫落花生。
3.简介作者:这篇课文的作者许地山是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因为小时候父亲关于落花生的一番话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决心要像花生那样,做一个对别人有用的人,所以常用的笔名是“落华生”。那么,他的父亲关于花生谈了些什么,是怎样谈的呢?我们来看课文。
(二)检查预习
1.填写生字表
本课生字不多,但每个生字都有要提醒学生的地方。
“辟”是多音字,主要掌握pì和bì两个读音,通过组词让学生区分并掌握
“榨”是翘舌音zhà,纠正学生口语习惯读音“zhá”
“慕”字下面是不是
2.并结合课文内容解释词语。
解释词语要依据“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联系上下文准确地理解词
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可惜:值得惋惜。
开辟:开拓发展。
翻地:用犁、锨等翻松田地。
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竟然。
收获:取得成熟的农作物。
吩咐:口头指派或命令。
爱慕:由于喜爱或敬重而愿意接近。
成熟:植物的果实等完全长成,泛指生物体发育到完备的阶段。
分辨:辨别。
体面:(相貌或样子)好看;美丽。
(三)理清课文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1.在理解生字、新词的基础上,默读课文。联系课文加强对生字、新词的记忆与理解。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思考:课文为什么以“落花生”为题,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
(落花生是本文议论的中心事物,因此以落花生为题。全文写了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都是围绕题目来写的)
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学生可能总结不全,教师指导学生读有关句段来帮助学生概括总结。
3.给课文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种花生、收花生。
第二段(第2自然段)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过收获节做了准备。
第三段(第3自然段到最后)写吃花生时的议论。
分段时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将第1自然段分作第一段,学生不会有什么分歧;对第二段的划分,学生会产生分歧。有些学生会将第2自然段到最后都分作第二段,依据是这一大段是讲一家人过收获节。对学生的这种分段方法教师应予以肯定。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使学生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二)概括课文中心思想,练习分清课文主次。
(三)练习用“居然”“成熟”造句。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
1.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2.练习根据课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三、教学难点
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指名三名学生有感情地分段朗读课文。普普通通的花生引出了一家人的许多话题,使我们对花生也生出了几分敬佩之心,带着这份敬佩之情,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理解内容。
1.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思考:这一段先写了什么?再写什么?
(先写种花生,再写收花生)
2.课文中哪些词语写种花生的经过?这些词语能颠倒吗?为什么?
(买种、翻地、播种、浇水;”这些词语是按种花生的顺序排列的,不能颠倒位置)
3.“居然”写出了什么?在这里起什么作用?
(“居然”写出了种花生的结果,也写出了获得收获时大家出乎意料地高兴的心清。因为大家没有种花生的经验,又是在荒地上种的,对能否收获没有把握。没过几个月收获了,真是喜出望外。用“居然”一词强调了大家那种惊喜的心情。)
4.练习用“居然”造句。
学生练习用“居然”一词口头造句,教师指导学生注意句子中要有出乎意料的意思,不能简单地造出“他居然……”类型的句子。
(三)学习课文第二段,理解内容。
这一部分写得很简略,也容易理解,教师可用简练的语言一带而过。
花生居然收获了,一家人准备过一个收获节。
(四)学习课文第三段,理解内容,懂得道理。
1.默读第三段,思考:一家人是怎样议论花生的好处的?
2分角色朗读课文,讨论回答思考题。
(姐姐说味美,哥哥说可以榨油,“我”说便宜,大家都喜欢吃,父亲说花生最可贵的是它的果实理在地里。)
3.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视的一个特点。父亲对花生作了几次议论?几次议论有什么不同?
(两次。第一次把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作比较;第二次由花生的特点进而说明做人的道理。)
(1)齐读父亲的第一次议论。思考:父亲是怎样通过比较说明花生最可贵之处的?)
(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较。通过果实的样子、果实结出时的位发的比较说明花生最可贵之处的)
教师帮助学中抓住关键词语“埋在地里”“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头上”“矮矮地长在地上”等进行分析,体会出花生的默默无闻,朴实无华。
(2)思考:花生的果实长在泥土里,桃子、石榴、苹果将果实挂在枝头,是个是花生故意钻进土里不让人知道,桃子、石榴、苹果放意炫耀自己?为什么?
(这是它们各自的生长特点)
(3)桃子、石榴、苹果鲜红嫩绿,惹人喜爱,而花生却将成熟的果实理进泥土,等待人们来挖掘,来利用。由此,你体会到花生可贵的品质是什么?
(不求虚名,默默奉献,朴实无华)
(4)练习用“成熟”造句。
“成熟”有两个义项。一是泛指生物由发育到完备阶段;一是指发展到完善的程度。教师据此指导学生造句。
(5)齐读父亲的'第二次议论,思考:父亲借花生来教育孩子们做什么样的人?
(谦虚朴实,不计名利,不会炫耀自己,对别人有用的人)
(6)出示投影片,填空,指导学生背诵。
“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可是,不是而的东西。”
4.作者对父亲的话理解了吗?你从哪里看出的?读出有关的句子。
(1)出示投影片,填空,指导背诵。
“人要做的人,不要做,而的人。”
(2)你对作者的话理解了吗?什么叫有用的人?什么叫只讲外表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结合实际,举例说明。
(3)小结:作者受父亲的启发,所说的这段话是全文的中心所在。它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做人的道理,赞扬了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谦逊朴实、不计名利、有真才实学而不炫耀自己的人;赞扬了一切默默无闻,为人民多做好事,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批判了那些只求表面,贪图虚名,不学无术,对社会没有用的人。父亲的教导深深印在作者的心上,“落花生”的精神贯彻在他一生的做人、写作和教学之中。
(4)齐读全文最后一节。思考:这一节对全篇文章和突出文章中心起了什么作用?
(第一句讲过收获节的谈话一直到深夜,交待了时间,把事情叙述完整。第二句说明了父亲的话给“我”的印象之深,说明了作者在收获节上的收获之大,也可见母亲安排这一活动约用意和父亲参加这一活动的目的。这样的结尾深化了主题。)
5.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五)练习根据课文的中心,分清主次。
1.结合“我”的一段话,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课文通过收获节上一家人对花生好处的议论,说明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谈花生到论人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可以使学生对文章的主次有具体的感受,对文章主次与中心思想的关系有比较具体的体会。
3.这篇课文的重点是过收获节,议花生是主要的,父亲的议论是着重写的,这样可以突出文章的中心。其它内容略写,但它为文章的主要内容起说明交待的作用,不能不写。我们在写作时也要确定重点,做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及写作特点。
(七)总结
这篇课文借写花生,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种写法就叫“借物喻理”。在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事物能给我们以启迪,让我们懂得深刻的道理。如:粉笔这个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小东西,为了让同学们获得知识,不惜牺牲自己;蜡烛,照亮了别人而毁灭了自己……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学习本课“借物喻理”的写法。
五年级语文落花生教案14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六个生字,正确读写“居然”、“榨油”、“便宜”、“爱慕”、“体面”、“吩咐”“分辨”等词语。
2、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明白花生最可贵的好处,懂得做人应该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只求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课前准备】
1、学生搜集作者和有关落花生的资料,教师准备关于落花生的课件。
2、准备一块小黑板,上面抄写好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导入
1、齐读课题,你知道“落花生”是什么意思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出示落花生的图片,教师补充讲解花生为什么叫做“落花生”。
3、本篇课文的作者是许地山,他有个笔名叫落华生,他为什么取这个笔名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中,走进许地山童年的时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主识字:
1、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指名读课文,全班正音。(如,“空地”的“空”读四声kòng,“吩咐”的“咐”和“便宜”的“宜”在文中读轻声。)
3、拼读生字,着眼学法,重点强化。(由学生提出易错的字,并展示自己的学法)
4、在预习的过程中,你都理解了哪些词的意思,用什么方法理解的?(注重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不要死背词典中的解释)
(2)读顺课文,感知文本内容
1、同桌互读,把课文读通读顺。(给足时间让学生读书)
2、由同学互相推荐读,老师要鼓励读书不太好的.同学展示自己,多鼓励他们。
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看看你对课文都有了哪些了解?
三、默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大家默读课文之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你准备怎样给本文分段,为什么?(讨论并明确分段)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回忆课文内容,整体感知
齐读课题,回忆课文内容,想想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
二、细读课文、突破重难点
默读课文,看看你对哪部分内容更有感受,再好好读一读。(根据学生发言情况相机引导)
1、种花生、收花生:(略处理)利用评读的方式指导学生抓住“居然”读出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意外、欣喜。
2、充分读书、突破重难点:
(1)自由读、指名读出花生的好处。
(2)学生根据收集的课外资料补充花生的好处。
(3)出示第10自然段,体会花生的可贵之处。
①填表助学,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花生的可贵之处:(在同学自由读之后填表)
花生桃、石榴、苹果
位置埋在地里高高地挂在枝头
外表矮矮地长鲜红嫩绿
印象挖起来才知道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②出示花生和桃、石榴、苹果的图片,同桌对比着读。一个读桃、石榴、苹果,一个读花生。
③指名读,评读: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或者通过他的朗读你感受到什么?
④再次读,看看你对花生又有什么新的认识?(引导学生体会出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它非常实用,默默地为人类奉献)
(4)对比读句子,体会父亲对我们的希望。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两句话意思不一样,“只”是单单的意思,爸爸的意思是做人不能只追求外表的体面,更重要希望我们做一个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计名利,像花生一样的对别人有用的人)
(5)通过填空,加深理解:在你身边一定有许多像花生一样的人,让我们来赞美花生,赞美像花生一样有用的人。
“我爱花生,它的好处很多,它虽然没有(),但可贵的是()。我们的()不正像花生一样吗?他()。我赞美花生,我更要赞美()。”
三、召开小辩论会,张显学生个性
在当今的社会你想做一个像桃子、石榴、苹果一样的人呢,还是做一个像花生一样的人呢?为什么?
四、总结全文、深化中心
那一夜我们谈到深夜才散。花生做的食品都吃完了,父亲的话却深深印在我的心上。
许地山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他长大后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个笔名叫落花生,这就是他笔名的由来。在抗日战争中,他为抗日奔波劳累过度而去世,年仅48岁,他的确是一位具有花生精神的人。让我们来一起读读他说的这句话:“我要像落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五年级语文落花生教案15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7个生字。能正确抄写第10自然段,会用“居然”造句。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道理。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重点句。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4、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教学重点:
1、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深刻含义,从中体会做人的道理。
2、分清文章的主次,体会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认识花生
1、根根胡须入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
2、畅谈花生。
3、认识作者(读“资料袋”)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的顺序,认识文章的详略
1、自由朗读课文,同位学习生字、组词,体会“居然、开辟”的意思。
2、检查学生预习生字的情况。
3、以“种花生——( )——( )——( )”为训练内容理清文章的顺序。
4、了解文章的详略,简单学习第一、二部分。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小组合作朗读课文第三段
1、讨论:姐弟们说到了花生的哪些好处?
2、汇报,板书:味美 可以榨油 便宜 大家都喜欢吃
五、分角色朗读第三段,思考:父亲怎样议花生?
1、汇报,找重点词语,板书:
最可贵 矮矮地长在地上 果实埋在地里 必须
2、朗读该自然段。
3、以练习加深体会
父亲的话中提到了
四种事物,父亲虽然认为 让人一见就
,但是和 相比,还是 最可贵。
4、所以父亲要我们做怎样的人?说说对父亲的话理解。
5、讨论:生活中有哪些像花生一样的人?
6、“桃子、石榴、苹果”是不是就不是好东西呢?作者是以花生讲到做人,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这就叫借物喻人。
六、有感情朗读全文
七、复习生字词语,做词语作业。
附板书:
15、落花生
种花生 收花生
准备品尝花生
品花生
议花生
(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的话中提到了
四种事物,父亲虽然认为 让人一见就 ,但是和 相比,还是 最可贵。
【五年级语文落花生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落花生》教案04-12
人教版语文落花生教案12-03
五年级上册语文《落花生》教案12-14
五年级《落花生》教案10-27
五年级《落花生》教案12-24
落花生的教案03-13
《落花生》教案11-27
落花生教案06-17
《落花生》教案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