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位加教案

时间:2023-03-06 17:11:36 教案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进位加教案1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进位加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进位加教案15篇

进位加教案1

  【教材分析】

  《两位数加两数的进位加的笔算方法》是在学生会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以及会算俩位数加两位数不 加法基础上的教学,本节课在例题的选取上,取材于现实,来源生活,贴近于生活实际,这一课题要解决两个问题:1、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如何向十位进位的问题、为什么进位?2、笔算两位数加法进位符号的创立和书写。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拓展到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为进一步学习多位数加法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加法,懂得了计数单位相同的数相加、减,知道了相邻数位的十进关系,以及一个十数是10个一、10个一是一个十的转化关系。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加法既可以从个位加起又可以从十位加起,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先算十位有矛盾冲突,学生要在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中生成新的知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明白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

  2、通过摆学具,说算理,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3、让学生在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加两数的.进位加的笔算方法。

  难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加两数的进位加的笔算方法。

  【教学具准备】

  彩色吸铁石若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算一算:65+32= 34+12=(指名两位学生板演)

  学生评价两位学生的计算结果。

  提问:用竖式计算加法时要注意些什么?

  揭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板书课题: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二、探索算法,理解算理

  1、创设情境

  (出示例3情景图)

  提问:说说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一道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指名生提问)

  追问:要求两人一共有多少张邮票,该怎样列式?(指名学生说)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4+16=

  启发:思考35+37等于多少呢?可以在你的作业本上画计数器或摆小棒算一算,再把你的方法说给同桌小朋友听一听。

  2、组织交流

  提问:你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

  预设1:摆小棒

  请同学到实物投影摆出画法,并说说为什么这样摆?

  0 0 0 11111

  0 0 0 1111111

  追问:又是怎样算的?

  板书:先算5+7=13,满十圈一圈,捆一捆

  再算30+30+10=70

  同桌互相说说摆小棒是怎样算的?

  预设2:画计数器

  在黑板上画一个计数器,用彩色吸铁石表示算珠

  提问:先在计数器上摆几?(34用红色吸铁石表示)

  再在计数器上加几(16用黄色吸铁石表示)

  追问:又是怎样算的呢?

  板书:先算个位5+7=13

  设疑:好,那老师在个位上写好13,这挤一挤,行吗?为什么?

  引导说出:10个一就是1个十。(去掉个位上的彩色吸铁石,在十位上添上一颗蓝色的)

  再算十位 3+1+3=5。

  同桌互相说说画计算器是怎样算的?

  预设3:列竖式计算

  提问:除了刚才的两种方法算35+37,你还有其它办法算吗?

  生:列竖式计算。

  师:好,自己动手试试用列竖式的方法算!

  组织交流:

  提问:列竖式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对齐)

  引导: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列竖式的时候两个数位稍微空开一些。在第一行写第一个加数34,第二行写加号和第二个加数16,再画上横线表示等号。(边说边板书)

  十 个

  3 5

  + 3 7

  启发:计算的时候要从个位算起。先算个位5+7=10,我能在这边挤一挤吗?那我们得想个办法,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个位写0。为了不忘记向十位进1,我们可以在十位的右下靠近横线的地方写一个小“1”,表示进上来的1个十。再算十位3+1+3=7。

  让我们再来看看我们是怎样列竖式计算34+16等于几的?

  先指名学生说再全班齐说。

  3、试一试

  谈话:刚才我们用三种方法都算出了两班一共有73人。(板书 73人),并学会了用竖式计算,下面这道两位数加两位数,你也会用竖式计算吗?

  4 6

  + 2 4

  □ □

  组织交流:

  提问:你是怎样计算的?

  先算个位6+4=10,怎么写?(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写3.)

  再算4+2+1=7.

  再指名说说是怎样算的?

  追问:如果从十位加起,先把十位的计算结果写出来,你觉得会怎么样?

  4、比较

  谈话:刚才我们用三种方法都算出了35+37=73(人),如果现在要你再算这道题,你觉得你会用那种方法来计算?为什么?

  比较:观察今天我们学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竖式计算和以前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竖式计算有什么不同?

  板书:(进位)

  5、小结

  提问:现在你能再来说说列竖式计算加法时要注意些什么吗?

  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

  个位相加满10要向十位进1。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升

  1、谈话:刚才小朋友们学得非常用心,现在老师想来考考大家,有信心吗?

  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指名板演后集体交流,指名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在计算时,你要提醒同学注意些什么?

  2、谈话:你能说说下面这些算式的得数是几十多?(估算)

  指名说,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3、谈话: 数学书15页5题,你要提醒同学们以后做这样的题要注意什么?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在笔算加法要注意些什么?

  五、布置作业

  16页:第7题

  【板书】

  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

  35+37=73人)

  十 个

  3 5

  + 3 7

  7 3

进位加教案2

  教学目标:

  1. 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 培养算法思维、提倡算法多样化。

  3. 初步体会估算在解答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1. 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 培养算法思维、提倡算法多样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

  师:小朋友,你喜欢玩具吗?

  师:我也喜欢玩具。(出示模拟商店)小胖努力学习,取得了进步,今天妈妈特地带他来玩具店买玩具,大家看到了什么?

  师:小胖想买足球和长颈鹿玩具,一共要多少元呢?怎样列式呢?你是怎样算的?

  生:34+25

  师:怎么计算,可以怎么想呢?

  生:(复习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算法)

  二、探究新知

  师:小胖又改变了主意,他不想要长颈鹿了。他想买足球和小飞机,可妈妈只带了60元,够不够?小朋友,你们愿意帮小胖算一算吗?

  师:一共花了多少钱?怎样列式?

  学生列式:38+25

  师:小胖估计了一下要60元,你说够不够?学生自由回答。

  师:小丁丁也说不够,到底够不够算算就知道。

  (1)探究算法

  ①学生独立使用位值板摆小圆片或小组合作摆。

  ②全班交流、自愿板演并说想法。

  ③师:大家开动脑筋,想了这么多算法,但计算结果都相同。那现在能肯定小胖的估算结果够不够吗?

  (2)归纳算法

  师生共同观察、讨论:

  第1、2种是先两位数加整十数,再两位数加一位数; 第4、5、6种是先两位数加一位数,再两位数加整十数; 第3种是整十数加整十数,个位上的数加个位上的数。 这几种算法都是通过分拆,变为原来学的本领进行计算。

  问:你喜欢哪一种?

  三、巩固练习

  1. 练一练

  师:如果我买小熊和船模,怎样列式?要多少元呢?请你们同桌两人一起帮我算一算,好吗?

  生:28+29 学生汇报算法。

  (1)自己先将选的两样玩具的钱数列式计算、验证先前的.估算结果够不够。 如娃娃和足球27+25=? 50元 帆船和汽车29+56=? 80元

  (2)交流算法,集体评价。

  (3)数学书第3题。

  学生任选两题计算(可用不同算法)、组内交流核对。

  2. 选择。(用手势表示正确答案的编号)

  (1)15+37=( )

  ① 42

  ② 52

  ③ 62

  (2)49+24=( )+ 23 =73

  ① 60

  ② 69

  ③ 50

  3. 判断。(对的用表示,错的用表示)

  (1)26+18=34 ( )

  (2)75+19=94 ( )

  4. 请你动手算一算,看看谁算得最快最正确?

  38+29

  27+34

  47+34

  34+28

  25+48

  48+38

  5. 现在每组都有100元体育用品店的购物券。请你们小组合作,用这张购物券来买体育用品,每种物品仅限一件!看看哪一组买的用品最多,总价最接近100元!

  哪个小组按要求挑的体育用品最多,总价最接近100元,而且计算正确,哪组就是今天的冠军!

  四、课堂小结

  今天去玩具店有何收获?

进位加教案3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掌握笔算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计算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

  经历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由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学习数学,让学生感悟学习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比较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难点: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

  教具、学具以及课件准备:

  课件、小棒、课本11页主题图,例3主题图

  教学方法:

  教法:谈话、指导相结合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出示第11页主题图)二年级四个班的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师:怎么算?

  生独立思考并列式35+37=(板书算式)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境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先用小棒摆一摆。

  师:在35根小棒下面放35根小棒怎么放?

  生:上面10根一捆,3捆再有5根,下面10根一捆,3捆再有7根。(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摆好小棒)

  师:将两组小棒加起来,应先加什么?

  生:5根和7根先相加是12根。

  师:12根小棒能捆成一捆吗?(能)怎么放?

  (1)独立思考。

  (2)小组交流并汇报结果。

  生:把12根小棒其中的10根捆起来(边说边放),把这1捆放在整捆处。

  师:结果怎样?

  生:上面的3捆加下面的3捆是6捆,再加上刚才新捆的1捆就是7捆。和剩下的一捆合在一起是72根小棒。(多找几名同学边说边摆,说过程)

  2.用竖式算一算。

  师:把刚才的动作(放在整捆处的1捆)在竖式上该怎么写?

  (1)学生根据摆小棒的过程,尝试列出竖式。

  (2)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个位上5加7得12,如何向十位进“1”?个位上怎样写?(演示从“小棒图”过渡到下面的竖式图。)

  3.讨论算法。

  师:你发现今天我们学习的'竖式计算与上节课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巩固个位上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的概念)(板书课题)

  引导学生说出笔算两位数加法要注意哪三条。(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师:请大家翻到课本14页,看看你总结的和课本上的是否一样。(指导学生看课本)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摆小棒,形象地在脑中建构竖式的形成过程,以“动作”为出发点把小棒十根一捆放在整捆处内化到竖式中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的概念更形象,便于理解掌握。)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完成课本14页下面的“做一做”。两名同学上台板演,集体订正时,要求说出“想”的过程。

  2、完成练习二中的3~6题。

  3、完成课本14页“做一做”下面的思考题。

  教师要结合实例说明题意,然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关键是先找到一个两位数,使它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相加得9。然后再把这个两位数的十位、个位交换位置就得到另一个符合条件的两位数。

  (设计意图: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这一环节是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所学,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同时让学生通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悟学习数学的价值,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情感。)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呢?

  教后反思:

  这节课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在教学时充分利用小棒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特别是这节课的重难点处,进位1的处理,为了让学生不遗漏,在加十位时先用进过来的小1加,上课时课堂氛围很好,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说计算方法时也很熟练。但写课堂作业时,却出现了不少的错误。

进位加教案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运用三、四位数的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学会连续进位的笔算加法。

  2.继续训练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自觉验算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教学连续进位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连续几次在同一题中运用进位法则,学生感到不习惯,容易出错,教学时应避免学生出现计算错误。

  教学过程

  1.复习

  (1)口算。

  6 75 93 84 8 1

  8 69 84 73 9 1

  9 5 18 6 16 7 19 7 1

  (2)板演。

  请两名学生板演,订正时,请同学说说是怎样计算的?它的笔算法则是什么?(板书法则)笔算进位加法哪儿最容易出错?怎样避免?

  2.新课

  (1)师:大家做得都很好,现在老师在①式的85前加上一个3,在②式的65前加上一个7,你们还会算吗?(教师添上3和7)

  师:这种题的特点是什么?(连续进位)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连续进位的笔算加法(出示课题)

  教师随即出示例5:求385与765的和。

  ①请同学们自己读题,想想怎样列式笔算,全体同学动手试做。

  ②老师巡视,请做法不同的学生去板书。

  ③请全体同学根据加法的'计算法则“逐一”检查,判断对不对,并说明为什么?(要强调:不论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并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一定要加上进上来的1.)

  ④请做错的同学改正刚才试做的题目。

  (2)独立完成做一做。

  ①笔算下面各题。

  ②笔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275 769=847 1368=

  全班订正,说说以上各题的特点是什么?(连续进位),你是怎样计算的?

  (3)教师总结

  不论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都要加上进上来的1.同学们第一次做这种题,在老师没讲的前提下,完成得很好,但在以后的练习中,很容易忘记加进位1,有时不该进位的又多加进位1,这都是不对的,所以同学们在计算时一定要认真,每做一道题都要进行验算。

  3.反馈练习

  (1)笔算下面各题。

  638 793=8697 935=6875 125=986 1104=

  (2)口算。

  (3)列式计算。

  ①8607与999的和是多少? ②比531多659的数是多少?

  ③求248与357的和是多少?

  (4)计算下列表中两个加数的和。

  (5)小明家在学校东边400米,小红家在学校西边,比小明家到学校远160米。小红家离学校多少米?小红家到小明家要走多少米?

  (6)塔新小学有男生561人,女生486人。已经“达标”的有600人,还没达标的有多少人?

  (7)同学们大扫除,六年级分成了8个组,每组有9人,五年级有42人参加,两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大扫除?

  (8)小明坚持天天练口算,每周练7天,每天要做8道题。这周她已经算了48道题,还差多少道题就完成了这周的口算任务?

  4.课堂小结: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连续进位加法)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连续进位加

进位加教案5

  【教学内容】

  课本14页例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明白“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道理。初步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

  2、培养学生作业书写格式规范、字迹工整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

  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指名学生板演:34+25=

  2、口算。

  5+7 8+6 50+30 6+28 34+9 57+3

  师问:6+28=34你是怎样想的?

  (把28分成20和8,用6加8得14,再用14加20得3。)让板演的同学口述计算过程。

  师问:在笔算列竖式时应该注意什么呢?(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板书: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二、学习新课。

  1、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学习新的内容,(边说边板书:35+37=)这道题写成竖式怎么写?

  生:相同数位对齐。(教师板书竖式)

  师:从哪位加起?(从个位加起)

  师:个位5加7等于几?满十了吗?(个位5加7等于12,满十了)

  师:个位满十了怎么办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进位加法。(教师边说边板书课题)

  2、教学例3。

  (1)边摆边说。教师在数位板第一排挂35根小棒,在第二排挂37根小棒。学生在画有计数单位的纸上摆小棒。

  师:35和37各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5是由3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37是由3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

  师:个位是几个一加几个一,得几个一?(个位是5个一加7个一,得12个一)

  师:几个一是一个十?个位12满十了吗?(十个一是一个十,个位12满十了)

  师:12满十了,在竖式里怎么写呢?

  (2)边摆边算。

  师:个位5加7满十,将其中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挂到十位上,说明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在竖式中怎么表示呢?就在十位下写个小“1”(写在横线上。学生模仿老师,也把其中的10根小棒捆成一捆,放到十位这边)

  师:个位上还有2个一怎么办?(留在个位上)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个位写2。

  师:十位上原来是几个十加几个十?后进上来的这个十怎么办?(原来十位上是3个十加3个十,再加进上来的1个十,一共是7个十。师在竖式横线下对齐十位写7)

  (3)看竖式叙述计算过程。

  师:35加37,个位5加7得12,满十向十位进一,在个位写2;十位上3加3再加进上来的1得7,在十位写7。找上、中、下各一名学生看竖式口述计算过程。

  (4)仿例练习:56+37=93。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4页的做一做。

  2、完成教材练习二的6~9题。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计算时首先计算个位,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两个数先相加在与个位上进的1再相加得出最后的计算结果。

进位加教案6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74、75页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这些加法的口算方法。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数学思考。

  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初步的自主探究意识、主动合作意识和不怕困难的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算理

  教学准备:实物多媒体、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示卡片口算。(每小组有类似一套口算题,由小组长组织本组同学进行练习)

  4+6=()20+10=()6+5+30=()

  4+9=()20+13=()9+3+40=()

  2、指名口算,并说口算过程。

  24+5=()

  二、创设情境,设疑引入

  1、出示图:星期天,小东、小刚和小芳来到野外画画,你知道他们各画了多少张画片吗?谁能根据图中三个小朋友各画画片的张数,提出一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谁又能帮助解答呢?

  2、师把算是呈现在黑板上:

  9+624+924+69+24+6

  3、问:哪个算式已学过,点名直接说得数解答。9+24+6留到课后学习。

  今天我们一起来解决:24+6=()24+9=()

  三、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教学例1:24+6=?

  1、朋友,这道算式,你会算吗?先算什么?发现什么?该怎么办?学生尝试,不会算的学生可以用小棒摆一摆,想想该怎么算?老师巡视,个别指导。

  2、小组讨论:6+4满10,该怎么办?

  3、集体交流:

  问:谁是直接通过口算算出得数的?谁是通过小棒得出结果的?各自说说各自的算法和操作过程,并找出共同处。

  ①合操作。归纳思路。

  板书:24+6=30

  204

  ②生自由练说口算步骤。

  ③生共同小结:两位数加一位数要注意应先把什么位上的数相加。碰到个位上相加满十怎么办?

  ④试一试(补充)

  38+253+7

  教学例2:24+9?

  1、学生自己先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寻究24+9的计算方法,老师巡视,个别辅导。

  2、小组交流:通过操作后,你想怎样计算?

  3、集体交流:结合操作,理解算理。老师配合学生语言和动作板书算式。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算法:

  (1)24+9=33

  204

  13

  (2)24+9=33

  231

  10

  (3)24+9=33

  321

  30

  (4)24+9=33

  63

  30

  4、优选方法,小结重点:

  (1)小组讨论;以上方法你认为哪一种比较简便?你喜欢哪一种方法?

  (2)闭上眼睛想想:在小组里轻声说说你喜欢的.比较简便的方法。

  (3)小结重点:像这类题,个位相加满10该怎么办?用谁加整十数?

  (4)试一试。(独立计算,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算法)

  四、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1)学生独立填一填、算一算。

  (2)集体交流:算的过程。

  2、第2题

  (1)学生独立做。

  (2)独立观察,在每一组题中,你发现了什么?思考:为什么?

  (3)小组讨论:从每组题中,你悟出了什么?

  (4)集体交流得出:两位数加一位数,先把几和个位上的数加起来,满十后,再与几十相加。

  3、补充题

  (1)下面()里可以填几?46+()=5()

  (2)根据今天学的知识,你能任举一个算式吗?

  ()+()=()

  五、总结揭题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怎么学会的?

  2、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六、实践运用

  现在一遇到一些问题,小朋友能用所学的知识帮助老师解决问题吗?

  “想想做做”第3、4题(让学生弄清题意后进行解答。)

进位加教案7

  教学目标:

  1. 理解掌握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能力。

  2. 利用学生已有的口算知识,探究出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探索出算法思维,算法多样化。

  3. 能用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知识解决问题。

  4. 估算初步。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训练算法思维、对不同算法的分析。

  教具准备:

  位值表、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大屏幕出示口算(5道题)

  师:我们先来口算几道题目,看题在答题纸上写答案,开始!

  (核对答案)

  师:这些都是我们已经学过的口算,今天我们就用学过的知识来学习一些新的本领。

  二、新授

  1. 口算 38+25

  (出示动感画面)

  问:这是什么地方?里面有些什么?

  师:今天小胖来玩具店准备买两样玩具,他买了什么呢?看!

  (一只足球和一架玩具飞机)

  你们能估算一下大概要花多少钱?

  (学生答,师暂不下结论)

  师:那么到底38+25等于多少?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口算。

  (出示课题)

  2.计算方法探究

  师:你们能用学过的知识,利用手中的位值表,想想,圈圈,用一些方法来解决。

  (师巡视,请2个学生回答)

  (1)30+20=50 8+5=13 50+13=63

  (2)38+2=40 40+23=63

  师:原来买这两样玩具要63元。

  (指着黑板上的位值表)

  师:这两种方法很不错。还有其他方法呢?你们可以再圈圈,试试?

  (再请两个同学)

  (3)38+20=58 58+5=63

  (4)35+25=60 60+3=63

  师:真了不起,你们用了不同的方法口算出38+25的答案。这些内容在书上也有,我们看书上有3种方法,你们想出的方法比它还要多。仔细看看,看得懂吗?像这样在位值表上圈圈,画画有什么好处?

  (本着“留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去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的'理念,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学习方法———把新知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在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对协作能力,在汇报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练习 1

  师:我们现在从这个玩具商店挑两件玩具,你看 38+29 挑的是什么? 34+28 又是什么玩具,那么该付多少钱?你能很快口算吗?拿出练习纸,想想,把答案写下来,如果有的同学有困难,也可以在下面的位值表上先圈后写。

  (请2个同学)

  2. 学生任意选两样玩具,口算价格,在小组内交流

  师:现在如果给你两样玩具,你会怎么选,要付多少钱?请你们说给小组同学听听!

  (学生自由说,教师巡视去听,请两个学生说。)

  (通过这一层次的练习,学生在这一节课里将不再是获得简单的数学知识,而是学会了终生受用的学习方法。)

  四、总结

  师:刚才我们学了些什么新本领?

进位加教案8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

  2.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正确进行三位数加法的验算,初步养成检查与验算的习惯。

  (二)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体会算法多样化。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增强合作意识,使学生树立自信心。

  2.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用万以内的加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笔算和验算。

  教学难点:正确笔算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能结合实际选取合理的方法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谈话导入

  1.看谁做得又对又快。(分组练习)

  156+162

  204+825

  271+297

  525+721

  2.集体反馈:计算中应该注意什么?这几道题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3.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加法。

  【设计意图】以比赛的形式进行练习,既可以复习旧知,又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出示例3

  某湿地有野生植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

  (1)仔细阅读,你获取了那些信息?

  (2)解决什么问题?怎样列式?(板书:445+298=)

  【设计意图】结合书中情景,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获取有用信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交流算法,体会算法多样化

  (1)这道题等于多少呢?同学们自己想办法计算出来吗?请大家试一试。

  (2)全班交流方法。

  预设1:列竖式计算

  带领学生回顾过程,并重点提问:

  问题1 你是从哪一位开始算起的?

  问题2 十位上4+9=13,怎么会在十位上写4呢?

  问题3 百位上的7是怎么来的?

  预设2 简便运算的.方法

  【设计意图】连续进位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通过追问及学生介绍计算的过程突破难点。借助298是这一数据的特殊性,让学生了解简便运算的方法,渗透简算的意识,逐步培养学生简算的能力。

  3.探究验算方法

  (1)学生自主探究验算方法

  师:你怎样知道自己是否算对了?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进行验证呢?

  预设1 用原来的竖式再计算一遍。

  预设2 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

  预设3 利用原来的竖式,把相同数位上的数从下往上再加一遍。

  (2)归纳验算方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检验笔算的结果是否准确,让学生感知加法检验的意义,让学生选择一种验算方法,通过验算,养成及时验算的好习惯。

  (三)练习巩固,应用提高

  1.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P38的做一做。

  (2)完成教材P39第5题的啄木鸟治病。

  (3)完成教材P39第6题的找朋友。

  2.提高练习。

  (1)完成教材P40的第8题的解决问题。

  (2)下面7个△都代表同一个数,想一想,△代表的是哪个数?

  【设计意图】通过做一做啄木鸟治病找朋友等多形式的基本练习,巩固算法,形成技能;通过解决问题的练习,做到算用结合,体现计算的价值,通过填数的练习,在巩固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四)回顾梳理,促进内化

  1.回顾本节课收获。

  2.回顾学习例题时,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如该湿地的野生植物比野生动物多几种。请有兴趣的同学课后研究一下该怎样解决,下节课继续研究。

进位加教案9

  教学目标

  1.理解100以内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的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能正确地用竖式计算。

  2.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在探索活动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3.运用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解决实际生活问题,获得成功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口算大赛

  6+30= 60+8=

  40+3= 50+7=

  3+90= 20+5=

  师:同学们表现得真棒,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

  1.课件展示教材第11页情境图。

  (1)观察情境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回答后可用表格的形式出示:

  (2)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汇报,师选择性地板书例1的问题。

  2.学习例1。

  二(1)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1)学生列出算式:35+2

  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只要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二(1)班的学生数和本班带队老师数合起来”就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怎样计算35+2=?借助手中的小棒和计数器分别试一试。

  学生独立尝试。

  组织汇报:你是怎样计算的?

  生1:我先算5+2=7,再算30+7=37。

  生2:我是通过摆小棒算出来的,先摆3捆和5根,再摆2根,5根和2根合起来是7根,7根与原来的3捆合起来也就是37根。

  生3:我是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算出来的。

  ……

  师:拨计数器的过程可以用一种形式展示出来,那就是竖式。

  3.学习竖式。

  师生拿出计数器,一边操作一边提问:

  算35+2时,先在十位上拨几个珠子,个位上拨几个珠子?加2时应在哪一位上拨几个珠子?

  师讲解竖式的写法:先写第一个加数35,再在35的下面左侧写上“+”,右侧写2。你们认为“2”应对着35的3还是5呢?(通过计数器,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应该不困难)最后在加数下面画上一根横线,表示等号。

  师:你认为应该从什么数位开始计算?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议一议。

  学生说自己的看法和理由。

  小结:为了以后计算进位加法的方便,我们在竖式计算时都从个位开始计算。个位上5+2=7,7应对齐个位,十位上的3要写在横线下面,对齐十位。

  小组讨论加法竖式计算时,应怎样对位?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

  明确: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可以归纳为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4.变式训练。

  (1)二(2)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2)二(3)班学生和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多少人?

  三、巩固新知

  1.第12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先独立尝试,再说说是怎样对位的。

  六、教后反思

进位加教案10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5-49页,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体会算法多样化。

  3、在用计数器、小棒解释结果的过程中学习用竖式计算的方法,拓宽数的计算的认识渠道。

  4、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学情分析:学生已有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知识作为基础,数位的认识及100以内数的组成为学生学习本节课积累了一定的数学方法经验。有一小部分学生在上学前对竖式已有:简单的了解,对于看图编故事和从图中提问题,前面的学习中也有过练习。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教学挂图、气球图片、三角形学具图片、计数器、小棒。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课前安排学生唱《赶海的小姑娘)

  刚才,小朋友们唱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谁给老师介绍一下?这首歌曲讲的是谁,在哪里,做什么?伴随海浪的声音,出示情景图,同时揭示课题:赶海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1)一共捉了多少只大虾?

  (2)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

  (3)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4)沙滩上有多少只螃蟹?

  (5)天空中有多少只海鸥?

  (对于学生提出的可以直接数出来的问题,可以让学生数一数,立即解决,如3、4、5题。教师板书1、2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一共捉了多少只大虾?

  1、探究: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这些问题,有的咱们已经解决了。现在你能想办法解决“一共捉了多少大虾?”这个问题吗?怎样列式?猜想一下得数是多少?

  引导引导列出算式“26+12”,并说出得数。

  师:请小朋友用小棒或计算器来帮忙,验证一下得数是不是38,然后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说一说。

  (学生动手探究,教师巡视,引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并在小组交流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2、汇报:

  师: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和算法告诉大家?(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1)先算20+10=30,6+2=8,再算30+8=38(:先把两个整十数相加,再把两个一位数相加。)

  (2)先算26+10=36,再算36+2=38。

  (3)先算26+2=28,再算28+10=38(:先把12分成10和2,再计算。)

  (4)摆小棒:左边摆2捆零6根就是26,右边摆1捆零2就是12,然后一数,一共3捆零8根,就是38。所以知道26+12=38。

  (5)拨计数器:先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个位上拨6个珠子,表示26,再在十位上拨1个珠子,个位上拨2个珠子,一看就是38。(先让学生边说边拨,然后老师带领学生共同拨珠并解释结果。)

  (6)列竖式计算:先写一个加数26,在下面写第二个加数12,把加号写在12的左边,然后在下面画一条横线,最后计算6+2=8,20+10=30。答案

  是38(让学生边说教师边写,要强调列竖式时的注意事项)

  3、:

  师:以上几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提问,学生回答,老师给与适当与鼓励。

  (二)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

  1、探究:师:刚才,大家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第一个问题,非常好。现在,请小朋友们用你自己最喜欢的方法,算一算一共捉了多少只螃蟹。(学生自由选择方法解决问题)

  2、汇报

  师:谁愿意说一说自已的.想法和算法?

  学生可能说出以下几种算法:

  (1)先算20+10=30,3+1=4,再算30+4=34。

  (2)拨计数器(边拨边说):先拨2个十,3个一,表示23,再拨1个十,1个一,表示加11,一看就是34。

  (3)摆小棒计算(边摆边说)

  师:小朋友们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来解决我们提车的问题,真了不起。如果用竖式来计算,你会不会写呢?

  (学生列竖式计算,巩固竖式计算方法。对竖式稍作后)

  师:老师这儿还有两道题,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出示34+13?52+27=?)

  师:(指黑板上的四学生说出得数后,让学生列竖式,并指名学生上黑板演示。)

  3、:

  请小朋友们观察这四个竖式,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师:为什么26+12中的2和1对齐?引导学生得出:因为计算时要把两个整十数加起来,两个一位数加起来,所以十位对齐,个位对齐。

  师:说的真好。概括起来就是“用竖式计算,相同数位要对齐”。

  [在这一环节中,教材只通过一个例子就作了,不符合学生学生认知规律,而要通过多个例子才能作出,因而以上教学对此作了改变,利用四个竖式作概括]。

  三、拓展练习,巩固提高

  小壁虎找尾巴。

  师:赶海的小朋友在海边玩够了,就提着小桶回家了。在回家路上他们遇见了几只断尾巴的小壁虎.看,多可爱的小壁虎,它们的尾巴哪里去了呢?你能帮他们找回自己的尾巴吗?(学生独立完成自主练习第3题)

  师:谁愿意把你找的结果展示看看?(让学生到实物投影前展示,并有选择的让学生表达计算过程。)

  师:在找尾巴时,你发现了什么?你能给这条尾巴找到它的身子吗?(引导学生找出得数是43的一些加法算式,既激发了学习兴趣,又增加了练习量,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

  四、

  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你认为自己表现得怎样?

  第二课时

  一、看图编故事

  1、收集信息。

  上一节课我们随着赶海的小姑娘到了海边,见到了许多可爱的小虾小螃蟹,还帮他们解决了很多问题。小朋友们都表现得非常好,为了奖励你们,这节课老师带来了两幅画,小朋友们想不想看?(出示自主练习第5题挂图,让学生观察,对整幅图有一定的感受)

  师:谁能编一个好听的故事讲听听?

  学生发言后教师引导梳理故事:森林里住着小刺猾一家人,有一天,剌猾哥哥出去玩,忽然看见一堆又大又红的草莓,剌猾哥哥高兴极了,它赶紧跑回家叫来妹妹,哥哥一下运回了32个草莓,妹妹运回了24个草莓.......

  (在这个环节中,力图使数学与语文学科相互融合,创设一种具体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学习,激发学习兴趣。编故事时,可由大家互相补充一个人哪怕只说一句话也应予以肯定,尽可能多给学生表达的机会。)

  2、提出问题。

  师:听了小朋友讲的故事,老师觉得你们已经长出了一双数学的眼睛,你能根据这个故事提出数学问题吗?

  引导学生提出以下问题:

  (1)哥哥和妹妹一共运回了多少个草莓?

  (2)哥哥比妹妹多运回了几个草莓?

  (3)妹妹比哥哥少运回了多少个草莓?

  (4)为什么哥哥运的多,妹妹运的少?

  (老师板书问题1,对于问题2、3可允许学生用自已喜欢的方法放进47页的“问题口袋”里,以后解决。对于问题4可立即解决。)

  3、解决问题

  师:刚才,我们提出了好多问题,有的咱们已经解决了,有的放进了“问题口袋”里,现在咱们来解决“一共运了多少个草莓?”这个问题。

  (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后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二、摘气球

  1、师:(把自主练习第2题、第4题做成气球图片,一边往黑板上贴一边说)刚才,小朋友把老师带来得两幅画编成了非常精彩的数学故事。老师这儿还有许多漂亮的气球,小朋友看多美啊!有红的、黄的、蓝的、还有绿的,你想得到吗?要得到它们可不容易,得付出你的劳动才行。下面请组长摘气球,只要你能算出后面的题,这气球就是你们组的了。

  (小组长摘气球:算出后面的题并说出算法。其余学生。)

  师:大家都想得到气球吧?不要急,人人都会有的。下面请小组长揭开小气球,让组里的小朋友算后面的题,谁算对了就把小气球奖给谁。(小组活动,老师巡视,注意算法交流)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遵循教材的基本原理、内容、和方法,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足用活了教材,使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完成了练习,得到了提高。]

  三、商店购物

  师:小朋友们都从组长那里得到了奖品。现在我们一起去商店看看吧!

  (出示第6题挂图,挂图中增加第7题中的三角板图片一套。)

  师:商店里有什么?它们的价格是多少?请选出你最喜欢的两种物品,并算出需要多少钱.

  可能有以下几种回答:

  (1)我最喜欢彩笔和小狗,需要36元。算式是25+11=36。

  (2)我最喜欢文具盒和蛋糕,需要22元。算式是14+8=22。

  (3)我需要25元。

  (此时可以让其他学生猜这位同学最喜欢的物品)

  2、师(事先把自主练习第7题做成学具,装入信封,每个学生面前放一个):小朋友都选中了自己喜欢的东西,我们的好朋友园园选了两套彩色三角板。她还要用它们拼出一幅美丽的图案呢!你想不想和她比一比,看谁拼出的图案漂亮?

  师:那就赶快从你桌上的信封里拿出图片来摆一摆吧!

  [此环节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用所学知识解决购物问题。拼一拼、摆一摆,是对前面所学方位与图形知识的回顾。教师鼓励学生自主拼摆,在动手操作中体会数学的对称美。]

  四、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梳理:学会了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会了讲故事,知道了要认真听别人说话。学会了两位数加两位数。

  师: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不少知识,也懂得了许多道理。老师为你们取得进步感到高兴!

进位加教案11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字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有几瓶牛奶》(9加几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一堂非常关键的课,是学生学习进位加法的基础。教材安排了一些学生非常熟悉的情境,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

  设计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必须由学生在现实的数学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和发展数学。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学生的计算方法就会有所不同,因此,要鼓励学生有个性学习,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教学过程

  活动一:借助童话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师:动物王国今天可热闹了,原来是小羊嘟嘟在过生日。小羊嘟嘟特意安排了一个庆祝会。小羊嘟嘟的好朋友来了。它们有的送来了蛋糕,有的送来了鲜花。小兔白白把家里的所有的牛奶都带来了。小狐狸点点看到其他小动物都带来了礼物,而自己却两手穿空空,觉得不好意思,也赶紧跑回家去把家里剩下的牛奶全都拿来了,不好意思地说:“小羊嘟嘟,我没有准备礼物,这几瓶牛奶送级你。”小羊嘟嘟开心地笑了:“谢谢!”看着小兔白白和小狐狸点点送的牛奶,小羊嘟嘟想:现在我有几瓶牛奶呢?

  活动二:组织手操作,小组讨论反馈

  1、看画面说图意。

  指导学生根据画面复述图意:

  小兔白白送来9瓶牛奶,小狐狸点点送来5瓶牛奶。一共有几瓶牛奶?

  左边有9瓶牛奶,右边有5瓶牛奶,一共有几瓶牛奶?

  (学生可发用自己的话来复述,办要能表达出图意就行。培养学生提问的肥力,逐步渗透应用题的基本结构。为今后学习打下基础。)

  2、根据复述的图意,引导学生列出等式:9+5=

  3、探讨算法。

  师:你用什么办法来帮助小羊嘟嘟算一算到底有几瓶牛奶呢?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可以通过直接看算式用凑十的方法,也可以用学具(小棒、纽扣等)代替牛奶瓶进行操作。

  先自己说一说、摆一摆,再小组合作,汇报自己的想法。小组汇报时要求学生做到:

  (1)仔细听其他同学的算法,如果不同的意见可以提出来。

  (2)在汇报时如果用到小棒,最好能边摆边说,而且要认真听取同学们的意见。

  集体汇报后,与以前学的不进位加法进行比较。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解题策略:

  (1)逐个数数。如从9开始一个一个地数,一直数到14。

  (2)半按群数数。如从9开始数,接着10、12、14跳到数数。

  (3)用凑十法计算。这部分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较好,数感比较强。

  (4)圈十按群计数:

  ①把5根小棒分成1根和4根,1根和9根凑成10,10根加4根合起来是14根。

  ②把9根小棒分成4根和5根,5根和5根凑成10,10根加4根合起来是14根。

  活动三:故事延伸,方法迁移

  刚才小朋友们帮助小羊嘟嘟解决了问题,小动物们都很高兴。长颈鹿哥哥还想请你们帮帮忙,算一算:9+3=、7+9=。

  分小组活动,先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说一说或摆一摆,做好后再小组汇报交流。教师要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特别地逐个数数的同学通过练习是否掌握了凑十法。

  活动四:实践运用

  1、圈一圈、算一算。

  师:长颈鹿哥哥的问题没有难倒我们。小鸟姐姐又送来了一封信,里面有四道题,要求四人小组合作,每个人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选做一题,并把你的算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四人全部完成后算顺利通过。

  2、小猫钓鱼。

  师:猫妈妈带着小猫到河边去钓鱼,这一次小猫钓鱼可认真了。猫妈妈钓的鱼放在大鱼缸里,小猫钓的鱼放在小鱼缸里。小猫心里可高兴了,它在想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说说大鱼缸里有几条鱼,小鱼缸里有几条鱼。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说法:

  ①猫妈妈和小猫一共钓了几条鱼?

  ②猫妈妈比小猫多钓了几条鱼?

  ③小猫比猫妈妈少钓了几条鱼?

  ④小猫再钓几条鱼就和猫妈妈同样多?

  活动五:游戏活动

  事先准备1~10的卡片,游戏时教师先组织学生示范做,然后再分小组活动。在活动中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考虑到有些班级学生比较多,集体做这个游戏的效果也许不太理想,也可以把这个游戏改变成其他方式。

  参考游戏:“比比谁算的多”(小组活动)

  先在小纸片上分别写1、2、3、4、5、6、7、8、9、10这十个数。然后折起来,用抓阄的方式,抓到几就把它与9相加,4人小组在一分钟里比比谁算得又对又多。

  课后么

  1、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保护并激发其学习愿望和兴趣,学生回答得地否正确,语言是否完整,教师可以延缓评价,要多鼓励。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用统一规范的语言来训练学生。

  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试验、思考、交流等活动来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听、说、想的能力,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差异性和活动性,达到“人人求进步、人人求发展、人人求成功”的境界。

  3、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个重要思想,是指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在本堂中。教师对课本中出现的几种方法不一定要逐一讲解。教师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自己的方法,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

进位加教案12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6页

  二、教学准备制作相关教学课件和数字卡片

  三、教材简析和目标定位

  本课时是在学生学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及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教学的。例题主要解决十位相加满十要向百位进1。“做一做”安排了与例1形式相同的10道题,意在加强练习,减少错误率。由于大部分学生都已具备了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解决本课时的内容,因此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已经相应地由“会不会计算”调整到“怎么计算”上来。为此,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1、通过对算法的比较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理解“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有顺序地、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3、在自主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养成独立思考与善于倾听的习惯。

  四、教学理念和策略选择

  首先,力求以思维训练为主线,将计算教学内容作为学生思维平台,在关注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的同时,更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使计算教学真正成为培养学生一般能力和创新意识的载体。其次,努力构建“动态生成”的课堂。采用“探-引-探”的课堂教学主线,通过让学生组算式,及时探底,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展开学习。课堂中及时捕捉可利用的学习资源,随时调整教学过程,真正促成课堂的动态生成。第三,试图体现学习的自主性。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探索与发现的空间,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集体讨论等自主探索计算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

  五、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教 学流程

  一、引入

  1、出示三张数字卡片:3、5、9。提出问题:利用这三个数字能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

  板书出示:(教师有意识地从小到大分成两组)

  353953

  599395

  2、从上、下两行中各选择一个数能组成几道不同的加法算式:(请同学们把算式写在自己的卡片上)

  3、生汇报算式。(并启发学生怎样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学生列出了九道不同的算式。

  二、展开

  1、师:请同学们选择能计算的算式独立尝试着算算看。(要求学生把计算好的算式贴到黑板上)

  2、要求同学们对这些算式进行分类。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分类方法:

  (1)得数小于100分为一类,大于100分为一类。

  (2)一次进位的分为一类,两次进位的分为一类。

  (3)个位进位的分为一类,十位进位的分为一类,个位十位都进位的分为一类。

  3、按第(3)种分类方法把算式移动成三列。

  35+5935+9335+95

  39+5953+9339+93

  53+9539+9553+59

  师:在这些算式中,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什么是新的知识?

  若学生提出十位进位与个位十位都进位的加法以前虽没有

  课的开头的学习材料不是按教材提供,而是创设了一个“纯数学化”的问题情境,学生的思维极其活跃。这可谓是本真的数学课堂教学。这一过程也培养了学生有顺序地、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让学生对形成的学习材料进行分类整理,不同的分类就形成不同的数学结构,分类中产生的数学结构,能使学生看到知识的来源和变化过程,使学生的学习建立在旧知的基础上。

  学过,不过我们已经都会算了,教师就先让学生说说十位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检验卡片上的得数是否正确,接着教师提出今天我们要对个位十位连续进位的加法作进一步的研究,看看到底有多少种算法,哪种算法最简便。

  4、选择其中的一道题作重点研究:39+95。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再分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要求:

  (1)这道题可以用几种方法计算?

  (2)讨论时,请组长主持好,并整理好向全班汇报的内容。

  (3)全班交流时,思考你喜欢哪种方法?计算要时注意些什么?

  5、集体汇报、交流方法。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方法:

  (1)39+95=39+90+5=129+5=134

  (2)39+95=40+95-1=135-1=134

  (3)39+95=(30+90)+(9+5)=120+14=134

  (4)39+95=(40+90)+(5-1)=130+4=134

  (5)39+95=39+100-5=139-5=134

  (6)竖式计算:39

  +95

  134

  请同学们比较一下,(1)-(5)这四种方法有什么共同点?

  启发学生得出:都是把新问题转化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解决。

  6、讨论用竖式计算。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发现错例。

  学生可能会出现下面两种情况:(1)39(2)39

  +95+95

  134124

  先请这两位同学分别说说算法,再让大家比较:你认为哪种对,为什么?

  你能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吗?(先自己轻声说,再个别指名说,再集体说。)

  7、比较39+95与39+59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让学生自己探究解题方法,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这样才能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算法多样化充分关注了学生的个性差异,能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在原有基础上提高。

  在对计算方法的求同比较中获得对算理本质的认识。

  竖式计算是最基本的'方法,应是学生扎实掌握。这一环节让学生独立思考竖式计算方法,自主讨论发现竖式计算中的错误,相互交流计算的方法,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8、请从剩下的3题中选一题做一做,说一说。同时请3位学生板演。

  检查一下和你做的同一题的小朋友,做对了吗?把你做的题说给同桌听。

  9、小结计算方法。

  今天学的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用竖式怎样计算?你觉得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呢?

  (板书: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

  三、分层练习

  1、“做一做”第1题。(列竖式计算)

  说明:掌握笔算方法有困难的同学到老师这儿进行小组教学,帮助纠错)。

  2、哪把钥匙开哪把锁。

  (多媒体呈现钥匙和锁的画面,四把钥匙上分别挂着四道算式,四把锁面上分别写着四个数,钥匙与锁配对了,锁就会被打开)。

  59+7355+6779+8958+94

  122132142168

  3、开放题:下面的□里可以填几?

  5454

  +□7+□7

  □11□1

  (说明:教师对慢生辅导第1题时,其他学生完成第2题。第2、3题反馈时让快生反馈,慢生倾听)

  学生在相互交流补充中总结计算方法,自主构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方法。

  针对学生的差异进行分层练习,对优生除了解答一般问题外,让其在限定时间里思考一些有作价的问题。对差生,则由教师进行单独辅导,让他们在多次反复中领会算法,理解算理。在练习内容设计上注重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准备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不同阶段完成不同种类的习题,让不同的学生有多种选择的可能性,这样学生就能得到自主的发展。

进位加教案13

  合作探究,悟算理。

  (1)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许多的学具,(例如:小棒、方块、计数器等)学生可以用,也可以在练习纸上写一写、算一算、画一画。小组内先商量一下,选择哪种学具帮助问题的解决。

  (2)老师提要求,小组合作先摆一摆,再说一说,进行交流,还可以把摆的过程记录下来。

  学生动笔算算试试。找一名学生板演,并说一说计算过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结果都是42,从哪一位加起比较好?

  (1)教师谈话:刚才通过动手做一做,左边鱼缸里有多少条鱼我们解决了,还要解决右边鱼缸里有多少条鱼,打开书,做在书上。

  (2)学生板演并说一说计算过程。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这两道题你发现了什么?和以前的计算题有什么不同?

  揭示课题

  (1)教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板书课题)

  (2)在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时,都要注意什么?

  小结: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解决学生提出的其它问题。

  过渡语:同学们算的都很好,刚才我们游览了海底世界,参观了展厅,接下来我们到海滩上去玩一玩。

  [评析:仿例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通过观察、思考发现新知识的特点,并且引导学生自己说出计算时应注意的问题,不仅获取了知识,而且从中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联系实际,应用拓展

  出示右边的情境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解决练习题中的问题。

  1、猜一猜贝壳下面的数是几。

  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怎样想的?

  2、判断。

  先独立思考,再举判断卡判断。

  3、猜一猜,小海龟可能是几?

  学生有可能会说出许多不同的答案,

  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情境中的数学问题,生动有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体会到知识产生于生活情境中,又应用到生活中去。]

  全课总结,升华知识

  下课铃声响起,老师评价在这节数学课中,同学们学习的非常认真,有些贝壳想送给他们,了解男生有几人,女生有几人,然后引导学生思考50个贝壳够不够,并试着说出自己是怎么知道的。

进位加教案14

  教学内容:

  二年级上册第11页情境图,第12———13页例1、例2

  学情分析:

  因为学生已经学会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口算的方法,已经有了一定得口算基础。而本节课就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学习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新知识,并通过动手操作,交流的方法突破新课的难点,从而更好地获取知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笔算方法,能正确用竖式计算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2、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笔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到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3、运用两位数不进位加法计算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过程。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顺序。

  教学准备:

  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新授

  1、教学情境图

  (1)导入。

  教师:学校组织二年级的同学去参观博物馆。看,他们来到了博物馆门前,小精灵明明正热情地欢迎他们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情景图)

  (2)引导学生看懂情景图。

  (3)学生收集情景图中的数学信息。(每班人数、每班有2名带队教师。)

  2、教学例1

  (1)导入。

  (2)引导学生列式,并揭示课题。

  教师:要求二(1)班学生和他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有多少人,该怎样列式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35+2=

  教师板书课题:加法。

  (3)结合口算,感悟加法的算理。

  (4)探究加法竖式的写法及用竖式笔算的方法和算理。

  (5)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明确笔算加法的计算方法。

  3、教学例2

  (1)导入。

  教师:刚才我们通过计算,知道二(1)班学生和他们班的带队老师一共有37人,那么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呢(边说边出示例2)?

  (2)指名学生说出算式,教师板书:35+32=

  (3)组织学生尝试计算。

  (4)巩固两位数笔算加法的计算方法。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呢?

  四、课堂作业

  第12页“做一做”第1题、第2题。

  第13页“做一做”第1题、第2题。

进位加教案15

  教学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探索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 借助摆小棒,拨计数器的直观操作活动,初步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理解“凑十”的计算策略和进位的.计算道理。

  3、 在具体的计算中,养成认真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

  教学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CAI课件,小棒。

  教学活动设计 修订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有几瓶牛奶

  1、 星期天,笑笑家来了几位好朋友,妈妈买回2箱饮料招待他们,小客人走后,笑笑帮妈妈一起清理房间(出示挂图)。看着箱子里的饮料,笑笑想起了一个数学问题,你能猜出她在想什么问题?

  (现在一共有几瓶饮料?)

  2、 你准备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把你的想法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每一组请一个同学汇报你们的想法。

  3、 根据这个问题请你能列一道算式吗?怎么列?

  9+5=

  你能说说9加5可以怎样算吗?

  (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算法。)可结合学生的回答,可以指出凑成10来算的方法叫做“凑十法”。

  观察小结:“凑十法”就是把没有学过的9加几变成已经学过的10加几来计算。

  二、 做一做,说一说。

  1、“9+3=”可以怎样算,你能用小棒摆出你的算法吗?自己想好后,摆给小组同学看,并说说你的想法。

  请学生汇报,在书上圈一圈,说一说。

  2、请学生自己摆一摆,算算“6+9=?”

  观察书上的图,圈一圈并填出得数。

  并问学生:虚线框是做什么的?

  3、圈一圈,算一算。

  请你也用圈一圈的方法,算一算练一练的第一题。

  请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想法,拆大数或拆小数都可以。

  三、 巩固练习,内化新知

  1、随机报题。

  9 + 2 = 9 + 5 =

  9 + 8 = 9 + 6 =

  9 + 9 = 4 + 9 =

  选择1-2道题,学生所以说算法。

  2、指导完成练一练第2—5题。

  (1)第2题目的:在解决问题中巩固进位加法。

  (实施方法:仔细看图后,所以说图意,独立完成。)

  (2)第3题:通过登山游戏,体会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一样。

  (实施方法:小组竞赛后核对答案,交流发现规律。)

  (3)第4题目的:结合毛毛虫图进一步理解进位加法。

  (学生读懂题意,再结合示意图,填出结果。)

  (4)第5题:联系学生生活情境,获取数学信息,再运用进位加法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读图,获取数学信息,再列式计算、解决问题。)

  四、说一说本节课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有几瓶牛奶(9加几)

  9 + 5 = 9 + 3 = 6 + 9 =

  作业设计

  课后反思

【进位加教案】相关文章:

进位加教案02-23

小学《进位加》教案03-04

《进位加》教案(精选21篇)04-20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教案09-01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案04-06

笔算乘法进位教案03-21

进位加法的数学教案07-13

20以内进位加法教案03-18

《加一加》教案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