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资料网>反思报告>教案大全>《《图形的旋转》教案

《图形的旋转》教案

时间:2023-03-12 17:38:08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图形的旋转》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图形的旋转》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图形的旋转》教案

《图形的旋转》教案1

  一、学生起点分析

  通过第一节的学习,学生已对平移的基本性质有了的认识,能否利用平移的基本性质来学习有关画图的操作技能,能否探索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成了本节课学习的重要任务。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实例,让学生经历对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和动手操作、画图等过程,掌握有关画图的操作技能,发展初步的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欣赏的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的作法.

  2.确定一个图形平移的位置的条件.

  能力训练:

  1.对具有平移特征的图形进行观察、分析、画图和动手操作等过程,掌握画图技能.

  2.能够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情感与价值观:

  1.通过画图,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对具有平移特征的图形进行观察、分析、画图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审美观念.

  教学重点: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的作法.

  教学难点: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的作法.

  三、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环节 复习回顾平移的基本性质,引入课题

  如图,将线段AB平移,得到线段AB,则图中的线段有怎样的位置关系?有哪些相等的线段?

  通过对上节课内容的回顾,帮助学生复习平移的基本性质: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AA∥BB且AA=BB, A B∥AB且AB =AB)

  如果给出了线段AB,也给出了平移方向和平移距离,你能作出选段AB经平移后的对应选段AB吗?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简单的平移作图.

  第二环节 观察操作、探索归纳平移的作法

  ⑴已知线段AB和平移距离及方向,求作AB的对应线段AB。

  让学生观察、动手画图。

  得出已知平移距离和方向的作图:过A作平移方向的平行线,在平行线上沿平移方向上截取线段,使其长度等于平移距离,即得点A的对称点A。点B的对应点B的做法同上。

  (2)已知线段AB和平移后点A的对应点A ,求作AB的对应线段AB[来源:中.考.资.源.网]

  和上面的(1)相比,这里的新问题,不知道平移距离和平移方向,而只知道某点的对应点,该怎么办?鼓励学生思考、交流、动手画图。

  连接A,A,得到线段AA,则AA的长度就是平移距离,有A到A的方向就是平移方向。于是问题转化为前面已经解决的问题了。

  在这两个问题的画图中,若有学生有不同的画法,应鼓励学生交流、讨论。这时,可以思考:“画出选段AB的方法只有(1)中的方法吗?还有没有其他的画法”。若学生在处理简单的线段问题时,画法比较单一,这个讨论可以放在(3)之后。

  (3)将(2)中的'图形略微复杂化一些。已知平面图形以及该图形上的某一点经平移后的对应点,求作平移后的平面图形。

  例题1 经过平移,△ABC的顶点A移到了点D,作出平移后的三角形。

  留给学生完成。在学生完成平移的作图后,根据前面的若干个作图问题,增加“议一议”内容。

  ①还有什么其他方法,作出△DEF吗?

  ②确定一个图形平移后的位置,除需知道原来图形的位置外,还需要什么条件?

  对于①,教师要帮助学生整理平移作图的常用方法以及这些作法所依据的原理。

  方法一:过点B、点C,分别作线段BE,CF,使得它们与线段AD平行且相等,连接DE,DF,EF,△DEF就是△ABC平移后的图形。

  方法二:过点D分别作出与AB,AC平行且相等的线段DE,DF,连接EF,△DEF就是△ABC平移后的图形。

  方法三:因为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是全等,所以过点B作线段BE,使得它与线段AD平行且相等,得到另一个对应点E(或者过点D作与AB平行且相等的线段DE,得到另一个对应点E)后,按原方向作△ABC的全等△DEF。

  对于②,确定一个图形平移后的位置的全部条件为:

  (1)图形原来的位置 (2)平移方向 (3)平移距离.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只有这三个条件都具备,我们才能准确地找到一个图形平移后的位置,进而作出它平移后的图形.

  第三环节 课堂练习

  1.如图,将字母A按箭头所指的方向平移3cm,作出平移后的图形。

  解:在字母A上,找出关键的5个点(如图),分别过这5个点按箭头方向作5条长3cm的线段,将所作线段的另5个端点按原来的方式连接,即可得到字母A平移后的图形。

  2.

  将图中的字母N沿水平方向向右平移3cm,作出平移后的图形。

  3.图中的窗棂轮廓是由一个半圆和一个矩形组成,试作出这个图案向左平移10格后的图案。

  解:分别确定矩形的四个顶点和半圆的圆心,向左平移10格后的位置,画半圆(以“圆心”平移后的位置为圆心,以6格的边长为直径),连线即可。

  第四环节 课时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作平面图形平移的图形,进一步理解了平移的性质,并且还知道要确定一个图形平移后的位置,需要有:①此图形原来的位置.②平移方向.③平移距离等三个条件.

  在作图时,要注意语言的表达

  第五环节 课后作业

  1.必做习题:习题3.2 2,3,4

  2.选做习题

  (1)如图,正方形ABCD边长为4,沿对角线所在直线l将该正方形向右平移到EFGH的位置,已知△ODH的面积为92,求平移的距离.

  (2)如图,在△ABC中,D,E是BC上的点,且BD=CE,求证:AB+ACAD+AE.

  四、教学设计反思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通过对上节课学习的平移的基本性质的复习,为新知的探索作好铺垫,进而引出新课课题简单的平移作图。在例题的选择和设计上,循序渐进,前一题往往是后一题的基础,后一题通过化归都可转化为前一题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努力渗透数学中重要的思想方法化归。

  在练习的设计上,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循序渐进地让学生逐步熟练应用平移的特征、平移作图的方法,从而体现数学的价值;同时,设计了不同难度的习题,提供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图形的旋转》教案2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让同学们观察并总结其基本特征。

  设计意图:从学生最熟悉的玩风车的情境开始引入课题,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探索线段旋转,体会旋转三要素

  1、展示地球、荡秋千图片,让学生思考:

  (1)上面情景中的转动现象,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2)地球、秋千在转动过程中,其形状、大小、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呢?

  小组内讨论,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回答。

  2、小结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

  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称为旋转角。

  归纳定义: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定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这个定点O叫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

  如果图形上的点P经过旋转变为点P′,那么这两个点P和P′叫做这个旋转的对应点。

  叙述一个旋转过程要注意旋转的三个要素:

  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

  3、议一议

  如图,如果把钟表的指针看做四边形AOBC,它绕O点旋转得到四边形DOEF。在这个旋转过程中:

  (1)旋转中心是什么?

  (2)经过旋转,点A、B分别移动到什么位置?

  (3)旋转角是什么?

  (4)AO与DO的长有什么关系?BO与EO呢?

  (5)∠AOD与∠BOE有什么大小关系?

  4、总结旋转的性质:

  (1)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

  (2)图形上的每一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方向转动了相同的角度

  (3)任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度都是旋转角.

  (4)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三、讲例

  例1、如图,O是△ABC外一点,以点O为旋转中心,

  将△ABC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作出经旋转

  变换后的像。

  思考题:

  1、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是BC边上的一点,△ABD经过旋转后到达△ACE的位置。

  (1)旋转中心是哪一点?

  (2)旋转了多少度?

  (3)如果M是AB上中点,那么经过上述的'旋转后,点M到了什么位置?

  2、香港区徽可以看作是什么“基本图案”通过怎样的旋转而得到的?

  3、本图案可以看做是一个菱形通过几次旋转得到的?每次旋转了多少度?

  拓展提高

  1、△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C是斜边,将△ABP

  绕点A逆时针旋转,能与△ACP,重合,如果AP=3,

  那么PP,的长等于多少?

  2、正方形ABCD的BC边上有一点E,∠DAE的平分线交CD与点F,求证:AE=DF+BE

《图形的旋转》教案3

  [课时]:1节课

  [教学内容]:复制粘贴和旋转功能的使用

  [教学目标]:1、使同学熟练掌握复制粘贴和旋转功能的使用方法。

  2、使同学养成在实际操作中的动手动脑和小组合作的学习习惯。

  3、培养同学对电脑绘图的兴趣。

  [教学重点]:复制、旋转的操作使用

  [教学难点]:在实际绘图中的复制的多种用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室、远志多媒体教室广播软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欢乐的小鸡》图

  师:在这图里你看到了什么?

  生回答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啊!这幅图里的小鸡小花不是都要我们一笔一笔的画呢?其实我们只要画好其中的一朵花,一只鸡就可以利用绘图软件中的'一个新功能来实现这幅画了,今天老师就来和大家一起学习新知识。

  二、 复制功能的学习。

  师:要完成那么多的小花的绘制,我们得先画出一朵花。

  活动一:

  下面请大家选好前景色,用工具栏中的“椭圆”、“刷子”等来花小花。

  1、教师先示范,同学动手一起画一朵花。

  (可参考课本第20页的方法,画出一朵花)

  2、单击“图像”菜单,检查菜单中“不透明处置”前是否有打钩,有的话把钩去掉。

  3、单击工具箱中“选定”工具,在小花周围拖动鼠标把要复制的小花围出。

  4、选“编辑”菜单的“复制”,再点“粘贴”。

  5、在出现新的小花选区上按住鼠标左键就可以把小花拖到其他位置,这样就复制了一朵小花了。

  6、教学新的复制方法:选择要复制的图像后按CTRL键同时用鼠标脱动也可以复制。

  让同学动手,教师指导,让好的同学进行演示。

  三、画小鸡大家庭

  师:在草地上有许多的小鸡,大家能用刚才学习的知识进行绘制吗?但是如何绘制有大有小的呢?

  活动二:

  1、请同学们先用学的知识进行操作,画出1只小鸡。

  2、然后复制一只小鸡后用选定工具再将一只小鸡选中,将鼠标指针移到“选定”框四周图像大小调整柄上,拖动鼠标后你发现什么?(变大变小)

  3你们试一试。

  完成练习后,老师根据实际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并请一些操作较好的同学进行讲解。

  四、让小鸡转身

  师:用复制我们可以花很多小鸡,但都是一模一样,怎样画形态各异的小鸡呢?我们下面就来学习旋转功能的使用。

  活动三:

  1、选定一只小鸡。

  2、在“图像”菜单上单击“翻转/旋转”命令。

  3、在对话框中选“水平翻转”,大家试试有什么变化?

  4、大家也试试“按一定角度旋转”,看看不同角度的变化是什么样的。

  五、练习。

  照课本24页,试着画一画图11。

《图形的旋转》教案4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认识绕点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 的含义,能在方格纸上画出把简单图形旋转90 后的图形。

  2.通过学习活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3.在认识旋转的过程中,产生对图形变化的兴趣,并进一步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掌握图形旋转的三个要素。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画出把简单图形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 后的图形。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播放有关风车和摩天轮的课件。

  提问:游乐场的摩天轮和风车的运动是一种什么现象?

  追问:你能说说它们是怎样旋转的吗?

  它们都是绕着中间的点顺着旋转的。

  2.导入新课。

  对于旋转,你还想了解什么知识?今天我们要继续研究旋转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认识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 的含义。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播放课件:某一高速公路收费站,各种车辆进出场面的`录像。为了维持秩序,收费站口设置了转杆。

  引出问题:图中的转杆打开和关闭分别是怎样的运动?它们的运动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模拟操作,认识含义。

  同桌合作,拿出活动角模拟转杆打开和关闭,讨论顺时针和逆时针旋转。

  结合学具演示交流,明确转杆打开和关闭都属于旋转。

  小结:与时针旋转方向相同的是顺时针旋转,相反的是逆时针旋转。转杆打开是逆时针旋转,转杆关闭是顺时针旋转。

  (3)深入探讨:转杆打开和关闭,分别是绕哪个点按什么方向旋转的?旋转了多少度?

  引导学生结合例题2的转杆图进行思考。

  学生观察、交流,得出:转杆打开是绕O顺时针旋转90 ;转杆关闭是绕O逆时针旋转90 。

  (4)全体活动,深化理解。

  听口令做动作:让学生先平伸右臂,用动作表示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再平伸左臂做一次,亲身体验顺时针、逆时针旋转。

  2.在方格纸上进行图形的旋转。

  (1)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例题3图。

  (2)指名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题目的要求的?

  引导学生进行审题:中心点:点A;旋转方向:逆时针;旋转角度:90 。

  (3)动手操作。

  学生利用课前准备的三角形纸片在方格纸上进行旋转操作。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操作情况。

  指名学生利用实物投影进行旋转演示,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见解。

  (4)在方格纸上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提问:如果不借助具体的实物,该怎样画出三角形逆时针旋转90 后的图形?(出示教材第4页上方情境图)

  学生可能有如下方法:

  ①先把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绕点A逆时针旋转90 ,再画出另外的线段,最后连成相应的图形。

  ②先把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绕点A逆时针旋转90 ,再连成相应的图形。

  ③借助手、笔等工具一转后再画一画。

  让学生在方格纸上尝试画图。

  (5)组织交流。

  投影展示学生画的图,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画出来的。

  (6)师生共同小结。

  提问:我们在方格纸上进行旋转操作时,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得出:要先找出一条线作为标准,再按“定点、定向、定角度”三个步骤进行操作。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页“练一练”第1题。

  这道题是利用钟面的时针、台秤的指针、转盘的指针等实例来巩固旋转的方向和角度。教学时切不可草率对待这些习题,它们都是旋转平面图形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

  引导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口答,集体订正。

  2.完成教材第4页“练一练”第2题。

  这道题实际上是例题3的补充,它是将一个长方形绕点A顺时针旋转90 。教学时可以为不同学生设置不同要求,如空间想象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直接在方格纸上画出旋转90 后的长方形;而直接画图有困难的学生可以照样子先做一个长方形,按旋转的要求在方格纸上转一下,再离开实物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图形的旋转》教案5

  一、游戏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幸运大转盘:转一转转盘上的指针,你想玩哪一种,看看你幸运吗?

  师:希望每个同学都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学会智慧地思考,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转盘上指针的运动方式,在三年级我们已经有一定了解,叫旋转。请看大屏幕(转杆的关和合),在小区门口看过这个转杆吗?转杆的运动方式是(学生一起说)师:对了,转杆的打开和关闭也是旋转。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旋转。(揭示课题:旋转)

  二、探索线段旋转,体会旋转三要素

  1、对比研究转杆的运动

  (1)用手势来比划转杆的运动

  转杆的打开、关闭是旋转运动,今天我们就以这个为例来研究。举起右手,用手臂来表示转杆,一起来做做打开、关闭的运动。

  (2)讨论:转杆的打开与关闭这两次旋转运动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你们觉的打开、关闭的运动完全一样吗?想想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哪些地方是不同的.?同桌交流。

  不同点:这两次旋转的方向不同。你们知道转杆关闭的方向叫 (顺时针方向)为什么叫顺时针方向呢?(显示钟面是时针的运动)那和钟面上相反呢?叫逆时针方向,这里转杆的打开是什么方向啊?伸出手一起来表示这两个方向。

  相同点:都绕着一个点在旋转,这个点就是旋转的中心点。都旋转了90度。

  (3)小结

  刚才我们学了旋转重要的三个特点:中心、方向、角度。其实所有的物体的旋转都是这样围绕中心不是顺时针就是逆时针旋转的,都转有一定的角度,角度有大有小(显示旋转的图片时钟、折扇、风车)

  2.巩固练习

  刚才我们认识了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度,你们能利用这些知识解决下面的问题吗?

  a、:多重的物品可以使台称上的指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度。(演示将一袋盐放入盘中)取出物品指针又是怎样旋转的呢?

  b、请看,老师这里还有一个转盘呢!谁愿意和老师合作玩“我说你转”的游戏:(老师提要求,学生转动转盘)

  请把指针从A点顺时针旋转90,转到( ), 再把指针从B点逆时针旋转90,转到( ) 。

  要想清楚地知道一个物体是怎样旋转的,就得把这三方面说清楚。

  结合三方面说说线段AB是怎样旋转的

  线段AB绕( )点( )时针旋转( )度。

  [为了帮助学生构建准确的概念,本环节从直观感知,动手演示,深化理解三个层次展开教学,并用动作的形象性来弥补语言描述的不足。学生在找一找、说一说、转一转中,深刻理解了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90度。

  三、探索图形旋转90度,培养空间观念

  刚才我们是把指针、转杆旋转90。你们知道吗?图形也可以旋转,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如何把一个图形旋转90度。(把板书补充完整:图形的)课件出示例2:

  (1)问:谁知道“绕A点旋转”是什么意思?怎么转呢?(两种方向)

  (2)先来顺时针的方向转,转到90度一块喊停。你们怎么看出是饶着A点旋转了90度的。(旋转前的AC到旋转后的AC是90度,有谁是从不同的边看出的吗?AB到AB。还能从别的边看出吗?其实BC边也是旋转了90度,只不过用BC来判断不直观,有点困难。所以聪明的你们都喜欢找AB、AC,AB、AC都是与中心相连的两条边。既好找又直观。

  (3)在来看逆时针旋转90度,老师想考考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请你们先在头脑里想象出旋转后的形状。用手势来表示。请学生来比一比。如果让你画出来你会画吗?试一试,说说你是怎么画的。交流有什么方法可以画的又对有快吗?确定一条边旋转90度,连到哪里有点困难,看来要找两条边然后连起来。这两条边是随便的两条边吗?都联着A点。画一画,验证转一下。

  (5)巩固练习(“想想做做”2)

  刚才大家通过动手、动脑,把三角形旋转了90,并画出旋转后的图形,现在你们想试试其他图形吗?

  a、(课件出示题目)读题明确要求,请拿出课前准备的长方形纸片和三角形小旗,按要求在方格纸上旋转并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b、谁愿意上来给大家介绍你的做法?(展示、交流、评价)

  c、(课件演示,图形旋转后画线,并标上弧线。)师:为了表示旋转的方向,还要在图形相对应的某一组对边之间画出弧线,标上箭头。(请学生在自己的图中标上旋转方向)

  [将图形在方格纸上旋转90是本节课的难点,所以在教学中不能急于求成,要给学生充分的探索时间与空间,从借助实物旋转到引导学生学会徒手旋转,设计了很多小环节,层层递进,使教学落到实处。既有独立操作又有合作探索,使学生在交流、展示、倾听和评价中逐渐探索出将图形在方格纸上旋转90的方法。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

  四、思维拓展(“想想做做” 3)

  图形的旋转非常有趣,其中也有许多奥秘,请看下面三组图形。

  1、读题,明确题意

  2、先独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

  3、小组交流。(重点说几号图形绕哪个点按什么方向旋转多少度)

  4、学生汇报:课件演示。

《图形的旋转》教案6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

  2、通过观察、想象、分析和推理等过程,独立探究、增强空间观念。

  3、让学生体会图形变换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图形变换进行图案设计,感受图案带来的美感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旋转现象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难点:

  理解、掌握旋转现象的特征和性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教师用课件演示:

  (1)钟表的转动;

  (2)风车的转动。

  提问:观察课件的演示,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在交流汇报时可能会说出

  (1)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在转动;

  (2)钟表上的指针和风车都是绕着一点转动;

  (3)钟表上的指针沿着顺时针方向转动,风车沿着逆时针方向转动。

  教师:像钟表上指针和风车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的这种现象就是旋转。(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变换)

  2、提问:旋转现象有几种情况?

  生回答后板书。

  3、师:在日常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到过旋转现象?学生自己举例说一说。

  二、新课讲授

  出示课本第83页例题1的`钟面。

  (1)观察,描述旋转现象。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2指向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指针的旋转过程。

  提问:谁能用一句话完整地描述一下刚才的这个旋转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叙述完整)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1指向3)。

  提问:这次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

  观察:出示动画(指针从3指向6)。同桌互相说一说指针又是如何旋转的?

  提问:如果指针从“6”继续绕点O顺时针旋转180°会指向几呢?

  (2)教师:根据我们刚才描述的旋转现象,想想看,要想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说明?

  小结: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是什么在旋转,运动起止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方向以及角度。

  四、课堂练习

  完成课本第85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3题。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活动,我们知道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楚是什么在旋转,运动起止位置,更重要的是要说清楚旋转围绕的点,方向以及角度。

  教学板书:

  旋转

  顺时针旋转

  逆时针旋转

  相对应的点到O点的距离都相等。

《图形的旋转》教案7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

  2. 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教学重难点:

  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活动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景,解决问题

  (1)在生活中,有各种美丽的图案,但其中有很多图案是由简单的图形经过平移或旋转获得。本活动所介绍的是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形成复杂图案的过程。

  (2)活动的导入阶段,可以出示一组图案让学生欣赏。然后将这些图案按一定的形状进行分解,并取出其中的一小部分放在方格子上进行旋转,逐步展示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后形成复杂图案的过程。当然,每一次的旋转,都要学生说说是什么图形绕着哪一点旋转的?旋转的角度是多少?学生也可以用学具自己操作,以便学生体验旋转的过程。

  活动二:实践练习

  在学生独立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全班的交流,老师进行指导。

  第1题

  本题的练习主要认识图形的旋转是围绕哪个点旋转的问题,所以,这个活动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尝试,然后再讨论旋转的中心点的问题。活动时,每个学生都可以准备一些白纸和三角形。为让学生体会到旋转前后图形的变化,先可以请学生沿着三角形的边把手上的三角形描绘下来,接着以这个三角形的一个顶点为中心进行旋转(旋转的角度可以是任意的`),最后说一说这个三角形是围绕哪一点旋转的。

  第2题

  同样,本题也可以先请学生根据要求进行旋转操作,并把每次旋转过程中所得图形描绘下来。接着讨论从图形1到图形2,从图形2到图形4等旋转的角度。

  在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用三角形在方格子上按要求进行操作,学生比较熟练后,再请他们按要求画出旋转的图形。

  第3题

  同样,本题的练习也最好请学生自己摆一摆,在摆的过程中,让学生积累一些经验,然后再涂颜色。

《图形的旋转》教案8

  教学内容:

  图形的旋转

  教材分析:

  旋转也是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平移与旋转这两种现象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几何现象。课程标准不要求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定义,更不需要学生去背诵结论性语句,只要求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去感知这些现象。二年级学生在生活中见到很多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现象,在他们的头脑中已有比较感性的平移和旋转意识,受生活经验的限制,对于好多现象的判断还有些模糊,更无法想象,不能透过现象用数学的眼光来抓住运动方式的本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借助日常生活中的旋转现象,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直观认识旋转图形,培养同学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发挥学生的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借助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和学生的操作活动,体会旋转的特征。例如:通过制作陀螺并使之转动,感受旋转。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生活事物钟表,旋转门等,使学生感受相关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并辨别旋转图形,并能判断旋转点或线以及旋转的方向。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入新课

  老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平移的内容,接下来我们就来复习一下关于平移的知识。(播放课件PPT,展示图片复习平移)

  老师:谁能说说生活中常见的`的平移现象吗?

  同学:观光电梯,推拉窗

  老师: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看来大家对平移的内容掌握的都很好。那么,现在请大家看看这几幅图是什么现象呢?

  同学:给出自己的答案。(不是平移,因为方向发生了改变。)

  老师:既然这些图片不属于平移,那应该叫什么呢?下面我们就共同研究一下这种特别的运动方式。(PPT翻页)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的娱乐项目,仔细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待会儿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

  二、探求新知,感受旋转

  同学:他们都是围绕中心运动,都是旋转现象。

《图形的旋转》教案9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

  2. 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

  ⒊让学生欣赏美、感知美、创造美,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绕固定点顺时针旋转90

  教学难点:能找出旋转后的原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解决问题。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课件出示一组图案):现在看看老师收集的这些图案漂亮吗?观察这些图案,你发现了什么?(生自由说:轴对称;四个一样的图案组成的)

  师:没错,在生活中,有很多美丽的图案是由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获得的。你们想不想试试也用一个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成一个美丽的图形?好,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图形的旋转》。下面我们以第一个图为例,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个图是怎样设计出来的?

  2、操作演示,学生观察。

  师:现在我们以图形A为基本图形,来旋转变出这个图形来。

  师:要想旋转出这个图形,可不是件容易的事,谁想来试一试?其它同学观察,上来旋转的同学要边做边想,旋转时要注意什么?

  师:谁来说说,刚才这个同学是怎么样旋转的?

  全班交流,指名回答。

  3、课件演示,学生观察。

  (1)、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观察课件演示旋转过程:呈现第一次旋转。

  师:下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形A怎么样旋转得到图形B?

  生:a、图形绕点O旋转

  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c、旋转90度。

  (2)呈现第2次和第3次旋转后 的图案

  师:怎么样得到图C和图D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演示旋转过程。

  4、观察感悟,发现规律。

  师:从图形A旋转到图形B,图形B旋转到图形C,图形C旋转到图形D的过程中,想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应该说哪些方面?图形旋转时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中心、方向、度数)

  师:对!要把一个旋转现象描述清楚,不仅要说清是什么在旋转,最重要的是要说清旋转围绕的点,旋转的方向,旋转多少度。

  二、动手实践,亲身体验。

  1、师:现在都会说了吗?好!下面请你仔细观察, 说一说这些三角形是以哪个为中心旋转的。比比看,这回谁说的最准确。(完成55页说一说的第一题。)

  学生根据课件的演示,说一说。

  师:大家观察这三组图形有什么发现?(用同样一个三角形旋转,旋转的中心点不一样,旋转后得到的图形也不一样。

  2、转一转,说一说,完成第56页试一试的第一题。

  师:同学们说得真棒,我想大家更想动手试一试吧! 请同学拿出图形,按照书上的四幅图,和同桌合作先转一转,再说一说图形A如何形成图形B。

  (1)学生操作,老师巡视、指导。

  (2)请同学上台演示,引导学生进行交流。

  3、师:旋转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同学们知道用风力发电的大风车吗?你们看,下面请同学们观察大风车中的图形(课件出示)

  师:图形1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度以后是哪个图形所在的位置?(课件演示,学生抢答,关键说说是怎么发现的)接着让学生填写52 页说一说的第二题。

  师:就是这个图案,不能用其它方法把它旋转出来?

  三、数学万花筒。

  在数学世界里,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些美丽的图案演示数学万花筒的三个图案,你们根据这个方法来设计一些美丽的图案吗?请同学们用学具盒里的一个图形,设计一个美丽的图案。那么我们第一步该做什么?(固定一个点作为中心点)第二步呢?(我用动作告诉学生:旋转90度)在接着一边旋转,一边把旋转后所得的图形描绘下来。大家有没有信心?小设计师们开始行动吧!

  学生设计,师适当指导,然后展示。

  四、归纳总结。

  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体验,把你想法与同学说一说。

  ⑵班上交流,引发更多的同学进行反思。

《图形的旋转》教案10

  一、学习目标:

  1、能够按照要求做出简单的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2、继续利用旋转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二、学习过程:

  (一)、知识准备:

  1、在图形旋转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形上各点的旋转角度相同;

  B、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形状;

  C、由旋转得到的图形也一定可以由平移得到;

  D、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2、如图,是△AO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0所得的。则点B的.对应点是点_____。线段OB的对应线段是线段______。线段AB的对应线段是线段____。A的对应角是______。B的对应角是______。旋转中心是点_____。旋转的角度是____。

  3、通过观察上面图形的旋转,你能发现图形的旋转哪些基本性质吗?

  归纳:

  ①旋转前、后的图形______;

  ②对应点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每一对对应点与_________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_______;

  ④图形的旋转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决定。

  (二)新知学习:

  1、自学教材P57例题,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并写出画法,写出理由。

  2、交流探讨。

  3、练习:

  ①画出△ABC绕点D顺时针旋转90后的图形△A1B1C1

  ②△ABC绕点D顺时针旋转后的图形为△A1B1C1,找出旋转中心点D。

《图形的旋转》教案11

  设计说明

  1.为学生提供丰富而典型的学习资源。

  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学习抽象的几何概念时,需要借助直观形象的支持。因此本教学设计注重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通过观察与操作、生生交流和师生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极大地丰富了学生学习的资源,同时又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2.注重操作活动与数学思考相结合。

  鉴于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和《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要使学生认识、理解图形的运动这样抽象的概念,必须结合现实生活的实例帮助学生认识、理解轴对称图形以及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同时要注重操作与思考相结合。为了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经验,本设计让学生在玩一玩、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的活动中理解轴对称图形,认识图形的平移及旋转现象;在学一学中感受其特征;在说一说中列举生活中的轴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在做一做中不断深化体验。同时通过有效地提问做引导,便于在操作活动中落实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长方形的纸 剪刀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引入: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现象,只要你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从中发现许多的知识。(课件出示教材28页主题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们能从图中发现哪些有趣的现象? (学生观察,自由回答)

  2.过渡:是啊,在游乐场里,空中飞舞着的蜻蜓风筝和蝴蝶风筝多漂亮呀!仔细观察可以发现,它们的左右两边是完全相同的,这里面就蕴涵着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学王国,去探索有趣的数学知识吧!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游乐场情境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观察并说一说有效地打开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使学生尽快地进入到学习状态。

  ⊙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认真观察,体验对称。

  1.观察图形,发现特点,认识对称现象。

  (1)课件出示教材29页树叶、蝴蝶、城门图片。引导学生从形状、花纹、大小等方面进行观察。边观察边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特点?

  (2)组织学生交流汇报自己的发现。

  预设

  生1:树叶以中间叶脉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生2:蝴蝶以中间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生3:城门图片以中间的直线为界,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3)根据同学们的汇报,组织学生讨论:这些图形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这些图形左右两边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如果沿图形中间所在的直线对折,折痕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

  (4)理解“对称”的含义。

  像图中的树叶、蝴蝶、城门这样,沿某一条直线对折后,左右两边能够完全重合,具有这种特征的物体或图形,就是对称的。

  2.列举生活中的对称现象。

  (1)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还有很多,谁能举例说说?

  (2)欣赏对称图形。(课件出示:五角星、京剧脸谱、蜻蜓、雪花、剪纸等等)

  (二)动手操作,认识轴对称图形。

  1.课件出示教材29页例1,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的长方形纸,运用对称的知识,跟老师一起剪一件衣服。(同步完成课堂活动卡)

  (1)折一折:把这张长方形纸对折。

  (2)画一画:在对折后的纸上画线。

  (3)剪一剪:沿着刚才画的线剪一剪,剪后展开,会得到一件上衣的图形。

  2.剪其他图形。

  (1)选择松树、桃心、葫芦三种图形中的一种,自己动手剪一剪。

  (2)学生操作,集体评价。

《图形的旋转》教案12

  一、教学目标

  1.感知图形的旋转,知道什么是图形的旋转、旋转中心和旋转角,会指出实例中的旋转中心和旋转角.

  2.经历用硬纸板画旋转后图形的过程,加深对图形 旋转的感知,发展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图形的旋转概念.

  2.难点:图形的旋转概念.

  三、教学过程

  师: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经常能看到各种美丽的图案,这些美丽的图案是怎么设计出来的?让我们仔细来看一看.

  (师出示下面的图案)

  (图在七年级下册P27)

  师:(指图案)大家仔细看一看,这个图案是怎么设计的?

  生:……(让几名同学发表看法)

  师:(指准图案)这是一个鸽子,把这个鸽子向右平移,得到这个鸽子,再向右平移得到这个鸽子,再向右平移得到这个鸽子,这样就得到了这一排鸽子;同样,我们把这个鸽子向下平移,得到这个鸽子,再向右平移得到这个鸽子,这样平移下去,又得到了这一排鸽子;同样方法可以得到第三排鸽子.可见这个图案是用一个鸽子经过平移得到的(边讲边板书:平移).

  师:我们再来看一个图案.

  (师出示下面的图案)

  (图在八年级上册P48)

  师:(指图案)大家看一看,这个图案又是怎么设计的?

  生:……(让几名同学发表看法)

  师:这个图案可以看成是把(指准 )这个图平移到这里,再平移到这里,再平移到这里,最后形成了这个图案.这是同学们都看到的,但这个图案的形成还可以换一种方式来看,怎么换一种方式来看?(稍停)

  师:(指准)作这个图关于这条直线的`轴对称图形,(指准)得到这个图形;再作这个图关于这条直线的轴对称图形,(指准)得到这个图形;再作这个图关于这条直线的轴对称图形,(指准)得到这个图形.这样作下去,就形成了这个图案.可见这个图案是(指准)这个图经过反复作轴对称图形而形成的(边讲边板书:轴对称).

  师: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图案.

  四、总结

《图形的旋转》教案13

  教材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沿水平、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本节课所学的图形的旋转内容是在上述基础上的进步发展,通过具体实例的展示,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知道一个简单图形在旋转或平移的过程中,能形成一个较复杂的图形,它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感受数学美、运用数学知识进行设计具有重要作用。

  教学要求:

  1、通过实例观察,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旋转后的图形。

  教学重点、难点:

  1、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图形旋转90,明确是绕哪一点进行旋转的。

  2、能找出旋转或平移后的原图形。

  教具准备:

  多媒体、三角形纸

  学具准备:

  4张扇形张、方格纸、三角形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电脑出示一组图案,请学生欣赏。

  师:这些图案美吗?

  生:美。

  师: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的呢?

  生:通过旋转设计成的。

  师:这些图形是怎样旋转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图形旋转的知识,并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

  二、探究新知

  1、理解顺时针方向。

  (1)师出示一个钟面模型。

  (2)问:钟面上的时针是怎样旋转的呢?你能用手势比一比吗?

  (3)抽生比划时针转动的方向,全班一起跟着比手势。

  (4)师:时针转动的方向叫顺时针方向。板书:顺时针方向

  (5)师:生活中很多图形都是按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的。

  2、体会旋转900的过程,明确是绕哪个点进行旋转的。

  (1)电脑出示主题图,请学生仔细观察并思考:图a是怎样变化就得到了图b?

  生:图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就得到图b。

  师:图a是以哪个点为中心,旋转多少度得到图b的?

  生:图a是以o点为中心旋转900得到图b的。

  师:谁能用完整的语言说说图a到图b的变化过程?

  生:图a以o点为中心,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0得到图b。

  师板书:以o点为中心旋转900

  (2)请学生继续看屏幕并思考:图b怎样变化就得到图c,图c怎样变化就得到图d?

  a、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

  b、全班汇报,抽生说说图b到图c,图c到图d的变化过程。

  c、拓展思维:

  师:图形d可以看作是图形b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多少度得到的?

  生:图形d可以看作是图形b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1800得到的。

  3、转一转,说说这些三角形是以哪个点为中心旋转的.

  (1)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抽生说说老师是以哪个点为中心进行旋转的?

  (2)学生从信封里取出三角形以一个点为中心进行旋转,并和同方交流是以哪个点为中心进行旋转的。

  (3)完成:填一填。

  以点a为中心旋转的图形是()

  以点b为中心旋转的图形是()

  以点c为中心旋转的图形是()

  (4)指导学生完成教材54页说一说的第2题。

  (1)图形1绕点o顺时针旋转900到图形()所在的位置。

  (2)图形2绕点o顺时针旋转900到图形()所在的位置。

  (3)图形2绕点o顺时针旋转()到图形4所在的位置。

  三、小结反思:刚才我们学了有关图形旋转的哪些知识?

  生1:很多图形化都是按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的。

  生2:图形是以一个点为中心进行旋转的。

  生3:我能把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0。

  四、巩固练习。

  1、电脑出示教材55页试一试的第一题,说说图形a如何形成图形b,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1)先让学生观察并猜一猜,图a如何变化形成图b。

  (2)学生拿出图片转一转。

  (3)抽生在屏幕上展示图a到图b的变化过程。

  (4)重点指导第4幅画,先让学生独立转一转,再请学生说说图a到图b的变化过程。

  生1:图形a逆时针方向旋转900得到图b。

  生2:图形a顺时针方向旋转2700得到图b。

  2、指导从学生完成试一试的第2题,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b和图形c。

  (1)图形a向下平移3个方格得到图形b。

  (2)图形a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900得到图形c。

  3、在音乐声中结束新课,教师小结:生活中有很多图形都是按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的,我们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希望大家课后搜集一些有关图形旋转的知识,下节课再交流。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让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的新理念。同时结合我校的科研课题情趣教育,体现了数学情趣课堂的特点:数学课堂应生动有趣,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内心对数学学习产生积极的态度体验,产生对数学知识的好奇与探挖的情绪,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知识,在趣味中获知,在求知中得趣,得到教与学的和谐,情、趣、智与知的统一。本节课有下面两个明显的特点:

  第一本节课的内容设计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内容的有趣从而让学生充满情趣学习数学知识,体现“玩中学,乐中悟”是本节课最突出的特点。

  例如,开课伊始,通过让学生欣赏一组图案,并将其中一部分图案进行分解和旋转,逐步展示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让学生从动态演示中体味图形旋转的过程,直观形成了知识的表象,为新课教学做了良好铺垫。同时也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教学中我首先把握学情,将旋转的三要素分散开来,各个击破。首先利用钟表上指针的旋转来认识旋转的方向;其次利用课件在方格纸上动态分解演示图形旋转的过程,来认识固定点和旋转的度数。将教学的重、难点于教学环节的自然推进中逐步得以突破。让学生不感到数学学习的枯燥,从而积极投入学习活动,学得高效,学得深入,学得兴奋。

  第二重视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体会图形变换的特点。例如,通过让学生固定三角形的一点来旋转这个三角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图形是绕“固定点”旋转的。通过让学生动手旋转方格图片,进一步体会旋转的方向与度数。旋转变换带给学生奇妙的感觉,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欲望;练习图形的旋转过程,既让学生演示了顺时针旋转,又进一步引导学生动手实践逆时针旋转等不同方法得到图案,培养学生的思维广阔性。最后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平移和旋转90度后的图形,既是对本节课的知识的巩固与延伸,又为下节课设计图案作铺垫。

  总之,我认为本节课教学设计的层次比较清晰,从指导学生观察分析再到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像能力得到了充分地发展。整节课学生都以积极的情绪参与到数学学习的活动中去,让学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学习数学知识是一件很有情趣的事情,这正是北小人所追求的理想课堂――情趣课堂。

《图形的旋转》教案14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图形旋转的概念,能找出旋转图形中的旋转中心、旋转角度和对应关系。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过程,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观察能力,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3、经历对生活中旋转图形的观察、讨论、实践操作,使学生充分感知数学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掌握旋转的有关概念,探索和发现旋转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没有发生变化;会准确找出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旋转中心、旋转角。

  三、教学难点

  对图形旋转过程中旋转角相等的理解,会准确找出旋转角。

  旋转中心不在三角形顶点时旋转角的确定。

  四、教学准备: 课件?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出示学习目标

  1、板书课题

  同学们,本节课我们一同来学习“图形的旋转”。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投影)

  2、出示学习目标

  (1)、 通过实例观察,认识并描述图形的旋转。

  (2)、了解一个简单的图形经过旋转制作复杂图形的过程,知道图形旋转的.三要素(点、方向、度数)。

  (3)、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所创造出的美,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出示生活图片

  (一)图形的旋转,旋转中心,旋转角,方向

  1、[演示]:演示生活中常见的转动,观察转动时各点的运动情况得到图形在转动时,位置始终不变的那一点叫做旋转中心。图形转动的角度叫做旋转角。

  区分顺时针旋转和逆时针旋转,以及旋转的三要素。

  2、由钟表的旋转,得到线段转动的旋转角,学生描述钟表的旋转,加深旋转三要素的记忆,同时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再由线段的旋转引申到几何图形的旋转,进一步得到: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形状和大小不变,只是位置发生变化。

  (二)感受生活中的旋转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一定角度时,能与自身重合。

  你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三)、全课,巩固方法

  今天我们学习了图形的一种运动----旋转。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布置作业:

  1、课本习题2、3

  2、动手操作:请设计一个绕一点旋转一定角度后能与自身重合的图形。

《图形的旋转》教案15

  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在教学设计中我让学生在想一想、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等充满童趣的情景中玩数学、学数学,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图形的旋转一教学反思。

  1.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学习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空间与图形的知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提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创设具体的生活情景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在预设时尽量为学生创造了一些极富趣味性的环节。例如,引入时的摩天轮,钟表,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旋转的要素!因为在三年级学生已经对平移进行了系统地学习,并对旋转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它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但从数学的意义上讲,旋转是一种基本的图形变换。图形的旋转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作用,教学反思《图形的旋转一教学反思》。通过简单的观察指针旋转过程简单解决了旋转问题。通过让学生亲自拨动指针还隐藏了旋转角度的问题,为后面的教学环节降低了难度。

  2.引导学生在操作、体验中学习。

  数学教学应是活动教学,要尽可能地创设机会让学生“做”数学。在新授中,教师是这样预设的:让学生通过想一想、看一看、说一说、画一画等方法进行操作、探索,通过具体学具实践操作,认识图形的旋转,从而理解图形旋转的三要素。

  本节课缺少对旋转意义的深入研究。学生对图形旋转的三要素掌握得比较好,也体会到了旋转后位置变了,形状和大小没有变。但课堂教学教师并没有进一步地引领学生深入研究,这也是因为课前没有做好充分的预设,特别是对图形旋转后的图形上的每一个点都相应地旋转了这一知识点,学生无论在直观上没有形象地感受,思维更没有得到提升,感觉到这节课学生对于旋转的理解比较浅显。从课内大部分学生学习的情况来看,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旋转的意义是可行的,而且是很必要的。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教师面对的是个性迥异、聪明好奇的教育对象,因而教学中难免出现意外的变化,甚至会出现一些干扰教学的不协调因素。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哪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哪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课前预设是每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前提和保证。

【《图形的旋转》教案】相关文章:

《图形的旋转》教案(精选15篇)03-23

《图形的旋转》教案15篇03-12

《图形的旋转》教案(15篇)03-20

《图形的旋转》教案(合集15篇)03-29

旋转木马教案04-02

《旋转的陀螺》教案03-03

平移和旋转教案03-06

《平移和旋转》的教案10-27

《美丽的图形》教案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