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桌子有多长》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桌子有多长》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桌子有多长》教案1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数学教案-桌子有多长。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内容:
一、教学引入:
1、谈话引入:我们的教室里有讲台、有课桌,那么,我们的讲台有多长,课桌有多长呢?同学们该怎样量呢?
2、测量活动:
(1)分组让学生估计一下,讲台、课桌各有多长。
(2)实际测量:让学生用不同方法量。
(3)讨论交流:发现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得到的数不同,从而体会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
二、新课教学:
1、认识厘米:(课件展示)
认识刻度线,0刻度,1厘米的长度,小学数学教案《数学教案-桌子有多长》。
让学生先估计1厘米有多长,然后在尺子上找出1厘米的长度,让他们再用食指和拇指比划一下,建立1厘米的表象。
在尺子上的不同刻度找出1厘米的长度,如数3到数4是1厘米,数6到数7也是1厘米等等。
2、说一说:(课件展示)让学生找一找自己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厘米的,体会1厘米的实际意义。先估计,再量一量。
3、量一量:(课件展示)如何进行测量。
测量的步骤:把一端对准0刻度,根据另一端与尺子上重合的位置,读出数值。
学生分组练习测量铅笔的长度。
三、巩固练习
1、课件展示第1题,让学生先估计自己的书、铅笔和食指有多长,再量一量、填一填。当学生测量的不是整厘米数的时候,教师指导学生怎样按整厘米数读出数值。
2、课件展示第2题,让学生仔细观察图意,独立完成题目。
3、课件展示第3题,可以让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对于小熊没有量对的题目,让学生说一说怎样量才是正确的。对于测量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给予具体指导。
四、总结并布置课下作业(课件展示)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课下量一量自己课桌的长度。
数学教案-桌子有多长
《桌子有多长》教案2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投影仪、不同长度的铅笔若干、刻度尺。
教 学 流 程
个性化设计
一、导入新课。
教师言语导入。
师:通过同学们,我们每天在这间教室里学习,讲台是老师的好伙伴,课桌是同学们的好伙伴,今天,这两位伙伴有话要对大家说呢?大家听吗?
录音:大家好!我是讲台,今天我想知道自己有多长,小朋友们能告诉我吗?还有我呢,我是课桌,我也想知道自己有多长,亲爱的小朋友,你们能告诉我吗?
二、新授
1、桌子有多长。
(1)估计活动。
师:小朋友们,请大家先用手比划一下讲台有多长,课桌有多长。
学生用手比一比,说一说。
(2)实际测量。
教师询问:同学们还能用其他的方法说明课桌有多长吗?
学生回答可以用东西量。
(3)讨论交流。
让学生来说一说刚才用什么方法来说明桌子有多长。
学生们说他用不同的.工具量的。
师总结:原来大家用的测量工具不一样,标准也不一样,这样说起来真是麻烦。
那有没有办法使测量的结果都一致呢?
生说:可以用尺子来量。
(4)认识刻度尺,用尺子量。体会1 厘米的实际意义。
让学生拿出刻度尺,认一认。
师讲解:让学生知道刻度尺上每10个小格组成一大格,就表示1cm ,即1厘米。让学生指一指从哪到哪是1厘米。
再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厘米的。(指甲盖、鼻孔等)
2、量一量:铅笔有多长?
(1)引导示范。
师:首先我们应找到0刻度,把笔的一端对准它,看另一端对准哪个数值,再把它读出来。
让学生想想,有时候一枝铅笔不会刚好是政厘米 数,该怎么办?
应该读出较为接近的整厘米数即可。
(2)学生动手操作。
让学生展示测量的过程。
二、完成练一练。
1、第一题:先估计有多长,再量一量。
2、第二题:蚂蚁搬豆。
3、第三题:由学生独立完成。
三、全课总结。
今天你知道了什么 ?
板书设计:桌子有多长(厘米的认识)
教师及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会学生比的方法。
请学生说出所知道的测量的工具,教师及时补充。
指导学生任意测量,再全班交流。
《桌子有多长》教案3
教学内容:
一年级北师版数学14-15页。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了解实际生活中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学会估测较小物体的长度。
3.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
认识和体会1厘米的意义,初步培养估测意识,学会正确地进行简单的测量。
教学难点:
正确体会1厘米的实际意义,正确进行简单的测量。
养成教育训练点:
培养合作意识,锻炼观察、操作及推理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尺子。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小熊遇到了难题,想让小朋友帮忙,难题是桌子有多长。
二、知识探究
1、自主探索,感悟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学生测量桌子的长度,并汇报结果。
师生一起观察测量的结果,引出尺子。
2、认识尺子,认识1厘米。
活动一:通过认真观察、交流,总结出:
(1)尺子上有数字0、1、2、3、4……,0在尺子的最左端,表示起点。
(2)有一条一条的线,有长的短的,我们把这些一条条的线叫做刻度线。
(3)有cm-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学生通过打招呼认识它。
活动二:认识1厘米。
尺子上从0到1这一段的长度是1厘米,尺子上每一大格为1厘米。
活动三: 1厘米到底有多长?
学生用拇指和食指对准尺上的0和1,比划一下就能感受到1厘米的长度。
寻找身边的1厘米:大拇指指甲的宽度、拇指的宽度、图钉的长度大约都是1厘米。
有了1厘米的基础,进而认识3cm、5cm。(有几大格就是几厘米。)
三、用直尺测量物体的方法。
1、当0刻度完整无缺时,将物体的一端对准0刻度,看另一端与尺子上的哪个刻度对齐。(生动手测量自己的铅笔有多长,在测量过程中,一定会出现物体的一端与0刻度线对齐,而另一端却不能于某个刻度对齐,这时我们就看它的末端离哪个数字近,就说大约()cm。)
2、尺子上0刻度找不见的时候,物体的一端对准一个整刻度,看另一端与尺子上哪个刻度对齐,此时,物体的长度为两刻度值的差。
四、应用练习。
小熊量东西。
五、课堂小结。
小熊在大家的帮助下,顺利地通过了老师的测试,高兴极了,说想让小朋友总结一下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可以吗?
板书设计:
桌子有多长
尺子 cm—厘米
教学反思:
《桌子有多长》一课,重点是让孩子认识1厘米,体会1厘米的实际意义,以及能正确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教学过程中需要多次进行活动,这就需要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和教育机智,然而,这也正是我所欠缺的.东西,导致整节课进行得杂乱无章,秩序混乱,所以这是一节失败的教学。
1、创设问题情境,以小熊做客为主线贯穿整节课,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2、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学生动手量桌子这一环节,学生没有完全参与进来,这与我有很大关系,教师的示范作用本应该体现出来,但是自己也没有做到,这是不应该的。
3、认识1cm,体会1cm的实际意义这一环节,我做的准备不够充分,学生只是用手比划了几次1cm,不如给学生准备一些1cm的实物让他们体会好。
4、正确测量物体的长度,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少,只是单纯的看了小熊的错误,这种间接的方式肯定不如亲身体验好。
5、另外,平时的习惯养成没做好,导致课堂中间经常出现一些突发现象,我处理得很不到位,也没能及时的处理好,这些方面的技巧还需要自己一点一滴的去积累,慢慢去摸索,多动脑思考,多请教其他老师。恳请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桌子有多长》教案4
教学内容:
教材14页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初步学会估计物体的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建立1厘米长度的概念。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发展学生的估测意识。
教具准备:铅笔、书、本、红领巾。
教学过程:
一、师谈话:
新学期开始了,学校为每个教室更换了新的讲台、课桌,请大家估计一下讲台有多长?
学生用手比画一下,讲台大约有这么长。
请同学们再估计一下,你使用的课桌有多长?
二、测量活动
1、老师提出问题。如果不用尺子量,你能有哪些方法说明你的课桌有多长?
2、生小组合作测量。
三、讨论质疑
1、大家测量的很认真,并且测量出桌子的长度。但又发现一个问题,,桌子长度一样,我们测量的'结果却不一样,这是为什么?
四、学习厘米
:我们统一了测量的工具,得出的结论就一样了,到底课桌有多长?我们可以用尺自量。
什么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呢?
1、量一量
量一量铅笔有多长?画出1厘米和铅笔的长度。
问:测量时应注意什么?
2、做书上的练一练。
五、教学板书:
桌子有多长
(板书略)
《桌子有多长》教案5
【学习目标】
1.在实际测量与交流中,了解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初步体会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及厘米的实际意义,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及估测的意识。
3.在合作、讨论中去发掘知识,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的测量精神,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好伙伴,天天陪着我们一起学习,它就是我们的课桌。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了解桌子有多长。(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提问:你能用什么方法知道课桌有多长呢?
1.估计:让学生试着估计一下自己的桌子长度,可以用眼睛看,也可用手比划着估,估好后,举手交流结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一个物体的长度提前有一个不具体的感官认识,同时培养学生初步的估测能力。)
2.测量: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量桌子的长度呢?请同桌两人先商量一下用什么方法量,然后共同量一量你的课桌有多长。
学生交流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总结。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合作探究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在学习中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以及学会学习的能力。结合学生的动手操作,充分调动起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融入其中,体验到动脑的乐趣。)
质疑:为什么测出的桌子长度的说法都不一样呢?同样的桌子真的都不一样长吗?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小结:使用的工具不同,结果就会不一样,只有当工具一样时,结果才会相同。看来,统一测量的工具非常重要,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用什么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吗?
(设计意图:使学生感受生活中测量方法的多样性,同时体会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
3.认识尺子。
(1)师:尺子有很多种,不止是你们手中用的这种,还有这些。(出示各类尺子,拓宽知识面,让学生多认识一些尺子。)而在我们的学习中,大家常用的就是学生尺。(在黑板上贴出放大的直尺图。)
(2)观察、探究:学生尺上有些什么?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的动手操作,充分调动起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每个学生都融入其中,体验到动脑的乐趣。)
结合学生的发现,讲解刻度线、字母cm及其含义、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板书:长度单位——厘米(cm)。)
(3)师:在尺子上找到“0”了吗?它在什么位置上,谁知道表示什么意思?
尺子上还有些数字是什么意思?请找到尺子上从“0~1”这一段,从0~1是几厘米?
(4)在认识厘米的基础上,让学生用手比划感受一下“1厘米有多长”,再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你见到过什么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中常见物体理解厘米的实际意义,使抽象的单位变得可以体验。)
(5)认识几厘米
①数一数:从0刻度到2刻度之间有几个1厘米,是几厘米?从3刻度到7刻度是几厘米?
②猜一猜,5~6.9~10、0~2.0~6之间分别是几厘米。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经验和认识出发,加入“猜想”这一催化剂,促进学生多角度思维,从而抓住事物的本质,得出结论。诱发学生的跳跃思维,加快1厘米的认识过程。)
③打手势:4厘米大约有多长?7厘米大约有多长?10厘米大约有多长?
(同桌互评。)
4.量物。
(1)要求学生取出统一物体(学具中的等腰三角形),找到长边(正好整数),小组讨论试着量,再汇报。面对结果不统一时,大家讨论原因。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找一人上台演示,得出经验:量物体时,先把一端对准0刻度线,再看另一端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2)再量这个三角形的一条短边,不够整数,全班交流该读作多少。
讨论:离哪个刻度线比较近,大约是几厘米。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用不同的工具测量课桌,到用相同的工具测量物体,在操作中比较、分析、综合、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得出结论,找出用尺子量物体的方法,在自主的探索中去发现与创新。)
三、巩固练习。
1.估计大约是几厘米?(如:书的厚度,小棒、铅笔的长度等。)
2.请几名同学分别量出这几种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并注意测量的方法。
3.小组活动,完成第15页第1--3题,先估计,再测量。
四、总结评价。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觉得你表现得怎样?
《桌子有多长》教案6
【教学内容】
一年级下册第14页桌子有多长。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测量知识,“厘米”是学生认识的第一个长度单位,它将为以后学习“米”“分米”等长度单位作准备。在测量中,教材安排了丰富的活动,如:自选工具测量物体的长度、估测物体的长度、实际测量物体的长度,使学生体会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形成估测的意识,学习测量的技能等。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学习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虽然年龄小,但对尺子并不陌生,每个学生都见过学生尺,以他们的经验出发,知道尺子能用来做什么,比如说,可以用尺子来画直线,也有部分孩子知道尺子是用来测量的。但多数孩子不认识厘米,把尺子上的厘米说成是米,这说明孩子们对厘米的经验很薄弱。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对测量单位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厘米,并通过学生自主的测量活动,逐渐建立厘米的概念。学生估测物体的长度时,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如:与物体实际的长度差距较大。教师可在学生认识1厘米的基础上,先估计物体的长度够不够1厘米,再在认识几厘米之后,估计物体的长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2)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能力及估测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合作、讨论中去发掘知识,掌握知识,并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2)使学生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刚才老师接到了机灵狗打来的电话,他说他们动物学校也想购买一批和我们一样的桌椅,可他们不知道桌子有多长?(板书课题),他想请小朋友们来帮忙测量一下,你们愿意吗?
(二)探究新知
1、组织估量:
师:谁能先来估计一下你的课桌有多长?可以用眼睛看,也可用手比划着估。
生:自由说。
2、引导用物测量:
师:小朋友们估计出这么多的结果,那么课桌到底有多长呢?请小朋友们选择身边的工具测量一下。同桌两人先商量一下用什么工具量,然后再共同量一量。
生:汇报。(学生可能会说:4柞、6枝铅笔长、3个文具盒长……)
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
3、引导统一长度单位:
师:刚才大家都汇报了自己的方法,你们看这些结果有什么疑问吗?
生:为什么量得的数会不一样呢?
师:对,都是同样的桌子,为什么量得的结果会不一样呢?
生:因为用的工具不同。
师:要使量得的结果一样,该怎么办呢?
生讨论
师:看来,统一测量的工具非常重要,那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用什么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呢?
《桌子有多长》教案7
目标
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表象.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表象,掌握用厘米做单位的测量方法.并会进行实际测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昨天老师接到了新成立的动物学校校长长颈鹿的电话,他们也想购买一批
和我们一样的桌椅,可长颈鹿校长不知道买多大的,他想让咱们同学帮忙测量一下我们的桌子有多长,你们愿意帮忙吗?
二、通过学生利用不同的工具测量桌子的长度,引出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
1.同学们利用自己手中的工具进行测量,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测量的结果.
2.汇报测量结果:
3.教师提问
都是测量桌子有多长,为什么他们得到的数不一样呢?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三、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表象.
1.观察尺子,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些什么.
2.在尺子上找一找1厘米有多长.
3.用手比一比1厘米有多长.
4.找一找身边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
5.在尺子上找出2厘米、5厘米、10厘米、20厘米有多长(为估计作准备)
四、同学之间互帮互学,掌握测量的方法,并能比较准确地估计物体的长度.
1.试着测量数学书的宽度,同桌之间互帮互学.
2.学生自己介绍测量的方法及结果.
教师总结测量的方法:一端对准0刻度,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3.出示一把断了的没有0刻度的尺子.
教师提问:用这个尺子能进行测量吗?怎么测?
强调:一端对准0刻度的测量方法只是我们实际测量中常用的方法,因为这样便于读数,但并不是唯一的方法.
4.出示几个测铅笔长度的例子,让生判断对错.
五、小组合作,进行估计和测量.
1.小组自主选择几件学具,先进行估计,然后再测量,并将测量的结果记录下来.
提示:首先要进行分工:大家一起估计,再由一名同学负责测量,并由另一名同学进行验证,最后由一名同学将结果记录下来.
【《桌子有多长》教案】相关文章:
《有多长》教案11-25
铅笔有多长教案04-01
《有多长》教案15篇11-25
《一分钟有多长》教案02-20
《一分钟有多长》大班教案12-18
一分钟有多长大班教案11-30
《幸福的大桌子》大班教案11-06
幸福的大桌子大班教案11-24
大班语言教案幸福的大桌子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