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柯》教案

时间:2023-03-12 18:41:07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丹柯》教案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丹柯》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丹柯》教案

《丹柯》教案1

  教学目标

  1、分析丹柯这一人物形象,探究小说的主题。

  2、小说主题的认识以及实现的途径。

  3、学习主人公歌颂的勇于实践、不计个人得失的献身精神以及这种精神所具有的时代意义。

  学情分析

  1、丹柯悲剧的根源和意义。

  2、认识小说主题的选择与开掘。

  重点难点

  1、丹柯悲剧的根源和意义。

  2、认识小说主题的选择与开掘。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

  很多同学都喜欢读小说,在这里先送给大家一句话,这是我读小说的一点感受(幻灯):读伟大的小说,捧起前与放下后你已判若两人!

  为什么小说有如此大的作用?主要是因为伟大的小说有着博大深邃的思想内涵、深刻的主题,它能丰富我们的思想情感,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

  今天我们学是选修课“外国小说欣赏”中的一篇富有激情的小说高尔基的《丹柯》,学习的话题是“小说的主题”。

  二、作者介绍

  前苏联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列宁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导师。父亲是木匠。早年丧父,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家。11岁开始独立谋生,其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旧社会的底层度过的。高尔基早年的不平凡的经历在他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中作了生动的记述。人间的苦难,生活的辛酸,磨练了他的斗志;他在繁重劳动之余,勤奋自学不息。

  1906年发表长篇小说《母亲》,反映了俄国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被列宁称为“一本很及时的好书。”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有《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丹柯》选自《伊则吉尔老婆子》,是高尔基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作。

  三、梳理情节,探究主题

  1、是不是所有小说都有主题?

  应该说所有小说都有主题,但有的是以故事为目的的,像现在许多流行小说、网络小说就属于这一类,它的主题在故事中不自觉地表现出来的,这一类小说多适于娱乐;相比较而言,以表现思想为目的的小说更值得我们关注,它们让你边娱乐边思考,丰富和充实了我们的思想,陶冶了我们的情操,升华了我们的人生境界。《丹柯》就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篇。

  2、小说的主题哪里去找呢?

  通过环境、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分析来发现。

  3、下面我们就按照这个思路来解读这篇小说的主题。我们先请一位同学复述一下故事情节。

  (1)指名简要复述小说故事情节。

  (2)你看到了怎样的一个丹柯?(勇敢勇于实践自我牺牲)

  (3)这篇小说的母题是什么?

  明确:这是一篇关于英雄的故事,“英雄”是小说一个重要的母题,像大家熟悉的《老人与海》、中国的《西游记》等等都是。读这类小说我们首先要关注的是:英雄遭遇了怎样的困境?可以说没有困境就没有英雄。

  4、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族人的`困境。

  明确:前面是阴森恐怖、看不到光明的森林,后面是强大的敌人,他们已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甚至他们有的人已经准备到敌人那儿去,将他们的自由献给敌人。

  5、结合全文,理解第一段中“这是一些快乐的、强壮的、勇敢的人”的含义。

  明确:首先,它极力描写森林给这些落难人群的恐惧感和压迫感。这种感觉如此强烈以至于曾经享有快乐的人群不再畏惧将自己的自由献给敌人了。

  其次,课文用来说明这些人平时看起来也很勇敢,反衬出他们在遇到困难后,在关健时刻缺乏挑战困难、拯救族群的勇气。

  6、文章一开头并没有马上写丹柯,而是先写一群生活在草原上的人被赶到不宜生存的林子深处的情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样写是为丹柯的出场拉开序幕,用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懦弱和恐惧衬托出丹柯的勇敢与坚强。这种扬彼抑此的手法成功地烘托出丹柯地精神面貌,奠定了主题的基调。

  7、我们再来看丹柯的困境。丹柯不但有与族人一样的困境,更有族人们忘恩负义的指责和死的威胁。

  分析丹柯所处的困境,就从文章一波三折的情节来分析。

  一个是当族人们在森林阴森恐惧的压迫下,开始犹豫、退缩甚至想回去当奴隶的时候,丹柯站出来,呼吁“什么事都不做的人不会得到什么结果的”“林子是有尽头的”,并勇敢地挺身而出,成了全族的领路人。

  二是在遇到密林时却开始抱怨他年轻而没有经验,“可是他还在他们的前面走着,他快乐而安详”。

  三是大雷雨来临时,族人们疲乏透顶、勇气全失,迁怒于丹柯,抱怨、指责,甚至要弄死他的时候,丹柯却还是“愿意搭救他们,把他们领到一条容易走的路上去”,并“抓开了自己的胸膛”,拿出自己的心来,“把高高地举在头上”。

  最后,树林分开了,广大的草原横在自己的面前。

  8、高尔基借丹柯的形象在歌颂怎样一种精神?

  歌颂了丹柯勇于实践、不计个人得失、一心为公的品格,自信勇敢、敢于牺牲的精神。

  第2课时

  1、领会精读课文的内容和题旨。

  2、体会文中蕴涵的悲壮情感。

  3、了解“一波三折”的情节设置对表现主题的作用。

  一、复习检查

  二、分析主题的模糊性或多角度性

  1、有人说,丹柯在处理自己和族人的关系上也有问题,他没有作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让更多的人看到希望和光明,从而理解自己,齐心协力把大家带出森林。你同意这一想法吗?

  (学生赞同)这就是多元化解读小说主题。

  2、文章结尾“充满了希望的快乐的人们并没有注意到他的死,也没有看到丹柯的勇敢的心还在他的尸首旁边燃烧。只有一个仔细的人注意到这个,有点害怕,那脚踏在那颗骄傲的心上……那颗心裂散开来,成了许多火星,熄了……”的交代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主题的表达有何意义和作用?

  明确:这段文字,通过对族人走出森林为胜利欢呼时,却忘记了带领他们穿越黑暗的丹柯,更有胆小之人,因害怕丹柯那颗仍在燃烧的心而不惜用脚将它踏灭的交代,为人物形象增添了悲剧色彩,从而使英雄形象显得更加丰满而饱满,增强了小说感人的艺术力量。

  3、小说的主题在歌颂勇于实践、不计个人得失的献身精神之外又增添了一份悲剧色彩,这显出了主题的复杂性。文章除了结尾部分表现人物的悲剧性,还有哪些地方表现人物的悲剧性?

  情节设置的一波三折上凸现小说主题的悲剧意味:

  (1)人们推举丹柯领导族人,在遇到密林时却开始抱怨他年轻没有经验。

  (2)大雷雨来临时,众人对丹柯争相诋毁、责难

  ((3)就是刚才分析的结尾部分内容。为了中止人们毫无作用的抱怨,尽快带领大家走出森林,他毅然掏出了自己那颗真诚的、燃烧着的心,然而当族人欢呼胜利时忘记了丹柯,胆小之人因为害怕丹柯那颗仍在燃烧的心而不惜用脚将其踏灭。)

  4、小说除了在情节上来凸现主题,还运用了一个表现手法来加强主题的表达效果。这是——浪漫主义手法。

  丹柯将众人引向光明却遭到诋毁与误解,一颗勇敢而骄傲的心却被胆小鬼踏灭,如此种种颇有鲁迅笔下启蒙者的味道。不同的是,丹柯是一个浪漫主义的悲剧英雄形象,而夏瑜们却是现实主义的悲剧英雄形象。

  (1)强烈的美丑对比:年少而俊美的丹柯眼睛明亮如火,族人则恶如野兽。

  (2)极尽想像、夸张之能事:森林恐怖险恶环境的描写,丹柯高举燃烧的心为众人引路,碎裂的心化为草地上蓝色的火星。

  5、分析局部

  (1)“你们不能够用思想移开路上的石头。什么事都不做的人不会得到什么结果的。为什么我们要把我们的气力浪费在思想上、悲伤上呢?”

  认真朗读,体会其中蕴涵的哲理。

  (2)如何理解“林子是有尽头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有尽头的!”在文中的含义?

  “林子”,特指困难,可以理解为人生旅途中的一次挫折,也可以理解成整个民族遭遇的灾难何困境。而“尽头”是“有限”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困难何挫折都是有限的,并非无穷无尽的,只要我们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总有一天能够走出乌云,走出困境,取得胜利。这句话还可以理解成除困难外的其他东西,比如安逸享乐等都不可能是无穷尽的,需要人们时刻去争取,而并非一劳永逸。

  (3)“树林忽然在他们前面分开了,分开了,等到他们走过以后,它又合拢起来,还是又密又静的;丹柯和所有的人都浸在雨水洗干净了的新鲜空气和阳光的海洋里。在那边,在他们的后面,在林子的上空,还有雷雨,可是在这儿,太阳发出了灿烂的光辉,草原一起一伏,好像在呼吸一样,草叶带着一颗一颗钻石一样的雨珠在闪亮,河面上泛着金光……”如何理解这段景物描写的特点、意义和作用?

  这段景物描写,以浪漫主义的夸张和想象,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丹柯的英雄壮举所产生的强烈的震撼效果及其胜利带领族人抵达草原后的那种安宁、自由、和平与美好的景象,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英雄及其英雄精神、英雄业绩的热情讴歌和真诚赞美。

  三、拓展

  1、从丹柯想到自己:我若遇到像他一样的困境?

  2、从族人想到自己:应该如何对待丹柯那样的人?

《丹柯》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领会作品的内容和主旨。

  2、了解小说的主题、主题形成的途径和主题的实现效果。

  3、分析小说内容和主题的关系、不同艺术手法对主题的呈现作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运用不同艺术手法表现主题的途径。

  2、浪漫主义、寓言、象征等手法的赏析。

  三、教学时间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介绍高尔基及《伊则吉尔老婆子》。

  (二)指名请学生复述《丹柯》的故事。共同去收集故事的要点。

  1、外敌的强大,森林环绕的艰险,在困难面前族人畏缩。

  2、美少年丹柯带领大家在森林里寻找出路,黑森林的阴森恐怖,雷电暴雨的袭击,人们对出路产生疑虑,并要对丹柯进行报复。

  3、丹柯抓开自己的胸膛,高擎自己燃烧的心照亮了大家前进的路,他带领大家终于走出了黑森林,丹柯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三)形象分析

  1、请找一找丹柯面临哪几个方面的困难。

  讨论明确:在丹柯面前有两重困难,一是自然环境,二是人为因素。

  画出描写恶劣的自然环境的句子自读,品味一下作者是怎样来表现环境的恶劣的。

  明确:作者采用铺饰、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来描写环境,与一般的对环境的描写不同之处在于作者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极力渲染了环境的恶劣,预示着摆在主人公面前的困难极其强大,困难越大人物的性格越鲜明。

  人为方面的困难,在他面前是一群自私自利、胆小怕事、毫无责任感可言的族人。

  筛选出族人变化过程中重要词语。

  讨论明确:“快乐,强壮、勇敢”——“衰弱、恐怖”——“和谐、相信”——“抱怨、围攻”——“践踏”

  2、面对这样的一波三折,丹柯有没有动摇?从丹柯的话中挑选出自己感触最深的一至两句,讨论交流。

  ①“你们不能够用思想移开路上的石头。什么事都不做的人不会得到什么结果的。为什么我们要把我们的气力浪费在思想上、悲伤上呢?起来,我们到林子里去,林子是有尽头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有尽头的!我们走!喂!嘿!”

  (首先这句话体现了这群族人胆小、懦弱的本质,其次体现了人物本身勇于实践的精神,他坚信森林一定有尽头。“林子”,特指困难,可以理解为人生旅途中的挫折,也可以理解成整个民族遭遇的灾难和困境。而“尽头”是“有限”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困难和挫折都是有限的,并非无穷无尽的,只要我们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总有一天能够走出乌云,走出困境,取得胜利。)

  ②“我有领导的勇气,所以我来领导你们!可是你们呢?你们做了什么对你们自己有益的事情呢?你们只是走,你们却不能保持你们的气力走更长的路!你们只是走,走,像一群绵羊一样!”

  (对于这群族人丹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通过丹柯对族人的批评认识到实践和合作精神的可贵,进一步感受丹柯身上的实践精神和献身精神。)

  3、丹柯用自己的燃烧的心照亮了前进的道路,最后他们走出了森林,“树林忽然在他们前面分开了,分开了,等到他们走过以后,它又合拢起来,还是又密又静的;丹柯和所有的人都浸在雨水洗干净了的新鲜空气和阳光的海洋里。在那边,在他们的后面,在林子的上空,还有雷雨,可是在这儿,太阳发出了灿烂的'光辉,草原一起一伏,好像在呼吸一样,草叶带着一颗一颗钻石一样的雨珠在闪亮,河面上泛着金光……”如何理解这段景物描写的特点、意义和作用?

  这段景物描写,以浪漫主义的夸张和想象,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丹柯的英雄壮举所产生的强烈的震撼效果及其胜利带领族人抵达草原后的那种安宁、自由、和平与美好的景象,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英雄及其英雄精神、英雄业绩的热情讴歌和真诚赞美。

  4、丹柯用自己的燃烧的心照亮了这一群自私自利的族人前进的道路,他的举动得到理解了吗?

  明确:充满了希望的快乐的人们并没有注意到他的死,也没有看到丹柯的勇敢的心还在他的尸首旁边燃烧。只有一个仔细的人注意到这个,有点害怕,用脚踏在那颗骄傲的心上。……

  5、对于人们的表现请问同学有何感受?

  明确:丹柯把生命献给了大家,可是却不被理解,作品批判了这一群无知的族人的同时也给丹柯这一个英雄身上蒙上了一层悲剧意味。

  (四)分析小说的主题,体会浪漫主义手法:

  美丑对比----丹柯眼睛明亮如火,族人则恶如野兽

  想象夸张----抓出心,心燃烧,拿在自己手里,给人们照亮。

《丹柯》教案3

  一、教学目标

  1.领会《丹柯》的主要内容,体会丹柯形象的悲剧色彩;

  2.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探究小说的主题;

  3.赏析小说的浪漫主义手法,训练学生的想象力。

  二、学情分析

  《丹柯》是一篇以人物为主表现主题的小说,同时也是一篇以思想为目的的小说,在教学设计时,为了突出教学重点,避免课堂沉闷,我采取以品读为主线,以话题为引导的方式层层推进。首先以诵读小说的精彩情节切入,先声夺人,营造出悲壮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体会悲剧震撼人心的力量;然后以分组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从多元化的角度探究小说的主题,让学生更直观的认识到小说主题的复杂多元,引发学生对如何对待人生的困境,如何对待身边的英雄的深思;最后我还设计了一个拓展延伸,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以浪漫主义手法进行创作,训练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写作水平。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小说多元化的主题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悲剧性主题的审美能力

  提高学生浪漫主义手法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

  4.1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初识英雄

  任时光飞逝,岁月匆匆,带走了无数有形的生命,却留下了许多永恒的精神。无论是易水送别的荆轲,还是乌江自刎的项羽,抑或是风波亭上的岳飞,虽然时隔千载,但他们在我们心中依然光彩熠熠,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英雄。英雄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与梦想,也是文学作品中的母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高尔基笔下的一位英雄——丹柯。

  (板书课题及作者)

  活动2【讲授】初读,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文,谈谈丹柯给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2.那么在他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呢?我们一起来梳理小说的情节。

  (学生交流后明确)

  (出示课件1)

  开端 面临困境 挺身而出

  发展 路遇艰难 遭受质疑

  高潮 高举燃心 引领前行

  结局 走出困境 被人践踏

  活动3【讲授】 品读,体会悲情

  1.在这个故事中,丹柯最惊心动魄举动是丹柯掏心引领族人走向自由平原。现在老师来为大家朗读这一部分,请同学们静静地感受丹柯带给你心灵的冲击和震撼。请大家告诉我,现在你眼中的丹柯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1:丹柯是一个悲哀的人。他为一群忘恩负义的人献出了生命,他的死太不值得。这样的结局让我愤怒。

  学生2:丹柯是一个可敬的人。君子求仁而得仁,他为自己的理想献出生命。族人这一踏,踏出了高贵与猥琐的分界,我反而觉得英雄的可贵可敬。

  学生3:丹柯是一个孤独的人。无人理解的英雄凄凉地被族人无知的践踏,英雄的理想无人理解。

  2. 请一位同学带着愤怒和悲哀来朗读这一段。

  3.英雄的离去让我们扼腕叹息,痛心不已。既然大家的心情都无比沉痛,不如老师来给它改个结局,请同学们比较一下改过之后是不是更好,为什么?

  ( 出示课件2)

  充满了希望的快乐的人们立刻注意到他的死,看到丹柯的勇敢的心还在他的尸首旁边燃烧。他们不约而同地聚拢在他的周围,一起小心翼翼地捧起他那颗骄傲的心,越举越高,越举越高……

  (学生齐读后谈感受)

  4.教师小结: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它具有强烈的震撼人心的力量。例如我们读过的小说《哈姆雷特》、《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戏剧《窦娥冤》、诗歌《孔雀东南飞》等等,都以浓厚的悲剧色彩调动了我们的阅读情绪,增加了小说的艺术魅力。

  (板书:英雄 悲剧 )

  活动4【讲授】悟读,探究主题

  1.英雄让人敬仰,悲剧引人深思。那么丹柯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敬仰的英雄精神,他的悲剧又能引发我们哪些思考呢?现在我们分别从丹柯和族人的角度来探讨,我们分为两个小组进行探究,大家推举两个小组长来组织讨论、推荐发言并作小结。

  (分组,推举小组长,讨论)

  (出示课件3)

  第一组:跳读课文,划出文中描写丹柯言行的语句并讨论:我们从他身上能够得到哪些启示?“掏心引领”是他带出族人的唯一选择吗?

  第二组:扫读全文,划出文中描写族人性格以及对待丹柯态度的句子分析:族人们是真正“快乐、强壮、勇敢”的人吗?从他们身上引发了你的哪些思考?

  2.分组交流,小结。

  第一组小结:我们从丹柯身上看到了自信勇敢、宽容博爱、大公无私、敢于牺牲的英雄精神,也看到了英雄不善于与人沟通,不懂得发动群众。

  (出示课件4)

  丹柯:自信勇敢,宽容博爱,敢于牺牲

  不善于与人沟通,不懂得发动群众

  第二组小结:族人怯弱自私,出尔反尔,冷酷无情。从族人身上我们懂得了要勇敢面对困境,要懂得感恩,要尊重理解英雄。

  (出示课件5)

  族人:怯弱自私 出尔反尔 冷酷无情

  不懂感恩 不尊重、理解英雄

  3.教师小结:难怪有人这样说:“读伟大的小说,捧起前与放下后你已判若两人!”因为伟大的小说有着深邃的思想、深刻的主题。在这篇小说中,不仅表达了对丹柯英雄精神的赞颂,同时他的悲剧更能给我们以深思和警醒。

  (板书: 英雄 赞颂

  悲剧 警醒 )

  活动5【活动】赏读,拓展延伸

  1.其实我们身边也有很多丹柯这样的英雄,比如,因救落水顽童造成高位瘫痪,忍受委屈28年的见义勇为者方俊明;昆明301惨案中为了引开歹徒,大喊“你们来砍我”的人民警察张立元等等,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善待他们。

  但是,高尔基笔下的丹柯又超越了现实,他以燃烧的心为众人引路,他碎裂的.心化为草地上蓝色的火星,这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的,作者以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给我们营造出了一种神秘的氛围,这种超越现实的创作手法被称为什么手法?

  (学生回答,明确:浪漫主义手法)

  (出示课件6)

  浪漫主义手法: 用想象、夸张、虚构、变形、比喻、象征等艺术手段,塑造出一个艺术世界,表达自己的主观情感和思想。

  2.我们可以感受到这篇小说的环境描写也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请同学们从文中勾画出一两句你认为最具表现力的描写自然环境的句子进行赏析。

  (出示课件7)

  文中的环境描写极富浪漫主义色彩,请从中勾画出一两句进行赏析。

  (学生自由赏析)

  3.学以致用,如果你是跟随丹柯走出森林的族人之一,当你来到广大的草原,想象你可能会看到怎样的场景,开始怎样的新生活?请大家用浪漫主义手法写一个100字左右的小片段。

  (出示课件8)

  如果你是跟随丹柯走出森林的族人,当你来到广袤的草原,你可能会看到怎样的场景,又会开始怎样的新生活?请大家用浪漫主义手法写一个100字左右的小片段。

  (学生写作,交流展示)

  学生1:乌鸦的啼叫时远时近,时高时低,仿佛他们在盘旋、在哭号。一个闪电,劈中了它们的影子,他们飞跑了,它们狂叫了。周围的人更惊惧了,在光进不来逃不出的森林里,压抑像猛兽一样安静潜伏,一旦爆发,地崩山摧,把人的信念全拿起来捣碎了个透彻。

  学生2:树上的盘虬树皮和树瘤变成了睁开的眼睛,闪电一道道劈下来,眼睛一眨一眨,沼地的恶臭让树叶痛苦地卷曲扭下,树向人们倒下来,沼地让人们陷下去,但是不,树将要倒下来了,又在雪暴中舞动枝叶,泥沼让我陷下去了,我被困在泥中一点点下沉……

  学生3:突然天上划过一道狭长而尖利的闪电,巨大的森林一下子被劈向两旁,风呼啸着从天而降,匍匐于地的枝蔓紧跟着一阵欢喜,它们不安分地打着架,仿佛随时准备从地下一跃而起。有人被吓得哭出来,我强打起精神跟在队伍中,又一道闪电袭来,我觉得眼前一亮,随即看到一株千年的老树伸出它枯死的枝桠向我迎面扑来……

  活动6【讲授】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欣赏小说《丹柯》,不仅感受到了悲剧感人的艺术魅力,解读出了小说的主题,还学会了用浪漫主义的手法进行创作。希望今天的学习能对大家以后阅读文学作品,进行文学创作有所启示、有所帮助。

  【板书设计】 英雄 赞颂

  悲剧 警醒

  丹柯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丹柯

《丹柯》教案4

  一、情景导入

  很多同学都喜欢读小说,在这里先送给大家一句话,这是我读小说的一点感受:

  读伟大的小说,捧起前与放下后你已判若两人!

  为什么小说有如此大的作用?

  主要是因为伟大的小说有着博大深邃的思想内涵、深刻的主题,它能丰富我们的思想情感,提升我们的人生境界。

  今天我们学是选修课“外国小说欣赏”中的一篇富有激情的小说——高尔基的《丹柯》。

  二、知识链接

  高尔基前苏联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列宁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导师。

  作品:1906年发表长篇小说《母亲》,反映了俄国工人阶级的革命斗争,被列宁称为“一本很及时的好书。”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有《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丹柯》选自《伊则吉尔老婆子》,是高尔基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作。

  二、课堂研习

  这是一篇关于英雄的悲剧,“英雄”是小说一个重要的母题,读这类小说我们首先要关注的是:英雄遭遇了怎样的困境?可以说没有困境就没有英雄。

  明确:在丹柯面前有两重困难,一是自然环境,二是人为因素。

  请学生画出描写恶劣环境的句子,品味一下作者是怎样来表现环境的恶劣的。

  ①那儿很阴暗而且多泥沼,……人们就会因此接连地死去。

  ②另一条路是朝前走,可是那儿又有巨人一样的大树挡着路,……它好像就想压碎他们似的。

  ③更可怕的时候是风吹过树梢、整个林子发出低沉的响声、好像在威胁那些人、并且给他们唱葬歌。

  明确:前面是阴森恐怖、看不到光明的森林,后面是强大的'敌人,他们已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作者采用铺饰、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来描写环境,与一般的对环境的描写不同之处在于作者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极力渲染了环境的恶劣,预示着摆在人们面前的困难极其强大,困难越大人物的性格越鲜明。

  2、文章一开头并没有马上写丹柯,而是先写一群生活在草原上的人被赶到不宜生存的林子深处的情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这样写是为丹柯的出场拉开序幕,用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懦弱和恐惧衬托出丹柯的勇敢与坚强。这种扬彼抑此的手法成功地烘托出丹柯地精神面貌,奠定了主题的基调。

  3、文中丹柯是在什么情况下出场的?(几重困难?)他有什么表现?

  明确:①外族的入侵;②环境的险恶;③族人准备投降

  在他和他的族人身陷困境的时候(生存还是死亡?自由还是做奴隶?),号召他的族人穿越林子,追寻自由!

  (二)、分析艰难的旅途(2-21)

  1、在丹柯面前是一群自私自利、胆小怕事、毫无责任感可言的族人。要把这样一群人带出森林是一帆风顺的吗?作者是如何设计情节的,请生筛选出变化过程中重要词语。

  明确:

  (三)、分析英雄之死(22-25)

  1、文章结尾“充满了希望的快乐的人们并没有注意到他的死,也没有看到丹柯的勇敢的心还在他的尸首旁边燃烧。只有一个仔细的人注意到这个,有点害怕,那脚踏在那颗骄傲的心上8222;8222;那颗心裂散开来,成了许多火星,熄了8222;8222;”的交代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主题的表达有何意义和作用?

  提示:

  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鲁迅

  狭义悲剧:抗争、行动、毁灭一般被看做是它的三要素。

  广义悲剧:由此生发开去,常常指代一种氛围或感情基调,它不只意味着字面意义上的悲凉、哀伤,还有着与此相应的由于美的必然毁灭而带来庄严和壮丽。

  明确:这段文字,通过对族人走出森林为胜利欢呼时,却忘记了带领他们穿越黑暗的丹柯,更有胆小之人,因害怕丹柯那颗仍在燃烧的心而不惜用脚将它踏灭的交代,为人物形象增添了悲剧色彩,从而使英雄形象显得更加丰满而饱满,增强了小说感人的艺术力量。

  2、高尔基借丹柯的形象在歌颂怎样一种精神?

  明确:歌颂了丹柯勇于实践、不计个人得失、一心为公的品格,自信勇敢、敢于牺牲的精神。

  三、总结

  主题

  作家以英雄丹柯的遭遇,歌颂了以燃烧自己为他人照亮前进道路的勇士,赞扬了丹柯自信勇敢、勇于实践,大公无私、宽容博爱、一心为公、牺牲自我的奉献精神。

  象征手法

  ①文中高大坚固的树构成黑暗的森林,象征俄国大革命前夕社会的黑暗;

  ②广阔的草原让人豁然开朗,象征着人们从黑暗走向光明;

  ③丹柯带领人们走出黑暗的森林,走向广阔的草原,象征人们渴望走出黑暗、走向光明的愿望。

  ④文中的主人公丹柯和其他人们,象征着坚定地追求自由光明的领导者和先驱者和革命到来之前动摇犹疑的人民大众。

《丹柯》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能力:认识2个生字,主动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情感:感受丹柯为了拯救大家而牺牲自己的爱心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难点:

  对人物的思想品质的理解。

  教学教法:

  读中感悟,自读自悟。学法:自主探究。

  教学教具:

  资料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读读交流

  自由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丹柯的一件什么事?

  二、自读体会

  1。丹柯为拯救族人掏出自己火热的心照亮黑暗的举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找出课文中描写丹柯与族人走出黑暗时时的语言、外貌、神情的句子,体会到了什么?

  3。在族人不信任丹柯的时候,丹柯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有什么感想?

  三、总结课文

  引导学生交流,从生活中的那些人物的品质令我们感动?

  四、积累内化

  认识课文中的2个生字,自选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五、实践活动

  课外搜集一些为人类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故事读一读。

  在网上看有关电影。

  六、作业

  练习册相关的题任选三道。

  板书设计:

  丹柯的族人被赶到条件恶劣的林子深处

  丹柯的故事

  丹柯为了救族人用心照明黑暗走出绝境

《丹柯》教案6

  教学目的要求:

  1、知识目标:通过对比认识丹柯这一人物形象,探究小说的主题;学习课文通过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和浪漫主义手法来实现主题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比较阅读认识如何通过更好地选材、塑造人物等途径来表现主题并学会运用。

  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目标:学习主人公歌颂的勇于实践,不计个人得失的献身精神以及这种精神所具有的时代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1、小说主题的认识以及实现的途径。

  2、如何更好地通过选材、塑造人物等途径来表现主题。

  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

  教学上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首先教师通过提问在两组对比(丹柯与恶劣的环境、丹柯与族人)中认识丹柯的英雄形象,再通过一波三折的情节认识英雄身上所具有的悲剧意味。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还记得“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句话吗?这是高尔基笔下的海燕,这只与暴风雨搏击的海燕鼓舞了无数的人,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他笔下的另一位英雄——丹柯。

  二、介绍作者高尔基。

  高尔基:苏联作家。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列宁称他为“无产阶级艺术最杰出的代表”。代表作品:《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母亲》等。

  高尔基不仅是语言艺术家,同时还是评论家、政论家和学者。高尔基的文学论文是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重大贡献。此外高尔基还从事大量的社会活动,他曾担任《红色处女地》杂志的编辑工作,组织“世界文学出版社”,领导1934年第一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工作,同时他还是国内战争史和工厂史写作的倡导者和组织者。在他的关怀下,培养出整整一代的优秀苏联作家。

  小说是一个叫伊泽吉尔的老太婆向我讲述了她的故事。她述说了年轻人怎样变成了老人,勇敢的人怎样怯弱了,自由的人怎样成了奴隶。小说幻想了一个美好的世界,抨击了日益艰难,日益腐朽的十九世纪末的俄国。表达了高尔基早年的创作倾向与创作方法。

  《丹柯的故事》带给我们的故事是震撼的,人们总是渴望完美的结局,希望善良的人都有好的结局,正是这种心理促使我们更容易为被摧毁的事物震撼和哀伤。勇士丹柯的故事带给我们的就是这种震撼的力量。

  三、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阅读课文

  思考1:丹柯是一个怎样 的人?

  明确:丹柯是一个英勇的人。

  2、丹柯是一个英雄 ,为什么丹柯能成为英雄?往往说“时世造英雄”请找一找在丹柯面前有哪几个方面的困难。

  讨论明确:在丹柯面前有两重困难,一是自然环境,二是人为因素。

  四、请学生画出描写恶劣的自然环境的句子自读,品味一下作者是怎样来表现环境的恶劣的。

  明确:①那儿很阴暗而且多泥沼,因为林子太古老了,树枝密密层层缠结在一块儿,遮盖了天空,太阳光也不容易穿过浓密的树叶,射到沼地上。然而要是太阳光落在泥沼的水面上,就会有一股恶臭升起来,人们就会因此接连地死去。

  ②另一条路是朝前走,可是那儿又有巨人一样的大树挡着路,那些有力的'桠枝紧紧地抱在一块儿,纠曲的树根牢牢地生在沼地的粘泥里。这些石头一样的大树白天不响也不动地立在灰暗中,夜晚人们燃起营火的时候,它们更紧地挤在人们的四周。不论是白天或夜晚,在那些人的周围总有一个坚固的黑暗的圈子,它好像就想压碎他们似的 。

  ③更可怕的时候是风吹过树梢、整个林子发出低沉的响声、好像在威胁那些人、并且给他们唱葬歌。

  ④四周是一片黑暗,他们每一步都碰见泥沼张开它那龌龊的、贪吃的大口,把人吞下去,树木像一面牢固的墙拦住他们的路,树枝纠缠在一块儿;树根像蛇一样地朝四面八方伸出去。

  ⑤可是有一会儿在林子的上空来了大雷雨,树木凶恶地、威胁地低声讲起话来。林子显得非常黑,好像自从它长出来以后世界上所有过的黑夜全集中在这儿了。

  ⑥树林一直不停地发出 低沉的声音,来响应他们的叫嚷,电光把黑暗撕成了碎片。

  明确:作者采用铺饰、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来描写环境,与一般的对环境的描写不同之处在于作者采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极力渲染了环境的恶劣,预示着摆在主人公面前的困难极其强大,困难越大人物的性格越鲜明。

  五、人为方面的困难,在他面前是一群自私自利、胆小怕事、毫无责任感可言的族人。

  要把这样一群人带出森林是一帆风顺的吗?作者是如何设计情节的,请生筛选出变化过程中重要词语。

  讨论明确:“快乐,强壮、勇敢”——“衰弱、恐怖”——“和谐、相信”——“抱怨、围攻”——“践踏”

  六、面对这样的一波三折,丹柯有没有动摇?从丹柯的话中挑选出自己感触最深的一至两句,并加于体会。

  明确:

  ①“你们不能够用思想移开路上的石头。什么事都不做的人不会得到什么结果的。为什么我们要把我们的气力浪费在思想上、悲伤上呢?起来,我们到林子里去,林子是有尽头的,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有尽头的!我们走!喂!嘿!”

  体会:(首先丹柯的这句话体现了这群族人胆小、懦弱的本质,其次体现了人物本身勇于实践的精神,他坚信森林一定有尽头。)

  ②“我有领导的勇气,所以我来领导你们!可是你们呢?你们做了什么对你们自己有益的事情呢?你们只是走,你们却不能保持你们的气力走更长的路!你们只是走,走,像一群绵羊一样!”

  体会:(对于这群族人丹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通过丹柯对族人的批评认识到实践和合作精神的可贵。)

  七、最后丹柯用自己的燃烧的心照亮了这一群自私自利的族人前进的道路,他的举动得到理解了吗?从文章中筛选出信息。

  明确:充满了希望的快乐的人们并没有注意到他的死,也没有看到丹柯的勇敢的心还在他的尸首旁边燃烧。只有一个仔细的人注意到这个,有点害怕,那脚踏在那颗骄傲的心上。……

  对于人们的表现请问同学们有何感受?

  明确:丹柯把生命献给了大家,可是却不被理解,作品批判了这一群无知的族人的同时也给丹柯这一个英雄身上蒙上了一层悲剧意味。

  八、比较阅读

  1、丹柯这一个形象不禁使我们想起了鲁迅笔下的另一个人物——夏瑜。

  2、药的故事梗概:老栓的儿子得了肺痨,现在话就是肺结核,那个时代里是治不好的绝症,当时人们流传人血馒头可以治好,所以老栓花了大钱买下了从判党(共产党)斩首时染好的血馒头,回去蒸给小栓吃,可惜他的努力只起到了安慰作用,小栓最终还是死了.和他的坟临近的地方是那个被斩首的革命党(夏家的小儿子)的墓,他的墓上有一圈鲜艳的小花,但小栓的却什么也没有……

  《药》是一个比喻。救国的重任,在鲁迅看来,绝不是小资产阶级发动的革命所能胜任的。因为其脱离工农的固有缺陷,使他们在国家政治力量对比中始终软弱无力。尽管那些内心有着真诚的为救国不惜付出生命的热情的人,到死也得不到普通群众的理解,更得不到多数人的支持,最终为国捐躯,身首异处,自己的鲜血却被没觉悟的老百姓当作治肺痨的迷信药物吃掉。

  《药》的明线是描写群众愚昧;其暗线歌颂了革命者的献身。用人血馒头将明暗两条线索连结起来,就更加突出了群众的愚昧,但却又使献身的革命者感到了一种难以忍耐的悲哀和孤寂。作者所揭示的不是夏瑜有什么错误和缺点,而是群众身上的弱点。并且不是一般的揭示,而是把这种弱点和革命、革命者联结起来,更加深刻地加以揭示。诚然夏瑜是孤寂和悲哀的,但作者并没有剖析他这孤寂和悲哀的主观原因,比如“脱离群众”之类,而是着重在揭示造成这种悲哀和孤寂的客观原因。就在剖析客观原因的时候,作者也不是着重在揭示反动统治者的凶残和狡猾,而是侧重描绘群众的麻木和愚昧。这就是说,革命者的悲哀和孤寂是因为深味了群众的愚昧和麻木之故。鲁迅曾经与友人谈及这篇作品,他说:“《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捷地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却还要因了愚昧的见解,以为这牺牲可以享用……”我们认为鲁迅的这一段话已经清楚地说明他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如果需要我们做出概括的话,《药》的主题就是:群众现在还很愚昧,他们对于革命本是迫切需要的,然而他们却毫不觉悟,甚至敌视革命。要革命,就必须用科学的、民主的思想,把他们从孔孟之道和封建迷信的长期统治下解放出来,否则,革命的成功就没有希望。

  3、请大家就作品在情节安排、主题表现、人物刻画等方面的异同点讨论。

  明确:

  《药》通过茶客的交谈来侧面体现夏瑜的性格特征以及他的悲剧意味。因为夏瑜在小说中是一条暗线,小说主要反映的是民众的愚昧应引起疗救的注意。而《丹柯》是正面塑造英雄形象来宣扬一种献身精神。

  《药》夏瑜为了革命献出了生命,但是革命没有成功,这与作品要表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软弱性相一致。而丹柯经过努力终于带领族人迎来了胜利,因为这与作品宣扬的英雄主义一致。

  两人都为人民献身都得不到人民的理解,所以两人身上都有悲剧意味,所不同的是夏瑜是一个现实主义的悲剧英雄形象,而丹柯是一个浪漫主义的悲剧英雄形象。

  后夏瑜的坟头出现了花环,丹柯的心成了火星,都预示着革命之火没有熄灭。

  教师总结: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两位大师为了表现相同的主题,在人物的塑造、情节的安排以及运用手法上却是不同的。这对于我们的写作是很有启发的。请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明确:小说的叙述角度、结构和语言,都与主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分析主题时也应予以足够的重视。相同的题材,采用不同的结构、语言和叙述角度,主题也会有所不同 。

  九、作业布置

  本文是巴金先生翻译的,他曾经讲过“我仰慕高尔基的英雄‘勇士丹柯’,他掏出燃烧的心,给人们带路,我把这幅图画作为写作的最高境界……”巴金老人又何尝不是一个丹柯呢?他说过:“生命在于付出。我的心里怀有一个愿望,这是没有人知道的:我愿每个人都有住房,每张口都有饱饭,每个心都得到温暖。我想擦干每个人的眼泪,不再让任何人拉掉别人的一根头发。”请就对巴金老人的这一句话的结合现实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写一篇400字左右的短文。

《丹柯》教案7

  教学内容:

  丹柯的故事

  目标:

  知识: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能力:

  认识2个生字,主动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情感:

  感受丹柯为了拯救大家而牺牲自己的爱心的高贵品质。

  重、难点:

  对人物的品质的理解。

  教法:

  读中感悟,自读自悟。学法:自主探究。

  流程:

  一.谈话引入,读读交流

  自由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丹柯的一件什么事?

  二、自读体会:

  1.丹柯为拯救族人掏己火热的心照亮黑暗的`举动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找出课文中描写丹柯与族人走出黑暗时时的语言、外貌、神情的句子,体会到了什么?

  3.在族人不信任丹柯的时候,丹柯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有什么感想?

  三、课文:

  引导学生交流,从生活中的那些人物的品质令我们感动?

  四、积累内化:

  认识课文中的2个生字,自选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五、实践活动:

  课外搜集一些为人类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故事读一读。

  在上看有关电影。

  六、作业:

  练习册相关的题任选三道。

  板书:

  丹柯的族人被赶到条件恶劣的林子深处

  丹柯的故事

  丹柯为了救族人用心照明黑暗走出绝境

【《丹柯》教案】相关文章:

《柯敬仲墨竹》原文赏析02-19

柯敬仲墨竹原文及赏析08-18

于丹感悟人生经典语录02-20

元丹丘歌原文及赏析09-04

南柯子·池水凝新碧原文及赏析08-31

南柯子·忆旧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08-15

风入松·寄柯敬仲原文及赏析09-02

感遇·江南有丹橘原文及赏析08-26

《南柯子·山冥云阴重》原文及赏析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