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3-03-12 17:44:34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热门】小学数学教案锦集七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热门】小学数学教案锦集七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认识笔画“一”。

  2、正确、流利、稍带感情的朗读课文。

  3、初步感受童谣中所表现的景色美。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认识12个字,会写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笔画“一”。

  难点:分辨“入”和“八”。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朗读歌谣,初步感受课文的景色美。

  2、认识笔画“一”和田字格,会写“一”。

  【课时重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会写生字“一”,写好笔画“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音节tínɡèryāntái liùjiājiǔhuāshízu

  2、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经过开学到现在一个多月的学习,我们不知不觉已经掌握一把通往知识宝殿的金钥匙,那就是汉语拼音,有了这些拼音朋友的带领,我们将很快地进入识字王国,在那儿我们会认识更多的汉字朋友!你们高兴吗?现在让我们一起快乐地向识字王国出发吧!

  二、借助拼音,初读感知。

  1、咦?这是什么地方?不急,你将会从这首古诗中找到答案。知道什么是古诗吗?想读吗?

  2、请小朋友打开课文,自己借助拼音读读这首诗,不会读的音节可以画一画。(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或者和同桌一起读两遍。

  4、指名读:请会读一句的小朋友读一读,请会读两句的小朋友读一读,请全都会读的小朋友读一读。

  5、用铅笔圈出这首诗中的生字,借助拼音读一读,记一记。

  6、出示生字卡片齐读、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7、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回诗中再读一读,齐读诗歌。

  8、师:读着读着,你仿佛看见了什么?(生自由说)

  三、借助画面,再读感悟。

  1、出示课文插图,听师范读。刚才脑海里出现这幅画的小朋友请起立,掌声表扬自己。你们不仅会读课文,而且读懂了课文,多能干呀!

  2、看图。师:中国有句话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们能读着诗看到画,能不能看着画读出诗呢?

  老师指着行走的孩子,学生读“一去二三里”

  老师指着炊烟袅袅的房屋,学生读“烟村四五家”

  老师指着亭子,学生读“亭台六七座”

  老师指着路边的花,学生读“八九十枝花”

  老师指着整幅画学生读整首诗。要求读流利、读正确。

  3、情趣练读,读出节奏感。

  老师以什么样的速度读前一句,学生也以什么样的.速度读后一句。

  一学生以什么样的速度读前一句,另一学生也以什么样的速度读后一句。

  4、当小诗人,有感情的读一读。试背。

  四、巩固生字。

  1、全班交流:这篇课文里,你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表扬自主识字的学生)

  2、打乱顺序开火车巩固生字。

  3、给生字排排队。(一至十是数字,去和里不是)

  五、认识田字格,学习田字格歌

  1、小朋友我们已经知道拼音的家在四线格,那汉字的家在哪儿呢?这就是生字的家(出示田字格),就是这样四方方的,中间有横中线和竖中线分割成四个一样大小的小格。你们知道它们有什么用吗?

  2、了解作用:有了它们就知道笔画的位置了,可以帮助小朋友把字写工整、写匀称,

  3、读儿歌

  田字格,四方方,写好汉字它来帮。

  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

  横中线、竖中线,各个方位记心间。

  六、指导书写“一”:先师范写,生描红

  1、写字姿势歌。

  写字时要注意,头摆正,肩放平,腰挺直,脚踏实。还要做到三个一……

  2、指导写字。

  介绍笔画名称:“一”由一笔组成,这个笔画叫横,生书空。

  书写要领:师范写,边写边讲述,横的写法从左到右,起笔时稍重,有一点向上斜,收笔时向右稍按一下。

  字的位置:“一”写在横中线上,字要居中。

  3、学生描一个、写一个,教师巡视,讲评。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生字,背诵歌谣。

  2、会写生字“二、三”。

  【课时重难点】

  背诵歌谣,会写生字“二、三”。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1、唱对数歌。师:我说一,谁对一,哪个最爱把脸洗?

  生:你说一,我对一,小猫最爱把脸洗。

  师:我说二,谁对二,哪个尾巴像把扇?

  生:你说二,我对二,孔雀开屏像把扇。

  师:我说三,谁对三,哪个驮着两座山?

  生:你说三,我对三,骆驼驮着两座山。

  师:我说四,谁对四,哪个满身都是刺?

  生:你说四,我对四,刺猬满身都是刺。

  师:我说五,谁对五,哪个头上长小树?

  生:你说五,我对五,小鹿头上长小树。

  师:我说六,谁对六,哪个爱在水里游?

  生:你说六,我对六,鸭子爱在水里游。

  师:我说七,谁对七,哪个叫人早早起?

  生:你说七,我对七,公鸡叫人早早起。

  师:我说八,谁对八,哪个唱歌呱呱呱?

  生:你说八,我对八,青蛙唱歌呱呱呱。

  师:我说九,谁对九,哪个会用头顶球?

  生:你说九,我对九,海狮会用头顶球。

  师:我说十,谁对十,哪个学话有本事?

  生:你说十,我对十,鹦鹉学话有本事。

  2、你能把他们与数学数字一一对起来吗?师出示卡片,再板书1-10,让学生连线。

  12345678910

  四五一三二七九六八十

  3、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汉字的?(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

  辨析字形:九—几,去—云,八—入

  4、读一读《咏雪诗》;与书里的诗有哪些地方相似。

  一片二片三四片,

  五六七八九十片,

  千片万片无数片,

  飞入梅花都不见。

  二、朗读课文,试背。

  1、小朋友们生字学的真好,那课文更要读得既有感情又有韵律。

  2、自由读、同桌读

  3、指名读、全班读。

  三、书写指导

  1、“二”:观察字形,发现什么?横的长短,田字格的位置。

  两横上短下长,先写上横后写下横。上横写在上半格,下横写在下半格。

  师范写,生描红

  2、“三”;第三横长,第二横写在横中线上,稍短

  ,横与横之间距离要匀称。

  3、师范写,学生描红,再在田字格上练写。

  4、把优秀作业放在实物投影上让学生看,并加星。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

  1.理解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2.会用减法解决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积极思考、动手实践以及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过程:

  口算(20道)

  师:小火车开起来。

  一、复习铺垫

  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初步学会了比较,比如,比大小,比长短,比轻重,比多少。今天我们再来比一比,不但要比出结果,还要说一说你是怎么比的。

  1、 比大小。

  出示一本教科书和一本练习本,提问:比一比,教科书和练习本,哪一本的封面比较大?你是怎么比的?

  指出:教科书和练习本的封面,我们一眼就能看出大小,可以通过观察来比较。

  2、 比长短。

  出示两枝铅笔,红色铅笔稍长,蓝色铅笔稍短,分握左右两手。提问:比一比,这两枝铅笔哪枝长,哪枝短?你是怎么比的?

  指出:不能一眼比出来长短的,可以把两枝铅笔放在一起,使一端对齐,就可以比出长短;也可以用尺子分别量出它们的长度来比一比。

  3、 比多少。(电脑出示:)

  第一排:7只小鸡图

  第二排:4只小鸭图

  提问:小鸡和小鸭是怎么排的?(一个对一个)。

  这样对齐排列的好处是什么?谁来比一比说一说(能一眼看出小鸡比小鸭多3只)

  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小鸭比小鸡少3只)

  小结:看来,对齐后排一排,比一比能让我们一眼就看出来谁多谁少,多多少,或少多少。这是比较两个数量多少的一个好办法。

  二、 探究方法。

  1、 多媒体出示例题的抓花片插图,引导观察。

  提问:瞧,图中两个小孩在做什么?你从图中可以得到什么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以求出什么问题

  估计学生会提出求和或求差的问题。

  教师指出:求两种花片一共抓了多少个,我们已经会解决了。现在我们来解决哪一种花片抓的多?多多少个?这样的问题。

  2、 探索例题的解决方法。

  (1)提问:从画面上你能一眼就看出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几个吗?(不能)

  那有什么办法能很快地知道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几个呢?(学生相互讨论,自由发言)

  在学生充分讨论后指出:动手摆一摆、动口说一说、动脑想一想,这些都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那你愿意选择哪一种方法来解决问题呢?(学生自由选择方法尝试)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请一名同学板演排列。

  追问: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是怎么排的吗?为什么要一个对一个排呢?

  小结:看来,要知道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多少个,我们只要把两种花片排一排、比一比就可以了。

  (2)提问:如果现在红花片和蓝花片都有八九十个,我们也用排一排的方法来比出多少,方便吗?那怎么办?

  指出: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可以通过列算式来解决。现在请同学们互相研究一下,这道题应该怎样列算式计算。

  (3)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求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多少,就是求13比8多多少,也就是要从13里去掉8,用减法计算。

  (4)引导学生口头列出算式,算出得数,提醒学生说出单位名称,然后有学生口头对问题作出回答。学生边叙述,教师边作如下板书:

  13-8=5(个)

  口答:红花片多,多5个。

  (5)提问:你知道蓝花片比红花片少多少个吗?

  引导学生说出:红花片比蓝花片多5个,也就是蓝花片比红花片少5个。

  3、 解决试一试中的问题。

  师:同学们说的真不错,接下来赵老师带你们去参观学校的合唱队,好不好?

  1.课件出示教科书第61页试一试中的图。

  瞧!他们排练得多认真呀?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女生24人,男生 20人。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

  然后在书上独立列式计算。算式:24-20=4(人)口答:男生比女生少4人

  交流时要说出单位名称,进行口答,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解题的思路。

  感悟:只要从24里面去掉20,剩下的就是男生比女生少的人数。

  小结: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者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实际上就是求两个数相差多少,都是用减法列出同样的算式来计算。

  三、 巩固练习

  1、 基础题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在学生观察插图的同时,教师讲述故事:有一天,小猴和小熊一起帮鸡妈妈到地里采玉米棒。小猴采了53个,小熊采了30个玉米棒。你们知道小猴比小熊多采了多少个?

  让学生在课本上列式解答。评讲时让学生说说括号里填什么单位名称,并让学生对问题做出口答。

  提问:如果问题是小熊比小猴少采多少个,该怎样列式解答?

  指出:列出的算式仍然是53-30=23(个)。只是口答应是小熊比小猴少采23个。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指导学生观察图意。提问:图里画的是哪两种书?《数学故事》有多少本?《童话故事》有多少本?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让学生在书上列式解答。交流后提问:如果问题是《童话世界》比《数学故事》多多少本,该怎样列式计算?怎样来回答问题?

  2、 提高题

  (1)出示:唐老鸭身高80厘米,米老鼠身高50厘米,唐老鸭比米老鼠高多少厘米?

  指导:高多少其实也就是多多少的'意思。

  学生列式解答。

  (2)出示:书包的价钱是24元,铅盒的价钱是10元,笔盒比书包便宜多少元?

  提问:便宜多少元的意思是什么?(就是少多少元)

  学生独立完成

  3、拓展题

  出示有关我们班级的一些情况:

  男生有24人,女生有26人。 年龄8岁的有13人,年龄9岁的有37人。

  提问:根据上面的这些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自由选择l-2个问题解答。

  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3、4两题。

  四、 全课总结

  提问:今天,你学到了哪些新本领?

  生活中有许多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板书: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你能举些例子吗?

  板书设计: 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红花片:

  蓝花片:

  红花片比蓝花片多多少个? 蓝花片比红花片少多少个?

  13-8=5(个)

  口答:红花片多,多5个。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p101——104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平面图形平均分成若 干份,其中的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同分母的两个分数的大小,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了解分数产生和发展的大致历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你能用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吗?

  1、涂色部分为什么可以用1/3表示?

  2、你知道这个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

  3、分母3表示什么,分子1表示什么?

  4、你知道空白部分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吗?

  二、出示例一:同样大就是要求我们怎么分呢?(平均分)

  1、谈话: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几分之一这样的分数,你们还能用折纸、涂色的方法来表示分数吗?

  请大家每人拿一张正方形纸,折成同样大小的4份,再把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涂上颜色。

  2、请一位涂1/4的学生到前面展示。

  问:你涂了几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这一份为什么可以用1/4表示?(强调:平均分成4份,涂色的占其中的1份)

  3、拿出一份涂3/4的正方形纸,

  问:涂色部分可以用分数表示吗?涂了几份?涂色部分有几个1/4?用哪个分数表示?(学生尝试回答)

  为什么可以用3/4表示?

  讲述:把一张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是3个1/4,可以用3/4表示。(板书:3/4 3个1/4)

  请多位同学说,同桌互说。

  那3/4怎么写呢?自己写在草稿本上,请一位同学上黑板写!

  分母4表示什么?分子3表示什么?

  展示不同的3/4,说说为什么都可以用3/4表示?

  4、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你涂了4份中的几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5、全班交流,把不同分法、涂色的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并用分数表示。

  6、教师选择部分学生作品展示、比较。

  展示不同的3/4,说说为什么都可以用3/4表示?

  问:这几位同学的分法及涂色的方法都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3/4表示呢?

  试一试

  1、学习“试一试”

  出示题目:先说说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各表示几分之几,在( )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先由学生自己观察、判断,再和同桌说说涂色部分表示几分之几,然后填在书上。

  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想想做做”2

  学生自己在书上涂色,然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你涂了几份?你是怎样想的?(5/6是5个1/6,所以要涂5份!)

  比一比

  谈话:整数之间有大小的比较,分数之间也有大小的比较,那么分数之间应该怎样比较大小呢?我们来看看这两个分数3/5和2/5,你能想办法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

  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看哪个组想出的办法好。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不同方法的学生展示比较的过程和结果。

  我们可以借助直观来比较他们的大小,用同样大小的两张纸折一折,比一比。你知道为什么要用同样大小的两张纸吗?(比的标准要相同)

  那3/5可以怎样表示?2/5呢?

  3/5是3个1/5,2/5是2个1/5,3个1/5>2个1/5,所以3/5>2/5

  做一做

  1、想想做做4

  学生独立做题,在书上填写,全班共同订正。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

  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感受平均分

  1、导入,操作

  (1)、请把你组内的东西分给每一个人,要一样.

  (2)、各小组动手操作

  (3)、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2、观察

  (1)、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名称吗?

  (4)、学生取名。

  3、出示课题

  (1)、平均分。

  (2)、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同学,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

  (4)、学生交流.

  二、动手操作

  1、学习例2: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有几种分法?

  (1)、讨论

  (2)、动手操作。

  (3)、学生汇报。

  (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2、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

  3、完成课本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

  三、应用拓展

  练习三第2题。

  (1)、肯定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

  (2)、引导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如何做?

  (3)、学生讨论交流。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通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册《通分》

  教学目的:通过比较异分母分子不同分数的大小,初步理解通分的意义,并在逐步探索通分的过程中,深刻体验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成就感,选择适合自己操作的方法解决有关问题。

  教学重点:主动探索掌握通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铺垫创境

  1、求最小公倍数4和6 、8和9、 9和27

  2、把下面的分数按分母相同或不同进行分类 。

  3、化成分母是20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4、比较下面各组数的大小 ○ 、 ○ 、 ○

  二、探究学习

  1、独立思考:你先自己动脑思考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2、小组交流:当你对问题有了初步设想时,可以与小组其他同学交流一下想法。

  3、大组交流:哪一组来说说本组的想法?其他小组可以质疑、补充。

  4、观察分析:第一类方法的'几种情况共同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

  将异分母分数转化成与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的过程。说说通分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5、上面两种通分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通分的方法?为什么?用两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比较简便。

  6、做一做:把下面两组分数通分 和

  三、巩固深化

  1、通分练习: 和 、 和 从这组练习中,你发现了什么?并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判断哪一组通分是对的?哪一组通分是不简便的?

  2、比较大小: 9/10○11/12

  3、发散训练: 1/15<( )<1/6

  通 分

  四、课堂小结:你有哪些收获?

  转化

  五、板书设计:

  异分母分数

  同分母分数 公分母

  分数的基本性质

  最小公倍数

  公倍数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一、指导思想:

  趣味数学能更好的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这学期通过趣味数学校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通过学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已具备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趣味数学》为孩子们提供了一系列数学故事、益智问题和数学游戏。这些问题和活动为学生提供探索数学奥秘的机会,学生在参与这些数学游戏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价值,锻炼数学智慧,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目的要求:

  1、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在探索解法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到了数学思想的博大精深和数学方法的'创造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了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向往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

  2、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习技能。

  3、使学生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

  中的作用。

  4、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愿意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敢于质疑,乐于讨论探究生活中各种现象,喜欢和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树立攀登科学高峰的志趣和理想。

  5、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敢于质疑、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体验数学学习的快乐,知道有付出才会有回报,并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四、活动措施:

  1.选好人才

  先初步设定趣味数学兴趣小组人数,各班主任利用班会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让学生自由报名,再根据各班的报名人数从中选出具有一定爱好数学的学生作为学员。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是学好一门课的内驱动力。学好数学,掌握数学的思维方式,是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活动中,通过

  一些大家喜闻乐见的题目,逐步培养大家的“数感”,引导大家喜爱数学,以至于达到自觉学习数学的目的,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3.注重思维能力培养

  数学学科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设下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给学生“主动发展”的空间,大力推行“发现式”教学,同时要保证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着重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4.发挥“小老师”的作用。

  学生当“小老师”改变了传统的师生间单向传递知识的方式,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传授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的解答、

  2、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综合能力、

  3、通过复习,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的解答、

  教学难点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且能够数量、正确的'解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老师这里有两个数,一个是6,另一个是3、你能够用6与3提问并且进行回答吗?

  学生回答:

  (1)3是6的几分之几?

  (2)6是3的几倍?

  (3)3比6少几分之几?

  (4)6比3多几分之几?

  (5)6占6与3总和的几分之几?

  (6)3是6与3差的几倍?

  谈话导入:今天我们就来复习分数应用题、(板书:分数应用题的复习)

  二、复习探讨、

  (一)教学例4、

  学校举办的美术展览中,有50幅水彩画,80幅蜡笔画、___________?

  1、教师提问:根据已知条件,你都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

  2、反馈:

  (1)水彩画和蜡笔画共多少幅?

  (2)水彩画比笔画少多少幅?

  (3)蜡笔画比水彩画多几分之几?

  (4)水彩画比蜡笔画少几分之几?

  (5)水彩画是蜡笔画的几分之几?

  (6)蜡笔画是水彩画的几分之几?

  (7)

  3、教师质疑、

  (1)5问和6问为什么解答方法不同?(单位1不同)

  (2)3问和4问的问题有什么不同?(单位1不同)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08-31

小学数学教案08-27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11-09

【精】小学数学教案01-15

小学数学教案【荐】01-04

小学数学教案【精】01-06

【热门】小学数学教案01-25

小学数学教案【热】01-25

【推荐】小学数学教案01-25

小学数学教案【热门】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