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的含义是什么(10篇)
立春的含义是什么1
立春的含义介绍
立春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自秦代以来,中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意味着风和日暖,鸟语花香;春也意味着万物生长,农家播种。故《立春》诗云:“东风带雨逐西风,大地阳和暖气生。万物苏萌山水醒,农家岁首又谋耕。”(左河水)。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立春这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古代有这样一个传说:立春快到来的时候,县官会带着本地的知名人士去土地里挖一个坑,然后把羽毛、鸡毛等轻物质放在坑里,等到了某个时辰,坑里的羽毛和鸡毛会从坑里飘上来,这个时刻就是立春时辰,开始放鞭炮庆祝,预祝明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古籍《群芳谱》对立春解释为:“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立春期间,气温、日照、降雨,开始趋于上升、增多。但这一切对全国大多数地方来说仅仅是春天的前奏。
立春是一个时间点,也可以是一个时间段。中国古代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立春典籍记载
立春立春,正月节。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而春木之气始至,故谓之立也。立夏、秋、冬同。
东风解冻。冻结于冬,遇春风而解散;不曰春而曰东者,《吕氏春秋》曰:东方属木,木,火母也。然气温,故解冻。
蛰虫始振。蛰,藏也;振,动也。密藏之虫,因气至,而皆苏动之矣。鲍氏曰:动而未出,至二月,乃大惊而走也。
鱼陟负冰。陟,升也。鱼当盛寒伏水底而遂暖,至正月阳气至,则上游而近冰,故曰负。
立春的禁忌
躲春,就是躲开立春的这一天。立春是二十四节气里面的第一个节气。“立”是“开始”的意思,中国人都习惯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天的开始,万物复苏新的开始。所以,立春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传统留下来的习俗,每到立春这一天不能有口舌之争、必须要和和睦睦、心平气和地迎接这一天。更有一些地方习俗里面,躲春这一天不宜搬迁、看望病重患者及参加丧事等,以免招惹晦气,影响一整年的运气。
十二生肖如何躲春
立春作为春天的开始,而春天则是万物复苏萌芽的时节。八字命理学讲求的是金、木、水、火、土五行所代表的的人事物象由初生到繁盛再至衰灭的过程。在立春这一天,每一种生肖自身的气场都不同。因此,犯太岁的生肖要尽量避免在这天与其它生肖相冲、相刑、相害。
以下为大家详细列出12生肖立春需避开与其他生肖相冲的列表:
1、生肖鼠:避免冲马、羊、兔、鸡
2、生肖牛:避免冲马、羊、龙、狗
3、生肖虎:避免冲猴、蛇
4、生肖兔:避免冲鼠、鸡、牛、龙
5、生肖龙:避免冲兔、狗、牛、龙
6、生肖蛇:避免冲猴、猪、虎
7、生肖马:避免冲鼠、牛、兔、马
8、生肖羊:避免冲鼠、牛、狗
9、生肖猴:避免冲虎、蛇、猪
10、生肖鸡:避免冲鼠、兔、鸡、狗
11、生肖狗:避免冲牛、龙、羊、鸡
12、生肖猪:避免冲蛇、猴、猪。
立春习俗大全
迎春
立春前一日,先要迎春。春至而万物生。古人把农事叫作春事,农忙叫作春忙。《书传》中记载:“冬寒无事,并人室处,春事既起,丁壮就功。”黄庭坚有诗写道:“田园恰恰值春忙。”春天又是播种的时节,因此,说到耕地,也应该称为春耕。
我国是农业国家,对于节令,极为重视。迎春的礼仪,在《月令》中有所记载,到东汉明帝时逐渐完备,后世更将它列人祀典。地方上的官员也箫举行迎春典礼,时间都在立春前一日。而在民间,迎春的仪式更是铺张盛大,十分热烈,其宗旨一方面在于劝农务耕,注重生六一方面示人须珍惜韶光,不要辜负一年之中的最好季节。
走马
走马就是跑马,即骑马,盛行于唐玄宗时。当时有人因此说道:“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北方人自古因地理地势的缘故,大多喜好骑马。
春台戏
各地民间举行种.种娱乐活动,用以迎接春气,预兆丰牵。人们在开旷之处搭台,聚资请戏班表演,祈福农祥,称为春台戏‘卖春困立春过后,天气渐渐和暖,往往使人容易随睡,易于徽惰。儿童于立春当日应特别早起,高呼:“卖春困!”用以振作精神。
理农具
立春过后,即将开始耕种。农家须把农具归类整理,可以使用的收拾整齐,不能使用的重新购买。宋朝陆游有诗道:“立春新戏岁,最先理农器。”农家在试验农具的时候,敲鼓庆贺,叫作长秧鼓,意在希望秧长禾秀,收成丰盛。
嚼春
立春吃春饼生菜等,俗称嚼春、咬春或者尝春。唐朝时,立春这一天有制作春盘的习俗。《四时宝鉴》载:“立春日,唐人做春饼生菜,号春盘。”杜甫《立春》中写道:“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王,菜传纤手逃青丝。”岑参有诗道:“汝南遥倚望,早去及春盘。”宋朝苏轼有:“青蓄黄菲试春盘。”金朝元好问亦有:“里社春盘巧欲争,裁红晕碧动春情。”这些诗句用意都在迎新。
食葱
生葱能使皮肤生机畅顺,柔滑细腻,促进血液循环,镇定神经过敏,还能使人生热发汗,抵杭恶寒,预防感冒。与酒配合食用,可以畅通五脏。
咬春
供春季食用的萝卜,多在上一年晚秋播种。萝卜根部肥大,味甘质脆,颜色发红的还可以顺气醒睡,化痰清热,健身美容。萝卜生吃最好,汁水越多,功效越好。患有胃酸的,最好能每餐生吃红萝卜,尤其以鲜嫩者为佳。我国北方,立春日盛行吃萝卜,据说可以解春困。《城北集诗注)说北京的风俗皆在立春吃萝卜,叫作咬春。此时,往往半夜中,街市仍然有人出售萝卜,并叫卖着“赛过脆梨!”彭蕴章《幽州土风吟·咬春词》中写着:“萝卜辛,名咬春,此是古人菜根意,可愧一食万钱人,食万钱,态游戏,笙歌岁里朝朝醉,不到山村水边去,九十韶光睡梦中。春人谁识春滋味。”
接春
樟叶就是樟树的叶子,性质辛温,香气辛烈。烧樟叶可以辟邪,除湿气,杀虫。本日,浙江东部的人多在庭院里烧樟树叶,使其僻啪作响,传说可以祛阴邪,俗称接春,也称烽春。
煨春
茶叶,性质温苦,微寒。饮茶能够清热,降火,消食,醒睡,还能治疾疮,利小便,去痰热,止湿,令人少睡有力,治疗疲劳性神经衰弱。把茶煎成浓汁饮用,可帮助吐出风热痰涎。茶汁具有强大的杀菌功用,常饮可以预防传染病。本日煎茗,意在宜达阳气,振作精神,俗称煨春。
剪花彩
修剪彩纸,以之为花果形象,这种技艺在汉朝就已十分发达。东汉王符在《潜夫论》中曾讥讽花彩之费,可见当时剪彩即已盛行。晋代新野君一族,以剪花为业,用染色的丝绢制成芙蓉花,将蜡捻成菱藕的形状,所剪的梅花更宛若实物。晋惠帝曾下令宫女用染成五彩的通草花插在发髻上,作为装饰。荆楚一带的民俗,皆于立春之日,剪出彩燕戴在头上。唐朝制度,立春日郎官、御史以上的官员,赐“春罗蟠胜”,对宰辅、亲王、近臣,赐“金银播胜”,入宫拜贺之后就可以带回家里。民间剪彩做成春蟠替在头上。唐中宗景龙年间,立春日出剪彩花;景龙四年正月八日立春。中宗下令侍臣迎春,大内派出彩花,每人赏赐一枝。《酉阳杂姐》载:“立春日,士大夫之家,剪纸为小播,或悬于佳人之首。或缀于花下,又剪为春蝶春钱春胜以戏之。”该风俗直至宋朝未改。欧阳修有诗写道:“共喜钗头燕已来。”王曾《春帖子》中写有:“彩燕迎春人鬓飞。”南宋临安立春这天,女子都喜欢做春播、春胜,缕以金线,色彩相错。做成紫燕黄蝶之类,用以赠送亲朋。
贴春字
在门楣上贴“宜春”二字,是为了预兆新春嘉福。
塑土牛
小孩塑小土牛,意在赞美春牛的勤劳强健。
行冠礼
冠礼是礼仪的开始,不可不恭敬谨慎。在古代,男子二十而冠,表示有了成人的资格。可以结婚,也可以人仕。至于民间风俗,男子到了十五岁,在岁首、清明、冬至,都可以举行冠礼,拜天地宗祠以及君长。为了方便的缘故,已经到了适婚年龄,并且即将成婚的,也可以在婚礼吉期同时举行冠礼。故亦可在立春日举行冠礼,取意三阳开泰,万象更新,也寄托了对青年男子勇猛进取的美好祝愿。
梅花信
本月俗称为梅花信。一年二十四番花信风,梅信最早。春梅的开放时间,因气候和土地关系,各地不同,大致是在立春之后开始盛开。近代广东惠州的罗浮山,广东南雄的大庚岭,福建泉州的梅花山,广西桂林,四川成都的草堂以及百花潭,都以梅花著称。此外,南京的陵园,无锡的梅园,苏州的邓尉山,杭州的孤山、超山,每逢春初,梅花盛开,红英绿等,相间万重。堪称香国。
立春节气是怎么确定的
1、斗柄指向法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原以北斗七星斗柄旋转指向确定。我国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奥的观星文化。北斗七星循环旋转,这斗转星移与季节变换有密切关系。北极星位于地球地轴的北端,在北斗七星中的天璇与天枢连线的'五倍延长线上。由于地球的自转,而北极星正好处在天球转动的轴上,所以相对不动,而在轴边上的北斗星看起来就象围绕着北极星转一样,这就产生了“斗转星移”。
北斗七星是北半球(我国位于北半球)的重要星象,斗转星移时北半球的黄赤交角及其附近地域的气候、物候亦在渐变,因此成为上古时代人们判断季节、节气变化的依据。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北半球黄赤交角及其附近一带的气候、物候变化特点。《说卦传》曰:“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絜齐也。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
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曰说言乎兑。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说卦传》指出了方位和后天八卦乃至《易经》的关系,也指出了北斗七星斗柄所指方向和时间的关系。干支纪元以斗柄指向建寅之月为起始,然后顺时针方向旋转,往复岁的周期。寅位是后天八卦的艮位,是年终岁首交结的方位,代表终而又始。
如《易·说卦传》:“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寅月为“春正”,立春为“岁始”,从立春到下一个立春谓之一岁(摄提)。斗柄指向法”确立的节气,以斗柄指寅为起点,“斗指寅为立春,斗指壬为雨水,斗指丁为惊蛰,……斗指丑为大寒。”始于立春、终于大寒。二十四节气历虽然是古人根据北斗星斗转星移制定的,其实造成斗转星移的原因则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因此二十四节气与公历日期基本相符。
2、平均时间法
平均时间法(平气法)划分,与“斗柄指向”确定的“二十四节气”只分享同一个名字,确定方法和起始时间完全不同。汉至清初(1645年之前)以“平均时间法”将历年平均分为24段(每段15日),每两个节气之间的天数平均。“平均时间法”采用立杆测影(圭表)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测出日影最长、白昼最短(日短至)这天作为冬至日,以冬至日为“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将冬至与下一个冬至之间的日期平均分成十二等分,称为“中气”,再把相邻“中气”之间的时间等分,称为“节气”。
平均每月有一个“中气”与一个“节气”,统称为“二十四节气”,这种确定方法被称为平均时间法(又称“平气法”),每“节气”之间的时间相等。先测出冬至日因为冬至时影子最长,其相邻几天的影长变化最为明显,更利于观测记录。平均时间法划分的节气,每个节气间隔时间15天,由于不考虑太阳在黄道上运动快慢不匀,与实际天象不符。因在冬至前后,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运行的速度稍快,这造成了在一年中太阳直射南半球的时间比直射北半球的时间约短8天,因此北半球的冬季比夏季要略微短一些。“平均时间法”划分的节气,将冬至排在“二十四节气”首位,始于冬至,终于大雪。
3、定气法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来自于三百多年前西洋教士订立的“定气法”(1645年起沿用至今),而从西洋教士定《时宪历》之后直至今的“农历”,“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来定的,即在一个为360度圆周的“黄道”(一年当中太阳在天球上的视路径)上,划分为24等份,每15°一等份,以春分点为0度起点(排序仍把立春列为首位),按黄经度数编排。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为一个“节气”,每“节气”之间度数均等(时间不均等),称为“定气法”。
廿四节气,“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点的活动规律为:春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北移;夏至,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23°26’N)上,此后南移;秋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继续南移;冬至,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23°26’S)上,在此之后向北移动。廿四个节气是24个时间点,“点”具体落在哪天,是天体运动的自然结果。“定气法”划分的节气(按黄经度数划分),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立春的含义是什么2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春分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有“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的农谚。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则继续回升,但一般不如雨水至春分这段时期上升得快。3月下旬平均气温华南北部多为13℃至15℃,华南南部多为15℃至16℃。高原大部分地区已经雪融冰消,旬平均气温约5℃至10℃。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等河谷地区气温最高,平均已达18℃至20℃左右。南方除了边缘山区以外,平均七、八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2℃以上,有利于水稻、玉米等作物播种,植树造林也非常适宜。但是,春分前后华南常常有一次较强的冷空气入侵,气温显著下降,最低气温可低至5℃以下。有时还有小股冷空气接踵而至,形成持续数天低温阴雨,对农业生产不利。根据这个特点,应充分利用天气预报,抓住冷尾暖头适时播种。
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自古以来立春就是一个重大节日,叫春节(到民国后被易名)。中国自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
立春后不适宜吃哪些食物
不适宜吃酸
在五脏与五味的关系中,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饮食调养要投其脏腑所好,即“违其性故苦,遂其性故欲。
具有酸收性质的蔬菜有:西红柿、柑、橙子、橘、柚、杏、木瓜、枇杷、山楂、橄榄、柠檬、石榴、乌梅等。
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疏肝力理气的草药和食品,草药如枸杞、郁金、丹参、元胡等,食品选择辛温发散的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等灵活地进行配方选膳。
不适宜吃辣
无论是从减肥,还是从养生的角度来说,立春之后都要少吃麻辣火锅、羊肉、烧烤、油炸:因为这些食物不仅会让脂肪堆积,还可能损耗阳气,导致上火。
此外因为春节刚过去不久,很多人都回家过年,缺少运动,吃得比较多,这时候脂肪就容易堆积起来,立春后要合理安排“食”间,给自己的生活加一点有氧运动。
立春吃什么预防癌症
鱼腥草
亦称折耳根。其主要成分为鱼腥草素(癸酰乙酸)。通过实验将鱼腥草用于小鼠艾氏腹水癌,有明显抑制作用,对癌细胞有丝分裂最高抑制率为45.7%,可防治胃癌、贲门癌、肺癌等。
魔芋
其主要成分为甘聚糖、蛋白质、果糖、果胶、魔芋淀粉等。甘聚糖能有效地干扰癌细胞的代谢功能,魔芋凝胶进入人体肠道后就形成孔径大小不等的半透膜附着于肠壁,能阻碍包括致癌物质在内的有害物质的侵袭,从而起到解毒、防治癌肿的作用。
蒲公英
其主要成分为蒲公英素、蒲公英苦素、果胶、菊糖、胆碱等。可防治肺癌、胃癌、食管癌及多种肿瘤。
竹笋
竹笋含富纤维素,可以增加便量,促进通便。同时,将肠内的有害物质一起排出,可以预防大肠癌等。
莼菜
其主要成分为氨基酸、天门冬素、岩藻糖、果糖等。莼菜叶背分泌物应对某些转移性肿瘤有抑制作用。可防治胃癌、前列腺癌等多种肿瘤。
胡萝卜:富含维生素A、B2、B5、蔗糖、葡萄糖、淀粉、钙、铁、磷等微量元素。尤其是吸烟的人摄入较多的维生素A,可减少患肺癌的机会,是抵抗癌症的理想食品。
西蓝花和卷心菜
十字花科的植物,包括西蓝花、卷心菜、椰菜花、芽甘蓝,都是抗癌的`食物。很多研究显示,常吃上述蔬菜可减少胃癌、乳癌、肠癌的威胁。
令人惊异的是,十字花科蔬菜里的治病物质既非维生素,又非矿物质,而是一系列被称为靛基质的复合物,但靛基质会在煮的时候失去,所以不要煮得时间太长。
立春的含义是什么3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春分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有“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的农谚。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则继续回升,但一般不如雨水至春分这段时期上升得快。3月下旬平均气温华南北部多为13℃至15℃,华南南部多为15℃至16℃。高原大部分地区已经雪融冰消,旬平均气温约5℃至10℃。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等河谷地区气温最高,平均已达18℃至20℃左右。南方除了边缘山区以外,平均七、八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2℃以上,有利于水稻、玉米等作物播种,植树造林也非常适宜。但是,春分前后华南常常有一次较强的冷空气入侵,气温显著下降,最低气温可低至5℃以下。有时还有小股冷空气接踵而至,形成持续数天低温阴雨,对农业生产不利。根据这个特点,应充分利用天气预报,抓住冷尾暖头适时播种。
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自古以来立春就是一个重大节日,叫春节(到民国后被易名)。中国自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
立春怎么调理身体
身体大扫除
中医师指出,立春后首先要进行“身体大扫除”。喝果汁、多吃蔬菜,可以清肠,两周内不摄入任何糖和咖啡因、禁烟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此外,春天最好禁酒,饮食不要过量,七分饱即可,这样会让人的身体更有活力。
然后就可以进入春季调理。春季调理宜抓住“益气升发、养阴柔肝、疏泄条达”的原则。所谓“益气升发”,即冬季人体新陈代谢变慢,阳气下降,春暖花开之时,正好可以重新补充身体的阳气。
立春时节练习气功,可以缓和神经肌肉,平衡自律神经系统,还可选用药膳,在药物选用方面应避免大辛大热之品而过于生散,也要避免寒凉太过。常用的药物有人参、黄芪、首乌、枸杞、山药等,还可以选用一些既是药物也是食物的中药,如韭叶、葱、生姜、大蒜、大枣、山药等。
养阴柔肝
第二是“养阴柔肝”。春季时体内的肝胆经脉旺盛活跃,若能在此时好好调养肝脏,便可以增强免疫力,让身体一年365天都维持在最佳状态。
中医所说的“肝”,包括了肝脏及神经内分泌系统、眼睛等,调养肝脏不仅在饮食、生活上必须有所节制,如少吃动物油和油炸食品,少到饭店吃饭,远离做菜使用的劣质油,每天吃1—2把坚果。最重要的是情绪要保持开朗,少发脾气,多微笑,尽量保持精神愉快,尤其要避免怒气。
疏泻条达
第三是“疏泻条达”。春天因气候变化大,加上阳光普照,常让人忽略初春的善变与寒冷。因此衣着最好慢慢减少,不要一下换上夏季的短袖短裤,以免造成寒邪伤肺,导致鼻塞、咳嗽感冒等,尤其老人外出时最好多加一件背心。
立春调养要以平补为原则,不能一味使用温热补品,以免春季气温上升,加重身体内热,损伤人体正气。建议人们在中医医生指导下,通过顺应自然,结合体质,应用中药。日常饮食方面,春季宜甜少酸,还要少吃刺激性及不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豆制品等。
最后,春季是出游的好季节,中医师建议人们,春游时应多用五官体验新感受,让歇息已久的精神感官,在自然环境中重新复苏,或者在家中布置一个有春天感觉的小环境。
立春节气是怎么确定的
1、斗柄指向法
“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原以北斗七星斗柄旋转指向确定。我国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奥的观星文化。北斗七星循环旋转,这斗转星移与季节变换有密切关系。北极星位于地球地轴的北端,在北斗七星中的天璇与天枢连线的五倍延长线上。由于地球的自转,而北极星正好处在天球转动的轴上,所以相对不动,而在轴边上的北斗星看起来就象围绕着北极星转一样,这就产生了“斗转星移”。
北斗七星是北半球(我国位于北半球)的重要星象,斗转星移时北半球的黄赤交角及其附近地域的气候、物候亦在渐变,因此成为上古时代人们判断季节、节气变化的依据。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北半球黄赤交角及其附近一带的气候、物候变化特点。《说卦传》曰:“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齐乎巽,巽东南也。齐也者,言万物之絜齐也。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坤也者,地也,万物皆致养焉,故曰致役乎坤。
兑,正秋也,万物之所说也,故曰说言乎兑。战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阴阳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劳卦也,万物之所归也,故曰劳乎坎。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说卦传》指出了方位和后天八卦乃至《易经》的关系,也指出了北斗七星斗柄所指方向和时间的关系。干支纪元以斗柄指向建寅之月为起始,然后顺时针方向旋转,往复岁的周期。寅位是后天八卦的.艮位,是年终岁首交结的方位,代表终而又始。
如《易·说卦传》:“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故寅月为“春正”,立春为“岁始”,从立春到下一个立春谓之一岁(摄提)。斗柄指向法”确立的节气,以斗柄指寅为起点,“斗指寅为立春,斗指壬为雨水,斗指丁为惊蛰,……斗指丑为大寒。”始于立春、终于大寒。二十四节气历虽然是古人根据北斗星斗转星移制定的,其实造成斗转星移的原因则是地球绕太阳公转,因此二十四节气与公历日期基本相符。
2、平均时间法
平均时间法(平气法)划分,与“斗柄指向”确定的“二十四节气”只分享同一个名字,确定方法和起始时间完全不同。汉至清初(1645年之前)以“平均时间法”将历年平均分为24段(每段15日),每两个节气之间的天数平均。“平均时间法”采用立杆测影(圭表)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测出日影最长、白昼最短(日短至)这天作为冬至日,以冬至日为“二十四节气”的起点,将冬至与下一个冬至之间的日期平均分成十二等分,称为“中气”,再把相邻“中气”之间的时间等分,称为“节气”。
平均每月有一个“中气”与一个“节气”,统称为“二十四节气”,这种确定方法被称为平均时间法(又称“平气法”),每“节气”之间的时间相等。先测出冬至日因为冬至时影子最长,其相邻几天的影长变化最为明显,更利于观测记录。平均时间法划分的节气,每个节气间隔时间15天,由于不考虑太阳在黄道上运动快慢不匀,与实际天象不符。因在冬至前后,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运行的速度稍快,这造成了在一年中太阳直射南半球的时间比直射北半球的时间约短8天,因此北半球的冬季比夏季要略微短一些。“平均时间法”划分的节气,将冬至排在“二十四节气”首位,始于冬至,终于大雪。
3、定气法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来自于三百多年前西洋教士订立的“定气法”(1645年起沿用至今),而从西洋教士定《时宪历》之后直至今的“农历”,“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来定的,即在一个为360度圆周的“黄道”(一年当中太阳在天球上的视路径)上,划分为24等份,每15°一等份,以春分点为0度起点(排序仍把立春列为首位),按黄经度数编排。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为一个“节气”,每“节气”之间度数均等(时间不均等),称为“定气法”。
廿四节气,“二分二至”时太阳直射点的活动规律为:春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北移;夏至,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23°26’N)上,此后南移;秋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继续南移;冬至,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23°26’S)上,在此之后向北移动。廿四个节气是24个时间点,“点”具体落在哪天,是天体运动的自然结果。“定气法”划分的节气(按黄经度数划分),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立春的含义是什么4
当寒冬过去后,我们就将迎来温暖的春天,立春是标志春天的开始,它是我们二十四节气之一,从立春后,天气逐渐变暖,很多人知道立春后人们就开始忙着在地里干活,那立春的含义是什么呢?可能许多人不了解其中真正的内涵。
立春第一候应为“东风解冻”,两者基本一致,但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志,失之过早。中国气候学上,常以每五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的始日划分为春季开始,立春后气温回升,春耕大忙季节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
依旧寒风凛冽,天气寒冷,可是不知不觉我们却要迎接立春的到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立春究竟有哪些含义呢?中华文化历史悠久,那么延续至今又有哪些立春习俗呢?不要着急,这就和小编一起去文章中看一看吧!
立春,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开始的节气。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古代“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开始,其农业意义为“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概括了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与气候关系的全过程。
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复杂,各地气候相差悬殊,四季长短不一,因此,“四立”虽能反映黄河中下游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立”的具体气候意义却不显着,不能适用全国各地。
黄河中下游土壤解冻日期从立春开始;立春第一候应为“东风解冻”,两者基本一致,但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志,失之过早。中国气候学上,常以每五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的始日划分为春季开始,它与黄河中下游立春含义不符。
立春之初,真正进入春季的只有华南。但这种划分方法比较符合实际。立春后气温回升,春耕大忙季节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
我国古代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蜇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
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
即使立了春,但是华南大部分地区仍是很冷“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这些气候特点,在安排农业生产时都是应该考虑到的。
立春的含义是什么5
立春,二十四节气之一。春季开始的节气。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古代“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开始,其农业意义为“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概括了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与气候关系的全过程。
中国幅员辽阔,地理条件复杂,各地气候相差悬殊,四季长短不一,因此,“四立”虽能反映黄河中下游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立”的具体气候意义却不显著,不能适用全国各地。
黄河中下游土壤解冻日期从立春开始;立春第一候应为“东风解冻”,两者基本一致,但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志,失之过早。中国气候学上,常以每五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的始日划分为春季开始,它与黄河中下游立春含义不符。
立春之初,真正进入春季的只有华南。但这种划分方法比较符合实际。立春后气温回升,春耕大忙季节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
我国古代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蜇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自秦代以来,我国就一直以立春作为春季的开始。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
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
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
即使立了春,但是华南大部分地区仍是很冷“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这些气候特点,在安排农业生产时都是应该考虑到的。
立春习俗
立春之日民间习俗
在周代就有设东堂迎春之事,说明祭句芒由来已久。
浙江地区立春前一日有迎春之举。立春前一日抬着句芒神出城上山,同时又祭太岁。太岁为值岁之神,坐守当年,主管当年之休咎,因此民间也多祭之。迎神时多举行有大班鼓吹、抬阁、地戏、秧歌、打牛等活动。从乡村抬进城后,人们夹道聚观,争掷五谷,谓之看迎春。山东迎春祭句芒时,根据句芒的服饰预告当年的气候状况:戴帽则示春暖,光头则示春寒,穿鞋则示春雨多,赤脚则示春雨少。其他地区则贴"春风得意"等年画。广州地区则在立春前后,击鼓驱疫,祈求平安。
立春“鞭牛”体现期盼五谷丰登
据专家介绍,立春这天,民俗信仰祭祀芒神,即勾芒,它是东方之神,春天之神,草木之神,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万物的滋长。这种祭祀行为的目的,是为了祈求农业的丰收。
有关专家介绍说,立春之日民间有“鞭春”“打春”的习俗,就是鞭打春牛,这种方式体现了人们对五谷丰登的.美好期盼。
打春的风俗,最早来自皇宫。传说立春这一天,皇宫内外都要把它当作节日一般,是要格外隆重地庆祝一番。最早有立春之日要把皇宫门前立的泥塑春牛打碎一说。《京都风俗志》一书中曾记载:宫前“东设芒神,西设春牛。”礼毕散场之后,“众役打焚,故谓之‘打春’。”那时,人们纷纷将春牛的碎片抢回家,视之为吉祥的象征。
立春这一日,老北京的庙会里,一般都会在卖皇历的同时连带着卖 春牛图,春牛图上前面牵牛的那个男子,画的就是芒神。一般人家,会把春牛图请回家,和那些拿回家里的春牛的碎片的意义是一样的,自己对自己祈祷,春神和春牛都是一年的保佑。
现在,城里已不再举行鞭春活动,一些农村却仍有打春牛的风俗。立春前,用泥塑一牛,称为春牛。妇女们抱小孩绕春牛转三圈,旧说可以不患疾病,今已成为娱乐。
立春日,通常村里会推选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征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着一年的农事开始。然后众村民将泥牛打烂,分土而回,洒在各自的农田,为的是求当年能有好收成。有些地方还会把春牛肚子里塞上五谷,当春牛被打烂时,五谷便流了出来。拾起谷粒放回自家的仓中,预示仓满粮足。
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
由于是春天的开始,我国民间都把立春作为节日来过,称为立春节,在这一天要举行盛大的迎春仪式。专家介绍说,立春日迎春,是在立春日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历史悠久,在三千年前就已经出现。
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最初的活动很隆重。文献中有很明确地记载:立春前三日,天子开始斋戒,到了立春日,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方八里之郊迎春,祈求丰收。
那么为什么要在东郊迎春呢?因为当时祭祀的勾芒是主管农时的,称芒神,传说他居住在东方,所以就将祭祀的活动定在了东方。后来,迎春活动的地点就不止是在东郊了。
到了清代,迎春仪式演变为社会瞩目、全民参与的重要民俗活动。据《燕京岁时记》中记载:“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在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清人所著的《清嘉录》则指出,立春祀神祭祖的典仪,虽然比不上正月初一的岁朝,但要高于冬至的规模。可以看出立春在很早之前是相当受重视的。
专家表示,现今立春日迎春虽不如从前隆重,但立春这天寄托着人们的希望,所以各地仍会有一些特殊的方式来迎接立春,比如挂风车、鞭打泥制春牛、踏青等。
立春日“咬春”是中国特有风俗
4日是农历节气中的“立春”。这一天,中国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但是各地的不同风俗又有不同的表现。
最早的记载显示咬春吃春饼。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 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唐《四时宝镜》记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菜盘’。”可见唐代人已经开始试春盘、吃春饼了。
所谓春饼,又叫荷叶饼,其实是一种烫面薄饼――用两小块水面,中间抹油,拼成薄饼,烙熟后可揭成两张,用来卷菜吃。
立春这一日,我国民间的咬春的另一种食品就是萝卜。因为萝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在老北京,这一日从一大清早,就有人挑着担子在胡同里吆喝:“萝卜赛梨……”那时候再穷的人家也要买个萝卜给孩子咬咬春。
立春的含义是什么6
立春的含义
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又名立春节、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等。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干支纪元,以立春为岁首,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
立春与立夏、立秋、立冬一样,反映着季节的更替,立春标示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气候相差悬殊,“立春”的具体气候意义并不适用于全国各地,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一种参考意义。
立春三候
一候,东风解冻;
阳和至而坚凝散也。冻结于冬,遇春风而解散。不曰春,而曰东者,《吕氏春秋》曰:东方属木,木,火母也。然气温,故解冻。
二候,蛰虫始振;
振,动也。蛰藏也,振动也,密藏之虫因气至而皆苏动之矣。鲍氏曰,动而未出,至二月乃大惊而走也。
三侯,鱼陟负冰。
陟,言积,升也,高也。阳气已动,鱼渐上游而近于冰也。
鱼陟,负冰陟升也。鱼当盛寒伏水底,而遂暖至正月,阳气至则上游而近冰,故曰负。
立春节气习俗大全
立春习俗:打春牛
据清嘉庆本《澄海县志》载:每年的立春日,官府必须率人马到郊外举行迎春大典,然后举行“鞭春牛”活动。
早在周朝时,就有春日鞭春牛的活动。每年立春节前,各州府事先制好泥塑芒神和土牛。到了立春这一天,官府带着迎春队伍,浩浩荡荡地来到东郊八里处事先准备好的芒神亭和土牛台。迎春队伍中的人一律穿青色衣服,用青色车子、擎青色旗帜,人们吹着牛角号、唱着“青阳曲”,舞动羽毛仪仗,跳着云翘舞,隆重举行迎春仪式。这仪式发展到了明清,更是隆重,据清人的《燕京岁时记》载:“……立春先一日,顺天府官员至东直门外一里春场迎春,立春日礼部呈进春山宝座,顺天府呈进春牛图,礼毕回署,引春牛而击之,曰打春……”
打春牛意在策励农耕。潮汕地处韩江三角洲土壤肥沃。农业甚发达,因而与劝农有关的这一习俗得以在潮汕地区保留下来。但具体事像已有所改变,不一定要打牛了。
鞭春牛,又称鞭土牛,起源较早,后来一直保存下来,但改在春天,盛行于唐、宋两代,尤其是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使鞭土牛风俗传播更广,为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鞭春牛的意义,不限于送寒气,促春耕,也有一定的.巫术意义。山东民间要把土牛打碎,人们争抢春牛土,谓之抢春,以抢得牛头为吉利。塑制春牛时,往往要在肚子里塞上五谷,当牛被打烂时,五谷就流了出来。人们欢笑着拾起谷粒放回自己的仓中,预示仓满粮足。另外还有采茶祭春牛活动,湖北地区还举行龟子报春活动。现如今,在一些农村仍有“鞭春牛”的风俗。
立春习俗:抬春色
据《粤游小志》载,清朝时,潮汕地区还有一种称为“抬春色”的活动。在立春日的游行队伍中,必有装饰过的台阁,上坐歌妓,由两个人抬着走。嘉应梅州地区还有高春、矮春的分别:矮春为一人坐台上;高春则用两人:一人立在台上,然后扎着一根直木,隐藏在那个人的长衣中,与这人的肩平齐。
然后再横扎一根木棍在直木上端,这横木隐藏在宽袖中,横木上再站一个人。为保险起见,将两脚牢牢扎在横木上,两个人装扮成某个故事中的人物。另有一个人持缠着布条的长棍子叉支在上面的那个人腋下,随着迎春队伍游行。如路上遇到障碍,则由持长棍子的人用混子拨开障碍物。
立春习俗:吃春饼、春卷
立春这一天,潮汕民间还有吃春饼、春卷一俗。据《四时宝鉴》说:“立春日春饼、生菜,号春盘。”春饼是以麦面烙制或蒸制的薄饼,以豆芽、韭黄、粉丝等炒成的合菜作馅儿包着食用。春饼的特点是薄而软,形状根据各人的喜好可大可小元朝时契丹人耶律楚材曾就此俗作诗一首曰:“昨朝春日偶然忘,试作春盘我一尝。木案初开银线乱,砂瓶煮熟藕丝长。和碗豆搡葱白,细剪萎蒿点韭黄。
也与何曾同是饱,区区何必待膏梁。”现在潮汕人立春日吃春饼,配料已是十分讲究了除了传统的豆芽炒韭菜之外,还有肉丝、蛋丝,香菇等等高级佐料,春卷盛行于宋元,宋朝时称为“春”或“探春”,元时称为“卷煎饼”。元·韩弈《易牙遗意》栽:“饼与薄饼同,用羊肉二斤,羊脂一斤,或猪肉亦可。大概如馒头馅,须多以葱白或笋干之类,装在饼内,卷作一条,两头以面糊粘住浮油煎,令红焦色。“潮汕地区少羊”,故现在人们所吃到的多用猪肉作料,也有一种是甜的,用干果、芝麻、花生等佐料碾碎作馅,香甜可口。
立春习俗:句芒神
句芒为春神,即草木神和生命神。句芒的形象是人面鸟身,执规矩,主春事。在周代就有设东堂迎春之事,说明祭句芒由来已久。清人让廉撰写的《京都风俗志》中说:“立春之仪前一日……迎春牛芒神入府署中,搭芦棚二,东西各南向,东设芒神,西设春牛,形象彩色,皆按千支,准令男女纵观,至立春时……众役打焚,故谓之打春。”然后,人们将春牛的碎片抢回家,视为吉祥。
浙江地区立春前一日有迎春之举。立春前一日抬着句芒神出城上山,同时又祭太岁。迎神时多举行有大班鼓吹、抬阁、地戏、秧歌、打牛等活动。从乡村抬进城后,人们夹道聚观,争掷五谷,谓之看迎春。山东迎春祭句芒时,根据句芒的服饰预告当年的气候状况:戴帽则示春暖,光头则示春寒,穿鞋则示春雨多,赤脚则示春雨少。其他地区则贴”春风得意”等年画。广州地区则在立春前后,击鼓驱疫,祈求平安。
立春习俗:送春
鞭春之后要送春,即地方政府给乡绅送小芒神和小春牛,有的地方还送给政府各部门。这种作为礼品的春牛芒神有的是泥塑,有的是画像,小巧玲珑,精致可爱,以盘或以亭装饰托送j送春由鞭春时的胥役和乐队以官府的名义执行,例如在河北永平“随从鼓乐,将别塑小芒神、土牛分献各官府及乡宦,谓之送春”。在湖南长沙,“胥役别以小牛、丝鞭鼓乐送乡达,谓之送春牛”。这些小芒神和小土牛要由官府事先预订,由工匠制作,并事先送到官署保存,例如在河北宣化“县令偕属诣府堂,打春毕,另将小牛芒神送各衙门及本城缙绅,皆预令工先期备办,送县待用者。”在江西德化,“是日多为小土牛,置纸亭中,佐鼓吹送诸荐绅”。在湖南零陵“礼胥以盘贮小土牛送乡绅家”。在有的地区,地方政府要送小春牛给乡里,例如广东潮州“胥吏以小土牛贻里社,谓之发春”。有些地区由春官送春,例如湖北郧县“春官于绅士人家送土牛,乘阳气也”。春牛送到之后,乡绅一般要给赏钱,例如在福建漳平“鼓吹导送泥塑芒神土牛于绅衿家,以邀赏赉”。有的地区不是送泥塑芒神土牛,而是送芒神土牛的画像,例如河南林县“颁送芒神、土牛画像”,河北延庆“以纸画芒牛之形,令鼓乐春官遍送乡达,谓之送春”。
立春习俗:迎春
立春之日,民间习俗迎春是立春的重要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准备,进行预演,俗称演春。然后才能在立春那天正式迎春。民间迎春活动亦很热闹。立春日时,四合院与农家院里要高挂“春幡”,各家门框上都要贴上用红纸书写的对联,如“一门欢笑春风暖”、“四季祥和淑景新”,或“瑞雪丰年,八方献瑞”、“春风得意,六合同春”等联语,院内屋内墙上也贴满“迎春”、“宜春”以及“福”
字,使院里一片红彤彤的景色,显得春意浓浓,也象征着吉祥。大人孩子要换上洁净的新装,妇女们脸上抹上胭粉,头上插上写着春字福字的红绒花,或用彩色绫罗剪出象征春天已到的春燕花鸟等簪在发髻上,也有的用红纸剪刻成雄鸡形状贴在屋门上,因鸡与“吉”
谐音,有吉祥如意之意。“剪绮裁红妙春色,宫梅殿柳识天情。瑶筐彩燕先呈瑞,金缕晨鸡未学鸣。”这首古诗正写出了春色满院、欢乐迎春的情景。
另外,有些村镇立春日举办“迎春会”,常找一个十多岁的少年化装成一个官老爷,身穿纸宫服,头戴纸帽,脚蹬纸靴,骑着牛,前往祭祀坛,带领百姓祈祷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沿途敲锣打鼓、放鞭炮以迎接春天的到来。
旧京时还有农家找一男童,穿青衣戴青帽,站在田野中,然后众农家敲着锣鼓,从田野里将小孩拜迎回来,叫做“迎春”。至今也有农家写些“迎春接福”或“春到家兴旺”等红条幅贴在墙上,并摆上果品或春盘,恭候春的到来。
立春习俗:咬春
立春时要吃的食品主要是春饼、萝卜、五辛盘等,在南方则流行吃春卷。为什么要吃萝卜呢?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可以解春困。其实咬春并不限于此,除解困外,主要是通气,使人保持青春不老。
五辛盘是由五种辛辣食物即葱、蒜、椒、姜、芥等调和而成,作为就餐的调味品。
这种吃春盘春饼之俗,传向民间,更以食饼制菜并相互馈赠为乐。清代的《北平风俗类征?岁时》载:“立春,富家食春饼,备酱熏及炉烧盐腌各肉,并各色炒菜,如菠菜、韭菜、豆芽菜,以及干粉、鸡蛋等,且以面粉烙薄饼卷而食之。”这正是清末民国时期老北京人家吃春饼应景咬春之节俗,至今北京仍传承着此食俗,俗话有“打春吃春饼”之语。
说到春饼,过去讲究的人家到锅饼铺去买。民国初时北京西单报子街有一家叫“宝元斋”的蒸锅铺,那儿烙的春饼,质料地道,手艺精湛,在京城堪称首屈一指,买回家稍加热,夹上羊角葱丝,抹上六必居的甜面酱,夹上“和菜”,来碗小米粥一吃,那才是一顿节令美食。
如今吃春饼随时可在家庭中自制,可用温水烫面烙制或蒸制,形状可大如团扇,小如碗碟,一公斤面粉约可烙出十六合,两页为一合。烙时每张饼向上的一面抹些香油,吃时则很容易揭开。菜俗称“和菜”(即古称春盘),除必备有葱丝、甜面酱外,其他菜据一家人爱好可多可少,生熟兼有,荤素齐全。其中热菜应必有炒粉丝豆芽、摊黄菜(鸡蛋)、炒韭菜,有豆腐干则最好。食春盘春饼,老北京最讲究,一定要卷成筒状,从头吃到尾,俗语叫“有头有尾”。
立春节气谚语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一人心里没有计,三人肚里唱本戏。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
人勤地不懒,人懒地起碱。
人勤地不懒,秋后粮仓满。
读书不离案头,种田不离田头。
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
船到不等客,季节不饶人。
人误地一天,地误人一年。
增产措施千万条,不误农时最重要。
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
要想庄稼好,一年四季早。
一场春风对一场秋雨。
行下春风望夏雨。
春寒夏闷多雨,秋冷冬干多风。
春寒雨飕飕,夏寒雨断流。
春寒有雨夏寒晴。
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正月十五雪打灯,清明时节雨纷纷。
立春的含义是什么7
立春的含义
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与立夏、立秋、立冬一样,反映着一年四季的更替。立春,意味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春”也意味着万物生长、春耕播种,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
立春有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二候蛰虫始振,立春五日后,蜇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三候鱼陟负冰,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立春节气习俗多。吃春饼、嚼生萝卜叫“咬春”;交相庆贺叫“拜春”;乡民以麦米豆抛打春牛叫“打春”;南方还有摸牛脚之俗:“摸摸春牛脚,赚钱赚得着。”查最早楚俗,立春日在大门上立春字为“讨春”;唐人始作春饼,卷饼用生菜为“春盘”,妇女在头顶戴“迎春髻”,互赠春词为“春帖子”。
时至立春,人们也会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
同时,农谚也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大事不宜迟,大春备耕即将开始。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的序幕也从此开始。
立春在春节前代表什么
立春在春节前为“无春年”,一年中如果有两个立春,则称为“双春年”。按照民间说法,立春在春节后比较好。
“双春”和“无春”都是阳历和阴历之间必须“置正”安排的结果。阳历根据太阳运行规律制定,而阴历则按月亮的盈亏变化来制定。阴历一个月的周期是29或30天,年的长短只是月的整倍数,与寒暑和节气都没有关系。它的一年中,不可能出现“双春”、“盲年”。
二十四节气,又按照月亮的运行分为月。阴历小月、大月12个加起来,只有354~355天,个别年份只有353天。与阳历相比,相差约11天。为了解决阴阳合历的时间差问题,古人采取设“闰月”的办法进行处置:若干年中就有一年是十三个月。21世纪从商代的甲骨中还可以看到“十三月”的记载,就是设闰的明证。因此每19年就有7个闰月,而“无春”或者“双春”也是人为安排的结果,与运势什么的都无关。
古代以农为本,立春为一年农事之始,是重要的节日,传统上从皇宫到地方都要举行“劝耕”仪式,不少地方至今还遗留“舞春牛”的习俗。传统上,农民认为这一日的天气如何,也关系到一年农业的发展。在中国不少地方都有相关的民谣,认为立春那一天天气好,则一年都农事昌盛;而这天天气阴暗,则这一年不能五谷丰登。可见立春这一节气的受重视程度。而且古人也常常将立春与生育联系在一起,这或许正是一年中“无春”让人觉得不吉祥,或者“双春”让人觉得尤其幸运的原因。
过去的不少说法以及传统习俗,都是因为处在农耕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与祭神有关。而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即使是祭神如今也更多地增加了娱乐成分,至于“双春吉祥”、“无春不利嫁娶”的传统说法,既无科学根据,也没有统计学的意义,是迷信说法,大可不必当真。
立春的气候变化
立春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意味着风和日暖、鸟语花香,也意味着万物生长、春耕播种,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在气候学中,春季是指候(约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
立春节气,东亚南支西风急流已开始减弱,隆冬气候已快要结束。但北支西风急流强度和位置基本没有变化,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仍然比较强大,大风降温仍是盛行的主要天气。但在强冷空气影响的间隙期,偏南风频数增加,并伴有明显的气温回升过程。
立春吃什么
一、吃萝卜解春困增强生育机能
在许多地方,立春又叫“咬春”。北方立春,最具代表性的食品是萝卜,吃萝卜可分为啃、切片、切丝、做馅等多种形式。明人刘若愚《明宫史》载:至次日立春之时,无贵贱皆嚼萝卜,名曰“咬春”;清《燕京岁时记》载: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谓可以却春困也。吃萝卜不仅可以解春困,还可以增强妇女的生育机能,立春萝卜又称为“子孙萝卜”。
二、吃春饼炒和菜更护阳气
吃春饼的习俗已有很久的历史了。杜甫诗“春日春盘细生菜”,这里的春盘指的就是盘中盛装的春饼、和菜。明人刘若愚《明宫史》中也曾记载:立春之前一日……互相宴请,吃春饼和菜。
三、烙春饼
春饼的做法是以滚开的沸水冲烫面粉和成面团,将烫好的面揉透,做成小圆剂子,每两个剂子中间沾满麻油,合在一起擀成薄薄的一张饼,饼放入锅中以中等火候焙烙(即盖锅不加油),最好盖上盖子,大概半分钟翻一次面,一分钟后趁热可把饼一揭为二,然后平放在一条干净毛巾上,再盖上盖子,使之不散热,吃时自然柔软可口。
四、春饼的吃法
吃春饼时,每人面前最好放一只干净的平碟子,双手戴上卫生透明手套,将春饼置平碟上,放上菜、卷好。吃春饼的同时,还可以配些汤水来滋润。春饼宜配绿豆稀饭或红豆小米粥等,但若有一碗酸辣汤,或其他汤类,亦无不可。
吃春饼讲究将菜包起来,从头吃到尾,叫“有头有尾”,取吉利的意思。
五、炒和菜
有了春饼,自然少不了和菜。所谓和菜就是用时令蔬菜,如韭黄、豆芽、香干等切成的丝,或拌或炒。拌的话就将豆芽菜用水焯熟,干粉丝煮好,用淀粉、醋、酱油勾成汁,用汁拌菜丝便成。若要炒着吃,就把肉丝、蛋皮丝、绿豆芽、豆腐干丝、粉丝、菠菜或是韭菜一同放入锅中炒熟。讲究的可加海参丝、肚丝、香菇丝、火腿丝,这样就更好吃,也更营养。
六、五辛盘
立春吃春饼历史悠久。据载六朝元旦吃五辛盘(五种辛荤蔬菜:小蒜、大蒜、韭、芸薹、胡荽),供人们在春日食用后发五脏之气。现扬州人立春时也吃五辛:新葱、韭黄、蒜苗、萝卜、芫荽。唐初饼与生菜以盘装之,称春盘,因与五辛盘有渊源,也叫辛盘,宋时改叫春饼,现也叫薄饼、荷叶饼、片儿饽饽等。
七、春盘面
元《饮膳正要》“春盘面”由面条、羊肉、羊肚肺、鸡蛋煎饼、生姜、蘑菇、蓼芽、胭脂等十多种原料构成。明、清时在饼与生菜外兼食水萝卜,谓能去春困。整个尝新活动称为“咬春”。卷春饼的菜称为“和(huo)菜”,其中必有绿豆芽、粉丝、菠菜心、韭黄、鸡蛋。
八、春卷
春卷是由古代立春之日食用春盘的习俗演变而成。宋代有一种“卷煎饼”,是春饼与春卷的过渡类型。元代《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已经出现将春饼卷裹馅料油炸后食用的记载。到了清代已出现春卷的名称。春卷做法是用烙熟的圆形薄面皮卷裹馅心,成长条形,然后下油锅炸至金黄色浮起而成。馅心可荤可素,可咸可甜。
立春的含义是什么8
立春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春分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华中有“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的农谚。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气温则继续回升,但一般不如雨水至春分这段时期上升得快。3月下旬平均气温华南北部多为13℃至15℃,华南南部多为15℃至16℃。高原大部分地区已经雪融冰消,旬平均气温约5℃至10℃。
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等河谷地区气温最高,平均已达18℃至20℃左右。南方除了边缘山区以外,平均七、八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2℃以上,有利于水稻、玉米等作物播种,植树造林也非常适宜。但是,春分前后华南常常有一次较强的冷空气入侵,气温显著下降,最低气温可低至5℃以下。有时还有小股冷空气接踵而至,形成持续数天低温阴雨,对农业生产不利。根据这个特点,应充分利用天气预报,抓住冷尾暖头适时播种。
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自古以来立春就是一个重大节日,叫春节(到民国后被易名)。中国自官方到民间都极为重视,立春之日迎春已有三千多年历史。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
立春后哪些蔬菜可以种
芹菜
芹菜性喜冷凉、湿润的气候,属半耐寒性蔬菜;不耐高温。干燥可耐短期零度以下低温。种子发芽最低温度为4℃,最适温度15~20℃,15℃以下发芽延迟,30℃以上几乎不发芽,幼苗能耐-5~-7℃低温,属绿体春化型植物,3~4片叶的幼苗在2~10℃的温度条件下,经过10~30天通过春化阶段。立春后温度适宜芹菜的播种,因此立春后适合芹菜的种植。
土豆
土豆利用块茎无性繁殖时,种薯在土温5~8℃的条件下即可萌发生长,最适温度为15~20℃。适于植株茎叶生长和开花的气温为16~22℃。夜间最适于块茎形成的气温为10~13℃(土温16~18℃),高于20℃时则形成缓慢。出土和幼苗期在气温降至-2℃即遭冻害。
生菜
生菜喜冷凉环境,既不耐寒,又不耐热,生长适宜温度为15℃-20℃,生育期90-100天。种子较耐低温,在4℃时即可发芽。发芽适温18-22℃,高于30℃时几乎不发芽。植株生长期间,喜欢冷凉气候,以15-20℃生长最适宜,产量高,品质优;持续高于25℃,生长较差,叶质粗老,略有苦味。但耐寒也颇强,0℃甚至短期的零下低温对生长也无大妨碍。
上海青
上海青喜冷凉,在18~20℃,光照充足下生长最好,-2~-3℃可安全越冬。有些品种也可在夏季栽培,栽培时必须按季节选择适当的`品种。栽培土壤以壤土或砂质壤土为佳,排水、日照需良好。
葱
葱起源于半寒地带,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喜冷凉不耐炎热,在冷暖的条件下,可获得较好的产量和质量。最适宜大葱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3-25℃,最高能耐45℃的高温,葱耐寒能力较强,最低可耐-20℃。春化温度2-7℃,一般完成春化的时间为7-10天。温度在2-5℃范围种子可以始发芽,最适宜种子发芽的温度为15-20℃,在此范围内,温度越高发芽越快。
南瓜
长江流域一般在2-4月。早播用温床或冷床育苗,3月中、下旬以后,可催芽后直播。华南地区从2月至9月均可播种。主要分2-3月的春播和8-9月的秋播。具体做法是:将种子用55至60℃热水浸种15分钟,杀死种皮表面细菌,然后倒入凉水冷却至30℃,再浸泡4至6小时,取出后用湿沙布或毛巾包好放在25至30℃条件下催芽到0.3厘米左右就可播种。
立春艾灸哪些穴位最养肝
立春养肝一定要关注这几个穴位:肝俞穴、太冲穴、太溪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
肝俞穴是肝的背俞穴,是肝的元气在身体背部汇聚而成的“水潭”,是养肝不可缺少的穴位。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大约相当于储存肝经元气的仓库,刺激太冲,能很好地调动肝经的元气,使肝脏功能正常。肝俞穴与太冲穴搭配,在中医里属于“俞原配穴”法,能够补肝阴,养肝柔肝。
足三里穴、三阴交穴是补脾胃的要穴,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靠它们运化,所以养肝必须把脾胃这个运化气血的“机器”保养好。
太溪穴是肾的原穴,是储存肾脏元气的仓库。肝属木,肾属水,树木需要水的浇灌才能健康成长,所以养肝必须要滋阴。用太溪调动肾脏的功能,能够更好地“滋水涵木”。
用这几个穴位养肝护肝,艾灸的效果很不错。可以经常用艾条或者灸大夫艾灸仪灸这几个穴位,每个穴位灸15—30分钟。
立春的含义是什么9
立春节气的含义
立春是一年之初,春季开始
立有开始的意思,春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季节,立春有春季开始的意思,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节气在古代的时候又称为岁首,还有隆重的祭春神、祭太岁,敬天法祖活动,并由此便产生了辞旧布新、迎春祈福等一系列祭祝祈年文化活动。
立春节气的谚语
立春一日,百草回芽。
立春一日。水暖三分。
立春夭气晴,百物好收成。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
立春晴,一春晴。
立春下,一春下。
立春阴,花倒春。
立春晴,雨水多。
立春雨到清明,一日落雨一日晴。
立春不晴,还要冷一月零。
立春下雨是反春(指春后有冷雨)。立眷无雨是丰年。
人误地一天,地误人一年。
打春冻人不冻水。
吃了立春饭,一天暖一天。
(1)立春落雨至清明。
寓意:立春那一天如果下雨,预示直到清明前都会多雨。
(2)立春打雷,十处猪栏九处空。
离意:立春开始响雷,六畜不安。
(3)正月展春流。
窝意:立春以后,潮汐的海流会加大。
(4)春天后母面。
窝意:入春以后,天气就像后母的脸色,阴晴冷暖无常。
(5)春雾曝死鬼,夏雾做大水。
寓意:春天降雾说明天会放晴,而夏天降雾则会雨涝成灾。
(6)立春赶春气。
寓意:立春之后万象回春,稻田、池塘等水面开始蒸发,明示世人春天已降临。
(7)初一落初二散,初三落月半。
寓意:初一如果下雨,初二就会放晴;初三如果下雨则可能会一直下到十五。
(8)雨浇上元灯,日晒清明日。
离意:上元日(阴历正月初一)下雨,清明定会是晴天。
(9)早春晚播田。
寓意:立春日如在上年十二月内意为早春,如果要播种不要过早也不要过迟,要按季节行事。
(10)立春天气晴,百事好收成。
寓意:如果立春这一天天气晴朗,一定会有一个好收成。
(11)立春晴,雨水均。
寓意:如果立春这一天天气晴朗,以后便会风调雨顺。
(12)立春晴一日,耕田不费力。
离意:立春是睛天,说明以后的天气风雨相宜,适合耕田。
(13)立春之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
寓意:如果立春这一天下雨,很容易断断续续下到清明。
(14)雨琳春牛头,七七四十九天愁。
寓意:立春之日下雨,将持续很多天,影响种庄稼。
(15)吃了立春饭,一天暖一天。
寓意:立春以后,天气会逐渐援和起来。
(16)立春打了霜,当春会烂秧。
离意:如果立春降霜,这一年的整个春天农作物都长不好。
(17}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
寓意:立春开始打雷,惊蛰时会连续下雨。
(18)腊月立春春水早,正月立春春水迟。
寓意:如果在腊月里立春,雨水会来得早;如果是在正月里立春,雨水会来得晚一些。
(19)春寒雨若泉,冬寒雨四散。
寓意:春天气温低则雨多,冬天气温低则雨少。
(20)打春冻人不冻水。
寓意:立春之后天气仍然很冷,但是温度都在0度以上,水已不结冰了。
立春节气的习俗
迎春
立春前一日,先要迎春。春至而万物生。古人把农事叫作春事,农忙叫作春忙。《书传》中记载:“冬寒无事,并人室处,春事既起,丁壮就功。”黄庭坚有诗写道:“田园恰恰值春忙。”春天又是播种的时节,因此,说到耕地,也应该称为春耕。
我国是农业国家,对于节令,极为重视。迎春的礼仪,在《月令》中有所记载,到东汉明帝时逐渐完备,后世更将它列人祀典。地方上的官员也箫举行迎春典礼,时间都在立春前一日。而在民间,迎春的仪式更是铺张盛大,十分热烈,其宗旨一方面在于劝农务耕,注重生六一方面示人须珍惜韶光,不要辜负一年之中的最好季节。
走马
走马就是跑马,即骑马,盛行于唐玄宗时。当时有人因此说道:“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北方人自古因地理地势的缘故,大多喜好骑马。
蹴鞠
蹴鞠在古代极为盛行,相传起源于黄帝时。《史记》:“处后毗鞠。”《后汉书》:“六博蹴鞠。”《汉书·艺文志》有关于at鞠的文字二十五篇,颜师古在注释中写道:“鞠以韦(皮革)为之,实之以物,踢以为戏。蹴鞠陈力之事,在昔附于兵法。”《太平御览》引用《三仓解话》称:“鞠,毛丸,可踢戏。”
蹴鞠,就是如今的踢球。汉朝时做这种游戏,要在地上挖出洞窟,把球踢人其中,又因为球很容易跑到别的'地方,需要奋力追逐,所以还要挖出一条界线,示限制。(可参见《后汉书》中的〈戚夫人传》及《霍去病传》)隋唐时有专门的球场,宽广平坦,和今天的运动场没什么差异。毗鞠的时候,把两根数丈高的竹竿插在地上,并用网把竹竿网住,作为球门,以能踢进球的为胜。踢球的人分为左右两队,相互比赛。还有一种称为踏球的娱乐,即用脚蹬踩在球上,拐弯奔跑。《唐语林·卷五》:“今乐人又有蹋球之戏,作彩画木球,高一二尺,女伎登蹑。球宛转而行,萦回来去,无不如意,盖古蹋鞠之遗事也。”明朝汪云程著有《蹴鞠图谱》,上面罗列的规则很是详细,涉及分左右两队、球门、社规以及踢法等许多细则。及至南宋临安,蹴鞠打球已皆有社团。
春台戏
各地民间举行种。种娱乐活动,用以迎接春气,预兆丰牵。人们在开旷之处搭台,聚资请戏班表演,祈福农祥,称为春台戏‘卖春困立春过后,天气渐渐和暖,往往使人容易随睡,易于徽惰。儿童于立春当日应特别早起,高呼:“卖春困!”用以振作精神。宋朝陆游有《岁薯》之诗:“从今春困不须卖,睡到日高三丈时。”此外,还有《岁首书事》,“卖困儿童起五更”,诗后自加注解:“立春未明,相呼’卖春困‘,亦旧俗也。”
天子躬耕
在古代,天子诸侯都有亲耕措田的礼仪。精田是古代天子诸侯征用民力耕种的田地。典籍中记载,天子有精田千亩,诸侯百亩。《礼记·月令》关于孟春载有:“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乃择元辰,天子亲载来耙,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藉。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保介,即衣甲;参,即所乘之马。这句话是说,勇士身披盔甲陪乘,以保护君王,农具放在马匹与驾车者之间。汉文帝、景帝时,先后颁布诏令,告示全国“联躬耕以给宗庙粟盛”,又说“联亲耕为天下先”。
从那时起,皇帝于立春皆亲自在精田耕种,祭祀先农,又建造精田仓,把收上来的谷物全都用来祭祀,作为集盛,也就是供奉的食物。此后历代遵循这种规矩,只在时间上小有差异,或者正月,或者二月不等。汉章帝、唐太宗、晋武帝时都用正月,汉明帝、齐武帝则用二月。
到了清朝,从雍正五年开始,京师以及各府、州、县都要在当地东郊选择洁净丰腆的田地,修建先农坛。坛内开辟有措田四亩九分,耕牛一头,农具一副,挑选勤劳谨慎的农夫两名,免除他们的差役,酌情给予口粮,让他们在农坛里看守灌溉,地里的收人都用作祭祀,以为粟盛。每年二月,挑选一个属吉的亥日,在黎明时分。由官员率领本地德高望重的长者以及农夫代表,在先农坛恭敬致祭,祭祀完毕,官员脱下蟒袍,按照九卿耕种的条例,行九推礼,农具为赤色,牛为黑色,种箱为青色。在县上,由知县扶犁,典史播种,德高望重的老者一人牵牛,奏庆贺丰年的礼乐,九推九返,最后由农夫将田地全部耕完,所用的种子,应悉数按照当地的土地性质,精心挑选。仪式非常隆重。
理农具
立春过后,即将开始耕种。农家须把农具归类整理,可以使用的收拾整齐,不能使用的重新购买。宋朝陆游有诗道:“立春新戏岁,最先理农器。”农家在试验农具的时候,敲鼓庆贺,叫作长秧鼓,意在希望秧长禾秀,收成丰盛。
浴兰汤
白芷性质辛温,能够解肌发表,散除风燥湿,使全身血行增速,润泽肤色,可以用来敷脸。桃皮味苦性平,能治疗心腹疼痛,解蛊虫,辟疫房。青木香,就是马兜铃的根,性质辛、苦、冷,能够散除风湿,解毒清热,消肿,还能够治疗皮肤病、恶蛇咬伤,医家常用作解毒药。相传,在立春之日,用以上三味药物煎汤沐浴,全年都会少生疾病。
养蜂
立春之后。天气日渐回暖,植物萌芽开花,此时,原本潜伏在巢内过冬的蜂群,也会逐渐开始活动。所以,近日应检查巢房,加以整理,并准备好割蜂蜜和分封所需要的一切器具,例如巢箱、继箱、隔王板、捕蜂器、蜂帚、熏烟器、面具、手套、割蜜刀、蜂王笼、给饵器等,以便各项工作顺利进行。至于刚开始养蜂的人,由于经验不多。管理未熟,在春天开始入手,由于天气温和,即使小有疏忽,也不会轻易导致失败,尤为便利。
嚼春
立春吃春饼生菜等,俗称嚼春、咬春或者尝春。唐朝时,立春这一天有制作春盘的习俗。《四时宝鉴》载:“立春日,唐人做春饼生菜,号春盘。”杜甫《立春》中写道:“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盘出高门行白王,菜传纤手逃青丝。”岑参有诗道:“汝南遥倚望,早去及春盘。”宋朝苏轼有:“青蓄黄菲试春盘。”金朝元好问亦有:“里社春盘巧欲争,裁红晕碧动春情。”这些诗句用意都在迎新。
昔时立春之日,朝廷用春盘颁赐臣下,制作极为精巧。宋朝、明朝均如此。(宋史·礼志》中记载:“立春赐春盘。”<燕都游览志》则有:“凡立春日,于午门,赐百官春饼。”据《乾淳岁时记》记载,由后苑所制的春盘,每盘价值数万钱。冯应京《月令广义》中写着:“春饼者,薄剂熔菜肉裹食也。”江南通称为春卷,大多在油锅中煎炸而成,也有用面粉烙成薄饼,卷物而食之,所以又叫薄饼。《随园食谱》有:“山东孔藩台家,制薄饼,薄若蝉翼,大若茶盘,柔腻绝伦。”又有:“秦人制小锡雄,装饼三十张,每客一罐,饼小如柑,雄有盖,可以贮馅,用炒肉丝,其细如发,葱亦如之,猪羊并用,号日西饼。”近年,考究的人多用火腿、虾仁、鸡肉、蟹粉、冬笋、肉丝等作为馅料,制成春饼,用来款待客人,尤为风行。
食葱
生葱能使皮肤生机畅顺,柔滑细腻,促进血液循环,镇定神经过敏,还能使人生热发汗,抵杭恶寒,预防感冒。与酒配合食用,可以畅通五脏。
立春的含义是什么10
当寒冬过去后,我们就将迎来温暖的春天,立春是标志春天的开始,它是我们二十四节气之一,从立春后,天气逐渐变暖,很多人知道立春后人们就开始忙着在地里干活,那立春的含义是什么呢?可能许多人不了解其中真正的内涵。
立春,二十四节气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每年2月4日或5日太阳到达黄经315度时为立春。古代“四立”,指春、夏、秋、冬四季开始,其农业意义为“春种、夏长、秋收、冬藏”,概括了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与气候关系的全过程。
立春第一候应为“东风解冻”,两者基本一致,但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志,失之过早。中国气候学上,常以每五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的始日划分为春季开始,立春后气温回升,春耕大忙季节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
立春其实是一个节气,是标志春天的开始,但是真正春天的开始,要看每个地方的具体情况了,因为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进入春天的时间也是有很大差异的'。
春季养生另一方面,包括以下几点:
一要防病保健。特别是初春,天气由寒转暖,各种致病的细菌、病毒随之生长繁殖。温热毒邪开始活动,现代医学所说的流感、流脑、麻疹、猩红热、肺炎也多有发生和流行。为避免春季疾病的发生,在预防措施中,首先要消灭传染源;
二要常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
三要加强锻炼,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此外,注意口鼻保健,阻断温邪上受首先犯肺之路。
此外立春的饮食药膳应以“升补”为主,可选择:首乌干片([功效]补肝肾,益精血,乌发明目),虾仁韭菜([功效]补肾阳、固肾气、通乳汁),珍珠三鲜汤([功效]温中益气,补精填髓,清热除烦)。
食物禁忌:猪肝忌与黄豆、豆腐同食(同食易发痼疾);忌与鱼肉同食(同食令人伤神)。
过了立春就意味着春天要到了,万物生发,一派生机勃勃。在这个时候许多冬季见不到的新鲜蔬菜纷纷上市,那幺,我们不妨趁着这个时机赶快来给家人做几道美味又可口的家常小炒,让这个春天更加的美丽吧。
1:韭菜虾皮炒鸡蛋
材料:韭菜一把洗净、鸡蛋2-3个、盐、虾皮适量。
做法:韭菜洗净切小段,鸡蛋破壳后打匀。炒锅上火,植物油烧温热后,放入虾皮煸炒至香。然后倒入打匀的鸡蛋,待鸡蛋炒得稍有固定形状后将韭菜倒入。煸炒一阵后加盐,姜末、味精,再翻炒一阵即可。
功效:韭菜含大量膳食纤维,可清洁肠壁,促进排便。加入虾皮后,更加适于春季食用。这道菜营养丰富,所含热量少,并能温中养血,温暖腰膝。是很好的春季家常菜。
2:豌豆炒牛肉粒
主料:豌豆、牛里嵴肉、新鲜红尖椒两根、酱油、白糖、生粉、胡椒粉、盐、料酒、花椒粉、大蒜瓣、食用油。
做法:先将牛里嵴肉切成丁,放入碗中加入酱油及一点白糖、料酒和胡椒粉、清水拌匀,再加入生粉继续拌匀。烧开水,加入一小勺油及一点盐,将洗净的豌豆米倒入烫一分钟,捞出后放入冷水中浸泡至凉备用;
红尖辣椒切片,锅内倒油烧热,将牛肉粒中加一勺食用油拌匀后下入热油中,翻炒至牛肉粒约七分熟时盛起备用;锅内的余油中下入辣椒煸炒出香味时,再将大蒜瓣剁碎成茸入锅内一同煸炒出香味时,将氽烫好的豌豆和炒好的牛肉粒一同下入锅中,翻炒均匀,撒上一点花椒粉、盐调味,最后淋上一点味汁关火,趁着锅中的余温再翻炒一下盛盘即可。
功效:牛肉营养健康,能迅速提升体力,豌豆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尤其是含有优质蛋白质,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并且其中富含粗纤维,能促进大肠蠕动,保持大便能畅,起到清洁大肠的作用。
3:家常木须肉
材料:黑木耳、瘦肉、鸡蛋2个、黄瓜、油、料酒、花椒、酱油、盐、鸡精、淀粉、葱、姜、蒜末儿适量。
做法:黑木耳泡发洗净,撕成小块,黄瓜切片;瘦肉切片放入碗中,倒上少许料酒、酱油和一点点淀粉或嫩肉粉,拌匀渍一会儿;鸡蛋磕入碗中,打散;炒锅置于火上,放油,油热后把鸡蛋摊熟,打散,盛出;再添些油,油热后下花椒,待花椒变色出香味后把花椒捞出,放肉片翻炒,断生后放葱、姜、蒜末儿、酱油翻炒,上色后把鸡蛋、木耳、黄瓜倒入继续翻炒,加少许盐,也可以加点汤或水,最后放些鸡精,炒匀出锅。
功效:木耳有清热排毒的功效,很时候冬春交接之际时食用,瘦肉和鸡蛋的加入为人体补充了丰富的蛋白质,但是是脂肪含量又很少,春天吃既不会长肉又美味。
4:腊肉炒饭
材料:冬季风干的腊肉、冷米饭、鸡蛋、葱、盐等
做法:热油,放入腊肉丁过油爆香后捞起备用。另热锅油,炒香葱花后打入蛋后将其用锅铲炒散。然后加入米饭翻炒,接着放入腊肉粒继续翻炒,加盐、味精等即可盛盘。
立春过后就是春天了,肠胃不好的人在春天总是特别难受,潮湿又温暖的空气容易对事物造成不利影响,稍微一不注意的话,都可能吃到变质的东西,让自己的肠胃深受其苦。面对这种状况,我们该怎么办呢?下面就看专家教你两道小菜,缓解肠胃不适吧。
【立春的含义是什么】相关文章:
立春的含义是什么03-03
立春时节的含义是什么03-03
立春的寓意和含义是什么02-21
立春的含义是什么10篇03-03
立春的含义是什么意思03-03
立春的含义是什么4篇03-05
立春的含义是什么集合10篇03-03
立春的含义是什么合集10篇03-03
关于立春的含义是什么意思03-03